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論春秋左氏傳的形成 : 從左丘明到劉歆
作者 李平
貢獻者 蘇雲峰 陸寶干
李平
日期 1988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30 (UTC+8)
摘要 目錄
     一、前言………2
     二、左氏成書的背景………6
     1、孔子因何作春秋………6
     2、孔修春秋的性質………14
     3、口義流傳與「具論其語」………26
     三、左丘明與左氏春秋的形成………39
     1、太史職責與左氏成書之動機………39
     2、左氏春秋的性質………41
     3、劉歆以前左氏春秋的流傳………50
     四、劉歆春秋左氏傳的形成………63
     1、劉歆的家學………63
     2、劉歆因何引左氏解經………72
     3、春秋左氏傳的性質………92
     4、移書議立學官及其影響………99
     五、結論………116
     參考書目………12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甲)、專書
     春秋公羊傳,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台三版。
     春秋穀梁傳,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台三版。
     春秋左氏傳,台北,明達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出版。
     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備要。
     何休,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台二版。
     徐彥,春秋公羊傳徐彥疏,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陸淳,春秋集傳纂例,四部備要。
     劉敞,春秋權衡,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華學泉,春秋疑義,故宮藏。
     徐廷垣,春秋管窺,四庫善本叢書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趙汸,春秋師說,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孔廣森,公羊通義,皇清經解,卷六七九~六九一。台北,復興書局影本,民國五十年五月初版。
     凌曙,春秋繁露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再版。
     陳立,公羊義疏,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六月台二版。
     白虎通疏證,皇清續經解,台北,漢京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廖平,今古學考,史語所藏。
     古學考,史語所藏。
     左傳古義凡例,史語所藏。
     康有為,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出版。
      新學偽經考,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六月三版。
     崔適,春秋復始,北京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年。
      史記探源,台北,廣城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三月二版。
     陳柱,公羊家哲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台二版。
     皮錫瑞,經學通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台三版。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月。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台大文史叢刊之二十八,民國五十八年八月
     初版。
     程端學,春秋本義,通志堂解,大通書局,民五十八年。
     朱一新,佩弦齋文存,政大中正圖書館藏。
     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北京,樸社出版,民國二十一年。
     王樹榮,紹邵軒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史語所專刊,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黃震,黃氏日抄,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九。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出版社印行,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初版。
     馬國翰,王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月。
     來知德,易經來註,台北,夏學社,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趙岐,孟子趙注,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九年八月一版。
     焦循,孟子正義,皇清經解,台北,漢京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影本。
     朱?尊,經義考,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六月初版。
     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啟明書局,民國七十年再版。
     劉知幾,史通,四部叢刊本,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章學誠,丈史通義,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五年二月初版。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再版。
     曾運乾,尚書正讀,台北,華正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十月台一版。
     鄭樵,六經奧論,史語所藏木版通志堂經解,冊40。
     孔穎達,左氏正義,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十月。
     吳萊,淵穎吳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本,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趙時春,趙峻谷文集,四部叢刊本,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崔述,崔東壁遺書,台北,河洛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初版。
     林語堂,上古語音學論叢,開明書局,民國二十四年。
     顧頡剛,古史辨,台北,明倫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五年。
     錢穆,劉向歆父子年譜,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三版。
      先秦諸子繫年,自刊本,民國六十年再版。
     顧立三,左傳與國語之比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初版。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史語所專刊之七十九,民國七十一年十一出版。
     郭湛波,中國中古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六七。
     張高評,左傳導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初版。
     謝秀文,春秋三傳考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初版。
      史記,台北,中新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三月再版。
      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元月三版。
      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二版。
      晉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初版。
      隋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八月。
      舊唐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六年七月。
      新唐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六年七月。
      戰國策,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
      韓非子集解,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韓詩外傳,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國語,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再版。
      莊子集解,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二年三月初版。
      昭明文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劉正浩,周秦諸子述左傳考,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
      兩漢諸子述左傳考,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九月二版。
     高本漠,左傳真偽考及其他,台北,泰順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影本。
     津田左右吉,左傳?思想史?研究,東洋文庫論叢,第二十二,昭和十年。
     飯島忠夫,支那曆法起源考,東京岡書院,昭和五年。
     謙田正,左傳成立其展開,東京,大修館書店,昭和三十八年三月三十
     一日。
     佛朗克,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The Chinese Classics,Vo1.V.in 2 parts,HongKoung,1972)。
     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部善本新刊,民國六十九
     年二月十五日出版。
     
     (乙)、論文
     劉異,孟子春秋說微,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四卷三號。
     錢玄同,重論經今古文問題,收在新學偽經考附錄,及古史辨,見前引書目。
     楊寬,劉歆冤詞,收在古史辨第七冊,明倫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孫海波,國語真偽考,燕京學報十六期。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收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
     ,華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卜德,左傳與國語,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用品社,民國六十五年五
     月。
     孫次舟,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五月。
     童書業,左傳與國語問題後案,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五月。
     馮浣君,論左傳與國語的異點,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月。
     楊向奎,論左傳之性質及其與國語之關係,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衛聚賢,讀「論左傳與國語的異點」以後,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張以仁,論國語與左傳的關係,收在氏著,國語左傳論集,台北,東昇出版事
     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從文法、語彙的差異證國語、左傳二書非一人所作,收在國語左傳論集。
     阮芝生,六十年來之公羊學,收在六十年來之國學(一),台北,正中書局,民
     六十四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蘇雲峰 陸寶干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平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平zh_TW
dc.date (日期) 198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7:18:30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7:18:3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3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0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8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一、前言………2
     二、左氏成書的背景………6
     1、孔子因何作春秋………6
     2、孔修春秋的性質………14
     3、口義流傳與「具論其語」………26
     三、左丘明與左氏春秋的形成………39
     1、太史職責與左氏成書之動機………39
     2、左氏春秋的性質………41
     3、劉歆以前左氏春秋的流傳………50
     四、劉歆春秋左氏傳的形成………63
     1、劉歆的家學………63
     2、劉歆因何引左氏解經………72
     3、春秋左氏傳的性質………92
     4、移書議立學官及其影響………99
     五、結論………116
     參考書目………120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一、前言………2
     二、左氏成書的背景………6
     1、孔子因何作春秋………6
     2、孔修春秋的性質………14
     3、口義流傳與「具論其語」………26
     三、左丘明與左氏春秋的形成………39
     1、太史職責與左氏成書之動機………39
     2、左氏春秋的性質………41
     3、劉歆以前左氏春秋的流傳………50
     四、劉歆春秋左氏傳的形成………63
     1、劉歆的家學………63
     2、劉歆因何引左氏解經………72
     3、春秋左氏傳的性質………92
     4、移書議立學官及其影響………99
     五、結論………116
     參考書目………12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16en_US
dc.title (題名) 論春秋左氏傳的形成 : 從左丘明到劉歆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甲)、專書
     春秋公羊傳,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台三版。
     春秋穀梁傳,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台三版。
     春秋左氏傳,台北,明達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出版。
     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備要。
     何休,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台二版。
     徐彥,春秋公羊傳徐彥疏,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陸淳,春秋集傳纂例,四部備要。
     劉敞,春秋權衡,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華學泉,春秋疑義,故宮藏。
     徐廷垣,春秋管窺,四庫善本叢書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趙汸,春秋師說,通志堂經解,台北,大通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孔廣森,公羊通義,皇清經解,卷六七九~六九一。台北,復興書局影本,民國五十年五月初版。
     凌曙,春秋繁露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再版。
     陳立,公羊義疏,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六月台二版。
     白虎通疏證,皇清續經解,台北,漢京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廖平,今古學考,史語所藏。
     古學考,史語所藏。
     左傳古義凡例,史語所藏。
     康有為,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出版。
      新學偽經考,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六月三版。
     崔適,春秋復始,北京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年。
      史記探源,台北,廣城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三月二版。
     陳柱,公羊家哲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台二版。
     皮錫瑞,經學通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台三版。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月。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台大文史叢刊之二十八,民國五十八年八月
     初版。
     程端學,春秋本義,通志堂解,大通書局,民五十八年。
     朱一新,佩弦齋文存,政大中正圖書館藏。
     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北京,樸社出版,民國二十一年。
     王樹榮,紹邵軒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史語所專刊,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黃震,黃氏日抄,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九。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出版社印行,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初版。
     馬國翰,王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七九年五月。
     來知德,易經來註,台北,夏學社,民國七十年九月初版。
     趙岐,孟子趙注,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九年八月一版。
     焦循,孟子正義,皇清經解,台北,漢京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影本。
     朱?尊,經義考,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六月初版。
     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啟明書局,民國七十年再版。
     劉知幾,史通,四部叢刊本,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章學誠,丈史通義,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五年二月初版。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再版。
     曾運乾,尚書正讀,台北,華正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十月台一版。
     鄭樵,六經奧論,史語所藏木版通志堂經解,冊40。
     孔穎達,左氏正義,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十月。
     吳萊,淵穎吳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本,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趙時春,趙峻谷文集,四部叢刊本,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崔述,崔東壁遺書,台北,河洛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初版。
     林語堂,上古語音學論叢,開明書局,民國二十四年。
     顧頡剛,古史辨,台北,明倫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鄭良樹,續偽書通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五年。
     錢穆,劉向歆父子年譜,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三版。
      先秦諸子繫年,自刊本,民國六十年再版。
     顧立三,左傳與國語之比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初版。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史語所專刊之七十九,民國七十一年十一出版。
     郭湛波,中國中古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六七。
     張高評,左傳導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初版。
     謝秀文,春秋三傳考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初版。
      史記,台北,中新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三月再版。
      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元月三版。
      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二版。
      晉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初版。
      隋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八月。
      舊唐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六年七月。
      新唐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六年七月。
      戰國策,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
      韓非子集解,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韓詩外傳,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國語,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再版。
      莊子集解,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二年三月初版。
      昭明文選,台北,中新書局,民國五十六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劉正浩,周秦諸子述左傳考,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
      兩漢諸子述左傳考,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九月二版。
     高本漠,左傳真偽考及其他,台北,泰順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影本。
     津田左右吉,左傳?思想史?研究,東洋文庫論叢,第二十二,昭和十年。
     飯島忠夫,支那曆法起源考,東京岡書院,昭和五年。
     謙田正,左傳成立其展開,東京,大修館書店,昭和三十八年三月三十
     一日。
     佛朗克,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The Chinese Classics,Vo1.V.in 2 parts,HongKoung,1972)。
     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部善本新刊,民國六十九
     年二月十五日出版。
     
     (乙)、論文
     劉異,孟子春秋說微,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四卷三號。
     錢玄同,重論經今古文問題,收在新學偽經考附錄,及古史辨,見前引書目。
     楊寬,劉歆冤詞,收在古史辨第七冊,明倫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孫海波,國語真偽考,燕京學報十六期。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收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
     ,華世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卜德,左傳與國語,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用品社,民國六十五年五
     月。
     孫次舟,左傳國語原非一書證,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五月。
     童書業,左傳與國語問題後案,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五月。
     馮浣君,論左傳與國語的異點,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六十
     五年月。
     楊向奎,論左傳之性質及其與國語之關係,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衛聚賢,讀「論左傳與國語的異點」以後,收在左傳論文集,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張以仁,論國語與左傳的關係,收在氏著,國語左傳論集,台北,東昇出版事
     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從文法、語彙的差異證國語、左傳二書非一人所作,收在國語左傳論集。
     阮芝生,六十年來之公羊學,收在六十年來之國學(一),台北,正中書局,民
     六十四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