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浙江立憲運動與浙省民初政局關係之研究. (一 九○五-一九一六年)
作者 許碧芳
貢獻者 李定一
許碧芳
日期 1987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37 (UTC+8)
摘要 本論文主在研究熊十力儒學思想中的幾個核心問題。過去雖不乏人研究熊氏之思想,然因熊氏之哲學所涉及之範圍廣泛,仍尚有研究之餘地,因此本文之重點乃將熊氏之思想置於歷史脈胳中討論。
     本文共分六章,約六萬字。
     第一章導言,略為敘述儒學在近代史上所受科學主義攻擊的情形,並扼要描繪科學與儒學思維方式之差異。
     第二章敘述熊氏之早年生涯,參與辛亥革命之經過及退出實際政治活動之動機。
     第三章敘述其本體論。分析熊氏如何駁斥科學主義。以及他對知識如何在其思想體系內定位。
     第四章描述其性善說,並分析其思想有何內在侷限。而對於備受攻擊的「吃人的禮教」又如何詮釋。
     第五章則描述熊氏對儒家政治思想與近代民主理論接筍的情形。本章重心主在分析其自由、平等與民主之觀念。
     第六章為結論,除扼要說明本論文之發現外,並試述其理論是否跳出傳統的侷限。且問題何在。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方志:
     上虞縣志校續,徐致靖纂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刊本。
     分水縣志,陳常鏵修,臧承宣纂,清光緒三十三年刊本。
     台州府志,喻長霖等續纂,民國二十五年刊本。
     平陽縣志,符璋等纂修,民國十四年刊本。
     奉化縣志,李前泮修,張美翊等纂,清光緒三十四年刊本。
     昌化縣志,陳培珽、潘秉哲等纂修,民國十三年刊本。
     杭州府志,龔嘉?等修,吳慶坻重纂,民國十一年刊本。
     定海縣志,陳訓正等纂,民國十三年刊本。
     松陽縣志,林?翔纂修,民國十五年刊本。
     宣平縣志,何橫等修,鄒家箴等纂,民國二十三年刊本。
     南田縣志,呂耀鈐創修,厲家禎纂,民國十九年刊本。
     南潯志,周慶雲纂,民國九年刊本。
     建德縣志,夏曰璈修,王韌等纂,民國八年刊本。
     烏青鎮志,盧學溥續修,民國二十五年刊本。
     海寧州志稿,許傳霈等纂輯,朱錫恩等續纂,民國十一年刊本。
     紹興縣志資料第一輯,紹興縣修志委員編,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象山縣志,李沫等修,陳漢章等纂,民國十五年刊本。
     遂安縣志,羅柏麓修,姚桓等纂,民國十九年刊本。
     景寧縣續志,吳呂熙修,柳景元纂,民國二十二年刊本。
     湯溪縣志,丁燮等修,載鴻熙等纂,民國二十年刊本。
     嵊縣志,牛蔭?、丁謙纂修,民國三十三年刊本。
     新昌縣志,金城修,陳畬纂,民國八年刊本。
     鄞縣通志,趙家蓀修,陳順正等纂,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壽昌縣志,陳煥等修,李飪等纂,民國十九年刊本。
     德清縣新志,王任化、程森纂修,民國十二年刊本。
     樂清縣志,李登雲修,陳珅纂,清光緒二十七年刊本。
     諸暨縣志,陳遹聲、蔣鴻藻纂修,清宣統三年刊本。
     龍遊縣志,余紹宋撰,民國十四年刊本。
     餘杭縣志稿,褚成博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刊本。
     臨安縣志,彭循堯重修,董運昌等編,清宣統二年刊本。
     臨海縣志稿,張寅等修,何奏簧纂,民國二十四年刊本。
     鎮海縣志,洪錫藩等纂修,民國二十年刊本。
     鎮海縣新志備稿,董祖羲輯,民國二十年刊本。
     蕭山縣志稿,彭延慶等修,楊鍾羲等纂,民國二十四年刊本。
     麗水縣志,李鍾嶽等修,孫壽芝纂,民國十五年刊本。
     衢縣志,鄭永禧撰,民國十五年刊本。
     二、報刊、年鑑?
     申報,民國元年-五年(一九一三-一九一六),上海申報館編,上海,上海書店影印,一九八二年。
     民立報,宣統二年-民國二年(一九一0-一九一三),上海。
     東方雜誌,光緒三十年-宣統三年(一九0四-一九一一),上海商務印書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宣統三年中國年鑑,東亞同文會編,明治四十五年(一九一二)。
     時報,宣統元年-三年(一九0九-一九一一)。
     時務報,光緒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一八九六-一八九八),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影印。
     國史館刊,民國三十六年。
     三、資料彙編:
     丁守和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二集一九八二年,初版,第三集一九八三年,初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浙江辛亥革命回憶錄,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初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浙江辛亥革命回憶錄續輯,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初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一、四集, 北京,中華書局,第一集一九六一年;第四集一九六三年,初版。
     中國史學會主編,辛亥革命第四、七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初版。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組編,辛亥革命資料,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一年,初版。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初版。
     佚名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第八,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東方雜誌社編,民國職官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八六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勃德,中國近代人名圖鑑,上海,民國十四年,初版,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六年。
     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二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初版。
     浙江省辛亥革命史研究會與浙江省圖書館合編,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選輯,杭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初版。
     陳忠倚編,皇朝經世文三編,上海書局,光緒二十八年,初版。
     教育部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七年。
     園田一龜著,刁英華、黃惠泉合譯,中國人物誌-論人物之地理分佈,上海,一九二七年,波文書局一九七八年重印。
     敷文社編,最近官紳履歷彙編,北京,民國九年,初版,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劉壽林,辛亥以後十七年職官年表,近代中國史料叢編第四四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學部總務司,光緒三十三年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中國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二年。
     四、專著: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初刷。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李定一,中國近代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臺二十六版。
     李定一,中華史綱,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汪詒年,汪穰卿(康年)先生傳記遺文,民國二十七年初版,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阮毅成、阮荀伯先生遺集(附年譜),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三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林能士、胡平生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再版。
     胡繩武,金沖及,論清末的立憲運動,上海,一九五五年,初版。
     徐和雍,浙江近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初版。
     刑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初版。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一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八年,初版。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初版。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初版。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湯志鈞,戊戌變法人物傳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三十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再版。
     陳啟天,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湯震,危言(選錄),見楊家駱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一),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初版。
     吳辰伯、費孝通等著,皇權與紳權,出版地不詳,民國三十七年,初版。
     五、論文:
     王爾敏,「中國近代學會約論」,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六期,民國六十年八月十五日。
     王霖媚,「帝國基礎--紳官與鄉官」,收於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Ernest P. Young著,甘德星譯,「廿世紀初期的中國:民族主義改革與共和革命」,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初版。
     市古宙三著,林添貴譯,「士紳角色初探」,幼獅月刊,四十卷二期。
     何思瞇,清季江蘇省學會運動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一一),政治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六月。
     李弘祺,「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Denis Twitchett著,李弘棋譯,「評論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幾本近著」,思與言,十三卷二期,一九七五年七月。
     李國祁,「辛亥革命後至二次革命期間閩浙兩省之議會政治」,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民國七十年五月。
     李陳順妍,「晚清的重商主義」,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三期。
     沈懷玉,「清末自治思想的輸入」,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八期,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沈懷玉,「清末地方自治之萌芽」,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九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李昌華,清季四川開民智運動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一一),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元月。
     周麗潮,湖南開民智運動(一八九五-一九一一),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張玉法,「近代中國書報錄」(上),新聞研究(七)。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收入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初版。
     郭正昭,「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學運動」,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一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年。
     劉紀曜,「清季的政治權威危機與憲政意理的形成」,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六期,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六、外文資料:
     中村哲夫,近代中國社會史研究序說,京都,法律文化社,一九八四年,初版。
     田原禎次郎,清末民初中國官紳人名錄,北京,中國研究會刊行,民國七年,初版。
     佐藤三郎、井上一葉編,民初議員列傳,北京,民國五年,初版,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四年。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Fourth Printing, 1974.
     Rankin , Mary Backus, "Local Reform Currents in Chekiang Before 1900", in PauI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ker e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Schoppa, R.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Wright, Mary C.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29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定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碧芳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碧芳zh_TW
dc.date (日期) 198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y-2016 17:18:37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y-2016 17:18: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y-2016 17:18: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29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98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主在研究熊十力儒學思想中的幾個核心問題。過去雖不乏人研究熊氏之思想,然因熊氏之哲學所涉及之範圍廣泛,仍尚有研究之餘地,因此本文之重點乃將熊氏之思想置於歷史脈胳中討論。
     本文共分六章,約六萬字。
     第一章導言,略為敘述儒學在近代史上所受科學主義攻擊的情形,並扼要描繪科學與儒學思維方式之差異。
     第二章敘述熊氏之早年生涯,參與辛亥革命之經過及退出實際政治活動之動機。
     第三章敘述其本體論。分析熊氏如何駁斥科學主義。以及他對知識如何在其思想體系內定位。
     第四章描述其性善說,並分析其思想有何內在侷限。而對於備受攻擊的「吃人的禮教」又如何詮釋。
     第五章則描述熊氏對儒家政治思想與近代民主理論接筍的情形。本章重心主在分析其自由、平等與民主之觀念。
     第六章為結論,除扼要說明本論文之發現外,並試述其理論是否跳出傳統的侷限。且問題何在。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前言………一
     第一章 開民智運動──浙江立憲運動之背景………五
     第一節 浙紳的覺醒──立憲派之蘊生………六
     第二節 浙紳政治思想的趨向──君憲思想之先導………二四
     第二章 浙江立憲派之分析………四一
     第一節 浙籍預備立憲公會人員之分析………四二
     第二節 浙江諮議員之分析………五五
     第三節 浙江城鎮鄉自治人員之分析………七八
     第三章 辛亥革命時期──浙江立憲派的影響(一)………一0一
     第一節 浙江立憲派與辛亥革命時期各地主持人之關係………一0二
     第二節 浙江立憲派與臨時省議員之關係………一一八
     第四章 民初時期──浙江立憲派的影響(二)………一三三
     第一節 浙江立憲派與民初省、縣二級行政官之關係………一三三
     第二節 浙江立憲派與民初縣議員、省議員、國會議員之關係………一四0
     結論………一五七
     附表………一五九
     參考書目………一八一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297en_US
dc.title (題名) 浙江立憲運動與浙省民初政局關係之研究. (一 九○五-一九一六年)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方志:
     上虞縣志校續,徐致靖纂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刊本。
     分水縣志,陳常鏵修,臧承宣纂,清光緒三十三年刊本。
     台州府志,喻長霖等續纂,民國二十五年刊本。
     平陽縣志,符璋等纂修,民國十四年刊本。
     奉化縣志,李前泮修,張美翊等纂,清光緒三十四年刊本。
     昌化縣志,陳培珽、潘秉哲等纂修,民國十三年刊本。
     杭州府志,龔嘉?等修,吳慶坻重纂,民國十一年刊本。
     定海縣志,陳訓正等纂,民國十三年刊本。
     松陽縣志,林?翔纂修,民國十五年刊本。
     宣平縣志,何橫等修,鄒家箴等纂,民國二十三年刊本。
     南田縣志,呂耀鈐創修,厲家禎纂,民國十九年刊本。
     南潯志,周慶雲纂,民國九年刊本。
     建德縣志,夏曰璈修,王韌等纂,民國八年刊本。
     烏青鎮志,盧學溥續修,民國二十五年刊本。
     海寧州志稿,許傳霈等纂輯,朱錫恩等續纂,民國十一年刊本。
     紹興縣志資料第一輯,紹興縣修志委員編,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象山縣志,李沫等修,陳漢章等纂,民國十五年刊本。
     遂安縣志,羅柏麓修,姚桓等纂,民國十九年刊本。
     景寧縣續志,吳呂熙修,柳景元纂,民國二十二年刊本。
     湯溪縣志,丁燮等修,載鴻熙等纂,民國二十年刊本。
     嵊縣志,牛蔭?、丁謙纂修,民國三十三年刊本。
     新昌縣志,金城修,陳畬纂,民國八年刊本。
     鄞縣通志,趙家蓀修,陳順正等纂,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壽昌縣志,陳煥等修,李飪等纂,民國十九年刊本。
     德清縣新志,王任化、程森纂修,民國十二年刊本。
     樂清縣志,李登雲修,陳珅纂,清光緒二十七年刊本。
     諸暨縣志,陳遹聲、蔣鴻藻纂修,清宣統三年刊本。
     龍遊縣志,余紹宋撰,民國十四年刊本。
     餘杭縣志稿,褚成博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刊本。
     臨安縣志,彭循堯重修,董運昌等編,清宣統二年刊本。
     臨海縣志稿,張寅等修,何奏簧纂,民國二十四年刊本。
     鎮海縣志,洪錫藩等纂修,民國二十年刊本。
     鎮海縣新志備稿,董祖羲輯,民國二十年刊本。
     蕭山縣志稿,彭延慶等修,楊鍾羲等纂,民國二十四年刊本。
     麗水縣志,李鍾嶽等修,孫壽芝纂,民國十五年刊本。
     衢縣志,鄭永禧撰,民國十五年刊本。
     二、報刊、年鑑?
     申報,民國元年-五年(一九一三-一九一六),上海申報館編,上海,上海書店影印,一九八二年。
     民立報,宣統二年-民國二年(一九一0-一九一三),上海。
     東方雜誌,光緒三十年-宣統三年(一九0四-一九一一),上海商務印書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
     宣統三年中國年鑑,東亞同文會編,明治四十五年(一九一二)。
     時報,宣統元年-三年(一九0九-一九一一)。
     時務報,光緒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一八九六-一八九八),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影印。
     國史館刊,民國三十六年。
     三、資料彙編:
     丁守和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二集一九八二年,初版,第三集一九八三年,初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浙江辛亥革命回憶錄,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初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浙江辛亥革命回憶錄續輯,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初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一、四集, 北京,中華書局,第一集一九六一年;第四集一九六三年,初版。
     中國史學會主編,辛亥革命第四、七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初版。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組編,辛亥革命資料,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一年,初版。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初版。
     佚名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第八,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東方雜誌社編,民國職官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八六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勃德,中國近代人名圖鑑,上海,民國十四年,初版,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六年。
     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二冊,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初版。
     浙江省辛亥革命史研究會與浙江省圖書館合編,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選輯,杭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初版。
     陳忠倚編,皇朝經世文三編,上海書局,光緒二十八年,初版。
     教育部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七年。
     園田一龜著,刁英華、黃惠泉合譯,中國人物誌-論人物之地理分佈,上海,一九二七年,波文書局一九七八年重印。
     敷文社編,最近官紳履歷彙編,北京,民國九年,初版,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劉壽林,辛亥以後十七年職官年表,近代中國史料叢編第四四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學部總務司,光緒三十三年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中國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二年。
     四、專著: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初刷。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李定一,中國近代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臺二十六版。
     李定一,中華史綱,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汪詒年,汪穰卿(康年)先生傳記遺文,民國二十七年初版,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阮毅成、阮荀伯先生遺集(附年譜),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三0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林能士、胡平生編,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再版。
     胡繩武,金沖及,論清末的立憲運動,上海,一九五五年,初版。
     徐和雍,浙江近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初版。
     刑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初版。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一冊,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八年,初版。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六十年,初版。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初版。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湯志鈞,戊戌變法人物傳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三十二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再版。
     陳啟天,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湯震,危言(選錄),見楊家駱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一),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初版。
     吳辰伯、費孝通等著,皇權與紳權,出版地不詳,民國三十七年,初版。
     五、論文:
     王爾敏,「中國近代學會約論」,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六期,民國六十年八月十五日。
     王霖媚,「帝國基礎--紳官與鄉官」,收於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Ernest P. Young著,甘德星譯,「廿世紀初期的中國:民族主義改革與共和革命」,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初版。
     市古宙三著,林添貴譯,「士紳角色初探」,幼獅月刊,四十卷二期。
     何思瞇,清季江蘇省學會運動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一一),政治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六月。
     李弘祺,「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Denis Twitchett著,李弘棋譯,「評論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幾本近著」,思與言,十三卷二期,一九七五年七月。
     李國祁,「辛亥革命後至二次革命期間閩浙兩省之議會政治」,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民國七十年五月。
     李陳順妍,「晚清的重商主義」,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三期。
     沈懷玉,「清末自治思想的輸入」,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八期,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沈懷玉,「清末地方自治之萌芽」,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九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李昌華,清季四川開民智運動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一一),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元月。
     周麗潮,湖南開民智運動(一八九五-一九一一),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張玉法,「近代中國書報錄」(上),新聞研究(七)。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收入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初版。
     郭正昭,「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學運動」,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一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年。
     劉紀曜,「清季的政治權威危機與憲政意理的形成」,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六期,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六、外文資料:
     中村哲夫,近代中國社會史研究序說,京都,法律文化社,一九八四年,初版。
     田原禎次郎,清末民初中國官紳人名錄,北京,中國研究會刊行,民國七年,初版。
     佐藤三郎、井上一葉編,民初議員列傳,北京,民國五年,初版,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民國六十四年。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Fourth Printing, 1974.
     Rankin , Mary Backus, "Local Reform Currents in Chekiang Before 1900", in PauI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ker e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Schoppa, R.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Wright, Mary C.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