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徐有守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張小蘭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張小蘭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7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4-May-2016 17:23:3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4-May-2016 17:23:3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4-May-2016 17:23:3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B200200606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02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公共行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論文提要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論文提要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一 第二節 研究之理論基礎………二 第三節 研究範圍………一○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一一 第二章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產生之背景………一五 第一節 簡薦委制之利弊………一五 第二節 職位分類制之利弊………二二 第三節 兩制並行之困局………三一 第三章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設計與選擇………四五 第一節 從理論觀點分析兩制合一的必要性………四五 第二節 從各種選擇方案衡量兩制合一的可行性………四八 第三節 兩制合一之決策過程………五四 第四節 兩制合一相關法律之立法過程………六八 第四章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內容與基本精神………七九 第一節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基本結構………八○ 第二節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運用方法………八六 第三節 公務人員之考試制度………九三 第四節 公務人員之任用制度………一○三 第五節 公務人員之考績制度………一二一 第六節 公務人員之俸給制度………一三一 第七節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基本精神………一三九 第五章 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檢討………一五三 第一節 公務人員考試制度之檢討………一五三 第二節 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檢討………一六三 第三節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檢討………一七六 第四節 公務人員俸給制度之檢討………一八二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一八九 第一節 公務人員考試制度之改進建議………一八九 第二節 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改進建議………一九五 第三節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改進建議………一九八 第四節 公務人員俸給制度之改進建議………二○三 第五節 結語………二○五 參考書目………二○九 附件………二一七 圖表目次 圖一-一 行政系統的開放性過程圖………五 圖一-二 反饋作用循環過程圖………六 圖三-一 生態環境發展過程圖………四六 表四-一 現職公務人員改任官等職等對照表………一○六 表五-一 高普考試與特種考試對照表………一五四 表五-二 列舉行政類科職組之職系所列類科科目………一六○ 表五-三 不同職組之職系單向調任情形………一六九 表五-四 教育新聞行政職系之高考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一七一 表五-五 民國七十年至七十四年度公務人員考績等第………一七九 表五-六 晉至年功俸最高級之考績比較表………一八一 表五-七 七十五年會計年度公務人員各職等中高低薪俸差距………一八四 表六-一 試擬簡併職組及職系名稱………一九六 表六-二 公務人員考績項目及其細目表………二○二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65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我國兩制合一人事制度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王德馨,現代人事管理,台北:三民書局,五十九年三月增訂八版。 2. 王雲五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3. 石覺,石覺先生口述訪問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 李華民,中國人事行政論叢,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三年二月。 5. 李華民,中國現行人事行政制度,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6. 金耀基譯,行政生態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二月七版。 7. 陳庚金,我國現行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研究,台北:嘉新文化基金會,民國六十一年。 8. 徐有守,行政的現代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十月三版。 9. 徐有守,我國當今人事制度析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10. 徐有守,中外考試制度之比較,台北:中央文化供應社,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1. 徐有守,公務職位分類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台二版。 12. 張金鑑,行政學典範,台北:中國行政學會,民國六十二年四月增訂三版。 13. 張金鑑,人事行政學,台北:政大公企中心,民國五十四年四月。 14. 張金鑑,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四月。 15. 張金鑑,中國現行人事行政制度,台北: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五十五年九月。 16. 張金鑑,動態政治學,台北:七友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九月。 17. 張金鑑,行政學新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18. 張金鑑,管理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19. 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增訂版。 20. 梅嶙高,人事行政,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六月。 21. 許濱松,人事行政,台北:華視文化事業公司附設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22. 許濱松,各國人事制度,台北:華視文化事業公司附設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增訂初版。 23. 許濱松,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台北:七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六月。 24. 趙其文,中國現行人事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月再版。 25. 彭文賢,行政生態學,台北:華視文化事業公司附設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初版。 26. 傅肅良,考銓制度,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初版。 27. 傅肅良,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修訂初版。 28. 傅肅良,行政管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29. 傅肅良,人事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再版。 30.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編,中華民國考銓制度,上下兩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台初版。 31. 銓敘部,銓敘法規彙編,銓敘部服務小組,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增訂版。 二、 政府文件 1.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度考選行政概況,考選部編印。 2.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度銓敘統計,銓敘部編印。 3.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度銓敘統計,銓敘部編印。 4. 我國現行人事制度檢討改進案,銓敘部印,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5. 我國人事制度研究資料,銓敘部印,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 6. 人事制度檢討改進報告,銓敘部印,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7.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三卷第三十七期至第七十五卷五十二期。 三、 雜誌: 1. 徐有守,「新人事制度要義(上)」,考選周刊,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版三。 2. 徐有守,「新人事制度要義(中)」,考選周刊,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版三。 3. 徐有守,「新人事制度要義(下)」,考選周刊,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版三。 4. 徐有守,「新人事制度研訂經過及內容要旨」,人事行政,第八十二期,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頁一-六。 5. 徐有守,「新公務人員任用法的要旨與精神」,人事月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六日,頁二四-三六。 6. 徐有守,「為何必須建立新人事制度」,人事月刊,第三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十六日,頁四-一二。 7. 啟仁,「高普考試與特種考試配合之芻議」,人事月刊,第四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六日,頁二六-三三。 8. 許濱松,「人事行政課業輔導」,空校函授周刊,第四五三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二日,頁六五-六八。 9. 國光,「新人事制度實施初期可能發生的困擾與其解決之道」,人事月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六日,頁五○-五八。 10. 陳桂華,「新人事制度之基本精神與規劃實施」,人事行政,第八十三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頁四-一二。 11. 陳桂華,「公務人員新人事制度的實施與展望」,人事行政,第八十四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二十日,頁一-五。 12. 趙其文,「綜論公務人員新人事制度-人事制度第三次重大改革」,人事行政,第八十一期,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頁一五-四三。 13. 許濱松,「當前我國公務人員俸給政策之探討」,人事月刊,第四卷第五期,民國七十六年五月十六日,頁一七-二五。 14. 董翔飛,「從行政生態背景,探討我國行政革新的過去與未來(上)」,東方雜誌第十四卷第五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頁二二-二九。 15. 董翔飛,「從行政生態背景,探討我國行政革新的過去與未來(下)」,東方雜誌復刊第十四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一日,頁三七-四七。 16. 傅肅良,「從生態環境談人事新制的設計,人事行政,第七十二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頁一五-一九。 17. 傅肅良,「試人事新制命名-官職併立職務分類制」,人事行政,第八十四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二十日,頁六-一一。 18. 鐘昱男,「新公務人員考績法要旨與精神」,人事月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六日,頁三七-四三。 19. 蘇子非,「評介公務人員考試法(四)-兼談考用功能的發揮」,考選周刊,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三日,版二。 20. 蘇子非,「評介公務人員考試法(九)-兼談考用功能的發揮」,考選周刊,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八日,版二。 21. 蘇子非,「評介公務人員考試法(十)-兼談考用功能的發揮」,考選周刊,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十五日,版二。 22. 羅成典,「立法院審議新制四法經緯」,人事月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六日,頁一○-一七。 23. 羅成典,「新制公務人員任用法析論」,人事月刊,第二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十六日,頁五-一一。 24. 羅萬類,「新人事制度草案完成之經過」,公保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七期,民國七十三年一月,頁二-五。 25. 劉乃衡,「論我國當前的人事制度」,人事管理月刊,第十卷六期,民國六十二年八月二十日,頁一○○六○八-一○○六一二。 26. 「論新公務人員任用法」,人事管理,第二十三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五年四月,頁二三○二○二-二三○二○三。 27. 「對實施新人事制度的期望」,人事管理,第二十三卷第八、九期(合訂本),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一日,頁二三○八○二-二三○八○三。 28. 陳喬楚,「修訂分類職位四法之經過」,人事行政,第五十五期,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頁二-五。 29. 「銓敘部鄧部長致詞」,人事行政,第七十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頁三-五。 30. 徐有守,「如何構成兩制合一的新人事制度」,人事月刊,第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十六日,頁四-八。 31. 傅肅良,「在研訂人事新制過程中值得報導的一件事-八位委員的提案」,人事月刊,第四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六日,頁四-二○。 32.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第二處,「我國公務人員高普考試考用配合問題之研究」,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十五輯,民國七十五年六月,頁二六五-二八九。 33. 經濟部人事處,「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現行職位分類制度之改進研究-對行政機關擬實施『兩制合一』之迴響」,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十四輯,民國七十四年五月,頁二八七-三○四。 34. 內政部人事處,「對兩制合一,如何改進人事制度之研究」,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十三輯,民國七十三年五月,頁七五-九六。 英文部分: 1. Kast F.E. & Rosenzweig J.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 systems Approach. N.Y.: McGraw-Hill, 1985. 2. Likert, Renis. New Patterns of Management. N.Y.: McGraw-Hill, 1961. 3. Riggs, Fred W.(ed), The Ecolog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New Delhi: Asia Publishing House, 1961 . 4. White L.D.,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Y.: MacMillan, 1955. 5. Stahl O.G.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N.Y.: Harper, 1976 .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