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宋代詠花詞研究
作者 俞玄穆
貢獻者 劉紀華
俞玄穆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May-2016 14:21:18 (UTC+8)
摘要 自序………一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旨趣、方法與內容提要………一
     一、研究旨趣………一
     二、研究資料與方法………五
     三、研究內容提要………七
     第二節 船山禮學著作評介………八
     一、船山章句〔禮記〕之經過與旨趣………八
     二、船山章句〔禮記〕之態度、方法與體例………一一
     第二章 船山論禮之大本………二三
     第一節 禮必有本………二三
     一、禮必有本………二三
     二、斥無本之論………二七
     第二節 禮之大本總論………三六
     一、禮之大本諸名義分釋………三六
     二、禮之大本諸名義綜論………五二
     第三節 禮之大本分論………五五
     一、禮樂之本………五五
     二、制禮作樂之本………六二
     三、立政制刑之本………六四
     第三章 船山論禮之達用………六九
     第一節 禮重達用………六九
     一、特重章服之飾………六九
     二、禮不遺小、無微不謹………七一
     三、禮重名文器物與學行………七二
     四、斥忽末輕用之說………七七
     第二節 禮以立人道………七八
     一、 禮以別人禽………七八
     二、 孝親之禮………八四
     第三節 君子秉禮以修己應物………九四
     一、君子行禮之道………九五
     二、君子行禮之效………九九
     第四節 聖王制禮以治人用物………一0三
     一、唯聖王為能制禮………一0三
     二、聖王制禮之道………一0六
     三、祭祀之禮………一一二
     第四章 船山論禮之本末通貫………一一九
     第一節 禮必本末通貫………一一九
     第二節 天道人情不二………一二二
     第三節 心物交盡………一二七
     第五章 結論:船山論禮之涵義與價值………一三三
     重要參考書目………一四三
參考文獻 重要參考書目
     一
     禮記注疏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 藝文印書館影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經傳通解 朱熹 台灣商務印書館(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十集)
     禮記集說 陳澔 世界書局
     禮記章句 王夫之 自由出版社影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收入〔船山遺書全集〕)
     禮記集解 孫希旦 文史哲出版社
     禮記校證 王夢鷗 藝文印書館
     禮記今註今譯 王夢鷗 臺灣商務印書館
     禮學新探 高明 學生書局
     儒家的理想國──禮記 周何 時報出版公司(收入〔中國歷代經典寶庫〕)
     張載之禮學 陳美圓 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四書章句集註 朱熹 鵝湖出版社
     讀四書大全說 王夫之 自由出版社影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
     論語義理疏解 王邦雄等 鵝湖出版社
     論語的人格世界 曾昭旭 尚友出版社
     孟子義理疏解 王邦雄等 鵝湖出版社
     經學歷史 皮錫瑞 河洛出版社
     中國經學史 本田成之 廣文書局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 臺灣商務印書館
     讀經示要 熊十力 明文出版社
     經子肆言 劉百閔 遠東圖書公司
     群經述要 高明主編 黎明文化公司
     
     二
     張載集 張載 里仁書局
     張子正蒙注 王夫之 自由出版社影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
     船山學譜 王孝魚編 廣文出版社
     王船山學譜 張西堂 自由出版社(收入?船山遺書全集?)
     清儒學案 徐世昌等 燕京文化事業公司
     清代學術概論 梁啟超 臺灣中華書局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臺灣中華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唐君毅 正中書局
     人文精神之重建 唐君毅 學生書局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唐君毅 學生書局
     哲學概論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之特質 牟宗三 學生書局
     政道與治道 牟宗三 廣文書局
     歷史哲學 牟宗三 學生書局
     道德的理想主義 牟宗三 學生書局
     心體與性體 牟宗三 學生書局
     中國思想史論集 徐復觀 學生書局
     中國思想史 錢穆 華岡出版公司
     中國學術通義 錢穆 學生書局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 錢穆 東大圖書公司
     宋明理學概述 錢穆 學生書局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 臺灣商務印書館
     靈魂與心 錢穆 聯經出版公司
     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 蔣維喬 中華書局
     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 侯外廬 生活書店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 三民書局
     船山學術研究集 蕭天石編 自由出版社(收入?船山遺書全集?)
     梅園論學集 戴君仁 臺灣開明書店
     王船山哲學 曾昭旭 遠景出版社
     性情與文化 曾昭旭 時報出版公司
     道德與道德實踐 曾昭旭 漢光文化公司
     王船山的致知論 許冠三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王船山之道器論 戴景賢 臺大中研所博士論文
     王船山研究 陳忠成 臺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三
     大行府君行述 王敔 王夫之八世孫王德蘭手抄本
     王夫之先生學術思想繫年 劉茂華 新亞學報五卷一期 民四九
     禮記思想試探 王夢鷗 政大學報四期 民五0
     王船山「理」「勢」思想申論 黃繼持 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香港萬有圖書公司) 民五九
     從歷史觀點略論船山的學術思想 傅士真 臺北商專學報二期 民六二
     王船山哲學思想述要 周世輔 湖南文獻三卷一期 民六四
     王船山的實有歷史哲學 甲凱 湖南文獻四卷二期 民六五
     王船山之家學 陳忠成 湖南文獻四卷四期 民六五
     王船山的學術思想評述 梁啟超 湖南文獻五卷三期(轉載) 民六六
     清代漢宋之爭平議 何佑森 臺大文史哲學報廿七期 民六七
     禮記導讀 周何 國學導讀叢編(康橋出版公司) 民六八
     從格物窮理與志道強禮之分野看朱子與船山在若干修為見解上之異同 陳忠成 孔孟學報四一期 民七0
     近代思想史上關於體用問題的爭論 何佑森 中研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民七0
     朱子的禮學 高明 輔仁學誌十一期 民七一
     小戴禮記之喪禮理論研究 黃俊郎 中華學苑廿七期 民七二
     談陳乾初與黃梨洲辯論的幾個問題 古清美 幼獅學誌十七卷三期 民七二
     儒家哲學的時代意義 曾昭旭 鵝湖月刊一一0期 民七三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35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紀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俞玄穆zh_TW
dc.creator (作者) 俞玄穆zh_TW
dc.date (日期) 198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May-2016 14:21:18 (UTC+8)-
dc.date.available 5-May-2016 14:21: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May-2016 14:21:1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35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32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序………一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旨趣、方法與內容提要………一
     一、研究旨趣………一
     二、研究資料與方法………五
     三、研究內容提要………七
     第二節 船山禮學著作評介………八
     一、船山章句〔禮記〕之經過與旨趣………八
     二、船山章句〔禮記〕之態度、方法與體例………一一
     第二章 船山論禮之大本………二三
     第一節 禮必有本………二三
     一、禮必有本………二三
     二、斥無本之論………二七
     第二節 禮之大本總論………三六
     一、禮之大本諸名義分釋………三六
     二、禮之大本諸名義綜論………五二
     第三節 禮之大本分論………五五
     一、禮樂之本………五五
     二、制禮作樂之本………六二
     三、立政制刑之本………六四
     第三章 船山論禮之達用………六九
     第一節 禮重達用………六九
     一、特重章服之飾………六九
     二、禮不遺小、無微不謹………七一
     三、禮重名文器物與學行………七二
     四、斥忽末輕用之說………七七
     第二節 禮以立人道………七八
     一、 禮以別人禽………七八
     二、 孝親之禮………八四
     第三節 君子秉禮以修己應物………九四
     一、君子行禮之道………九五
     二、君子行禮之效………九九
     第四節 聖王制禮以治人用物………一0三
     一、唯聖王為能制禮………一0三
     二、聖王制禮之道………一0六
     三、祭祀之禮………一一二
     第四章 船山論禮之本末通貫………一一九
     第一節 禮必本末通貫………一一九
     第二節 天道人情不二………一二二
     第三節 心物交盡………一二七
     第五章 結論:船山論禮之涵義與價值………一三三
     重要參考書目………一四三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自序………一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研究旨趣、方法與內容提要………一
     一、研究旨趣………一
     二、研究資料與方法………五
     三、研究內容提要………七
     第二節 船山禮學著作評介………八
     一、船山章句〔禮記〕之經過與旨趣………八
     二、船山章句〔禮記〕之態度、方法與體例………一一
     第二章 船山論禮之大本………二三
     第一節 禮必有本………二三
     一、禮必有本………二三
     二、斥無本之論………二七
     第二節 禮之大本總論………三六
     一、禮之大本諸名義分釋………三六
     二、禮之大本諸名義綜論………五二
     第三節 禮之大本分論………五五
     一、禮樂之本………五五
     二、制禮作樂之本………六二
     三、立政制刑之本………六四
     第三章 船山論禮之達用………六九
     第一節 禮重達用………六九
     一、特重章服之飾………六九
     二、禮不遺小、無微不謹………七一
     三、禮重名文器物與學行………七二
     四、斥忽末輕用之說………七七
     第二節 禮以立人道………七八
     一、 禮以別人禽………七八
     二、 孝親之禮………八四
     第三節 君子秉禮以修己應物………九四
     一、君子行禮之道………九五
     二、君子行禮之效………九九
     第四節 聖王制禮以治人用物………一0三
     一、唯聖王為能制禮………一0三
     二、聖王制禮之道………一0六
     三、祭祀之禮………一一二
     第四章 船山論禮之本末通貫………一一九
     第一節 禮必本末通貫………一一九
     第二節 天道人情不二………一二二
     第三節 心物交盡………一二七
     第五章 結論:船山論禮之涵義與價值………一三三
     重要參考書目………一四三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358en_US
dc.title (題名) 宋代詠花詞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重要參考書目
     一
     禮記注疏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 藝文印書館影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經傳通解 朱熹 台灣商務印書館(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十集)
     禮記集說 陳澔 世界書局
     禮記章句 王夫之 自由出版社影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收入〔船山遺書全集〕)
     禮記集解 孫希旦 文史哲出版社
     禮記校證 王夢鷗 藝文印書館
     禮記今註今譯 王夢鷗 臺灣商務印書館
     禮學新探 高明 學生書局
     儒家的理想國──禮記 周何 時報出版公司(收入〔中國歷代經典寶庫〕)
     張載之禮學 陳美圓 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四書章句集註 朱熹 鵝湖出版社
     讀四書大全說 王夫之 自由出版社影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
     論語義理疏解 王邦雄等 鵝湖出版社
     論語的人格世界 曾昭旭 尚友出版社
     孟子義理疏解 王邦雄等 鵝湖出版社
     經學歷史 皮錫瑞 河洛出版社
     中國經學史 本田成之 廣文書局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 臺灣商務印書館
     讀經示要 熊十力 明文出版社
     經子肆言 劉百閔 遠東圖書公司
     群經述要 高明主編 黎明文化公司
     
     二
     張載集 張載 里仁書局
     張子正蒙注 王夫之 自由出版社影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
     船山學譜 王孝魚編 廣文出版社
     王船山學譜 張西堂 自由出版社(收入?船山遺書全集?)
     清儒學案 徐世昌等 燕京文化事業公司
     清代學術概論 梁啟超 臺灣中華書局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臺灣中華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唐君毅 正中書局
     人文精神之重建 唐君毅 學生書局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唐君毅 學生書局
     哲學概論 唐君毅 學生書局
     中國哲學之特質 牟宗三 學生書局
     政道與治道 牟宗三 廣文書局
     歷史哲學 牟宗三 學生書局
     道德的理想主義 牟宗三 學生書局
     心體與性體 牟宗三 學生書局
     中國思想史論集 徐復觀 學生書局
     中國思想史 錢穆 華岡出版公司
     中國學術通義 錢穆 學生書局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 錢穆 東大圖書公司
     宋明理學概述 錢穆 學生書局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 臺灣商務印書館
     靈魂與心 錢穆 聯經出版公司
     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 蔣維喬 中華書局
     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 侯外廬 生活書店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 三民書局
     船山學術研究集 蕭天石編 自由出版社(收入?船山遺書全集?)
     梅園論學集 戴君仁 臺灣開明書店
     王船山哲學 曾昭旭 遠景出版社
     性情與文化 曾昭旭 時報出版公司
     道德與道德實踐 曾昭旭 漢光文化公司
     王船山的致知論 許冠三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王船山之道器論 戴景賢 臺大中研所博士論文
     王船山研究 陳忠成 臺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三
     大行府君行述 王敔 王夫之八世孫王德蘭手抄本
     王夫之先生學術思想繫年 劉茂華 新亞學報五卷一期 民四九
     禮記思想試探 王夢鷗 政大學報四期 民五0
     王船山「理」「勢」思想申論 黃繼持 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香港萬有圖書公司) 民五九
     從歷史觀點略論船山的學術思想 傅士真 臺北商專學報二期 民六二
     王船山哲學思想述要 周世輔 湖南文獻三卷一期 民六四
     王船山的實有歷史哲學 甲凱 湖南文獻四卷二期 民六五
     王船山之家學 陳忠成 湖南文獻四卷四期 民六五
     王船山的學術思想評述 梁啟超 湖南文獻五卷三期(轉載) 民六六
     清代漢宋之爭平議 何佑森 臺大文史哲學報廿七期 民六七
     禮記導讀 周何 國學導讀叢編(康橋出版公司) 民六八
     從格物窮理與志道強禮之分野看朱子與船山在若干修為見解上之異同 陳忠成 孔孟學報四一期 民七0
     近代思想史上關於體用問題的爭論 何佑森 中研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民七0
     朱子的禮學 高明 輔仁學誌十一期 民七一
     小戴禮記之喪禮理論研究 黃俊郎 中華學苑廿七期 民七二
     談陳乾初與黃梨洲辯論的幾個問題 古清美 幼獅學誌十七卷三期 民七二
     儒家哲學的時代意義 曾昭旭 鵝湖月刊一一0期 民七三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