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張之洞的政治思想及其實踐
作者 李相沃
貢獻者 楊樹籓
李相沃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May-2016 15:06:29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Ⅰ、原始資料
     一、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全廿十九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五九年三月。
     Ⅱ、轉手資料
     (一) 書籍
     ○一中文部分(按姓名筆劃排列)
     一、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九年十一月三刷。
     二、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一年一月三刷。
     三、 李國祁,張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五九年十一月。
     四、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二年三月。
     五、 林世明,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六月。
     六、 周絹艷,張之洞的洋務思想,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六九年七月。
     七、 周漢光,張之洞與廣雅書院,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二年一月。
     八、 胡鈞,張文襄公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九、 徐世昌,南皮學案(收入於清儒學案),台北:國防研究院影印本,民國五六年。
     十、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一年五月。
     十一、 許同莘,張文襄公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八年五月。
     十二、 張秉鐸,張之洞評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一年七月。
     十三、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八年九月台二版。
     十四、 張繼煦,張文襄治鄂記,台北:開明書店,民國五五年九月。
     十五、 張灝等著,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九月三版。
     十六、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影印本。
     十七、 楊家駱主編,洋務運動文獻彙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二年七月。
     十八、 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二年九月。
     十九、 辜鴻銘,張文襄幕府紀聞,台北:新生報社,民國四五年。
     二十、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九月再版。
     二十一、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三年十二月。
     二十二、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月三月。
     二十三、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七月台二版。
     二十四、 蘇雲?,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六五年五月。
     二十五、 蘇雲?,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北省一八六0~一九一六,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七十年九月。
     ○二外文部份
     一、 Ayere, William, Chang Chih-tu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台北:虹橋書店影印本,民國六二年十月。
     二、 Bays, Daniel H., China Enters the Twenthieth Century: Chang Chih-tung and the Issues of a New Age, 1895-1909, 台北:敦煌書局影印本,民國六七年。
     三、 Edwards, Paul, Editor in Chief,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台北:虹橋書店影印本,民國五七年十一月。
     四、 Fairbank, John K., and Kwang- ching L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I, II Vol.10, 台北:敦煌書局影印本,民國六八年五月,七O年二月。
     五、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and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3th ed.
     六、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五月。
     (二) 論文
     ○一中文部分
     一、 方炳林,「張之洞的教育思想」,師大教育所集刊第六輯,台北:師大教育研究所,民國五二年十二月,頁一九~八七。
     二、 王曾才,「中國外交制度的近代化」、「一九00年的英德協定與中國」,清季外交中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七年九月二版,頁一三二~一七八。
     三、 王爾敏,「儒家傳統與近代中西思潮之會通」,新亞學術集刊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民國六八年,頁一六三~七八。
     四、 石錦,「清末自強觀的內容、分野及其演進」,思與言第六卷第四期,台北:民國五七年十一月,頁一九七~二0六。
     五、 朱介凡,「辛亥革命『功臣』張之洞」,青溪第二三二期及三期,台北 :民國七二年十及十一月,頁三四二~四九及九三~一0二。
     六、 李守孔,「八國聯軍期間慈禧歸政德宗之交涉」,大陸雜誌第二三卷第七、八期,台北:民國五一年一月,頁十一~四及二三~九。
     七、 李弘祺,「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思與言第七卷第二期,台北:民國五八年七月,頁三0~四三。
     八、 李吾,「李鴻章與中俄密約」,暢流第三六卷第九~十二期,三七卷第一、二、四期,台北:民國五六年十二月~五七年四月,頁四~六、四~六、一~三、七~九、一二~一四、一0~二及一七~九。
     九、 李恩涵,「論清季的民族主義」,思與言第五卷六期,台北:民國五七年三月,頁二四~三一。
     十、 吳相湘,「中國門戶開放政策探源」,自由中國第七卷第六期,台北:民國四一年九月,頁一七八~七九。
     十一、 吳相湘,「『戊戌變法史研究』介紹」,東方雜誌復刊第四卷第十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四月,頁三0~五。
     十二、 吳相湘,「辜鴻銘比較東西文化」,傳記文學第十七卷第一期,台北:民國五九年七月,頁一八~二四。
     十三、 吳康,「晚清今文學家之進化思想」,東方雜誌復刊第三卷第八期,台北:民國五九年二月,頁四0~二。
     十四、 吳景宏,「七0年代中國近代史研究述略」,珠海學報,第一二期,香港:民國七0年八月,頁一一一~三四。
     十五、 林清芬,「庚子拳變亂後清朝教育政策之最高指針與中央地方之教育權限」,簡牘學報第八期,一九七九十一月,頁四六~八四。
     十六、 林?彥,「盧梭『民約論』的傳來及其對清末政治思想的影響」,新亞學術集刊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七九,頁一三五~六三。
     十七、 侯外廬,第十三章 百日維新自由思想者康有為,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下冊,影印本,頁六四三~七四二。
     十八、 姚嶺齡,「勸導中國變法的李提摩太」(上),傳記文學第一七卷第六期,台北:民國五九年十二月,頁五~一一。
     十九、 唐昌晉,「中國政治思想流行西洋考」,新思潮第一七期,台北:民國四一年九月,頁一~八。
     二十、 韋政通,「論中國文化的十大特徵」,現代學苑第五卷第二、三期,台北:民國五七年二、三月,頁一~八、一五~二三。
     二十一、 徐復觀,「中國知識份子的歷史性格及其歷史的命運」,知識分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九月三版,頁二0一~二0。
     二十二、 孫會文,「晚清前期『變法』論者對西方議會制度的態度和『君主立憲』主張的形成」,國立編譯館刊第三卷第二期,台北:民國六六年十一月,頁一三七~二三四。
     二十三、 清史列傳選第三冊,張之洞,台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四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所編印,民國五七年六月,頁四三二~四九。
     二十四、 郭廷以,「近代科學與民主思想的輸入」,大陸雜誌第四卷第一、二期,台北:民國四一年一月,頁一~五、二0~四。
     二十五、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一八九五~一九一一年),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三期下,台北:民國六二年十二月,頁五五七~六二五。
     二十六、 郭湛波,第三篇,康有為,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七三年三月,頁六二~七一。
     二十七、 張知本,「武昌首義成功之因素」,湖北文獻第二期,台北:民國五六年元月,頁六~七。
     二十八、 莊練,張之洞,中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上冊,台北:四季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七月三版,頁一三一~八八0。
     二十九、 陳恭祿,「甲午戰後庚子亂前中國變法運動之研究」(一八九五~九八年),國立武漢大文哲季刊第三卷第一期,民國二二年,頁五七~一二七。
     三十、 陳?,「戊戌變法時反變法人物之政治思想」,燕京學報第二卷第五期,北平:燕京大學,民國二八年六月,頁五九~一0六。
     三十一、 曾迺碩,「張之洞與台灣己未抗日之關係」,台灣文獻第一0卷第二期,台北:民國四八年六月,頁二五~四0。
     三十二、 黃彰健,「論光緒賜楊銳詔以後至政變爆發以前康有為的政治活動」,大陸雜誌第三八卷第九期,台北:民國五八年五月:頁七~二四。
     三十三、 楊家駱,「書目答問之影響及其新撰本」,東方雜誌第三八卷第三期,上海:民國三0年二月,頁一一~六。
     三十四、 楊肅獻,「張之洞與近代中國的保守思想」,大陸雜誌第六四卷第六期,台北:民國七一年六月,頁二五~四七。
     三十五、 趙豐田,「康有為與戊戌變政及政變」,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0年八月,台七版,頁一一四~三七。
     三十六、 劉韻石,「張南皮用憂變夷-論文襄治鄂與武昌起義之 因果」,湖北文獻第二五期,台北:民國六一年十月,頁二五~八。
     三十七、 鄭鶴聲,「張之洞氏之教育思想及其事業」,教育雜誌第二五卷第二、三期,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四年二、三月,頁二八~三七、一0九~二七。
     三十八、 錢穆,「中國傳統教育精神與教育制度」,政治與教育,上海:民國三七年,正中書局,頁二八~四六。
     三十九、 錢穆,「康有為思想之兩極端」,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0年八月台七版,頁一七七~八六。
     四十、 錢穆, 「近百年來諸儒論讀書」,學籥,台北:南天書業公司,民國四七年八月,頁一0一~一0。
     四十一、 戴玄之, 「盛宣懷與東南互保」,大陸雜誌第二一卷第七期,台北:民國五0年一月,頁五~一二。
     四十二、 鄺兆江, 「關於義和團事件的幾個初步觀察」,大陸雜誌第七0卷第二期,台北:民國七四年二月,頁四九~五五。
     四十三、 駱雪倫, 「從曾國藩和魏源的經世思想看同光新政」,大陸雜誌第三八卷第一期,台北:民國五七年一月,頁一一~八。
     四十四、 繆全吉,「清代幕府之官幕關係與幕席類別」,思與言第七卷第一期,民國五八年五月,頁四九~五五。
     四十五、 羅悖融,張文襄之自述,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左舜生選輯,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五年六月台二版,頁五0五~0八。
     四十六、 蘇雲?,「張之洞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七三年四月,頁五三一~五八。
     ○二外文部分
     一、 Eastman, Lloyd E., “Ching - i ari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IV. No. 4 Aug. 1965, PP. 595-611.
     二、 , “Political Reform in Before Sino - Japanese Wa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VII No. 4. Aug. 1968. PP. 695-710.
     三、 E. Tu Zen Sen, “ The Board of Revinu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4, 1962-63., Harvard-Yen ching Institute PP. 175 - 228.
     四、 Kennedy Thomas L., “Chang Chih-tung and the Structure for strategic Industrial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yang Arsand 1884-95, ”Harvard Journa1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3, Harvard-Yen ching Institute. , 1973, PP. 154-84.
     五、 Howard Richard, introduction , “ The Chinese Reform Movement of the 1890`s: A symposiu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IV. No. 1, Nov. 1969. PP. 7-14 Introduction ; PP. 15-22-Yen ping Hao, “Cheng Kuan-ying The Comparador as Reformer ; PP. 23-33 Hao Chang, “ Liang Chi-Chao and Intelectual Chang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 PP. 35-42, Charlton M. Lewis, “The Hunanese Elite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1895 - 1898”; pp. 43-53, John Schrecker, “The Reform Movement, Nationalism , and China`s Foreign Policy ”.
     六、 Schwartt Bentjamin, 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十二月修正四版,頁一~二○。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59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樹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相沃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相沃zh_TW
dc.date (日期) 198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May-2016 15:06:29 (UTC+8)-
dc.date.available 5-May-2016 15:06:2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May-2016 15:06:2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59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46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導論………壹
     第一章 張之洞生平及政治思想背景………1
     第一節 生平………1
     第二節 時代背景………5
     第三節 思想淵源………10
     第二章 張之洞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21
     第一節 正統論………21
     第二節 經世論………26
     第三節 調和論………31
     第三章 中體西用論的主張………43
     第一節 中體西用的內涵………43
     第二節 中學與西學的關係………49
     第三節 中體西用論與自保………54
     第四章 務本論………63
     第一節 保國與保種………63
     第二節 保教………70
     第三節 對民權的看法………77
     第五章 務通論………91
     第一節 益智………91
     第二節 變法………99
     第三節 會通………109
     結論………11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595en_US
dc.title (題名) 張之洞的政治思想及其實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Ⅰ、原始資料
     一、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全廿十九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五九年三月。
     Ⅱ、轉手資料
     (一) 書籍
     ○一中文部分(按姓名筆劃排列)
     一、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九年十一月三刷。
     二、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一年一月三刷。
     三、 李國祁,張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五九年十一月。
     四、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二年三月。
     五、 林世明,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六月。
     六、 周絹艷,張之洞的洋務思想,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六九年七月。
     七、 周漢光,張之洞與廣雅書院,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二年一月。
     八、 胡鈞,張文襄公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九、 徐世昌,南皮學案(收入於清儒學案),台北:國防研究院影印本,民國五六年。
     十、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一年五月。
     十一、 許同莘,張文襄公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八年五月。
     十二、 張秉鐸,張之洞評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一年七月。
     十三、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八年九月台二版。
     十四、 張繼煦,張文襄治鄂記,台北:開明書店,民國五五年九月。
     十五、 張灝等著,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九月三版。
     十六、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影印本。
     十七、 楊家駱主編,洋務運動文獻彙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二年七月。
     十八、 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二年九月。
     十九、 辜鴻銘,張文襄幕府紀聞,台北:新生報社,民國四五年。
     二十、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九月再版。
     二十一、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三年十二月。
     二十二、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月三月。
     二十三、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七月台二版。
     二十四、 蘇雲?,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六五年五月。
     二十五、 蘇雲?,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北省一八六0~一九一六,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七十年九月。
     ○二外文部份
     一、 Ayere, William, Chang Chih-tu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台北:虹橋書店影印本,民國六二年十月。
     二、 Bays, Daniel H., China Enters the Twenthieth Century: Chang Chih-tung and the Issues of a New Age, 1895-1909, 台北:敦煌書局影印本,民國六七年。
     三、 Edwards, Paul, Editor in Chief,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台北:虹橋書店影印本,民國五七年十一月。
     四、 Fairbank, John K., and Kwang- ching L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I, II Vol.10, 台北:敦煌書局影印本,民國六八年五月,七O年二月。
     五、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and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3th ed.
     六、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五月。
     (二) 論文
     ○一中文部分
     一、 方炳林,「張之洞的教育思想」,師大教育所集刊第六輯,台北:師大教育研究所,民國五二年十二月,頁一九~八七。
     二、 王曾才,「中國外交制度的近代化」、「一九00年的英德協定與中國」,清季外交中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七年九月二版,頁一三二~一七八。
     三、 王爾敏,「儒家傳統與近代中西思潮之會通」,新亞學術集刊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民國六八年,頁一六三~七八。
     四、 石錦,「清末自強觀的內容、分野及其演進」,思與言第六卷第四期,台北:民國五七年十一月,頁一九七~二0六。
     五、 朱介凡,「辛亥革命『功臣』張之洞」,青溪第二三二期及三期,台北 :民國七二年十及十一月,頁三四二~四九及九三~一0二。
     六、 李守孔,「八國聯軍期間慈禧歸政德宗之交涉」,大陸雜誌第二三卷第七、八期,台北:民國五一年一月,頁十一~四及二三~九。
     七、 李弘祺,「試論思想史的歷史研究」,思與言第七卷第二期,台北:民國五八年七月,頁三0~四三。
     八、 李吾,「李鴻章與中俄密約」,暢流第三六卷第九~十二期,三七卷第一、二、四期,台北:民國五六年十二月~五七年四月,頁四~六、四~六、一~三、七~九、一二~一四、一0~二及一七~九。
     九、 李恩涵,「論清季的民族主義」,思與言第五卷六期,台北:民國五七年三月,頁二四~三一。
     十、 吳相湘,「中國門戶開放政策探源」,自由中國第七卷第六期,台北:民國四一年九月,頁一七八~七九。
     十一、 吳相湘,「『戊戌變法史研究』介紹」,東方雜誌復刊第四卷第十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四月,頁三0~五。
     十二、 吳相湘,「辜鴻銘比較東西文化」,傳記文學第十七卷第一期,台北:民國五九年七月,頁一八~二四。
     十三、 吳康,「晚清今文學家之進化思想」,東方雜誌復刊第三卷第八期,台北:民國五九年二月,頁四0~二。
     十四、 吳景宏,「七0年代中國近代史研究述略」,珠海學報,第一二期,香港:民國七0年八月,頁一一一~三四。
     十五、 林清芬,「庚子拳變亂後清朝教育政策之最高指針與中央地方之教育權限」,簡牘學報第八期,一九七九十一月,頁四六~八四。
     十六、 林?彥,「盧梭『民約論』的傳來及其對清末政治思想的影響」,新亞學術集刊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七九,頁一三五~六三。
     十七、 侯外廬,第十三章 百日維新自由思想者康有為,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下冊,影印本,頁六四三~七四二。
     十八、 姚嶺齡,「勸導中國變法的李提摩太」(上),傳記文學第一七卷第六期,台北:民國五九年十二月,頁五~一一。
     十九、 唐昌晉,「中國政治思想流行西洋考」,新思潮第一七期,台北:民國四一年九月,頁一~八。
     二十、 韋政通,「論中國文化的十大特徵」,現代學苑第五卷第二、三期,台北:民國五七年二、三月,頁一~八、一五~二三。
     二十一、 徐復觀,「中國知識份子的歷史性格及其歷史的命運」,知識分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九月三版,頁二0一~二0。
     二十二、 孫會文,「晚清前期『變法』論者對西方議會制度的態度和『君主立憲』主張的形成」,國立編譯館刊第三卷第二期,台北:民國六六年十一月,頁一三七~二三四。
     二十三、 清史列傳選第三冊,張之洞,台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四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所編印,民國五七年六月,頁四三二~四九。
     二十四、 郭廷以,「近代科學與民主思想的輸入」,大陸雜誌第四卷第一、二期,台北:民國四一年一月,頁一~五、二0~四。
     二十五、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一八九五~一九一一年),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三期下,台北:民國六二年十二月,頁五五七~六二五。
     二十六、 郭湛波,第三篇,康有為,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七三年三月,頁六二~七一。
     二十七、 張知本,「武昌首義成功之因素」,湖北文獻第二期,台北:民國五六年元月,頁六~七。
     二十八、 莊練,張之洞,中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上冊,台北:四季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七月三版,頁一三一~八八0。
     二十九、 陳恭祿,「甲午戰後庚子亂前中國變法運動之研究」(一八九五~九八年),國立武漢大文哲季刊第三卷第一期,民國二二年,頁五七~一二七。
     三十、 陳?,「戊戌變法時反變法人物之政治思想」,燕京學報第二卷第五期,北平:燕京大學,民國二八年六月,頁五九~一0六。
     三十一、 曾迺碩,「張之洞與台灣己未抗日之關係」,台灣文獻第一0卷第二期,台北:民國四八年六月,頁二五~四0。
     三十二、 黃彰健,「論光緒賜楊銳詔以後至政變爆發以前康有為的政治活動」,大陸雜誌第三八卷第九期,台北:民國五八年五月:頁七~二四。
     三十三、 楊家駱,「書目答問之影響及其新撰本」,東方雜誌第三八卷第三期,上海:民國三0年二月,頁一一~六。
     三十四、 楊肅獻,「張之洞與近代中國的保守思想」,大陸雜誌第六四卷第六期,台北:民國七一年六月,頁二五~四七。
     三十五、 趙豐田,「康有為與戊戌變政及政變」,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0年八月,台七版,頁一一四~三七。
     三十六、 劉韻石,「張南皮用憂變夷-論文襄治鄂與武昌起義之 因果」,湖北文獻第二五期,台北:民國六一年十月,頁二五~八。
     三十七、 鄭鶴聲,「張之洞氏之教育思想及其事業」,教育雜誌第二五卷第二、三期,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四年二、三月,頁二八~三七、一0九~二七。
     三十八、 錢穆,「中國傳統教育精神與教育制度」,政治與教育,上海:民國三七年,正中書局,頁二八~四六。
     三十九、 錢穆,「康有為思想之兩極端」,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0年八月台七版,頁一七七~八六。
     四十、 錢穆, 「近百年來諸儒論讀書」,學籥,台北:南天書業公司,民國四七年八月,頁一0一~一0。
     四十一、 戴玄之, 「盛宣懷與東南互保」,大陸雜誌第二一卷第七期,台北:民國五0年一月,頁五~一二。
     四十二、 鄺兆江, 「關於義和團事件的幾個初步觀察」,大陸雜誌第七0卷第二期,台北:民國七四年二月,頁四九~五五。
     四十三、 駱雪倫, 「從曾國藩和魏源的經世思想看同光新政」,大陸雜誌第三八卷第一期,台北:民國五七年一月,頁一一~八。
     四十四、 繆全吉,「清代幕府之官幕關係與幕席類別」,思與言第七卷第一期,民國五八年五月,頁四九~五五。
     四十五、 羅悖融,張文襄之自述,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左舜生選輯,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五年六月台二版,頁五0五~0八。
     四十六、 蘇雲?,「張之洞的經世思想」,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七三年四月,頁五三一~五八。
     ○二外文部分
     一、 Eastman, Lloyd E., “Ching - i ari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IV. No. 4 Aug. 1965, PP. 595-611.
     二、 , “Political Reform in Before Sino - Japanese War”,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VII No. 4. Aug. 1968. PP. 695-710.
     三、 E. Tu Zen Sen, “ The Board of Revinu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4, 1962-63., Harvard-Yen ching Institute PP. 175 - 228.
     四、 Kennedy Thomas L., “Chang Chih-tung and the Structure for strategic Industrial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yang Arsand 1884-95, ”Harvard Journa1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3, Harvard-Yen ching Institute. , 1973, PP. 154-84.
     五、 Howard Richard, introduction , “ The Chinese Reform Movement of the 1890`s: A symposiu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IV. No. 1, Nov. 1969. PP. 7-14 Introduction ; PP. 15-22-Yen ping Hao, “Cheng Kuan-ying The Comparador as Reformer ; PP. 23-33 Hao Chang, “ Liang Chi-Chao and Intelectual Chang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 PP. 35-42, Charlton M. Lewis, “The Hunanese Elite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1895 - 1898”; pp. 43-53, John Schrecker, “The Reform Movement, Nationalism , and China`s Foreign Policy ”.
     六、 Schwartt Bentjamin, 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十二月修正四版,頁一~二○。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