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黃宗羲政治思想之研究
作者 康長健
貢獻者 楊樹籓
康長健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May-2016 15:06:33 (UTC+8)
摘要 摘要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
     黃宗羲,薛鳳昌編,梨洲遺著彙刊。台北:隆言出版社,民國五八年。
     黃宗羲,薛鳳昌編,梨洲遺著彙刊。刊於沈雲龍編,明清史料彙編第六集,第五、六?,文海出版社。
     吳璵註譯,尚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六年。
     高注,詩經今注。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
     周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四年。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七年。
     荀況,荀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五年。
     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五年。
     明史。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一年。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四五年。
     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九年。
     程敏政,皇明文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史。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十年。
     蘇洵,嘉祐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六年。
     趙翼,廿二史?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一年。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七年。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船山遺書全集(十七),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
     全祖望,鮚埼亭集。明清史料彙編,文海出版社。
     黃嗣艾,南雷學案。上海:正中書局,民國廿五年。
     王雲五,清代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九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一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二年。
     江炳倫,政治發展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四年。
     江炳倫,「比較政治研究的新趨勢」,政治學論叢。台北:華欣文化公司,民國六四年。
     休斯(H. Stuart Hughes),李豐斌譯,意識與社會:一八九0年至一九三0年間歐洲社會思想的新取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汪大華.萬世章,中國政治思想史。自印,民國五七年。
     狄百瑞(W.T, de Bary)著,張永堂譯,「中國的專制政治與儒家理想──十七世紀的一種觀點」,刊於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狄百瑞,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二年。
     狄百瑞,「理學家中的一些共同趨勢」,刊於尼微遜等著,孫隆基譯,儒家思想的實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七年。
     李普塞(S.M. Lipset),「政治社會學」,刊於印克勒斯等著,沙亦群譯,意識型態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刊於項維新,劉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七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五年。
     吳?,朱元璋傳。不詳:活泉書店,不詳。
     吳緝華,「明仁宗時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卅一本,(民國四九年十二月)。
     周谷城,中國社會之結構。不詳:文學史料研究會,不詳。
     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灣省教育會,民國六六年。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二年。
     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七一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六七年。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三年。
     彼得、柏格(P. Berger)著,蔡?明譯,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不詳:生活書店,不詳。
     胡適,胡適文存。不詳,洛陽圖書公司,不詳。
     東京大學中國哲學研究室編,蔡懋堂譯,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七年。
     施華慈(Benjamin Schwartz),「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兩極性」,刊於尼微遜等著,孫隆基譯,儒家思想的實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
     哈克(Charles O. Hucker)著,張永堂譯,「明末的東林運動」,刊於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徐玉虎,「論明代廠?制度之流弊」,出版與研究月刊,第四三期,(民國六八年四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中:東海大學,民國四八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四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七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八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四年。
     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卷二,南雷學案。刊於楊家駱編,清儒學案(一)。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一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社,民國七一年。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活泉書店,民國六八年。
     高準,黃梨洲政治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民國五六年。
     翁瑞廷,清初三大儒之政治思想。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三年。
     埃森斯達(S.N. Eisenstadt)著,嚴伯英等譯,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八年。
     馬基維利(Machiavelli)著,何欣譯,君王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八年。
     章太炎,太炎文錄。章氏叢書正續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七年。
     陶希聖,明清政治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六年。
     許錟輝,「黃宗羲」,刊於王壽南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卅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八年。
     陳弱水,「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刊於史學評論,第三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七三。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梁?超,「明清之交中國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刊於項維新、劉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七年。
     梁?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七年。
     梁?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八年。
     梁?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大勢。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五年。
     梁?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八年。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七二年。
     張佛泉,自由與人權。不詳:台菁出版社,不詳。
     張東蓀,知識與文化。不詳:仲信出版社,不詳。
     張東蓀,思想與社會。不詳:仲信出版社,不詳。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張端穗,「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度」,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刊於周陽山、楊肅獻編,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三?下卷)。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八0年。
     曾繁康,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四八年。
     黃公偉,中國近代學術思想變遷史。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六五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
     鄒文海,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民國六一年。
     葉?政,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三年。
     趙鳳培,經濟學原理。自印,民國七二年。
     賴澤涵,「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未來趨勢:以儒家思想與近代化為例」,刊於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七一年。
     蔡明田,「德合天地、道濟天下──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蔡英文,「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六六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不詳。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四五年。
     盧建榮,「使民無訟,朴作教刑──帝制中國的德治與法治思想」,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繆全吉,明代胥吏。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八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六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自印,民國六十年。
     謝扶雅,中國政治思想史綱。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九年。
     謝國楨,黃梨洲學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六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羅志淵,「憲法」,刊於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七年。
     羅夢?,孔子未王而王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一年。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九本,(民國六七年六月)。
     蘇德用,劉蕺山,黃梨洲學案合輯。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三年。
     
     英文部份
     Almond, G.A. & J.S. Coleman, ed.,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Almond, G.A. & G.B. Powell,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8).
     Almond, G.A. &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台北,虹橋書局,民國六三年)。
     Aristotle, The Politics of Aristolle, tran. By Ernest Bark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Balazs, E., Chinese Civilization & Bureau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ang, Hao, “New Confucianism &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charlott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De Tocquville, Alex, Democracy in America (ed. Philips Bradley, N.Y.: Knopf, 1955).
     Deutsch, Karl W.,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Control (N.Y.: The Free Press, 1963).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65).
     _____,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民國五九年)。
     Easton, D. & J.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McGraw-Hill, 1969).
     Eisenstadt, S.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Empire: The Rise & Fall of The Historical Bureaucratic Societies (N.Y.: The Free Press, 1969).
     Fairbank, John K., 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Friedrich, Carl J., Tradition & Authority (Praeger Publishers, 1972).
     Hempel, C.G. & P. Oppenbe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 in H. Feigl & M. Brodbeck, ed.,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1953).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Isaak, Alan, Scope & Method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revised ed.,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 1975).
     Mannhein, Karl Idelogy & Utopia, (台北:雙葉書店,民國七三年)。
     Meehan, E.J.,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A Critical Study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 1967).
     Parson, T.,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N.Y.: The Free Press, 1951).
     Pye, Lucian W.,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台北:虹橋書店,民國七二年)。
     Pye, Lucian W. & Sidney Verba, Political Culture & Political Development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Riggot, Richar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ory (London: Croom Helm, 1983).
     Rousseau, J.J., The Social Contract (London: J.M. Dent & Sons., 1955).
     Russel, Bertran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台北:馬陵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Sabine, George H. & Thomas L. Thorson,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4th ed. (Hinsadale Ill,: The Dryden Press, 1973).
     Sorokin, Pitirim A., Social & Cultural Mobility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9).
     Wallerstein, Immuanuel, The Mordern World System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Y.: Academic Press, Inc., 1974).
     Weber, Max, From Max Weber: Essayings in Socialogy, Tran. & ed. By Hans H. Gerth & C. Wright Mi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_____, The Theory of Social &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 By A.M. Henderson & T. Parson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_____, The Religig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 Taoism (N.Y.: The Free Press, 1951).
     Young, O.R., System & Political Science (台北:虹橋書局,民國六十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59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樹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康長健zh_TW
dc.creator (作者) 康長健zh_TW
dc.date (日期) 198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May-2016 15:06:33 (UTC+8)-
dc.date.available 5-May-2016 15:06: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May-2016 15:06: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59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46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9
     第三節 研究範圍………15
     第二章 生平及其政治思想的基礎………29
     第一節 生平………29
     第二節 明代專制政治──反動思想的背景………32
     第三節 儒家傳統思想──民本思想的淵源………37
     第三章 政治秩序的建構………51
     第一節 政治秩序的基本假設………52
     第二節 政治權力之基礎與規範………55
     第三節 政治權力之程序與調整………61
     第四節 政治權力之執行與貫通………71
     第四章 政治秩序的持續………85
     第一節 國民教育………86
     第二節 土地改革………90
     第三節 社經建設………96
     第四節 國防政策………102
     第五章 政治思想的突破與困局………114
     第一節 政治思想的突破………115
     第二節 政治思想的困局………125
     第六章 結論………149
     參考書目………158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597en_US
dc.title (題名) 黃宗羲政治思想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
     黃宗羲,薛鳳昌編,梨洲遺著彙刊。台北:隆言出版社,民國五八年。
     黃宗羲,薛鳳昌編,梨洲遺著彙刊。刊於沈雲龍編,明清史料彙編第六集,第五、六?,文海出版社。
     吳璵註譯,尚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六年。
     高注,詩經今注。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
     周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四年。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七年。
     荀況,荀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五年。
     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五年。
     明史。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一年。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四五年。
     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九年。
     程敏政,皇明文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史。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十年。
     蘇洵,嘉祐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六年。
     趙翼,廿二史?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一年。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七年。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船山遺書全集(十七),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
     全祖望,鮚埼亭集。明清史料彙編,文海出版社。
     黃嗣艾,南雷學案。上海:正中書局,民國廿五年。
     王雲五,清代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九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一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二年。
     江炳倫,政治發展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四年。
     江炳倫,「比較政治研究的新趨勢」,政治學論叢。台北:華欣文化公司,民國六四年。
     休斯(H. Stuart Hughes),李豐斌譯,意識與社會:一八九0年至一九三0年間歐洲社會思想的新取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汪大華.萬世章,中國政治思想史。自印,民國五七年。
     狄百瑞(W.T, de Bary)著,張永堂譯,「中國的專制政治與儒家理想──十七世紀的一種觀點」,刊於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狄百瑞,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二年。
     狄百瑞,「理學家中的一些共同趨勢」,刊於尼微遜等著,孫隆基譯,儒家思想的實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七年。
     李普塞(S.M. Lipset),「政治社會學」,刊於印克勒斯等著,沙亦群譯,意識型態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刊於項維新,劉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七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五年。
     吳?,朱元璋傳。不詳:活泉書店,不詳。
     吳緝華,「明仁宗時內閣制度之變與宦官僭越相權之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卅一本,(民國四九年十二月)。
     周谷城,中國社會之結構。不詳:文學史料研究會,不詳。
     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灣省教育會,民國六六年。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二年。
     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七一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六七年。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三年。
     彼得、柏格(P. Berger)著,蔡?明譯,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不詳:生活書店,不詳。
     胡適,胡適文存。不詳,洛陽圖書公司,不詳。
     東京大學中國哲學研究室編,蔡懋堂譯,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七年。
     施華慈(Benjamin Schwartz),「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兩極性」,刊於尼微遜等著,孫隆基譯,儒家思想的實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九年。
     哈克(Charles O. Hucker)著,張永堂譯,「明末的東林運動」,刊於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
     徐玉虎,「論明代廠?制度之流弊」,出版與研究月刊,第四三期,(民國六八年四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中:東海大學,民國四八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四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七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八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四年。
     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卷二,南雷學案。刊於楊家駱編,清儒學案(一)。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一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社,民國七一年。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活泉書店,民國六八年。
     高準,黃梨洲政治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民國五六年。
     翁瑞廷,清初三大儒之政治思想。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三年。
     埃森斯達(S.N. Eisenstadt)著,嚴伯英等譯,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八年。
     馬基維利(Machiavelli)著,何欣譯,君王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八年。
     章太炎,太炎文錄。章氏叢書正續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七年。
     陶希聖,明清政治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六年。
     許錟輝,「黃宗羲」,刊於王壽南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卅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八年。
     陳弱水,「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刊於史學評論,第三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一九七三。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梁?超,「明清之交中國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刊於項維新、劉福增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七年。
     梁?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七年。
     梁?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八年。
     梁?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大勢。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五年。
     梁?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八年。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七二年。
     張佛泉,自由與人權。不詳:台菁出版社,不詳。
     張東蓀,知識與文化。不詳:仲信出版社,不詳。
     張東蓀,思想與社會。不詳:仲信出版社,不詳。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張端穗,「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度」,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刊於周陽山、楊肅獻編,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六九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三?下卷)。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八0年。
     曾繁康,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四八年。
     黃公偉,中國近代學術思想變遷史。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六五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二年。
     鄒文海,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民國六一年。
     葉?政,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三年。
     趙鳳培,經濟學原理。自印,民國七二年。
     賴澤涵,「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未來趨勢:以儒家思想與近代化為例」,刊於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七一年。
     蔡明田,「德合天地、道濟天下──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蔡英文,「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六六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不詳。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四五年。
     盧建榮,「使民無訟,朴作教刑──帝制中國的德治與法治思想」,刊於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繆全吉,明代胥吏。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八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六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自印,民國六十年。
     謝扶雅,中國政治思想史綱。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九年。
     謝國楨,黃梨洲學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六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一年。
     羅志淵,「憲法」,刊於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七年。
     羅夢?,孔子未王而王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一年。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九本,(民國六七年六月)。
     蘇德用,劉蕺山,黃梨洲學案合輯。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三年。
     
     英文部份
     Almond, G.A. & J.S. Coleman, ed.,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Almond, G.A. & G.B. Powell,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8).
     Almond, G.A. &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台北,虹橋書局,民國六三年)。
     Aristotle, The Politics of Aristolle, tran. By Ernest Bark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Balazs, E., Chinese Civilization & Bureau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ang, Hao, “New Confucianism &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charlott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De Tocquville, Alex, Democracy in America (ed. Philips Bradley, N.Y.: Knopf, 1955).
     Deutsch, Karl W.,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Control (N.Y.: The Free Press, 1963).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65).
     _____,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民國五九年)。
     Easton, D. & J.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McGraw-Hill, 1969).
     Eisenstadt, S.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Empire: The Rise & Fall of The Historical Bureaucratic Societies (N.Y.: The Free Press, 1969).
     Fairbank, John K., 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Friedrich, Carl J., Tradition & Authority (Praeger Publishers, 1972).
     Hempel, C.G. & P. Oppenbein, “The Logic of Explanation” in H. Feigl & M. Brodbeck, ed.,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1953).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Isaak, Alan, Scope & Method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revised ed.,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 1975).
     Mannhein, Karl Idelogy & Utopia, (台北:雙葉書店,民國七三年)。
     Meehan, E.J.,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A Critical Study (Homewood, Ill.: The Dorsey Press, 1967).
     Parson, T.,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N.Y.: The Free Press, 1951).
     Pye, Lucian W.,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台北:虹橋書店,民國七二年)。
     Pye, Lucian W. & Sidney Verba, Political Culture & Political Development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Riggot, Richar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ory (London: Croom Helm, 1983).
     Rousseau, J.J., The Social Contract (London: J.M. Dent & Sons., 1955).
     Russel, Bertran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台北:馬陵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Sabine, George H. & Thomas L. Thorson,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4th ed. (Hinsadale Ill,: The Dryden Press, 1973).
     Sorokin, Pitirim A., Social & Cultural Mobility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9).
     Wallerstein, Immuanuel, The Mordern World System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Y.: Academic Press, Inc., 1974).
     Weber, Max, From Max Weber: Essayings in Socialogy, Tran. & ed. By Hans H. Gerth & C. Wright Mil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_____, The Theory of Social &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 By A.M. Henderson & T. Parson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_____, The Religig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 Taoism (N.Y.: The Free Press, 1951).
     Young, O.R., System & Political Science (台北:虹橋書局,民國六十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