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共四個現代化時期新聞政策之研究 : 人民日報改版後的內容分析
作者 蕭迪玉
貢獻者 祝基瀅
蕭迪玉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May-2016 15:34:05 (UTC+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國出版公司編,中共四個現代化問題,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一版。
中國出版公司編,中共術語彙解,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年一版。
毛澤東,毛澤東新聞工作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年一版。
朱立,傳播拼盤,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一版。
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三十九號,中共宣傳、教育問題專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金銓,大眾傳播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年一版。
李瞻,比較新聞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年四版。
孟十還編選,共匪文化工作之研究,台北:陽明山莊,民國四十六年一版。
林清山,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版。
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金耀基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一版。
金耀基著,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一版。
祝基瀅,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陳世敏,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閻沁恆,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六十一年一版。
楊孝?,傳播社會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一版。
楊孝?,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二版。
楊國樞等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五版。
鄭貞銘,大眾傳播與現代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一版。
潘家慶,傳播與國家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劉勝驥,大陸民辦刊物的形式和內容分析,台北:留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一版。
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蕭新煌緝,低度發展與發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一版。
Alex Inkeles et. al. , (Ideology and Social Change) ,沙亦群譯,意識型態與社會變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二)論文
文權,中共四個現代化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邱淑容,中共正式與非正式大眾傳播媒介政治社會化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李文琦,香港「七十年代」宣傳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吳清林,中共大眾傳播結構與宣傳政策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林武雄,中共新聞事業特質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易治民,中美斷交前後中共「人民日報」有關「台灣報導」的比較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許永耀,中央日報、「人民日報」在中美斷交前後所塑造之美國形象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黃祝萍,人民日報對四個現代化政策之傳播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傅豐誠,中共農業現代化政策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葉伯棠,中共宣傳共產主義的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主義與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趙壽星,大眾傳播與中共的政治社會化過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rghouti, S.M. ,,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Jordan`s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ism
Quarterly 51:418-424.
Berelson, Bernard.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hicago : The Free Press,1952.
Chu, James.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ss Communic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Unpublished Research Paper. Chico: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1984.
Chu, James and Min Che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orld Press Encyclopedia.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 1982.
Chu, Godwin C. and Fancis L.K. Hsu (eds.) Moving a Mountain.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9.
Chu, Godwin C. and others.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Honolulu: 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1976.
Chu, Godwin C. Radical Change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Mao`s China.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7.
DeFleur, Melvin L. and Sandra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2.
Frey, Frederick W."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Pool`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p.p.337-461.
Hornik, R. "Communication as Complement i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0:10-24.
Holsti, Ole R.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ading: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Krippendorff, Kaus. Content Analysis. Bevely Hill: Sage Publish, 1981.
Lerner, Daniel.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Chicago: Free Press, 1958.
Liu, Alan P.L.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McQuail, Den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1983.
Merrill, John C., Carter R. Bryan and Marvin Alisky. The Foreign Press.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0.
Merrill, John C. and Harold A. Fisher. The World`s Great Dailies. New York: Hasting House, 1980.
Pool, Ithiel de Sola and Wilbur Schramm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Chicago: Rand Maenally,1973.
Pye, Lucian W. (ed.)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3.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
Rogers, Everitt M. (ed.)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ritical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1976.
Rogers, Everett M. et. al. "The Beijing Audience Stud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 (April, 1985): 179-207.
Schramm, Wilbur and Donald Roberts (ed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5.
Siebert, Fred S, Theodore Peterson and Wilbur Schr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1.
Yu, Frederick T.C. Mass Persu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 Praeger, 196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7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祝基瀅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蕭迪玉zh_TW
dc.creator (作者) 蕭迪玉zh_TW
dc.date (日期) 198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May-2016 15:34:05 (UTC+8)-
dc.date.available 5-May-2016 15:34: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May-2016 15:34: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7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5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結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5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規範性媒介理論與中共社會………9
第二節 四個現代化時期的中共新聞界………22
第三節 研究問題………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9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39
第二節 抽樣………40
第三節 類目與分析單元………43
第四節 信度分析………54
第四章 資料分析………59
第一節 人民日報一版內容的傳播形式分析………59
第二節 人民日報一版內容的題材分析………63
第三節 傳播型式與傳播內容的分析………66
第五章 結論………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71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74

圖表目錄
圖一 研究背景………22
表一 新聞來源與閱聽人特性表………29
表二 十大報紙閱讀人數表………30
表三 人民日報讀者特色………31
表四 人民日報讀者對內容喜愛程度表………32
表五 人民日報第一版內容分析抽樣表………42
表六 題材類目表………47
表七 人民日報一版報導方式分析表………60
表八 人民日報一版訊息來源分析表………60
表九 圖片新聞來源表………61
表十 訊息出現位置分析表………62
表十一 訊息時致性分析表………63
表十二 人民日報一版題材分析表………64
表十三 批評報導與題材………66
表十四 外國消息的時效性………66
表十五 會議消息的時效性………67
表十六 批評性報導的時效性………67
表十七 報導題材與時效性………6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704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共四個現代化時期新聞政策之研究 : 人民日報改版後的內容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國出版公司編,中共四個現代化問題,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一版。
中國出版公司編,中共術語彙解,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年一版。
毛澤東,毛澤東新聞工作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年一版。
朱立,傳播拼盤,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一版。
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三十九號,中共宣傳、教育問題專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金銓,大眾傳播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年一版。
李瞻,比較新聞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年四版。
孟十還編選,共匪文化工作之研究,台北:陽明山莊,民國四十六年一版。
林清山,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版。
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金耀基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一版。
金耀基著,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一版。
祝基瀅,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陳世敏,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閻沁恆,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六十一年一版。
楊孝?,傳播社會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一版。
楊孝?,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年二版。
楊國樞等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五版。
鄭貞銘,大眾傳播與現代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一版。
潘家慶,傳播與國家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劉勝驥,大陸民辦刊物的形式和內容分析,台北:留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一版。
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蕭新煌緝,低度發展與發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一版。
Alex Inkeles et. al. , (Ideology and Social Change) ,沙亦群譯,意識型態與社會變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一版。

(二)論文
文權,中共四個現代化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邱淑容,中共正式與非正式大眾傳播媒介政治社會化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李文琦,香港「七十年代」宣傳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吳清林,中共大眾傳播結構與宣傳政策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林武雄,中共新聞事業特質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易治民,中美斷交前後中共「人民日報」有關「台灣報導」的比較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許永耀,中央日報、「人民日報」在中美斷交前後所塑造之美國形象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黃祝萍,人民日報對四個現代化政策之傳播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傅豐誠,中共農業現代化政策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葉伯棠,中共宣傳共產主義的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主義與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趙壽星,大眾傳播與中共的政治社會化過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rghouti, S.M. ,,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Jordan`s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ism
Quarterly 51:418-424.
Berelson, Bernard.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hicago : The Free Press,1952.
Chu, James.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ss Communic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Unpublished Research Paper. Chico: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1984.
Chu, James and Min Che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orld Press Encyclopedia.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 1982.
Chu, Godwin C. and Fancis L.K. Hsu (eds.) Moving a Mountain.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9.
Chu, Godwin C. and others.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Honolulu: 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1976.
Chu, Godwin C. Radical Change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Mao`s China.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7.
DeFleur, Melvin L. and Sandra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2.
Frey, Frederick W."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Pool`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p.p.337-461.
Hornik, R. "Communication as Complement i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0:10-24.
Holsti, Ole R.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ading: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Krippendorff, Kaus. Content Analysis. Bevely Hill: Sage Publish, 1981.
Lerner, Daniel.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Chicago: Free Press, 1958.
Liu, Alan P.L.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McQuail, Den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1983.
Merrill, John C., Carter R. Bryan and Marvin Alisky. The Foreign Press.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0.
Merrill, John C. and Harold A. Fisher. The World`s Great Dailies. New York: Hasting House, 1980.
Pool, Ithiel de Sola and Wilbur Schramm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Chicago: Rand Maenally,1973.
Pye, Lucian W. (ed.)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3.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
Rogers, Everitt M. (ed.)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ritical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 1976.
Rogers, Everett M. et. al. "The Beijing Audience Stud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 (April, 1985): 179-207.
Schramm, Wilbur and Donald Roberts (ed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5.
Siebert, Fred S, Theodore Peterson and Wilbur Schr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1.
Yu, Frederick T.C. Mass Persu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 Praeger, 196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