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陸榮廷與廣西
作者 黃益謙
貢獻者 陳存恭
黃益謙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May-2016 16:10:01 (UTC+8)
摘要 目錄
     前言………壹
     第一章 崛起八桂………一
     第一節 廣西概述………一
     第二節 身世與早年際遇………三七
     第三節 分裂與統一………六三
     第二章 陸氏與民初政局………八八
     第一節 中央轄下的一省………八八
     第二節 附義反袁的因素………九六
     第三節 從廣西到廣東………一一二
     第三章 護法前後………一二八
     第一節 南北軍閥的和戰………一二八
     第二節 粵局暗潮………一四五
     第三節 失敗與下野………一七五
     第四章 新舊桂系的遞嬗………一八七
     第一節 新桂系的孕育………一八八
     第二節 新舊桂系的更迭………二0四
     第三節 新舊桂系的比較(一) ………二二二
     第四節 新舊桂系的比較(二) ………二五二
     結論………二八四
     參考書目………二九六
     附錄一 民元至民十三廣西行政區劃名稱………二六
     附錄二 廣西地圖………三一五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
     國父全集,一~六冊,中央黨史委員會編,六二年,台北。
     革命文獻,二輯、三輯、七輯、四四輯、四五輯、四七輯、四九輯、五一輯、六
     七輯。
     政治官報,己酉年,辛亥年。
     政府公報,民國五年。
     德宗景皇帝實錄,華文,五九年六月再版。
     宣統政紀實錄,華文,五三年一月出版。
     沈延國,記太炎先生(附太炎文錄續編),文海叢刊續集,第十三輯。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二編,辛亥革命與民國建元,第四冊,各省光復(中),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黨委員會編,民五一年二版。
     滿擊雲編,廣西概說,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藏稿。
     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四七。
     中華民國海關華洋貿易總冊,光緒廿八年,民國十年,國史館,民國七一年重印。
     最近官紳履歷彙編,敷文社編,中國史料叢刊第四五輯,文海。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第五冊,民四四,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孫曜編,中華民國史料,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輯,文海。
     梁啟超,盾鼻集,台灣中華書局,民五0年台一版。
     北洋軍閥史料選輯,杜春和等編,北京,一九八一年第一版。
     徐樹錚電稿,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輯,專刊第二號,
     北京,一九六三年一版。
     近代史資料,專刊一號,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資料,北京,一九六二年。
     
     (二)地方志與訪問紀錄
     廣西府志(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南第二七0號,據清周埰等修,季綬等纂,清乾隆四年刊本影印,成文。
     廣西省邕寧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二0九號,據民國二六年莫炳奎纂
     鉛印本影印,成文,民六四年台一版。
     貴縣志,廣西方志之二,據民國二三年鉛印本影印,台灣學生書局,民五七年。
     陸川縣志(全),據民國十三年刊本影印,成文,民五一年台一版。
     融縣志,據民國二五年鉛印本影印,成文,六四年台一版。
     思恩縣志(全),據民國二二年鉛印本影印,成文,民六四台一版。
     桂平縣志,據民國九年鉛印本影印,成文,五七年台一版。
     全縣志,廣西方志之三,學生書局影印,民五七。
     三江縣志,據民國三五年鉛印本影印,成文,民六四,台一版。
     雷殷(渭南)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藏稿)
     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下兩冊,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4),七三年
     初版,台北南港。
     徐啟明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3),民七二初
     版。
     呂競存先生訪問稿(中研院近史所藏稿)
     王鐵漢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7),民七四,出版。
     戢翼翹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6),民七四,初版。
     王奉瑞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8),民七四,初版。
     張式綸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11),民七五,初版。
     
     (三)專文
     劉崛,同盟會時代新軍革命史,載於開國五十年文獻,二編,四冊。
     錢權口述,廣西革命憶述,廣西文獻,期二五,七三年七月號。
     錢權遺著,參加革命事略,廣西文獻,期五,六八年七月號。
     李雲漢,政學會與護法運動,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一二~一九二七,上冊,中研院近史所編,民七三,南港。
     梁啟超,國體戰爭躬歷談,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曾毅,護國軍秘密運動史,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李鴻綸,雲南省首義史實辯解,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陳訓慈,革命史上的護國之役,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邵元沖,總理護法實錄,載於革命文獻第七輯。
     吳宗慈,護法計程,載於革命文獻第四九輯。
     葉楚傖等著,紀念雲南起義之意義與應有的認識,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
     料(二)。
     胡漢民自傳,載於革命文獻第三輯。
     楊愿公,憶述胡展堂先生教授梧州中學時傳播革命種子與收穫之經過,胡先生(漢民)紀念專刊,培英書局,二五年出版(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九一輯,文海)
     陸榮廷小傳,傳記文學,卷三二,期五,總號一九二號,民六七年五月號。
     鄧以彭,閒話桂系人物-廣西政要是非功過,中外雜誌,卷二六,期三,六八年
     九月。
     韋永成,廣西人士與辛亥革命,廣西文獻,期十四。
     黃崑山,陸榮廷與譚浩明,廣西文獻,期二六,民國七三年十月號。
     黃旭初,懷鄉記之陸,廣西響應雲南護國討袁始末,載於春秋雜誌,卷十一,期一,五八年七月一日出版;及卷十一,期二,五八、八、一出版。
     黃旭初,馬君武長桂十月,春秋雜誌,卷十二,期一,五九、一、一。
     黃旭初,辛亥革命時的廣西省議院與臨時約法,春秋雜誌,卷十,期四,五八年、四、一。
     黃旭初,懷鄉記之伍,劉古香與柳州獨立,春秋雜誌,卷十,期六,五八、六、
     一出版。
     黃旭初,懷鄉記之玖,廣西新舊勢力的消長,春秋雜誌,卷十二,期二,五九、二、一出版。
     黃旭初,廣西舊事之一,壹、辛亥革命造成陸榮廷握桂權,春秋雜誌,卷十,期一。
     黃旭初遺作,由動亂到統一的新廣西,廣西文獻,期十三。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三),梧桂柳邕獨立的經過,春秋,期一五五。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二),同盟會在廣西活動情形,春秋,期一五四,及期一五五。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三六),春秋,期一八八。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四),(五)陸榮廷參加護國討袁記,春秋,期一五六。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四0),(二五)寧粵對峙期間的粵桂關係,春秋,期一九二。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十八),(九)新軍在舊軍分崩中合流,春秋,期一七0。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十六)、(十七)模範營在護法中的演變,春秋,期一六八,及期一六九。
     黃旭初,記林虎的一生,春秋,期二一六及期二一九。
     黃旭初,由孫中山、陸榮廷的明爭暗鬥談到馬君武出主桂政詳情,春秋,期八五
     及期八六
     黃旭初,廣西與中央廿餘年來悲歡離合憶述,李黃如何崛起及歸依國府經過,春
     秋,期一0三。
     黃嘉謨,辛亥革命與廣西獨立,廣西文獻,期三。
     黃嘉謨,清末民初的廣西銀行(上、下),廣西文獻,期二四及期二五。
     黃嘉謨,清季的廣西邊防,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十四,七四年,台北。
     馬曉軍,廣西革命發源誌略,載於鄧瑞濤,馬曉軍生前兩篇未刊稿,傳記文學,卷八,期一。
     馬曉軍,覆某友人書(讀「五十回憶」後作覆),載於鄧瑞濤,馬曉軍生前兩篇未刊稿,傳紀文學,卷八,期一。
     謝文孫著,林載爵譯,軍閥的經濟解釋,收於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五輯,軍閥政治,張玉法主編,聯經。
     熊少丞,柳州光復,載於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二編,四冊,各省光復(中)。
     謝康,廣西聯話(十),廣西文獻,期十九。
     鐘仲,我所認識的林隱青將軍,廣西文獻,期八。
     李魄,陸榮廷數事補敘,廣西文獻,期六。
     陳壽民,兩廣巡閱使陸榮廷評傳,廣西文獻,期三一。
     萊特(Mary C. Wright)著,魏外揚譯,辛亥革命的本質,收於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三輯,東華。
     記者,所謂孫中山條件如是,華字日報,八、二、三「論說」。
     記者,陸榮廷與和局,華字日報,八、三、二五,「論說」。
     白虛,護法軍萬歲,華字日報,六、六、十。
     記者,李福林要裁兵,華字日報,八、七、十八,「論說」。
     記者,伍廷芳與首長,華字日報,八、七、三。
     記者,陸榮廷又有來電之傳聞,華字日報,八、七、五,「論說」。
     記者,徐陸交歡,華字日報,八、四、「論說」。
     毅父,吾於陸榮廷望其速來,華字日報,五、七、十一。
     松高,永州自主說,中華新報,六、九、廿一,「評論一」。
     平,解決湘局觀,中華新報,六、九、廿九,二張三版,「評論二」。
     文沖舊侶,答客問廣西獨立之真否,華字日報,五、三、十七,「論說」。
     星君,桂督陸榮廷應受上賞,華字日報,二、八、二六,「論說」。
     高勞,帝制運動始末記,東方雜誌,卷十三,第八號。
     陳志讓,洪憲帝制的一些問題,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文集,上冊,一九一二~一九三七,中研院近史所,民七三。
     沈雲龍,清末民初之岑春?,沈雲龍主編,現代人物述評,文海,民五一初版。
     王成聖,陳炯明的反覆無常,人物春秋第一集,六四年台初版。
     蕭國鈞,廣東古代土官世系源流考,廣西文獻,期二六。
     蔡勁柏,廣西革命?沈記,載於革命文獻第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劉健群,三十年前廣西行-以此悼念自崇禧將軍,傳記文學,卷十,期一。
     楊國樞,心理學與史學,史學與社會科學論集,思與言雜誌社編,明文書局,民
     七二。
     李任仁,廣西歷史的認識,廣西文獻期刊,第一期(創刊號)民三七,桂林。
     稻葉君山著,楊群蔭譯,中國社會文化之特質,東方雜誌,卷十八,期五。
     篠園,記陸榮廷,國聞週報,卷十三,期十二、十三、十四。
     篠園,記陳炳焜,國聞週報,卷十三,期二二、二四、二五。
     金刀,從陳炳焜招降陸榮廷談起,春秋,期一一九。
     章太炎,勳一位耀武上將軍兩廣巡閱使陸君墓表,沈延國著,記太炎先生(附太炎文錄續編),文海叢刊續集,第十三輯。
     吳貫因,丙辰從軍日記,附載於梁任公先生年譜稿。
     雷在漢,辛亥廣西革命紀事,載於中華民國五十年文獻,第二編,第四冊,各省光復(中)
     溥儀,從洪憲到丁巳復辟,載於杜春和等編,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冊,北京,一九八一年六月第一版。
     區維琳,記廣西北伐軍學生敢死隊,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七),一九八二,第一版,北京。
     黃紹竑,辛亥革命前後的廣西局勢和廣西的北伐軍,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
     九八,第二次印刷,北京。
     雷沛鴻,同盟會在南寧的活動和廣西獨立前後,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二次印刷,北京。
     蒙起鵬,辛亥革命時期廣西的報刊,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二次印刷,北京。
     莫杰,論陸榮廷軍閥政權,載於西南軍閥研究叢刊,第一輯,一九八二,成都。
     鍾文典,論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廣西的原因,載於太平天國研究文選,廣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次印刷。
     劉介,太平天國在廣西起義的主要原因,載於太平天國研究文選,廣西人民出版
     社,一九八一,一次印刷。
     孫代興,滇系軍閥始末簡述,載於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一輯,四川,一九八二年第一版。
     段云(雲?)璋,一九七一~一九八年的護法運動和西南軍閥,載於西南軍閥研究叢刊,第一輯,四川,一九八二年第一版。
     謝本書,論唐繼堯,載於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一輯,四川,一九八二年一版。
     劉崛,我參加同盟會和回廣西進行革命活動的情況,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第二次印刷。
     林虎遺稿,我參加了辛亥革命的經過,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一),一九八一,三次印刷。
     李任仁,同盟會在桂林,平樂的活動和廣西宣佈獨立的回憶,載於辛亥革命回憶
     錄(二)。
     闞轡安等口述,辛亥革命在柳州,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二次印刷。
     葉恭綽,一九一八年南北議和之經過及其內幕,載於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下),杜春和等編,北京,一九八一第一版。
     陳旭麓、勞紹華,清末的新軍與辛亥革命,載於辛亥革命論文集,上冊,一九六二,北京。
     葉成林,護國運動的一段回憶,載於近代史資料,一九五七年,五期,一九五七年十月出版。
     唐在禮,辛亥以後的袁世凱,載於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北京,一九八一。
     耿毅述,辛亥廣西援鄂回憶錄,載於近代史資料,辛亥革命史資料,總號二五號,
     一九六一年第一號。
     梁烈亞,鎮南關起義回憶錄,辛亥革命回憶錄(七),一九八二年第一版,北京。
     韋瑞霖,桂系軍閥陸榮廷傳記,載於西南軍閥研究叢刑,第一輯,一九八一,成都。
     覃子權,二次革命柳州起義親歷記,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一),一九八一,二次印刷,北京。
     黃碧琴,陸榮廷,廣西歷史人物叢書,壯(僮)族歷史人物傳,一九八二,第一版,南寧。
     林寶航,廣西游勇,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六),一九八一,第二次印刷,北京。
     余一清,南寧地區人民的反清鬥爭,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七),一九八二,第一版,北京。
     鄒魯,廣西光復,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七),民四五,上海。
     高洞,廣西革命武力是怎樣長成的?(二)李宗仁、黃紹竑起家珍史,春秋,期七三。
     劉鳳翰,論新軍與辛亥革命。載於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近史所,民七二,台北南港,頁一四七~一八一。
     張玉法,國民黨與進步黨的比較研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期,民國七十年,台北南港,頁六一~一三九。
     
     (四)專著與編著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0第二次印刷。
     陳存恭,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民國八年~十八年),近史所專列(四七),民七二年初版。
     黃紹竑,五十回憶,杭州,民三四年。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文星五一年影印本。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商務,民六七年,台三版。
     費孝通,鄉土重建,鄉土中國,清大,民三七。
     李國祁、周天生、許弘義著,中國地方志研究-清代基層地方官人事嬗遞現象之量化分析,民六四,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印行。)
     王益?,中國地理,民六五,台十五版,正中。
     李宗仁回憶錄,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一九八0第一版,南寧。
     王爾敏,清季軍事史論集,民六九,台北聯經。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七,第一版。
     岑春?,樂齋漫筆,近代中國史料叢刑,六六輯,文海。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上海商務民國六年。
     賈士毅,民國續財政史,上海商務,民國二一~二三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民六六。
     胡春惠,民初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正中,民七二初版。
     游悔原著,張冥飛補,中華民國再造史,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九輯,文海。
     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民六七。
     陳錫璋,細說北洋,傳記文學叢刊之四十,傳記文學出版,民七一再版。
     李宗黃,李宗黃回憶錄,中國地方自治學會印,民六一初版,台北中華。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中研院近史所專刊(二八),民六0年初版。
     張明園,立憲派與革命派,中研院近史所專刊(二四),民五八年初版。
     眭雲璋,中華民國開國記,著者自印,台北,民五七初版。
     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第二集,台灣新生報,民七0,四版。
     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民六七。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灣商務,民六四,台十一版。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略,重慶,民三四年初版。
     鄒魯,回顧錄,南京,民三六年初版。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民五,文星。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訂年譜,商務,六九年初版。
     梁漱溟,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當代中國思想史叢刊,胡秋原重印,民六0。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民七二。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六八年初版。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台北中華民國史料處,民七十年。
     廣西年鑑第二回,民二五年五月出版。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六九初版。
     現代支那名人鑑,外務省情報部編纂,東亞同文會調查部發行,昭和三年(民十七)。
     中國近代名人圖鑑,勃德編,民十四,上海初版。民六六,台北天一出版影印。
     劉壽林編,辛亥以後十七年職官年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五輯,文海。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三冊,傳記文學出版社,六九年初版。
     譚永年編,辛亥革命回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二六輯,文海。
     黃惠泉、刁英法合編,分省中國人物誌論人物之地理分佈,香港波文書局,一九七八。
     王樹槐,咸同雲南回民事變,中研院,近史所專列(二三),民五七初版。
     何敏求等編著,中國地理概論,民四三,台初版,正中。
     
     (五)報刊雜誌
     申報,辛亥年,十一月~民元,十二月。
     中國日報,甲辰年,正月~三月(一九0四年,三月~五月);丁未年,十二月(一九0八年,正月)
     民立報,一九一0年十月~一九一三年八月。
     東方雜誌,光緒三十年~民九年。
     上海時報,民十一~民十三。
     華字日報,一八九五年~一九二五年。
     中華新報,民國六年。_
     
     (六)英文參考書目
     Howard L.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and London, 1967.
     Diana Larry, Region and Nation-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s, 1925-1937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
     Donald G. Gillin, Warlord: Yen Hsi-Shan in Shansi Province, 1911 -1949 Princeton, 1967.
     Frederic Wakeman Jr.,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939 -1961 , California ,1966 .
     Gavan McCormack, Chang Tso-Lin in Northeast China, 1911-1928:China, Japan, and the Manchurian Idea, Stanford,1977.
     Hsi-Sheng 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 Stanford, 1976.
     James E. Sheridan, Chinese Warlord: The Career of Feng Yu-hsiang, stanford, 19 66.
     Lucian W. Pye, Warlord Politics: 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 China, New York, 1971 .
     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 195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9.
     Ralph L. Powell, The Rise of Chinese Military Power, 1895 - 191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8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存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益謙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益謙zh_TW
dc.date (日期) 198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May-2016 16:10:01 (UTC+8)-
dc.date.available 5-May-2016 16:10: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May-2016 16:10: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68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76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錄
     前言………壹
     第一章 崛起八桂………一
     第一節 廣西概述………一
     第二節 身世與早年際遇………三七
     第三節 分裂與統一………六三
     第二章 陸氏與民初政局………八八
     第一節 中央轄下的一省………八八
     第二節 附義反袁的因素………九六
     第三節 從廣西到廣東………一一二
     第三章 護法前後………一二八
     第一節 南北軍閥的和戰………一二八
     第二節 粵局暗潮………一四五
     第三節 失敗與下野………一七五
     第四章 新舊桂系的遞嬗………一八七
     第一節 新桂系的孕育………一八八
     第二節 新舊桂系的更迭………二0四
     第三節 新舊桂系的比較(一) ………二二二
     第四節 新舊桂系的比較(二) ………二五二
     結論………二八四
     參考書目………二九六
     附錄一 民元至民十三廣西行政區劃名稱………二六
     附錄二 廣西地圖………三一五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前言………壹
     第一章 崛起八桂………一
     第一節 廣西概述………一
     第二節 身世與早年際遇………三七
     第三節 分裂與統一………六三
     第二章 陸氏與民初政局………八八
     第一節 中央轄下的一省………八八
     第二節 附義反袁的因素………九六
     第三節 從廣西到廣東………一一二
     第三章 護法前後………一二八
     第一節 南北軍閥的和戰………一二八
     第二節 粵局暗潮………一四五
     第三節 失敗與下野………一七五
     第四章 新舊桂系的遞嬗………一八七
     第一節 新桂系的孕育………一八八
     第二節 新舊桂系的更迭………二0四
     第三節 新舊桂系的比較(一) ………二二二
     第四節 新舊桂系的比較(二) ………二五二
     結論………二八四
     參考書目………二九六
     附錄一 民元至民十三廣西行政區劃名稱………二六
     附錄二 廣西地圖………三一五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806en_US
dc.title (題名) 陸榮廷與廣西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
     國父全集,一~六冊,中央黨史委員會編,六二年,台北。
     革命文獻,二輯、三輯、七輯、四四輯、四五輯、四七輯、四九輯、五一輯、六
     七輯。
     政治官報,己酉年,辛亥年。
     政府公報,民國五年。
     德宗景皇帝實錄,華文,五九年六月再版。
     宣統政紀實錄,華文,五三年一月出版。
     沈延國,記太炎先生(附太炎文錄續編),文海叢刊續集,第十三輯。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二編,辛亥革命與民國建元,第四冊,各省光復(中),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黨委員會編,民五一年二版。
     滿擊雲編,廣西概說,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藏稿。
     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四七。
     中華民國海關華洋貿易總冊,光緒廿八年,民國十年,國史館,民國七一年重印。
     最近官紳履歷彙編,敷文社編,中國史料叢刊第四五輯,文海。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第五冊,民四四,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孫曜編,中華民國史料,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輯,文海。
     梁啟超,盾鼻集,台灣中華書局,民五0年台一版。
     北洋軍閥史料選輯,杜春和等編,北京,一九八一年第一版。
     徐樹錚電稿,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輯,專刊第二號,
     北京,一九六三年一版。
     近代史資料,專刊一號,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資料,北京,一九六二年。
     
     (二)地方志與訪問紀錄
     廣西府志(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南第二七0號,據清周埰等修,季綬等纂,清乾隆四年刊本影印,成文。
     廣西省邕寧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二0九號,據民國二六年莫炳奎纂
     鉛印本影印,成文,民六四年台一版。
     貴縣志,廣西方志之二,據民國二三年鉛印本影印,台灣學生書局,民五七年。
     陸川縣志(全),據民國十三年刊本影印,成文,民五一年台一版。
     融縣志,據民國二五年鉛印本影印,成文,六四年台一版。
     思恩縣志(全),據民國二二年鉛印本影印,成文,民六四台一版。
     桂平縣志,據民國九年鉛印本影印,成文,五七年台一版。
     全縣志,廣西方志之三,學生書局影印,民五七。
     三江縣志,據民國三五年鉛印本影印,成文,民六四,台一版。
     雷殷(渭南)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藏稿)
     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下兩冊,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4),七三年
     初版,台北南港。
     徐啟明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3),民七二初
     版。
     呂競存先生訪問稿(中研院近史所藏稿)
     王鐵漢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7),民七四,出版。
     戢翼翹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6),民七四,初版。
     王奉瑞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8),民七四,初版。
     張式綸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11),民七五,初版。
     
     (三)專文
     劉崛,同盟會時代新軍革命史,載於開國五十年文獻,二編,四冊。
     錢權口述,廣西革命憶述,廣西文獻,期二五,七三年七月號。
     錢權遺著,參加革命事略,廣西文獻,期五,六八年七月號。
     李雲漢,政學會與護法運動,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一二~一九二七,上冊,中研院近史所編,民七三,南港。
     梁啟超,國體戰爭躬歷談,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曾毅,護國軍秘密運動史,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李鴻綸,雲南省首義史實辯解,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陳訓慈,革命史上的護國之役,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邵元沖,總理護法實錄,載於革命文獻第七輯。
     吳宗慈,護法計程,載於革命文獻第四九輯。
     葉楚傖等著,紀念雲南起義之意義與應有的認識,載於革命文獻四七輯,討袁史
     料(二)。
     胡漢民自傳,載於革命文獻第三輯。
     楊愿公,憶述胡展堂先生教授梧州中學時傳播革命種子與收穫之經過,胡先生(漢民)紀念專刊,培英書局,二五年出版(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九一輯,文海)
     陸榮廷小傳,傳記文學,卷三二,期五,總號一九二號,民六七年五月號。
     鄧以彭,閒話桂系人物-廣西政要是非功過,中外雜誌,卷二六,期三,六八年
     九月。
     韋永成,廣西人士與辛亥革命,廣西文獻,期十四。
     黃崑山,陸榮廷與譚浩明,廣西文獻,期二六,民國七三年十月號。
     黃旭初,懷鄉記之陸,廣西響應雲南護國討袁始末,載於春秋雜誌,卷十一,期一,五八年七月一日出版;及卷十一,期二,五八、八、一出版。
     黃旭初,馬君武長桂十月,春秋雜誌,卷十二,期一,五九、一、一。
     黃旭初,辛亥革命時的廣西省議院與臨時約法,春秋雜誌,卷十,期四,五八年、四、一。
     黃旭初,懷鄉記之伍,劉古香與柳州獨立,春秋雜誌,卷十,期六,五八、六、
     一出版。
     黃旭初,懷鄉記之玖,廣西新舊勢力的消長,春秋雜誌,卷十二,期二,五九、二、一出版。
     黃旭初,廣西舊事之一,壹、辛亥革命造成陸榮廷握桂權,春秋雜誌,卷十,期一。
     黃旭初遺作,由動亂到統一的新廣西,廣西文獻,期十三。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三),梧桂柳邕獨立的經過,春秋,期一五五。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二),同盟會在廣西活動情形,春秋,期一五四,及期一五五。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三六),春秋,期一八八。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四),(五)陸榮廷參加護國討袁記,春秋,期一五六。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四0),(二五)寧粵對峙期間的粵桂關係,春秋,期一九二。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十八),(九)新軍在舊軍分崩中合流,春秋,期一七0。
     黃旭初,八桂憶往錄(十六)、(十七)模範營在護法中的演變,春秋,期一六八,及期一六九。
     黃旭初,記林虎的一生,春秋,期二一六及期二一九。
     黃旭初,由孫中山、陸榮廷的明爭暗鬥談到馬君武出主桂政詳情,春秋,期八五
     及期八六
     黃旭初,廣西與中央廿餘年來悲歡離合憶述,李黃如何崛起及歸依國府經過,春
     秋,期一0三。
     黃嘉謨,辛亥革命與廣西獨立,廣西文獻,期三。
     黃嘉謨,清末民初的廣西銀行(上、下),廣西文獻,期二四及期二五。
     黃嘉謨,清季的廣西邊防,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十四,七四年,台北。
     馬曉軍,廣西革命發源誌略,載於鄧瑞濤,馬曉軍生前兩篇未刊稿,傳記文學,卷八,期一。
     馬曉軍,覆某友人書(讀「五十回憶」後作覆),載於鄧瑞濤,馬曉軍生前兩篇未刊稿,傳紀文學,卷八,期一。
     謝文孫著,林載爵譯,軍閥的經濟解釋,收於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五輯,軍閥政治,張玉法主編,聯經。
     熊少丞,柳州光復,載於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二編,四冊,各省光復(中)。
     謝康,廣西聯話(十),廣西文獻,期十九。
     鐘仲,我所認識的林隱青將軍,廣西文獻,期八。
     李魄,陸榮廷數事補敘,廣西文獻,期六。
     陳壽民,兩廣巡閱使陸榮廷評傳,廣西文獻,期三一。
     萊特(Mary C. Wright)著,魏外揚譯,辛亥革命的本質,收於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三輯,東華。
     記者,所謂孫中山條件如是,華字日報,八、二、三「論說」。
     記者,陸榮廷與和局,華字日報,八、三、二五,「論說」。
     白虛,護法軍萬歲,華字日報,六、六、十。
     記者,李福林要裁兵,華字日報,八、七、十八,「論說」。
     記者,伍廷芳與首長,華字日報,八、七、三。
     記者,陸榮廷又有來電之傳聞,華字日報,八、七、五,「論說」。
     記者,徐陸交歡,華字日報,八、四、「論說」。
     毅父,吾於陸榮廷望其速來,華字日報,五、七、十一。
     松高,永州自主說,中華新報,六、九、廿一,「評論一」。
     平,解決湘局觀,中華新報,六、九、廿九,二張三版,「評論二」。
     文沖舊侶,答客問廣西獨立之真否,華字日報,五、三、十七,「論說」。
     星君,桂督陸榮廷應受上賞,華字日報,二、八、二六,「論說」。
     高勞,帝制運動始末記,東方雜誌,卷十三,第八號。
     陳志讓,洪憲帝制的一些問題,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文集,上冊,一九一二~一九三七,中研院近史所,民七三。
     沈雲龍,清末民初之岑春?,沈雲龍主編,現代人物述評,文海,民五一初版。
     王成聖,陳炯明的反覆無常,人物春秋第一集,六四年台初版。
     蕭國鈞,廣東古代土官世系源流考,廣西文獻,期二六。
     蔡勁柏,廣西革命?沈記,載於革命文獻第四七輯,討袁史料(二)。
     劉健群,三十年前廣西行-以此悼念自崇禧將軍,傳記文學,卷十,期一。
     楊國樞,心理學與史學,史學與社會科學論集,思與言雜誌社編,明文書局,民
     七二。
     李任仁,廣西歷史的認識,廣西文獻期刊,第一期(創刊號)民三七,桂林。
     稻葉君山著,楊群蔭譯,中國社會文化之特質,東方雜誌,卷十八,期五。
     篠園,記陸榮廷,國聞週報,卷十三,期十二、十三、十四。
     篠園,記陳炳焜,國聞週報,卷十三,期二二、二四、二五。
     金刀,從陳炳焜招降陸榮廷談起,春秋,期一一九。
     章太炎,勳一位耀武上將軍兩廣巡閱使陸君墓表,沈延國著,記太炎先生(附太炎文錄續編),文海叢刊續集,第十三輯。
     吳貫因,丙辰從軍日記,附載於梁任公先生年譜稿。
     雷在漢,辛亥廣西革命紀事,載於中華民國五十年文獻,第二編,第四冊,各省光復(中)
     溥儀,從洪憲到丁巳復辟,載於杜春和等編,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冊,北京,一九八一年六月第一版。
     區維琳,記廣西北伐軍學生敢死隊,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七),一九八二,第一版,北京。
     黃紹竑,辛亥革命前後的廣西局勢和廣西的北伐軍,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
     九八,第二次印刷,北京。
     雷沛鴻,同盟會在南寧的活動和廣西獨立前後,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二次印刷,北京。
     蒙起鵬,辛亥革命時期廣西的報刊,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二次印刷,北京。
     莫杰,論陸榮廷軍閥政權,載於西南軍閥研究叢刊,第一輯,一九八二,成都。
     鍾文典,論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廣西的原因,載於太平天國研究文選,廣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次印刷。
     劉介,太平天國在廣西起義的主要原因,載於太平天國研究文選,廣西人民出版
     社,一九八一,一次印刷。
     孫代興,滇系軍閥始末簡述,載於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一輯,四川,一九八二年第一版。
     段云(雲?)璋,一九七一~一九八年的護法運動和西南軍閥,載於西南軍閥研究叢刊,第一輯,四川,一九八二年第一版。
     謝本書,論唐繼堯,載於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一輯,四川,一九八二年一版。
     劉崛,我參加同盟會和回廣西進行革命活動的情況,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第二次印刷。
     林虎遺稿,我參加了辛亥革命的經過,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一),一九八一,三次印刷。
     李任仁,同盟會在桂林,平樂的活動和廣西宣佈獨立的回憶,載於辛亥革命回憶
     錄(二)。
     闞轡安等口述,辛亥革命在柳州,辛亥革命回憶錄(二),一九八一,二次印刷。
     葉恭綽,一九一八年南北議和之經過及其內幕,載於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下),杜春和等編,北京,一九八一第一版。
     陳旭麓、勞紹華,清末的新軍與辛亥革命,載於辛亥革命論文集,上冊,一九六二,北京。
     葉成林,護國運動的一段回憶,載於近代史資料,一九五七年,五期,一九五七年十月出版。
     唐在禮,辛亥以後的袁世凱,載於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北京,一九八一。
     耿毅述,辛亥廣西援鄂回憶錄,載於近代史資料,辛亥革命史資料,總號二五號,
     一九六一年第一號。
     梁烈亞,鎮南關起義回憶錄,辛亥革命回憶錄(七),一九八二年第一版,北京。
     韋瑞霖,桂系軍閥陸榮廷傳記,載於西南軍閥研究叢刑,第一輯,一九八一,成都。
     覃子權,二次革命柳州起義親歷記,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一),一九八一,二次印刷,北京。
     黃碧琴,陸榮廷,廣西歷史人物叢書,壯(僮)族歷史人物傳,一九八二,第一版,南寧。
     林寶航,廣西游勇,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六),一九八一,第二次印刷,北京。
     余一清,南寧地區人民的反清鬥爭,載於辛亥革命回憶錄(七),一九八二,第一版,北京。
     鄒魯,廣西光復,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七),民四五,上海。
     高洞,廣西革命武力是怎樣長成的?(二)李宗仁、黃紹竑起家珍史,春秋,期七三。
     劉鳳翰,論新軍與辛亥革命。載於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近史所,民七二,台北南港,頁一四七~一八一。
     張玉法,國民黨與進步黨的比較研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期,民國七十年,台北南港,頁六一~一三九。
     
     (四)專著與編著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八0第二次印刷。
     陳存恭,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民國八年~十八年),近史所專列(四七),民七二年初版。
     黃紹竑,五十回憶,杭州,民三四年。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文星五一年影印本。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商務,民六七年,台三版。
     費孝通,鄉土重建,鄉土中國,清大,民三七。
     李國祁、周天生、許弘義著,中國地方志研究-清代基層地方官人事嬗遞現象之量化分析,民六四,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印行。)
     王益?,中國地理,民六五,台十五版,正中。
     李宗仁回憶錄,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一九八0第一版,南寧。
     王爾敏,清季軍事史論集,民六九,台北聯經。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五七,第一版。
     岑春?,樂齋漫筆,近代中國史料叢刑,六六輯,文海。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上海商務民國六年。
     賈士毅,民國續財政史,上海商務,民國二一~二三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民六六。
     胡春惠,民初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正中,民七二初版。
     游悔原著,張冥飛補,中華民國再造史,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九輯,文海。
     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民六七。
     陳錫璋,細說北洋,傳記文學叢刊之四十,傳記文學出版,民七一再版。
     李宗黃,李宗黃回憶錄,中國地方自治學會印,民六一初版,台北中華。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中研院近史所專刊(二八),民六0年初版。
     張明園,立憲派與革命派,中研院近史所專刊(二四),民五八年初版。
     眭雲璋,中華民國開國記,著者自印,台北,民五七初版。
     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第二集,台灣新生報,民七0,四版。
     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民六七。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灣商務,民六四,台十一版。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略,重慶,民三四年初版。
     鄒魯,回顧錄,南京,民三六年初版。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民五,文星。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訂年譜,商務,六九年初版。
     梁漱溟,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當代中國思想史叢刊,胡秋原重印,民六0。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民七二。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六八年初版。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台北中華民國史料處,民七十年。
     廣西年鑑第二回,民二五年五月出版。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六九初版。
     現代支那名人鑑,外務省情報部編纂,東亞同文會調查部發行,昭和三年(民十七)。
     中國近代名人圖鑑,勃德編,民十四,上海初版。民六六,台北天一出版影印。
     劉壽林編,辛亥以後十七年職官年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五輯,文海。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三冊,傳記文學出版社,六九年初版。
     譚永年編,辛亥革命回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二六輯,文海。
     黃惠泉、刁英法合編,分省中國人物誌論人物之地理分佈,香港波文書局,一九七八。
     王樹槐,咸同雲南回民事變,中研院,近史所專列(二三),民五七初版。
     何敏求等編著,中國地理概論,民四三,台初版,正中。
     
     (五)報刊雜誌
     申報,辛亥年,十一月~民元,十二月。
     中國日報,甲辰年,正月~三月(一九0四年,三月~五月);丁未年,十二月(一九0八年,正月)
     民立報,一九一0年十月~一九一三年八月。
     東方雜誌,光緒三十年~民九年。
     上海時報,民十一~民十三。
     華字日報,一八九五年~一九二五年。
     中華新報,民國六年。_
     
     (六)英文參考書目
     Howard L.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and London, 1967.
     Diana Larry, Region and Nation-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s, 1925-1937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
     Donald G. Gillin, Warlord: Yen Hsi-Shan in Shansi Province, 1911 -1949 Princeton, 1967.
     Frederic Wakeman Jr.,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939 -1961 , California ,1966 .
     Gavan McCormack, Chang Tso-Lin in Northeast China, 1911-1928:China, Japan, and the Manchurian Idea, Stanford,1977.
     Hsi-Sheng 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 Stanford, 1976.
     James E. Sheridan, Chinese Warlord: The Career of Feng Yu-hsiang, stanford, 19 66.
     Lucian W. Pye, Warlord Politics: 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 China, New York, 1971 .
     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 195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9.
     Ralph L. Powell, The Rise of Chinese Military Power, 1895 - 191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