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早期華人移民美國與中美護僑交涉
作者 廖修一
貢獻者 李其泰<br>張乃維
廖修一
關鍵詞 移民
國際關係
日期 1971
上傳時間 6-May-2016 14:16:36 (UTC+8)
摘要 一般人談起中美關係,開口就是「中美傳統友誼」,閉口就是「中美傳統友誼」。難道中美關係真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親密,那麼友善?兩國政府是否從未有過爭執磨擦,兩國人民是否一直敦睦相處?
     由於國際關係的錯綜複雜,要求世界上任何二個國家完全沒有利害衝突,要求二國人民的感情完全沒有隔閡芥蒂,非旦事實上絕無可能,甚至還等於是凝人說夢!
     因此,就絕對來講,中美關係並非一直完美無暇,二國人民感情亦非經常融洽無間。這在美國參加光緒二十六年之八國聯軍,及中國在光緒卅一年發動全面抵制美貨運動,可得明證。但是,就相對來講,中美關係,比之中英關係,比之中法關係,比之中俄關係,比之中日關係,比之中西關係,比之中葡關係,比之中荷關係…………,實堪稱為最親密,最友善而不為過。這是不待提出美國之主張「門戶開放,維護中國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及退還庚子賠款以助中國興辦教育之事實,即能為各方所贊同的說法。
     在目前,研究中關係的人很多,但純就中美關係中不愉快的一段,提出研究的則很少。本文所討論的一段,即關於「華人移民美國」的問題,實在是中美關系史上一段最令人感到沮喪與遺憾的一段,尤其對中國人民而言,更是傷及中國民族自尊心與情感的一段。
     筆者不避忌諱的研究這個題目,並非要跟美國算舊帳,而是以一個研究中美關係學生身份,持著冷靜,客觀的態度,就中美關係中曾經發生過的事實,做最真實,最負責的探討,絕不以感情用事,做虛誇的渲染。希望一點研究的心得,能夠做為今後中美二國擬定外交大計的政治家們的參考,並做今後二個人民交往接觸的借鏡。
     本文以「早期華人移民美國與中美護僑交涉」為題。所謂「早期」,乃指中國人民開始移民美國為起點,一直到美國制定一套完整的排華律為止。時間大約是在一八二○年到一八九四年之間。至於「華人」一詞,則不僅包括當時為數最多的「華工」,同時更包括華工以外的商人與學生;不僅包括具有中國國籍的華人,更包括具有他國國驕的華人。而所謂「護僑交涉」乃是以美國先有排濟,迫害華人之事實為前提,然後才有中國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與交涉,這是在對本題進入實質討論之先,所應先予以澄清的幾個概念。
     本文共分為四章十七節,另加一個結論。第一章先就早期華人移民美國的經過、背景、方式及情形,做歷史性的敘述與分析。第二章將華人在美國所受的待遇,分為美國人民的排華暴行,及美國官方的排華苛律,就其中較為重要,具有討論價值者,一一加以敘述。第三章則就中美二國政府,關於華人在美受到的待遇問題之所做的交涉,擇其重要者,加以討論。第四章則將美國排華的原因,清庭所持的對策,二國交涉的技巧及所牽涉的幾個國際法問題,予以分析與探討。最後,律者才做結語。
     至於資料來源,因為到目前為止,對這個問題做深入探討而已出版的論著不多,筆者乃側重於原始資料的尋找,然後再參考關於美國外交政策,美國移民政策,中國外交史及華僑史方面的書籍,以為輔助。關於原資料方面,律者在寫作本篇論文時,有關閏國的,是以美國國務院所發表的Pas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n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為主要根據,有關中國的,則以籌辦夷務始末及清季外交史料為主要根據。當律者在搜集資料時,發現美國國會發表之United States House Reports; United States Senate Documents;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cords,美國最高法院及各級地方法院之判決文中,亦蘊藏有相當g豐富的資料。惟這些文件與檔案,目前無法在台灣獲得。這使筆者在下筆寫作論文之初,曾經惶恐了一陣子,深怕未能將之全部涉獵之前,遂做魯莽的判斷,有違論文寫作的精確原則。但待筆者將在台灣所能獲得的資料,細加研讀之後,發覺已經足為本論文寫作之參考時,筆者才敢開始提出粗淺的心得。何況,本論文還只是碩士論文的寫作,限於時間與學力,筆者僅能根據「利用周圍的資料,以正確的研究方法,做出大膽的嘗試」的原則,來完成這篇碩士論文。
     本論文之寫作,先後承蒙李師其泰及張師乃維之悉心指導,至為感激。尤其每當筆者碰到關鍵問題無法解決,向兩師請益時,皆能獲得啟發性的提示,使筆者有頓然大悟的感覺,而能繼續論文的寫作。當然,本文是筆者自己研究的心得,僅能代表筆者自己的看法。若有任何不是之處,自應由筆者自行負責。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913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其泰<br>張乃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廖修一zh_TW
dc.creator (作者) 廖修一zh_TW
dc.date (日期) 197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May-2016 14:16:36 (UTC+8)-
dc.date.available 6-May-2016 14:16: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May-2016 14:16: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B200200913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39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一般人談起中美關係,開口就是「中美傳統友誼」,閉口就是「中美傳統友誼」。難道中美關係真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麼親密,那麼友善?兩國政府是否從未有過爭執磨擦,兩國人民是否一直敦睦相處?
     由於國際關係的錯綜複雜,要求世界上任何二個國家完全沒有利害衝突,要求二國人民的感情完全沒有隔閡芥蒂,非旦事實上絕無可能,甚至還等於是凝人說夢!
     因此,就絕對來講,中美關係並非一直完美無暇,二國人民感情亦非經常融洽無間。這在美國參加光緒二十六年之八國聯軍,及中國在光緒卅一年發動全面抵制美貨運動,可得明證。但是,就相對來講,中美關係,比之中英關係,比之中法關係,比之中俄關係,比之中日關係,比之中西關係,比之中葡關係,比之中荷關係…………,實堪稱為最親密,最友善而不為過。這是不待提出美國之主張「門戶開放,維護中國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及退還庚子賠款以助中國興辦教育之事實,即能為各方所贊同的說法。
     在目前,研究中關係的人很多,但純就中美關係中不愉快的一段,提出研究的則很少。本文所討論的一段,即關於「華人移民美國」的問題,實在是中美關系史上一段最令人感到沮喪與遺憾的一段,尤其對中國人民而言,更是傷及中國民族自尊心與情感的一段。
     筆者不避忌諱的研究這個題目,並非要跟美國算舊帳,而是以一個研究中美關係學生身份,持著冷靜,客觀的態度,就中美關係中曾經發生過的事實,做最真實,最負責的探討,絕不以感情用事,做虛誇的渲染。希望一點研究的心得,能夠做為今後中美二國擬定外交大計的政治家們的參考,並做今後二個人民交往接觸的借鏡。
     本文以「早期華人移民美國與中美護僑交涉」為題。所謂「早期」,乃指中國人民開始移民美國為起點,一直到美國制定一套完整的排華律為止。時間大約是在一八二○年到一八九四年之間。至於「華人」一詞,則不僅包括當時為數最多的「華工」,同時更包括華工以外的商人與學生;不僅包括具有中國國籍的華人,更包括具有他國國驕的華人。而所謂「護僑交涉」乃是以美國先有排濟,迫害華人之事實為前提,然後才有中國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與交涉,這是在對本題進入實質討論之先,所應先予以澄清的幾個概念。
     本文共分為四章十七節,另加一個結論。第一章先就早期華人移民美國的經過、背景、方式及情形,做歷史性的敘述與分析。第二章將華人在美國所受的待遇,分為美國人民的排華暴行,及美國官方的排華苛律,就其中較為重要,具有討論價值者,一一加以敘述。第三章則就中美二國政府,關於華人在美受到的待遇問題之所做的交涉,擇其重要者,加以討論。第四章則將美國排華的原因,清庭所持的對策,二國交涉的技巧及所牽涉的幾個國際法問題,予以分析與探討。最後,律者才做結語。
     至於資料來源,因為到目前為止,對這個問題做深入探討而已出版的論著不多,筆者乃側重於原始資料的尋找,然後再參考關於美國外交政策,美國移民政策,中國外交史及華僑史方面的書籍,以為輔助。關於原資料方面,律者在寫作本篇論文時,有關閏國的,是以美國國務院所發表的Pas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n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為主要根據,有關中國的,則以籌辦夷務始末及清季外交史料為主要根據。當律者在搜集資料時,發現美國國會發表之United States House Reports; United States Senate Documents;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cords,美國最高法院及各級地方法院之判決文中,亦蘊藏有相當g豐富的資料。惟這些文件與檔案,目前無法在台灣獲得。這使筆者在下筆寫作論文之初,曾經惶恐了一陣子,深怕未能將之全部涉獵之前,遂做魯莽的判斷,有違論文寫作的精確原則。但待筆者將在台灣所能獲得的資料,細加研讀之後,發覺已經足為本論文寫作之參考時,筆者才敢開始提出粗淺的心得。何況,本論文還只是碩士論文的寫作,限於時間與學力,筆者僅能根據「利用周圍的資料,以正確的研究方法,做出大膽的嘗試」的原則,來完成這篇碩士論文。
     本論文之寫作,先後承蒙李師其泰及張師乃維之悉心指導,至為感激。尤其每當筆者碰到關鍵問題無法解決,向兩師請益時,皆能獲得啟發性的提示,使筆者有頓然大悟的感覺,而能繼續論文的寫作。當然,本文是筆者自己研究的心得,僅能代表筆者自己的看法。若有任何不是之處,自應由筆者自行負責。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913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移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關係zh_TW
dc.title (題名) 早期華人移民美國與中美護僑交涉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