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如何形塑良好之政策論證--以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為個案
如何形塑良好之政策論證--以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為個案
作者 黃莉婷
貢獻者 吳秀光
黃莉婷
關鍵詞 政策論證
政策論證
兵役替代役
兵役替代役
日期 1999
上傳時間 6-May-2016 15:10:24 (UTC+8)
摘要 本文之研究可分為二大範疇,其一為「政策論證」之理論建構部分,另者,則為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之個案部份。
       在「政策論證」方面,欲探討下列問題:1.政策論證之內容及其類型為何?又其獨特之分析功能亦為何?2.是否可透過政策論證的途徑來評估各項政策的正當性與合理性?3.如果可以,其所根據的指標或理念究指為何?而透過政策論證分析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助於重新找尋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地位?
       在「兵役替代役」之個案部分,本文將以政策論證之途徑來觀察該項政策中有關官方論述如何作成,及其自規劃過程乃至具體政策內容公布時,其間之論證變化;進而深度探討當時政策成形之環境為何?所背負之政策功能又為何?同時,在此政策規劃中,公民和政府之間是否已營造健全的政治對話關係,又其論證內容,是否亦兼具情感、邏輯、倫理、系絡等四項論證策略之要求。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6,頁1-124。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8,頁3-12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181-208。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3-160。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5,頁241-28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7,頁25-42。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二讀),卷89期9,頁1-517。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三讀),卷89期9,頁1-517。
     林水波,1984,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
     林水波,1990,「程序正義的內涵與重要性」,公共政策論衡,新竹: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3,「政策設計的基礎:認定問題的系絡性」,中國行政評論,卷2期1。
     
     林水波,1995,追求理性政治:政策與體制批判,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5,實踐主權在民理念:選舉與公投設計,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王崇斌,1996,「公共政策論述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卷6期1。
     林水波、張世賢,198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等,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水波譯,Willam Dunn原著,1983,政策分析常用的政策論證模式,憲政思潮,64期。
     張世賢,1992,「政策論證對話模式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卷5期4,頁1-62。
     張欽凱,1997,政策論證的程序規範和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修豪,1996,兵役替代役可能性之初探,國防管理學院學報,卷17期2。
     連春長,1995,政策論證—以立法院公報核四興建議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定中,1992,我國現階段實施警察役、社會役之可行性分析,役政特刊,2期。
     陳東坡,1996,政策分析與論證-兼論理性決策之失,復興岡論文集,18期。
     黃瑞祺,1986,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士毅,1986,邏輯與人生,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楊忠穎,1996,空間衝突中民眾和政府對立的政策論證-以台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違建戶拆除為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成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日,「替代役—國防部、內政部樂觀其成,立委、學者,質疑可能違憲」,一版。
     中央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日,「警察役實施宜審慎」七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實施替代役,規劃八類專長」,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實施社會役制度,須作通盤性考量」,十五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黃主文:明年肯定實施替代役」,八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日,「由抽籤方式改為兼顧役男意願及公平性」,九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六日,「警察役立意甚佳,公平性恐遭質疑」,七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教育役恐將助長關說請託之風」,二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兵役要公平,社會不可行」,二版。
     自由時報,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替代役初期不超過二萬人」,四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日,「以社會役解決山地鄉教師荒」,十一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穩建推動兵役替代役法制,迎接跨世紀的挑戰」,十一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實施警察役,應面面俱到」,六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當前確非實施兵役替代役時機」,二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十一日,「切勿以社會役替代兵役」,七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替代役—兵源與公平需審慎考量」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實施社會役,有急迫性」,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十二日,「替代役分四類,無現役軍人身分」,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四日,「替代役役期之探討」,六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替代役五千人,由抽籤決定」,一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日,「替代役徵集對象,先調查意願再抽籤」,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五千名替代役名額分配敲定」,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九日,「社會役—考驗台灣走後門文化」,八版。
     【英文部分】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 . of California Press.
     Cohen, R. l. 1987.“Distributive Justice :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 1:19-40.
     Dahl, R. A. 1986. Democracy, Liberty, and Equality. Norwegian Univ. Press.
     Dahl, R.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 CT and London: Yale Univ. Press.
     Dunn, Will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 2 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ox, Charles J.& Miller , Hugh T.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ermi-
     nistration, London: Sage.
     Habermas, Jurgen.1971a.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1b.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Lon-don : Heinemann.
     Habermas, Jurgen.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ume One: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eld, D.1995. Democracy and Global Order .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D.1951:”The Policy Orientation “in Daniel Lerner , & Harold D. Lasswell . The Policy Science, Stanford : 3-15.
     Toulmin, S, R.Rieke &Janik.A1984.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2 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
     Vancil, David L. 1993. Rhetoric and Argumentation . MA : Alley and Bacon Press.
     Wood , Nancey V.1995, Perspectives on Argument , New Jersey .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6,頁1-124。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8,頁3-12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181-208。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3-160。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5,頁241-28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7,頁25-42。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二讀),卷89期9,頁1-517。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三讀),卷89期9,頁1-517。
     林水波,1984,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
     林水波,1990,「程序正義的內涵與重要性」,公共政策論衡,新竹: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3,「政策設計的基礎:認定問題的系絡性」,中國行政評論,卷2期1。
     
     林水波,1995,追求理性政治:政策與體制批判,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5,實踐主權在民理念:選舉與公投設計,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王崇斌,1996,「公共政策論述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卷6期1。
     林水波、張世賢,198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等,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水波譯,Willam Dunn原著,1983,政策分析常用的政策論證模式,憲政思潮,64期。
     張世賢,1992,「政策論證對話模式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卷5期4,頁1-62。
     張欽凱,1997,政策論證的程序規範和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修豪,1996,兵役替代役可能性之初探,國防管理學院學報,卷17期2。
     連春長,1995,政策論證—以立法院公報核四興建議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定中,1992,我國現階段實施警察役、社會役之可行性分析,役政特刊,2期。
     陳東坡,1996,政策分析與論證-兼論理性決策之失,復興岡論文集,18期。
     黃瑞祺,1986,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士毅,1986,邏輯與人生,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楊忠穎,1996,空間衝突中民眾和政府對立的政策論證-以台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違建戶拆除為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成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日,「替代役—國防部、內政部樂觀其成,立委、學者,質疑可能違憲」,一版。
     中央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日,「警察役實施宜審慎」七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實施替代役,規劃八類專長」,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實施社會役制度,須作通盤性考量」,十五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黃主文:明年肯定實施替代役」,八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日,「由抽籤方式改為兼顧役男意願及公平性」,九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六日,「警察役立意甚佳,公平性恐遭質疑」,七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教育役恐將助長關說請託之風」,二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兵役要公平,社會不可行」,二版。
     自由時報,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替代役初期不超過二萬人」,四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日,「以社會役解決山地鄉教師荒」,十一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穩建推動兵役替代役法制,迎接跨世紀的挑戰」,十一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實施警察役,應面面俱到」,六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當前確非實施兵役替代役時機」,二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十一日,「切勿以社會役替代兵役」,七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替代役—兵源與公平需審慎考量」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實施社會役,有急迫性」,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十二日,「替代役分四類,無現役軍人身分」,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四日,「替代役役期之探討」,六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替代役五千人,由抽籤決定」,一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日,「替代役徵集對象,先調查意願再抽籤」,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五千名替代役名額分配敲定」,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九日,「社會役—考驗台灣走後門文化」,八版。
     【英文部分】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 . of California Press.
     Cohen, R. l. 1987.“Distributive Justice :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 1:19-40.
     Dahl, R. A. 1986. Democracy, Liberty, and Equality. Norwegian Univ. Press.
     Dahl, R.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 CT and London: Yale Univ. Press.
     Dunn, Will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 2 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ox, Charles J.& Miller , Hugh T.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ermi-
     nistration, London: Sage.
     Habermas, Jurgen.1971a.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1b.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Lon-don : Heinemann.
     Habermas, Jurgen.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ume One: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eld, D.1995. Democracy and Global Order .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D.1951:”The Policy Orientation “in Daniel Lerner , & Harold D. Lasswell . The Policy Science, Stanford : 3-15.
     Toulmin, S, R.Rieke &Janik.A1984.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2 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
     Vancil, David L. 1993. Rhetoric and Argumentation . MA : Alley and Bacon Press.
     Wood , Nancey V.1995, Perspectives on Argument , New Jersey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85256003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52560031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5256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秀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莉婷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莉婷zh_TW
dc.date (日期) 199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May-2016 15:10:24 (UTC+8)-
dc.date.available 6-May-2016 15:10: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May-2016 15:10: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52560031en_US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85256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202-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20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5256003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之研究可分為二大範疇,其一為「政策論證」之理論建構部分,另者,則為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之個案部份。
       在「政策論證」方面,欲探討下列問題:1.政策論證之內容及其類型為何?又其獨特之分析功能亦為何?2.是否可透過政策論證的途徑來評估各項政策的正當性與合理性?3.如果可以,其所根據的指標或理念究指為何?而透過政策論證分析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助於重新找尋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地位?
       在「兵役替代役」之個案部分,本文將以政策論證之途徑來觀察該項政策中有關官方論述如何作成,及其自規劃過程乃至具體政策內容公布時,其間之論證變化;進而深度探討當時政策成形之環境為何?所背負之政策功能又為何?同時,在此政策規劃中,公民和政府之間是否已營造健全的政治對話關係,又其論證內容,是否亦兼具情感、邏輯、倫理、系絡等四項論證策略之要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策論證理論之分析與功能角色之探討
      第一節 政策論證之基本理論
      第二節 政策論證與決策民主化之關係
     第三章 良好政策論證之評估
      第一節 程序面向
      第二節 實質面向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之發展介紹
      第一節 兵役替代役政策演進之分析(民國八十一年至八十六年)
      第二節 兵役替代役政策演進之分析(民國八十七年迄今)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論證內容之評估
      第一節 程序面向評估
      第二節 實質面向評估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概要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展望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策論證理論之分析與功能角色之探討
      第一節 政策論證之基本理論
      第二節 政策論證與決策民主化之關係
     第三章 良好政策論證之評估
      第一節 程序面向
      第二節 實質面向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之發展介紹
      第一節 兵役替代役政策演進之分析(民國八十一年至八十六年)
      第二節 兵役替代役政策演進之分析(民國八十七年迄今)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論證內容之評估
      第一節 程序面向評估
      第二節 實質面向評估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概要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展望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52560031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5256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論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論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兵役替代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兵役替代役zh_TW
dc.title (題名) 如何形塑良好之政策論證--以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為個案zh_TW
dc.title (題名) 如何形塑良好之政策論證--以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為個案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6,頁1-124。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8,頁3-12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181-208。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3-160。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5,頁241-28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7,頁25-42。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二讀),卷89期9,頁1-517。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三讀),卷89期9,頁1-517。
     林水波,1984,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
     林水波,1990,「程序正義的內涵與重要性」,公共政策論衡,新竹: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3,「政策設計的基礎:認定問題的系絡性」,中國行政評論,卷2期1。
     
     林水波,1995,追求理性政治:政策與體制批判,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5,實踐主權在民理念:選舉與公投設計,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王崇斌,1996,「公共政策論述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卷6期1。
     林水波、張世賢,198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等,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水波譯,Willam Dunn原著,1983,政策分析常用的政策論證模式,憲政思潮,64期。
     張世賢,1992,「政策論證對話模式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卷5期4,頁1-62。
     張欽凱,1997,政策論證的程序規範和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修豪,1996,兵役替代役可能性之初探,國防管理學院學報,卷17期2。
     連春長,1995,政策論證—以立法院公報核四興建議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定中,1992,我國現階段實施警察役、社會役之可行性分析,役政特刊,2期。
     陳東坡,1996,政策分析與論證-兼論理性決策之失,復興岡論文集,18期。
     黃瑞祺,1986,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士毅,1986,邏輯與人生,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楊忠穎,1996,空間衝突中民眾和政府對立的政策論證-以台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違建戶拆除為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成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日,「替代役—國防部、內政部樂觀其成,立委、學者,質疑可能違憲」,一版。
     中央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日,「警察役實施宜審慎」七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實施替代役,規劃八類專長」,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實施社會役制度,須作通盤性考量」,十五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黃主文:明年肯定實施替代役」,八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日,「由抽籤方式改為兼顧役男意願及公平性」,九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六日,「警察役立意甚佳,公平性恐遭質疑」,七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教育役恐將助長關說請託之風」,二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兵役要公平,社會不可行」,二版。
     自由時報,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替代役初期不超過二萬人」,四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日,「以社會役解決山地鄉教師荒」,十一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穩建推動兵役替代役法制,迎接跨世紀的挑戰」,十一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實施警察役,應面面俱到」,六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當前確非實施兵役替代役時機」,二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十一日,「切勿以社會役替代兵役」,七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替代役—兵源與公平需審慎考量」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實施社會役,有急迫性」,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十二日,「替代役分四類,無現役軍人身分」,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四日,「替代役役期之探討」,六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替代役五千人,由抽籤決定」,一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日,「替代役徵集對象,先調查意願再抽籤」,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五千名替代役名額分配敲定」,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九日,「社會役—考驗台灣走後門文化」,八版。
     【英文部分】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 . of California Press.
     Cohen, R. l. 1987.“Distributive Justice :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 1:19-40.
     Dahl, R. A. 1986. Democracy, Liberty, and Equality. Norwegian Univ. Press.
     Dahl, R.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 CT and London: Yale Univ. Press.
     Dunn, Will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 2 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ox, Charles J.& Miller , Hugh T.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ermi-
     nistration, London: Sage.
     Habermas, Jurgen.1971a.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1b.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Lon-don : Heinemann.
     Habermas, Jurgen.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ume One: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eld, D.1995. Democracy and Global Order .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D.1951:”The Policy Orientation “in Daniel Lerner , & Harold D. Lasswell . The Policy Science, Stanford : 3-15.
     Toulmin, S, R.Rieke &Janik.A1984.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2 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
     Vancil, David L. 1993. Rhetoric and Argumentation . MA : Alley and Bacon Press.
     Wood , Nancey V.1995, Perspectives on Argument , New Jersey .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6,頁1-124。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一讀),卷88期58,頁3-12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181-208。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3,頁3-160。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5,頁241-286。
     立法院公報,1999,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委員會審查),卷89期7,頁25-42。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二讀),卷89期9,頁1-517。
     立法院公報,2000,兵役替代役實施條例草案(三讀),卷89期9,頁1-517。
     林水波,1984,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
     林水波,1990,「程序正義的內涵與重要性」,公共政策論衡,新竹: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3,「政策設計的基礎:認定問題的系絡性」,中國行政評論,卷2期1。
     
     林水波,1995,追求理性政治:政策與體制批判,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1995,實踐主權在民理念:選舉與公投設計,台北:作者自印。
     林水波,王崇斌,1996,「公共政策論述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卷6期1。
     林水波、張世賢,198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水波等,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水波譯,Willam Dunn原著,1983,政策分析常用的政策論證模式,憲政思潮,64期。
     張世賢,1992,「政策論證對話模式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卷5期4,頁1-62。
     張欽凱,1997,政策論證的程序規範和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修豪,1996,兵役替代役可能性之初探,國防管理學院學報,卷17期2。
     連春長,1995,政策論證—以立法院公報核四興建議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定中,1992,我國現階段實施警察役、社會役之可行性分析,役政特刊,2期。
     陳東坡,1996,政策分析與論證-兼論理性決策之失,復興岡論文集,18期。
     黃瑞祺,1986,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士毅,1986,邏輯與人生,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楊忠穎,1996,空間衝突中民眾和政府對立的政策論證-以台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違建戶拆除為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成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日,「替代役—國防部、內政部樂觀其成,立委、學者,質疑可能違憲」,一版。
     中央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日,「警察役實施宜審慎」七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實施替代役,規劃八類專長」,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實施社會役制度,須作通盤性考量」,十五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黃主文:明年肯定實施替代役」,八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日,「由抽籤方式改為兼顧役男意願及公平性」,九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六日,「警察役立意甚佳,公平性恐遭質疑」,七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教育役恐將助長關說請託之風」,二版。
     台灣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兵役要公平,社會不可行」,二版。
     自由時報,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替代役初期不超過二萬人」,四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日,「以社會役解決山地鄉教師荒」,十一版。
     自立早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穩建推動兵役替代役法制,迎接跨世紀的挑戰」,十一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二日,「實施警察役,應面面俱到」,六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十三日,「當前確非實施兵役替代役時機」,二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十一日,「切勿以社會役替代兵役」,七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替代役—兵源與公平需審慎考量」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實施社會役,有急迫性」,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十二日,「替代役分四類,無現役軍人身分」,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四日,「替代役役期之探討」,六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替代役五千人,由抽籤決定」,一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日,「替代役徵集對象,先調查意願再抽籤」,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六日,「五千名替代役名額分配敲定」,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九日,「社會役—考驗台灣走後門文化」,八版。
     【英文部分】
     Barber, Benjamin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 . of California Press.
     Cohen, R. l. 1987.“Distributive Justice :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 1:19-40.
     Dahl, R. A. 1986. Democracy, Liberty, and Equality. Norwegian Univ. Press.
     Dahl, R.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 CT and London: Yale Univ. Press.
     Dunn, Will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 2 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Fox, Charles J.& Miller , Hugh T.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ermi-
     nistration, London: Sage.
     Habermas, Jurgen.1971a.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1b.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urgen.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Lon-don : Heinemann.
     Habermas, Jurgen.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Volume One: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 Boston: Beacon Press.
     Held, D.1995. Democracy and Global Order .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D.1951:”The Policy Orientation “in Daniel Lerner , & Harold D. Lasswell . The Policy Science, Stanford : 3-15.
     Toulmin, S, R.Rieke &Janik.A1984.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2 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
     Vancil, David L. 1993. Rhetoric and Argumentation . MA : Alley and Bacon Press.
     Wood , Nancey V.1995, Perspectives on Argument , New Jersey .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