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台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
作者 徐峰堯
貢獻者 林長寬
徐峰堯
關鍵詞 印尼客工
離散社群
伊斯蘭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6-May-2016 16:43:24 (UTC+8)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關懷是了解印尼客工在台灣的異地認同,宗教信仰在其形成認同的過程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本研究認為在客工形成異地認同上,伊斯蘭信仰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印尼客工籌組相關的宗教性社團,使得原本社會關係斷裂的印尼客工,能在宗教組織的協助之下重新建立社會連帶,凝聚其共有的宗教認同。此外,宗教儀式舉行、飲食上的宗教規範都凝聚客工們對於伊斯蘭的認同,使得客工們在台灣中更加認同伊斯蘭信仰。本研究企圖與離散社群理論(diaspora)進行對話。在本研究的結果發現符合西方對於離散社群近來的研究結果,近來西方學界認為離散社群的認同不再僅是藉由歷史等記憶的方式形塑客工們的認同,離散社群的認同乃是在社會關係底下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在此社會關係底下認同永遠沒有停止。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王志弘,〈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周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第六十一期,2006。
     朱雲鵬、廖惠珠,〈引進外籍勞工之成本與效益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
      究計畫,1992。
     林津如,〈「外傭政策」與女人戰爭: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三十九期,2000。
     吳慧琳、王素灣,〈外籍勞工在台灣的趨勢、經濟關聯與政策〉。《人口學刊》
      第二十二期,2001。
     吳挺鋒,《「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7。
     吳比娜,《ChunShan─台北市菲籍外勞社群空間的形成》。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
     范裕康,《誰可以成為外勞?移工的招募與篩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出版社,1983。
     韋伯,《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3。
     馬凱、吳惠林,《合理外勞人數推估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計
      畫,1996。
     徐美、陳明郎、吳孟道,〈外籍勞工與國內生產要素間替代互補關係之探討─以
      台灣製造業為例〉。收錄於台灣經濟學會編,《1997年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
      文集》。台北:台灣經濟學會,pp.65-91,1997。
     夏曉鹃,《流離尋岸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2。
     黃克先,《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經驗》。台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聖哲,〈意義的結構─結構詮釋學作為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礎〉。收於《人文社
      會科學的邏輯》,台北:松慧,2005。
     張昌吉,〈外籍勞工對經濟、社會、政治層面影響之分析〉。《政大勞動學報》。2002。
     許弘毅,《中山北路聖多福教堂地區外勞的空間使用及其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
      建築所碩士論文,2000。
     曾嬿芬,2004,〈引進外勞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二期。
     曾嬿芬,〈誰能打開國界的門:台灣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六十二期,2006。
     單驥,〈外籍勞工、技術、非技術人員與資本之間替代關係之探討:以台灣製造
      業為例〉。收錄於陳肇男編,《人口、就業與福利》。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
      研究所,1996。
     劉梅君,〈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
      八期,2002。
     蔡明璋、陳嘉慧,〈國家、外勞政策與市場實踐:經濟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七期,1997。
     藍佩嘉,〈階層化的他者〉。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四期,2005。
     藍佩嘉,〈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2002。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
     蘇怡文,2001,《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1991,pp.202-203。
     內政部編印:《中華民國八十年台灣地區宗教團體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內政
      部統計局, 1992,p.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宗教篇》,p.878。
     
     
     英文資料
     Berger, P. (彼得 伯格)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中譯本《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文化出
      版,2003。
     Bourdieu, P.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liford, J,“Diaspora, from Route”in the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Cambridge, Mass.: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Cohen, R. Global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Wash: University of Washing
      Press, 1997.
     Durkheim, E.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中
      譯本請見芮傳明、趙學元等譯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
     冠出版社,1992。〉
     Geertze,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中譯本《文化詮釋》,韓莉譯,南京:譯林。〉
     Gilroy, P. “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It’s Where You’re At….”in the 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Third Text, 13, Winter, 3-16, 1991.
     Hall, S. “Who Needs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Sage:London, 1996.
     ________“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________ “Culture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the Diaspora an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0.
     Parrenas, R. Servants of Globalization: Women, Migration and Demestic Work.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w Lisa. “Home cooking: Filipino women and geographies of the senses in Hong
      Kong.” Ecumene 2001 8 (3).
     Levitt, P. “You Know, Abraham Was Really the First Immigrant”: Religion and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MR Volume 37 Issue 3.
     Luhmann, N. 《社會的宗教》,周怡君等譯,台北:商周,pp.3-20,2004。
     Safran, W,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Volume1, spring, 83-99, 1991.
     Sassen, S. Guest and Aliens. Germany: Fischenbuch Verlag. 1999.〈中譯本請見
      黃克先譯 《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台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
      書公司, 2006。〉
     Massey, Douglas, Arango, Joaquin ,Hugo, Graeme, Kouaouci, Ali, Pellegrino, Adela
      and Edward Taylo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19.
     Sasaki, S.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in Japanese attitudes,” in Ben-Rafael &
      Sternberg ed. Identity,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Leiden: Brill, 2002.
     Tambiah, S. “Vigenettes of Present Day Diaspora,”in Ben-Rafael & Sternberg ed.
      Identity,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Leiden: Brill, 2002.
     Wolf, Eric.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83.中譯本請見:賈士衡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2156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6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長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峰堯zh_TW
dc.creator (作者) 徐峰堯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May-2016 16:43:24 (UTC+8)-
dc.date.available 6-May-2016 16:43: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May-2016 16:43: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156009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47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156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關懷是了解印尼客工在台灣的異地認同,宗教信仰在其形成認同的過程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本研究認為在客工形成異地認同上,伊斯蘭信仰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印尼客工籌組相關的宗教性社團,使得原本社會關係斷裂的印尼客工,能在宗教組織的協助之下重新建立社會連帶,凝聚其共有的宗教認同。此外,宗教儀式舉行、飲食上的宗教規範都凝聚客工們對於伊斯蘭的認同,使得客工們在台灣中更加認同伊斯蘭信仰。本研究企圖與離散社群理論(diaspora)進行對話。在本研究的結果發現符合西方對於離散社群近來的研究結果,近來西方學界認為離散社群的認同不再僅是藉由歷史等記憶的方式形塑客工們的認同,離散社群的認同乃是在社會關係底下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在此社會關係底下認同永遠沒有停止。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7
     第二節、 研究問題提出……………………………………………………..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17
     第四節、 論文章節安排……………………………………………………..19
     第五節、 文獻探討及研究架構提出
     
     第二章、 經濟體制下客工的生活模式……………………………………..35
     第一節、 離開家鄉因素之探討……………………………………………..36
     第二節、 工作場域限制難以實踐宗教行動………………………………..44
     
     第三章、 宗教場域形成與相關組織對客工之影響………………………..51
     第一節、 台北文化清真寺為聚會地點之社會因素之探討………………..51
     第二節、 印尼駐台北經濟辦事處…………………………………………..56
     第三節、 印尼勞工在台灣穆斯林組織的建立及其功能…………………..60
     
     第四章、 宗教場域中的宗教認同…………………………………………..67
     第一節、 儀式參與形塑客工的異地認同…………………………………. 67
     第二節、 宗教生活方式的差異性成為認同建構的途徑…………………..73
     第三節、 神聖/世俗空間的行動邏輯……………………………………… 78
     
     第五章、 結論………………………………………………………………. 82
     第一節、 離散社群理論(Diaspora)的觀點補遺………………………….83
     第二節、 意義體系宗教的反思……………………………………………..87
     第三節、 宗教認同的相關探討……………………………………………..90
     第四節、 田野後筆者的自我反省…………………………………………..93
     
     參考資料…………………………………………………………………………9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6009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印尼客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離散社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伊斯蘭zh_TW
dc.title (題名) 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台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王志弘,〈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周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第六十一期,2006。
     朱雲鵬、廖惠珠,〈引進外籍勞工之成本與效益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
      究計畫,1992。
     林津如,〈「外傭政策」與女人戰爭: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三十九期,2000。
     吳慧琳、王素灣,〈外籍勞工在台灣的趨勢、經濟關聯與政策〉。《人口學刊》
      第二十二期,2001。
     吳挺鋒,《「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7。
     吳比娜,《ChunShan─台北市菲籍外勞社群空間的形成》。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
     范裕康,《誰可以成為外勞?移工的招募與篩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出版社,1983。
     韋伯,《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3。
     馬凱、吳惠林,《合理外勞人數推估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計
      畫,1996。
     徐美、陳明郎、吳孟道,〈外籍勞工與國內生產要素間替代互補關係之探討─以
      台灣製造業為例〉。收錄於台灣經濟學會編,《1997年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
      文集》。台北:台灣經濟學會,pp.65-91,1997。
     夏曉鹃,《流離尋岸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2。
     黃克先,《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經驗》。台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聖哲,〈意義的結構─結構詮釋學作為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礎〉。收於《人文社
      會科學的邏輯》,台北:松慧,2005。
     張昌吉,〈外籍勞工對經濟、社會、政治層面影響之分析〉。《政大勞動學報》。2002。
     許弘毅,《中山北路聖多福教堂地區外勞的空間使用及其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
      建築所碩士論文,2000。
     曾嬿芬,2004,〈引進外勞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二期。
     曾嬿芬,〈誰能打開國界的門:台灣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六十二期,2006。
     單驥,〈外籍勞工、技術、非技術人員與資本之間替代關係之探討:以台灣製造
      業為例〉。收錄於陳肇男編,《人口、就業與福利》。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
      研究所,1996。
     劉梅君,〈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
      八期,2002。
     蔡明璋、陳嘉慧,〈國家、外勞政策與市場實踐:經濟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七期,1997。
     藍佩嘉,〈階層化的他者〉。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四期,2005。
     藍佩嘉,〈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2002。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
     蘇怡文,2001,《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1991,pp.202-203。
     內政部編印:《中華民國八十年台灣地區宗教團體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內政
      部統計局, 1992,p.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宗教篇》,p.878。
     
     
     英文資料
     Berger, P. (彼得 伯格)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中譯本《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文化出
      版,2003。
     Bourdieu, P.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liford, J,“Diaspora, from Route”in the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Cambridge, Mass.: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Cohen, R. Global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Wash: University of Washing
      Press, 1997.
     Durkheim, E.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中
      譯本請見芮傳明、趙學元等譯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
     冠出版社,1992。〉
     Geertze,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中譯本《文化詮釋》,韓莉譯,南京:譯林。〉
     Gilroy, P. “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It’s Where You’re At….”in the 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Third Text, 13, Winter, 3-16, 1991.
     Hall, S. “Who Needs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Sage:London, 1996.
     ________“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________ “Culture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the Diaspora an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0.
     Parrenas, R. Servants of Globalization: Women, Migration and Demestic Work.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w Lisa. “Home cooking: Filipino women and geographies of the senses in Hong
      Kong.” Ecumene 2001 8 (3).
     Levitt, P. “You Know, Abraham Was Really the First Immigrant”: Religion and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MR Volume 37 Issue 3.
     Luhmann, N. 《社會的宗教》,周怡君等譯,台北:商周,pp.3-20,2004。
     Safran, W,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Volume1, spring, 83-99, 1991.
     Sassen, S. Guest and Aliens. Germany: Fischenbuch Verlag. 1999.〈中譯本請見
      黃克先譯 《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台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
      書公司, 2006。〉
     Massey, Douglas, Arango, Joaquin ,Hugo, Graeme, Kouaouci, Ali, Pellegrino, Adela
      and Edward Taylo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19.
     Sasaki, S.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in Japanese attitudes,” in Ben-Rafael &
      Sternberg ed. Identity,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Leiden: Brill, 2002.
     Tambiah, S. “Vigenettes of Present Day Diaspora,”in Ben-Rafael & Sternberg ed.
      Identity,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Leiden: Brill, 2002.
     Wolf, Eric.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83.中譯本請見:賈士衡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