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自創品牌廠商國際佈局與品牌發展之研究
作者 楊欣曉
Yang, hsin hsiau
貢獻者 洪順慶
楊欣曉
Yang, hsin hsiau
關鍵詞 自創品牌
國際佈局
品牌發展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1:24:38 (UTC+8)
摘要 acer為台灣早期投入至國際市場發展自創品牌的開拓者,後進許多台灣自創品牌廠商的國際化發展歷程也如同acer一般,以美歐為國際化佈局的起點,但多面臨在美國發展不佳,歐洲有較佳表現的情況。近年來,隨著大陸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的興起,代表除了歐美主流市場之外,台商亦可憑藉同文同種及地理距離較近等優勢而有其他有利的發展選擇,因此興起了探討台灣廠商在發展自創國際品牌的歷程中是基於何種策略考量因素,而決策出當初的國際化發展路徑?面對現今不同的政經環境發展,是否又有不同的策略考量?另外,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品牌經營方式為何且過程中又遭遇了哪些組織面的問題與衝擊?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依據自創品牌、國際化及全球區域市場特性探討的相關文獻,以具有良好經營成效且欲長期耕耘自創品牌的廠商在國際化過程中應有的策略規劃步驟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並以個案深度訪談而得的初級資料與蒐集報章雜誌報導的次級資料兩種方式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訪問台灣自有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優異的經營績效,且未來仍持續投入品牌國際化活動的廠商,包括:昆盈科技、帝寶工業、統一食品、技嘉科技、宇達電通、美利達工業和研華科技等七間個案公司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探討其國際佈局及品牌發展等策略背後之考量因素。
此七間個案公司依據研究架構的四大構面探討後,本研究針對此四大構面以跨個案的方式,共歸納出17個相關命題進行深入分析,並得到以下結論:在國際佈局的策略考量方面,台灣自創國際品牌廠商進行國際佈局活動時,對組織內、外部的資源與環境皆會加以評估,其中組織內部以本身能力優勢的掌握及移轉程度為主要考量;組織外部則以追求市場規模為主要考量;在品牌發展方面,台灣自創品牌廠商的品牌經營方式一方面會依據組織本身能力的不足,與當地市場的人才、通路進行合作;另一方面會依據本身能力的強項展現在優異的產品力上;在國際化歷程中組織遭遇到的問題與相關解決方式方面,台灣自創國際品牌廠商在品牌國際化經營過程中,主要遭遇到缺乏國際管理的相關專業,而目前解決的方式是一方面在組織內部加強相關能力,一方面尋求組織外部的專業協助;在組織未來發展方向及策略考量因素與早期思考邏輯的異同處方面,台灣自創國際品牌廠商未來的國際佈局策略思考模式與早期的思考模式相同,都以追求市場規模為主要考量因素。
本研究藉由品牌發展路徑、品牌國際經營策略與策略考量因素等相關議題的完整架構之探討而歸結出上述命題與結論,能補足僅針對研究架構中部分主題探討的相關文獻,提供更為縝密的學術思考,作為後續研究者的參考。另外,也希望藉由台灣成功的自創品牌廠商的個案研究為之後有志發展品牌國際化的企業帶來借鏡,先行瞭解台灣廠商國際擴張的雛形和需具備的核心能力與組織資源,以利未來的國際化階段能發展的更為順利與穩健。也建議後續學者可針對研究限制中研究對象樣本、數量及訪談深度等不足之處,進行後續分析,以得到更為完整且適用性更佳的研究品質。
參考文獻 1. Aaker(1996),”Build Strong bran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 Agarwal & Ramaswami,(1992),《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mpact of Ownership , 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Factors》,pp1~25.
3. Ball&McCulloch (1999),《International Business: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ompetition》 , 7th ed.
4. Best global brands 2007,Interbrand
5. Charles W.L.Hill(2007),《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6. Czinkota, M. R., Rivoli P & Ronkainen I A.(199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ryden Press, 2nded
7. Davidson, William H. (1980),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ctiv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3), pp. 9-23
8. Dunning, J. H.(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 9-31
9. Hill, W. L & R. Jones(1995), 《Strategy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pp.224-255
10. Scott Ward, Larry Light and Jonathan Goldstine(1999),”What High-tech managers need to know about brand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1. 昆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geniusnet.com/geniusOnline/online.portal?ed=/Global/HQ/Chinese
1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15.htm
13. http://media.career.com.tw/Careerbook/magshort.asp?CA_NO=344p116
14. http://news.epochtimes.com/b5/5/10/9/n1079960.htm
15. http://news.epochtimes.com/b5/5/10/9/n1079960.htm
16.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advantech.tw/about/
17. 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494703
18. http://tw.myblog.yahoo.com/jw!tO4rAF.XChJ8EN4.nm.NbYUA/article?mid=747&prev=778&next=746
19. 帝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depoautolamp.com
20. 宇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mio-tech.com.tw/
21. http://www.5itaiwan.tw/blog/read.php?354
22. 美利達工業股份公司 http://merida-bikes.com
23. 統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www.uni-president.com.tw
24. http://www.aspireacademy.com/ERAdmin/uploads/BT2006-TeamReport-5.pdf
25. http://www.aspireacademy.com/ERAdmin/uploads/BT2006-TeamReport-5.pdf
26. http://www.ba.fju.edu.tw/singing/BP87/fellow/ff10/bpd1/b.htm
27. 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1882
28. http://www.bnext.com.tw/magazine/?mod=locality&func=view&id=1240
29. http://www.bnext.com.tw/magazine/?mod=locality&func=view&id=1241
30. http://www.cna.com.tw/CountyProject/DATA/001/web/p7.htm
31. 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9608-449-18
32. http://www.wheelgiant.com.tw/Bmu/ch/html/bmu_85/BMUCH850501.HTM
33.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34. 聯合國統計部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selectionbasicFast.asp
35. Johanson, Jan and Jan-Erik Valhne (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Commit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8 (1), pp. 23-32.
36. Root, F.,(1987),《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Ma: Lexington books
37. Scott Ward, Larry Light, and Jonathan Goldstine (1999), "What High-Tech Managers Need to Know About Bran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8. 卜正倫(2005/6/13),,建華投顧
39. 卜妙金(1994),《中國大陸市場營銷》。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40. 天下編輯(1992/12/01),<打一場流程戰>,天下雜誌第139期
41. 天下編輯(1996),《他們為什麼成功:統一》,初版,台北市
42. 王樵一(2007),《撐起食品一片天-高清愿的統一企業》,一版,台北市 : 超邁文化國際出版
43. 朱宜振(2007),「台灣工業電腦垂直整合策略的個案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4. 朱建芳(2008),「台商佈局全球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5. 江京芳(2005),「廠商自創品牌決策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健身器材廠商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江海平(2003),「明基電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47. 余宗翰(2003),「國際化與多角化對績效影響之硏究 : 以國內食品廠商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48. 吳永欽(2006),「從創新硏發與行銷管理的觀點探討新自創品牌公司的運作與動態變化」,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科管組碩士論文。
49. 呂馨玲(2008/03/12),<美利達自行車 入股合資,聰明綁全球人才>,天下雜誌第392期
50. 呂馨玲(2008/3/12)<美利達自行車 入股合資,聰明綁全球人才>,天下雜誌 392期
51. 李吉仁、陳振祥(1998),「中小企業轉型與升級經營模式之研究-由OEM轉型為ODM、自有品牌模式」,經部中小企業處委託研究。
52. 李明軒(2001/09/01),<自行車產業群聚 快捷敏銳,跑在世界最前端>,天下雜誌第244期
53. 李思嫺(2003),「組織內外部因素、建立自有品牌決策與廠商績效之關聯性硏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4. 李偉豪(2005),「從主觀的品牌權益探討品牌延伸 : 以我國電子資訊自創品牌廠商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5. 沈純慧(2006),「國際化程度對企業績效關係之影響 : 臺灣上市製造業公司之實證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6. 周先慶(2003),「自創品牌之市場進入策略-以台灣高爾夫產業進入美國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論文。
57. 周皇君(2006/03/15),<投資金童為何走「私」>,天下雜誌第342期
58. 林子正(2006),「OEM/ODM廠商轉型自有品牌經營之行銷通路建構歷程硏究 : 以明基電通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9. 林佳蔚(2007),「自創品牌策略與運動贊助策略對品牌美譽度影響之硏究 : 兩案高科技企業比較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60. 林茂仁、謝柏宏(2008/03/25),<統一超自有品牌銷售 挑戰250億>,經濟日報
61. 林卿雯(2003),「台灣資訊業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績效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2. 林銘松(1995),「台灣自創品牌廠商國際行銷通路選擇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交通大學商業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63. 邱志聖、王詩晴(2007),D-Link個案整理
64. 邱富正(2004),「合作廠商資源特性對網絡合作型態之影-以主機板產業為例」,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5. 施振榮(1996),《再造宏碁》,台北:天下文化。
66. 施振榮(2004),《宏碁的世紀變革 淡出製造.成就品牌》。台北市:天下文化。
67. 洪順慶(1996),國內廠商品牌代理決策之硏究。台北市 : 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68. 洪順慶(1999),台灣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策略與行銷績效之關係研究。中山管理評論,Vol.7 第四期 pp.71-104
69. 洪順慶(2006),《台灣品牌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
70. 洪震宇(2003/05/01),<最佳營運績效五十家 超競爭時代的新贏家>,天下雜誌第274期
71. 洪震宇(2005/05/01),<世界是舞台-全球皆基地 超限競爭>,天下雜誌第322期
72.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MyAdvantech, April 2008 No.5
73.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Product Selection Guide 2007-2008
74. 胡若堯(1994),自創品牌關鍵成功因素之硏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75. 胡倩文(2002),「台灣產業投資大陸策略佈局硏究 : 以照明產業為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硏究所碩士論文。
76. 孫正強(1997),「地區多元化策略 : 價值活動地區間佈局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77. 徐木蘭(1989/12/01),<不自外於「城堡歐洲」>,天下雜誌第103期
78. 翁玉娟(2000),”大陸投資先進與後進優勢之研究 – 以台商櫻花與豪山廚具為例”。企業管理系實務專題。
79. 馬慈憶(2006),「台灣高科技廠商自創品牌策略差異化之研究-以台灣液晶電視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0. 高天慶(2005),「台灣高科技產業廠商自創品牌決策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高宜凡(2006/02/15),<潛力企業-傳統產業>,天下雜誌第340期
82. 張玉文(1992/03/01),<昆盈借力使力>,天下雜誌第130期
83. 張秀屏(2000),「自創品牌策略,核心資源類型對品牌權益績效關係之硏究-國際化企業策略聯盟之實證」,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硏究所碩士論文。
84. 張淵宏(2006),「國際化程度與企業經營績效關連性硏究 : 以台灣集團企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硏究所碩士論文。
85. 梁譽馨(2005),「台商的全球多元化佈局與組織能耐和資源的關係 : 個案硏究」,國立曁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硏究所碩士論文。
86. 統一企業(2007/7),第34卷,第7期
87. 郭倩彤(2007),「台商自創品牌之過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硏究所碩士論文。
88. 陳一姍(2003/07/01),<敵軍變戰友 自行車A-Team大結盟>,天下雜誌第278期
89. 陳名君(2004/05/01),< no.212巨大機械獲利成長超過50%賺每一個環節>,天下雜誌第298期
90. 陳名君(2005/01/15),<傳產闢生路 小公司,大品牌>,天下雜誌第315期
91. 陳勇安(2004),「台灣資訊電子業廠商自創品牌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相關上市電子公司之個案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陳時奮(1997),何時是建立國際品牌的時機。世界經理文摘131期。
93. 陳慕君(2004/12/01),<只有賣商用PC,才是王道!>,e天下第48期
94. 喬友慶(2003),「國際化程度、產品差異化能力與績效之關聯性 : 台灣企業之實證硏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博士論文。
95. 曾意婷(2003),「國際化策略與進入模式關係之硏究 : 台灣高科技企業進入中國大陸跨文化之實證」,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96. 游常山(1991/08/01),<台灣產業失根大陸?>,天下雜誌第123期
97. 游常山(1991/09/01),<自行車世界第一? 皇冠下的日本陰影>,天下雜誌 第124期
98. 黃亦筠(2005/08/15),<車燈大王許敘銘-草根熱情 改造社區>,天下雜誌第329期
99. 黃志瑋(1999),「台灣資訊電子廠商國際化成長策略之硏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硏究所碩士論文。
100. 黃皇程(2004),「國際化程度及多角化程度對組織失敗之實證硏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101. 楊瑪利、洪震宇(2003/03/01),<帝寶許敘銘 設計點亮時尚車燈>,天下雜誌第270期
102. 萬中一、林信昌、林茂仁(2003/05/08),<馬孟明:成功整合,追求極致>, 經濟日報
103. 趙永全(2003),《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機遇與挑戰》。台北市:外貿協會商情服務處。
104. 劉欣靜(1997),「台灣廠商自創品牌之決策過程 : 以交易成本理論為分析架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硏究所碩士論文。
105. 盧玉慧(2006),「品牌進入策略之初探與分析 : 以台灣食品廠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106. 蕭錦綿(2007/02/14),<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中國超級戰場 台灣不能缺席>,天下雜誌第366期
107. 賴毅書(2005),「企業自創品牌(OBM)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硏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108. 顏孝芬(2004),「探討高科技產業者如何自創品牌以建立競爭優勢 : 以A公司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硏究所碩士論文。
109. 魏鶴欽、張書豪,(2005),,我國醫療器材產業海外直接投資影響因素之研究, 管理研究學報, 5(1)
110. 羅秀文(2008/1/28),<鼠的策略,新興市場 由弱轉強>,聯合晚報,台北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9535502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5502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洪順慶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欣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hsin hsia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欣曉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hsin hsiauen_US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1:24:38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1:24: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1:24: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35502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64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35502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cer為台灣早期投入至國際市場發展自創品牌的開拓者,後進許多台灣自創品牌廠商的國際化發展歷程也如同acer一般,以美歐為國際化佈局的起點,但多面臨在美國發展不佳,歐洲有較佳表現的情況。近年來,隨著大陸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的興起,代表除了歐美主流市場之外,台商亦可憑藉同文同種及地理距離較近等優勢而有其他有利的發展選擇,因此興起了探討台灣廠商在發展自創國際品牌的歷程中是基於何種策略考量因素,而決策出當初的國際化發展路徑?面對現今不同的政經環境發展,是否又有不同的策略考量?另外,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品牌經營方式為何且過程中又遭遇了哪些組織面的問題與衝擊?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依據自創品牌、國際化及全球區域市場特性探討的相關文獻,以具有良好經營成效且欲長期耕耘自創品牌的廠商在國際化過程中應有的策略規劃步驟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並以個案深度訪談而得的初級資料與蒐集報章雜誌報導的次級資料兩種方式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訪問台灣自有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優異的經營績效,且未來仍持續投入品牌國際化活動的廠商,包括:昆盈科技、帝寶工業、統一食品、技嘉科技、宇達電通、美利達工業和研華科技等七間個案公司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探討其國際佈局及品牌發展等策略背後之考量因素。
此七間個案公司依據研究架構的四大構面探討後,本研究針對此四大構面以跨個案的方式,共歸納出17個相關命題進行深入分析,並得到以下結論:在國際佈局的策略考量方面,台灣自創國際品牌廠商進行國際佈局活動時,對組織內、外部的資源與環境皆會加以評估,其中組織內部以本身能力優勢的掌握及移轉程度為主要考量;組織外部則以追求市場規模為主要考量;在品牌發展方面,台灣自創品牌廠商的品牌經營方式一方面會依據組織本身能力的不足,與當地市場的人才、通路進行合作;另一方面會依據本身能力的強項展現在優異的產品力上;在國際化歷程中組織遭遇到的問題與相關解決方式方面,台灣自創國際品牌廠商在品牌國際化經營過程中,主要遭遇到缺乏國際管理的相關專業,而目前解決的方式是一方面在組織內部加強相關能力,一方面尋求組織外部的專業協助;在組織未來發展方向及策略考量因素與早期思考邏輯的異同處方面,台灣自創國際品牌廠商未來的國際佈局策略思考模式與早期的思考模式相同,都以追求市場規模為主要考量因素。
本研究藉由品牌發展路徑、品牌國際經營策略與策略考量因素等相關議題的完整架構之探討而歸結出上述命題與結論,能補足僅針對研究架構中部分主題探討的相關文獻,提供更為縝密的學術思考,作為後續研究者的參考。另外,也希望藉由台灣成功的自創品牌廠商的個案研究為之後有志發展品牌國際化的企業帶來借鏡,先行瞭解台灣廠商國際擴張的雛形和需具備的核心能力與組織資源,以利未來的國際化階段能發展的更為順利與穩健。也建議後續學者可針對研究限制中研究對象樣本、數量及訪談深度等不足之處,進行後續分析,以得到更為完整且適用性更佳的研究品質。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研究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自創國際品牌 5
第二節 國際化 17
第三節 全球區域市場特性探討 2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3
第四章 個案分析 45
第一節 昆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Genius) 45
第二節 帝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DEPO) 54
第三節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Uni-President) 62
第四節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IGABYTE) 70
第五節 宇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Mio) 77
第六節 美利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MERIDA) 85
第七節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Advantech) 93
第五章 命題發展與討論 100
第一節 發展自創品牌之考量因素 101
第二節 國際化階段 109
第三節 國際化過程中組織所遭遇的問題 120
第四節 未來目標 123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1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3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4
第四節 研究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5502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自創品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佈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牌發展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自創品牌廠商國際佈局與品牌發展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aker(1996),”Build Strong bran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 Agarwal & Ramaswami,(1992),《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mpact of Ownership , 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Factors》,pp1~25.
3. Ball&McCulloch (1999),《International Business: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ompetition》 , 7th ed.
4. Best global brands 2007,Interbrand
5. Charles W.L.Hill(2007),《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6. Czinkota, M. R., Rivoli P & Ronkainen I A.(199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ryden Press, 2nded
7. Davidson, William H. (1980),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ctiv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3), pp. 9-23
8. Dunning, J. H.(1980),” 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 : 9-31
9. Hill, W. L & R. Jones(1995), 《Strategy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pp.224-255
10. Scott Ward, Larry Light and Jonathan Goldstine(1999),”What High-tech managers need to know about brand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1. 昆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geniusnet.com/geniusOnline/online.portal?ed=/Global/HQ/Chinese
12.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15.htm
13. http://media.career.com.tw/Careerbook/magshort.asp?CA_NO=344p116
14. http://news.epochtimes.com/b5/5/10/9/n1079960.htm
15. http://news.epochtimes.com/b5/5/10/9/n1079960.htm
16.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advantech.tw/about/
17. 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494703
18. http://tw.myblog.yahoo.com/jw!tO4rAF.XChJ8EN4.nm.NbYUA/article?mid=747&prev=778&next=746
19. 帝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depoautolamp.com
20. 宇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mio-tech.com.tw/
21. http://www.5itaiwan.tw/blog/read.php?354
22. 美利達工業股份公司 http://merida-bikes.com
23. 統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www.uni-president.com.tw
24. http://www.aspireacademy.com/ERAdmin/uploads/BT2006-TeamReport-5.pdf
25. http://www.aspireacademy.com/ERAdmin/uploads/BT2006-TeamReport-5.pdf
26. http://www.ba.fju.edu.tw/singing/BP87/fellow/ff10/bpd1/b.htm
27. 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1882
28. http://www.bnext.com.tw/magazine/?mod=locality&func=view&id=1240
29. http://www.bnext.com.tw/magazine/?mod=locality&func=view&id=1241
30. http://www.cna.com.tw/CountyProject/DATA/001/web/p7.htm
31. 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9608-449-18
32. http://www.wheelgiant.com.tw/Bmu/ch/html/bmu_85/BMUCH850501.HTM
33.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34. 聯合國統計部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selectionbasicFast.asp
35. Johanson, Jan and Jan-Erik Valhne (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Commit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8 (1), pp. 23-32.
36. Root, F.,(1987),《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Ma: Lexington books
37. Scott Ward, Larry Light, and Jonathan Goldstine (1999), "What High-Tech Managers Need to Know About Bran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8. 卜正倫(2005/6/13),,建華投顧
39. 卜妙金(1994),《中國大陸市場營銷》。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40. 天下編輯(1992/12/01),<打一場流程戰>,天下雜誌第139期
41. 天下編輯(1996),《他們為什麼成功:統一》,初版,台北市
42. 王樵一(2007),《撐起食品一片天-高清愿的統一企業》,一版,台北市 : 超邁文化國際出版
43. 朱宜振(2007),「台灣工業電腦垂直整合策略的個案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4. 朱建芳(2008),「台商佈局全球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5. 江京芳(2005),「廠商自創品牌決策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健身器材廠商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江海平(2003),「明基電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47. 余宗翰(2003),「國際化與多角化對績效影響之硏究 : 以國內食品廠商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48. 吳永欽(2006),「從創新硏發與行銷管理的觀點探討新自創品牌公司的運作與動態變化」,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科管組碩士論文。
49. 呂馨玲(2008/03/12),<美利達自行車 入股合資,聰明綁全球人才>,天下雜誌第392期
50. 呂馨玲(2008/3/12)<美利達自行車 入股合資,聰明綁全球人才>,天下雜誌 392期
51. 李吉仁、陳振祥(1998),「中小企業轉型與升級經營模式之研究-由OEM轉型為ODM、自有品牌模式」,經部中小企業處委託研究。
52. 李明軒(2001/09/01),<自行車產業群聚 快捷敏銳,跑在世界最前端>,天下雜誌第244期
53. 李思嫺(2003),「組織內外部因素、建立自有品牌決策與廠商績效之關聯性硏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4. 李偉豪(2005),「從主觀的品牌權益探討品牌延伸 : 以我國電子資訊自創品牌廠商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5. 沈純慧(2006),「國際化程度對企業績效關係之影響 : 臺灣上市製造業公司之實證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6. 周先慶(2003),「自創品牌之市場進入策略-以台灣高爾夫產業進入美國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論文。
57. 周皇君(2006/03/15),<投資金童為何走「私」>,天下雜誌第342期
58. 林子正(2006),「OEM/ODM廠商轉型自有品牌經營之行銷通路建構歷程硏究 : 以明基電通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59. 林佳蔚(2007),「自創品牌策略與運動贊助策略對品牌美譽度影響之硏究 : 兩案高科技企業比較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60. 林茂仁、謝柏宏(2008/03/25),<統一超自有品牌銷售 挑戰250億>,經濟日報
61. 林卿雯(2003),「台灣資訊業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績效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2. 林銘松(1995),「台灣自創品牌廠商國際行銷通路選擇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交通大學商業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63. 邱志聖、王詩晴(2007),D-Link個案整理
64. 邱富正(2004),「合作廠商資源特性對網絡合作型態之影-以主機板產業為例」,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5. 施振榮(1996),《再造宏碁》,台北:天下文化。
66. 施振榮(2004),《宏碁的世紀變革 淡出製造.成就品牌》。台北市:天下文化。
67. 洪順慶(1996),國內廠商品牌代理決策之硏究。台北市 : 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68. 洪順慶(1999),台灣廠商自創國際品牌策略與行銷績效之關係研究。中山管理評論,Vol.7 第四期 pp.71-104
69. 洪順慶(2006),《台灣品牌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
70. 洪震宇(2003/05/01),<最佳營運績效五十家 超競爭時代的新贏家>,天下雜誌第274期
71. 洪震宇(2005/05/01),<世界是舞台-全球皆基地 超限競爭>,天下雜誌第322期
72.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MyAdvantech, April 2008 No.5
73.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Product Selection Guide 2007-2008
74. 胡若堯(1994),自創品牌關鍵成功因素之硏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75. 胡倩文(2002),「台灣產業投資大陸策略佈局硏究 : 以照明產業為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硏究所碩士論文。
76. 孫正強(1997),「地區多元化策略 : 價值活動地區間佈局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77. 徐木蘭(1989/12/01),<不自外於「城堡歐洲」>,天下雜誌第103期
78. 翁玉娟(2000),”大陸投資先進與後進優勢之研究 – 以台商櫻花與豪山廚具為例”。企業管理系實務專題。
79. 馬慈憶(2006),「台灣高科技廠商自創品牌策略差異化之研究-以台灣液晶電視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0. 高天慶(2005),「台灣高科技產業廠商自創品牌決策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高宜凡(2006/02/15),<潛力企業-傳統產業>,天下雜誌第340期
82. 張玉文(1992/03/01),<昆盈借力使力>,天下雜誌第130期
83. 張秀屏(2000),「自創品牌策略,核心資源類型對品牌權益績效關係之硏究-國際化企業策略聯盟之實證」,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硏究所碩士論文。
84. 張淵宏(2006),「國際化程度與企業經營績效關連性硏究 : 以台灣集團企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硏究所碩士論文。
85. 梁譽馨(2005),「台商的全球多元化佈局與組織能耐和資源的關係 : 個案硏究」,國立曁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硏究所碩士論文。
86. 統一企業(2007/7),第34卷,第7期
87. 郭倩彤(2007),「台商自創品牌之過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硏究所碩士論文。
88. 陳一姍(2003/07/01),<敵軍變戰友 自行車A-Team大結盟>,天下雜誌第278期
89. 陳名君(2004/05/01),< no.212巨大機械獲利成長超過50%賺每一個環節>,天下雜誌第298期
90. 陳名君(2005/01/15),<傳產闢生路 小公司,大品牌>,天下雜誌第315期
91. 陳勇安(2004),「台灣資訊電子業廠商自創品牌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相關上市電子公司之個案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陳時奮(1997),何時是建立國際品牌的時機。世界經理文摘131期。
93. 陳慕君(2004/12/01),<只有賣商用PC,才是王道!>,e天下第48期
94. 喬友慶(2003),「國際化程度、產品差異化能力與績效之關聯性 : 台灣企業之實證硏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博士論文。
95. 曾意婷(2003),「國際化策略與進入模式關係之硏究 : 台灣高科技企業進入中國大陸跨文化之實證」,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96. 游常山(1991/08/01),<台灣產業失根大陸?>,天下雜誌第123期
97. 游常山(1991/09/01),<自行車世界第一? 皇冠下的日本陰影>,天下雜誌 第124期
98. 黃亦筠(2005/08/15),<車燈大王許敘銘-草根熱情 改造社區>,天下雜誌第329期
99. 黃志瑋(1999),「台灣資訊電子廠商國際化成長策略之硏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硏究所碩士論文。
100. 黃皇程(2004),「國際化程度及多角化程度對組織失敗之實證硏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101. 楊瑪利、洪震宇(2003/03/01),<帝寶許敘銘 設計點亮時尚車燈>,天下雜誌第270期
102. 萬中一、林信昌、林茂仁(2003/05/08),<馬孟明:成功整合,追求極致>, 經濟日報
103. 趙永全(2003),《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機遇與挑戰》。台北市:外貿協會商情服務處。
104. 劉欣靜(1997),「台灣廠商自創品牌之決策過程 : 以交易成本理論為分析架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硏究所碩士論文。
105. 盧玉慧(2006),「品牌進入策略之初探與分析 : 以台灣食品廠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106. 蕭錦綿(2007/02/14),<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中國超級戰場 台灣不能缺席>,天下雜誌第366期
107. 賴毅書(2005),「企業自創品牌(OBM)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硏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108. 顏孝芬(2004),「探討高科技產業者如何自創品牌以建立競爭優勢 : 以A公司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硏究所碩士論文。
109. 魏鶴欽、張書豪,(2005),,我國醫療器材產業海外直接投資影響因素之研究, 管理研究學報, 5(1)
110. 羅秀文(2008/1/28),<鼠的策略,新興市場 由弱轉強>,聯合晚報,台北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