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胡錦濤對臺策略之研究
作者 趙代川
貢獻者 李登科
趙代川
關鍵詞 中共
胡錦濤
策略
統戰
兩岸關係
中共對臺政策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3:30:48 (UTC+8)
摘要 2002年11月,中共召開第十六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後,逐步進行第三代與第四代領導人的權力交替,胡錦濤陸續接任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及軍委會主席等職。胡錦濤接掌軍政大權後,即逐次調整對臺策略,以「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兩手策略,透過政治、外交、經濟、軍事及文化等面向,對我政府與民間進行統戰工作。胡錦濤主政期間對臺策略調整之變因,對臺策略之實質內涵與運用方式,以及我政府應有的認知與因應對策,即成為本論文研究的核心。
影響胡錦濤對臺策略調整之因素有三,即為國際局勢、大陸內部與臺灣因素等三項。此外,探析中共對臺策略內涵,必需先瞭解中共對臺戰略目標為何;要探究中共對臺戰略目標,則需先究明中共現階段國家戰略目標的優先順序。因為中共對臺策略需為中共對臺戰略目標所服務,中共對臺戰略目標亦需支持國家戰略目標的達成。中共十六大明白揭示中共歷史三大任務依序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簡言之,「和平發展」係為中共21世紀的國家戰略。
中共對臺戰略從屬於中共國家戰略。為進一步探析中共對臺戰略移轉的常與變,試將中共對臺戰略目標區分四個層次與階段,即「中國統一」為中共對臺戰略終極目標;「和平統一」為中共對臺戰略首要目標;「遏制臺獨」為中共對臺戰略優先目標;「和平發展」為中共對臺戰略過渡目標。「中國統一」事關中共核心利益,可見未來不可能改變;「和平統一」,事關「和平崛起」國家戰略的成敗,短期不會改變;「遏制臺獨」事關中共主權,不可能改變;「和平發展」乃中共現階段的戰略選擇,除非發生臺獨重大事變或其軍力足以在短期內解決「臺灣問題」,否則不會輕易改變。
中共對臺策略需支持對臺戰略目標的達成。胡錦濤對臺策略聚焦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等五個面向。政治策略內涵為「反獨促統、和平發展」;外交策略內涵為「一中外交、經美制臺」;經濟策略內涵為「經濟吸納、以商圍政」;軍事策略內涵為「軍事威懾、遏制臺獨」;文化策略內涵為「文化統戰、爭取認同」。胡錦濤與中共過去領導人不同之處,即在於其靈活、務實、彈性與棉裡藏針的風格,亦即「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對臺策略,吾人必需謹慎因應。
參考文獻 壹、政府出版品與文件
一、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臺北:國防部印製,2004年。
行政院陸委會,〈辜汪會談共同協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公報第3期卷2,1993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臺北:行政院陸委會,2003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能源安全的戰略考量〉《大陸工作簡報》,2001年。
軍情局,《中共「十六大」評析專輯》,臺北:軍情局,2003年。
國防大學編,《解碼中共「十七大」-胡錦濤時代政策之剖析》,八德:國防大學出版,2007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古寧頭大截三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9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書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三、美國
Bush,George W.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Report.(Washington,D.C.: The White House,2001).
Tarnoff,Peter.“Building a New Consensus on China.”U.S.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Vol. 8.(Washington,D.C.:Office of Public Communication,Bureau of Public Affairs,1997).
Truman,Harry S.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HarryS.Truman,
Containing the Public Messages,Speeches,and Statements of the President,1945-1953.(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
貳、專書
一、中文專書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朱新民編,《胡溫體制下的平衡戰略》,臺北:財團法人遠景基金會,2005年。
吳安家,《從原始文件解讀中共黨史》,臺北: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2006年。
吳瑛編,《中國大陸綜覽-97年版》,臺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8年。
李功勤,《中華民國發展史-兼論兩個中國的互動與衝突》,臺北:幼獅文化,2004年。
林中斌,《以智取勝》,臺北:全球防衛雜誌,2005年。
林佳龍,《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邱榮舉,《學術論文寫作研究》,臺北:翰臚圖書,2002年。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臺政策-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
胡鞍鋼,《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康紹邦、宮力,《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
張五岳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亞中、李英明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文化,2000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郭瑞華,《中共對臺工作組織體系概論》,臺北:法務部調查局,2004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陳明顯,《晚年毛澤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陸年安,《後冷戰時期美中臺戰略關係與我國家安全》,臺北:豐盈美術印刷公司,2000年。
傅啟學,《三十年來中美中俄關係的演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曾章瑞,《2003臺海戰略環境評估》,臺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2003年。
黃中天、張五岳,《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項靖、陳儒晰、陳玉箴、陳美馨譯,《論文計畫與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楊開煌,《出手-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趙建民,《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展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
劉必榮,《國際觀的第一本書》,臺北:先覺出版社,2008年。
劉阿明,《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劉靜波,《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蔡瑋,《中共的涉臺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2000年。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閻學通,《戰略與管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閻學通、孫學峰編,《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出版社,1998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鄧伯宸譯,《族群》,臺北:立緒文化,2004年。
二、英文專書
Keohane, Robert & Nye,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Litlle, Brown and Company,1977.
Lampton,David M.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Zakaria,Fareed.The Future of Freedom, Illiberal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 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3.
參、期刊
一、中文期刊
王宏偉,〈美印核協議風波的深層原因〉《環球》,2007年第9期,頁61。
王建偉,〈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外交態勢與對華政策〉《國際觀察》,2003年第6期,頁5-6。
吳修辰,〈2028年俄羅斯稱霸歐洲大陸〉《商業週刊第901期》,臺北:商業週刊,2005年2月,頁15-18。
宋怡慶,〈現階段中共對臺統戰工作之策略研析〉《陸軍學術雙月刊》,2006年,頁31-44。
李秀石,〈中日關係中的臺灣問題〉《日本學刊》,2008年第4期,頁28。
李明,〈軍事實力與決心是遏制臺獨之本〉《瞭望新聞周刊》,2003年第51期,頁10-11。
李明峻,〈俄羅斯浴火重生 拚經濟擴軍有成〉《新臺灣新聞週刊》,2008年11月21日,第661期,頁52-53。
林文程,〈中共『對臺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國防政策評論》,4(1):頁90~111。
林正義,〈布胡會與臺美關係發展〉《戰略安全研析》,2006年第13期,頁6-9。
林克,〈中共裁軍難讓臺灣安心〉《商業周刊》,2006年1月23日,頁114-116。
林利民,〈國際地緣戰略形勢與中國的選擇〉《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3期,頁29-33。
邵沁妍,〈中國和平崛起中的臺灣問題〉《西藏發展論壇》,2006年,頁37-38。
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定位〉《中國大陸研究》,48(3):頁1~23。
邵宗海,〈北京對臺政策演變的透視〉《中共研究》,2007年41卷1期,頁29-32。
邱坤玄,〈兩岸兩會復談的意義與展望〉《展望與探索》,2008年,第6卷7期,頁1-5。
時殷弘,〈國家大戰略理論與中國的大戰略實踐〉《現代國際關係》,2004年第3期,頁41-46。
張旭成,〈如何影響美國外交?評述各國在美的遊說活動〉《中共研究》,2007年第11期,頁35-37。
張淑慧,〈中共經美制臺戰略探研〉《中共研究》,2008年,42卷4期,頁76-90。
張榮恭,〈中共兩度聽言觀行與當前兩岸困局〉《國政專題研究-兩岸關係》,2001年第1卷第6期,頁5-8。
張曉忠、梁宏,〈中國維護主權與國家利益的基本經驗〉《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季刊》,1999年,頁48-49。
陳文生,〈九一一後美國霸權治理策略:以伊拉克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005年第23期,頁177-180。
陳德昇,〈中共對臺工作組織與人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37(5):頁20~30。
陳德昇,〈國共經貿論壇後的對臺策略與發展〉《展望與探索月刊》,臺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6年,頁7-10。
彭光謙,〈臺灣問題關係中華民族最高利益〉《瞭望新聞周刊》,2005年第11期,頁12-15。
楊敏,胡雅琴,〈淺析我國石油價格走勢〉,《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期刊》,2007年,頁167-170。
楊開煌,〈十七大後中共對臺政策走向之分析〉《展望與探索》,2007年第5卷第12期,頁103-104。
楊開煌,〈中共「兩會」後對臺政策觀察〉《中共研究》,2008年42卷3期,頁103-109。
劉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光輝一頁〉《統一論壇》,2008年第6期,頁5-7。
潘錫堂,〈從陳水扁總統大陸政策的主張看兩岸關係 (上)〉《臺海兩岸前瞻探索》,1999年第23期,頁12-16。
衛靈,〈析美印關係及其對華影響〉《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5期,頁67-69。
魏艾,〈中共「兩會」後對臺政策觀察〉《中共研究》,2008年42卷3期,頁109-112。
魏艾,〈蕭胡會對兩岸政經關係之影響研析〉《展望與探索》,2008年,第6卷第5期,頁2-5。
二、英文期刊
Brzezinski,Zbigniew & Mearsheimer,John.“Debate: Clash of the Titans.”Foreign Policy, No. 146,(January/February 2005), pp.46-50.
Whyte,Martin K.“The Study of Mainland China: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Minimal Data Problem.”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 No. 6,(March 1991), pp.1-12.
肆、博碩士論文、學報
何秉澔,〈胡錦濤時期中國大陸經濟外交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臺政策〉,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碩士論文,2003年,頁6-8。
高達勇,〈新世紀中共對臺經濟戰略之研究(2000-2004)〉,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張智誠,〈後冷戰時期中共對臺戰略之研究(1989-2000)〉,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潘啟民,〈從反分裂國家法檢視中共對臺政策之演變〉,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范前鋒、徐駿華,〈試論胡錦濤對祖國統一的理論和政策創新〉《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頁41。
陳華杰、胡承統,〈和平發展:塑造美國對中國的新認知〉《復旦學報》,2005年,頁38-44。
楊開煌,〈中共『對臺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7:頁67~103。
翟曉敏,〈關於臺灣問題的戰略思考〉《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2期,頁22-24。
趙殿玉,〈中國石油戰略安全因素分析〉《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6卷第4期,頁38。
伍、學術研討會論文
王昆義、李黎明,〈攻心為上-解構中國對臺輿論戰〉,《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所,2006年8月24、25日,頁31-33。
胡聲平,〈胡錦濤與江澤民領導下中共對臺政策的初步比較─以決策理論分析〉,《2005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12月10、11日,頁10-15。
馬振坤,〈中共心理戰與對臺心戰策略〉,《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系,2006年8月24、25日,頁341。
黃嘉樹,〈改革開放與對臺戰略的調整〉,《第4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8年12月26日,頁1-5。
趙建民、張五岳,〈胡錦濤主政下中共對臺政策的持續與變遷〉,《兩岸治理與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國關中心中國經濟社會研究所,2008年11月8日,頁1-3。
鍾文博,〈從民族國家到公民國家:一個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省思〉,《第六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父紀念館,2005年11月17、18日,頁43-44。
陸、報紙資料
人民日報,〈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2000年2月21日,版1。
人民日報,〈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江主席發表講話受到歡迎〉,1999年3月27日,版1。
人民日報,〈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1949年3月16日,版1。
人民日報,〈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1981年10月1日,版1。
中國時報,〈錢其琛:大陸、臺灣同屬一個中國〉,2000年8月26日,版4。
王玉燕,〈胡錦濤:共軍唯一工作 對臺作戰〉,聯合報,2007年8月27日,版A14。
白德華,〈中共對臺政策急轉彎〉,工商時報,1999年8月6日,版10。
李華球,〈中共石油戰略暴露謀取區域霸權野心〉,青年日報,2006年3月24日,版2。
林中斌,〈林中斌:北京下藥加壓華府 臺美交惡兇中有吉〉,中國時報,2007年10月1日,版3。
張五岳,〈兩岸關係的新里程碑〉,2005年5月13日,中國時報,版A15。
解放軍報,〈江澤民與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會談時談臺灣問題〉,2000年3月21日,版1。
蔡慧貞,〈監院調查:兩岸密使往還歷時三年〉,中國時報,2001年1月22日,版1。
聯合晚報,〈薄瑞光:臺灣偷偷搞公投 製造麻煩〉,2007年12月11日,版2。
柒、網路資料
〈2006年中國的國防〉,2006/12/29,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6-12/29/content_5546516.htm,2008/12/17下載。
人民網,〈中國和平崛起是否可能?〉,2003/8/30,http:// www.studytimes.com.cn/,2009/3/6下載。
人民網,〈美日確定12項亞太戰略目標 列入臺海問題〉,2005/2/20,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0/3189656.html,2009/4/18下載。
人民網,〈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 千名學子走訪北京高校〉,2006/7/12,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3/4589897.html,2009/2/14下載。
大陸委員會,〈1996年-2008年度綜合分析報告〉,2008/11/2,http://www.mac.gov.tw/,2009/2/25下載。
〈大陸臺企聯 重量級臺商入列〉,2007/4/16,http://udn.com/,2008/12/17下載。
〈九二共識下恢復協商〉,2008/3/31,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 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1+122008033100373,00.htm1,2009/1/20下載。
〈中共十七大『和諧社會』將成外交政策綱領〉,2007/10/14,http://news.yam.com/can/china/200710/20071014857323.html,2008/11/18下載。
中央社,〈中選會:第十二任總統選舉投票率76.33%〉,2008/3/22,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0322/1/vf9e.html,2009/3/4下載。
中共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http://www.mac.gov.tw/big5/rpir/11.htm,2008/4/21下載。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2005/12/22,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_5.htm。2009/01/03下載。
中國評論新聞,〈美國智庫評臺海局勢:臺灣挑釁將加速統一〉,2007/7/20,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4/1/2/8/100412894.html?coluid=3&kindid=12&docid=100412894,2009/4/1下載。
中國新聞網,〈受惠于大陸家電下鄉政策 臺灣電子企業回暖〉,2009/03/11,http://www.cns.hk:89/it/jdxw/news/2009/03-11/1597522.shtml,2009/4/13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1979/1/1,http://30.people.com.cn/BIG5/122679/8066257.html,2008/10/9下載。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資訊》,http://www.mofa.gov.tw/webapp/mp?mp=1,2008/3/11下載。
〈中共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兩岸經濟合作情勢之評析〉,2006/5/1,http://www.npf.org.tw/particle-4871-1.html,2008/10/25下載。
〈六屆第二會期施政報告〉,2005/10/6,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6977&ctNode=112,2008/12/14。
〈北京經外制臺,內外有別〉,2008/11/28,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21&id=172,2009/4/8下載。
天下雜誌,〈面對中國民意調查〉,2007/5/27,http://reading.udn.com/library/book.jsp?mcate=29&tid=793,2009/2/14下載。
王平宇,〈胡錦濤會臺商企圖影響臺灣大選〉,2003/12/26,http://www.mac.tpciuwh.htokse.tw/,2009/2/10下載。
王崑義,〈俄羅斯抗衡中共中亞新殖民主義利益之爭日熾〉,2008/4/21,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bgid=22448&entryid=579319,2009/4/23下載。
《反分裂國家法》,2005/3/14,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5-03/14/content_2694168.htm,2008/9/14下載。
江澤民,〈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政治報告〉,2002/11/8,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2002/11/8,2008/12/13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情勢〉,2008/1/2,http://www.mac.gov.tw/,2009/3/2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貿與臺灣經濟發展〉,2003/4/9,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tsai920409.htm,2009/4/6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008/11/30,http://www.mac.gov.tw/,2009/2/10下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當前經濟總體情勢〉,2008/11,http://www.cepd.gov.tw/,2009/3/4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情勢報告-中共對臺政策〉,2004/1,http://www.mac.gov.tw/big5/cnrpt/9301/08.pdf,2009/3/10下載。
〈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2008/3/26,http://www.gwytb.gov.cn/zyjh/ zyjh0.asp?zyjhmid=1534,2009/1/11下載。
〈李維一:臺辦設投訴協調局榜帳臺商在大陸權益〉,2005/9/28,http://tw.people.com.cn/GB/14810/3732972.html,2008/12/14下載。
〈兩岸交流頻繁 對臺工作創新局〉,2007/10/23,http://paper.wenweipo.com/2007/10/23/CH0710230050.htm,2007/10/23下載。
奇摩新聞網,〈馬英九蕭萬長高票當選〉,2008/3/22,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322/35/vv6j.html.,2009/2/14下載。
東南快報,〈美臺海戰略變局:重智庫警告臺當局入聯公投〉,2007/11/11,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news.eastday.com/c/20071109/u1a3216927.html,2009/3/8下載。
法務部調查局,〈兩峽兩岸關係紀要〉,2005/5,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schrono/9405.htm#007,2009/3/21下載。
〈美軍已經將作戰半徑延伸到整個中國東北部地區〉,2005/5/4,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NorthAmerica/2005531553356.html.,2009/3/31下載。
青年日報〈中共軍備預算高出我九倍 威脅仍在〉,2009/1/24,http://news.gpwb.gov.tw/newpage_blue/news.php?css=2&rtype=1&nid=73253,2009/2/10下載。
星島環球網,〈臺灣跌宕政局回顧:貪腐、空轉、危機〉,2006/12/27,www.singtaonet.com,2009/3/4下載。
〈胡錦濤在聯大呼籲樹立新安全觀和和諧世界理念〉,2005/9/19,http://news.sohu.com/20050919/n226994680.shtml,2008/12/19下載。
〈胡錦濤提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四點意見〉,2005/03/04,http://news.xinhuanet.com/taiwan/2005-03/04/content_2649922.htm,2008/12/10下載。
〈胡錦濤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2006/7/10,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12/content_4823653.htm,2009/3/10下載。
〈胡錦濤強調: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2008/3/5,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2008lh/content_909458.htm,2009/2/24下載。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2007/10/15,http://news.wenweipo.com/2007/10/15/IN0710150091.htm,2008/12/11下載。
軍聞社,〈中共積極擴張軍備,謀臺企圖迄未改變〉,2007/11/29,http://tw.myblog.yahoo.com/jw!1Ln_SHSBBRn5o_uKdxEqD0Qm/article?mid=7155,2009/3/1下載。
〈馬英九外交政策白皮書──活路外交、擁抱全球〉,2007/11/20,http://2008.ma.19.net/news/20071120/4825,2009/2/11下載。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2008/12/31,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31/content_10586495_2.htm,2009/3/10下載。
〈國共論壇閉幕十五項結論大陸釋利多〉,2006/4/15,http://tw.news.yahoo.com/060415/39/31egz.html,2008/12/15。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2008/12,http://report.mnd.gov.tw/chinese/a5_3c.html,2009/3/3下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辦公室,〈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1993/8/6,http://www.china.org.cn/indexC.htm1,2009/1/20下載。
海基會網站,〈海基會公布兩岸開放交流20年全國性民意調查報告〉,2007/11/28,http://www.sef.org.tw/,2009/2/14下載。
張豐勝、李韞,〈從原油進口結構看我國原油戰略安全〉,http://www.ailong.com/pages/article/13/4.htm,2009/4/7下載。
許世銓,〈改革開放30年與大陸對臺政策歷史性演進〉,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zpykpub/docDetail.jsp?docid=32112,2009年3/11下載。
陳華昇,〈2009年臺灣政黨政治情勢評估與展望〉,2008/12/24,http://www.npf.org.tw/post/2/5246,2009/3/3下載。
陸委會官方網站,〈中共阻我加入世界衛生組織〉,2008/2/12,http://www.mac.gov.tw/big5/cnrpt/9707/8.pdf,2009/3/19下載。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各國最新軍購資料〉,2006/5,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1877886,2009/3/31下載。
〈第七屆第一會期外交施政報告:當前外交挑戰與作為〉,2008/3/5,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30543&ctNode=112&mp=1,2008/12/14下載。
童振源,〈臺灣對外經濟戰略之檢討與建議〉,200811/14,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33&Itemid=120,2009/3/4下載。
童振源,200811/14,〈臺灣對外經濟戰略之檢討與建議〉,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33&Itemid=120,2009/3/4下載。
新華社,〈中石油與俄羅斯有關公司簽署石油貿易及管道協議〉,2009/2/17,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2/18/content_1234480.htm,2009/4/23下載。
新華網,〈臺灣經濟發展情況〉,2009/3/4,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15.htm,2009/3/4下載。
〈臺商協會聯繫一覽表〉,2007/9/17,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1/01_1_2.asp,2008/12/17下載。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1993/8/3,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coprc.gov.hk/chn/xwfb/zfbps/t55512.htm,2009/1/8下載。
賈慶林,〈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繼續爭取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2005/1/28,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refer95/2_4.htm,2008/12/15。
劉亞洲,〈大國策(下)〉,http://www.bjsjs.net/news/news.php?intNewsId=502,2008/12/14下載
劉屏,〈入聯公投逼美轉向支持統一〉,2007/11/3,http://tw.myblog.yahoo.com/jw!1Ln_SHSBBRn5o_uKdxEqD0Qm/article?mid=6585,2009/4/5下載。
潘錫堂,《兩岸復談後下一步如何走》,2008/6/17,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6/17ZM-920632.htm,2008/10/28下載。
鄭海麟,〈胡錦濤的兩岸和平發展72字方針〉,2008/3/1,http://www.haixiainfo.com.tw/FF/218-7440.html,2009/3/21下載。
駐俄羅斯代表處經濟組,〈俄羅斯油元收入豐富,經濟成長亮麗〉,2006/8/30,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922&report_id=116563,2009/4/24下載。
聯合新聞網,〈希拉蕊:臺灣問題 不影響美中關係〉,2009/2/20,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2009/3/4下載。
嚴安林,〈臺灣政治局勢的演變與兩岸關係走向〉「第十七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31497,2009/3/4下載。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6981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81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登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趙代川zh_TW
dc.creator (作者) 趙代川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3:30:48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3:30: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3:30: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981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96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981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02年11月,中共召開第十六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後,逐步進行第三代與第四代領導人的權力交替,胡錦濤陸續接任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及軍委會主席等職。胡錦濤接掌軍政大權後,即逐次調整對臺策略,以「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兩手策略,透過政治、外交、經濟、軍事及文化等面向,對我政府與民間進行統戰工作。胡錦濤主政期間對臺策略調整之變因,對臺策略之實質內涵與運用方式,以及我政府應有的認知與因應對策,即成為本論文研究的核心。
影響胡錦濤對臺策略調整之因素有三,即為國際局勢、大陸內部與臺灣因素等三項。此外,探析中共對臺策略內涵,必需先瞭解中共對臺戰略目標為何;要探究中共對臺戰略目標,則需先究明中共現階段國家戰略目標的優先順序。因為中共對臺策略需為中共對臺戰略目標所服務,中共對臺戰略目標亦需支持國家戰略目標的達成。中共十六大明白揭示中共歷史三大任務依序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簡言之,「和平發展」係為中共21世紀的國家戰略。
中共對臺戰略從屬於中共國家戰略。為進一步探析中共對臺戰略移轉的常與變,試將中共對臺戰略目標區分四個層次與階段,即「中國統一」為中共對臺戰略終極目標;「和平統一」為中共對臺戰略首要目標;「遏制臺獨」為中共對臺戰略優先目標;「和平發展」為中共對臺戰略過渡目標。「中國統一」事關中共核心利益,可見未來不可能改變;「和平統一」,事關「和平崛起」國家戰略的成敗,短期不會改變;「遏制臺獨」事關中共主權,不可能改變;「和平發展」乃中共現階段的戰略選擇,除非發生臺獨重大事變或其軍力足以在短期內解決「臺灣問題」,否則不會輕易改變。
中共對臺策略需支持對臺戰略目標的達成。胡錦濤對臺策略聚焦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等五個面向。政治策略內涵為「反獨促統、和平發展」;外交策略內涵為「一中外交、經美制臺」;經濟策略內涵為「經濟吸納、以商圍政」;軍事策略內涵為「軍事威懾、遏制臺獨」;文化策略內涵為「文化統戰、爭取認同」。胡錦濤與中共過去領導人不同之處,即在於其靈活、務實、彈性與棉裡藏針的風格,亦即「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對臺策略,吾人必需謹慎因應。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五節 文獻分析………………………………………………9
第二章 中共對臺策略歷史回顧…………………………………14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對臺策略…………………………………14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對臺策略…………………………………18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對臺策略…………………………………25
第四節 小結……………………………………………………34
第三章 胡錦濤對臺策略調整變因………………………………36
第一節 國際環境因素…………………………………………36
第二節 中國大陸內部因素……………………………………48
第三節 臺灣因素………………………………………………56
第四節 小結……………………………………………………71
第四章 胡錦濤對臺策略分析……………………………………73
第一節 對臺戰略目標…………………………………………74
第二節 對臺策略實質內涵……………………………………82
第三節 具體推動方式…………………………………………100
第四節 小結……………………………………………………119
第五章 胡錦濤對臺策略得失評估………………………………121
第一節 具體成果………………………………………………121
第二節 失策之處………………………………………………132
第三節 機會、限制與因應之道………………………………140
第四節 小結……………………………………………………149
第六章 結論………………………………………………………150
第一節 研究發現………………………………………………15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5
參考文獻……………………………………………………………159
圖目次
圖1-1、胡錦濤對臺策略研究架構圖…………………………………7
圖5-1、臺灣民眾統獨立場折線圖…………………………………135
圖5-2、臺灣民眾對「一國兩制」看法柱狀圖……………………138
表目次
表2-1、「一國兩制」發展過程階段表……………………………24
表2-2、中共對臺策略一覽表(1949-2002)……………………35
表3-1、中共原油進口排名情況……………………………………45
表3-2、俄羅斯石油儲量統計………………………………………46
表3-3、陳水扁時期有關「一個中國」論述綜整表………………62
表4-1、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統計表…………………………………93
表4-2、中共近年打壓臺灣外交空間概況…………………………105
表4-3、中共近年多軍種聯合涉台軍演紀要表……………………115
表5-1、兩岸經濟交流統計速報表…………………………………126
表5-2、海關進出口貿易概況表……………………………………127
表5-3、中共國防預算增長情形一覽表……………………………131
表5-4、2007年民眾對「統獨」議題的看法………………………136
表5-5、2007年民眾對「一國兩制」的看法………………………138
表5-6、中共對綠營政策演變表……………………………………14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81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胡錦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統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兩岸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對臺政策zh_TW
dc.title (題名) 胡錦濤對臺策略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政府出版品與文件
一、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臺北:國防部印製,2004年。
行政院陸委會,〈辜汪會談共同協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公報第3期卷2,1993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臺北:行政院陸委會,2003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能源安全的戰略考量〉《大陸工作簡報》,2001年。
軍情局,《中共「十六大」評析專輯》,臺北:軍情局,2003年。
國防大學編,《解碼中共「十七大」-胡錦濤時代政策之剖析》,八德:國防大學出版,2007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古寧頭大截三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9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書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三、美國
Bush,George W.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Report.(Washington,D.C.: The White House,2001).
Tarnoff,Peter.“Building a New Consensus on China.”U.S.Department of State Dispatch, Vol. 8.(Washington,D.C.:Office of Public Communication,Bureau of Public Affairs,1997).
Truman,Harry S.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HarryS.Truman,
Containing the Public Messages,Speeches,and Statements of the President,1945-1953.(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
貳、專書
一、中文專書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朱新民編,《胡溫體制下的平衡戰略》,臺北:財團法人遠景基金會,2005年。
吳安家,《從原始文件解讀中共黨史》,臺北: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2006年。
吳瑛編,《中國大陸綜覽-97年版》,臺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8年。
李功勤,《中華民國發展史-兼論兩個中國的互動與衝突》,臺北:幼獅文化,2004年。
林中斌,《以智取勝》,臺北:全球防衛雜誌,2005年。
林佳龍,《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邱榮舉,《學術論文寫作研究》,臺北:翰臚圖書,2002年。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臺政策-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
胡鞍鋼,《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康紹邦、宮力,《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
張五岳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亞中、李英明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文化,2000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郭瑞華,《中共對臺工作組織體系概論》,臺北:法務部調查局,2004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陳明顯,《晚年毛澤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龍潭:國防大學,2003年。
陸年安,《後冷戰時期美中臺戰略關係與我國家安全》,臺北:豐盈美術印刷公司,2000年。
傅啟學,《三十年來中美中俄關係的演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曾章瑞,《2003臺海戰略環境評估》,臺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2003年。
黃中天、張五岳,《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項靖、陳儒晰、陳玉箴、陳美馨譯,《論文計畫與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楊開煌,《出手-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趙建民,《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展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
劉必榮,《國際觀的第一本書》,臺北:先覺出版社,2008年。
劉阿明,《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劉靜波,《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蔡瑋,《中共的涉臺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2000年。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閻學通,《戰略與管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閻學通、孫學峰編,《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出版社,1998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鄧伯宸譯,《族群》,臺北:立緒文化,2004年。
二、英文專書
Keohane, Robert & Nye,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Litlle, Brown and Company,1977.
Lampton,David M.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Zakaria,Fareed.The Future of Freedom, Illiberal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 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3.
參、期刊
一、中文期刊
王宏偉,〈美印核協議風波的深層原因〉《環球》,2007年第9期,頁61。
王建偉,〈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外交態勢與對華政策〉《國際觀察》,2003年第6期,頁5-6。
吳修辰,〈2028年俄羅斯稱霸歐洲大陸〉《商業週刊第901期》,臺北:商業週刊,2005年2月,頁15-18。
宋怡慶,〈現階段中共對臺統戰工作之策略研析〉《陸軍學術雙月刊》,2006年,頁31-44。
李秀石,〈中日關係中的臺灣問題〉《日本學刊》,2008年第4期,頁28。
李明,〈軍事實力與決心是遏制臺獨之本〉《瞭望新聞周刊》,2003年第51期,頁10-11。
李明峻,〈俄羅斯浴火重生 拚經濟擴軍有成〉《新臺灣新聞週刊》,2008年11月21日,第661期,頁52-53。
林文程,〈中共『對臺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國防政策評論》,4(1):頁90~111。
林正義,〈布胡會與臺美關係發展〉《戰略安全研析》,2006年第13期,頁6-9。
林克,〈中共裁軍難讓臺灣安心〉《商業周刊》,2006年1月23日,頁114-116。
林利民,〈國際地緣戰略形勢與中國的選擇〉《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3期,頁29-33。
邵沁妍,〈中國和平崛起中的臺灣問題〉《西藏發展論壇》,2006年,頁37-38。
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定位〉《中國大陸研究》,48(3):頁1~23。
邵宗海,〈北京對臺政策演變的透視〉《中共研究》,2007年41卷1期,頁29-32。
邱坤玄,〈兩岸兩會復談的意義與展望〉《展望與探索》,2008年,第6卷7期,頁1-5。
時殷弘,〈國家大戰略理論與中國的大戰略實踐〉《現代國際關係》,2004年第3期,頁41-46。
張旭成,〈如何影響美國外交?評述各國在美的遊說活動〉《中共研究》,2007年第11期,頁35-37。
張淑慧,〈中共經美制臺戰略探研〉《中共研究》,2008年,42卷4期,頁76-90。
張榮恭,〈中共兩度聽言觀行與當前兩岸困局〉《國政專題研究-兩岸關係》,2001年第1卷第6期,頁5-8。
張曉忠、梁宏,〈中國維護主權與國家利益的基本經驗〉《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季刊》,1999年,頁48-49。
陳文生,〈九一一後美國霸權治理策略:以伊拉克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005年第23期,頁177-180。
陳德昇,〈中共對臺工作組織與人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37(5):頁20~30。
陳德昇,〈國共經貿論壇後的對臺策略與發展〉《展望與探索月刊》,臺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6年,頁7-10。
彭光謙,〈臺灣問題關係中華民族最高利益〉《瞭望新聞周刊》,2005年第11期,頁12-15。
楊敏,胡雅琴,〈淺析我國石油價格走勢〉,《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期刊》,2007年,頁167-170。
楊開煌,〈十七大後中共對臺政策走向之分析〉《展望與探索》,2007年第5卷第12期,頁103-104。
楊開煌,〈中共「兩會」後對臺政策觀察〉《中共研究》,2008年42卷3期,頁103-109。
劉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光輝一頁〉《統一論壇》,2008年第6期,頁5-7。
潘錫堂,〈從陳水扁總統大陸政策的主張看兩岸關係 (上)〉《臺海兩岸前瞻探索》,1999年第23期,頁12-16。
衛靈,〈析美印關係及其對華影響〉《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5期,頁67-69。
魏艾,〈中共「兩會」後對臺政策觀察〉《中共研究》,2008年42卷3期,頁109-112。
魏艾,〈蕭胡會對兩岸政經關係之影響研析〉《展望與探索》,2008年,第6卷第5期,頁2-5。
二、英文期刊
Brzezinski,Zbigniew & Mearsheimer,John.“Debate: Clash of the Titans.”Foreign Policy, No. 146,(January/February 2005), pp.46-50.
Whyte,Martin K.“The Study of Mainland China: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Minimal Data Problem.”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 No. 6,(March 1991), pp.1-12.
肆、博碩士論文、學報
何秉澔,〈胡錦濤時期中國大陸經濟外交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臺政策〉,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碩士論文,2003年,頁6-8。
高達勇,〈新世紀中共對臺經濟戰略之研究(2000-2004)〉,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張智誠,〈後冷戰時期中共對臺戰略之研究(1989-2000)〉,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潘啟民,〈從反分裂國家法檢視中共對臺政策之演變〉,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范前鋒、徐駿華,〈試論胡錦濤對祖國統一的理論和政策創新〉《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頁41。
陳華杰、胡承統,〈和平發展:塑造美國對中國的新認知〉《復旦學報》,2005年,頁38-44。
楊開煌,〈中共『對臺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7:頁67~103。
翟曉敏,〈關於臺灣問題的戰略思考〉《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2期,頁22-24。
趙殿玉,〈中國石油戰略安全因素分析〉《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6卷第4期,頁38。
伍、學術研討會論文
王昆義、李黎明,〈攻心為上-解構中國對臺輿論戰〉,《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所,2006年8月24、25日,頁31-33。
胡聲平,〈胡錦濤與江澤民領導下中共對臺政策的初步比較─以決策理論分析〉,《2005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12月10、11日,頁10-15。
馬振坤,〈中共心理戰與對臺心戰策略〉,《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系,2006年8月24、25日,頁341。
黃嘉樹,〈改革開放與對臺戰略的調整〉,《第4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8年12月26日,頁1-5。
趙建民、張五岳,〈胡錦濤主政下中共對臺政策的持續與變遷〉,《兩岸治理與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國關中心中國經濟社會研究所,2008年11月8日,頁1-3。
鍾文博,〈從民族國家到公民國家:一個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省思〉,《第六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父紀念館,2005年11月17、18日,頁43-44。
陸、報紙資料
人民日報,〈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2000年2月21日,版1。
人民日報,〈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江主席發表講話受到歡迎〉,1999年3月27日,版1。
人民日報,〈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1949年3月16日,版1。
人民日報,〈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1981年10月1日,版1。
中國時報,〈錢其琛:大陸、臺灣同屬一個中國〉,2000年8月26日,版4。
王玉燕,〈胡錦濤:共軍唯一工作 對臺作戰〉,聯合報,2007年8月27日,版A14。
白德華,〈中共對臺政策急轉彎〉,工商時報,1999年8月6日,版10。
李華球,〈中共石油戰略暴露謀取區域霸權野心〉,青年日報,2006年3月24日,版2。
林中斌,〈林中斌:北京下藥加壓華府 臺美交惡兇中有吉〉,中國時報,2007年10月1日,版3。
張五岳,〈兩岸關係的新里程碑〉,2005年5月13日,中國時報,版A15。
解放軍報,〈江澤民與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會談時談臺灣問題〉,2000年3月21日,版1。
蔡慧貞,〈監院調查:兩岸密使往還歷時三年〉,中國時報,2001年1月22日,版1。
聯合晚報,〈薄瑞光:臺灣偷偷搞公投 製造麻煩〉,2007年12月11日,版2。
柒、網路資料
〈2006年中國的國防〉,2006/12/29,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6-12/29/content_5546516.htm,2008/12/17下載。
人民網,〈中國和平崛起是否可能?〉,2003/8/30,http:// www.studytimes.com.cn/,2009/3/6下載。
人民網,〈美日確定12項亞太戰略目標 列入臺海問題〉,2005/2/20,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0/3189656.html,2009/4/18下載。
人民網,〈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 千名學子走訪北京高校〉,2006/7/12,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3/4589897.html,2009/2/14下載。
大陸委員會,〈1996年-2008年度綜合分析報告〉,2008/11/2,http://www.mac.gov.tw/,2009/2/25下載。
〈大陸臺企聯 重量級臺商入列〉,2007/4/16,http://udn.com/,2008/12/17下載。
〈九二共識下恢復協商〉,2008/3/31,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 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1+122008033100373,00.htm1,2009/1/20下載。
〈中共十七大『和諧社會』將成外交政策綱領〉,2007/10/14,http://news.yam.com/can/china/200710/20071014857323.html,2008/11/18下載。
中央社,〈中選會:第十二任總統選舉投票率76.33%〉,2008/3/22,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0322/1/vf9e.html,2009/3/4下載。
中共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http://www.mac.gov.tw/big5/rpir/11.htm,2008/4/21下載。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2005/12/22,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_5.htm。2009/01/03下載。
中國評論新聞,〈美國智庫評臺海局勢:臺灣挑釁將加速統一〉,2007/7/20,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4/1/2/8/100412894.html?coluid=3&kindid=12&docid=100412894,2009/4/1下載。
中國新聞網,〈受惠于大陸家電下鄉政策 臺灣電子企業回暖〉,2009/03/11,http://www.cns.hk:89/it/jdxw/news/2009/03-11/1597522.shtml,2009/4/13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1979/1/1,http://30.people.com.cn/BIG5/122679/8066257.html,2008/10/9下載。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資訊》,http://www.mofa.gov.tw/webapp/mp?mp=1,2008/3/11下載。
〈中共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兩岸經濟合作情勢之評析〉,2006/5/1,http://www.npf.org.tw/particle-4871-1.html,2008/10/25下載。
〈六屆第二會期施政報告〉,2005/10/6,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6977&ctNode=112,2008/12/14。
〈北京經外制臺,內外有別〉,2008/11/28,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21&id=172,2009/4/8下載。
天下雜誌,〈面對中國民意調查〉,2007/5/27,http://reading.udn.com/library/book.jsp?mcate=29&tid=793,2009/2/14下載。
王平宇,〈胡錦濤會臺商企圖影響臺灣大選〉,2003/12/26,http://www.mac.tpciuwh.htokse.tw/,2009/2/10下載。
王崑義,〈俄羅斯抗衡中共中亞新殖民主義利益之爭日熾〉,2008/4/21,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bgid=22448&entryid=579319,2009/4/23下載。
《反分裂國家法》,2005/3/14,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5-03/14/content_2694168.htm,2008/9/14下載。
江澤民,〈第16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政治報告〉,2002/11/8,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2002/11/8,2008/12/13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情勢〉,2008/1/2,http://www.mac.gov.tw/,2009/3/2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貿與臺灣經濟發展〉,2003/4/9,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tsai920409.htm,2009/4/6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008/11/30,http://www.mac.gov.tw/,2009/2/10下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當前經濟總體情勢〉,2008/11,http://www.cepd.gov.tw/,2009/3/4下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情勢報告-中共對臺政策〉,2004/1,http://www.mac.gov.tw/big5/cnrpt/9301/08.pdf,2009/3/10下載。
〈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2008/3/26,http://www.gwytb.gov.cn/zyjh/ zyjh0.asp?zyjhmid=1534,2009/1/11下載。
〈李維一:臺辦設投訴協調局榜帳臺商在大陸權益〉,2005/9/28,http://tw.people.com.cn/GB/14810/3732972.html,2008/12/14下載。
〈兩岸交流頻繁 對臺工作創新局〉,2007/10/23,http://paper.wenweipo.com/2007/10/23/CH0710230050.htm,2007/10/23下載。
奇摩新聞網,〈馬英九蕭萬長高票當選〉,2008/3/22,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322/35/vv6j.html.,2009/2/14下載。
東南快報,〈美臺海戰略變局:重智庫警告臺當局入聯公投〉,2007/11/11,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news.eastday.com/c/20071109/u1a3216927.html,2009/3/8下載。
法務部調查局,〈兩峽兩岸關係紀要〉,2005/5,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schrono/9405.htm#007,2009/3/21下載。
〈美軍已經將作戰半徑延伸到整個中國東北部地區〉,2005/5/4,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NorthAmerica/2005531553356.html.,2009/3/31下載。
青年日報〈中共軍備預算高出我九倍 威脅仍在〉,2009/1/24,http://news.gpwb.gov.tw/newpage_blue/news.php?css=2&rtype=1&nid=73253,2009/2/10下載。
星島環球網,〈臺灣跌宕政局回顧:貪腐、空轉、危機〉,2006/12/27,www.singtaonet.com,2009/3/4下載。
〈胡錦濤在聯大呼籲樹立新安全觀和和諧世界理念〉,2005/9/19,http://news.sohu.com/20050919/n226994680.shtml,2008/12/19下載。
〈胡錦濤提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四點意見〉,2005/03/04,http://news.xinhuanet.com/taiwan/2005-03/04/content_2649922.htm,2008/12/10下載。
〈胡錦濤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2006/7/10,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12/content_4823653.htm,2009/3/10下載。
〈胡錦濤強調: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2008/3/5,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2008lh/content_909458.htm,2009/2/24下載。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2007/10/15,http://news.wenweipo.com/2007/10/15/IN0710150091.htm,2008/12/11下載。
軍聞社,〈中共積極擴張軍備,謀臺企圖迄未改變〉,2007/11/29,http://tw.myblog.yahoo.com/jw!1Ln_SHSBBRn5o_uKdxEqD0Qm/article?mid=7155,2009/3/1下載。
〈馬英九外交政策白皮書──活路外交、擁抱全球〉,2007/11/20,http://2008.ma.19.net/news/20071120/4825,2009/2/11下載。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2008/12/31,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31/content_10586495_2.htm,2009/3/10下載。
〈國共論壇閉幕十五項結論大陸釋利多〉,2006/4/15,http://tw.news.yahoo.com/060415/39/31egz.html,2008/12/15。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2008/12,http://report.mnd.gov.tw/chinese/a5_3c.html,2009/3/3下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辦公室,〈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1993/8/6,http://www.china.org.cn/indexC.htm1,2009/1/20下載。
海基會網站,〈海基會公布兩岸開放交流20年全國性民意調查報告〉,2007/11/28,http://www.sef.org.tw/,2009/2/14下載。
張豐勝、李韞,〈從原油進口結構看我國原油戰略安全〉,http://www.ailong.com/pages/article/13/4.htm,2009/4/7下載。
許世銓,〈改革開放30年與大陸對臺政策歷史性演進〉,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zpykpub/docDetail.jsp?docid=32112,2009年3/11下載。
陳華昇,〈2009年臺灣政黨政治情勢評估與展望〉,2008/12/24,http://www.npf.org.tw/post/2/5246,2009/3/3下載。
陸委會官方網站,〈中共阻我加入世界衛生組織〉,2008/2/12,http://www.mac.gov.tw/big5/cnrpt/9707/8.pdf,2009/3/19下載。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各國最新軍購資料〉,2006/5,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1877886,2009/3/31下載。
〈第七屆第一會期外交施政報告:當前外交挑戰與作為〉,2008/3/5,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30543&ctNode=112&mp=1,2008/12/14下載。
童振源,〈臺灣對外經濟戰略之檢討與建議〉,200811/14,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33&Itemid=120,2009/3/4下載。
童振源,200811/14,〈臺灣對外經濟戰略之檢討與建議〉,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33&Itemid=120,2009/3/4下載。
新華社,〈中石油與俄羅斯有關公司簽署石油貿易及管道協議〉,2009/2/17,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2/18/content_1234480.htm,2009/4/23下載。
新華網,〈臺灣經濟發展情況〉,2009/3/4,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15.htm,2009/3/4下載。
〈臺商協會聯繫一覽表〉,2007/9/17,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1/01_1_2.asp,2008/12/17下載。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1993/8/3,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coprc.gov.hk/chn/xwfb/zfbps/t55512.htm,2009/1/8下載。
賈慶林,〈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繼續爭取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2005/1/28,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refer95/2_4.htm,2008/12/15。
劉亞洲,〈大國策(下)〉,http://www.bjsjs.net/news/news.php?intNewsId=502,2008/12/14下載
劉屏,〈入聯公投逼美轉向支持統一〉,2007/11/3,http://tw.myblog.yahoo.com/jw!1Ln_SHSBBRn5o_uKdxEqD0Qm/article?mid=6585,2009/4/5下載。
潘錫堂,《兩岸復談後下一步如何走》,2008/6/17,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6/17ZM-920632.htm,2008/10/28下載。
鄭海麟,〈胡錦濤的兩岸和平發展72字方針〉,2008/3/1,http://www.haixiainfo.com.tw/FF/218-7440.html,2009/3/21下載。
駐俄羅斯代表處經濟組,〈俄羅斯油元收入豐富,經濟成長亮麗〉,2006/8/30,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922&report_id=116563,2009/4/24下載。
聯合新聞網,〈希拉蕊:臺灣問題 不影響美中關係〉,2009/2/20,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2009/3/4下載。
嚴安林,〈臺灣政治局勢的演變與兩岸關係走向〉「第十七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31497,2009/3/4下載。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