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電視數位化後收視調查機制之研究
Research to Digital TV Audience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作者 許玉芳
貢獻者 鄭自隆
許玉芳
關鍵詞 數位電視
電視收視調查
收視率
收視質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4:40:53 (UTC+8)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奠基於目前台灣電視收視調查運用狀態,聚焦電視數位化後的收視行為,援用國外電視收視調查機制為例,希冀為台灣電視數位化後電視收視調查機制及運用探尋可能的發展方向。
     文中援用英國、美國及南韓為國外案例,整理上述三國的數位電視發展現況以及針對數位電視的相關電視收視調查。以深度訪談法,訪問傳播學界、數位平台業者、頻道業者以及媒體購買業者,了解傳播各領域專業人士對於台灣現有電視收視調查本身以及相關資料運用現況的看法,並以上述三國發展為例,探討台灣電視數位化之後,因應科技發展電視市場可能產生的變化,在電視收視調查發展的可能方向。
     研究結果發現電視市場自有線電視開放以來,頻道增多速度大過電視廣告量成長速度,頻道競爭欲趨激烈,頻道經營業務導向凌駕一切,電視收視調查資料運用亦如是,而目前電視收視調查質量不平衡,收視量的數據挪用為解釋節目品質的指標是一大誤用,對整體電視產業為一大傷害。因此收視質電視收視調查的催生,以及對市場上電視收視調查資料解讀能力的提昇為要事。
     進入數位電視時代,因新科技而衍生的新型收視行為,首要應是瞭解該新型收視行為的普及程度及發展態勢,待市場成熟始可開始順應市場需求及市場規模建置常態性調查。數位電視特有的Return Path Data,可運用至電視收視調查,且無論接收裝置為電視機、電腦、手機,在運用過程中,有媒體市場調查經驗的市場調查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數位電視的雙向傳輸特性,提供頻道與觀眾之間直接互動的平台,亦為台灣收視質電視收視調查開一扇窗。
     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透過數位電視雙向傳輸特性進行電視收視調查兩種可能的調查流程:一為具有回傳路徑且接收裝置為電腦或手機的收視量電視收視調查流程、二為透過雙向傳輸特性進行收視質電視收視調查流程。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郁琦(1999)。(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
     王嵩音(1995),「有線電視之收視調查」,政大新聞教育六十週年慶學術研討會。
     王毓芝(2003),《廣播電台之閱聽人知識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數位電視委員會(2003),《台灣無線數位電視產業白皮書》。
     江文軍(2005),《論數位電視之收視率調查》,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欽、李仁貴(2005),《DVB-H手機電視》,台北,益群。
     汪琪、鐘蔚文(1998),《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二版,台北:東華書局,1998年。
     李天任,藍莘譯,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著,1994,《大眾媒體研究導論》,臺北市:亞太圖書。
     李玟譯,Karen Buzzard著,1997,《電子媒體視聽率調查—將閱聽人變成有意義的數字及金錢》。台北: 廣電基金。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時英。
     林宜蓁(2003),《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培淵(2005),「數位匯流下電信業跨足數位視訊市場之規範研究-中華電信MOD與Seednet DFC之比較」,《二0 0五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洪儀芳(2001),《台灣與日本數位電視的發展與困境》,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郭子平(2004),《從英國數位無線電視成功經驗分析台灣數位無線電視未來發展》,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景哲、溫飆(2000),「外國廣播電視受眾調查的趨勢」,《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0年第9期。
     莫季雍、王旭及湯允一(2000),《收視率調查改良芻議—供需分析與政策建議》,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黃中(2007),《數位電視機上盒對收視調查的衝擊》,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奇鏘(1982),「好個電視調查站!」,《掃瞄線雜誌》第二期。
     梁世斌、郭魯萍(2000),「收視率調查與點是廣告的販售」,《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景崇剛(1997),《數位電視在技術與政策法規層面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鍾起惠、陳一香(1999),《由節目評鑑看電視節目品質標準的建立》,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
     馮建三(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譯自Picard, Robert G.(1989) Media Economics : Concepts and Issues.
     游家豪(2005),《數位電視廣告形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楊繼群(2005),《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週間黃金時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 (2003),「國內無線與有線電視數位化競爭策略之研究」,《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廖秋香、鄧述訢、譚澤薇、陳秋香(2005),《廣告媒體辭典》,台北:滾石文化,譯自Surmanek, Jim(2005),Advertising Media A-to-Z : McGraw-Hill.
     賴郁淇(2005),「數位電視時代的收視率調查」,《亞洲數位傳播內容與科技研究生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傅尚裕(2001),「迎接數位電視的大革命」,《吾愛吾家》261期。
     蔣雅琪(2003),《創新擴散模式探討我國數位電視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2005),「數位電視廣告管理:一些經營面向的新思考」,《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十七輯,頁93-98,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鄭自隆、黃振家等著(2009),《台北廣告50年 23個關鍵時間點》,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鄭自隆(2005),《廣播電視產業國外資訊採購案(韓國)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鄭明椿(2004),《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
     鄭真(1986),《台灣各種收視率調查方法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相宜(2006),《檢視廣電媒體生態與收視品質研究的發展契機》,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宏展(2002),《收視質於廣告媒體企劃之應用探討》,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清豪(2005),「數位電視時代廣告美麗與哀愁—銀接數位時代,廣告主請準備」,《2005打造數位影視產業的新時代,數位媒體新科技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簡淑如(2002),《學者對電視數位化政策意見之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蘇蘅(1986),《傳播研究調查方法》,台北:三民。
     麥育偉(2006),「台灣無線電視進入DVB-H產業鏈分析」,《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傳播協會。
     劉靜怡(1997)。《資訊科技與隱私權焦慮—誰有權塑造我的網路形象?》。當代,124:78-91。
     
     
     二、 英文部分
     
     Miracle Screenings MIPCOM 2006 ISSUE, 2006, Planet Sunbeam Ltd., London, UK.
     Pyungho K. & Harmeet S. (2002). A Machine-like New Medium-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ve TV. Media Culture & Society, Vol24
     TAM Wise Issue #2/2007(2007), 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TAM Wise Issue #2/2008(2008), 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Wengraf, T.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ndon:Sage.
     
     三、 網路部分
     
     林心媚(2005),《高畫質、互動、行動—數位電視掀起第三波電視革命》,取自: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e/temp/1214/941214-1.htm
     徐秋華B(2003),《數位無線電視之英國經驗》,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2003/031113.htm。
     張意珮(2005),《剖析電視手機現況及未來趨勢》,電子設計資源網。取自:http://www.eedesign.com.tw/article/document/dc1087.htm
     羅苑韶(2004),《歐洲國家發展數位電視的成功經驗》,中央社,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4/06/content_2793794.htm。
     NMR(2008), 3 Screen Report,取自http://www.nielsen.com/pdf/3_Screen_Report_May08_FINAL.pdf
     Ofcom(2008), Digital Television Update 2008 Q1,取自http://www.ofcom.org.uk/research/tv/reports/dtv/dtu_2008_q1/dtu_2008_q1.pdf
     Postnote(2004).Digital Television.,取自
     http://www.parliament.uk/documents/upload/POSTpn233.pdf
     
     
     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http://www.agbnielsen.net/
     BARB, http://www.barb.co.uk/
     Nielsen Media Research, http://www.nielsenmedia.com/nc/portal/site/Public/
     TNS ,Taylor Nelson Sofres, A Kantar Group Company, http://www.tnsglobal.com/
     Video Research, http://www.videor.co.jp/eng/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電視協會,http://www.dtvc.org.tw/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http://www.cbit.org.tw/
     中嘉網路,http://www.cns.net.tw/company_info.php
     凱擘股份有限公司,http:// service.kbro.com.tw/
     台灣寬頻通訊,http://www.tbcom.com.tw/main.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ndex.html
     潤利艾克曼國際事業有限公司,http://www.xkm.com.tw/Index.as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93452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2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自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玉芳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玉芳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4:40:53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4:40:5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4:40:5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452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00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452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奠基於目前台灣電視收視調查運用狀態,聚焦電視數位化後的收視行為,援用國外電視收視調查機制為例,希冀為台灣電視數位化後電視收視調查機制及運用探尋可能的發展方向。
     文中援用英國、美國及南韓為國外案例,整理上述三國的數位電視發展現況以及針對數位電視的相關電視收視調查。以深度訪談法,訪問傳播學界、數位平台業者、頻道業者以及媒體購買業者,了解傳播各領域專業人士對於台灣現有電視收視調查本身以及相關資料運用現況的看法,並以上述三國發展為例,探討台灣電視數位化之後,因應科技發展電視市場可能產生的變化,在電視收視調查發展的可能方向。
     研究結果發現電視市場自有線電視開放以來,頻道增多速度大過電視廣告量成長速度,頻道競爭欲趨激烈,頻道經營業務導向凌駕一切,電視收視調查資料運用亦如是,而目前電視收視調查質量不平衡,收視量的數據挪用為解釋節目品質的指標是一大誤用,對整體電視產業為一大傷害。因此收視質電視收視調查的催生,以及對市場上電視收視調查資料解讀能力的提昇為要事。
     進入數位電視時代,因新科技而衍生的新型收視行為,首要應是瞭解該新型收視行為的普及程度及發展態勢,待市場成熟始可開始順應市場需求及市場規模建置常態性調查。數位電視特有的Return Path Data,可運用至電視收視調查,且無論接收裝置為電視機、電腦、手機,在運用過程中,有媒體市場調查經驗的市場調查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數位電視的雙向傳輸特性,提供頻道與觀眾之間直接互動的平台,亦為台灣收視質電視收視調查開一扇窗。
     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透過數位電視雙向傳輸特性進行電視收視調查兩種可能的調查流程:一為具有回傳路徑且接收裝置為電腦或手機的收視量電視收視調查流程、二為透過雙向傳輸特性進行收視質電視收視調查流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背景……………………………………………………………4
     第三節 研究目的………………………………………………………………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24
     第一節 收視率的意義…………………………………………………………24
     第二節 國外數位電視收視行為調查現況……………………………………28
     第三節 研究問題………………………………………………………………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9
     第一節 方法概說………………………………………………………………39
     第二節 研究執行………………………………………………………………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44
     第一節 台灣電視產業電視收視調查資料使用現況……………..………44
     第二節 數位電視時代電視收視調查在技術面及執行面應有的改變……55
     第三節 數位電視時代電視收視調查的新可能……………………………7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總述.…………………………………………………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90
     第三節 研究限制……………………………………………………………9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2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電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電視收視調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收視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收視質zh_TW
dc.title (題名) 電視數位化後收視調查機制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to Digital TV Audience Measurement Methodolog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郁琦(1999)。(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
     王嵩音(1995),「有線電視之收視調查」,政大新聞教育六十週年慶學術研討會。
     王毓芝(2003),《廣播電台之閱聽人知識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數位電視委員會(2003),《台灣無線數位電視產業白皮書》。
     江文軍(2005),《論數位電視之收視率調查》,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欽、李仁貴(2005),《DVB-H手機電視》,台北,益群。
     汪琪、鐘蔚文(1998),《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二版,台北:東華書局,1998年。
     李天任,藍莘譯,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著,1994,《大眾媒體研究導論》,臺北市:亞太圖書。
     李玟譯,Karen Buzzard著,1997,《電子媒體視聽率調查—將閱聽人變成有意義的數字及金錢》。台北: 廣電基金。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時英。
     林宜蓁(2003),《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培淵(2005),「數位匯流下電信業跨足數位視訊市場之規範研究-中華電信MOD與Seednet DFC之比較」,《二0 0五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洪儀芳(2001),《台灣與日本數位電視的發展與困境》,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郭子平(2004),《從英國數位無線電視成功經驗分析台灣數位無線電視未來發展》,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景哲、溫飆(2000),「外國廣播電視受眾調查的趨勢」,《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0年第9期。
     莫季雍、王旭及湯允一(2000),《收視率調查改良芻議—供需分析與政策建議》,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黃中(2007),《數位電視機上盒對收視調查的衝擊》,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奇鏘(1982),「好個電視調查站!」,《掃瞄線雜誌》第二期。
     梁世斌、郭魯萍(2000),「收視率調查與點是廣告的販售」,《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景崇剛(1997),《數位電視在技術與政策法規層面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鍾起惠、陳一香(1999),《由節目評鑑看電視節目品質標準的建立》,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
     馮建三(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譯自Picard, Robert G.(1989) Media Economics : Concepts and Issues.
     游家豪(2005),《數位電視廣告形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楊繼群(2005),《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週間黃金時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 (2003),「國內無線與有線電視數位化競爭策略之研究」,《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廖秋香、鄧述訢、譚澤薇、陳秋香(2005),《廣告媒體辭典》,台北:滾石文化,譯自Surmanek, Jim(2005),Advertising Media A-to-Z : McGraw-Hill.
     賴郁淇(2005),「數位電視時代的收視率調查」,《亞洲數位傳播內容與科技研究生研討會》論文,台北,政治大學。傅尚裕(2001),「迎接數位電視的大革命」,《吾愛吾家》261期。
     蔣雅琪(2003),《創新擴散模式探討我國數位電視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2005),「數位電視廣告管理:一些經營面向的新思考」,《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十七輯,頁93-98,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鄭自隆、黃振家等著(2009),《台北廣告50年 23個關鍵時間點》,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鄭自隆(2005),《廣播電視產業國外資訊採購案(韓國)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鄭明椿(2004),《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
     鄭真(1986),《台灣各種收視率調查方法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相宜(2006),《檢視廣電媒體生態與收視品質研究的發展契機》,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宏展(2002),《收視質於廣告媒體企劃之應用探討》,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清豪(2005),「數位電視時代廣告美麗與哀愁—銀接數位時代,廣告主請準備」,《2005打造數位影視產業的新時代,數位媒體新科技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簡淑如(2002),《學者對電視數位化政策意見之研究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蘇蘅(1986),《傳播研究調查方法》,台北:三民。
     麥育偉(2006),「台灣無線電視進入DVB-H產業鏈分析」,《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傳播協會。
     劉靜怡(1997)。《資訊科技與隱私權焦慮—誰有權塑造我的網路形象?》。當代,124:78-91。
     
     
     二、 英文部分
     
     Miracle Screenings MIPCOM 2006 ISSUE, 2006, Planet Sunbeam Ltd., London, UK.
     Pyungho K. & Harmeet S. (2002). A Machine-like New Medium-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ve TV. Media Culture & Society, Vol24
     TAM Wise Issue #2/2007(2007), 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TAM Wise Issue #2/2008(2008), 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Wengraf, T.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ndon:Sage.
     
     三、 網路部分
     
     林心媚(2005),《高畫質、互動、行動—數位電視掀起第三波電視革命》,取自: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e/temp/1214/941214-1.htm
     徐秋華B(2003),《數位無線電視之英國經驗》,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2003/031113.htm。
     張意珮(2005),《剖析電視手機現況及未來趨勢》,電子設計資源網。取自:http://www.eedesign.com.tw/article/document/dc1087.htm
     羅苑韶(2004),《歐洲國家發展數位電視的成功經驗》,中央社,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4/06/content_2793794.htm。
     NMR(2008), 3 Screen Report,取自http://www.nielsen.com/pdf/3_Screen_Report_May08_FINAL.pdf
     Ofcom(2008), Digital Television Update 2008 Q1,取自http://www.ofcom.org.uk/research/tv/reports/dtv/dtu_2008_q1/dtu_2008_q1.pdf
     Postnote(2004).Digital Television.,取自
     http://www.parliament.uk/documents/upload/POSTpn233.pdf
     
     
     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http://www.agbnielsen.net/
     BARB, http://www.barb.co.uk/
     Nielsen Media Research, http://www.nielsenmedia.com/nc/portal/site/Public/
     TNS ,Taylor Nelson Sofres, A Kantar Group Company, http://www.tnsglobal.com/
     Video Research, http://www.videor.co.jp/eng/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電視協會,http://www.dtvc.org.tw/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http://www.cbit.org.tw/
     中嘉網路,http://www.cns.net.tw/company_info.php
     凱擘股份有限公司,http:// service.kbro.com.tw/
     台灣寬頻通訊,http://www.tbcom.com.tw/main.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ndex.html
     潤利艾克曼國際事業有限公司,http://www.xkm.com.tw/Index.asp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