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網路市調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f key elements for online survery to success in Taiwan
作者 陳芷慧
貢獻者 溫肇東
陳芷慧
關鍵詞 網路市調
台灣網路
網路
市調方法
市調成功因素
online
online survey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20:50 (UTC+8)
摘要 市場調查一直是一個業主用來了解其消費者行為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隨著網路及科技的發達,人們在各方面不斷藉由科技尋求更加「準確」、「快速」、「節省成本」的做事方式,而市場調查也不例外,網路市場調查成為了一個新興的市場調查的趨勢。網路市調挾著網路科技的優勢,補足了以往傳統市調在時間、地域性和成本上的改進漸漸的開始以一個新型態市調方式進入了這個市場,再者,網路市調業者基於擁有許多受訪者的基本資料,更加強調了自己在受訪對象母體的準確性,這一點讓網路市調和傳統市調有更大的不同。
     從2003年開始,網路市調漸漸開始嶄露頭角,到了2005年開始有起色,每年約有100~300%的成長,到2006年才漸漸趨緩,但也有60~70%的成長。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比較現階段傳統及網路市調的市場規模如下(以2009年為例):
      案件量 市場規模
     傳統市調 約20,000件 30~50億元
     網路市調 約1,000件 5,000萬元
     
      我們已經知道了傳統市調和網路市調的不同,且網路市調是如何在這樣子的一個市場中興起的原因之後,接著我們來看若以網路市調公司彼此之間比較,一個網路市調的成功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一、 Panel 的質與量
     二、 如何控制市調的變因,如問卷的設計、問卷寄送時間及激勵制度的設計
     三、 如何分析市調之後的資料
     
      而在以上事前對於受訪者的除錯機制就可以確保其網路市調的信度,並且對於受訪母體而言,只要其它的變因不便,效度也是可以被確保的。
      網路市調和傳統市調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的未來性,由於網路市調的資料是可以被記錄且被分析的,只要有足夠的IT技術和交叉比對的能力,再加上模組的建立,網路市調的未來將會有更加爆炸性的發展,例如可以發展成為全人類生活型態的分析,甚至未來只需要做一些資料的更新和補強就可以交叉比對出更多的資料,利用資訊系統的力量讓業主能夠更輕鬆的獲得資訊。
目  錄 1
     圖 表 目 錄 3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6
     第一節 傳統市調與網路市調簡介 6
     第二節 傳統市調與網路市調優缺點及比較 11
     第三節 網路市調市場概況 18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4
     第肆章 個案介紹 27
     第一節 東方快線網路市調 27
     一、 公司簡介 27
     二、 組織架構 28
     三、 公司定位 28
     四、 主要服務項目 28
     五、 營運模式 33
     第二節 104市調中心 34
     一、 公司簡介 34
     二、 組織架構 34
     三、 公司定位 35
     四、 主要服務項目 35
     五、 營運模式 36
     第伍章 個案比較與研究發現 37
     第一節 個案比較 37
     一、 Panel的建置 37
     二、 Panel回應率及資料回覆時間 42
     三、 服務收費及營業概況 42
     四、 小結 44
     第二節 研究發現 45
     研究發現1. 45
     研究發現2. 46
     研究發現3. 50
     研究發現4. 51
     其他研究發現 5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一、 成長的網路市調市場 54
     二、 網路市調的成功關鍵因素 54
     三、 網路市調信度與效度的控制 55
     四、 網路市調的未來發展及限制 55
     第二節 建議 55
     一、 擴大整體市場 55
     二、 全生活型態發展 56
     三、 充分了解其限制性 56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1. Bublitz. R. (1997). New technologies for data collection. http://ukweb.quantime.co.uk/son/ama997.htm
     2. Colby, C. (1997). “Spam and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Rockbridge Associates.
     3. Comley, P. (1997). The use of the Inernet as a data collection methd. http://www.sga.co.uk/esomar.html
     4. Crowley, A. (1996). “Looking for data in all the right place”. PC Week, October 21, pp. 13, 42, 51-52.
     5. Datamonitor (August 1999). Eighteen percent of UK netizens online at home.
     6. NUA Internet Surveys, http://www.nua.ie/surveys
     7. Janet Ilieva, Steve Baron and Nigel M. Healey, “Online surveys in marketing research: pros and c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asearch Vol.44 Quarter 3, p361-p375
     8. Kottler, R. E. (1997) Exploiting the research potential of the World Wide Web.
     9. Mehta, R. & Sivadas, E. (1995). “Comparing response rates and reponse comtent in mail versus electronic mail surveys.”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asearch Society, 37, 4, pp. 429-439
     10. Ray Kent and Matthew Lee, “Using the Internet for market research: a study of private trading on the Internet”, Market Research Society.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search Society; Oct 1999; 41,4; ABI/INFORM Global, p337-p385
     11. Tse et al (1995). “Comparing two methods of sending outquestionnaires: E-mail versus mail.”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asearch Society, 37, 4, pp. 441-446
     中文部份
     1. 楊和炳(1988),市場調查,五南出版社
     網站
     1. http://www.garlic.com/rfwilson/webmarket/demograf.htm
     2. http://ulweb.quantime.co.uk/son/r97a.htm
     3. http://www.nua.ie/survey
     4. http://www.pollster.com.tw/AboutPollster/about_pollster_parner.aspx
     5. http://www.im.tv/blog/jeross/82690
     6. http://www.embrain.com/chn/company/power.asp#1
     7. http://www.wretch.cc/blog/kangjim/11435639
     8. http://www.net247.com.tw/News/Doc_441.htm
     9. http://www.eolembrain.com/About_08.aspx
     10. http://www.104survey.c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AMBA)
97380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380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溫肇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芷慧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芷慧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5:20:50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5:20: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20:5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380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1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A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380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市場調查一直是一個業主用來了解其消費者行為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隨著網路及科技的發達,人們在各方面不斷藉由科技尋求更加「準確」、「快速」、「節省成本」的做事方式,而市場調查也不例外,網路市場調查成為了一個新興的市場調查的趨勢。網路市調挾著網路科技的優勢,補足了以往傳統市調在時間、地域性和成本上的改進漸漸的開始以一個新型態市調方式進入了這個市場,再者,網路市調業者基於擁有許多受訪者的基本資料,更加強調了自己在受訪對象母體的準確性,這一點讓網路市調和傳統市調有更大的不同。
     從2003年開始,網路市調漸漸開始嶄露頭角,到了2005年開始有起色,每年約有100~300%的成長,到2006年才漸漸趨緩,但也有60~70%的成長。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比較現階段傳統及網路市調的市場規模如下(以2009年為例):
      案件量 市場規模
     傳統市調 約20,000件 30~50億元
     網路市調 約1,000件 5,000萬元
     
      我們已經知道了傳統市調和網路市調的不同,且網路市調是如何在這樣子的一個市場中興起的原因之後,接著我們來看若以網路市調公司彼此之間比較,一個網路市調的成功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一、 Panel 的質與量
     二、 如何控制市調的變因,如問卷的設計、問卷寄送時間及激勵制度的設計
     三、 如何分析市調之後的資料
     
      而在以上事前對於受訪者的除錯機制就可以確保其網路市調的信度,並且對於受訪母體而言,只要其它的變因不便,效度也是可以被確保的。
      網路市調和傳統市調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的未來性,由於網路市調的資料是可以被記錄且被分析的,只要有足夠的IT技術和交叉比對的能力,再加上模組的建立,網路市調的未來將會有更加爆炸性的發展,例如可以發展成為全人類生活型態的分析,甚至未來只需要做一些資料的更新和補強就可以交叉比對出更多的資料,利用資訊系統的力量讓業主能夠更輕鬆的獲得資訊。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目  錄 1
     圖 表 目 錄 3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6
     第一節 傳統市調與網路市調簡介 6
     第二節 傳統市調與網路市調優缺點及比較 11
     第三節 網路市調市場概況 18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4
     第肆章 個案介紹 27
     第一節 東方快線網路市調 27
     一、 公司簡介 27
     二、 組織架構 28
     三、 公司定位 28
     四、 主要服務項目 28
     五、 營運模式 33
     第二節 104市調中心 34
     一、 公司簡介 34
     二、 組織架構 34
     三、 公司定位 35
     四、 主要服務項目 35
     五、 營運模式 36
     第伍章 個案比較與研究發現 37
     第一節 個案比較 37
     一、 Panel的建置 37
     二、 Panel回應率及資料回覆時間 42
     三、 服務收費及營業概況 42
     四、 小結 44
     第二節 研究發現 45
     研究發現1. 45
     研究發現2. 46
     研究發現3. 50
     研究發現4. 51
     其他研究發現 5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一、 成長的網路市調市場 54
     二、 網路市調的成功關鍵因素 54
     三、 網路市調信度與效度的控制 55
     四、 網路市調的未來發展及限制 55
     第二節 建議 55
     一、 擴大整體市場 55
     二、 全生活型態發展 56
     三、 充分了解其限制性 56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1
     圖 表 目 錄 3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6
     第一節 傳統市調與網路市調簡介 6
     第二節 傳統市調與網路市調優缺點及比較 11
     第三節 網路市調市場概況 18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4
     第肆章 個案介紹 27
     第一節 東方快線網路市調 27
     一、 公司簡介 27
     二、 組織架構 28
     三、 公司定位 28
     四、 主要服務項目 28
     五、 營運模式 33
     第二節 104市調中心 34
     一、 公司簡介 34
     二、 組織架構 34
     三、 公司定位 35
     四、 主要服務項目 35
     五、 營運模式 36
     第伍章 個案比較與研究發現 37
     第一節 個案比較 37
     一、 Panel的建置 37
     二、 Panel回應率及資料回覆時間 42
     三、 服務收費及營業概況 42
     四、 小結 44
     第二節 研究發現 45
     研究發現1. 45
     研究發現2. 46
     研究發現3. 50
     研究發現4. 51
     其他研究發現 5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一、 成長的網路市調市場 54
     二、 網路市調的成功關鍵因素 54
     三、 網路市調信度與效度的控制 55
     四、 網路市調的未來發展及限制 55
     第二節 建議 55
     一、 擴大整體市場 55
     二、 全生活型態發展 56
     三、 充分了解其限制性 5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380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市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網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市調方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市調成功因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onlin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nline survey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網路市調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key elements for online survery to success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1. Bublitz. R. (1997). New technologies for data collection. http://ukweb.quantime.co.uk/son/ama997.htm
     2. Colby, C. (1997). “Spam and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Rockbridge Associates.
     3. Comley, P. (1997). The use of the Inernet as a data collection methd. http://www.sga.co.uk/esomar.html
     4. Crowley, A. (1996). “Looking for data in all the right place”. PC Week, October 21, pp. 13, 42, 51-52.
     5. Datamonitor (August 1999). Eighteen percent of UK netizens online at home.
     6. NUA Internet Surveys, http://www.nua.ie/surveys
     7. Janet Ilieva, Steve Baron and Nigel M. Healey, “Online surveys in marketing research: pros and c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asearch Vol.44 Quarter 3, p361-p375
     8. Kottler, R. E. (1997) Exploiting the research potential of the World Wide Web.
     9. Mehta, R. & Sivadas, E. (1995). “Comparing response rates and reponse comtent in mail versus electronic mail surveys.”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asearch Society, 37, 4, pp. 429-439
     10. Ray Kent and Matthew Lee, “Using the Internet for market research: a study of private trading on the Internet”, Market Research Society.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search Society; Oct 1999; 41,4; ABI/INFORM Global, p337-p385
     11. Tse et al (1995). “Comparing two methods of sending outquestionnaires: E-mail versus mail.”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asearch Society, 37, 4, pp. 441-446
     中文部份
     1. 楊和炳(1988),市場調查,五南出版社
     網站
     1. http://www.garlic.com/rfwilson/webmarket/demograf.htm
     2. http://ulweb.quantime.co.uk/son/r97a.htm
     3. http://www.nua.ie/survey
     4. http://www.pollster.com.tw/AboutPollster/about_pollster_parner.aspx
     5. http://www.im.tv/blog/jeross/82690
     6. http://www.embrain.com/chn/company/power.asp#1
     7. http://www.wretch.cc/blog/kangjim/11435639
     8. http://www.net247.com.tw/News/Doc_441.htm
     9. http://www.eolembrain.com/About_08.aspx
     10. http://www.104survey.co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