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黃榦、陳淳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研究
The Research of Huang Gan and Chen Chu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hu Xi’s Philosophy
作者 王志瑋
貢獻者 陳逢源
王志瑋
關鍵詞 黃榦
陳淳
朱熹
《四書》
道統
《近思錄》
字義
Huang Gan
Chen Chun
Zhu Xi
The Four Books (Sishu)
The Daotong (the succession to the Way)
The Collection of Reflection (Jinsilu)
The Ziyi (the meaning of words)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21:28 (UTC+8)
摘要   朱熹所建構的朱子學於後代之所以興盛的原因多門,官學、科舉的推動,雖將朱學普及化於民間士子,但亦僵化了朱學的發展,因而真正能將朱學的精髓發揚光大者,則非朱門弟子莫屬。若溯其源,則南宋朱門弟子對於朱學的傳衍,更是影響後代朱學發展的關鍵,無論從「道統」、「字義」等來看,或是元、明以降的《四書》學發展,黃榦和陳淳在其間皆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於朱學史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一頁。基於此,本論文以朱門第一代弟子黃榦、陳淳為研究對象,首先從二人的為學歷程裡,鉤勒出一條繼承面向的脈絡。其次,透過二人的為學思想、體用關係、道統思維等方面,觀察二人在經典的詮釋與建構裡,如何接受、轉化及傳衍朱學。整體來說,本論文從原典文獻的角度出發,一方面客觀地釐清朱門後學的發展樣態,另一方面回應當前學術史的建構,重新看待在過去被忽略的歷史現場,補強朱門後學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一、古籍著作
     
     
     (一)經部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宋)朱熹撰,《論孟精義》,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撰,《中庸輯略》,《朱子遺書》,第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臺大圖書館藏清康熙中禦兒呂氏寶誥堂刊本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編,《小學》,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黃榦、楊復撰,《儀禮經傳通解》三十七卷、續二十九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趙順孫纂疏,《四書纂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明)胡廣等纂修,《四書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明)胡廣等纂修,《性理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梁萬方編,《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六十九卷目錄一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乾隆刻本,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劉寶楠撰,《論語正義》,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李方子撰,《紫陽文公先生年譜》,收入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宋)李心傳撰,《道命錄》,收入(清)鮑廷博校、嚴一萍選輯:《知不足齋叢書》,原刻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鄭元肅錄、陳義和編,《勉齋先生黃文肅公年譜》,收入吳洪澤編,《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又收入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第11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朱衡撰,《道南源委》,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何喬遠編,《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宋端儀撰,《考亭淵源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
     (清)李清馥撰,《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畢沅編集,《續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清)王椿修、葉和侃等撰,《僊遊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景印同治十二年重刊本
     (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等撰,《福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景印乾隆十九年刊本
     (清)孫爾準修、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景印同治十年重刊本
     (清)懷蔭布修、黃任、郭賡武等撰,《泉州府誌》,1964年,景印同治九年重刊本
     不著撰人,《慶元黨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束景南撰,《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子部
     
     (周)荀卿撰、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公司,1992年
     (宋)張載撰,《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程頤、程顥撰、朱熹編,《二程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李元綱撰,《聖門事業圖》,(宋)左圭輯,《百川學海》丙集,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宋)朱熹編,《伊洛淵源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朱熹編,《近思錄》,上海: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36年
     (宋)陳淳撰、王雋編,《北溪字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淳撰、王雋編,《北溪字義》,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景印清光緒九年學海堂重刊本
     (宋)張洪、齊頤輯,《朱子讀書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黃震撰,《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黃宗羲著、全祖望補,《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江永撰,《近思錄集注》,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清)張伯行撰,《近思錄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輯,《稿本宋元學案遺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四)集部
     
     (唐)韓愈撰:《韓昌黎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唐)韓愈撰、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黃榦撰,《勉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黃榦撰,《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
     (宋)黃榦撰,《黃勉齋先生文集》,臺北:青山書屋,1957年
     (宋)黃榦撰,《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宋)陳淳撰,《北溪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淳撰,《北溪大全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宋)陳宓撰,《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
     (宋)王柏撰,《魯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袁桷撰,《清容居士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元)陳櫟撰,《定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張伯行撰,《正誼堂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景印同治左宗棠增刊《正誼堂全書》本
     (清)藍鼎元撰,《鹿州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祝尚書撰,《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任繼愈、張岱年、馮契、湯一介等編,《中國哲學史通覽》,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年
     朱榮貴撰,《全體大用之學:朱子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余英時撰,《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英時撰,《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何俊撰,《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何俊、范立舟撰,《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
     李申撰,《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紀祥撰,《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李紀祥撰,《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李國鈞等撰,《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汪惠敏撰,《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89年
     吳康撰,《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1962年
     吳康等撰,《學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吳萬居撰,《宋代三禮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林啟屏撰,《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撰,《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繼平撰,《宋學探微》,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周光慶撰,《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孟淑慧撰,《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
     胡志奎撰,《學庸辨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姚瀛艇撰,《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高令印、陳其芳撰,《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高令印、高秀華撰,《朱子學通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陸建猷撰,《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鐘凡撰,《兩宋思想述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陳榮捷撰,《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撰,《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撰、朱榮貴編,《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0年
     陳榮捷撰,《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增訂版
     陳俊民撰,《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中國哲學及其方法論探微》,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逢源撰,《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傅小凡撰,《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勞思光撰,《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勞思光撰,《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黃公偉撰,《中國哲學史》,臺北:帕米爾書店,1966年
     黃公偉撰,《宋明清理學體系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1年
     黃俊傑撰,《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撰,《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撰,《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黃俊傑撰,《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進興撰,《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4年
     湯一介撰,《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馮炳奎等撰,《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張加才撰,《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偉撰,《黃震與東發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程水龍撰,《《近思錄》版本與傳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賈豐臻撰,《中國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漆俠撰,《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臧廣恩撰,《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葛兆光撰,《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劉樹勛撰,《閩學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劉述先撰,《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董金裕撰,《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董金裕撰,《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樓宇烈撰,《溫故知新:中國哲學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鄧洪波撰,《中國書院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錢穆撰,《朱子新學案》,收入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穆撰,《宋明理學概述》,收入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穆等撰,《論孟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錢穆等撰、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圖書出版,1998年
     蒙培元撰,《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仁厚撰,《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撰,《哲學史與儒家評論: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蔣伯潛撰,《理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60年
     關長龍撰,《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韓鐘文撰,《中國儒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羅光撰,《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日)宇野哲人撰、王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7年
     (日)楠本正繼撰,《宋明時代儒學思想の研究》,千葉:廣池學園出版部,1964年
     (日)三浦藤作撰、張宗元、林科棠譯,《中國倫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日)佐野公治撰,《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年
     (法)保羅─米歇爾‧傅柯(Paul-Michel Foucault)撰、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1993年
     (美)田浩撰,¬《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8年,增訂版
     (美)田浩編、楊立華、吳豔虹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二)單篇論文
     
     王德毅撰,〈黃榦的學術與政事〉,《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12月,頁105-121。
     王基西撰,〈理學家小傳(二十)──勉齋先生黃榦〉,《中國語文》,第539期,2002年5月,頁18-27。
     余英時撰,〈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4年10月,頁102-128。
     余崇生撰,〈陳淳《北溪字義》中「理一分殊」之考察〉,《鵝湖月刊》,第18卷第3期,總期第207,1992年9月,頁30-33。
     余崇生撰,〈陳淳《北溪字義》刊本七種〉,《鵝湖月刊》,第19卷第2期,總期第218,1993年8月,頁42-44。
     余崇生撰,〈陳淳與《北溪字義》〉,《應用語文學報》,第6期,2004年6月,頁219-232。
     宋晞撰,〈宋代學術與宋學精神〉,《宋史研究論叢》,第5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9年),頁1-32。
     李甲孚撰,〈朱子‧呂祖謙與近思錄〉,《中央月刊》,第7卷第4期,1975年2月,頁106-112。
     李紀祥撰,〈入道之序:由「陳(淳)、黃(榦)之歧到李滉《聖學十圖》」〉,《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4期,2001年12月,頁241-337。後收入氏著,《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頁67-191。
     李蕙如撰,〈談南宋陳淳對後世的影響〉,《有鳳初鳴年刊》(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學生會),第2期,2005年7月,頁407-420。
     李蕙如撰,〈南宋陳淳的天道論思想初探〉,《國文天地》,第22卷第9期,總期第261,2007年2月,頁22-27。
     李耀仙撰,〈《偽古文尚書》與宋明理學〉,收入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7卷,頁283-294。
     何雋撰,〈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總期387,1994年11月,頁29-37。
     束鴻俊撰,〈陳淳的《北溪字義》〉,收入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頁469-503。
     吳展良撰,〈聖人之書與天理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宋史研究集》,第35輯,2005年7月,頁27-62。
     杜保瑞撰,〈朱陸「鵝湖之會」的倫理學議題〉,「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16日,頁1-23。
     林日波撰,〈真德秀與朱熹弟子交游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2期,總期132,2008年3月,頁75-79。
     邱漢生撰,〈陳淳的理學思想〉,《中國哲學》,1980年第3期,頁108-135。後收入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十六章〈陳淳的理學思想〉,頁490-516。
     姜廣輝撰,〈宋代道學定名緣起〉,《中國哲學》(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第15期,頁240-246。
     姜錫東撰,〈論「聖賢氣象」──宋代朱熹、呂祖謙《近思錄》研究之一〉,《宋遼金元史》,2006年第2期,2006年5月,頁40-47。
     徐公喜、鄒毅撰,〈朱熹道統譜系論〉,《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8期,頁118-121。
     桑兵撰,〈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71-208。後收入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頁1-42。
     祝平次撰,〈朱子門人與道學的發展──孫應時、曹彥約與度正〉,收入嘉義大學中文系編,《鵝湖之會:第一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2007年),頁119-152。
     祝平次撰,〈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頁249-298。
     唐宇元撰,〈「道統」抉微〉,收入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7卷,頁251-262。
     夏長樸撰,〈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收入宋史座談會主編,《宋史研究集》,第36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頁1-65。
     范立舟撰,〈乾道、淳熙年間朝野對理學的批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0年7月,頁60-67。
     范立舟撰,〈理學在南宋寧宗朝的境遇〉,《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116-126。
     范立舟撰,〈理學發生原由及創始人問題的再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頁93-103。
     范立舟撰,〈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理學傳衍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總第123期,2006年7月,頁127-133。
     陳榮捷撰,〈朱子門人之特色及其意義〉,《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哲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頁849-865。又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1期,1980年9月,頁109-129。後收入氏著,《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增訂版,頁176-193。
     陳榮捷撰、萬先法譯:〈陳淳《北溪字義》英譯本:導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5期,1987年6月,頁36。後收入氏著,《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增訂版,頁314-337。
     陳逢源撰,〈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23-254。
     許炎初撰,〈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上)〉,《鵝湖月刊》,第26卷第5期,2000年11月,頁12-25。
     許炎初撰,〈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下)〉,《鵝湖月刊》,第26卷第6期,2000年12月,頁53-63。
     陶希聖撰,〈孔子的學統與道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0期,總期223,1986年10月,頁28-40。
     曹尚斌撰,〈宋明理學融貫「道統」思辨述要〉,《中原文獻》,第27卷第2期,1995年4月,頁5-17。
     張加才撰,〈《北溪字義》版本新考〉,《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2期,頁105-110。
     張加才撰,〈《北溪字義》版本源流蠡測〉,《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1999年2月,頁80-88。
     張加才撰,〈陳淳早期思想進路之檢討〉,《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00年6月,頁62-68。
     張加才撰,〈北溪理學本體論思想探微〉,《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3卷第2期,2001年6月,頁58-63+81。
     張加才撰,〈關於北溪生平研究的幾個問題〉,《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4卷第2期,2002年6月,頁26-37。
     張加才撰,〈陳淳哲學知行論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4年7月,頁23-28。
     張加才撰,〈《北溪字義》與理學範疇體系的詮釋和建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115-122。
     張京華撰,〈朱子《近思錄》指略〉,《吉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會版),第26卷第3期,2005年7月,頁102-107。
     彭永捷撰,〈論儒家道統與宋代理學的道統之爭〉,《文史哲》,2001年第2期,總期263,頁36-42。
     費海璣撰,〈談談朱子各門人的體會分析〉,《學園》,第7卷第6期,1972年2月,頁14-15。
     費海璣撰,〈研究朱門人性行感言〉,《醒獅月刊》,第10卷第6期,1972年6月,頁11-12。
     費海璣撰,〈朱子門人性行考〉,《東方雜誌》,復刊第6卷第1期,1972年7月,頁35-39。
     費海璣撰,〈談朱子門人〉,《東方雜誌》,復刊第6卷第2期,1972年8月,頁29-31
     黃光亮撰,〈中國道統思想之研究〉,《國立臺北商專學報》,第23期,1984年12月,頁1-16。
     黃雲生撰,〈中國道統之淵源〉,《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1977年4月,頁1-25。
     程元敏撰,〈談四書原來的編次: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孔孟月刊》,第5卷第3期,1966年11月,頁11-13。
     程發軔撰,〈程朱及其門人之理學〉,《孔孟學報》,第16期,1968年9月,頁142-170。後收入馮炳奎等,《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頁75-112。
     張亨撰,〈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31-80。後收入氏著,《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218-267。
     張永儁撰,〈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頁273-312。
     趙中偉撰,〈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張載氣化宇宙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13集,1998年11月,頁27-65。
     趙中偉撰,〈「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年1月,頁99-120。
     趙中偉撰,〈從「物理之後」到「倫理之後」──「元亨利貞」詮釋意涵解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2期,2006年7月,頁29-60。
     趙中偉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老子》及《易傳》之「一」意涵的轉化與發展〉,《輔仁國文學報》,第24期,2007年6月,頁89-131。
     董金裕撰,〈朱熹與四書集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人文學科類》,第70期上,1995年6月,頁1-13。後更題為〈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氏著,《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頁83-107。
     虞萬里撰,〈呂祖謙與《近思錄》〉,《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4年2月,頁8-13。
     劉又銘撰,〈《近思錄》的編纂〉,《中華學苑》,第43期,1993年3月,頁143-169。
     劉子健撰,〈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頁249-282。
     劉述先撰,〈朱子建立道統的理據問題之省察〉,《新亞學術期刊》,第3期,1982年,頁21-36。
     鄭天蕙撰,〈宋代民間童蒙教育研究〉,收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編,《當代的民間文化觀照》(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頁249-271。
     鄭宗義撰,〈論朱子對經典解釋的看法〉,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95-129。
     葛兆光撰,〈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2006年第3期,總期294,頁48-60。
     鄧國光撰,〈道的本質和承傳──辨韓愈的傳道觀和程朱道統論的分野〉,《孔孟月刊》,第31卷第2期,總期362,1992年10月,頁15-20。
     樂愛國撰,〈黃榦論格物致知〉,《朱子文化》,2008年第3期,總期13,2008年6月,頁46-47。
     盧子震撰,〈論道學之名的形成及其含義的發展〉,《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1999年3月,頁30-34。
     盧其薇撰,〈聖賢氣象認知的展開――以朱子《近思錄‧聖賢氣象》篇為鵠的〉,《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53-170。
     賴美惠撰,〈論朱子的道統觀──以《近思錄》的編纂為探討中心〉,《問學》,第6期,2004年4月,頁211-238。
     錢穆撰,〈近思錄隨劄〉,《故宮季刊》,第17卷第3期,1983年春季,頁1-23。
     蔡仁厚撰,〈朱陸門人及其後學〉,《孔孟學報》,第39期,1980年4月,頁191-209。後收入氏著,《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第八章,頁294。及馮炳奎等,《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頁151-178。
     戴君仁撰,〈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與修門人及修書年歲考〉,《文史哲學報》,第16期,1967年10月,頁1-24。
     戴螢撰,〈《宋史‧陳淳傳》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2000年第3期,頁160。
     蔣復璁撰,〈「宋史道學傳」的意義〉,收入國際宋史研討會秘書處編,《國際宋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88年),頁607-612。
     羅義俊撰,〈中國道統:孔子的傳統──儒家道統觀發微〉,《鵝湖月刊》,第30卷第7期,總期355,2005年1月,頁20-27。
     嚴佐之撰,〈《近思錄》與儒家「出處之義」〉,《中華文史論叢》,第58輯,1999年5月,頁189-208。
     (日)小島毅撰,〈閩南朱子之學之形成〉,收入鄧廣銘、漆俠主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選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207-215。
     (日)田中謙二撰,〈朱門弟子師事年考〉,《東方學報》(京都),第44冊,1973年2月,頁147-218。
     (日)田中謙二撰,〈朱門弟子師事年考續〉,《東方學報》(京都),第48冊,1975年12月,頁261-357。
     (美)白詩朗(John H. Berthrong)撰、俞懿嫻譯,〈道學是否為歷程哲學?〉,《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6期,總期397,2007年6月,頁155-168。
     (美)約翰‧艾倫‧塔克撰、張加才譯,〈北溪《字義》對日本十七世紀哲學哲學辭典的興起〉,《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7年第3期,頁46-51。
     (韓)池俊鎬撰,〈試論黃榦門人與其後學〉,《儒教文化研究》,第4期,2004年2月,頁63-81。
     (韓)池俊鎬撰,〈黃榦的《〈論語〉注》〉,收入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頁432-468。
     
     
     (三)學位論文
     
     白百伶撰,《宋元之際朱陸異同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紀祥先生指導,2005年
     朱理鴻撰,《陳淳哲學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陳代湘先生指導,2004年
     何佳駿撰,《近思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董金裕先生指導,2001年
     李蕙如撰,《陳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郁夫先生指導,2006年
     林佳靖撰,《陳淳《北溪字義》研究──性理之學的建構及其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夏長樸先生指導,2007年
     林明賢撰,《《近思錄》思想研究》,臺北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金凌先生指導,2004年
     陳志遠撰,《宋元朱陸思想之傳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席涵靜先生指導,2006年
     張恭銘撰,《黃勉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董金裕先生指導,1997年
     張鍠焜撰,《朱子讀書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賈馥茗先生指導,1990年
     黃瀚儀撰,《宋儒道統論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逢源先生指導,2006年
     譚柏華撰,《黃榦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陳代湘先生指導,2003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415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逢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志瑋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志瑋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5:21:28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5:21:2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21:2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15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2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151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朱熹所建構的朱子學於後代之所以興盛的原因多門,官學、科舉的推動,雖將朱學普及化於民間士子,但亦僵化了朱學的發展,因而真正能將朱學的精髓發揚光大者,則非朱門弟子莫屬。若溯其源,則南宋朱門弟子對於朱學的傳衍,更是影響後代朱學發展的關鍵,無論從「道統」、「字義」等來看,或是元、明以降的《四書》學發展,黃榦和陳淳在其間皆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於朱學史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一頁。基於此,本論文以朱門第一代弟子黃榦、陳淳為研究對象,首先從二人的為學歷程裡,鉤勒出一條繼承面向的脈絡。其次,透過二人的為學思想、體用關係、道統思維等方面,觀察二人在經典的詮釋與建構裡,如何接受、轉化及傳衍朱學。整體來說,本論文從原典文獻的角度出發,一方面客觀地釐清朱門後學的發展樣態,另一方面回應當前學術史的建構,重新看待在過去被忽略的歷史現場,補強朱門後學的研究成果。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4
       一、兼論黃榦、陳淳……………………………………………………………5
       二、專論黃榦……………………………………………………………………7
       三、專論陳淳……………………………………………………………………8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章節說明……………………………………………12
     
     第二章 黃榦、陳淳的為學進程與朱學接受方向………………………15
      第一節 黃榦之為學進程…………………………………………………… … 16
       第一時期(1152-1181 1-30歲):求學階段…………………………………16
       第二時期(1182-1200 31-49歲):講論切磋……………………………… 19
       第三時期(1201-1221 50-70歲):著述立說……………………………… 27
      第二節 陳淳之為學進程…………………………………………………… … 35
       第一時期(1159-1189 1-31歲):自學階段…………………………………35
       第二時期(1190-1200 32-42歲):親炙問學……………………………… 37
       第三時期(1201-1223 43-63歲):發揚朱學……………………………… 44
     
     第三章 黃榦、陳淳的為學思想與經典建構………………………… …49
      第一節 黃榦的為學思想…………………………………………………… … 50
       一、以聖人為標的………………………………………………………………50
       二、居敬為工夫之要……………………………………………………………52
       三、主敬、致知相為經緯………………………………………………………62
      第二節 陳淳的為學思想…………………………………………………… … 66
       一、學貴明德達道………………………………………………………………66
       二、學有工夫次第………………………………………………………………70
        (一)由《小學》而《大學》……………………………………………………70
        (二)下學上達與循序反覆…………………………………………………75
       三、知、行為一事………………………………………………………………81
      第三節 《四書》與《近思錄》之辯證關係………………………………………86
       一、為學進程的意義……………………………………………………………87
       二、道統進程的意義……………………………………………………………93
     
     第四章 黃榦、陳淳的體、用思維…………………………………………97
      第一節 黃榦的體、用思維………………………………………………………97
       一、理、氣………………………………………………………………………98
       二、心、性………………………………………………………………………101
      第二節 陳淳的體、用思維……………………………………………………106
       一、理、氣………………………………………………………………………107
       二、心、性………………………………………………………………………110
     
     第五章 黃榦、陳淳的道統思維與任道情懷……………………………115
      第一節 以身任道之道統思維――黃榦………………………………………116
       一、任道情懷…………………………………………………………………117
       二、道統序列…………………………………………………………………122
      第二節 息邪說、放淫辭之道統思維――陳淳………………………………128
       一、倡朱斥陸…………………………………………………………………128
       二、道統序列…………………………………………………………………131
     
     第六章 結論……………………………………………………………………135
     
     附表:黃榦、陳淳生平重要事蹟簡表………………………………………139
     
     參考書目………………………………………………………………………… 171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黃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陳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朱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四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道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近思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字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Huang G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en Chu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u X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Four Books (Sish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Daotong (the succession to the Wa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Collection of Reflection (Jinsil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Ziyi (the meaning of words)en_US
dc.title (題名) 黃榦、陳淳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search of Huang Gan and Chen Chu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hu Xi’s Philosoph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著作
     
     
     (一)經部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宋)朱熹撰,《論孟精義》,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撰,《中庸輯略》,《朱子遺書》,第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臺大圖書館藏清康熙中禦兒呂氏寶誥堂刊本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編,《小學》,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黃榦、楊復撰,《儀禮經傳通解》三十七卷、續二十九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趙順孫纂疏,《四書纂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明)胡廣等纂修,《四書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明)胡廣等纂修,《性理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梁萬方編,《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六十九卷目錄一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乾隆刻本,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劉寶楠撰,《論語正義》,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李方子撰,《紫陽文公先生年譜》,收入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宋)李心傳撰,《道命錄》,收入(清)鮑廷博校、嚴一萍選輯:《知不足齋叢書》,原刻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鄭元肅錄、陳義和編,《勉齋先生黃文肅公年譜》,收入吳洪澤編,《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又收入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第11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朱衡撰,《道南源委》,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何喬遠編,《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宋端儀撰,《考亭淵源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
     (清)李清馥撰,《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畢沅編集,《續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清)王椿修、葉和侃等撰,《僊遊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景印同治十二年重刊本
     (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等撰,《福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景印乾隆十九年刊本
     (清)孫爾準修、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景印同治十年重刊本
     (清)懷蔭布修、黃任、郭賡武等撰,《泉州府誌》,1964年,景印同治九年重刊本
     不著撰人,《慶元黨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束景南撰,《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子部
     
     (周)荀卿撰、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公司,1992年
     (宋)張載撰,《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程頤、程顥撰、朱熹編,《二程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李元綱撰,《聖門事業圖》,(宋)左圭輯,《百川學海》丙集,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宋)朱熹編,《伊洛淵源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朱熹編,《近思錄》,上海: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36年
     (宋)陳淳撰、王雋編,《北溪字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淳撰、王雋編,《北溪字義》,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景印清光緒九年學海堂重刊本
     (宋)張洪、齊頤輯,《朱子讀書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黃震撰,《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黃宗羲著、全祖望補,《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江永撰,《近思錄集注》,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清)張伯行撰,《近思錄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輯,《稿本宋元學案遺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四)集部
     
     (唐)韓愈撰:《韓昌黎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唐)韓愈撰、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黃榦撰,《勉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黃榦撰,《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影印元刻延祐二年重修本
     (宋)黃榦撰,《黃勉齋先生文集》,臺北:青山書屋,1957年
     (宋)黃榦撰,《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宋)陳淳撰,《北溪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淳撰,《北溪大全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宋)陳宓撰,《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
     (宋)王柏撰,《魯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袁桷撰,《清容居士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元)陳櫟撰,《定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張伯行撰,《正誼堂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景印同治左宗棠增刊《正誼堂全書》本
     (清)藍鼎元撰,《鹿州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祝尚書撰,《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任繼愈、張岱年、馮契、湯一介等編,《中國哲學史通覽》,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年
     朱榮貴撰,《全體大用之學:朱子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余英時撰,《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英時撰,《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何俊撰,《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何俊、范立舟撰,《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
     李申撰,《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紀祥撰,《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李紀祥撰,《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李國鈞等撰,《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汪惠敏撰,《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89年
     吳康撰,《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1962年
     吳康等撰,《學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吳萬居撰,《宋代三禮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林啟屏撰,《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撰,《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繼平撰,《宋學探微》,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周光慶撰,《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孟淑慧撰,《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
     胡志奎撰,《學庸辨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姚瀛艇撰,《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高令印、陳其芳撰,《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高令印、高秀華撰,《朱子學通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陸建猷撰,《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鐘凡撰,《兩宋思想述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陳榮捷撰,《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撰,《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撰、朱榮貴編,《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0年
     陳榮捷撰,《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增訂版
     陳俊民撰,《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中國哲學及其方法論探微》,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逢源撰,《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傅小凡撰,《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勞思光撰,《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勞思光撰,《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黃公偉撰,《中國哲學史》,臺北:帕米爾書店,1966年
     黃公偉撰,《宋明清理學體系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1年
     黃俊傑撰,《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撰,《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撰,《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黃俊傑撰,《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進興撰,《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4年
     湯一介撰,《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馮炳奎等撰,《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張加才撰,《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偉撰,《黃震與東發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程水龍撰,《《近思錄》版本與傳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賈豐臻撰,《中國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漆俠撰,《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臧廣恩撰,《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葛兆光撰,《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劉樹勛撰,《閩學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劉述先撰,《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董金裕撰,《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董金裕撰,《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樓宇烈撰,《溫故知新:中國哲學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鄧洪波撰,《中國書院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錢穆撰,《朱子新學案》,收入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穆撰,《宋明理學概述》,收入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穆等撰,《論孟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錢穆等撰、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圖書出版,1998年
     蒙培元撰,《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仁厚撰,《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撰,《哲學史與儒家評論: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蔣伯潛撰,《理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60年
     關長龍撰,《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韓鐘文撰,《中國儒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羅光撰,《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日)宇野哲人撰、王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7年
     (日)楠本正繼撰,《宋明時代儒學思想の研究》,千葉:廣池學園出版部,1964年
     (日)三浦藤作撰、張宗元、林科棠譯,《中國倫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日)佐野公治撰,《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年
     (法)保羅─米歇爾‧傅柯(Paul-Michel Foucault)撰、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1993年
     (美)田浩撰,¬《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8年,增訂版
     (美)田浩編、楊立華、吳豔虹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二)單篇論文
     
     王德毅撰,〈黃榦的學術與政事〉,《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12月,頁105-121。
     王基西撰,〈理學家小傳(二十)──勉齋先生黃榦〉,《中國語文》,第539期,2002年5月,頁18-27。
     余英時撰,〈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4年10月,頁102-128。
     余崇生撰,〈陳淳《北溪字義》中「理一分殊」之考察〉,《鵝湖月刊》,第18卷第3期,總期第207,1992年9月,頁30-33。
     余崇生撰,〈陳淳《北溪字義》刊本七種〉,《鵝湖月刊》,第19卷第2期,總期第218,1993年8月,頁42-44。
     余崇生撰,〈陳淳與《北溪字義》〉,《應用語文學報》,第6期,2004年6月,頁219-232。
     宋晞撰,〈宋代學術與宋學精神〉,《宋史研究論叢》,第5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9年),頁1-32。
     李甲孚撰,〈朱子‧呂祖謙與近思錄〉,《中央月刊》,第7卷第4期,1975年2月,頁106-112。
     李紀祥撰,〈入道之序:由「陳(淳)、黃(榦)之歧到李滉《聖學十圖》」〉,《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4期,2001年12月,頁241-337。後收入氏著,《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頁67-191。
     李蕙如撰,〈談南宋陳淳對後世的影響〉,《有鳳初鳴年刊》(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學生會),第2期,2005年7月,頁407-420。
     李蕙如撰,〈南宋陳淳的天道論思想初探〉,《國文天地》,第22卷第9期,總期第261,2007年2月,頁22-27。
     李耀仙撰,〈《偽古文尚書》與宋明理學〉,收入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7卷,頁283-294。
     何雋撰,〈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總期387,1994年11月,頁29-37。
     束鴻俊撰,〈陳淳的《北溪字義》〉,收入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頁469-503。
     吳展良撰,〈聖人之書與天理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宋史研究集》,第35輯,2005年7月,頁27-62。
     杜保瑞撰,〈朱陸「鵝湖之會」的倫理學議題〉,「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16日,頁1-23。
     林日波撰,〈真德秀與朱熹弟子交游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2期,總期132,2008年3月,頁75-79。
     邱漢生撰,〈陳淳的理學思想〉,《中國哲學》,1980年第3期,頁108-135。後收入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十六章〈陳淳的理學思想〉,頁490-516。
     姜廣輝撰,〈宋代道學定名緣起〉,《中國哲學》(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第15期,頁240-246。
     姜錫東撰,〈論「聖賢氣象」──宋代朱熹、呂祖謙《近思錄》研究之一〉,《宋遼金元史》,2006年第2期,2006年5月,頁40-47。
     徐公喜、鄒毅撰,〈朱熹道統譜系論〉,《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8期,頁118-121。
     桑兵撰,〈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頁171-208。後收入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頁1-42。
     祝平次撰,〈朱子門人與道學的發展──孫應時、曹彥約與度正〉,收入嘉義大學中文系編,《鵝湖之會:第一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2007年),頁119-152。
     祝平次撰,〈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頁249-298。
     唐宇元撰,〈「道統」抉微〉,收入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7卷,頁251-262。
     夏長樸撰,〈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收入宋史座談會主編,《宋史研究集》,第36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頁1-65。
     范立舟撰,〈乾道、淳熙年間朝野對理學的批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0年7月,頁60-67。
     范立舟撰,〈理學在南宋寧宗朝的境遇〉,《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116-126。
     范立舟撰,〈理學發生原由及創始人問題的再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頁93-103。
     范立舟撰,〈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理學傳衍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總第123期,2006年7月,頁127-133。
     陳榮捷撰,〈朱子門人之特色及其意義〉,《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哲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頁849-865。又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1期,1980年9月,頁109-129。後收入氏著,《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增訂版,頁176-193。
     陳榮捷撰、萬先法譯:〈陳淳《北溪字義》英譯本:導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5期,1987年6月,頁36。後收入氏著,《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增訂版,頁314-337。
     陳逢源撰,〈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23-254。
     許炎初撰,〈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上)〉,《鵝湖月刊》,第26卷第5期,2000年11月,頁12-25。
     許炎初撰,〈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下)〉,《鵝湖月刊》,第26卷第6期,2000年12月,頁53-63。
     陶希聖撰,〈孔子的學統與道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0期,總期223,1986年10月,頁28-40。
     曹尚斌撰,〈宋明理學融貫「道統」思辨述要〉,《中原文獻》,第27卷第2期,1995年4月,頁5-17。
     張加才撰,〈《北溪字義》版本新考〉,《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2期,頁105-110。
     張加才撰,〈《北溪字義》版本源流蠡測〉,《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1999年2月,頁80-88。
     張加才撰,〈陳淳早期思想進路之檢討〉,《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00年6月,頁62-68。
     張加才撰,〈北溪理學本體論思想探微〉,《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3卷第2期,2001年6月,頁58-63+81。
     張加才撰,〈關於北溪生平研究的幾個問題〉,《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4卷第2期,2002年6月,頁26-37。
     張加才撰,〈陳淳哲學知行論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4年7月,頁23-28。
     張加才撰,〈《北溪字義》與理學範疇體系的詮釋和建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115-122。
     張京華撰,〈朱子《近思錄》指略〉,《吉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會版),第26卷第3期,2005年7月,頁102-107。
     彭永捷撰,〈論儒家道統與宋代理學的道統之爭〉,《文史哲》,2001年第2期,總期263,頁36-42。
     費海璣撰,〈談談朱子各門人的體會分析〉,《學園》,第7卷第6期,1972年2月,頁14-15。
     費海璣撰,〈研究朱門人性行感言〉,《醒獅月刊》,第10卷第6期,1972年6月,頁11-12。
     費海璣撰,〈朱子門人性行考〉,《東方雜誌》,復刊第6卷第1期,1972年7月,頁35-39。
     費海璣撰,〈談朱子門人〉,《東方雜誌》,復刊第6卷第2期,1972年8月,頁29-31
     黃光亮撰,〈中國道統思想之研究〉,《國立臺北商專學報》,第23期,1984年12月,頁1-16。
     黃雲生撰,〈中國道統之淵源〉,《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1977年4月,頁1-25。
     程元敏撰,〈談四書原來的編次: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孔孟月刊》,第5卷第3期,1966年11月,頁11-13。
     程發軔撰,〈程朱及其門人之理學〉,《孔孟學報》,第16期,1968年9月,頁142-170。後收入馮炳奎等,《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頁75-112。
     張亨撰,〈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31-80。後收入氏著,《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218-267。
     張永儁撰,〈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頁273-312。
     趙中偉撰,〈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張載氣化宇宙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13集,1998年11月,頁27-65。
     趙中偉撰,〈「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年1月,頁99-120。
     趙中偉撰,〈從「物理之後」到「倫理之後」──「元亨利貞」詮釋意涵解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2期,2006年7月,頁29-60。
     趙中偉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老子》及《易傳》之「一」意涵的轉化與發展〉,《輔仁國文學報》,第24期,2007年6月,頁89-131。
     董金裕撰,〈朱熹與四書集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人文學科類》,第70期上,1995年6月,頁1-13。後更題為〈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氏著,《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頁83-107。
     虞萬里撰,〈呂祖謙與《近思錄》〉,《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4年2月,頁8-13。
     劉又銘撰,〈《近思錄》的編纂〉,《中華學苑》,第43期,1993年3月,頁143-169。
     劉子健撰,〈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頁249-282。
     劉述先撰,〈朱子建立道統的理據問題之省察〉,《新亞學術期刊》,第3期,1982年,頁21-36。
     鄭天蕙撰,〈宋代民間童蒙教育研究〉,收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編,《當代的民間文化觀照》(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頁249-271。
     鄭宗義撰,〈論朱子對經典解釋的看法〉,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95-129。
     葛兆光撰,〈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2006年第3期,總期294,頁48-60。
     鄧國光撰,〈道的本質和承傳──辨韓愈的傳道觀和程朱道統論的分野〉,《孔孟月刊》,第31卷第2期,總期362,1992年10月,頁15-20。
     樂愛國撰,〈黃榦論格物致知〉,《朱子文化》,2008年第3期,總期13,2008年6月,頁46-47。
     盧子震撰,〈論道學之名的形成及其含義的發展〉,《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1999年3月,頁30-34。
     盧其薇撰,〈聖賢氣象認知的展開――以朱子《近思錄‧聖賢氣象》篇為鵠的〉,《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53-170。
     賴美惠撰,〈論朱子的道統觀──以《近思錄》的編纂為探討中心〉,《問學》,第6期,2004年4月,頁211-238。
     錢穆撰,〈近思錄隨劄〉,《故宮季刊》,第17卷第3期,1983年春季,頁1-23。
     蔡仁厚撰,〈朱陸門人及其後學〉,《孔孟學報》,第39期,1980年4月,頁191-209。後收入氏著,《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第八章,頁294。及馮炳奎等,《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頁151-178。
     戴君仁撰,〈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與修門人及修書年歲考〉,《文史哲學報》,第16期,1967年10月,頁1-24。
     戴螢撰,〈《宋史‧陳淳傳》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2000年第3期,頁160。
     蔣復璁撰,〈「宋史道學傳」的意義〉,收入國際宋史研討會秘書處編,《國際宋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88年),頁607-612。
     羅義俊撰,〈中國道統:孔子的傳統──儒家道統觀發微〉,《鵝湖月刊》,第30卷第7期,總期355,2005年1月,頁20-27。
     嚴佐之撰,〈《近思錄》與儒家「出處之義」〉,《中華文史論叢》,第58輯,1999年5月,頁189-208。
     (日)小島毅撰,〈閩南朱子之學之形成〉,收入鄧廣銘、漆俠主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選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207-215。
     (日)田中謙二撰,〈朱門弟子師事年考〉,《東方學報》(京都),第44冊,1973年2月,頁147-218。
     (日)田中謙二撰,〈朱門弟子師事年考續〉,《東方學報》(京都),第48冊,1975年12月,頁261-357。
     (美)白詩朗(John H. Berthrong)撰、俞懿嫻譯,〈道學是否為歷程哲學?〉,《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6期,總期397,2007年6月,頁155-168。
     (美)約翰‧艾倫‧塔克撰、張加才譯,〈北溪《字義》對日本十七世紀哲學哲學辭典的興起〉,《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7年第3期,頁46-51。
     (韓)池俊鎬撰,〈試論黃榦門人與其後學〉,《儒教文化研究》,第4期,2004年2月,頁63-81。
     (韓)池俊鎬撰,〈黃榦的《〈論語〉注》〉,收入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頁432-468。
     
     
     (三)學位論文
     
     白百伶撰,《宋元之際朱陸異同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紀祥先生指導,2005年
     朱理鴻撰,《陳淳哲學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陳代湘先生指導,2004年
     何佳駿撰,《近思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董金裕先生指導,2001年
     李蕙如撰,《陳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郁夫先生指導,2006年
     林佳靖撰,《陳淳《北溪字義》研究──性理之學的建構及其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夏長樸先生指導,2007年
     林明賢撰,《《近思錄》思想研究》,臺北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金凌先生指導,2004年
     陳志遠撰,《宋元朱陸思想之傳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席涵靜先生指導,2006年
     張恭銘撰,《黃勉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董金裕先生指導,1997年
     張鍠焜撰,《朱子讀書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賈馥茗先生指導,1990年
     黃瀚儀撰,《宋儒道統論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逢源先生指導,2006年
     譚柏華撰,《黃榦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陳代湘先生指導,2003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