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清代司法文書的法理與範式-以《刑科題本》為中心
作者 范世偉
Wei, Fan-Shih-
貢獻者 陳惠馨
Chen, Hwei - Syin
范世偉
Wei, Fan-Shih-
關鍵詞 刑科題本
判詞
法律論證
裁判正當性
實用理性
法的確定性
法學?
律學?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30:09 (UTC+8)
摘要 摘 要
     
     清《刑科題本》目前收錄在中國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該檔案館共收有大清帝國內閣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微捲檔案(以下簡稱刑科婚姻姦情檔案),其中乾隆元年到三十年有七萬餘件相關的檔案;另外乾隆三十年到六十年也有七萬餘件檔案是指清代罪犯經過地方衙門至中央三法司審判後,官員向皇帝奏題案情經過及會審結果,最後由皇帝硃批處斬或緩刑等。在這些奏摺中審訊犯案者的口供必須交代姓名、籍貫、已婚未婚、歲數、職業、家庭人口數等等。
     《刑科題本》的這些案件足以讓我們瞭解清代法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作情形,而由於這些案件乃地方司法審判者上奏中央的判決文書,因此這些案件也可以提供我們許多清朝乾隆時期關於司法判決書的格式與其法律論證的相關資訊。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刑科題本的作用與在清律與法制史研究裡的地位為何?
      本文在章節規劃上分為六章,分別為緒說、《大清律例》下的司法文書態樣、《刑科題本》的範式、《刑科題本》的法理-案例解析、《刑科題本》的回首與前瞻、結論等六章。
     而在案例分析的取樣方式,則是在空間上,以華南、華中、華北等三大地理區為緯;在時間上,以乾隆元年至陸拾年的時間為經,在《刑科題本》中上下縱論抽樣出六個案例來解析,進一步釐清其書寫的格式等的制度面問題與法律論證與法條解釋與適用等的法理面問題,在相關《刑科題本》的研究尚在發展階段之際,本文結合時間與空間、史學與法學的面向,對《刑科題本》提出初步的分析。
"清代司法文書的法理與範式-以《刑科題本》為中心
     目次
     
     第壹章 緒說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結果 6
     第貳章 《大清律例》下司法文書的態樣 8
     第一節 官方彙集或私人製作成冊極具實用性的判牘和案例 8
     第一項 審判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材料,主要為:官方司法「檔案」 8
     第一目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9
     第二目 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獻館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0
     第三目 海外清代檔案館藏 11
     第四目 小結 13
     第二項 名吏之判牘與特殊成案及選編 14
     第一目 《刑案匯覽》其書 14
     第二目 《刑案匯覽》其人、其編 15
     第三目 小結 16
     第二節 其他藉由非官方出版的訴訟技巧和司法文書格式文獻集成 16
     第一項 時人或者後人所编選的他人製作的判牘或是訴訟經驗 17
     第一目 《刀筆精華》其書、其人 17
     第二目 《刀筆精華》訴狀舉隅分析 18
     第三目 小結 20
     第二項 為提高司法官員司法文書寫作水平而創作的範文樣本 20
     第一目 《招解說》其人、其書 21
     第二目 《招解說》的舉隅分析-「盜案類」 23
     第三目 小結 25
     第參章 《刑科題本》的範式 26
     第一節 《刑科題本》其意、其用、其位? 26
     第一項 《刑科題本》其意 27
     第二項 《刑科題本》其用 27
     第三項 《刑科題本》其位 33
     第二節 《刑科題本》形式上的分析 33
     第一項 書寫記載的格式(以乾隆年間華南地區鍾雙二殺人案為例) 34
     第二項 寫作格式的比較 38
     第一目 現行判決書格式要點 38
     第二目 案例的改寫 39
     第三項 重點解析 41
     第三節 小結 44
     第肆章 《刑科題本》的法理-案例解析 46
     第一節 乾隆年間華南地區案例 47
     第二節 乾隆年間華中地區案例 57
     第三節 乾隆年間華北地區案例 66
     第三節 真相大白? 76
     第伍章 《刑科題本》的回首與前瞻 82
     第一節 《刑科題本》的裁判正當性-情理交融 82
     第二節 《刑科題本》的實用理性-「以法節情」,「以情入法」 87
     第三節 《刑科題本》的法確定性-「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89
     第四節 法學乎?律學乎?…………………………………..………………92
     第陸章 結論 95
     附錄:【臺灣鳳山縣鍾順淑與鍾雙二妻盧氏通姦為鍾雙二所殺案】 97
     徵引文獻 102
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
     【史料】
     
     1 祝慶祺、鮑書芸等編輯,《刑案匯覽》,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2 《刑案匯覽續編》,吳潮、何錫儼彙纂 ; 薛允升鑒定,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3 祝慶祺、鮑書芸、潘文舫、徐課荃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4 《大清律例》,徐本等奉敕撰,田濤、鄭泰點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根據信吾是齋田氏所藏乾隆五年刊刻本。
     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長沙:海南出版社,2000年,乾隆四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影印。
     6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聖環圖書,2007。
     7 《噶瑪蘭廳志》,陳淑均,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8 《淡新檔案》(二十四),第二編民事編,國立台灣大學,1995 。
     9 《讀例存疑重刊本》, 薛允升著述、黃靜嘉編校,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共5冊。
     10《新譯呂氏春秋》,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閱,台北:三民出版社,2009。
     11《尚書正義》,李學勤點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2《福建省例》,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北:台銀經研室,1957~1961。
     
     
     【專書著作】(以姓氏筆畫排列)
     
     1 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的社會與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
     所,1996年。
     2 王娜,《刑事赦免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3 江橋,《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上),中華書局,1988年。
     4 何勤華編,《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
     5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6 那思陸,《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7 那思陸,《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8 李交發,《中國訴訟法史》,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
     9 李澤厚,《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論》,台北:三民出版社,1996年。
     10李龍,《西方法學名著提要》(下),台北:昭明出版,1999年。
     11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階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
     12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3年。
     13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其程序》,台北:食貨出版,1972年。
     14越秀玲,《中國鄉里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8年。
     15張晉藩,《中華法治文明的演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16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17郭成佛、田濤點校整理,《明清公牘秘本五種》,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之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
     19黃源盛,《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
     20黃源盛,《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3 月。
     21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3年。
     22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6年。
     23滋賀秀三編《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
     24幔亭曾孫,《名公書判清明集》,中華書局,1987年。
     25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26劉俊文點校,中華傳世法典,《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27劉俊文,《唐律疏義箋解》,中華書局,2005年。
     28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29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9。
     30軼名,《刀筆精華》,台北:五洲出版社,2003年11月。
     31軼名,《刀筆精華》,台南:大行出版社,1992年6月。
     32軼名,《刀筆精華》,台北:老古出版社,1979年7月。
     33Peiling Ge, 葛培嶺,《白居易》,知書房出版集團,2001年。
     34《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北京,商務印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02月。
     35 Garner, Bryan A. (EDT),《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 ),West Group,文景書局經銷,2004 。
     
     【期刊論文】(以姓氏筆畫排列)
     
     1 王自強,〈清代司法中的法律推理〉,收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階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
     2 中村茂夫,〈清代の刑案:《刑案匯覽》を主として〉,收入滋賀秀三編《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年。
     3 夫馬進,〈訟師秘本〈蕭曹遺筆〉的出現〉,載楊一凡(總主編)、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明清卷》,鄭民欽(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4 寺田浩明,〈日本的清代司法制度研究與對法的理解〉,載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5 何勤華,〈明清案例匯編及其時代特徵〉,《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0年3月。
     6 邱澎生,〈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收入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7 邱澎生,〈淺析《刑案匯覽》的知識史〉,2004年6月19日,在中研院史語所「審判史研讀會」上的報告。
     8 武樹臣,〈中國古代的法學、律學、吏學和讞學〉。載自,何勤華編,《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9 胡興東,〈赦宥在中國古代死刑適用中的作用〉,該文發表於《現代法學》第5期總第159期,雲南大學,2008年。
     10陳起行,〈由裁判理論的觀點析論US vs. ALA〉,《政大法學評論》第96期,1997年。
     11陳惠馨,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刑科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法制史研究》第五期,2004年6月。
     12陳郁如,《清乾隆時期刑科題本之研究以調戲本婦未成致本婦羞忿自盡類型案件為例》,指導老師:陳惠馨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碩士班論文,2005年。
     13莊以馨,《情罪平允的法律世界--以清代「威逼人致死」案件為中心》,指導老師:黃源盛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碩士班論文,2008。
     14張春嶺,〈保護內閣大庫檔案~羅振玉與收藏史四大發現〉,大河報報載,2009年5月27日。
     15華立,〈清代保甲制度簡論〉,載《清史研究集》,光明日報出版,1988年。
     16賀衛方,〈刑訊逼供為哪般〉,《運送正義的方式》,上海:三聯出版社,載於《南方週末》,2002年。
     17劉馨珺,〈書評-高橋方郎著,《宋-清身份法の研究》〉,《法制史研究》第四期,中國法制史協會,2003年。
     18劉阿榮,〈社會學與現代社會〉,93學年度大專院校通識教育巡迴講座講義,2004年。
     19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近代中國婦女研究第七期,1999年8月。
     20錢劍夫,〈中國封建社會只有律家律學律治而無法家法學法治說〉,收於何勤華編,《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9565105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65105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惠馨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Hwei - Sy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范世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ei, Fan-Shih-en_US
dc.creator (作者) 范世偉zh_TW
dc.creator (作者) Wei, Fan-Shih-en_US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5:30:09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5:30: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30:0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65105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7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65105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 要
     
     清《刑科題本》目前收錄在中國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該檔案館共收有大清帝國內閣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微捲檔案(以下簡稱刑科婚姻姦情檔案),其中乾隆元年到三十年有七萬餘件相關的檔案;另外乾隆三十年到六十年也有七萬餘件檔案是指清代罪犯經過地方衙門至中央三法司審判後,官員向皇帝奏題案情經過及會審結果,最後由皇帝硃批處斬或緩刑等。在這些奏摺中審訊犯案者的口供必須交代姓名、籍貫、已婚未婚、歲數、職業、家庭人口數等等。
     《刑科題本》的這些案件足以讓我們瞭解清代法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作情形,而由於這些案件乃地方司法審判者上奏中央的判決文書,因此這些案件也可以提供我們許多清朝乾隆時期關於司法判決書的格式與其法律論證的相關資訊。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刑科題本的作用與在清律與法制史研究裡的地位為何?
      本文在章節規劃上分為六章,分別為緒說、《大清律例》下的司法文書態樣、《刑科題本》的範式、《刑科題本》的法理-案例解析、《刑科題本》的回首與前瞻、結論等六章。
     而在案例分析的取樣方式,則是在空間上,以華南、華中、華北等三大地理區為緯;在時間上,以乾隆元年至陸拾年的時間為經,在《刑科題本》中上下縱論抽樣出六個案例來解析,進一步釐清其書寫的格式等的制度面問題與法律論證與法條解釋與適用等的法理面問題,在相關《刑科題本》的研究尚在發展階段之際,本文結合時間與空間、史學與法學的面向,對《刑科題本》提出初步的分析。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清代司法文書的法理與範式-以《刑科題本》為中心
     目次
     
     第壹章 緒說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結果 6
     第貳章 《大清律例》下司法文書的態樣 8
     第一節 官方彙集或私人製作成冊極具實用性的判牘和案例 8
     第一項 審判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材料,主要為:官方司法「檔案」 8
     第一目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9
     第二目 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獻館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0
     第三目 海外清代檔案館藏 11
     第四目 小結 13
     第二項 名吏之判牘與特殊成案及選編 14
     第一目 《刑案匯覽》其書 14
     第二目 《刑案匯覽》其人、其編 15
     第三目 小結 16
     第二節 其他藉由非官方出版的訴訟技巧和司法文書格式文獻集成 16
     第一項 時人或者後人所编選的他人製作的判牘或是訴訟經驗 17
     第一目 《刀筆精華》其書、其人 17
     第二目 《刀筆精華》訴狀舉隅分析 18
     第三目 小結 20
     第二項 為提高司法官員司法文書寫作水平而創作的範文樣本 20
     第一目 《招解說》其人、其書 21
     第二目 《招解說》的舉隅分析-「盜案類」 23
     第三目 小結 25
     第參章 《刑科題本》的範式 26
     第一節 《刑科題本》其意、其用、其位? 26
     第一項 《刑科題本》其意 27
     第二項 《刑科題本》其用 27
     第三項 《刑科題本》其位 33
     第二節 《刑科題本》形式上的分析 33
     第一項 書寫記載的格式(以乾隆年間華南地區鍾雙二殺人案為例) 34
     第二項 寫作格式的比較 38
     第一目 現行判決書格式要點 38
     第二目 案例的改寫 39
     第三項 重點解析 41
     第三節 小結 44
     第肆章 《刑科題本》的法理-案例解析 46
     第一節 乾隆年間華南地區案例 47
     第二節 乾隆年間華中地區案例 57
     第三節 乾隆年間華北地區案例 66
     第三節 真相大白? 76
     第伍章 《刑科題本》的回首與前瞻 82
     第一節 《刑科題本》的裁判正當性-情理交融 82
     第二節 《刑科題本》的實用理性-「以法節情」,「以情入法」 87
     第三節 《刑科題本》的法確定性-「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89
     第四節 法學乎?律學乎?…………………………………..………………92
     第陸章 結論 95
     附錄:【臺灣鳳山縣鍾順淑與鍾雙二妻盧氏通姦為鍾雙二所殺案】 97
     徵引文獻 102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清代司法文書的法理與範式-以《刑科題本》為中心
     目次
     
     第壹章 緒說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結果 6
     第貳章 《大清律例》下司法文書的態樣 8
     第一節 官方彙集或私人製作成冊極具實用性的判牘和案例 8
     第一項 審判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材料,主要為:官方司法「檔案」 8
     第一目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9
     第二目 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獻館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0
     第三目 海外清代檔案館藏 11
     第四目 小結 13
     第二項 名吏之判牘與特殊成案及選編 14
     第一目 《刑案匯覽》其書 14
     第二目 《刑案匯覽》其人、其編 15
     第三目 小結 16
     第二節 其他藉由非官方出版的訴訟技巧和司法文書格式文獻集成 16
     第一項 時人或者後人所编選的他人製作的判牘或是訴訟經驗 17
     第一目 《刀筆精華》其書、其人 17
     第二目 《刀筆精華》訴狀舉隅分析 18
     第三目 小結 20
     第二項 為提高司法官員司法文書寫作水平而創作的範文樣本 20
     第一目 《招解說》其人、其書 21
     第二目 《招解說》的舉隅分析-「盜案類」 23
     第三目 小結 25
     第參章 《刑科題本》的範式 26
     第一節 《刑科題本》其意、其用、其位? 26
     第一項 《刑科題本》其意 27
     第二項 《刑科題本》其用 27
     第三項 《刑科題本》其位 33
     第二節 《刑科題本》形式上的分析 33
     第一項 書寫記載的格式(以乾隆年間華南地區鍾雙二殺人案為例) 34
     第二項 寫作格式的比較 38
     第一目 現行判決書格式要點 38
     第二目 案例的改寫 39
     第三項 重點解析 41
     第三節 小結 44
     第肆章 《刑科題本》的法理-案例解析 46
     第一節 乾隆年間華南地區案例 47
     第二節 乾隆年間華中地區案例 57
     第三節 乾隆年間華北地區案例 66
     第三節 真相大白? 76
     第伍章 《刑科題本》的回首與前瞻 82
     第一節 《刑科題本》的裁判正當性-情理交融 82
     第二節 《刑科題本》的實用理性-「以法節情」,「以情入法」 87
     第三節 《刑科題本》的法確定性-「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89
     第四節 法學乎?律學乎?…………………………………..………………92
     第陸章 結論 95
     附錄:【臺灣鳳山縣鍾順淑與鍾雙二妻盧氏通姦為鍾雙二所殺案】 97
     徵引文獻 10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65105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刑科題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判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律論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裁判正當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用理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的確定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律學?zh_TW
dc.title (題名) 清代司法文書的法理與範式-以《刑科題本》為中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
     【史料】
     
     1 祝慶祺、鮑書芸等編輯,《刑案匯覽》,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2 《刑案匯覽續編》,吳潮、何錫儼彙纂 ; 薛允升鑒定,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3 祝慶祺、鮑書芸、潘文舫、徐課荃編,《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4 《大清律例》,徐本等奉敕撰,田濤、鄭泰點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根據信吾是齋田氏所藏乾隆五年刊刻本。
     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長沙:海南出版社,2000年,乾隆四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影印。
     6 《內閣漢文題本刑科—命案類—婚姻姦情專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聖環圖書,2007。
     7 《噶瑪蘭廳志》,陳淑均,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8 《淡新檔案》(二十四),第二編民事編,國立台灣大學,1995 。
     9 《讀例存疑重刊本》, 薛允升著述、黃靜嘉編校,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共5冊。
     10《新譯呂氏春秋》,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閱,台北:三民出版社,2009。
     11《尚書正義》,李學勤點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2《福建省例》,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北:台銀經研室,1957~1961。
     
     
     【專書著作】(以姓氏筆畫排列)
     
     1 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的社會與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
     所,1996年。
     2 王娜,《刑事赦免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3 江橋,《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上),中華書局,1988年。
     4 何勤華編,《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
     5 那思陸,《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6 那思陸,《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7 那思陸,《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8 李交發,《中國訴訟法史》,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
     9 李澤厚,《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論》,台北:三民出版社,1996年。
     10李龍,《西方法學名著提要》(下),台北:昭明出版,1999年。
     11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階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
     12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3年。
     13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其程序》,台北:食貨出版,1972年。
     14越秀玲,《中國鄉里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8年。
     15張晉藩,《中華法治文明的演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16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17郭成佛、田濤點校整理,《明清公牘秘本五種》,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之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
     19黃源盛,《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台北:元照總經銷,2007。
     20黃源盛,《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3 月。
     21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3年。
     22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6年。
     23滋賀秀三編《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
     24幔亭曾孫,《名公書判清明集》,中華書局,1987年。
     25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26劉俊文點校,中華傳世法典,《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27劉俊文,《唐律疏義箋解》,中華書局,2005年。
     28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29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9。
     30軼名,《刀筆精華》,台北:五洲出版社,2003年11月。
     31軼名,《刀筆精華》,台南:大行出版社,1992年6月。
     32軼名,《刀筆精華》,台北:老古出版社,1979年7月。
     33Peiling Ge, 葛培嶺,《白居易》,知書房出版集團,2001年。
     34《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北京,商務印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02月。
     35 Garner, Bryan A. (EDT),《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 ),West Group,文景書局經銷,2004 。
     
     【期刊論文】(以姓氏筆畫排列)
     
     1 王自強,〈清代司法中的法律推理〉,收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階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
     2 中村茂夫,〈清代の刑案:《刑案匯覽》を主として〉,收入滋賀秀三編《中國法制史:基本資料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年。
     3 夫馬進,〈訟師秘本〈蕭曹遺筆〉的出現〉,載楊一凡(總主編)、寺田浩明(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編第四卷《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明清卷》,鄭民欽(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4 寺田浩明,〈日本的清代司法制度研究與對法的理解〉,載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5 何勤華,〈明清案例匯編及其時代特徵〉,《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0年3月。
     6 邱澎生,〈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收入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7 邱澎生,〈淺析《刑案匯覽》的知識史〉,2004年6月19日,在中研院史語所「審判史研讀會」上的報告。
     8 武樹臣,〈中國古代的法學、律學、吏學和讞學〉。載自,何勤華編,《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9 胡興東,〈赦宥在中國古代死刑適用中的作用〉,該文發表於《現代法學》第5期總第159期,雲南大學,2008年。
     10陳起行,〈由裁判理論的觀點析論US vs. ALA〉,《政大法學評論》第96期,1997年。
     11陳惠馨,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刑科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法制史研究》第五期,2004年6月。
     12陳郁如,《清乾隆時期刑科題本之研究以調戲本婦未成致本婦羞忿自盡類型案件為例》,指導老師:陳惠馨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碩士班論文,2005年。
     13莊以馨,《情罪平允的法律世界--以清代「威逼人致死」案件為中心》,指導老師:黃源盛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碩士班論文,2008。
     14張春嶺,〈保護內閣大庫檔案~羅振玉與收藏史四大發現〉,大河報報載,2009年5月27日。
     15華立,〈清代保甲制度簡論〉,載《清史研究集》,光明日報出版,1988年。
     16賀衛方,〈刑訊逼供為哪般〉,《運送正義的方式》,上海:三聯出版社,載於《南方週末》,2002年。
     17劉馨珺,〈書評-高橋方郎著,《宋-清身份法の研究》〉,《法制史研究》第四期,中國法制史協會,2003年。
     18劉阿榮,〈社會學與現代社會〉,93學年度大專院校通識教育巡迴講座講義,2004年。
     19賴惠敏,〈檔案介紹: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命案類〉,近代中國婦女研究第七期,1999年8月。
     20錢劍夫,〈中國封建社會只有律家律學律治而無法家法學法治說〉,收於何勤華編,《律學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