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農村土地轉非農地之研究
作者 許寶月
Hsu, Pao-Yueh
貢獻者 吳德美
許寶月
Hsu,Pao-Yueh
關鍵詞 徵地制度
土地流轉
集體所有制
Expropriated Land System
Land Circulation
Collective Ownership System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38:53 (UTC+8)
摘要 從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間中國土地系統歷經許多重大的變革,制度和法律在不同階段,對土地及其擁有者之間的關係有不同的定義和規範。自1980年中葉,尤其到了1990年末農村工業化和城市開發的加速,各種形式的建設用地
     需求量迅速增加,農業用地遽然趨減。
      目前中國城鄉建設用地總量為3.6億多畝,居世界第一,面對席捲而來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卻同時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嚴格控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總量,此用地供需間矛盾的關鍵在於,從計畫經濟時期迄今的土地制度,所引發的更大矛盾,致使農地轉非農地弊端叢生。
      本論文以路徑依賴途徑,中國農地制度面和產權面,結合縱向歷史觀和橫向結構觀來進行研究,藉此達到以下目的:(一)根據歷年來農地產權變革和徵地制度變遷,觀察農地轉非農地的合法與非法交易。(二)探析農地轉非農地灰色市場形成原因,不僅釐清農村土地產權,也對行政體制進行分析,觀察土地流轉相關利益主體的博奕關係。
      研究發現依照路徑依賴分析中國農地轉非農地的制度,中國土地初始制度選擇決定著其後制度發展與變遷的方向與動力,因此當中國舊有的制度面對與日遽增的土地需求,在徵地博奕過程中,作為當前農地產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皆傾向於維持現有的農地制度,它們試圖維持現存的制度和秩序,竭力阻礙隨著市場經濟的腳步重新界定轉讓權,將土地市場納入符合公平、公開、競爭的商業機制。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丁龍嘉,《改革從這裡起步-中國農村改革》,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丁長清等著,《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
     毛科軍,《中國農村產權制度研究》,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3年。
     方向新,《農村變遷論-當代中國農村變革與發展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1960。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95。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1983 年中國統計年鑑第三編》。北京經濟報導社,1983
     年。
     中共國家統計局編,《光輝的三十五年(1949-1984)》,中國統計出版社,1985。
     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業統計司,《我國農生活的巨大變化》,北京:中國統計局,1985。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1997。
     王貴宸著,《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王崑義著,《城鄉裂變與中共的農村改革:結構、制度與國家》,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王琢、許濱著,《論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六十年》,北京:中國農村觀察,1996。
     王景新著,《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世紀變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成漢昌,《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20世紀前半期》,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
     朱秋霞,《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
     朱冬亮,《社會變遷中的村級土地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佐軍,《中國的根本問題:九億農民何處去》,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年。
     李金振,《中國大陸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從地權歸屬的問題評析》,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杜潤生,《中國的土地改革》,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
     何東、清慶瑞、黃文真、王欽民著,《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史》,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林善浪,《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與效率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周其仁,《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毅,《村至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二十世紀川東雙村的表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姚洋,《制度與效率—與諾斯的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文正,《地產供求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
     徐勇,《包產到戶沉浮錄》,珠海出版社,1998。
     張朝尊,《中國社會主義土地經濟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張永泉、趙泉鈞,《中國土地改革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司編,《中國農村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新華發行,1989。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4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4。
     畢寶德主編,《土地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許惠淵等著,《產權理論與農村集體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年。
     黃希源,《中國近現代農業經濟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溫鐵軍,《三農問題與世紀反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年。
     奧爾森著,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臺北:政治學特輯,中國政治學會,2000。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劉斌等編著,《中國三農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年。
     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倪爾曼(Lawrence W. Neuman)著,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當代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2002年。
     R. H. Coase等著,劉守英等譯,《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經濟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Thrainn Eggertssson著,吳經邦等譯,《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J. J. Rousseau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 : 政治權利的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二)中文期刊:
     
     王惠敏,〈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裡的現狀及問題〉,《中國農村觀察》,1998年第5期,54-57頁。
     史大平、王定祥,〈城市化中農業適度非農化:制度障礙與政策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6年第3期,頁60-65。
     申靜、王漢生,〈集體產權在中國鄉村生活中的實踐邏輯¯—社會學視角下的產權建構過程〉,《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一期,頁113-148。
     左靜,〈我國現行徵地補償與市場地價的差距〉,《農業經濟》,2007年9月,頁32-33。
     李學林,〈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一期,頁123-152。
     李明月、江華,〈徵地補償標準的公平性研究〉,《調研世界》,2005年10期,頁19-23。
     肖屹、許桓周、郭玉燕,〈國外征地制度的特點及對我國征地制度改革的啟示〉,《新疆農墾經濟》,2007年9月,頁64-70。
     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25-33。
     宋斌文等,〈失地農民問題是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問題〉,《農業經濟導刊》,2004年1期,頁22-25。
     呂育誠,〈公共組織變革的另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啟示〉,《公共行政學報(政大)》,2002年7月,頁137-172。
     呂巧珍,〈徵收、徵用與私有財產保護〉,《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183-190。
     周其仁,〈農地產權與徵地制度—中國城市化面臨的重大選擇〉,《經濟學(季刊)》,2004年10月第四卷第一期,頁193-210。
     周其仁,〈農地徵用壟斷不經濟〉,《中國改革》,2001年12期,頁28-29。
     周其仁,〈同地、同價、同權─我對廣東省農地直接入式的個人看法〉,《中國經濟週刊》,2005年33期,頁20。
     周青、黃賢金,〈我國徵地制度運行的歷史軌跡、現實問題及改革措施〉,《經濟學理論與實際》,2004年第2期,頁40-44。
     周飛舟,〈生財有道:土地開發中的政府和農民〉,《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49-114。
     周建春,〈關於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的思考〉,《國土資源科技管理》,第19卷,頁16-20。
     周作翰、張英洪,〈產權殘缺、利益博弈與社會衝突〉,《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第81 – 85頁。
     胡文正,〈現行土地配置制度的弊端與成因〉,《中國房地產》,2005年第7期,頁61-64。
     徐鋒,〈股份合作與農業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頁21-25。
     黃祖輝、陳欣欣,〈農地產權結構和我國的家庭農業〉,《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頁19-22。
     涂姍,〈我國土地徵用程序、目的與補償問題研究〉,《廣東土地科學》,2007年12月,頁32-35。
     姜愛林,〈徵地程序問題調查報告〉,《中國土地》,2000年10月,頁6-10。
     張合林、郝壽義,〈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制度創新及政策建議〉,《中國軟科學》,2007年第2期,頁28-40。
     張峻豪、徐正戎,〈閣揆角色的受限或突破—政黨輪替後我國行政院院長與總統互動之研究〉,《台灣民主季刊》第四季第一期,2007年3月,頁51-108。
     張軍,〈關於村民自治的思考〉,《中國農村觀察》,2000年第1期,頁46-73。
     張桂蓉,〈農地徵地過程中的利益搏奕分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頁75-79。
     張靜,〈土地使用規則的不確定:一個解釋框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第115-129頁。
     張小軍,〈象徵地權與文化經濟〉,《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三期,第121-135頁。
     黃河、李軍波,〈試論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本質、內容及其實現形式〉,《中國土地科學》,2008年第5期,頁51-56。
     馮海發,〈中國農業為工業化提供資金積累的數量研究〉,《經濟研究》,1993年第9期,頁92-98。
     馮昌中,〈我國徵地制度變遷〉,《中國土地》,2001年9月,頁15-19。
     楊維軍,〈論三次土地制度變遷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開發研究》2006年1期,頁65-69。
     賈生華、張娟峰,〈土地資源配置體制中的灰色市場分析〉,《中國軟科學》,2006年3期,頁17-24。
     趙金龍、何玲,〈徵地困境成因分析〉,《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7年第1期,頁31-34。
     趙淩,〈徵地難的原因及對策〉,《調查研究》2005年8月,頁34-3。
     趙振軍,〈論農地集體所有制陷阱—基於農地徵用視角的分析〉,《社會科學》2007年第8期,頁21-28。
     趙崢,〈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歷程、問題與啟示─以廣東省東莞市為例〉,《調研世界》,2008年8期,頁20-24。
     錢忠好,〈農地股份合作制產權特徵分析及政策啟示〉,《農業經濟》,1999年11月,第21-23頁。
     蕭飛、張光宏,〈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效率分析〉,《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第55 卷第5 期,2002 年9 月,頁532-536。
     冀縣卿、錢忠好,〈論我國征地制度改革與農地產權制度重構〉,《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7年第12期,頁79-83。
     嚴偉,〈建設新農村不是把農民留在農村—加快城市化進程是徹底解決農村問題的根本途徑〉,《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2期,頁224-229。
     
     (三)學位論文
     
     李聖權,《中國大陸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沈岱樺,《中國大陸農業政策變遷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晹泰,《兩岸農地制度理論、實施與成果之比較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林逢福,《大陸經濟改革與發展對所得分配之影響》,台北:東吳大學經濟系博士論文,2002年。
     何秀珍,《大陸農村產權制度的演變-以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為例》,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郭偉山,《大陸農村困境與農民階層流動相關問題研究》,台北: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陳仙妹,《大陸農村經濟改革的政治意涵》,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俊清,《中國大陸農村地區貧窮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鄭怡雯,《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立群,《中國大陸農地產權變遷之研究(1978~2007)》,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富東,《中國大陸農業發展、改革與影響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錢慧玲,《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城鄉發展差異因素之探討》,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媒體資料:
     
     王納,鞏夷菲,《廣州日報》,2009年3月18日。
     王汝堂,《新華網山東頻道》,2007年12月12日。
     王素惠,〈集體土地,面目模糊中艱難流轉〉,《南方網》,2003年11月17日。
     李增輝,《人民日報》,2008年2月18日。
     徐曉強、胡俊山,《農民日報》,2008年7月7日。
     張君,《民主與法治雜誌》,2008年7月7日。
     梁鋼華,《新華網》,2008年1月16日。
     韓俊,〈將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界定為按份共有制〉,《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11月11日。
     《中國國土資源報》,2003年11月21日
     《北京晨報》,2006年9月30日
     《檢察日報》,2008年8月22日。
     《東方新聞》,2001年7月10日。
     
     
     
     二、西文參考文獻
     
     (一)西文書目
     DiMaggio, Paul J. and Powell ,Walter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tional Analysi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Hann,C.M. ed.,Property Relations: Renewing the Anthropological Tra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North, Douglass Cecil,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Rutherford, Malcolm. ,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1994)
     Scott, W. Richard,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2001).
     Ostrom,Elinor, Governing the Commons :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strom ,Elinor (ed.),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Inquiry ,( London Sage Pulications,
     1982)
     Thelen , Kathleen, and Ste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 in Steven Seinmo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eters,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New
     Institutionalism ,(Pintrer:London,1999).
     Peters, B. Guy,”Political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in Robert E. Goodin and Hans
     Dieter Klingemann eds., A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二)西文期刊
     
     Cheng,Steven N. S.,”The Fable of the Bees: An Economics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XVI(1973),pp.11-33.
     Demsetz,Harold , “Toward a Theory a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2(1967),pp. 347-359.
     Hall,Peter A. and Taylor , Rosemary C. 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 Political Studies, Dec96, Vol. 44 ,Issue 4, p983.
     Hanstad ,Tim and Ping, Li, “Land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uctioning rights to wasteland,” 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Journal, Vol. 19, No. 3 (1997), pp. 545–583.
     Ho, Peter,“Who Owns China’s Land? Policies, Rights and Deliberate Institutional
     Ambiguity”,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66(2001),pp.394-412.
     Ho, Samuel P.S. and Lin, George C.S.,”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Policies and Practices”,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5(Sept. 2003), pp
     681-707.
     Ho, Samuel P. S. and Lin, George C. S.,”Converting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
     in China’s Coastal Provinces”,Modern China, Vol. 30, No. 1(2004),pp. 81-112
     Immergut, Ellen M.,”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cience, Vol. 26, No.1(1998),p18.
     Keng ,C. W. Kenneth, “China’s land disposition syste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5,No. 13 (1996), pp. 327–28
     Krasner, S. D,”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1984),p240.
     Mahoney,James,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vol.29(2000),pp507-548.
     March, James G.,and Olsen, Johan P.,”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1984),pp735-738.
     Michael J. Gorges,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i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A Note
     of Caution”,Politics,vol. 21,no.2(2001),pp139-140.
     North, Douglas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issue 3, (June 1994),pp. 359-368.
     Pierson, Paul ,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June, 2000),pp251-267.
     Yeh, Anthony Gar-on and Wu, Fulong, “The new l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20, No. 2 (1996), pp. 330–35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5261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6101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德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寶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Pao-Yuehen_US
dc.creator (作者) 許寶月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Pao-Yuehen_US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5:38:53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5:38:5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38:5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526101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9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261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從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間中國土地系統歷經許多重大的變革,制度和法律在不同階段,對土地及其擁有者之間的關係有不同的定義和規範。自1980年中葉,尤其到了1990年末農村工業化和城市開發的加速,各種形式的建設用地
     需求量迅速增加,農業用地遽然趨減。
      目前中國城鄉建設用地總量為3.6億多畝,居世界第一,面對席捲而來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卻同時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嚴格控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總量,此用地供需間矛盾的關鍵在於,從計畫經濟時期迄今的土地制度,所引發的更大矛盾,致使農地轉非農地弊端叢生。
      本論文以路徑依賴途徑,中國農地制度面和產權面,結合縱向歷史觀和橫向結構觀來進行研究,藉此達到以下目的:(一)根據歷年來農地產權變革和徵地制度變遷,觀察農地轉非農地的合法與非法交易。(二)探析農地轉非農地灰色市場形成原因,不僅釐清農村土地產權,也對行政體制進行分析,觀察土地流轉相關利益主體的博奕關係。
      研究發現依照路徑依賴分析中國農地轉非農地的制度,中國土地初始制度選擇決定著其後制度發展與變遷的方向與動力,因此當中國舊有的制度面對與日遽增的土地需求,在徵地博奕過程中,作為當前農地產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皆傾向於維持現有的農地制度,它們試圖維持現存的制度和秩序,竭力阻礙隨著市場經濟的腳步重新界定轉讓權,將土地市場納入符合公平、公開、競爭的商業機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問題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9
     二、問題意識……………………………………………………………15
     三、研究目的…………………………………………………………16
     第二節 理論基礎與研究途徑
     一、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18
     二、新制度研究途徑……………………………………………………19
     三、中國徵地制度變遷之路徑依賴……………………………………23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分析架構
     一、農地非農化現況之研究……………………………………………28
     二、農地非農化矛盾之分析……………………………………………29
     三、分析架構……………………………………………………………33
     四、章節安排……………………………………………………………3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37
     二、研究限制……………………………………………………………37
     
     第二章 中國農地產權與徵地制度之歷程
     第一節 中國農地產權的五次變革
     一、1928-1952年中國土地制度…………………………………………39
     二、1953-1957年實行互助合作轉向土地私有共用制…………………42
     三、1958-1977年人民公社採土地全面集體所有制………………………46
     四、1978年迄今採家庭聯產承包制……………………………………49
     五、2005年廣東省提出集體建設用地上市方案………………………52
     第二節 中國徵地制度之歷程
     一、1950-1957年:土地徵用法律起步階段………………………………55
     二、1958-1964年:土地徵用制度初步調整階段…………………………57
     三、1982-1997年:土地徵用制度二度調整階段…………………………59
     四、1998年-至今:土地徵用制度面臨重大調整階段……………………61
     
     第三章 中國農地轉非農地之現況
     第一節 農地非農化之途徑………………………………………………………66
     一、農地轉為城市用地之途徑…………………………………………71
     二、農地轉為農村建設用地之途徑……………………………………72
     三、中國土地徵收程序存在的主要問題………………………………74
     第二節 農地非農化的灰色地帶…………………………………………………79
     一、農地轉為城市用地之灰色地帶……………………………………79
     二、農地轉為農村建設用地之灰色地帶………………………………82
     三、未開發土地轉非農地的灰色地帶…………………………………86
     第三節 農地轉非農地灰色市場之分析…………………………………………88
     一、行政體制主導土地市場……………………………………………89
     二、農地產權模糊不清…………………………………………………90
     
     第四章 徵地相關利益主體博弈路徑分析
     第一節 各層政府主體之間利益博弈分析………………………………………94
     第二節 地方政府與被徵地農民之間博弈分析…………………………………97
     第三節 村集體組織與其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分析………………………102
     第四節 各相關利益主體之間博弈的若干思考…………………………………105
     
     第五章 釐清農村土地產權
     第一節 誰是農村土地合法的擁有者…………………………………………108
     第二節 釐清集體的定義………………………………………………………111
     第三節 農村產權之重構與創新………………………………………………118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3
     
     
     
     
     
     
     
     
     
     
     
     
     
     
     
     
     
     
     
     圖次
     圖1-1 中國共產黨進行的四次土地制度變動的特徵……………………………11
     圖1-2 分析架構圖…………………………………………………………………35
     圖3-1 中國耕地面積變化情況……………………………………………………68
     圖3-2 2008年中國批轉建設用地的類型分佈……………………………………69
     圖3-3 2008年中國批轉建設用地的地區分佈……………………………………69
     圖3-4 中國農地轉非農地之流轉示意圖…………………………………………70
     圖3-5 建設用地審批流程圖………………………………………………………73
     圖4-1 博奕關係鏈…………………………………………………………………107
     圖5-1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變遷圖示……………………………………………112
     
     表次
     表1-1 路徑對制度變遷方式………………………………………………………26
     表2-1大陸土改結束時各階層佔有耕地情況……………………………………44
     表2-2 農村人民公社為工業化提供資金資累的總量……………………………48
     表2-3 中國各階段徵地制度比較表………………………………………………64
     表3-1 2002-2020中國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面積的統計表………………………67
     表3-2各國徵地制度比較表………………………………………………………75
     表4-1 農民權益博弈表……………………………………………………………95
     表4-2 政府權益博弈表……………………………………………………………97
     表5-1 土地發包主體調查統計表…………………………………………………116
     表5-2 農地所有權調查統計表……………………………………………………11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6101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徵地制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土地流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集體所有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xpropriated Land Syste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and Circul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llective Ownership System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國農村土地轉非農地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丁龍嘉,《改革從這裡起步-中國農村改革》,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丁長清等著,《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
     毛科軍,《中國農村產權制度研究》,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3年。
     方向新,《農村變遷論-當代中國農村變革與發展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1960。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95。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1983 年中國統計年鑑第三編》。北京經濟報導社,1983
     年。
     中共國家統計局編,《光輝的三十五年(1949-1984)》,中國統計出版社,1985。
     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業統計司,《我國農生活的巨大變化》,北京:中國統計局,1985。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1997。
     王貴宸著,《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王崑義著,《城鄉裂變與中共的農村改革:結構、制度與國家》,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王琢、許濱著,《論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六十年》,北京:中國農村觀察,1996。
     王景新著,《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世紀變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成漢昌,《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20世紀前半期》,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
     朱秋霞,《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
     朱冬亮,《社會變遷中的村級土地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佐軍,《中國的根本問題:九億農民何處去》,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年。
     李金振,《中國大陸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從地權歸屬的問題評析》,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杜潤生,《中國的土地改革》,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
     何東、清慶瑞、黃文真、王欽民著,《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史》,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林善浪,《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與效率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周其仁,《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毅,《村至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二十世紀川東雙村的表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姚洋,《制度與效率—與諾斯的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文正,《地產供求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
     徐勇,《包產到戶沉浮錄》,珠海出版社,1998。
     張朝尊,《中國社會主義土地經濟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張永泉、趙泉鈞,《中國土地改革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司編,《中國農村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新華發行,1989。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4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4。
     畢寶德主編,《土地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許惠淵等著,《產權理論與農村集體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年。
     黃希源,《中國近現代農業經濟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溫鐵軍,《三農問題與世紀反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年。
     奧爾森著,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臺北:政治學特輯,中國政治學會,2000。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劉斌等編著,《中國三農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年。
     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倪爾曼(Lawrence W. Neuman)著,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當代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2002年。
     R. H. Coase等著,劉守英等譯,《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經濟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Thrainn Eggertssson著,吳經邦等譯,《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J. J. Rousseau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 : 政治權利的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二)中文期刊:
     
     王惠敏,〈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裡的現狀及問題〉,《中國農村觀察》,1998年第5期,54-57頁。
     史大平、王定祥,〈城市化中農業適度非農化:制度障礙與政策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6年第3期,頁60-65。
     申靜、王漢生,〈集體產權在中國鄉村生活中的實踐邏輯¯—社會學視角下的產權建構過程〉,《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一期,頁113-148。
     左靜,〈我國現行徵地補償與市場地價的差距〉,《農業經濟》,2007年9月,頁32-33。
     李學林,〈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一期,頁123-152。
     李明月、江華,〈徵地補償標準的公平性研究〉,《調研世界》,2005年10期,頁19-23。
     肖屹、許桓周、郭玉燕,〈國外征地制度的特點及對我國征地制度改革的啟示〉,《新疆農墾經濟》,2007年9月,頁64-70。
     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25-33。
     宋斌文等,〈失地農民問題是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問題〉,《農業經濟導刊》,2004年1期,頁22-25。
     呂育誠,〈公共組織變革的另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啟示〉,《公共行政學報(政大)》,2002年7月,頁137-172。
     呂巧珍,〈徵收、徵用與私有財產保護〉,《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183-190。
     周其仁,〈農地產權與徵地制度—中國城市化面臨的重大選擇〉,《經濟學(季刊)》,2004年10月第四卷第一期,頁193-210。
     周其仁,〈農地徵用壟斷不經濟〉,《中國改革》,2001年12期,頁28-29。
     周其仁,〈同地、同價、同權─我對廣東省農地直接入式的個人看法〉,《中國經濟週刊》,2005年33期,頁20。
     周青、黃賢金,〈我國徵地制度運行的歷史軌跡、現實問題及改革措施〉,《經濟學理論與實際》,2004年第2期,頁40-44。
     周飛舟,〈生財有道:土地開發中的政府和農民〉,《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49-114。
     周建春,〈關於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的思考〉,《國土資源科技管理》,第19卷,頁16-20。
     周作翰、張英洪,〈產權殘缺、利益博弈與社會衝突〉,《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第81 – 85頁。
     胡文正,〈現行土地配置制度的弊端與成因〉,《中國房地產》,2005年第7期,頁61-64。
     徐鋒,〈股份合作與農業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頁21-25。
     黃祖輝、陳欣欣,〈農地產權結構和我國的家庭農業〉,《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頁19-22。
     涂姍,〈我國土地徵用程序、目的與補償問題研究〉,《廣東土地科學》,2007年12月,頁32-35。
     姜愛林,〈徵地程序問題調查報告〉,《中國土地》,2000年10月,頁6-10。
     張合林、郝壽義,〈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制度創新及政策建議〉,《中國軟科學》,2007年第2期,頁28-40。
     張峻豪、徐正戎,〈閣揆角色的受限或突破—政黨輪替後我國行政院院長與總統互動之研究〉,《台灣民主季刊》第四季第一期,2007年3月,頁51-108。
     張軍,〈關於村民自治的思考〉,《中國農村觀察》,2000年第1期,頁46-73。
     張桂蓉,〈農地徵地過程中的利益搏奕分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頁75-79。
     張靜,〈土地使用規則的不確定:一個解釋框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第115-129頁。
     張小軍,〈象徵地權與文化經濟〉,《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三期,第121-135頁。
     黃河、李軍波,〈試論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本質、內容及其實現形式〉,《中國土地科學》,2008年第5期,頁51-56。
     馮海發,〈中國農業為工業化提供資金積累的數量研究〉,《經濟研究》,1993年第9期,頁92-98。
     馮昌中,〈我國徵地制度變遷〉,《中國土地》,2001年9月,頁15-19。
     楊維軍,〈論三次土地制度變遷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開發研究》2006年1期,頁65-69。
     賈生華、張娟峰,〈土地資源配置體制中的灰色市場分析〉,《中國軟科學》,2006年3期,頁17-24。
     趙金龍、何玲,〈徵地困境成因分析〉,《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7年第1期,頁31-34。
     趙淩,〈徵地難的原因及對策〉,《調查研究》2005年8月,頁34-3。
     趙振軍,〈論農地集體所有制陷阱—基於農地徵用視角的分析〉,《社會科學》2007年第8期,頁21-28。
     趙崢,〈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歷程、問題與啟示─以廣東省東莞市為例〉,《調研世界》,2008年8期,頁20-24。
     錢忠好,〈農地股份合作制產權特徵分析及政策啟示〉,《農業經濟》,1999年11月,第21-23頁。
     蕭飛、張光宏,〈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效率分析〉,《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第55 卷第5 期,2002 年9 月,頁532-536。
     冀縣卿、錢忠好,〈論我國征地制度改革與農地產權制度重構〉,《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7年第12期,頁79-83。
     嚴偉,〈建設新農村不是把農民留在農村—加快城市化進程是徹底解決農村問題的根本途徑〉,《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2期,頁224-229。
     
     (三)學位論文
     
     李聖權,《中國大陸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沈岱樺,《中國大陸農業政策變遷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晹泰,《兩岸農地制度理論、實施與成果之比較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林逢福,《大陸經濟改革與發展對所得分配之影響》,台北:東吳大學經濟系博士論文,2002年。
     何秀珍,《大陸農村產權制度的演變-以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為例》,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郭偉山,《大陸農村困境與農民階層流動相關問題研究》,台北: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陳仙妹,《大陸農村經濟改革的政治意涵》,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俊清,《中國大陸農村地區貧窮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鄭怡雯,《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立群,《中國大陸農地產權變遷之研究(1978~2007)》,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富東,《中國大陸農業發展、改革與影響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錢慧玲,《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城鄉發展差異因素之探討》,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媒體資料:
     
     王納,鞏夷菲,《廣州日報》,2009年3月18日。
     王汝堂,《新華網山東頻道》,2007年12月12日。
     王素惠,〈集體土地,面目模糊中艱難流轉〉,《南方網》,2003年11月17日。
     李增輝,《人民日報》,2008年2月18日。
     徐曉強、胡俊山,《農民日報》,2008年7月7日。
     張君,《民主與法治雜誌》,2008年7月7日。
     梁鋼華,《新華網》,2008年1月16日。
     韓俊,〈將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界定為按份共有制〉,《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11月11日。
     《中國國土資源報》,2003年11月21日
     《北京晨報》,2006年9月30日
     《檢察日報》,2008年8月22日。
     《東方新聞》,2001年7月10日。
     
     
     
     二、西文參考文獻
     
     (一)西文書目
     DiMaggio, Paul J. and Powell ,Walter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tional Analysi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Hann,C.M. ed.,Property Relations: Renewing the Anthropological Tra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North, Douglass Cecil,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Rutherford, Malcolm. ,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1994)
     Scott, W. Richard,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2001).
     Ostrom,Elinor, Governing the Commons :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strom ,Elinor (ed.),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Inquiry ,( London Sage Pulications,
     1982)
     Thelen , Kathleen, and Ste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 in Steven Seinmo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eters,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New
     Institutionalism ,(Pintrer:London,1999).
     Peters, B. Guy,”Political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in Robert E. Goodin and Hans
     Dieter Klingemann eds., A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二)西文期刊
     
     Cheng,Steven N. S.,”The Fable of the Bees: An Economics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XVI(1973),pp.11-33.
     Demsetz,Harold , “Toward a Theory a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2(1967),pp. 347-359.
     Hall,Peter A. and Taylor , Rosemary C. 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 Political Studies, Dec96, Vol. 44 ,Issue 4, p983.
     Hanstad ,Tim and Ping, Li, “Land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uctioning rights to wasteland,” 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Journal, Vol. 19, No. 3 (1997), pp. 545–583.
     Ho, Peter,“Who Owns China’s Land? Policies, Rights and Deliberate Institutional
     Ambiguity”,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66(2001),pp.394-412.
     Ho, Samuel P.S. and Lin, George C.S.,”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Policies and Practices”,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5(Sept. 2003), pp
     681-707.
     Ho, Samuel P. S. and Lin, George C. S.,”Converting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
     in China’s Coastal Provinces”,Modern China, Vol. 30, No. 1(2004),pp. 81-112
     Immergut, Ellen M.,”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cience, Vol. 26, No.1(1998),p18.
     Keng ,C. W. Kenneth, “China’s land disposition syste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5,No. 13 (1996), pp. 327–28
     Krasner, S. D,”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1984),p240.
     Mahoney,James,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vol.29(2000),pp507-548.
     March, James G.,and Olsen, Johan P.,”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1984),pp735-738.
     Michael J. Gorges,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i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A Note
     of Caution”,Politics,vol. 21,no.2(2001),pp139-140.
     North, Douglas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issue 3, (June 1994),pp. 359-368.
     Pierson, Paul ,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June, 2000),pp251-267.
     Yeh, Anthony Gar-on and Wu, Fulong, “The new l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20, No. 2 (1996), pp. 330–35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