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中國「和平崛起」思維與在東亞地區的實踐研究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China`s 「Peaceful Rise」thinking in East Asia
作者 田燕平
貢獻者 邱坤玄
田燕平
關鍵詞 和平崛起
東亞
政治
軍事
經濟
戰略
恐怖攻擊
大國
Peaceful Rise
East Asia
political ground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46:31 (UTC+8)
摘要 自 1955 年,中國與印度和緬甸簽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後,又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起,「和諧世界」理念便開啟了國際的視窗,至 1999 年代初期,中國學者基於「國際觀」的理念,提出未來「中國崛起」對國際權力平衡結構將造成影響的討論,此時國際間便興起「中國威脅論」及「中國即將崩潰」的論點研究。
      有鑑於此,鄭必堅於 2004 年 4 月 22 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繼續舉行第三單元主題報告會,在最後一場報告會上發表題為「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的演講中,曾提到「和平怎麼會威脅?崛起又怎麼會崩潰?和平崛起是對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最有利的回擊」。因此提出「和平崛起」理念,來企圖推翻「中國威脅論」及「中國即將崩潰」的論點,因為中國認為唯有藉創造「和諧環境」與「善意的回應」,才能轉移國際焦點,把國際經濟重點引向中國大陸。
      中國談「和平崛起」,在政治上「無非是想建立一個對他有利的區域國際環境」,在經濟上「主要在加強與東亞各國的經濟合作,營造中國經濟崛起所需要的周邊環境」,在軍事上「主要在增加東亞地區國家對中國的依賴,成為區域大國」;美國雖然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影響其美國在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但自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基於地緣戰略需要,為確保亞洲地區的安全,反而依賴中國在亞洲區的優勢戰略條件,使中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欲藉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牽制「資恐國家」的軍事力量擴張與恐怖組織力量的蔓延,所以此舉也替中國帶來「和平崛起」的契機與國際環境,但是必須克服「東亞各國政治理念分歧」、「歷史宿怨與政治相悖」等主要限制因素,中國才能達到主導東亞事務的目的。
      中國向以「強勢國家」自居,從近年來國防武器發展來看,在東亞地區已影響區域軍事均衡,日本也已警覺到「中國」所帶來的威脅,所以也積極尋求國家支持日本軍力的擴展,今後,東亞地區的和平與否,「中、日」兩國是關鍵,兩國若無建立合作機制,求得共同利益的環境,必會導致軍事競賽的情形發生,那麼「東亞地區」真的就如同亞洲的彈藥庫一般,實不得不注意。
Since 1955, after signing the Treaty of “Five Principles concerning Peaceful Co-existence”with India and Burma, and after proposing that “Peace and Development”were two major issues of contemporary times during the period of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China has promoted the idea of “Harmonious World”to open the international view.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Chinese scholars launched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Rising of China”will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of balance between international power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 of “International View”, there arose the study of theses of “China is a threat” and “China is going to collapse”among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ccording to this fact, in the conference held in April, 22nd, 2004, in Peking People’s Hall, Chen Pi-Gen presented a speech entitled “The Developing Way of Peaceful Rising of China ”in the final session of the third topic, and mentioned that “How does peace become a threat? How does rising become collapse? Peaceful rising is the most useful response for the theses of “Chinese threat” and “Chinese collapse”. He proposed the idea of “Peaceful Ris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overthrow the theses of “Chinese Threat” and “Chinese Collapse”. He argued that China can shift international focus and introduc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o mainland China only by inventing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nd “Friendly Responses”.
     
      For China, to talk about “Peaceful Rising”, is to “build a regiona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good for herself”on the political ground, to “strengthen mainly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o construct the circumstance necessary for the economic rising of China” on the economic ground, and to “increase the dependence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on China, in order to become a regional great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willing to see “The Rising of China”which affects the leading role of U. S. A. in the region of East Asia. However, after the event of “911 Terrorist Attack ”, the United States relys on the dominant role of China in Asian strategic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eace of Asia. The United States wishes to use Chinese influence on Asian countries to prevent the military expansion of conntries which support terriorism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the power of terriorist organizations. This measure has brougnt the opportunity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Peaceful Rising”for China. Nevertheless, for the purpose of lead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East Asia, China has to overcom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divergence of political ideas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and “the contradictin of historical hatred and politics”.
     
      China has long been proud of being a “Strong Country”. From the evidence of Chinese development of defense weapons, we can find China has influenced regional military balance in East Asia. Japan has awared the threat from China, and trys eagerly to look for national support for expanding military power. From now on, China and Japan will play key roles in peace-keeping in East Asia. If there is no cooper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ed between two countries for their mutual benefits, there will arise for sure military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and East Asia will become the bomb storage of Asia. This situation deserves our close and constant attention.
參考文獻 壹、書刊:
     
     一、專書:
     
     (一)國內:
     1.洪茂雄主編,《21世紀國際政治形式解析(新世紀、新形式、新挑戰)》,(水牛出版社,2006 年)。
     2.翁明賢、吳建德、王瑋琦、張蜀誠等人主編,《新戰略論》,(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 年 8 月)。
     3.蔡瑋、柯玉枝等著,《東亞與台、日、中的新形勢》,(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94年)
     4.陳文賢著,《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一橋出版社,2002年)。
     5.張台麟主編,《展望東亞新局勢》,(國立政大學國關係研究中心,民七十九年)。
     6.廖淑罄主編,《千禧年的東亞安全和兩岸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 89 年)。
     
     (二)中國:
     1.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著,《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6/2007年》,(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
     2.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崔立如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 2006/2007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3.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崔立如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 2007/2008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
     4.李五一等著,《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李慎明著,《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6.任曉、胡泳浩等著,《中美日三邊觀係》,(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吳建華,《東亞現代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8.席來旺著,《21世紀中國戰略大策劃-外交謀略》,(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9.時殷弘著,《戰略問題三十篇-中國對外戰略思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8 年)。
     10.越魯杰、何仁學、沈芳吾等著,《美國全球霸權與中國命運》,(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年)。
     11.楊公素著,張植榮修訂,《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1949-2001)》,(北京:勵志出版社,2003年)。
     12.劉宏煊主編,《中國睦鄰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3.[英]邁克爾•葉胡達、朱立群、王帆等著,《東亞地區合作與中美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4.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著,《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 2006 / 2007 年)》,(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 年)。
     
     二、官方資料:
     1.國防部,中華民國 97 年國防報告書。
     2.中國國務院編, 2008 年中國的國防。
     3.「行政院經建會」,網址:http://sear.cier.edu.tw/jour/all41/area_econ41.doc
     4.行政院經建會,〈台北: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41期
     
     三、英譯書刊:
     1.Andrew Scobell、Larry M. Wortzel等著,《中共軍文變化”Civil-military Change in China”》,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 95 年)。
     2.Christopher W. Hughes,國防部譯印,《日本安全議題”Japan’s Security Agenda”》,(國防部,民98年)。
     3.Carolyn W. Pumphrey編,《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Security Implications”》,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民 92 年)。
     4.David Shambaugh著,《現代化中共軍力”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Press, 2003 年〉,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 93年)。
     5.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2006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96年)
     6.Laurence J. Brahm編著,劉世平譯,《中國的世紀”China’s Century”》,(商周出版社, 2002 年 )。
     7.Stephen J.Cimbala,《衝突-預防、管理、終止”Through A Glass Darkly-Looking at Conflict Prevention, Management,and Termination”》, 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96年)
     
     貳、期刊:
     
     一、國內期刊:
     1.邱坤玄,〈二十一世紀中共的外交策略〉,《國策期刊》,161期,(1997年04月01日),專輯6,頁1-3。
     2.邱坤玄,〈「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2007年1月),第三十八卷,第一期,頁213-271。
     3.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 3 期,(2007年7月),頁43-90。
     4.胡仲英.謝中琮,〈金融風暴兩年後東亞經濟情勢之分析〉,《中國商銀月刊》,(1999年10月),第18卷,10期,頁1-21。
     5.趙國材著,〈「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與評估〉,《國際關係學報》,(二○○七 年 一 月),第 23 期,頁157-174。
     6.高 朗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民93 年9 月),第21期,頁19-48。
     7.于有慧著,〈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中國大陸研究》(民89年6月),第43卷,第6期,頁1-9。
     8.陳建民著,〈中共國家新安全觀的戰略思維與外交實踐〉,《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9年1月),第四十卷,第1期,頁76-106。
     9.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民88年8月),第 42 卷,第8期,頁71-94。
     10.陳美菊,〈東亞經貿分工及區域整合之研析〉,《經濟研究》,第7期,頁235-262。
     11.郭武平、吳昆財、孫國祥、連綿水、蔡昌言等著,〈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2006 年〉,第 2 期,頁167-209。
     
     二、中國期刊:
     1.尤洪波著,〈中國的多邊外交〉,《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年2月),第2期,頁41-44。
     2.[印尼] 尤素夫•瓦南迪,〈東亞戰略趨勢〉,《當代亞太》,( 2008年 10 月),第 6 期,頁4-14。
     3.王偉男著,〈接觸中國: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初步反應〉,《江南社會學學報》,( 2007 年12月),第9卷,第4期,頁6-9。
     4.江西元,〈中國和平崛起與祖國通一辨析〉,《戰略與管理》,(2004 年),第4期,頁19-26。
     5.任晶晶,〈新地區主義視角下的中國東亞區域合作外交〉,《東北亞論壇》,(2007年1月),第16卷,第1期,頁32-38。
     6.朱大偉,〈“和平”崛起戰略與中國的國際制度參與〉,《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 年 4 月),第25卷,第 2 期,頁88-95。
     7.朱向東、肖桂林等著,〈理智看待西方的“中國崛起”論〉,《探討與爭鳴》,(2007年),第23期,頁11-12。
     8.朱鋒著,〈權力變更、認同對立與戰略選擇—中日關係的戰略未來〉,《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 年),第 3 期,頁16-25。
     9.伍貽康,〈東亞一體化發展態勢和內外條件的點評〉,《亞太縱橫》,(2006 年),第1期,頁3-4。
     10.金成男、趙宗柱[韓國]等著,〈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實與模式〉,《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 年),頁7-9。
     11.林永亮、林炳青等著,〈朝鮮核危機及中國的應對策略〉,《中北大學學報》,(2007 年),第 5 期,頁4-8。
     12.何立傑著,〈中國在東亞一體化中的地位與作用〉,《世界經濟情況》,〈2006年),第 1 期,頁1-3。
     13.范明英著,〈大國崛起面臨的「安全困境」研究—兼評中國崛起的環境態勢〉,《社會科學戰線》,(2007 年),第 2 期,頁7-9。
     14.吳建民著,〈中國的崛起與東亞合作〉,《外交評論》,(2005年),第 6 期,頁21-23。
     15.門洪華著,〈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框架〉,《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6期,頁14-19。
     16.門洪華著,〈中國與國際體系互動中的戰略調整〉,《開放導報》,(2007 年 10 月)
      ,第5 期,頁61-64。
     17.門洪華、胡鞍鋼著,〈研究中國東亞一體化戰略的重要意義〉,《國際觀察》,(2005年),第 3 期,頁26-35。
     18.解方著,〈略論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學刊》,(2004年7月),第7期,頁81-83。
     19.楊潔勉著,〈試論和諧世界理念與國際體系轉型的互動〉,《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年),第6期,頁61-84。
     20.陳德民,〈中國的和平發展與世界多極化〉,《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10期,頁70-76。
     21.俞正、闕天舒合著,〈體系轉型和中國的戰略空間〉,《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 第10期,頁29-35。
     22.曹司彬著,〈美國在東亞霸權困惑的變數分析〉,《經濟論叢》,(2008年11月),頁60。
     23.張金榮著,〈試析後冷戰時期中國加強東亞地區合作的動因〉,《當代亞太》,(2006 年),第 4 期,頁13-18。
     24.張蘊嶺,〈東亞合作之路如何走?〉,《外交評論》,(2009年),第2期,頁1-2。
     25.陶季邑著,〈美國部分學者關於中國「和平崛起」國際戰略的研究述評〉,《國際論壇》,(2008 年 11 月),第 6 期,頁22-78。
     26.劉軍紅,〈東亞地區合作機制的力學關係〉,《外交評論》,(2009年),第2期,頁16-20。
     27.劉昌明、龐春恩等著,〈從雙邊主義到多邊主義:中國與東亞關係的新模式〉,《山東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頁111-115。
     28.劉建飛,〈聯合國近年改革與中國外交〉,《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 年),第4期,頁41-46。
     29.劉建飛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美關係〉,《中國與世界》,(2007 年7月),頁18-30
     30.劉興華著,〈地區認同與東亞地區主義〉,《現代國際關係》,(2004 年),第5期,頁18-22。
     31.揭 曉著,〈中國經濟崛起與東亞經濟合作〉,《商場現代化》,(2008 年 8 月),中旬刊,第548 期,頁8-9。
     32.封永平著,〈大國崛起的安全困境與中日關係〉,《現代國際關係》,( 2005 年),第 12 期,頁35-40。
     33.樊體寧著,〈中國和平和諧外交的新格局—2006年中國外交回顧與展望〉,《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1-5。
     34.姜運倉著,〈東亞經濟合作中的身份建構〉,《國際觀察》,(2004 年),第 4 期,頁60-64。
     35.胡鍵著,〈問題政治觀: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政治理念〉,《國際觀察》,(2004 年)
     ,第3期,頁24-26。
     36.唐海燕、張會清等著,〈中國崛起與東亞生產網路重構〉,《中國工業經濟》,(2008 年12 月),頁60-70。
     37.陳積敏著,〈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和反應〉,《和平與發展》,(2009 年),第 1 期,頁5-10。
     38.金燦榮著,〈東北亞安全合作的背景變化〉,《中國與世界》,(2009 年 3 月),頁62-73。
     39.張震,〈FTA:東亞合作的新浪潮〉,《經濟問題-東南亞》,(2004 年),第 3 期,頁1-6。
     40.陶季邑著,〈美國部分學者關於中國“和平崛起”國際戰略的研究述評〉,《國際論壇》,(2008 年 11 月),第 10 卷,第 6 期,頁22-78。
     41.劉阿明、朱明權等著,〈關於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幾點思考〉,《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頁53-56。
     42.閻學運,〈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評估〉,《戰略與管理》,(1997年1月),頁17-25。
     43.盧晨陽,〈試論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19卷,第1期,頁20-23。
     44.樊吉社著,〈誰在憂慮中國的崛起-太平洋流讀後〉,《美國研究》,〈2009 年〉,第 1 期,頁138-147。
     45.畢文波著,〈當代中國軍事戰略思維與和平發展道路(續)〉,《軍事歷史研究》,(2009 年),第 1 期,頁120-129。
     
     参、研討會論文
     
     1. 葉全恩,《從李德哈特的間街路線剖析中共和平崛起的全球化戰略布局》(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2. 吳瑟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3. 「中國與東亞一21世紀的課題」研討會提報資料。
     
     肆、報章、網路專文:
     
     一、報章:
     (一)國內:
     1.中央社,網址:http://tw.stock.yahoo.com
     2.中央日報網絡版,網址:http://tw.news.yahoo.com
     
     (二)國外(含中國):
     1.美國,BBC中文網,網址:http://news.bbc.co.uk/
     2.美國,美國之音中文網,網址:http://www.voafanti.com
     3.中國網,網址:http://big5.china.com.cn/
     4.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
     5.「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6.中國聯合早報網,網址:http://www.zaobao.com
     7.新紀元週刊網絡版,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43/3800.htm
     8.共同網,網址:http://china.kyodo.co.jp
     9.大紀元,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
     10.夜光新聞網,網址:http://1chinastar.com/
     11.星島環球網:http://www.stnn.cc:82/pol_op
     12.中國窗,網址:http://www.hkcd.com.hk
     13.香港文匯報,2008年07月23 日,網址:http://www.wenweipo.com
     14.中國經濟網,2007年10月3日,網址:http://big5.ce.cn
     15.文匯報,網址:http://news.wenweipo.com
     16.法新社,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20/19/6s2v.html
     
     二、網路專文:
     (一)國內:
     1.中山大學學術網,網址:http://www2.nsysu.edu.tw/sis/discuss/
     2.李曉崗,《美國在東亞地區“局內旁觀”》發表於 2006年5月25日聯合早報專欄。
     3.胡仲英、謝中琮等著,《金融風暴兩年後東亞經濟情勢之分析》網路報告,網址: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1206(97年12月6日)
     4.王信賢著,《中共構建「和諧社會」的解讀與評估》摘錄自:2006 年12月8日,和平論壇網站,網址: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500&webitem_no=231
     5.范錦明,《中國為何要推動東亞自由貿易區》(台北:大紀元論衡網絡版),第34期,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tw/034/588.htm
     6.蔡軒瑋,《北韓核武危機的背後》〈大紀元評論網〉,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9/4/17/n2498104.htm
     7.岳健勇著,《全球化時代的美國與中國》〈台灣: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四 年,十月號〉,第 31 期。網址: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9009.htm
     8.曾章瑞、廖天威等著,《美國東亞戰略對兩岸安全互動的影響》(台北:國策專刊19, 2001年 9月 30 日)
     
     (二)國外(含中國)
     1.美國,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國家情報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dni.gov/nic/NIC_globaltrend2015.html
     2.人民網,《軍情觀察:中韓軍事熱線牽動美日神經》,網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5796518.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692202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202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田燕平zh_TW
dc.creator (作者) 田燕平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5:46:31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5:46: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5:46:3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92202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7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92202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 1955 年,中國與印度和緬甸簽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後,又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起,「和諧世界」理念便開啟了國際的視窗,至 1999 年代初期,中國學者基於「國際觀」的理念,提出未來「中國崛起」對國際權力平衡結構將造成影響的討論,此時國際間便興起「中國威脅論」及「中國即將崩潰」的論點研究。
      有鑑於此,鄭必堅於 2004 年 4 月 22 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繼續舉行第三單元主題報告會,在最後一場報告會上發表題為「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的演講中,曾提到「和平怎麼會威脅?崛起又怎麼會崩潰?和平崛起是對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最有利的回擊」。因此提出「和平崛起」理念,來企圖推翻「中國威脅論」及「中國即將崩潰」的論點,因為中國認為唯有藉創造「和諧環境」與「善意的回應」,才能轉移國際焦點,把國際經濟重點引向中國大陸。
      中國談「和平崛起」,在政治上「無非是想建立一個對他有利的區域國際環境」,在經濟上「主要在加強與東亞各國的經濟合作,營造中國經濟崛起所需要的周邊環境」,在軍事上「主要在增加東亞地區國家對中國的依賴,成為區域大國」;美國雖然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影響其美國在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但自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基於地緣戰略需要,為確保亞洲地區的安全,反而依賴中國在亞洲區的優勢戰略條件,使中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欲藉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牽制「資恐國家」的軍事力量擴張與恐怖組織力量的蔓延,所以此舉也替中國帶來「和平崛起」的契機與國際環境,但是必須克服「東亞各國政治理念分歧」、「歷史宿怨與政治相悖」等主要限制因素,中國才能達到主導東亞事務的目的。
      中國向以「強勢國家」自居,從近年來國防武器發展來看,在東亞地區已影響區域軍事均衡,日本也已警覺到「中國」所帶來的威脅,所以也積極尋求國家支持日本軍力的擴展,今後,東亞地區的和平與否,「中、日」兩國是關鍵,兩國若無建立合作機制,求得共同利益的環境,必會導致軍事競賽的情形發生,那麼「東亞地區」真的就如同亞洲的彈藥庫一般,實不得不注意。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Since 1955, after signing the Treaty of “Five Principles concerning Peaceful Co-existence”with India and Burma, and after proposing that “Peace and Development”were two major issues of contemporary times during the period of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China has promoted the idea of “Harmonious World”to open the international view.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Chinese scholars launched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Rising of China”will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of balance between international power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 of “International View”, there arose the study of theses of “China is a threat” and “China is going to collapse”among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ccording to this fact, in the conference held in April, 22nd, 2004, in Peking People’s Hall, Chen Pi-Gen presented a speech entitled “The Developing Way of Peaceful Rising of China ”in the final session of the third topic, and mentioned that “How does peace become a threat? How does rising become collapse? Peaceful rising is the most useful response for the theses of “Chinese threat” and “Chinese collapse”. He proposed the idea of “Peaceful Ris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overthrow the theses of “Chinese Threat” and “Chinese Collapse”. He argued that China can shift international focus and introduc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o mainland China only by inventing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nd “Friendly Responses”.
     
      For China, to talk about “Peaceful Rising”, is to “build a regiona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good for herself”on the political ground, to “strengthen mainly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o construct the circumstance necessary for the economic rising of China” on the economic ground, and to “increase the dependence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on China, in order to become a regional great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willing to see “The Rising of China”which affects the leading role of U. S. A. in the region of East Asia. However, after the event of “911 Terrorist Attack ”, the United States relys on the dominant role of China in Asian strategic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eace of Asia. The United States wishes to use Chinese influence on Asian countries to prevent the military expansion of conntries which support terriorism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the power of terriorist organizations. This measure has brougnt the opportunity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Peaceful Rising”for China. Nevertheless, for the purpose of lead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East Asia, China has to overcom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divergence of political ideas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and “the contradictin of historical hatred and politics”.
     
      China has long been proud of being a “Strong Country”. From the evidence of Chinese development of defense weapons, we can find China has influenced regional military balance in East Asia. Japan has awared the threat from China, and trys eagerly to look for national support for expanding military power. From now on, China and Japan will play key roles in peace-keeping in East Asia. If there is no cooper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ed between two countries for their mutual benefits, there will arise for sure military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and East Asia will become the bomb storage of Asia. This situation deserves our close and constant attention.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第二節 文獻分析……………………………………………………………00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0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010
     第二章 中國「和平崛起」提出的背景與內涵………………………………013
      第一節 中國「和平崛起」提出的背景……………………………………013
      第二節 中國「和平崛起」提出的內涵……………………………………030
     第三章 中國「和平崛起」的政治崛起………………………………………037
      第一節 東亞的政治現象……………………………………………………037
      第二節 中國政治環境分析…………………………………………………043
      第三節 中國在東亞地區政治崛起作為現象………………………………050
      第四節 大陸內部及國際反應………………………………………………064
      小結……………………………………………………………………………071
     第四章 中國「和平崛起」的經濟分析………………………………………073
      第一節 東亞經濟體的發展概況……………………………………………073
      第二節 中國經濟發展概況…………………………………………………081
      第三節 中國在東亞地區經濟崛起作為……………………………………085
      第四節 大陸內部及國際反應………………………………………………095
      小結……………………………………………………………………………101
     第五章 中國「和平崛起」的軍事崛起………………………………………103
      第一節 東亞地區軍事現象…………………………………………………103
      第二節 中國軍事與國防發展概況…………………………………………120
      第三節 中國在東亞地區崛起作為現象……………………………………135
      第四節 大陸內部及國際反應………………………………………………141
      小結……………………………………………………………………………149
     第六章 結論……………………………………………………………………151
      第一節 總 結………………………………………………………………151
      第二節 研究發現……………………………………………………………155
      參考文獻………………………………………………………………………16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202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和平崛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東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軍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恐怖攻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eaceful Ris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ast Asi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ground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國「和平崛起」思維與在東亞地區的實踐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China`s 「Peaceful Rise」thinking in East Asi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書刊:
     
     一、專書:
     
     (一)國內:
     1.洪茂雄主編,《21世紀國際政治形式解析(新世紀、新形式、新挑戰)》,(水牛出版社,2006 年)。
     2.翁明賢、吳建德、王瑋琦、張蜀誠等人主編,《新戰略論》,(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 年 8 月)。
     3.蔡瑋、柯玉枝等著,《東亞與台、日、中的新形勢》,(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94年)
     4.陳文賢著,《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一橋出版社,2002年)。
     5.張台麟主編,《展望東亞新局勢》,(國立政大學國關係研究中心,民七十九年)。
     6.廖淑罄主編,《千禧年的東亞安全和兩岸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 89 年)。
     
     (二)中國:
     1.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著,《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6/2007年》,(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
     2.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崔立如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 2006/2007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3.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崔立如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 2007/2008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
     4.李五一等著,《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李慎明著,《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6.任曉、胡泳浩等著,《中美日三邊觀係》,(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吳建華,《東亞現代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8.席來旺著,《21世紀中國戰略大策劃-外交謀略》,(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9.時殷弘著,《戰略問題三十篇-中國對外戰略思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8 年)。
     10.越魯杰、何仁學、沈芳吾等著,《美國全球霸權與中國命運》,(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 年)。
     11.楊公素著,張植榮修訂,《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1949-2001)》,(北京:勵志出版社,2003年)。
     12.劉宏煊主編,《中國睦鄰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3.[英]邁克爾•葉胡達、朱立群、王帆等著,《東亞地區合作與中美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4.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著,《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 2006 / 2007 年)》,(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7 年)。
     
     二、官方資料:
     1.國防部,中華民國 97 年國防報告書。
     2.中國國務院編, 2008 年中國的國防。
     3.「行政院經建會」,網址:http://sear.cier.edu.tw/jour/all41/area_econ41.doc
     4.行政院經建會,〈台北: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41期
     
     三、英譯書刊:
     1.Andrew Scobell、Larry M. Wortzel等著,《中共軍文變化”Civil-military Change in China”》,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 95 年)。
     2.Christopher W. Hughes,國防部譯印,《日本安全議題”Japan’s Security Agenda”》,(國防部,民98年)。
     3.Carolyn W. Pumphrey編,《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Security Implications”》,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民 92 年)。
     4.David Shambaugh著,《現代化中共軍力”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Press, 2003 年〉,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 93年)。
     5.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2006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96年)
     6.Laurence J. Brahm編著,劉世平譯,《中國的世紀”China’s Century”》,(商周出版社, 2002 年 )。
     7.Stephen J.Cimbala,《衝突-預防、管理、終止”Through A Glass Darkly-Looking at Conflict Prevention, Management,and Termination”》, 國防部譯印,(國防部,民96年)
     
     貳、期刊:
     
     一、國內期刊:
     1.邱坤玄,〈二十一世紀中共的外交策略〉,《國策期刊》,161期,(1997年04月01日),專輯6,頁1-3。
     2.邱坤玄,〈「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2007年1月),第三十八卷,第一期,頁213-271。
     3.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 3 期,(2007年7月),頁43-90。
     4.胡仲英.謝中琮,〈金融風暴兩年後東亞經濟情勢之分析〉,《中國商銀月刊》,(1999年10月),第18卷,10期,頁1-21。
     5.趙國材著,〈「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與評估〉,《國際關係學報》,(二○○七 年 一 月),第 23 期,頁157-174。
     6.高 朗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民93 年9 月),第21期,頁19-48。
     7.于有慧著,〈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中國大陸研究》(民89年6月),第43卷,第6期,頁1-9。
     8.陳建民著,〈中共國家新安全觀的戰略思維與外交實踐〉,《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 2009年1月),第四十卷,第1期,頁76-106。
     9.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民88年8月),第 42 卷,第8期,頁71-94。
     10.陳美菊,〈東亞經貿分工及區域整合之研析〉,《經濟研究》,第7期,頁235-262。
     11.郭武平、吳昆財、孫國祥、連綿水、蔡昌言等著,〈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2006 年〉,第 2 期,頁167-209。
     
     二、中國期刊:
     1.尤洪波著,〈中國的多邊外交〉,《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年2月),第2期,頁41-44。
     2.[印尼] 尤素夫•瓦南迪,〈東亞戰略趨勢〉,《當代亞太》,( 2008年 10 月),第 6 期,頁4-14。
     3.王偉男著,〈接觸中國: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初步反應〉,《江南社會學學報》,( 2007 年12月),第9卷,第4期,頁6-9。
     4.江西元,〈中國和平崛起與祖國通一辨析〉,《戰略與管理》,(2004 年),第4期,頁19-26。
     5.任晶晶,〈新地區主義視角下的中國東亞區域合作外交〉,《東北亞論壇》,(2007年1月),第16卷,第1期,頁32-38。
     6.朱大偉,〈“和平”崛起戰略與中國的國際制度參與〉,《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 年 4 月),第25卷,第 2 期,頁88-95。
     7.朱向東、肖桂林等著,〈理智看待西方的“中國崛起”論〉,《探討與爭鳴》,(2007年),第23期,頁11-12。
     8.朱鋒著,〈權力變更、認同對立與戰略選擇—中日關係的戰略未來〉,《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 年),第 3 期,頁16-25。
     9.伍貽康,〈東亞一體化發展態勢和內外條件的點評〉,《亞太縱橫》,(2006 年),第1期,頁3-4。
     10.金成男、趙宗柱[韓國]等著,〈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實與模式〉,《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 年),頁7-9。
     11.林永亮、林炳青等著,〈朝鮮核危機及中國的應對策略〉,《中北大學學報》,(2007 年),第 5 期,頁4-8。
     12.何立傑著,〈中國在東亞一體化中的地位與作用〉,《世界經濟情況》,〈2006年),第 1 期,頁1-3。
     13.范明英著,〈大國崛起面臨的「安全困境」研究—兼評中國崛起的環境態勢〉,《社會科學戰線》,(2007 年),第 2 期,頁7-9。
     14.吳建民著,〈中國的崛起與東亞合作〉,《外交評論》,(2005年),第 6 期,頁21-23。
     15.門洪華著,〈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框架〉,《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6期,頁14-19。
     16.門洪華著,〈中國與國際體系互動中的戰略調整〉,《開放導報》,(2007 年 10 月)
      ,第5 期,頁61-64。
     17.門洪華、胡鞍鋼著,〈研究中國東亞一體化戰略的重要意義〉,《國際觀察》,(2005年),第 3 期,頁26-35。
     18.解方著,〈略論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學刊》,(2004年7月),第7期,頁81-83。
     19.楊潔勉著,〈試論和諧世界理念與國際體系轉型的互動〉,《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7年),第6期,頁61-84。
     20.陳德民,〈中國的和平發展與世界多極化〉,《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10期,頁70-76。
     21.俞正、闕天舒合著,〈體系轉型和中國的戰略空間〉,《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 第10期,頁29-35。
     22.曹司彬著,〈美國在東亞霸權困惑的變數分析〉,《經濟論叢》,(2008年11月),頁60。
     23.張金榮著,〈試析後冷戰時期中國加強東亞地區合作的動因〉,《當代亞太》,(2006 年),第 4 期,頁13-18。
     24.張蘊嶺,〈東亞合作之路如何走?〉,《外交評論》,(2009年),第2期,頁1-2。
     25.陶季邑著,〈美國部分學者關於中國「和平崛起」國際戰略的研究述評〉,《國際論壇》,(2008 年 11 月),第 6 期,頁22-78。
     26.劉軍紅,〈東亞地區合作機制的力學關係〉,《外交評論》,(2009年),第2期,頁16-20。
     27.劉昌明、龐春恩等著,〈從雙邊主義到多邊主義:中國與東亞關係的新模式〉,《山東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頁111-115。
     28.劉建飛,〈聯合國近年改革與中國外交〉,《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 年),第4期,頁41-46。
     29.劉建飛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美關係〉,《中國與世界》,(2007 年7月),頁18-30
     30.劉興華著,〈地區認同與東亞地區主義〉,《現代國際關係》,(2004 年),第5期,頁18-22。
     31.揭 曉著,〈中國經濟崛起與東亞經濟合作〉,《商場現代化》,(2008 年 8 月),中旬刊,第548 期,頁8-9。
     32.封永平著,〈大國崛起的安全困境與中日關係〉,《現代國際關係》,( 2005 年),第 12 期,頁35-40。
     33.樊體寧著,〈中國和平和諧外交的新格局—2006年中國外交回顧與展望〉,《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1-5。
     34.姜運倉著,〈東亞經濟合作中的身份建構〉,《國際觀察》,(2004 年),第 4 期,頁60-64。
     35.胡鍵著,〈問題政治觀: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政治理念〉,《國際觀察》,(2004 年)
     ,第3期,頁24-26。
     36.唐海燕、張會清等著,〈中國崛起與東亞生產網路重構〉,《中國工業經濟》,(2008 年12 月),頁60-70。
     37.陳積敏著,〈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和反應〉,《和平與發展》,(2009 年),第 1 期,頁5-10。
     38.金燦榮著,〈東北亞安全合作的背景變化〉,《中國與世界》,(2009 年 3 月),頁62-73。
     39.張震,〈FTA:東亞合作的新浪潮〉,《經濟問題-東南亞》,(2004 年),第 3 期,頁1-6。
     40.陶季邑著,〈美國部分學者關於中國“和平崛起”國際戰略的研究述評〉,《國際論壇》,(2008 年 11 月),第 10 卷,第 6 期,頁22-78。
     41.劉阿明、朱明權等著,〈關於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幾點思考〉,《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頁53-56。
     42.閻學運,〈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評估〉,《戰略與管理》,(1997年1月),頁17-25。
     43.盧晨陽,〈試論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3月),第19卷,第1期,頁20-23。
     44.樊吉社著,〈誰在憂慮中國的崛起-太平洋流讀後〉,《美國研究》,〈2009 年〉,第 1 期,頁138-147。
     45.畢文波著,〈當代中國軍事戰略思維與和平發展道路(續)〉,《軍事歷史研究》,(2009 年),第 1 期,頁120-129。
     
     参、研討會論文
     
     1. 葉全恩,《從李德哈特的間街路線剖析中共和平崛起的全球化戰略布局》(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2. 吳瑟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3. 「中國與東亞一21世紀的課題」研討會提報資料。
     
     肆、報章、網路專文:
     
     一、報章:
     (一)國內:
     1.中央社,網址:http://tw.stock.yahoo.com
     2.中央日報網絡版,網址:http://tw.news.yahoo.com
     
     (二)國外(含中國):
     1.美國,BBC中文網,網址:http://news.bbc.co.uk/
     2.美國,美國之音中文網,網址:http://www.voafanti.com
     3.中國網,網址:http://big5.china.com.cn/
     4.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
     5.「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6.中國聯合早報網,網址:http://www.zaobao.com
     7.新紀元週刊網絡版,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43/3800.htm
     8.共同網,網址:http://china.kyodo.co.jp
     9.大紀元,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
     10.夜光新聞網,網址:http://1chinastar.com/
     11.星島環球網:http://www.stnn.cc:82/pol_op
     12.中國窗,網址:http://www.hkcd.com.hk
     13.香港文匯報,2008年07月23 日,網址:http://www.wenweipo.com
     14.中國經濟網,2007年10月3日,網址:http://big5.ce.cn
     15.文匯報,網址:http://news.wenweipo.com
     16.法新社,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20/19/6s2v.html
     
     二、網路專文:
     (一)國內:
     1.中山大學學術網,網址:http://www2.nsysu.edu.tw/sis/discuss/
     2.李曉崗,《美國在東亞地區“局內旁觀”》發表於 2006年5月25日聯合早報專欄。
     3.胡仲英、謝中琮等著,《金融風暴兩年後東亞經濟情勢之分析》網路報告,網址: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1206(97年12月6日)
     4.王信賢著,《中共構建「和諧社會」的解讀與評估》摘錄自:2006 年12月8日,和平論壇網站,網址: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500&webitem_no=231
     5.范錦明,《中國為何要推動東亞自由貿易區》(台北:大紀元論衡網絡版),第34期,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tw/034/588.htm
     6.蔡軒瑋,《北韓核武危機的背後》〈大紀元評論網〉,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9/4/17/n2498104.htm
     7.岳健勇著,《全球化時代的美國與中國》〈台灣: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四 年,十月號〉,第 31 期。網址: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9009.htm
     8.曾章瑞、廖天威等著,《美國東亞戰略對兩岸安全互動的影響》(台北:國策專刊19, 2001年 9月 30 日)
     
     (二)國外(含中國)
     1.美國,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國家情報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dni.gov/nic/NIC_globaltrend2015.html
     2.人民網,《軍情觀察:中韓軍事熱線牽動美日神經》,網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5796518.html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