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麗儀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Huang, Li Yi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陳建誠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Chen, Jian Che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陳建誠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en, Jian Che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0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9-May-2016 16:10:3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9-May-2016 16:10:3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9-May-2016 16:10:33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1000017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9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語言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以「華語文病句語料庫」的中介語語料為基礎,研究中文動詞「是」的語意與功能,及其與英文動詞 “BE” 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中文動詞「是」的用法分為繫詞用法(包括等同句與類屬句)、強調用法(包括無「的」強調句與「是…的」強調句)與肯定回答用法三類。而在肯定句、否定句與疑問句中,會隨著句型的轉換而受到影響。另外,我們對於錯誤用法的分析發現,最常見的問題在於形容詞句前面的誤加。我們據此提出對於外語教學上的教學排序、時機與教學活動的建議。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Based on the interlanguage data in a well-organized corpus,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verb “SHI”, and its contrastive relation with the English verb “BE”. We classify the usages of “SHI” into three categories: copula usage (including equalizing and categorizing sentences), emphasizing usage (with or without “DE”), and affirmative answer usage. Meanwhile, its functions may vary with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ne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We also analyzed the errors and found the most frequent errors appear in such sentences with only adjectives in the predicate. We thereby propose suggestions on the sequencing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誌謝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導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目的-----3 1.3 論文架構-----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討論-----5 2.1 中文動詞「是」與英文動詞“BE”的跨語言比較-----5 2.1.1 趙元任(1968)-----6 2.1.2 Li and Thompson (1981)-----6 2.1.3 湯廷池(1979)-----7 2.1.4 鄧守信(1984)-----11 2.1.5 曹逢甫(1994)-----12 2.1.6 周國正(2000)-----13 2.1.7 吳君平(1979)-----14 2.1.8 黃正德(1989)-----17 2.1.9 討論-----19 2.2 中介語-----24 2.2.1 Selinker (1972)-----24 2.2.2 陳純音(2000)-----25 2.2.3 葉德明(1984)-----26 2.2.4 佟慧君(1986)-----26 2.2.5 討論-----27 2.3 語料庫語言學-----28 2.3.1 Biber, Conrad and Reppen (1998)-----28 2.3.2 儲誠志、陳小荷(1993)-----29 2.3.3 鄧守信(1997)-----29 2.3.4 幸曼玲(1995)-----30 2.3.5 討論-----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33 3.1 資料來源-----33 3.2 研究對象-----34 3.3 研究方法-----37 3.3.1 質化分析-----37 3.3.2 量化分析-----38 3.4 小結-----40 第四章 研究分類、討論與發現-----41 4.1 研究分類-----41 4.1.1 正確用法分類-----42 4.1.2 錯誤用法分類-----45 4.2 中文動詞「是」的用法-----46 4.2.1 肯定句-----48 4.2.1.1 繫詞用法-----49 4.2.1.1.1 等同句-----50 4.4.1.1.2 類屬句-----54 4.2.1.2 強調用法-----55 4.2.1.2.1 無「的」強調句-----56 4.2.1.2.2. 「是…的」強調句-----57 4.2.1.3 肯定回答用法-----59 4.2.2 否定句-----60 4.2.2.1 動詞「是」的否定-----61 4.2.2.2 否定回答用法-----62 4.2.3 疑問句-----63 4.2.3.1 是非問句-----64 4.2.3.2 正反問句-----65 4.2.3.3 選擇問句-----66 4.2.3.4 疑問詞問句-----67 4.2.4 小結-----68 4.3 錯誤分析 — 中文動詞「是」與英文動詞“BE”的對比研究-----69 4.3.1 誤加-----70 4.3.2 遺漏-----72 4.3.3 誤代-----73 4.3.4 錯序-----75 4.3.5 小結-----75 4.4 研究發現-----76 第五章-----79 中文動詞「是」的語法教學實踐-----79 5.1 動詞「是」的教學排序-----79 5.2. 教案設計-----85 5.3 小結-----87 第六章 總結-----89 6.1 摘要-----89 6.2 研究限制與未來期許-----92 參考書目-----95 附錄一 《八十七年度常用語詞調查報告書》字頻、詞頻表-----101 附錄二 中研院平衡語料庫詞頻表 (前20名)-----104 附錄三 「華語文病句語料庫」正確語料分類-----105 附錄四 「華語文病句語料庫」錯誤語料分類-----123 表目錄 表3-1 受試者資料-----35 表4-1 動詞「是」的分類-----43 表4-2 「是」字各類使用次數-----47 表4-3 「是」詞各類使用次數-----48 表4-4 肯定句各類使用次數-----48 表4-5 否定句各類使用次數-----61 表4-6 疑問句各類使用次數-----64 表4-7 錯誤用法各類使用次數-----64 表4-8 「是」與"BE"各類用法對比-----77 表5-1 動詞「是」各類用法變數排列-----81 表5-2 動詞「是」各類用法教學排序-----83 表5-3 動詞「是」各語態的教學排序-----84 表5-4 教案:形容詞句-----85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173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中文動詞「是」和英文動詞“BE”的對比分析—以中介語語料庫為基礎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An Interlanguage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Chinese Verb "SHI" and the English Verb "BE"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分: 王力。1944。《中國語法理論》。台中:藍燈文化。 王建勤 主編。199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王錦慧。1998。〈《祖堂集》繫詞「是」用法探究〉,《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頁637-58。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佟慧君 編。1986。《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周國正。2000。〈 “是” 的聚焦功能說質疑及語用功能考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3期:頁137-58。 屈承熹。1979。〈國語中「是…的」的功能〉,《語言學論集:理論、應用及漢語法》,頁140-150。台北:文鶴。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幸曼玲。1995。《大學生語言情境與功能研究 — 從生活經驗分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易青青。1991。〈英語教學應自連繫詞 (Copula) Be起跑嗎?〉,《英語教學》,第61期:頁66-72。 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武昌 主持。1998。《八十四年度基礎科目英文考科試題研發工作計畫研究報告:高中常用字彙表》。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9。《八十七年口語語料調查報告書》。台北:教育部編印。 曹逢甫。1994。〈漢語的分裂句:主題與焦點和諧共處的結構〉,《第三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93-106。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徐凌志韞。1984。〈華語與英語對比分析在華文教學上的功能〉,《第一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81-109。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陳玉華。1990。《漢語能願動詞「可以」之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陳純音。2000。〈外籍學生使用之華語語法句型比較研究〉,《第六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第六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頁II-288 - 307。 曾金金。2000。〈建立 “華語為第二語言習得資料庫”的基本構想〉,《第六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分析組,頁II-125 - 37。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湯廷池。1979。《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1。《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程祥徽,田小琳。1992。《現代漢語》。台北:書林出版社。 黃主俠。1998。《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黃正德。1988。〈說 “是”和 “有”〉,《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頁43-64。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宣範。1992。(中譯本)《漢語語法》。Li, Charles N. & SandraA. Thompson. 1981. (原著)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台北:文鶴。 葉德明。1984。《外籍人士說華語常見的語法錯誤》。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 主編。1997。《實用視聽華語》。台北:師大國語中心。 劉月華等。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英林。1996。《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美智。2000。〈基礎華語教材語法項的選擇與排序〉,《第六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應用組,頁III-261 - 75。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鄭良偉編。1989。《國語常用虛詞及其台語對應詞釋例》。台北:文鶴出版社。 鄭獻芹。1993。〈現代漢語中「是」的詞性及用法淺探〉。《語言文字學》,第11期,頁86-90。 鄧守信。1984。〈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第一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65-8。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1997。〈邁向漢語的教學語法〉,《第五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67-74。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in press)。〈對外漢語語法點困難度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對外漢語事務辦公室。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4。〈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一期。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Biber, Douglas, Susan Conrad and Randi Reppen. 1998. Corpus linguistics: investigating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o, Yue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u, Chauncey C. 1983. A referenc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for English speakers.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 1998.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Gass, Susan M. and Larry Selinker. 1994.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ucera, Henry and Nelson Francis. 1982. Frequency analysis of English usage: lexicon and gramma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Li, Ing. 198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left and pseudo-cleft constructions. MA thesis, English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adford, Andrew. 1997.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linker, Larry. 1972. Interlanguage. IRAL, Vol. 10, No. 3. Sinclair ed. 1995.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 London: Happer Collins. Teng, Shou-hsin. 1997. Databank of errors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2 year project). Taipe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Jin-sheng. 1995. A study of focusing ‘Shi’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MA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Zhu, Yao. 1997. The focus-marking function of SHI in Mandarin Chines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