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登山照片之解讀
Decoding mountain climbing photographs in Taiwan
作者 賴秀端
貢獻者 游本寬
賴秀端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10:48 (UTC+8)
摘要   登山,在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是相當普遍的一項活動,而拍照在登山活動當中也是一項相當普遍的行為,甚至在登山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從早期少數的幾張照片到現今隨處可見的登山照片,照片中似乎隱含著某些特殊的拍照公式和文化現象。
       過去關於登山活動的研究相當少,更沒有人以平面影像(照片)為文本,分析其中的現象。本研究以登山照片為研究文本,文本來源是登山雜誌。在開始研究之前先概略介紹登山的相關雜誌,將其分類、定義之後,再選擇本研究所需的登山雜誌,最後鎖定以野外、戶外生活與台灣山岳等三份雜誌為文本來源。依據本研究的主軸─文化層面的探討,研究之初先將雜誌中的登山照片概分成三大主題─山、山與人、人,再以符號學文本分析的方法,透過姿勢/動作/表情、服裝/道具、場景…等分析類目,對登山照片進行解讀。
       分析、解讀的過程援引部分消費文化理論與攝影或影像相關論述。研究結果分成三大部分,一是登山活動的符號化,這個部分談及登山活動當中,許多登山者對於三角點的崇拜與百岳迷思,以及玉山大頭照形成的特殊現象。二是登山裝備的消費文化,包括登山者所穿著的服裝和使用的裝備所隱含的象徵意義,以及這種看似離開文明卻消費/依賴科技更劇的現象,讓人開始沉思是否登山仍能維持其登山的本質。最後,談及的是影像的消費問題,包括從團體合照當中固定的影像組合模式,其中旗幟就像是為底片而活,旗幟只是鏡頭前面團結的象徵而已;而個人獨照當中特殊的姿勢/動作的出現…等,更是傳遞出對相機的依賴和消費影像的情形,其中看見的是玩弄相機卻看不見更多關於登山一事。
       雖然談及許多現象,最後本研究也要提醒讀者,沒有一套正確的登山方式,或使用相機的時機,要找回登山的本質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並非傳遞一套所謂正確的方式,也不是批判目前的諸多現象,而是希望讓人有反思的空間,開始思考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人之常情、常態現象,或是一種模仿和盲從,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碩士論文:
     王經武(1992):《論布爾迪厄的攝影社會學》。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秀(1999):《商品普及化之消費文化研究─以大哥大廣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啟霖(1998):《攝影與電影:「真實」概念的論述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婉蓉(2000):《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嘉君(1999):《登山活動參與者行為意向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育正(2000):《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關係之研究-以西門町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雄(1996):《日據時期的台灣寫真發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媛玲(1997):《台北婚紗攝影的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蕙芳(2000):《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雅方(1998):《登山嚮導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靜梅(1997):《光復後台灣地區登山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為中心》。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1):《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期刊:
     邢天正(1977):〈百岳大競賽的迴響之一─細評百岳俱樂部〉,《戶外生活》 7:84-89。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吳登賦(1994):〈山林憶往─幾項值得一探的突破〉,《台灣山岳》1:106。
     呂紹煒(1994):〈山中歲月悠悠長─細數台大登山社30年歷史〉,《台灣山岳》3:98-103。
     阮榮助(1995):〈山岳攝影〉,《台灣山岳》6:48。
     林淳義(1994):〈三角點趣談─等級的迷惑〉,《台灣山岳》1:89-91。
     邱誌勇(1999):〈解讀懷舊式廣告之文化現象〉,《第七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秋柏(1974):〈三角點是什麼?〉,《野外》67:46-47。
     洪昭明(1994):〈在出發之前─創刊有感〉,《台灣山岳》1:6。
     高靈(1976):〈百岳大競賽〉,《戶外生活》5:33-39。
     陳官保(1974):〈三角點釋疑〉,《野外》63:80-81。
     陳俊雄(1995):〈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當代》113:18-29。
     陳學聖(1997):〈從羅蘭巴特看攝影的本質及藝術性〉,《世新大學學報》7:153-163。
     張如娟(1983):〈開物成務,繼往開來─後十年的社史〉,《台灣大學登山社創社二十年紀念特刊》1:10-21。
     張碧珠(1995):〈羅蘭巴特論攝影〉,《當代》113: 8-17。
     張正雄(2001):〈玉山風華〉,《台灣山岳》33:14-21。
     游本寬(1995):〈風景攝影導讀〉,《中華攝影教育學會風景攝影學術論文集》4:5-26。
     楊南郡(1977):〈百岳大競賽的迴響(二)─十位專家談百岳〉,《戶外生活》9:85-93。
     劉思沂(2000):〈大山閑寂〉,《台灣山岳》30:14-21。
     簡文欣(1995):〈迷思與意識型態〉,《當代》113: 30-37。
     簡妙如(1998):〈將布西亞佔為己用:擬像論的解讀與媒體分析的再延伸〉,《哲學雜誌》,24:31-53。
     簡妙如(1999):〈再現的再現:九O年代台灣A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113-138。
     謝永河(1985):〈野外發行二百期感言〉,《野外》200:21。《野外》,1969-1987。《戶外生活》,1976-1998。《台灣山岳》,1994-2001。
     三、書籍:
     Ansel Adams著,謝漢俊譯(1990):《安瑟亞當斯論攝影》。台北:攝影家。
     Chris Jenks著,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1998):《文化》。台北:巨流。
     Graema Turner著,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Harald Mante著,黃崇鍾譯(1982):《攝影構圖》。台北:大拇指出版社。
     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John Berger著,劉惠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
     John Berger著,戴行鉞譯(1993):《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
     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Robert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Robert Wuthnow等著,王宜燕、戴育賢譯(1994):《文化分析》。台北:遠流。
     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
     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S. W. Littlejohn著,程之行譯(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Vilem Flusser著,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
     呂紹煒(1998):《台灣高山曆誌》。台北:玉山社。
     沼井鐵太郎著,吳永華譯(1997):《台灣登山小史》。台中:晨星。
     林芳玫(1999):《色情研究:從言論自由到符號擬像》,台北:女書。
     星野克美等著,黃恆正譯(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南方朔(1991):《文化啟示錄》。台北:三民。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孫秀蕙(1999):〈廣告與兩性〉,《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佩周(1996):《台灣山岳傳奇》。台北:聯經。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生智。
     郭恩慈(1996):《影像啟示錄》。香港:奔向明日工作室有限公司。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台北:元尊。
     游本寬(2000):〈攝影--來自光學和化學的圖像語言〉。
     許綺玲(2001):《糖衣與木乃伊》。台北:美學書房。
     黃翰荻(1998):《台灣攝影隅照》。台北:元尊。
     英文部分: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 New York: Semiotext(e).
     Hall, S.(Ed.)(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Lury, Celia. (1996). Consumer Culture.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Urry, John. (1990). 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 Newbury Park : 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6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游本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秀端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賴秀端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6:10:48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6:10: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10: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26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40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登山,在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是相當普遍的一項活動,而拍照在登山活動當中也是一項相當普遍的行為,甚至在登山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從早期少數的幾張照片到現今隨處可見的登山照片,照片中似乎隱含著某些特殊的拍照公式和文化現象。
       過去關於登山活動的研究相當少,更沒有人以平面影像(照片)為文本,分析其中的現象。本研究以登山照片為研究文本,文本來源是登山雜誌。在開始研究之前先概略介紹登山的相關雜誌,將其分類、定義之後,再選擇本研究所需的登山雜誌,最後鎖定以野外、戶外生活與台灣山岳等三份雜誌為文本來源。依據本研究的主軸─文化層面的探討,研究之初先將雜誌中的登山照片概分成三大主題─山、山與人、人,再以符號學文本分析的方法,透過姿勢/動作/表情、服裝/道具、場景…等分析類目,對登山照片進行解讀。
       分析、解讀的過程援引部分消費文化理論與攝影或影像相關論述。研究結果分成三大部分,一是登山活動的符號化,這個部分談及登山活動當中,許多登山者對於三角點的崇拜與百岳迷思,以及玉山大頭照形成的特殊現象。二是登山裝備的消費文化,包括登山者所穿著的服裝和使用的裝備所隱含的象徵意義,以及這種看似離開文明卻消費/依賴科技更劇的現象,讓人開始沉思是否登山仍能維持其登山的本質。最後,談及的是影像的消費問題,包括從團體合照當中固定的影像組合模式,其中旗幟就像是為底片而活,旗幟只是鏡頭前面團結的象徵而已;而個人獨照當中特殊的姿勢/動作的出現…等,更是傳遞出對相機的依賴和消費影像的情形,其中看見的是玩弄相機卻看不見更多關於登山一事。
       雖然談及許多現象,最後本研究也要提醒讀者,沒有一套正確的登山方式,或使用相機的時機,要找回登山的本質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並非傳遞一套所謂正確的方式,也不是批判目前的諸多現象,而是希望讓人有反思的空間,開始思考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人之常情、常態現象,或是一種模仿和盲從,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誌
     摘要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
       第三節 研究背景-----3
     第二章 文獻整理-----10
       第一節 台灣的登山活動-----10
         一、台灣登山史簡述-----10
         二、台灣山岳與登山型態-----15
         三、登山裝備-----16
       第二節 照片、照片的解讀-----19
         一、照片的意義與功能-----19
         二、影像研究的相關問題-----20
         三、照片的解讀-----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符號學文本分析-----31
       第二節 研究樣本-----36
     第四章 登山照片之文本分析-----43
       第一階段-----43
         (一) 山-----43
         (二) 人-----45
         (三) 山與人-----52
       第二階段-----55
       小結-----57
     第五章 研究結果-----60
         一、符號式的登山活動-----60
         二、登山裝備的消費文化-----67
         三、影像的消費-----7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75
       第一節 結論-----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77
     參考書目-----79
     附錄-----8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62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登山照片之解讀zh_TW
dc.title (題名) Decoding mountain climbing photographs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碩士論文:
     王經武(1992):《論布爾迪厄的攝影社會學》。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秀(1999):《商品普及化之消費文化研究─以大哥大廣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啟霖(1998):《攝影與電影:「真實」概念的論述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婉蓉(2000):《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嘉君(1999):《登山活動參與者行為意向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育正(2000):《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關係之研究-以西門町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雄(1996):《日據時期的台灣寫真發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媛玲(1997):《台北婚紗攝影的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蕙芳(2000):《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雅方(1998):《登山嚮導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靜梅(1997):《光復後台灣地區登山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為中心》。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玉珍(1991):《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期刊:
     邢天正(1977):〈百岳大競賽的迴響之一─細評百岳俱樂部〉,《戶外生活》 7:84-89。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吳登賦(1994):〈山林憶往─幾項值得一探的突破〉,《台灣山岳》1:106。
     呂紹煒(1994):〈山中歲月悠悠長─細數台大登山社30年歷史〉,《台灣山岳》3:98-103。
     阮榮助(1995):〈山岳攝影〉,《台灣山岳》6:48。
     林淳義(1994):〈三角點趣談─等級的迷惑〉,《台灣山岳》1:89-91。
     邱誌勇(1999):〈解讀懷舊式廣告之文化現象〉,《第七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秋柏(1974):〈三角點是什麼?〉,《野外》67:46-47。
     洪昭明(1994):〈在出發之前─創刊有感〉,《台灣山岳》1:6。
     高靈(1976):〈百岳大競賽〉,《戶外生活》5:33-39。
     陳官保(1974):〈三角點釋疑〉,《野外》63:80-81。
     陳俊雄(1995):〈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當代》113:18-29。
     陳學聖(1997):〈從羅蘭巴特看攝影的本質及藝術性〉,《世新大學學報》7:153-163。
     張如娟(1983):〈開物成務,繼往開來─後十年的社史〉,《台灣大學登山社創社二十年紀念特刊》1:10-21。
     張碧珠(1995):〈羅蘭巴特論攝影〉,《當代》113: 8-17。
     張正雄(2001):〈玉山風華〉,《台灣山岳》33:14-21。
     游本寬(1995):〈風景攝影導讀〉,《中華攝影教育學會風景攝影學術論文集》4:5-26。
     楊南郡(1977):〈百岳大競賽的迴響(二)─十位專家談百岳〉,《戶外生活》9:85-93。
     劉思沂(2000):〈大山閑寂〉,《台灣山岳》30:14-21。
     簡文欣(1995):〈迷思與意識型態〉,《當代》113: 30-37。
     簡妙如(1998):〈將布西亞佔為己用:擬像論的解讀與媒體分析的再延伸〉,《哲學雜誌》,24:31-53。
     簡妙如(1999):〈再現的再現:九O年代台灣A片「常識」的分析與反思〉,《新聞學研究》,58:113-138。
     謝永河(1985):〈野外發行二百期感言〉,《野外》200:21。《野外》,1969-1987。《戶外生活》,1976-1998。《台灣山岳》,1994-2001。
     三、書籍:
     Ansel Adams著,謝漢俊譯(1990):《安瑟亞當斯論攝影》。台北:攝影家。
     Chris Jenks著,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1998):《文化》。台北:巨流。
     Graema Turner著,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Harald Mante著,黃崇鍾譯(1982):《攝影構圖》。台北:大拇指出版社。
     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John Berger著,劉惠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
     John Berger著,戴行鉞譯(1993):《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
     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Robert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Robert Wuthnow等著,王宜燕、戴育賢譯(1994):《文化分析》。台北:遠流。
     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
     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S. W. Littlejohn著,程之行譯(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Vilem Flusser著,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
     呂紹煒(1998):《台灣高山曆誌》。台北:玉山社。
     沼井鐵太郎著,吳永華譯(1997):《台灣登山小史》。台中:晨星。
     林芳玫(1999):《色情研究:從言論自由到符號擬像》,台北:女書。
     星野克美等著,黃恆正譯(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南方朔(1991):《文化啟示錄》。台北:三民。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孫秀蕙(1999):〈廣告與兩性〉,《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佩周(1996):《台灣山岳傳奇》。台北:聯經。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生智。
     郭恩慈(1996):《影像啟示錄》。香港:奔向明日工作室有限公司。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台北:元尊。
     游本寬(2000):〈攝影--來自光學和化學的圖像語言〉。
     許綺玲(2001):《糖衣與木乃伊》。台北:美學書房。
     黃翰荻(1998):《台灣攝影隅照》。台北:元尊。
     英文部分: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 New York: Semiotext(e).
     Hall, S.(Ed.)(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Lury, Celia. (1996). Consumer Culture.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Urry, John. (1990). 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 Newbury Park : Sage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