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大眾媒體文學書評之研究─文學社會學的詮釋觀點
作者 楊美紅
貢獻者 林元輝
楊美紅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11:10 (UTC+8)
摘要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依姓名筆畫)
     文建會(1999a):《1998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文建會。(1999b):《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台北:文建會。
     文崇一(1989):〈中國知識份子的類型與性格〉。收《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69-108。台北:中國論壇叢書。
     王廷洽(1997):《中國早期知識份子的社會職能》。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芝芝(1999.7.15):〈你管書評怎麼說!泰斗愛爾頓書評風波成話題〉。《中國時報》。
     王昭文(1991):〈日治末期的台灣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台灣文藝》與《民俗台灣》之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開彬(1993):〈試論書評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編輯之友》1993(3):18-21。
     王德威(2001):《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88):《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
     ───&廖玉蕙(2002.2.23-2002.2.27):〈王德威談文學〉。聯合報副刊。
     水晶(1996):《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台北:大地。
     甘陽(1997):〈從《紐約時報書評》一百年看英美三份書評刊物〉。《讀書人》23:60-74。
     司徒衛(1960):《書評續集》。台北:幼獅。
     ───(1954):《書評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伍杰(1996):《我的書評觀和書評》。北京:華夏出版發行。
     石計生(2001):〈都市與現代生活〉。《當代》168:40-53。
     仲維光(2001):〈昆德拉的新作《陌生》──從昆德拉看高行健〉。《當代》168:4-9。
     ───(2000):〈高行建得獎看德國的學界與媒體〉。《當代》160:12-17。
     朱光潛(2001):《談文學》。台北市:尼羅河出版社。
     ───(1989):〈談書評〉。收蕭乾(編):《書評面面觀》。北京:人民日報。
     何聖芬(1988):〈「文訊」書評之分析〉。《文訊》39(12):85-89。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巫維珍(2001):〈台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肖東發、楊承運編(2000):《北大學者談讀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吳伯(1991):〈政治經濟學與文化詮釋:理論與個案之初撰〉。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吳燕惠(2000):〈網路讀者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禮權(1995):《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
     吳韻儀(1999):〈亞馬遜書店標售公信力〉。《天下雜誌》214:200─201。
     李永熾(2002):〈波笛爾與文化再生產〉。《當代》174:18-23。
     李金蓮(1999):〈傳播媒體與出版事業的關係〉。收《出版人的對話》。台北:天下遠見。
     李師鄭(1973.1.1):〈談《書評書目》雙月刊〉。《大華晚報》15版。
     李奭學、邱貴芬、焦桐(2001.1.19):〈辯證的美學──第十三屆中央日報文學評論類決審記錄〉。《中央日報‧副刊》20版。
     李奭學、平路、郭強生(2002.2.24):〈文學在說話──第十四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文學評論類決審記錄〉。《中央日報‧副刊》18版。
     李瑞騰(1994):《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
     ───(1992):《文學關懷》。台北:三民。
     李劍橋(1993):〈談談我國的書刊廣告〉。《圖書情報知識》1993(1):76。
     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斌(1997):《張愛玲傳》。台中:晨星發行。台北:知己總經銷。
     沈從文(1989):〈我對於書評的感想〉。收蕭乾(編):《書評面面觀》,北京:人民日報。
     沈謙(1996):〈台灣書評雜誌的發展─從《書評書目》談起〉。《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台北:文建會。
     ──(1979):《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
     孟昭晉(1996):〈中國書評史研究當議〉。《編輯學刊》第一期。
     ───(1994):《書評概論》。南京:南京大學。
     孟樊(1992):《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
     ──(1989):《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
     居延安編譯(1990):《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
     東年(1997):〈面對新文盲的可能狀態〉。《出版情報》105:18-19。
     杭之(1987):〈從大眾文化觀點看二十年來的暢銷書〉。收《從〈藍與黑〉到〈暗夜〉》。台北:久大。
     林俊平(1999):〈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1992):〈走出中國書評的困境〉,《社會科學輯刊》1992(3):156-158。
     林鴻祐(1991):〈知識份子在擬像社會中的社會責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a):〈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55-78
     ───(1994b):《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
     林淇瀁(1995):〈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聞學研究》51:143-172。
     ───(1993):〈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連性研究─以七0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旻慧(1999):〈藝術作品的詮釋:以背景脈絡觀點為考量詮釋作品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燿德(1992):〈鳥瞰文學副刊〉。收林燿德(編):《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周明泉(1997):〈理解興溝通:論嘎達美與哈柏瑪斯論辯案例中詮釋學之意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芬伶(1999):《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
     邵萍、王岩(1992):〈西方的書評、書評刊物和書評索引〉。《世界圖書》1992(4):31-35。
     南方朔(1998.4.16):〈啟動書評時代〉。《中國時報》。
     ───(1992):〈小說族與都市浪漫小說〉。收林燿德(編):《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思兼(1976):《書評與文評》。台北:書評書目。
     胡適(1986):《四十自述》。台北市:遠流。 (1976):《文學改良芻議:文學革命論》。香港:力行文化公司。
     柯晉忠(1989):〈大學生圖書購買行為與其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勝文(1990):〈Habermas論社會化與溝通行動:對Mead, Durkheim及Parsons的詮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
     ───(1992):《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高承恕(1992):《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台北:聯經。
     馬建(2000):〈中國文學的缺失──大陸文學和海外漢語文學的處境〉。《當代》160:32-41。
     馬森(2000):〈榮譽與幸運──諾貝爾文學獎所給予中國作家的夢魘〉。《當代》160:46-53。
     茉莉(2001):〈畫出一個「逃」的優美姿勢──評高行健的獲獎演說〉。《當代》161:88-97。
     ──(2000):〈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標準有多遠〉。《當代》160:18-31。
     ──(2000):〈刺痛從閱讀《逃亡》開始〉。《當代》160:42-45。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1991):《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徐正光(1989):〈中產階級興起的政治經濟學〉。《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頁333-354。台北:巨流。
     徐柏容(1993):《書評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
     徐秋玲、林振春(1993):〈台灣地區文化工業的檢證─以文學部門為主的分析與解讀〉。《思與言》31(1):185-240。
     孫治本(2001):〈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社會學應如何看待「生活風格現象」〉。《當代》168:26-39。
     孫旭志(1998):〈文本與讀者:從魏晉言意之辨與西方相關詮釋學論題的比較立論〉。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建、于沛(1989):《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桑魯卿(1985):〈美國的書評〉。收聯合報社(編):《大書坊》。台北:聯合報。
     曹長青(2001.2.11-2.13):〈對當代華文文學的誤讀?──訪馬悅然談高行健獲獎〉。《自由時報副刊》。
     ───(2001):〈皇帝的新衣──評《靈山》〉。《當代》162:132-143。
     張玉佩(1992):〈讀書人開卷有益─兩大媒體圖書版面面觀〉。《出版人》81:60-65。
     張京媛主編(1997):《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裕(2001):〈月旦高行健的文本何在──「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差多遠」再質疑〉。《當代》162:102─15。
     ───(2001):〈諾貝爾文學獎必須符合道德鬥士的標準嗎?──「高行健離諾貝爾獎理想標準有多遠」的質疑〉。《當代》161期:76─87。
     張愛玲(1992):《張愛玲散文全編》。浙江文藝出版社。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
     張漢良(1988):〈異化的消費文類─極短篇〉。《文訊》36:74-77。
     張錫詮(1991):〈上班族的生活型態與圖書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區上班族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市:巨流。
     張檸(2001):〈高行健論──一個時代的病案〉。《當代》161:122-33。
     單德興(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
     彭瑞金(1998):《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
     馮建三(1996):〈文人與報業:以媒體知識份子與學院知識的變動關係為例,1951-199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1993):〈大眾媒介的編制外工作者之研究:以台灣報紙的學院知識份子
     撰稿者為例(1951-199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曾志成(1998):〈都市空間的文化資本再生產:以臺北誠品書店為例〉。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莫昭平記錄(1995):〈「開卷」在台灣〉。《出版流通》44:6-11。
     ─────(1988.5.29):〈會診輕文學〉。《中國時報‧開卷》版。
     游喚(1993):《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縣:中縣文化中心編印。
     莊麗莉(1995):〈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楓(2001.3.18):〈西洋魔笛與高行健現象──評高行健作品之一〉。(http://www.tangben.com/WYmanbi/2001/magicfluet.htm)
     ──(2001.2.20):〈論高行健的自救策略與小說造作──評高行健作品之二〉。(http://www.tangben.com/WYmanbi/2001/selfrescue.htm)
     陳三井(1979):〈書評與學術風氣〉。《書評書目》75:106-109。
     陳子善(1992):《遺落的明珠》。台北:業強。
     陳不諱(1989):〈報紙設立圖書版的意義〉。收《香港出版業》。香港:彩色世界。
     陳平原(1999):《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7):《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
     ───(1993):《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映真(1988):〈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和文學〉。頁116-129。台北:人間。
     陳思和主編(2001):《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
     陳國球(2000.3):〈詩意與唯情的政治──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收於《中外文學》28(10):70-129。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1997):《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
     陳達弘(1981):〈我們需要實質的文化建設─談文化形象與文化出路〉。《出版之友》16╱17:20-23。
     陳順孝(1993):〈台灣報社的編輯守門行為─一個參與觀察法的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芝編(1999):《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
     黃裕美(1996.11.18):〈專業的書評長城〉。《聯合報》。
     黃筱慧(1991):〈論文本詮釋〉。臺北: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莊瑞琳(2002):〈應用波笛爾〉。《當代》174:24-39。
     阿英(1988):《晚清小說史》。台北:天宇出版社。
     楊建民(1999.6.22.):〈呼喚書評家〉。《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
     楊乾輝(1985):〈一般書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2001.5.26):〈享受豐富的故事──如何閱讀高行健的《靈山》〉。《自由時報副刊》。
     ──(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
     楊澤編(1999):《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楊濤(1992):〈中美書評編輯的現狀比較與分析〉。《編輯之友》1992(4):42-47。
     湯哲聲(1998):《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魯迅(1996):《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出版;台灣:商務代理。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
     ───(1991):《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東大。
     ───(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
     葉維廉(1992):〈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收《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頁146-165。台北:東大。
     葉錦昌(1995):〈活在知識中的人─知識份子新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家慶(1997):〈副刊內容傳統與新聞理論的解釋能力〉。收《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聯合報。
     蔡源煌(1992a):《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
     ───(1992b):〈文學評論何去何從〉。《文訊》38:108-15。
     ───(1989):《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台北:遠流。
     蔡錦昌(1985):〈呂格爾詮釋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阮新邦編(1993):《批判詮釋論與社會研究》。美國:八方文化。
     趙曉梅(2001):《中國書評史初探》。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廖仁義(1990):〈個性的假面及其複製─八0年代台灣商品美學的批判〉。收《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頁197-221。台北:桂冠。
     廖繼弘(1989):〈書店消費者區隔與對書店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紀蕙(1994):《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臺北市:三民。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劉登翰主編(1999):《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錢理群(2000):《反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鄭麗園(1996):〈紐約時報書評如何選書評書〉。《精湛》30:21-24。
     鄭明娳(1993):《通俗文學》。台北:揚智。
     ───(1992):〈通俗文學與純文學〉。《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蕭立應(1999):〈溝通與詮釋:從哈伯馬斯與高達美論戰看哈伯馬斯對語言與理解的反思路徑〉。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乾(1990):《書評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蕭新煌(1986):〈從文化指標看當前的文化生活品質〉。收李亦園(編):《一九八五年台灣文化批判》。台北:敦理。
     應鳳凰(1988):〈我對書評的看法─三則隨筆〉。《文訊》39:74-75。
     謝金菊(1993):〈書評索引發刊詞〉。《書評索引》1:2。
     謝國雄(1984):〈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論點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慧(1996):〈「五小」的崛起─文學出版社的個案分析〉。收封德屏(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3》。台北:文建會。
     隱地(1980):〈如何建立嚴肅的批評制度〉。《書評書目》78:23-25。
     外文資料(依字母順序)
     Altheide, D.L.(1974) Creating Reality: How TV News Distorts Events. Beverly Hills : Sage.
     Altschull, H.J.(1984). Agents of Power. New York: Longman.
     Aronowitz, S.& Giroux. H. A. (1991). Postmodern Education: Politics, Culture, & Social Criticism. 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Bakhtin, Mikhail. (1984)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Ed. and trans. Caryl Emers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Bauman, E. (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Bell, D.(1973)《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高銛等譯。台北:桂冠。
     Bell, D.(1976)《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台北:久大桂冠。
     Bocock, R (1995) 《消費》。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
     Bourdieu, P.(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劉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 & Wacquant, L. D.(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ourdieu, P(1996) The Rules Of Art. Standford Univ. Press.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0a)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by R. Nice. London: Polity Press.
     -----------(1990b) In Other Words. Trans. by R. Nice. London: Polity Press
     -----------(1990c) Artistic taste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ed. by Jeffrey C. Alexander et al. Culture and Societ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8) Homo academicus. Standford Univ. Press.
     -----------(1985a) The Market of Symbolic Goods. Trans. by Rupert Swyer. Poetics. vol. 14.: 13-44.
     -----------(1985b)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vol. 14: 723-44.
     -----------(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 by R. N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
     -----------(198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Trans. R. Nice. Poetics. Vol. 12: 311-56.
     -----------(1979) Symbolic Power. Trans. R. Nice.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vol. 4 no. 13/14: 77-85.
     -----------(1977)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ed. J. Kambel et al.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London: Oxford Univ.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Polity Press.
     Coser, Lewis A.(1992) Books: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Publish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Crane, D.(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趙國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David Couzens Hoy〈1988〉《闡釋學與文學》。張弘譯。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
     DiMaggio, P. (1987) Classification in Ar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40-5.
     -------------(1991) Social Structure,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Goods. In Bourdieu P. & Coleman J.S. eds..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ino Buzzati(2001)《魔法外套》。倪安宇譯。台北:皇冠出版社。
     Donoghue, F. (1996) The Fame machine: Book Reviewing and Eighteenth- Century Literary career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reyfus,Hubert L.(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錢俊譯。臺北市:桂冠。
     Eagleton, T. (1996) 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 From the Spectator to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 Verso.
     Eco, Umberto.(1995)《詮釋與過度詮釋》。王宇根譯。香港:牛津大學。
     Edward W. Said(1997)《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台北:麥田。
     Elliot, A. R. D.(1932) Reviews and Magazin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A. W. Ward,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ry (12: 140-16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carpit, R.(1990)《文學社會學》。葉淑燕譯。台北:遠流。
     Escarpit, R.(1988)《文藝社會學》。顏美婷編譯。台北:南方。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eatherstone, M.(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1994)《文學批評術語》。張京媛等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Gadamer, Hans-Georg.(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
     Gans, H. (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nham, N.(1986.) Contribution to a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Communication. In R. Collins et. Al, (ed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Sage.
     Giddens (1991) Modernity and Self —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iswold, Wendy. (1987) The Fabrication of Meaning :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and West In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 1077-1117.
     Gross, John(1996) The “ Littery Supplement” Comes of Age: A History, of the Book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Oct 06
     Habermas, Jurgen.(1994)《合法化危機》。台北市:桂冠。(1980)《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市:結構群發行;萬里書攤總經銷。
     Harold Bloom(1998)《西方正典》。高志仁譯。台北:立緒。
     Hauser, A. (1982) The Sociology of Art. K. J. Northcott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ndry, J.D.(1986)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of the Book-Review Editor. In
     Walford,A.J.(ed) Reviews and Reviewing: A Guide. London: Mansell.
     Howard, Gerald (1997) The Culture Ecology of Book Reviewing. In Everette E. Dennis, et al.(eds) Publishing Books. 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Publishers.
     Hoy, David Couzens.(1988)《批評的循環》。臺北市:南方叢書學英總經銷。.
     Jhally, S.(1992)《廣告的符碼》。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Jonathan Culler(1998)《文學理論》。李平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Jose’ Saramago(2001)《里斯本圍城史》。秦於理譯。台北:時報。
     McLuhan, Eric(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汪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Michael Wood(2001)《沈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嚴韻譯。台北:麥田。
     Milan Kundera(1994)《被背叛的遺囑》。孟湄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Ostrow, James M. (1990) Social Sensitivity : An Analysis of Experience and Habit. Stony Broo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atrice Bonnewitz(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Powell, W. (1982). From Craft to Corpporation: The Impact of Outside Ownership on Book Publishing. In Ettema and Whitney, eds.,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aganization: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t. Beverley Hill: Sage.
     Rene’ Wellek (1936) Theory of Literary History. Travaux du Cercle Lingusitique de Prague 6: 173-92.
     Ricoeur, Paul(1995)《詮釋的衝突》。林宏濤譯。台北:桂冠。
     Roper, D. (1978) Reviewing before the Edinburgh. London: Methuen & Co Ltd.
     Ryan, B. (1992)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s: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Terry Eagleton(1993)《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書林。
     Thomson, Ashley (1991) How to Review a Book. Canadian Library Journal. 48(6): 16,417.
     Umberto Eco(2001)《誤讀》。張定綺譯。台北:皇冠。
     Walford, A.J., ed.(1986) Reviews and Reviewing: A Guide.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td.
     Williams, R.(1985)《文化與社會》。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Ylva L.R. (1998) Scholarly Book Review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ondon: Greenwood.
     Znaniecki, F.(2000)《知識人的社會角色》。郟斌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小林博一(2001)《出版大崩壞?!》。陳惠莉、蔣千苓譯。台北:尖端。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4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元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美紅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美紅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6:11:10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6:11: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11:1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24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40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序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緣起-----1
       二、研究問題與方法-----3
     第二章 相關理論分析與探討-----6
       一、Bourdieu社會學的主要概念與邏輯-----6
       二、從文化社會學看當代生活風格-----12
         (一)生活風格與品味的理論基礎-----12
         (二)從當代消費理論看文化資本-----15
       三、從文學社會學看書評-----17
       四、理論的實踐與反思-----20
     第三章 創意的背叛──文學評論的歷史流變與形成-----25
       一、評論是什麼?-----25
       二、文學評論的歷史考察-----28
         (一)英美書評史的形成與發展-----28
         (二)中國書評史的發展-----32
         (三)小結-----35
       三、文學評論場域的形成與建構-----37
         (一)文學評論的外緣分析-----39
         (二)文學評論的內緣分析──辯證的美學-----42
         (三)小結-----49
     第四章 典範的追求──文學場與評論場的共生性-----51
       一、歷時性的建構──文學史的思考-----52
         (一)歷史與文學兼治-----54
         (二)方法與實踐──當代文學經典如何生成?-----56
       二、從雅俗之分看張愛玲研究-----60
         (一)通俗文學與海派言情小說-----61
         (二)張愛玲的創作與評價歷程-----65
         (三)資本、習性與場域──文學社會學的觀察-----70
       三、當代經典的認同與焦慮-----74
         (一)戴上桂冠之後──從高行健現象看起-----74
         (二)文學副作用──經典認同與焦慮-----79
     第五章 當代經典的建構與反思──媒體裡的文學評論-----82
       一、媒體與當代經典建制-----82
         (一)當代經典的生產流程與權力運作──以《中國時報‧開卷》為例-----83
         (二)文學評論場域裡的文人圈生態與資本流動-----87
       二、媒體書評與當代文化消費-----94
         (一)文化消費裡的資本運作──從誠品《好讀》看誠品風格-----96
         (二)文化消費指南之外──媒體聲譽的象徵資本-----98
         (三)文化行動與日常實踐──當代文學評論的發展與侷限-----99
     參考文獻-----10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42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大眾媒體文學書評之研究─文學社會學的詮釋觀點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依姓名筆畫)
     文建會(1999a):《1998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文建會。(1999b):《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台北:文建會。
     文崇一(1989):〈中國知識份子的類型與性格〉。收《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69-108。台北:中國論壇叢書。
     王廷洽(1997):《中國早期知識份子的社會職能》。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芝芝(1999.7.15):〈你管書評怎麼說!泰斗愛爾頓書評風波成話題〉。《中國時報》。
     王昭文(1991):〈日治末期的台灣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台灣文藝》與《民俗台灣》之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開彬(1993):〈試論書評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編輯之友》1993(3):18-21。
     王德威(2001):《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88):《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
     ───&廖玉蕙(2002.2.23-2002.2.27):〈王德威談文學〉。聯合報副刊。
     水晶(1996):《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台北:大地。
     甘陽(1997):〈從《紐約時報書評》一百年看英美三份書評刊物〉。《讀書人》23:60-74。
     司徒衛(1960):《書評續集》。台北:幼獅。
     ───(1954):《書評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伍杰(1996):《我的書評觀和書評》。北京:華夏出版發行。
     石計生(2001):〈都市與現代生活〉。《當代》168:40-53。
     仲維光(2001):〈昆德拉的新作《陌生》──從昆德拉看高行健〉。《當代》168:4-9。
     ───(2000):〈高行建得獎看德國的學界與媒體〉。《當代》160:12-17。
     朱光潛(2001):《談文學》。台北市:尼羅河出版社。
     ───(1989):〈談書評〉。收蕭乾(編):《書評面面觀》。北京:人民日報。
     何聖芬(1988):〈「文訊」書評之分析〉。《文訊》39(12):85-89。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巫維珍(2001):〈台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肖東發、楊承運編(2000):《北大學者談讀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吳伯(1991):〈政治經濟學與文化詮釋:理論與個案之初撰〉。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吳燕惠(2000):〈網路讀者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禮權(1995):《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
     吳韻儀(1999):〈亞馬遜書店標售公信力〉。《天下雜誌》214:200─201。
     李永熾(2002):〈波笛爾與文化再生產〉。《當代》174:18-23。
     李金蓮(1999):〈傳播媒體與出版事業的關係〉。收《出版人的對話》。台北:天下遠見。
     李師鄭(1973.1.1):〈談《書評書目》雙月刊〉。《大華晚報》15版。
     李奭學、邱貴芬、焦桐(2001.1.19):〈辯證的美學──第十三屆中央日報文學評論類決審記錄〉。《中央日報‧副刊》20版。
     李奭學、平路、郭強生(2002.2.24):〈文學在說話──第十四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文學評論類決審記錄〉。《中央日報‧副刊》18版。
     李瑞騰(1994):《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
     ───(1992):《文學關懷》。台北:三民。
     李劍橋(1993):〈談談我國的書刊廣告〉。《圖書情報知識》1993(1):76。
     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斌(1997):《張愛玲傳》。台中:晨星發行。台北:知己總經銷。
     沈從文(1989):〈我對於書評的感想〉。收蕭乾(編):《書評面面觀》,北京:人民日報。
     沈謙(1996):〈台灣書評雜誌的發展─從《書評書目》談起〉。《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台北:文建會。
     ──(1979):《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
     孟昭晉(1996):〈中國書評史研究當議〉。《編輯學刊》第一期。
     ───(1994):《書評概論》。南京:南京大學。
     孟樊(1992):《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
     ──(1989):《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
     居延安編譯(1990):《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
     東年(1997):〈面對新文盲的可能狀態〉。《出版情報》105:18-19。
     杭之(1987):〈從大眾文化觀點看二十年來的暢銷書〉。收《從〈藍與黑〉到〈暗夜〉》。台北:久大。
     林俊平(1999):〈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1992):〈走出中國書評的困境〉,《社會科學輯刊》1992(3):156-158。
     林鴻祐(1991):〈知識份子在擬像社會中的社會責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a):〈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55-78
     ───(1994b):《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
     林淇瀁(1995):〈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聞學研究》51:143-172。
     ───(1993):〈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連性研究─以七0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旻慧(1999):〈藝術作品的詮釋:以背景脈絡觀點為考量詮釋作品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燿德(1992):〈鳥瞰文學副刊〉。收林燿德(編):《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周明泉(1997):〈理解興溝通:論嘎達美與哈柏瑪斯論辯案例中詮釋學之意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芬伶(1999):《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
     邵萍、王岩(1992):〈西方的書評、書評刊物和書評索引〉。《世界圖書》1992(4):31-35。
     南方朔(1998.4.16):〈啟動書評時代〉。《中國時報》。
     ───(1992):〈小說族與都市浪漫小說〉。收林燿德(編):《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思兼(1976):《書評與文評》。台北:書評書目。
     胡適(1986):《四十自述》。台北市:遠流。 (1976):《文學改良芻議:文學革命論》。香港:力行文化公司。
     柯晉忠(1989):〈大學生圖書購買行為與其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勝文(1990):〈Habermas論社會化與溝通行動:對Mead, Durkheim及Parsons的詮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
     ───(1992):《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高承恕(1992):《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台北:聯經。
     馬建(2000):〈中國文學的缺失──大陸文學和海外漢語文學的處境〉。《當代》160:32-41。
     馬森(2000):〈榮譽與幸運──諾貝爾文學獎所給予中國作家的夢魘〉。《當代》160:46-53。
     茉莉(2001):〈畫出一個「逃」的優美姿勢──評高行健的獲獎演說〉。《當代》161:88-97。
     ──(2000):〈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標準有多遠〉。《當代》160:18-31。
     ──(2000):〈刺痛從閱讀《逃亡》開始〉。《當代》160:42-45。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1991):《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徐正光(1989):〈中產階級興起的政治經濟學〉。《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頁333-354。台北:巨流。
     徐柏容(1993):《書評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
     徐秋玲、林振春(1993):〈台灣地區文化工業的檢證─以文學部門為主的分析與解讀〉。《思與言》31(1):185-240。
     孫治本(2001):〈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社會學應如何看待「生活風格現象」〉。《當代》168:26-39。
     孫旭志(1998):〈文本與讀者:從魏晉言意之辨與西方相關詮釋學論題的比較立論〉。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建、于沛(1989):《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桑魯卿(1985):〈美國的書評〉。收聯合報社(編):《大書坊》。台北:聯合報。
     曹長青(2001.2.11-2.13):〈對當代華文文學的誤讀?──訪馬悅然談高行健獲獎〉。《自由時報副刊》。
     ───(2001):〈皇帝的新衣──評《靈山》〉。《當代》162:132-143。
     張玉佩(1992):〈讀書人開卷有益─兩大媒體圖書版面面觀〉。《出版人》81:60-65。
     張京媛主編(1997):《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裕(2001):〈月旦高行健的文本何在──「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差多遠」再質疑〉。《當代》162:102─15。
     ───(2001):〈諾貝爾文學獎必須符合道德鬥士的標準嗎?──「高行健離諾貝爾獎理想標準有多遠」的質疑〉。《當代》161期:76─87。
     張愛玲(1992):《張愛玲散文全編》。浙江文藝出版社。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
     張漢良(1988):〈異化的消費文類─極短篇〉。《文訊》36:74-77。
     張錫詮(1991):〈上班族的生活型態與圖書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區上班族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市:巨流。
     張檸(2001):〈高行健論──一個時代的病案〉。《當代》161:122-33。
     單德興(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
     彭瑞金(1998):《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
     馮建三(1996):〈文人與報業:以媒體知識份子與學院知識的變動關係為例,1951-199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1993):〈大眾媒介的編制外工作者之研究:以台灣報紙的學院知識份子
     撰稿者為例(1951-199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曾志成(1998):〈都市空間的文化資本再生產:以臺北誠品書店為例〉。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莫昭平記錄(1995):〈「開卷」在台灣〉。《出版流通》44:6-11。
     ─────(1988.5.29):〈會診輕文學〉。《中國時報‧開卷》版。
     游喚(1993):《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縣:中縣文化中心編印。
     莊麗莉(1995):〈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楓(2001.3.18):〈西洋魔笛與高行健現象──評高行健作品之一〉。(http://www.tangben.com/WYmanbi/2001/magicfluet.htm)
     ──(2001.2.20):〈論高行健的自救策略與小說造作──評高行健作品之二〉。(http://www.tangben.com/WYmanbi/2001/selfrescue.htm)
     陳三井(1979):〈書評與學術風氣〉。《書評書目》75:106-109。
     陳子善(1992):《遺落的明珠》。台北:業強。
     陳不諱(1989):〈報紙設立圖書版的意義〉。收《香港出版業》。香港:彩色世界。
     陳平原(1999):《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7):《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
     ───(1993):《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映真(1988):〈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和文學〉。頁116-129。台北:人間。
     陳思和主編(2001):《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
     陳國球(2000.3):〈詩意與唯情的政治──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收於《中外文學》28(10):70-129。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1997):《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
     陳達弘(1981):〈我們需要實質的文化建設─談文化形象與文化出路〉。《出版之友》16╱17:20-23。
     陳順孝(1993):〈台灣報社的編輯守門行為─一個參與觀察法的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芝編(1999):《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
     黃裕美(1996.11.18):〈專業的書評長城〉。《聯合報》。
     黃筱慧(1991):〈論文本詮釋〉。臺北: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莊瑞琳(2002):〈應用波笛爾〉。《當代》174:24-39。
     阿英(1988):《晚清小說史》。台北:天宇出版社。
     楊建民(1999.6.22.):〈呼喚書評家〉。《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
     楊乾輝(1985):〈一般書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2001.5.26):〈享受豐富的故事──如何閱讀高行健的《靈山》〉。《自由時報副刊》。
     ──(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
     楊澤編(1999):《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楊濤(1992):〈中美書評編輯的現狀比較與分析〉。《編輯之友》1992(4):42-47。
     湯哲聲(1998):《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魯迅(1996):《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出版;台灣:商務代理。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
     ───(1991):《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東大。
     ───(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
     葉維廉(1992):〈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收《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頁146-165。台北:東大。
     葉錦昌(1995):〈活在知識中的人─知識份子新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家慶(1997):〈副刊內容傳統與新聞理論的解釋能力〉。收《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聯合報。
     蔡源煌(1992a):《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
     ───(1992b):〈文學評論何去何從〉。《文訊》38:108-15。
     ───(1989):《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台北:遠流。
     蔡錦昌(1985):〈呂格爾詮釋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阮新邦編(1993):《批判詮釋論與社會研究》。美國:八方文化。
     趙曉梅(2001):《中國書評史初探》。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廖仁義(1990):〈個性的假面及其複製─八0年代台灣商品美學的批判〉。收《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頁197-221。台北:桂冠。
     廖繼弘(1989):〈書店消費者區隔與對書店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紀蕙(1994):《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臺北市:三民。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劉登翰主編(1999):《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錢理群(2000):《反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鄭麗園(1996):〈紐約時報書評如何選書評書〉。《精湛》30:21-24。
     鄭明娳(1993):《通俗文學》。台北:揚智。
     ───(1992):〈通俗文學與純文學〉。《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蕭立應(1999):〈溝通與詮釋:從哈伯馬斯與高達美論戰看哈伯馬斯對語言與理解的反思路徑〉。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乾(1990):《書評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蕭新煌(1986):〈從文化指標看當前的文化生活品質〉。收李亦園(編):《一九八五年台灣文化批判》。台北:敦理。
     應鳳凰(1988):〈我對書評的看法─三則隨筆〉。《文訊》39:74-75。
     謝金菊(1993):〈書評索引發刊詞〉。《書評索引》1:2。
     謝國雄(1984):〈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論點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慧(1996):〈「五小」的崛起─文學出版社的個案分析〉。收封德屏(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3》。台北:文建會。
     隱地(1980):〈如何建立嚴肅的批評制度〉。《書評書目》78:23-25。
     外文資料(依字母順序)
     Altheide, D.L.(1974) Creating Reality: How TV News Distorts Events. Beverly Hills : Sage.
     Altschull, H.J.(1984). Agents of Power. New York: Longman.
     Aronowitz, S.& Giroux. H. A. (1991). Postmodern Education: Politics, Culture, & Social Criticism. 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Bakhtin, Mikhail. (1984)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Ed. and trans. Caryl Emers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Bauman, E. (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Bell, D.(1973)《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高銛等譯。台北:桂冠。
     Bell, D.(1976)《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台北:久大桂冠。
     Bocock, R (1995) 《消費》。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
     Bourdieu, P.(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劉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 & Wacquant, L. D.(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ourdieu, P(1996) The Rules Of Art. Standford Univ. Press.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Polity Press.
     -----------(1990a)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by R. Nice. London: Polity Press.
     -----------(1990b) In Other Words. Trans. by R. Nice. London: Polity Press
     -----------(1990c) Artistic taste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ed. by Jeffrey C. Alexander et al. Culture and Societ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8) Homo academicus. Standford Univ. Press.
     -----------(1985a) The Market of Symbolic Goods. Trans. by Rupert Swyer. Poetics. vol. 14.: 13-44.
     -----------(1985b)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vol. 14: 723-44.
     -----------(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 by R. N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
     -----------(198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Trans. R. Nice. Poetics. Vol. 12: 311-56.
     -----------(1979) Symbolic Power. Trans. R. Nice.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vol. 4 no. 13/14: 77-85.
     -----------(1977)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ed. J. Kambel et al.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London: Oxford Univ.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Polity Press.
     Coser, Lewis A.(1992) Books: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Publish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Crane, D.(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趙國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David Couzens Hoy〈1988〉《闡釋學與文學》。張弘譯。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
     DiMaggio, P. (1987) Classification in Ar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40-5.
     -------------(1991) Social Structure,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Goods. In Bourdieu P. & Coleman J.S. eds..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ino Buzzati(2001)《魔法外套》。倪安宇譯。台北:皇冠出版社。
     Donoghue, F. (1996) The Fame machine: Book Reviewing and Eighteenth- Century Literary career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reyfus,Hubert L.(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錢俊譯。臺北市:桂冠。
     Eagleton, T. (1996) 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 From the Spectator to Post-Structuralism. London: Verso.
     Eco, Umberto.(1995)《詮釋與過度詮釋》。王宇根譯。香港:牛津大學。
     Edward W. Said(1997)《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台北:麥田。
     Elliot, A. R. D.(1932) Reviews and Magazin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A. W. Ward,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ry (12: 140-16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carpit, R.(1990)《文學社會學》。葉淑燕譯。台北:遠流。
     Escarpit, R.(1988)《文藝社會學》。顏美婷編譯。台北:南方。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eatherstone, M.(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1994)《文學批評術語》。張京媛等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Gadamer, Hans-Georg.(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
     Gans, H. (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nham, N.(1986.) Contribution to a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Communication. In R. Collins et. Al, (ed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Sage.
     Giddens (1991) Modernity and Self —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iswold, Wendy. (1987) The Fabrication of Meaning :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and West In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 1077-1117.
     Gross, John(1996) The “ Littery Supplement” Comes of Age: A History, of the Book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Oct 06
     Habermas, Jurgen.(1994)《合法化危機》。台北市:桂冠。(1980)《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市:結構群發行;萬里書攤總經銷。
     Harold Bloom(1998)《西方正典》。高志仁譯。台北:立緒。
     Hauser, A. (1982) The Sociology of Art. K. J. Northcott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ndry, J.D.(1986)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of the Book-Review Editor. In
     Walford,A.J.(ed) Reviews and Reviewing: A Guide. London: Mansell.
     Howard, Gerald (1997) The Culture Ecology of Book Reviewing. In Everette E. Dennis, et al.(eds) Publishing Books. 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Publishers.
     Hoy, David Couzens.(1988)《批評的循環》。臺北市:南方叢書學英總經銷。.
     Jhally, S.(1992)《廣告的符碼》。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Jonathan Culler(1998)《文學理論》。李平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Jose’ Saramago(2001)《里斯本圍城史》。秦於理譯。台北:時報。
     McLuhan, Eric(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汪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Michael Wood(2001)《沈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嚴韻譯。台北:麥田。
     Milan Kundera(1994)《被背叛的遺囑》。孟湄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Ostrow, James M. (1990) Social Sensitivity : An Analysis of Experience and Habit. Stony Broo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atrice Bonnewitz(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Powell, W. (1982). From Craft to Corpporation: The Impact of Outside Ownership on Book Publishing. In Ettema and Whitney, eds.,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aganization: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t. Beverley Hill: Sage.
     Rene’ Wellek (1936) Theory of Literary History. Travaux du Cercle Lingusitique de Prague 6: 173-92.
     Ricoeur, Paul(1995)《詮釋的衝突》。林宏濤譯。台北:桂冠。
     Roper, D. (1978) Reviewing before the Edinburgh. London: Methuen & Co Ltd.
     Ryan, B. (1992)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s: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Terry Eagleton(1993)《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書林。
     Thomson, Ashley (1991) How to Review a Book. Canadian Library Journal. 48(6): 16,417.
     Umberto Eco(2001)《誤讀》。張定綺譯。台北:皇冠。
     Walford, A.J., ed.(1986) Reviews and Reviewing: A Guide.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td.
     Williams, R.(1985)《文化與社會》。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Ylva L.R. (1998) Scholarly Book Review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ondon: Greenwood.
     Znaniecki, F.(2000)《知識人的社會角色》。郟斌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小林博一(2001)《出版大崩壞?!》。陳惠莉、蔣千苓譯。台北:尖端。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