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從建築物事故案例看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刑事責任
作者 葉雲卿
貢獻者 段重民
葉雲卿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47:01 (UTC+8)
摘要 
"感謝
     目錄
     緒論-----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動機-----2
     三、研究方法-----4
       (一)責任主體-----4
       (二)研究內容-----6
       (三)研究方式-----8
     四、章節內容-----8
     第一章、國內外建築師與營建專業人員責任介紹-----11
       第一節、美國-----11
         一、建築管理部分-----11
           (一)建築法規-----11
           (二)建築許可之申請-----13
         二、建築師責任-----14
           (一)加州法規-----14
           (二)AIA標準契約規範之介紹-----16
           (三)建築師責任-----18
         三、專業技師部分-----19
         四、承包商部分-----20
           (一)承包商種類-----20
             1. A類綜合工程承包商-----21
             2. B類綜合建築承包商-----21
             3. C類專業承包商-----21
           (二)負責人資格-----22
           (三)其他-----23
           (四)承包商責任-----23
         五、小結-----24
       第二節、日本-----24
         一、建築法規-----24
         二、建築師責任-----25
           (一)建築士種類-----25
             1. 一級建築士-----26
             2. 二級建築士與木造建築士-----26
           (二)建築士責任-----26
             1. 建築基準法-----26
             2. 建築士法-----27
             3. 其他-----28
         三、專業人員部份-----29
           (一)專任技術人員之設置-----29
           (二)資格條件-----30
           (三)專任之定義:-----30
           (四)主任、監理技術者之設置及責任-----30
             1. 設置目的-----30
             2. 業務內容-----31
         四、營造廠部分-----31
           (一)建設業種類-----32
           (二)負責人資格-----33
           (三)其他條件-----33
         五、小結-----33
       第三節、德國部分-----34
         一、建築管理-----34
           (一)建築法規-----34
           (二)建築主管機關-----35
           (三)建築許可-----36
         二、建築當事人之責任-----38
     第二章、我國建築師及專業技師之責任-----40
       第一節、法規簡介-----40
       第二節、建築師部分-----41
         一、法律規定-----41
           (一)建築法-----41
           (二)建築師法-----42
           (三)建築技術規則-----43
         二、建築師之責任-----44
           (一)設計及監造人資格-----44
           (二)建築師設計責任-----44
           (三)監造或監工-----46
             1. 肯定說-----47
             2. 否定說-----47
             3. 本文見解-----50
           (四)監造與勘驗-----52
       第三節、主任技師部份-----54
         一、法律規定-----54
           (一)建築法之規定-----54
           (二)技師法之規定-----56
           (三)營造業管理規則-----56
             1. 專業工程人員資格-----57
             2. 業務責任-----58
           (四)建築管理規則-----59
             1. 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59
             2. 高雄市建築管理規則-----60
             3. 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60
         二、法律分析-----61
           (一)專任工程人員之設置-----61
           (二)主要業務-----62
           (三)施工責任-----63
     第三章、各國建築師專業技師之刑事責任-----65
       第一節、美國法-----65
         一、簡介-----65
         二、犯罪之成立之要件-----67
           (一)行為-----68
           (二)犯意-----69
           (三)因果關係-----71
         三、建築師及工程師過失責任之認定-----73
           (一)義務-----74
           (二)違反注意義務-----75
             1. 設計不當-----76
             2. 施工中之監督責任-----78
             3. 違反建築法規規定-----80
           (三)因果關係-----80
         四、無過失責任-----81
       第二節、日本-----83
         一、監督過失-----84
         二、管理過失-----85
       第三節、德國-----86
         一、違背建築術成規罪制定延革-----86
         二、條文說明-----87
         三、比較-----88
     第四章、我國建築師、營建專業人員之刑事責任-----89
       第一節、違背建築術成規罪-----89
         一、主觀構成要件-----89
           (一)學說見解-----89
           (二)實務見解-----91
           (三)營建技術人員之故意之判斷-----91
             1. 承攬工程人-----93
             2. 監工人-----93
             3. 監造人-----94
         二、行為主體-----95
           (一)承攬工程人-----96
             1. 定義-----96
             2. 承攬人之認定-----96
           (二)監工人-----98
             1. 定義-----98
             2. 監工人之態樣-----99
             3. 監工人與監造人-----100
           (三)行為人超越承擔-----102
         三、建築術成規-----103
           (一)定義-----103
           (二)常見違反建築術成規之原因-----104
             1. 混凝土強度不足-----104
             2. 冷縫現象-----106
             3. 柱筋搭接-----107
             4. 柱體箍筋間距過大-----107
             5. 箍筋直徑不符規定-----107
             6. 配筋-----108
         四、因果關係-----108
         五、純正身分犯之共犯-----110
           (一)共犯理論-----110
           (二)身分犯之概念-----111
           (三)身分犯之共犯-----113
         六、身分犯立法例之合理性-----114
       第二節、業務過失-----116
         一、業務過失犯的構造-----116
         二、注意義務之內容-----117
         三、不可抗力事由-----120
         四、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過失-----124
           (一)建築師部分-----124
             1. 結構設計部份-----124
             2. 監造責任部分-----124
           (二)主任技師部分-----127
             1. 施工責任-----127
             2. 租借牌照-----127
       第三節、偽造文書-----129
         一、保護法益-----129
         二、案例說明-----129
           (一)文件記載不實-----129
           (二)概括授權使用-----130
       第四節、圖利罪-----130
         一、圖利罪之修正-----130
             1. 修正條文-----130
             2. 修正說明-----131
         二、案例說明-----132
       第五節、建築案件的鑑定-----132
         一、我國鑑定制度-----132
         二、鑑定意見之證據能力之問題-----133
           (一)學者看法-----133
           (二)實務見解-----133
         三、鑑定報告書之調查程序-----134
           (一)學說見解-----134
           (二)實務見解-----136
         四、建築案件之鑑定意見-----137
           (一)建築爭議案件鑑定人資格-----139
           (二)鑑定報告內容-----139
           (三)鑑定報告結果不同之處理-----140
             1. 喜瑪拉雅企業住宅大摟案-----141
             2. 宜蘭羅東貫宏建設-----142
           (四)鑑定意見之有效性-----143
     第五章、營造業之借牌問題-----146
       第一節、營造廠之借牌-----146
         一、背景說明-----146
         二、刑事責任-----148
           (一)借牌人-----149
             1. 一審法院-----149
             2. 二審判決-----149
           (二)牌主-----150
             1. 一審判決-----150
             2. 二審判決-----151
         三、遏止營造廠租牌措施-----152
       第二節、主任技師之借牌-----153
         一、背景說明-----153
         二、人照合一的政策-----155
         三、刑事責任-----157
           (一)偽造文書-----157
           (二)業務過失-----158
       第三節、綜合說明-----159
     結論與建議-----162
       一、結論部分-----162
         (一)建築師刑責部分-----162
         (二)主任技師刑責部分-----163
         (三)專業分工,應分層負責-----164
       二、建議部分-----165
         (一)刑法第一九三條之修正-----165
         (二)主管機關應負工程品質監督之責-----167
     參考文獻-----16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川端博著,甘添貴監譯,余振華譯,刑法總論二五講,北市:元照,1999年。
     2. 尹介華編著,營建法規彙編與解析,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3.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台北:林山田發行,台大法學院圖書部經銷,1999年。
     4. 林山田著,刑法各罪論,1995年9月初版。
     5. 林東茂,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年。
     6.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台北,2000年。
     7. 李文勝,建築規劃設計分類法規解析,台北:詹氏書局,2000年11月。
     8. 余承修著,刑法分則釋義上冊,台北:1946年新1版。
     9. 前田雅英著,董璠輿譯,日本刑法各論(東京/大學出版社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2000)年。
     10. 徐久生,莊敬華譯,德國刑法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1. 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台北,2000年。
     12. 許玉秀著,刑法的問題與對策,台北,1999年。
     13. 許玉秀,主客觀之間,台北,1997年7月。
     14. 陳煥生,刑法分則實用,台北:三民總經銷,1995年。
     15. 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台北:元照, 1999年。
     16. 黃朝義著,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5月版。
     17. 張德周,建築法規暨實務,台北:文笙書局,2001年。
     18. 廖政治,施工缺失探討,台北:詹氏書局,1995年版。
     19. 廖正豪,過失犯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初版。
     20. 趙琛著,刑法分則實用上冊,45年11月臺增訂1版。
     21. 鄭瑞全編譯,谷 資信指導,筋野三郎原著,配筋要領詳細圖集。台北:總源書局,1993年12月5版。
     22. 儲槐植,美國刑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3. 韓忠謨,刑法原理,1992年。
     24. 共犯與身分,台灣刑事法學會,2001年11月。
     (二) 論文及研究報告部分
     1. 李貞儀,刑事鑑定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李1998年6月
     2. 吳樹坤,營造業設置專任技術人員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7月。
     3. 張世鍾,建築師設計監造權責劃分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論文,1990年6月。
     4. 詹聰哲,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由現行營建法規論違背建築術成規罪─以身分犯規定為中心,2001年6月。
     5. 蔡雅蘋,台灣民間營建工程各利害關係人互動關係之探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0年7月。
     6. 蔡逸泓,建築師監造權責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7. 蕭江碧(計畫主持人),施工災害防治建築師、各專業技師及承包商責任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9年6月。
     8. 建築師執業權益研究暨法益案例彙編(一),台北市建築師公會,2001年12月。
     (三) 期刊部分
     1. 王明德、張登傑,營建業組織中代理問題之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0期,1999年9月。
     2. 中三進一教授,陳運財譯,日本過失犯理論之法展及其現代之課題-大規模事故及刑事責任,東海法學研究第十期,1996年3月。
     3. 田蒙潔,追求真理的美好任務,美國建管人員看建管業務,建築師,2000年10月。
     4. 田蒙潔,隻手撐天之神話羅賓漢,談勘驗與監造,建築師,2000年2月。
     5. 田蒙潔、劉王賓,從美國建築法規的發展看台灣建築法規未來方向,空間雜誌,第14期,1999年3月。
     6. 江英三,台灣營建業建築師角色之釐清及省思-因應台灣環境作有效的監督機制,建築師,1999年11月。
     7. 林明鏘,建築管理法制基本問題之研究中德比較法制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2期,2001年。
     8. 林鴻志,高志楊,王世昌,張中卓,集集大地震之建築災害探討(二)建築災害之原因與類型,建築師,2000年2月。
     9. 陳志龍,建築界牌問題與刑事責任,律師雜誌,262期,2001年7月。
     10. 陳銘華,營造廠商租借牌照之法規分析,營造天下,88年2月。
     11. 陳露生,營建業法之立法考量,立法院院聞,89年2月。
     12. 張志勝,論營建業借牌興衰史,聯捷會計,1994年10月。
     13. 唐澄心,如何化解營建業及其專業技師之心結,營建管理,80年12月。
     14. 廖英賢,出借牌營照商之研究,財稅研究,1993年11月。
     15. 蔡墩銘,鑑定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台大法學論叢,26卷第4期,1997年7月。
     16. 蘇水能,美國工程師管理與考試制度簡介,營建知訊,161期,1996年6月。
     17. 「921地震災後談建築師之權責」座談會,建築師,2000年1月。
     (四) 報紙
     1. 湛淵源,水泥要多喝一點水,混凝土要少喝一點水,技師報,267期,2002年1月12日。
     2. 顧立雄,完善專業的養成與付出是營建安全基石,262期,2001年7月。
     3. 王欽璋、張富進,論監工與監造,技師報,211期,2000年12月22日。
     4. 落實建築監造、保障居家安全,技師報,202期,2000年10月20日。
     5. 內政部遏止租牌,決策粗糙!技師報,166期,2000年2月12日。
     二、英文部分
     (一) 書籍
     1. David L. Cornes, Design Li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urth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4.
     2. Jon Holyak, Negligence in Building Law-Case and Commentary,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2.
     3. Joshua Dressler,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94.
     4. Neil P. Cohen & James J. Gobert, Problems in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76.
     5. Prosser, Wade and Schwartz’s, Torts, 10 edition, 2000.
     6. Robert F. Cushman, Esq.Thomas G. Bottum, editors, Architect and Engineer Liability: Claims Against Design Professionals, Wiley Law Publications, copyright 1987 by John Wiley & Sons.
     7. Wayne R. LaFave,. Austin W. Scott, JR., Substantive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86.
     (二) 期刊
     1. Constance Frisby Fain, Architect and Engineer Liability, 35 Washburn L.J, 1985.
     2. Barry Joseph Miller, The Architect in the Design-Build Model: Designing and Building the Case for Strict Liability in the tort, 33 Case W. Res., 117.
     3. Denis Binder, Act of God ? or Act of Man ?: A Reappraisal of the Act of God Defense in Tort Law,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of Law Publication, 15 Rev., Winter, 1996.
     4. Jeffrey L. Nischwitz, The Crumbling Tower of Architectural Immunity: Evolu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Liability to Third Parities, 45 Ohio St. L.J. 217, 1995.
     5. Xavier Pena,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expert reliability, The Review of Litig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Summer 2001.
     (三) 法規
     1. American Modern Penal Code
     2. AIA Document :A201(1997)(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
     3. AIA Documents:B141(1997)(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4. B511 Guide for Amendments to AIA Owner-Architect Agreements,AIA(2000)(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5. California Code of Regulations Division 8, Title 16.
     6. California Business & Professions Code:Division 3, Chapter 9. Contractors.
     7. Charles R. Heuer, and Howard G.Goldberg, Commentary on AIA Document A201-1997, AIA. (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8. Howard G.Goldberg, Esg., Commentary on AIA Document B141-1997, AIA. (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9. Stephen P. Sands(Registrar of Contractors), Kathleen Hamilton(Director), CONTRACTORS LICENSE LAW AND REFERENCE BOOK 2000, STATE OF CALIFORNIA STATE OF CALIFORNIA.
     三、日文部分
     1.日本建築基準法,取自日本交通省網站,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lect.cgi(2002年1月)。
     2.日本建設業法,資料來源:日本交通省網站(2002年1月)。
     3.日本建築士法,資料來源:日本交通省網站(2002年1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8865103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2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段重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葉雲卿zh_TW
dc.creator (作者) 葉雲卿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6:47:01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6:47: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47: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32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6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65103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感謝
     目錄
     緒論-----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動機-----2
     三、研究方法-----4
       (一)責任主體-----4
       (二)研究內容-----6
       (三)研究方式-----8
     四、章節內容-----8
     第一章、國內外建築師與營建專業人員責任介紹-----11
       第一節、美國-----11
         一、建築管理部分-----11
           (一)建築法規-----11
           (二)建築許可之申請-----13
         二、建築師責任-----14
           (一)加州法規-----14
           (二)AIA標準契約規範之介紹-----16
           (三)建築師責任-----18
         三、專業技師部分-----19
         四、承包商部分-----20
           (一)承包商種類-----20
             1. A類綜合工程承包商-----21
             2. B類綜合建築承包商-----21
             3. C類專業承包商-----21
           (二)負責人資格-----22
           (三)其他-----23
           (四)承包商責任-----23
         五、小結-----24
       第二節、日本-----24
         一、建築法規-----24
         二、建築師責任-----25
           (一)建築士種類-----25
             1. 一級建築士-----26
             2. 二級建築士與木造建築士-----26
           (二)建築士責任-----26
             1. 建築基準法-----26
             2. 建築士法-----27
             3. 其他-----28
         三、專業人員部份-----29
           (一)專任技術人員之設置-----29
           (二)資格條件-----30
           (三)專任之定義:-----30
           (四)主任、監理技術者之設置及責任-----30
             1. 設置目的-----30
             2. 業務內容-----31
         四、營造廠部分-----31
           (一)建設業種類-----32
           (二)負責人資格-----33
           (三)其他條件-----33
         五、小結-----33
       第三節、德國部分-----34
         一、建築管理-----34
           (一)建築法規-----34
           (二)建築主管機關-----35
           (三)建築許可-----36
         二、建築當事人之責任-----38
     第二章、我國建築師及專業技師之責任-----40
       第一節、法規簡介-----40
       第二節、建築師部分-----41
         一、法律規定-----41
           (一)建築法-----41
           (二)建築師法-----42
           (三)建築技術規則-----43
         二、建築師之責任-----44
           (一)設計及監造人資格-----44
           (二)建築師設計責任-----44
           (三)監造或監工-----46
             1. 肯定說-----47
             2. 否定說-----47
             3. 本文見解-----50
           (四)監造與勘驗-----52
       第三節、主任技師部份-----54
         一、法律規定-----54
           (一)建築法之規定-----54
           (二)技師法之規定-----56
           (三)營造業管理規則-----56
             1. 專業工程人員資格-----57
             2. 業務責任-----58
           (四)建築管理規則-----59
             1. 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59
             2. 高雄市建築管理規則-----60
             3. 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60
         二、法律分析-----61
           (一)專任工程人員之設置-----61
           (二)主要業務-----62
           (三)施工責任-----63
     第三章、各國建築師專業技師之刑事責任-----65
       第一節、美國法-----65
         一、簡介-----65
         二、犯罪之成立之要件-----67
           (一)行為-----68
           (二)犯意-----69
           (三)因果關係-----71
         三、建築師及工程師過失責任之認定-----73
           (一)義務-----74
           (二)違反注意義務-----75
             1. 設計不當-----76
             2. 施工中之監督責任-----78
             3. 違反建築法規規定-----80
           (三)因果關係-----80
         四、無過失責任-----81
       第二節、日本-----83
         一、監督過失-----84
         二、管理過失-----85
       第三節、德國-----86
         一、違背建築術成規罪制定延革-----86
         二、條文說明-----87
         三、比較-----88
     第四章、我國建築師、營建專業人員之刑事責任-----89
       第一節、違背建築術成規罪-----89
         一、主觀構成要件-----89
           (一)學說見解-----89
           (二)實務見解-----91
           (三)營建技術人員之故意之判斷-----91
             1. 承攬工程人-----93
             2. 監工人-----93
             3. 監造人-----94
         二、行為主體-----95
           (一)承攬工程人-----96
             1. 定義-----96
             2. 承攬人之認定-----96
           (二)監工人-----98
             1. 定義-----98
             2. 監工人之態樣-----99
             3. 監工人與監造人-----100
           (三)行為人超越承擔-----102
         三、建築術成規-----103
           (一)定義-----103
           (二)常見違反建築術成規之原因-----104
             1. 混凝土強度不足-----104
             2. 冷縫現象-----106
             3. 柱筋搭接-----107
             4. 柱體箍筋間距過大-----107
             5. 箍筋直徑不符規定-----107
             6. 配筋-----108
         四、因果關係-----108
         五、純正身分犯之共犯-----110
           (一)共犯理論-----110
           (二)身分犯之概念-----111
           (三)身分犯之共犯-----113
         六、身分犯立法例之合理性-----114
       第二節、業務過失-----116
         一、業務過失犯的構造-----116
         二、注意義務之內容-----117
         三、不可抗力事由-----120
         四、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過失-----124
           (一)建築師部分-----124
             1. 結構設計部份-----124
             2. 監造責任部分-----124
           (二)主任技師部分-----127
             1. 施工責任-----127
             2. 租借牌照-----127
       第三節、偽造文書-----129
         一、保護法益-----129
         二、案例說明-----129
           (一)文件記載不實-----129
           (二)概括授權使用-----130
       第四節、圖利罪-----130
         一、圖利罪之修正-----130
             1. 修正條文-----130
             2. 修正說明-----131
         二、案例說明-----132
       第五節、建築案件的鑑定-----132
         一、我國鑑定制度-----132
         二、鑑定意見之證據能力之問題-----133
           (一)學者看法-----133
           (二)實務見解-----133
         三、鑑定報告書之調查程序-----134
           (一)學說見解-----134
           (二)實務見解-----136
         四、建築案件之鑑定意見-----137
           (一)建築爭議案件鑑定人資格-----139
           (二)鑑定報告內容-----139
           (三)鑑定報告結果不同之處理-----140
             1. 喜瑪拉雅企業住宅大摟案-----141
             2. 宜蘭羅東貫宏建設-----142
           (四)鑑定意見之有效性-----143
     第五章、營造業之借牌問題-----146
       第一節、營造廠之借牌-----146
         一、背景說明-----146
         二、刑事責任-----148
           (一)借牌人-----149
             1. 一審法院-----149
             2. 二審判決-----149
           (二)牌主-----150
             1. 一審判決-----150
             2. 二審判決-----151
         三、遏止營造廠租牌措施-----152
       第二節、主任技師之借牌-----153
         一、背景說明-----153
         二、人照合一的政策-----155
         三、刑事責任-----157
           (一)偽造文書-----157
           (二)業務過失-----158
       第三節、綜合說明-----159
     結論與建議-----162
       一、結論部分-----162
         (一)建築師刑責部分-----162
         (二)主任技師刑責部分-----163
         (三)專業分工,應分層負責-----164
       二、建議部分-----165
         (一)刑法第一九三條之修正-----165
         (二)主管機關應負工程品質監督之責-----167
     參考文獻-----169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感謝
     目錄
     緒論-----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動機-----2
     三、研究方法-----4
       (一)責任主體-----4
       (二)研究內容-----6
       (三)研究方式-----8
     四、章節內容-----8
     第一章、國內外建築師與營建專業人員責任介紹-----11
       第一節、美國-----11
         一、建築管理部分-----11
           (一)建築法規-----11
           (二)建築許可之申請-----13
         二、建築師責任-----14
           (一)加州法規-----14
           (二)AIA標準契約規範之介紹-----16
           (三)建築師責任-----18
         三、專業技師部分-----19
         四、承包商部分-----20
           (一)承包商種類-----20
             1. A類綜合工程承包商-----21
             2. B類綜合建築承包商-----21
             3. C類專業承包商-----21
           (二)負責人資格-----22
           (三)其他-----23
           (四)承包商責任-----23
         五、小結-----24
       第二節、日本-----24
         一、建築法規-----24
         二、建築師責任-----25
           (一)建築士種類-----25
             1. 一級建築士-----26
             2. 二級建築士與木造建築士-----26
           (二)建築士責任-----26
             1. 建築基準法-----26
             2. 建築士法-----27
             3. 其他-----28
         三、專業人員部份-----29
           (一)專任技術人員之設置-----29
           (二)資格條件-----30
           (三)專任之定義:-----30
           (四)主任、監理技術者之設置及責任-----30
             1. 設置目的-----30
             2. 業務內容-----31
         四、營造廠部分-----31
           (一)建設業種類-----32
           (二)負責人資格-----33
           (三)其他條件-----33
         五、小結-----33
       第三節、德國部分-----34
         一、建築管理-----34
           (一)建築法規-----34
           (二)建築主管機關-----35
           (三)建築許可-----36
         二、建築當事人之責任-----38
     第二章、我國建築師及專業技師之責任-----40
       第一節、法規簡介-----40
       第二節、建築師部分-----41
         一、法律規定-----41
           (一)建築法-----41
           (二)建築師法-----42
           (三)建築技術規則-----43
         二、建築師之責任-----44
           (一)設計及監造人資格-----44
           (二)建築師設計責任-----44
           (三)監造或監工-----46
             1. 肯定說-----47
             2. 否定說-----47
             3. 本文見解-----50
           (四)監造與勘驗-----52
       第三節、主任技師部份-----54
         一、法律規定-----54
           (一)建築法之規定-----54
           (二)技師法之規定-----56
           (三)營造業管理規則-----56
             1. 專業工程人員資格-----57
             2. 業務責任-----58
           (四)建築管理規則-----59
             1. 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59
             2. 高雄市建築管理規則-----60
             3. 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60
         二、法律分析-----61
           (一)專任工程人員之設置-----61
           (二)主要業務-----62
           (三)施工責任-----63
     第三章、各國建築師專業技師之刑事責任-----65
       第一節、美國法-----65
         一、簡介-----65
         二、犯罪之成立之要件-----67
           (一)行為-----68
           (二)犯意-----69
           (三)因果關係-----71
         三、建築師及工程師過失責任之認定-----73
           (一)義務-----74
           (二)違反注意義務-----75
             1. 設計不當-----76
             2. 施工中之監督責任-----78
             3. 違反建築法規規定-----80
           (三)因果關係-----80
         四、無過失責任-----81
       第二節、日本-----83
         一、監督過失-----84
         二、管理過失-----85
       第三節、德國-----86
         一、違背建築術成規罪制定延革-----86
         二、條文說明-----87
         三、比較-----88
     第四章、我國建築師、營建專業人員之刑事責任-----89
       第一節、違背建築術成規罪-----89
         一、主觀構成要件-----89
           (一)學說見解-----89
           (二)實務見解-----91
           (三)營建技術人員之故意之判斷-----91
             1. 承攬工程人-----93
             2. 監工人-----93
             3. 監造人-----94
         二、行為主體-----95
           (一)承攬工程人-----96
             1. 定義-----96
             2. 承攬人之認定-----96
           (二)監工人-----98
             1. 定義-----98
             2. 監工人之態樣-----99
             3. 監工人與監造人-----100
           (三)行為人超越承擔-----102
         三、建築術成規-----103
           (一)定義-----103
           (二)常見違反建築術成規之原因-----104
             1. 混凝土強度不足-----104
             2. 冷縫現象-----106
             3. 柱筋搭接-----107
             4. 柱體箍筋間距過大-----107
             5. 箍筋直徑不符規定-----107
             6. 配筋-----108
         四、因果關係-----108
         五、純正身分犯之共犯-----110
           (一)共犯理論-----110
           (二)身分犯之概念-----111
           (三)身分犯之共犯-----113
         六、身分犯立法例之合理性-----114
       第二節、業務過失-----116
         一、業務過失犯的構造-----116
         二、注意義務之內容-----117
         三、不可抗力事由-----120
         四、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過失-----124
           (一)建築師部分-----124
             1. 結構設計部份-----124
             2. 監造責任部分-----124
           (二)主任技師部分-----127
             1. 施工責任-----127
             2. 租借牌照-----127
       第三節、偽造文書-----129
         一、保護法益-----129
         二、案例說明-----129
           (一)文件記載不實-----129
           (二)概括授權使用-----130
       第四節、圖利罪-----130
         一、圖利罪之修正-----130
             1. 修正條文-----130
             2. 修正說明-----131
         二、案例說明-----132
       第五節、建築案件的鑑定-----132
         一、我國鑑定制度-----132
         二、鑑定意見之證據能力之問題-----133
           (一)學者看法-----133
           (二)實務見解-----133
         三、鑑定報告書之調查程序-----134
           (一)學說見解-----134
           (二)實務見解-----136
         四、建築案件之鑑定意見-----137
           (一)建築爭議案件鑑定人資格-----139
           (二)鑑定報告內容-----139
           (三)鑑定報告結果不同之處理-----140
             1. 喜瑪拉雅企業住宅大摟案-----141
             2. 宜蘭羅東貫宏建設-----142
           (四)鑑定意見之有效性-----143
     第五章、營造業之借牌問題-----146
       第一節、營造廠之借牌-----146
         一、背景說明-----146
         二、刑事責任-----148
           (一)借牌人-----149
             1. 一審法院-----149
             2. 二審判決-----149
           (二)牌主-----150
             1. 一審判決-----150
             2. 二審判決-----151
         三、遏止營造廠租牌措施-----152
       第二節、主任技師之借牌-----153
         一、背景說明-----153
         二、人照合一的政策-----155
         三、刑事責任-----157
           (一)偽造文書-----157
           (二)業務過失-----158
       第三節、綜合說明-----159
     結論與建議-----162
       一、結論部分-----162
         (一)建築師刑責部分-----162
         (二)主任技師刑責部分-----163
         (三)專業分工,應分層負責-----164
       二、建議部分-----165
         (一)刑法第一九三條之修正-----165
         (二)主管機關應負工程品質監督之責-----167
     參考文獻-----16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27en_US
dc.title (題名) 從建築物事故案例看建築師與主任技師之刑事責任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川端博著,甘添貴監譯,余振華譯,刑法總論二五講,北市:元照,1999年。
     2. 尹介華編著,營建法規彙編與解析,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3.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台北:林山田發行,台大法學院圖書部經銷,1999年。
     4. 林山田著,刑法各罪論,1995年9月初版。
     5. 林東茂,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年。
     6.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台北,2000年。
     7. 李文勝,建築規劃設計分類法規解析,台北:詹氏書局,2000年11月。
     8. 余承修著,刑法分則釋義上冊,台北:1946年新1版。
     9. 前田雅英著,董璠輿譯,日本刑法各論(東京/大學出版社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2000)年。
     10. 徐久生,莊敬華譯,德國刑法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1. 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台北,2000年。
     12. 許玉秀著,刑法的問題與對策,台北,1999年。
     13. 許玉秀,主客觀之間,台北,1997年7月。
     14. 陳煥生,刑法分則實用,台北:三民總經銷,1995年。
     15. 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台北:元照, 1999年。
     16. 黃朝義著,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5月版。
     17. 張德周,建築法規暨實務,台北:文笙書局,2001年。
     18. 廖政治,施工缺失探討,台北:詹氏書局,1995年版。
     19. 廖正豪,過失犯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初版。
     20. 趙琛著,刑法分則實用上冊,45年11月臺增訂1版。
     21. 鄭瑞全編譯,谷 資信指導,筋野三郎原著,配筋要領詳細圖集。台北:總源書局,1993年12月5版。
     22. 儲槐植,美國刑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3. 韓忠謨,刑法原理,1992年。
     24. 共犯與身分,台灣刑事法學會,2001年11月。
     (二) 論文及研究報告部分
     1. 李貞儀,刑事鑑定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李1998年6月
     2. 吳樹坤,營造業設置專任技術人員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7月。
     3. 張世鍾,建築師設計監造權責劃分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論文,1990年6月。
     4. 詹聰哲,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由現行營建法規論違背建築術成規罪─以身分犯規定為中心,2001年6月。
     5. 蔡雅蘋,台灣民間營建工程各利害關係人互動關係之探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0年7月。
     6. 蔡逸泓,建築師監造權責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7. 蕭江碧(計畫主持人),施工災害防治建築師、各專業技師及承包商責任制度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9年6月。
     8. 建築師執業權益研究暨法益案例彙編(一),台北市建築師公會,2001年12月。
     (三) 期刊部分
     1. 王明德、張登傑,營建業組織中代理問題之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0期,1999年9月。
     2. 中三進一教授,陳運財譯,日本過失犯理論之法展及其現代之課題-大規模事故及刑事責任,東海法學研究第十期,1996年3月。
     3. 田蒙潔,追求真理的美好任務,美國建管人員看建管業務,建築師,2000年10月。
     4. 田蒙潔,隻手撐天之神話羅賓漢,談勘驗與監造,建築師,2000年2月。
     5. 田蒙潔、劉王賓,從美國建築法規的發展看台灣建築法規未來方向,空間雜誌,第14期,1999年3月。
     6. 江英三,台灣營建業建築師角色之釐清及省思-因應台灣環境作有效的監督機制,建築師,1999年11月。
     7. 林明鏘,建築管理法制基本問題之研究中德比較法制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2期,2001年。
     8. 林鴻志,高志楊,王世昌,張中卓,集集大地震之建築災害探討(二)建築災害之原因與類型,建築師,2000年2月。
     9. 陳志龍,建築界牌問題與刑事責任,律師雜誌,262期,2001年7月。
     10. 陳銘華,營造廠商租借牌照之法規分析,營造天下,88年2月。
     11. 陳露生,營建業法之立法考量,立法院院聞,89年2月。
     12. 張志勝,論營建業借牌興衰史,聯捷會計,1994年10月。
     13. 唐澄心,如何化解營建業及其專業技師之心結,營建管理,80年12月。
     14. 廖英賢,出借牌營照商之研究,財稅研究,1993年11月。
     15. 蔡墩銘,鑑定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台大法學論叢,26卷第4期,1997年7月。
     16. 蘇水能,美國工程師管理與考試制度簡介,營建知訊,161期,1996年6月。
     17. 「921地震災後談建築師之權責」座談會,建築師,2000年1月。
     (四) 報紙
     1. 湛淵源,水泥要多喝一點水,混凝土要少喝一點水,技師報,267期,2002年1月12日。
     2. 顧立雄,完善專業的養成與付出是營建安全基石,262期,2001年7月。
     3. 王欽璋、張富進,論監工與監造,技師報,211期,2000年12月22日。
     4. 落實建築監造、保障居家安全,技師報,202期,2000年10月20日。
     5. 內政部遏止租牌,決策粗糙!技師報,166期,2000年2月12日。
     二、英文部分
     (一) 書籍
     1. David L. Cornes, Design Li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urth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4.
     2. Jon Holyak, Negligence in Building Law-Case and Commentary,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2.
     3. Joshua Dressler,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94.
     4. Neil P. Cohen & James J. Gobert, Problems in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76.
     5. Prosser, Wade and Schwartz’s, Torts, 10 edition, 2000.
     6. Robert F. Cushman, Esq.Thomas G. Bottum, editors, Architect and Engineer Liability: Claims Against Design Professionals, Wiley Law Publications, copyright 1987 by John Wiley & Sons.
     7. Wayne R. LaFave,. Austin W. Scott, JR., Substantive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86.
     (二) 期刊
     1. Constance Frisby Fain, Architect and Engineer Liability, 35 Washburn L.J, 1985.
     2. Barry Joseph Miller, The Architect in the Design-Build Model: Designing and Building the Case for Strict Liability in the tort, 33 Case W. Res., 117.
     3. Denis Binder, Act of God ? or Act of Man ?: A Reappraisal of the Act of God Defense in Tort Law,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of Law Publication, 15 Rev., Winter, 1996.
     4. Jeffrey L. Nischwitz, The Crumbling Tower of Architectural Immunity: Evolu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Liability to Third Parities, 45 Ohio St. L.J. 217, 1995.
     5. Xavier Pena,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expert reliability, The Review of Litig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Summer 2001.
     (三) 法規
     1. American Modern Penal Code
     2. AIA Document :A201(1997)(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
     3. AIA Documents:B141(1997)(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4. B511 Guide for Amendments to AIA Owner-Architect Agreements,AIA(2000)(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5. California Code of Regulations Division 8, Title 16.
     6. California Business & Professions Code:Division 3, Chapter 9. Contractors.
     7. Charles R. Heuer, and Howard G.Goldberg, Commentary on AIA Document A201-1997, AIA. (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8. Howard G.Goldberg, Esg., Commentary on AIA Document B141-1997, AIA. (Retrieved Dec 30 , 2001, from AIA web site:http://www.aia.org/documents)
     9. Stephen P. Sands(Registrar of Contractors), Kathleen Hamilton(Director), CONTRACTORS LICENSE LAW AND REFERENCE BOOK 2000, STATE OF CALIFORNIA STATE OF CALIFORNIA.
     三、日文部分
     1.日本建築基準法,取自日本交通省網站,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lect.cgi(2002年1月)。
     2.日本建設業法,資料來源:日本交通省網站(2002年1月)。
     3.日本建築士法,資料來源:日本交通省網站(2002年1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