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 作者 盧麗卉 貢獻者 王鍾和
盧麗卉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54:58 (UTC+8) 摘要 為瞭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與人口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家庭社經地位)、家庭變項(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類型、親子互動關係類型)及個人變項(人際關係)間的關係,乃以公私立高中職學生866人為研究對象,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家庭社經地位調查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親子互動關係量表、人際關係問卷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Pearson積差相關、平均數差異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1. 男生比女生表現較多的網路成癮行為。 2.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 3.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4.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 5.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6. 私立高職學生比私立高中學生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時間管理問、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7. 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沒有顯著的差異。 8. 來自不同家庭結構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並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9. 父母親採不同管教方式類型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10.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人際及健康問題。 11.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聚疏心離」之高中職學生,皆比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網路成癮行為。 12.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較多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13.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與「聚疏心離」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14.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15.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的高中職學生,比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或「聚疏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網路成癮行為。 16. 人際關係愈好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的程度愈低;人際關係愈差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的程度愈高。 17.「性別(男生)」、「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學校類別(公立高中)」、「人際關係」五個變項,能有效預測高中職學生的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5.2%。 18.「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人際關係」三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男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1.1%。 19.「學校類別(公立高中)」、「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父子互動關係類型」四個變項,能有效預測女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6.8%。 20.「性別(男生)」能有效預測公立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的主要變項,預測力為5.9%。 21.「性別(男生)」、「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能有效預測公立高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9.7%。 22.「性別(男生)」、「人際關係」、「家庭結構(生親家庭)」三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私立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1.5%。 23.「性別(男生)」、「聚頻心離的父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繫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父子互動關係類型」四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私立高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6.5%。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未來研究四方面,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與預防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方案規劃的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勝賢(1984)。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伊丹章人(2001)。台灣及日本大學生網路沈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交通部統計處(2001)。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 news friendly print.asp?newsid=1506 李旻陽(1991)。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珊如、蔡今中(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三:中學生網路沉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周倩 (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二: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周榮、周倩 (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台北,6月1 8日至19日,1997。 施香如(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沉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孫曼蘋(1997)。中美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及家庭生活之比較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9,49-72。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 陳英豪(1978)。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台北:幼獅文化。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淑惠 (1998)。「網路成癮症」之初探。論文發表於「Net’98 Taiwan-網路新紀元」國際研討會。台北,3月26日至30日,1998。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瑛(197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1,117~142。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之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策會(2001)。2001年5月份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行為研究報告。http://www.netvalue.com/corp/news/news_form.htm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路君約(1969)。少年人格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路君約、吳錦松(1973)。青年諮商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銘鈞 (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nderson,R.E.,&Harris,L.(1984).Computing learning and the public need(MCSR Report NO.84-3).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Center for Social Research. Anderson, K. E.(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http://www.rpi.edu/~andrk4/research.html Baumrind,D.(1973).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l competence through socialization. In A.D.Pick(Ed.)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Vol.7,pp.3-48).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umrind,D.(1980).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alization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37,887-903. Bird,G.A.,Goss,R.C.,&Bird,G.W(1990).Effects of home computer use on fathers’ lives. Family Relations,39(4),38-42. Brenner,V.(1996).An initial report on the online assess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The first 3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http://www.ccsnet.com/prep/pap/pap8b/638b012p.txt.[1998/01/09].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nary,D.J.&Spitzberg,B.H.(1993).Loneliness and media gra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 800-821. Compton,M.F.(1983).Television Viewing habits of early adolescents. Clearing House,57,59-62. Dail,P.W.,&Way,W.L.(1985).What do parents observe about parenting from prime-time television?Family Relations,34,491-499. Danko,W.D.&Mac Lachlan,J.M.(1983).Research to accelerate the diffusion of a new inven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3(3),39-43. Dotton,W,H.,Sweet,P.L.,&Rogers,E.M.(1989). Socioeconomics status and the early diffusion of personal compu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7, 259-272. Egger,O.& Rauterberg,M. (1996).Internet Behavior and Addiction . http:// 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res.htm Ferrari,M.,Klinzing,D.G.,Paris,C.L.,Morris,S.K.,&Eyman,A.P.(1985). Home computers: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In M.B.Sussman(Ed.),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family, 41-59.NY:Haworth Press. Finn,J.D.,Stoot,M.W.& Zarichny.K.T.(1988). School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in Jvenile Court. Urban Education,23,2. Goldberg,I.(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 Good,C.V.(Ed.)(1973).Dictionary of education(3rd ed.).New York:McGram-Hill. Goodman,A.(199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xual addiction. Journal of Sex and Marital Therapy,19, 225-251. Greenfield, D. N.(2000). The Net effect: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http://www.virtual_addiction.com Griffths,M.(1991). Amusement machine play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ideo game and fruit machin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14, 53-73. Griffths,M.(1992) Pinball wizard: the case of a pineball machine addict. Psychology Reports,71, 161-162 Griffths,M.(1995). Technological addictions. 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 , 71, 14-19. Griffths,M.(1997). Dose Internt and computer”addiction”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August 15, 1997,Chicago,I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 61-7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ohol, J. M.(1999). Internet addiction guide.http://psychcentral.com/grohol.htm Hatterer,L.J.(1994).Addictive Process.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Y:Longman. Hoffman,M.L.(1962).Parent displine and the child’s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Child Development,34,573-588. Kandell,J.(1998).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ro,1,46-59. Kartz,J.E.,&Aspden,P.(1997). A nation of stranger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40(12) , 81-86. Keepers,C.A.(1990). Pathological preoccupation with video gam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9, 49-50. King, A. S. (1996). 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 http://www.concentric.net /~astorm /iad.html 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hadhyay,T.&Scherlis, W.(1998).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1017-1031. Kraut,R.,Scherlis,W.,Mukhopadhyay,T.,Manning,J.& Kiesler,S.(1996).The HomeNet field trial of residential Internet servic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39,55-63. 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 P.H.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pp.1-102).New york:John Wiley&Sons. McMahon,R.L.(1994).Diagnosis,assessment,and treatment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children:The role of longitudinal data. Journal of Consulting&Clinical Psychology,62,901-917. Nunn,G.D.,Parish,T.S.,&Worthing,R.J.(1983). Perceptions of personal and familial adjustment by children from intact,single parents,and reconstituted families.Psychology in schools,20(4),166-174. Rook,K.S.&Peplau,L.A.(1982).Perspectives on helping the lonely.In L.A. Pe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pp.351-378).New York:Wiley. Rosenberg,M.,Schooier,C.& Schoenbach,C.(1989).Self-Esteem and Adolescent Problems:Modeling Reciprocal Effec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6. Rubinstein,C.&Shaver,P.(1982).In search of intimacy. New York:Wiley. Scherer K.(1997). College life on-line: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8, 655-664. Shanahan,J.,&Morgan,M.(1989)Television as a diagnostic indicator in child therapy:an exploratory study.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6,175-191. Soper, B.W.(1983). Junk-time junkies:an emerging addiction among students. School Counselor,31, 40-4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quire,S.(1983).Home life and the computers:Better?worse?or different! Family Computing , 18-20. St. Peters, M., Fitch, M. & Huston, A.C.(1989). Television and families: Parental coviewing and young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social behavior, and television process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tanley C.,& Greenberg B.S.(1993).Family structure and adolescents’ orientation to TV and movie sex. In Greenberg B.S.,Brown,J.D.,Buerkel-Rothfuss,N.(Eds.),Media,Sex,and the adolescent(pp.84-967). Cresskill,NJ:Hampton Press. Storm, A.K.(1996).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http://www.concentric.net/~astorm/iad.html. Suler, J.(1996).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http://www.rider.deusuler/psycyber/internetuse.heml Tygart,C.E.(1988).Strain Theory and Public School Vandalism:Academic Tracking.School Social Status,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Youth and Society,20,1. Vitalari, N.P.,Venkatesh,A.,&Gronhaug,K.(1985). Computing in the home: Shifts in the time allocation patterns of household .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512-522. Watt,D.&White,J.(1999). Computers and the family life:A family developm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30, 1-15. Welsh L.(1999). Internet use : an exploration of coping style, Locus of control and expectanc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eastern. Wild, G.C.,&Benzel,E.C. (1994). Essentials of neurochemistry. London , England: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Inc.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1, 1996. Toronto, Canada. Young, K. S. (1997).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http://www.netaddiction.com/addictive.html. Young, K.S. (1998). Caught in the net: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Sons,Inc. Young, K. S.,& Rodgers,R.C.(1998).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9152034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2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鍾和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盧麗卉 zh_TW dc.creator (作者) 盧麗卉 zh_TW dc.date (日期) 2002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6:54:58 (UTC+8) -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6:54:5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54:58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324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73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152034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為瞭解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與人口變項(性別、學校類別、家庭社經地位)、家庭變項(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類型、親子互動關係類型)及個人變項(人際關係)間的關係,乃以公私立高中職學生866人為研究對象,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家庭社經地位調查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親子互動關係量表、人際關係問卷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Pearson積差相關、平均數差異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1. 男生比女生表現較多的網路成癮行為。 2.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 3.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4.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 5. 公立高中學生比公立高職學生表現較多的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6. 私立高職學生比私立高中學生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時間管理問、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7. 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沒有顯著的差異。 8. 來自不同家庭結構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並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9. 父母親採不同管教方式類型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10.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人際及健康問題。 11.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聚疏心離」之高中職學生,皆比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網路成癮行為。 12.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較多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13.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與「聚疏心離」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14.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的高中職學生,比「聚頻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性行為與退癮反應、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等網路成癮行為。 15.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離」的高中職學生,比母子互動關係類型為「聚頻心繫」或「聚疏心繫」者,表現出較多的網路成癮行為。 16. 人際關係愈好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的程度愈低;人際關係愈差的高中職學生,其網路成癮行為的程度愈高。 17.「性別(男生)」、「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學校類別(公立高中)」、「人際關係」五個變項,能有效預測高中職學生的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5.2%。 18.「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人際關係」三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男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1.1%。 19.「學校類別(公立高中)」、「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父子互動關係類型」四個變項,能有效預測女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6.8%。 20.「性別(男生)」能有效預測公立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的主要變項,預測力為5.9%。 21.「性別(男生)」、「聚疏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頻心離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能有效預測公立高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9.7%。 22.「性別(男生)」、「人際關係」、「家庭結構(生親家庭)」三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私立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1.5%。 23.「性別(男生)」、「聚頻心離的父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繫的母子互動關係類型」、「聚疏心離的父子互動關係類型」四個變項,能有效預測私立高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為16.5%。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未來研究四方面,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與預防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方案規劃的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致謝 論文提要 目錄 圖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6 第三節 名詞解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使用行為之現況-----12 第二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行為-----16 第三節 人口變項與網路成癮行為-----24 第四節 家庭變項與網路成癮行為-----27 第五節 個人變項與網路成癮行為-----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37 第四節 實施程序-----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現況-----44 第二節 人口變項與網路成癮行為-----49 第三節 家庭變項與網路成癮行為-----63 第四節 個人變項與網路成癮行為-----92 第五節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網路成癮行為的預測力-----94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人口變項與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討論-----105 第二節 家庭變項與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討論-----109 第三節 個人變項與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討論-----115 第四節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預測力之討論-----11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4 第二節 建議-----129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135 西文部分-----138 附錄一 學生填答之問卷-----143 圖表目錄 圖2-1 台灣網友喜愛類型網站之調查-----12 表2-2-1 Golderg 之「網路成癮失調症」判定標準-----14 表2-2-2 Greffths 網路成癮界定標準-----15 圖3-1 本研究理論架構模式-----26 表3-1 樣本基本資料分配表-----27 表3-2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方式表-----29 表4-1-1 全體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四點計分-----35 表4-1-2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四點計分-----36 表4-1-3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37 表4-2-1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38 表4-2-2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t考驗分析摘要表-----38 表4-2-3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39 表4-2-4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39 表4-2-5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40 表4-2-6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1 表4-2-7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事後比較表-----41 表4-2-8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42 表4-2-9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3 表4-2-10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事後比較表-----44 表4-2-11 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事後比較歸納-----45 表4-2-12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45 表4-2-1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6 表4-2-14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46 表4-2-1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7 表4-3-1 不同家庭結構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48 表4-3-2 不同家庭結構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t考驗分析摘要表-----48 表4-3-3 不同家庭結構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49 表4-3-4 不同家庭結構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9 表4-3-5 父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0 表4-3-6 父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0 表4-3-7 父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1 表4-3-8 父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1 表4-3-9 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2 表4-3-10 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3-11 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3 表4-3-12 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3 表4-3-13 父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4 表4-3-14 父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3-15 父母親採用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5 表4-3-16 父母親採不同管教方式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6 表4-3-17 父子互動關係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6 表4-3-18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7 表4-3-19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事後比較表-----57 表4-3-20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58 表4-3-21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9 表4-3-22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之事後比較表-----60 表4-3-23 父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事後比較歸納表-----61 表4-3-24 母子互動關係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61 表4-3-25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上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2 表4-3-26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上之事後比較表-----62 表4-3-27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分量表上之平均數、標準差-----63 表4-3-28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3-29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分量表上之事後比較表-----65 表4-3-30 母子互動關係類型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上之事後比較歸納表-----66 表4-4 人際關係與高中職學生的網路成癮行為之皮爾森積差相關-----67 表4-5-1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69 表4-5-2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男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70 表4-5-3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女性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71 表4-5-4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公立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72 表4-5-5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公立高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73 表4-5-6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私立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74 表4-5-7 人口變項、家庭變項、個人變項對私立高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75 表5-4-1 預測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重要變項及其解釋量摘要表-----84 表5-4-2 預測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重要變項及其解釋量摘要表-----86 表5-4-3 預測不同學校類別的高中職學生網路成應行為之重要變項及其解釋量摘要表-----88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24 en_US dc.title (題名) 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勝賢(1984)。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伊丹章人(2001)。台灣及日本大學生網路沈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交通部統計處(2001)。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 news friendly print.asp?newsid=1506 李旻陽(1991)。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珊如、蔡今中(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三:中學生網路沉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周倩 (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二: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周榮、周倩 (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台北,6月1 8日至19日,1997。 施香如(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沉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孫曼蘋(1997)。中美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及家庭生活之比較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9,49-72。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 陳英豪(1978)。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台北:幼獅文化。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淑惠 (1998)。「網路成癮症」之初探。論文發表於「Net’98 Taiwan-網路新紀元」國際研討會。台北,3月26日至30日,1998。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瑛(197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1,117~142。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之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策會(2001)。2001年5月份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行為研究報告。http://www.netvalue.com/corp/news/news_form.htm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路君約(1969)。少年人格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路君約、吳錦松(1973)。青年諮商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銘鈞 (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nderson,R.E.,&Harris,L.(1984).Computing learning and the public need(MCSR Report NO.84-3).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Center for Social Research. Anderson, K. E.(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http://www.rpi.edu/~andrk4/research.html Baumrind,D.(1973).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l competence through socialization. In A.D.Pick(Ed.)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Vol.7,pp.3-48).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umrind,D.(1980).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alization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37,887-903. Bird,G.A.,Goss,R.C.,&Bird,G.W(1990).Effects of home computer use on fathers’ lives. Family Relations,39(4),38-42. Brenner,V.(1996).An initial report on the online assess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The first 3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http://www.ccsnet.com/prep/pap/pap8b/638b012p.txt.[1998/01/09].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nary,D.J.&Spitzberg,B.H.(1993).Loneliness and media gra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 800-821. Compton,M.F.(1983).Television Viewing habits of early adolescents. Clearing House,57,59-62. Dail,P.W.,&Way,W.L.(1985).What do parents observe about parenting from prime-time television?Family Relations,34,491-499. Danko,W.D.&Mac Lachlan,J.M.(1983).Research to accelerate the diffusion of a new inven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3(3),39-43. Dotton,W,H.,Sweet,P.L.,&Rogers,E.M.(1989). Socioeconomics status and the early diffusion of personal compu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7, 259-272. Egger,O.& Rauterberg,M. (1996).Internet Behavior and Addiction . http:// 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res.htm Ferrari,M.,Klinzing,D.G.,Paris,C.L.,Morris,S.K.,&Eyman,A.P.(1985). Home computers: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In M.B.Sussman(Ed.),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family, 41-59.NY:Haworth Press. Finn,J.D.,Stoot,M.W.& Zarichny.K.T.(1988). School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in Jvenile Court. Urban Education,23,2. Goldberg,I.(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 Good,C.V.(Ed.)(1973).Dictionary of education(3rd ed.).New York:McGram-Hill. Goodman,A.(199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xual addiction. Journal of Sex and Marital Therapy,19, 225-251. Greenfield, D. N.(2000). The Net effect: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http://www.virtual_addiction.com Griffths,M.(1991). Amusement machine play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ideo game and fruit machin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14, 53-73. Griffths,M.(1992) Pinball wizard: the case of a pineball machine addict. Psychology Reports,71, 161-162 Griffths,M.(1995). Technological addictions. 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 , 71, 14-19. Griffths,M.(1997). Dose Internt and computer”addiction”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August 15, 1997,Chicago,I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 61-7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ohol, J. M.(1999). Internet addiction guide.http://psychcentral.com/grohol.htm Hatterer,L.J.(1994).Addictive Process.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Y:Longman. Hoffman,M.L.(1962).Parent displine and the child’s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Child Development,34,573-588. Kandell,J.(1998).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ro,1,46-59. Kartz,J.E.,&Aspden,P.(1997). A nation of stranger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40(12) , 81-86. Keepers,C.A.(1990). Pathological preoccupation with video gam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9, 49-50. King, A. S. (1996). 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 http://www.concentric.net /~astorm /iad.html 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hadhyay,T.&Scherlis, W.(1998).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1017-1031. Kraut,R.,Scherlis,W.,Mukhopadhyay,T.,Manning,J.& Kiesler,S.(1996).The HomeNet field trial of residential Internet servic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39,55-63. 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 P.H.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pp.1-102).New york:John Wiley&Sons. McMahon,R.L.(1994).Diagnosis,assessment,and treatment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children:The role of longitudinal data. Journal of Consulting&Clinical Psychology,62,901-917. Nunn,G.D.,Parish,T.S.,&Worthing,R.J.(1983). Perceptions of personal and familial adjustment by children from intact,single parents,and reconstituted families.Psychology in schools,20(4),166-174. Rook,K.S.&Peplau,L.A.(1982).Perspectives on helping the lonely.In L.A. Peplau&D.Perlman(Eds.),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pp.351-378).New York:Wiley. Rosenberg,M.,Schooier,C.& Schoenbach,C.(1989).Self-Esteem and Adolescent Problems:Modeling Reciprocal Effec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6. Rubinstein,C.&Shaver,P.(1982).In search of intimacy. New York:Wiley. Scherer K.(1997). College life on-line: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8, 655-664. Shanahan,J.,&Morgan,M.(1989)Television as a diagnostic indicator in child therapy:an exploratory study.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6,175-191. Soper, B.W.(1983). Junk-time junkies:an emerging addiction among students. School Counselor,31, 40-4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quire,S.(1983).Home life and the computers:Better?worse?or different! Family Computing , 18-20. St. Peters, M., Fitch, M. & Huston, A.C.(1989). Television and families: Parental coviewing and young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social behavior, and television process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tanley C.,& Greenberg B.S.(1993).Family structure and adolescents’ orientation to TV and movie sex. In Greenberg B.S.,Brown,J.D.,Buerkel-Rothfuss,N.(Eds.),Media,Sex,and the adolescent(pp.84-967). Cresskill,NJ:Hampton Press. Storm, A.K.(1996).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http://www.concentric.net/~astorm/iad.html. Suler, J.(1996).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http://www.rider.deusuler/psycyber/internetuse.heml Tygart,C.E.(1988).Strain Theory and Public School Vandalism:Academic Tracking.School Social Status,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Youth and Society,20,1. Vitalari, N.P.,Venkatesh,A.,&Gronhaug,K.(1985). Computing in the home: Shifts in the time allocation patterns of household .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512-522. Watt,D.&White,J.(1999). Computers and the family life:A family developm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30, 1-15. Welsh L.(1999). Internet use : an exploration of coping style, Locus of control and expectanc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eastern. Wild, G.C.,&Benzel,E.C. (1994). Essentials of neurochemistry. London , England: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Inc.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1, 1996. Toronto, Canada. Young, K. S. (1997).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http://www.netaddiction.com/addictive.html. Young, K.S. (1998). Caught in the net: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Sons,Inc. Young, K. S.,& Rodgers,R.C.(1998).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