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研究-兼論其對服務士氣影響
The import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and realizing possible cognition--discuss their influence toward working attitude作者 江聖祺 貢獻者 胡悅倫
江聖祺關鍵詞 國中教師
激勵方式
服務士氣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working attitude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55:03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藉由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兼論其對服務士氣的影響之實證研究,以期瞭解教師與行政間之激勵與保健因素措施最佳認知內涵取向。 本研究採取量化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方法為主,受試為桃園縣54所國民中學中,經分層隨機取樣,依比率抽取學校樣本22所,其次再以簡單隨機取樣抽取教師樣本,總共調查問卷對象計1200人。每位受試均以編製之「國民中學教師教學工作調查表」內含「教師理想的工作」、「工作士氣問卷」測試。正式施測,有效樣本1075份,分別以描述性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二因子變異數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 一、由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認知分析:國中教師在「學校規模」、「性別」、「年齡」、「職務」、「任教科別」、「年資」上有顯著差異。亦即:學校班級在61班以下、女性、年紀愈輕者、專任、不同領域課程、服務5年以下之教師,都認為工作激勵重要。 二、由國中教師「激勵保健」因素重要性認知得知:以「教學環境讓人覺得愉快」、「學校能尊重教師專業權威」、「教學擁有專業自主」、「能讓教師獲致自我成長的機會」、「工作職位能有適切之保障」、「同事間擁有良好的關係」等,為教師激勵方式重要性認知指標。 三、由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發現:國中教師在「職務」、「任教科別」方面對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感受有顯著差異。顯示:兼任行政及專任、健康教育與體育、社會科之教師認為理想工作較有可能實現;而私校、偏遠地區之教師則認為理想工作較不可能實現。 四、由國中教師「激勵保健」因素實現可能性認知顯示:以「教師具有崇高的責任與使命感」、「教師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工作職位能有適切之保障」、「同事間擁有良好的關係」、「教學擁有專業自主」、「能讓教師獲致自我成長的機會」等,為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指標。 五、在整體工作士氣的分析得知:桃園縣國中教師在「學校性質」、「年齡」、「職務」、「學歷」、「年資」上有顯著相關。意指:公立國中、年紀愈大、專任、研究所四十學分結業者、年資11-15年及20年以上之教師整體士氣表現較佳。 本研究之成果可為行政運作上提出有效激勵方式,以激勵教師潛能,滿足教師個別需求,提昇服務士氣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empirical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best way to inspire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hrough finding out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realizing the possibility of cognition, and knowing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atmosphere. This is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using data-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are 1200 teachers randomly picked out from 22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Each subject has tak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investigation list” which includes “teachers` ideal work” and “teachers` work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After the test taking, there are 1075 valid samples.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two-way ANOV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in this research. The outcome are as followed: 1.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scale of the school”, “gender”, “age”, “position”, “the course they teach”, “the years being teachers”. This means that teachers in a school scale under 61 classes, young female teachers, teachers teaching in different course fields, and being a teacher under five years all agree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inspiration during working. 2.Analyzing from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use,” motivation-hygiene“:us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will make teacher feel pleased” ,”The school will esteem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hority”, ”Teaching will be acted on its own and be professional”, ”Offering teachers the opportunities of self-development”,”Teaching positions should be guarauteed properly”and “Keeping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lleagues”,as the norm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3.The cognitive feelings about realizi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osition” and “the course they teach”. This shows that teachers who teach health,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 and teachers who also do administration jobs and full-time teachers think that it`s more possible to bring their ideal jobs out to lives. Besides, teachers in private schools, and teachers who teach in remote areas think that bringing out ideal jobs is not an easy thing. 4.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factor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 motivation-hygiene“ to achieve the possible understanding:using “Teachers posses the esteemed responsibilities and missions”,”Teachers coudle elaborate their abilities and talents sufficiently ”,” Keeping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lleagues”, ”Teaching will be acted on its own and be professional”,and ”Offering teachers the opportunities of self-development”,as the cxiterion of teachers` accomplishing the possible understanding. 5.Analyzing from the whole working atmosphere show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variables such as “the school type”, “age”, “position”, “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 and “years of being a teacher”. This means that teachers i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older teachers, full-time teachers, teachers with master degrees, being teachers more than 20 years and from 11-15 year have better working performance. Th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effective inspiration ways on administation operating to encourage teachers` latent energy, to satisfy teachers` individual needs, and to promote their working atmosphere.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炳林(民69)。普通教學法。台北:教育文物。 王加微(民78)。行為科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愛榮(民81)。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大教研所博士論文。 王秋絨(民80)。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台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民80)。教師專業知覺比較研究。載於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王國隆(民69)。激勵員工敬業樂業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 王春成(民78)。地方教育行政人員溝通滿足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川(民77)。台北市國民中學健康教育教師工作滿意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如哲(民77)。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疏離感關係之研究─融合管理方格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王家通、曾燦燈(民80)。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高雄:復文。 王振鴻(民7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形式、教師同理心、與教師衝突反應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王慧敏(民77)。教師成就動機、園長領導方式對台北市幼稚園老師工作滿意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王秀枝(民74)。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性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雅惠(民77)。臺灣地區新制師範學院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匯森(民80)。專業精神是優良教師必備的條件,載於樹立教師的新形 象。台北:台灣。 任晟蓀(民70)。國中校長領導方式與輔導教師教育背景工作滿足之影 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展凱(民8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形式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出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岷欽、林鍾沂(民84)。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志正(民81)。國中組織管理與教師工作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 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慈(民81)。教師生涯發展與規劃。教育研究。27期.4-9頁。 江志正(民89):國民小學學校發策略之現況調查研究。載於第六次教育 行政論壇論文集,321-360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未出版。 江岷欽(民78)。激勵管理的新猷一行為改變途徑。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 四輯。台北:公保月刊社。 呂勝瑛(民74)。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教育心理與研究,8,157~190 呂木琳(民66)。國中校長領導方式與學校氣氛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長珠(民72)。職業輔導論文彙編。台北:大洋。 何榮桂(民79)。運用SPSS/PC+做項目分析的方法,測驗與輔導雙月刊。 99期,頁1985~1987,1982~1983。 李丁順(民69)。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工作滿意與工作特性之調查研究。臺 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田樹編譯(民78)。管理學。台北:天一 李美枝(民71)。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俊湖(民81)。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興(民77)。中等教育。台北:三民。 李豐章(民76)。縣市教育局成員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論 文。 吳清基(民68)。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台灣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 吳金香(民74)。影響我國南部地區國小教師滿意度因素分析。國科會補 助研究論文,H-74-497。 吳金香(民75)。師專畢業生笫一年任教工作滿意度預測因素之分析。師 專教師研究叢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 吳秉恩(民75)。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吳明清(民8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美華(民85)。國民小學創校初期學校組織特性與校長領導形式之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民78)。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幼妃(民74)。國小教師之自我實現與工作滿意研究。國科會補助,1-1-74-473。 吳百祿(民79)。國小行政人員工作特性、需求強度與服務精神之研究。 國立高師大教研所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民83):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民89):教師素質。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36 輯。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index.html 吳清基(民77):國內目前教師進修問題面面觀。國教之友,40期,36- 41。 吳清基(民78):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民80)。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民81)。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基(民84)。教育與行政(增訂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林海清(民83)。高中激勵模式與學校效能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坤豐(民71)。國民中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方式與教師工作滿足感之關係 比較研究。高雄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新發(民73)。五專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師大教 育研究所集刊,26輯。 林清江(民84)。多元與卓越。師資培育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 部。 林清江(民84)。建立終生教育體制。教改通訊,第12期, 14-15頁。 林純文(民85)。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極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妙(民82)。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壓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芬(民88)。台北市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夢鯨(民87):學習社會:世界變遷與教育大趨勢。成人教育44期,17-22。 姜占魁(民78)。人群關係新論。台北:五南。 洪清香(民68)。工作特性對教育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立德(民64)。人群關係與管理。台北:中華企業發展中心。 徐正光(民66)。工廠工人的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 民族研究所集刊,43期。 唐榮麗(民90):北縣府限制退休 夫子動怒。中時電子報,900311 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 許士軍(民66)。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檢討及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學報,35期。 許士軍(民70)。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是祥(民68)。企業管理。台北:中華企管發展中心。 許道然(民72)。增強理論在激勵管理上的應用。國立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 許道然(民79)。激勵認知模式論芻論。行政學報22期。43-54。 許南雄(民86)。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 許濱松(民70)。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台北:七友。 許濱松(民80)。人事行政。台北:華視。 孫志麟(民80)。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大教研所碩士論文。 孫邦正(民76)。經師和人師,教育理想與實踐。台北:台灣。 孫曉萍(民89):生存實力從容擁有【on line】http://www.lcenter.com.tw/educate/educate2.htm。 梁茂森(民81)。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成敗歸因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政大教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商富華(民69)。工作滿足理論之研究。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正沛(民72)。工作人員之工作投入。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陳正邦(民79)。行政領導新論。高雄:復文。 陳聖芳(民88)。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定國(民72)。企業管理。台北:三民。 陳英豪(民66)。教師人格特質及教學態度對教學成績預測效果之研究。高雄師院學報5期,頁237-260。 陳庚金(民71)。人群關係與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奎喜(民79)。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菀。 陳明璋(民71)。組織效能及其決定因素關係之研究。政大學報45期。頁117-148。 陳富祥(民73)。個人屬性、工作滿足與工作投入關係之探討。政大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森壬(民70)。員工、個人屬性、需求層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政大企管所碩士論文。 陳家陽(民72)。國中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滿意與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華(民70)。韓非激勵管理思想之探討。國立政大共行所碩士論文。 陳德禹(民80)。人事激勵分析。在於公訓報導41期。頁17-27,台北:公訓社。 陳曼玲(89):小一教師全面調訓30小時。中央日報,89年12月31日。 陳曼玲(90):資訊能力不足教師無法晉級。中央日報,90年2月27日。 陳志強 (民86)。將教師專業進階制列入激勵教師相關措施中教育資料文摘,39卷2期。 陳義民(民81)。學校行政領導。台中:台中二中。 陳鐵民(民80)。領導行為心理分析。台北:博遠出版公司。 陳寶山(民74)。國民小學教師的教育價值觀。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梅媛媛(民8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出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民67)。工業化社會中人與工作的關係。師大學報23期。 張碧娟(民77)。國民中學教師工作滿足感之研究-----激勵─保健兩因素理論之應用。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建成(民67)。工作滿足隻因子理論在學組校組織中應用的可能性。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雲(民72)。國民中學數學教師工作滿意程度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水金(民85):教師需要以學校為基礎的在職進修。文教新潮Education Week, http://www.tw.org/wave/ne7.txt 張碩玲(民90)。跨世紀教師圖像跨世紀教師角色省思,多元、創意、團對合作─專訪吳靜吉教授。教育研究月刊第81-82期,12-15頁。 張德銳(民88)。教師在重建學校運動中應加強專業角色。教師天地,98期,17-22頁。 張德銳(民 84 )。教育行政學。台北:空中大學。 張瓊瑩(民83)。成人學習活動參與者、非參與者在參與障礙、教育態度之比較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曉萍(民90)。跨世紀教師圖像我和蘇菲有個約會─專訪陳伯璋校長。 教育研究月刊第81-82期,7頁。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87)。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行社會。台北:教育部。 黃乃熒(民89)。從認識論談學校瘋狂行為的成因及排除。載於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273-296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未出版。 黃富順(89)。新世紀的學習革命,成人教育,54期,28-34頁次。 黃昆輝(民82)。教育行政原理。台北:三民。 黃靜芳(民88)。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特性、教師支持度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為山(民74)。國中教師專業領導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蕭良(民78)。員工激勵學。台北:三民。 傅蕭良(民79a)。人事行政。台北:三民。 傅蕭良(民79b)。人事行政的守與變。台北:三民。 湯志民(民89):邁向新千禧年的學校。載於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227-248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未出版。 湯仁燕(民82)。國小教師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淑貞(民78)。管理心理學。台北:三民。 賈馥茗(民72)。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路君約(民72)。心理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台北:商務。 詹棟樑(民76)。從教育倫理學的理論探討師討師生佣係。倫理研究。台北:台灣。 楊英邦(民76)。校長同事、家長及學生行為對教師工作滿足與學校意願之研究。政大教育系。未出版。 楊國樞(民68)。現代性員工與傳統性員工的環境知覺、工作滿足及工作士氣。載於中國式管理研討會實錄。台北:時報。 楊朝祥(民90)。積極因應數位落差時代來臨。中央日報,90/02/23。 蔡清華(民84)。美國教師職級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鏡。載於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培村(民74)。國民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圈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碧璉(民8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麟筆(民67)。我國管理哲學與藝術之演進和發展。台北:世界。 鄭美玉(民72)。學校行政人員管理動機、內外控與其工作滿足之關係。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熙彥(民69)。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教師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教育學報第五期,頁3-37。 劉春榮(民82)。教育鬆綁潮流中的教師專案自主。教師天地,95期,30-38。 劉真(民78)。中國的師道,載於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台中:省政府教育廳。 劉真(民80)。教書匠與教育家。戴於樹立教育的新形象。台北:台灣。頁31-50。 劉興漢(民79)。開放社會中學校行政的新起勢。載於開放社會中教師的新形象。台中:省政府教育廳。 歐陽教(民75)。教學的觀念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 謝文全(民7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民80)。中等教育。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民82)。學校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謝文全(民85)。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討論文,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298頁台北。師大書苑。 謝文全(民88)。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輯於現代教育論壇: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7-12頁。 謝金青(民90)。教師的學習、準備與行動。教育研究月刊第83期,119頁。 謝雅惠(民89)。國外教育訊息。教育資料與研究,35、37期。 謝謹如(民87)。現代激勵理論及其在學校管理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42卷6期p.133-p.142。 謝藝娟(民80)。台灣省縣市督工作滿足感之研究─由激勵係健因素探討。國立政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燕宜(民75)。我國工作滿足的整合分析。東海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虞村(民79)。從社會系統談學校組織發展的主要策略。教育天地46期。38-44。 簡茂發(民79)。台灣省中等學校教師在職修進途徑之研究。台中:省政府教育廳。 簡茂發(民76)。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羅清水(民88)。建構學習型學校之策略。研習資訊,16卷期,1-12頁。 饒見維(民87)。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在我國之實踐途徑。教育的挑戰與展望。77-106頁。台北:師大書苑。 蘇伯顯(民73)。人群關係。台北:三民。 龔平邦(民80)。管理學。台北:三民。 【英文部分】 Austin,L.H. (1992).Research on learning to teac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program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3), 173-180. Anderson,R.E. (1992).Research in classrooms: The study of teacher,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 Macmillan Perhamon press. Blum,M.L. (1992). Industrial psychology.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Bowen.D.C.,Moller,G., & Scrivner, J. (2000).Principals: Leader of leaders.NASSP Bulletin.84 (616) pp. 27-34. Borg,M.G. (1993).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atisfaction among school adrninistrat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1,59-75. Buchanan.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ryant,I. (1996). Action research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In D. Scott & R. Usher (Eds.),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pp.106-119). London: Routledge. CaldwellB.J. (2000). Localmanagement and learning out comes: mapping the links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Coleman, M. and Anderson, L.(Eds), Managing finance and resources in Education. London: Paul Chapman, pp. 24-39. Carr, W., & Kemmis, S. (1993). 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M. Hanmersley (Ed.), Controversies in classroom research(pp. 235-245).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R.F. (1976).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125-131.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1996). 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 Standards for school leaders. Washington: DC:Author. Cooper,C.L. (1996). Teacher wider Pressure---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New York: Bantam Books. Cummings, T.G. , &Worley,C.G.(1997)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6th ed.). OH: South-Wester College Publishing. Davis,K. (1992). The fundamentals of top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Row. Davis,K., &Newstrom, J. W. (1996).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DfEE (1999). Advanced skills teacher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dfee gov.uk/ast/documents.htm DfEE (1999). Advanced skills teaches (AST) appointments: Application for assessment for AST Post. London: Author. Erez & Early. (1993): Work Moti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Line]http://bbs3.nsysu.edu.tw/planetxt/boards/bm-phd-manageme n/M.977037036.A.html : 2000/12/22 French, W.L.,& Bell, C.H.,Jr.(1990).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science intervention for organization improvement. NJ: Prentice-Hall. Fessler, R. (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Springfield. Gerhart.B.I. (1987) .How important are dispositional factor as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 Implication for job design and other personnel program.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366-373. Gawel, Joseph E. (1997) .Herzberg`s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Maslow`s Hierafchy of Needs. ERIC/AE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Washington DC. [On-Line]http://search,ed.gov/results.htmlERIC Identifier: ED421486 Gawel, Joseph E. (1997).Herzberg`s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ERIC/AE Digest.4p.July. GrayYukl (1998). Leadership inorganizations. (4t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Hall. Griffith,D. (1998).Staff morale,school climate and educational productiv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38.No.6,483. Halpin,A.W. (1966). TheOrganization climate ofschool, theory an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 New York:The Macroillan Publishing. Hodgetts,R.M.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Hellriegel,D.&J.W.SIocum Jr (1994). Management,6nd ed,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erzberg,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Herzberg, F. (1969) .The motivation-hygiene concept of metal health. Mental Hygience,Vol.45. Herzberg, F. (1966).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New York: World publishing Co.,71-78. Holdway,E.A. (1996).Fact and overall satifa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4,80-96. Ivanceich,J.M.& Motteson,M.T. (1977).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California: Santa Moni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 Jornas,Cuinmings & Huse Edgar F,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2nd ed. St.Paul.Minnesota: West,1989. Kalis,M.C. (1996). Teaching experience: It`s effect on school climmate, teacher morale,NASSP Bulletin,64,4. Koontz.H.C. (1992).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c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s,Co.Inc,534. Kolasa.B.J. (1999).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science for business. New York: John Wiley, 153-172. Lawer,E.E. (1992). 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 Wods 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 47. Lodohl,T.M. & Kejner,M. (1990).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rn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1), 24. Maslow,A.H. (1976). Mot ivat 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Row, 35-58. Mondy,R.W. (1986).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practic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uchinsky, P.M. (1983). Psychology applied to work.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Newman,K.K. (1980). Helping teacher examine their long-range development. (ERIC. ED 204321).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4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Parker,W.E. (1970). Human relations in supervision leadership in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Co.,178-179. Penzer,W.N. (1993). Productivity and motivation through job engineering.New York: AMA,Inc,5. Porter,L.W.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604. Purvis,J. (1991). School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al career.The Britist Journal of Sociology.24(1).44. Robbins.S.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 Simon&Schuster Compan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y,R.H. (1995).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Baltinore.The John Hopkins press,144-176. Smith,R.H. (1987).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Sweeney,J. (1992)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and teachrer satisfaction. High School Journal,65,1-6. Uris,A. (1983). Modren business management. Hong Kong: New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205. Vroom,V.H. (198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891101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6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胡悅倫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江聖祺 zh_TW dc.creator (作者) 江聖祺 zh_TW dc.date (日期) 2002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y-2016 16:55:03 (UTC+8) - dc.date.available 9-May-2016 16:55:03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y-2016 16:55:03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366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738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91101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藉由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兼論其對服務士氣的影響之實證研究,以期瞭解教師與行政間之激勵與保健因素措施最佳認知內涵取向。 本研究採取量化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方法為主,受試為桃園縣54所國民中學中,經分層隨機取樣,依比率抽取學校樣本22所,其次再以簡單隨機取樣抽取教師樣本,總共調查問卷對象計1200人。每位受試均以編製之「國民中學教師教學工作調查表」內含「教師理想的工作」、「工作士氣問卷」測試。正式施測,有效樣本1075份,分別以描述性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二因子變異數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 一、由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認知分析:國中教師在「學校規模」、「性別」、「年齡」、「職務」、「任教科別」、「年資」上有顯著差異。亦即:學校班級在61班以下、女性、年紀愈輕者、專任、不同領域課程、服務5年以下之教師,都認為工作激勵重要。 二、由國中教師「激勵保健」因素重要性認知得知:以「教學環境讓人覺得愉快」、「學校能尊重教師專業權威」、「教學擁有專業自主」、「能讓教師獲致自我成長的機會」、「工作職位能有適切之保障」、「同事間擁有良好的關係」等,為教師激勵方式重要性認知指標。 三、由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發現:國中教師在「職務」、「任教科別」方面對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感受有顯著差異。顯示:兼任行政及專任、健康教育與體育、社會科之教師認為理想工作較有可能實現;而私校、偏遠地區之教師則認為理想工作較不可能實現。 四、由國中教師「激勵保健」因素實現可能性認知顯示:以「教師具有崇高的責任與使命感」、「教師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工作職位能有適切之保障」、「同事間擁有良好的關係」、「教學擁有專業自主」、「能讓教師獲致自我成長的機會」等,為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指標。 五、在整體工作士氣的分析得知:桃園縣國中教師在「學校性質」、「年齡」、「職務」、「學歷」、「年資」上有顯著相關。意指:公立國中、年紀愈大、專任、研究所四十學分結業者、年資11-15年及20年以上之教師整體士氣表現較佳。 本研究之成果可為行政運作上提出有效激勵方式,以激勵教師潛能,滿足教師個別需求,提昇服務士氣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empirical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best way to inspire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through finding out the importance of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realizing the possibility of cognition, and knowing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atmosphere. This is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using data-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are 1200 teachers randomly picked out from 22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Each subject has tak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investigation list” which includes “teachers` ideal work” and “teachers` work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After the test taking, there are 1075 valid samples.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two-way ANOV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in this research. The outcome are as followed: 1.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scale of the school”, “gender”, “age”, “position”, “the course they teach”, “the years being teachers”. This means that teachers in a school scale under 61 classes, young female teachers, teachers teaching in different course fields, and being a teacher under five years all agree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inspiration during working. 2.Analyzing from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use,” motivation-hygiene“:us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will make teacher feel pleased” ,”The school will esteem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hority”, ”Teaching will be acted on its own and be professional”, ”Offering teachers the opportunities of self-development”,”Teaching positions should be guarauteed properly”and “Keeping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lleagues”,as the norm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3.The cognitive feelings about realizi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osition” and “the course they teach”. This shows that teachers who teach health,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 and teachers who also do administration jobs and full-time teachers think that it`s more possible to bring their ideal jobs out to lives. Besides, teachers in private schools, and teachers who teach in remote areas think that bringing out ideal jobs is not an easy thing. 4.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factor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 motivation-hygiene“ to achieve the possible understanding:using “Teachers posses the esteemed responsibilities and missions”,”Teachers coudle elaborate their abilities and talents sufficiently ”,” Keeping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lleagues”, ”Teaching will be acted on its own and be professional”,and ”Offering teachers the opportunities of self-development”,as the cxiterion of teachers` accomplishing the possible understanding. 5.Analyzing from the whole working atmosphere show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variables such as “the school type”, “age”, “position”, “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 and “years of being a teacher”. This means that teachers i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older teachers, full-time teachers, teachers with master degrees, being teachers more than 20 years and from 11-15 year have better working performance. Th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effective inspiration ways on administation operating to encourage teachers` latent energy, to satisfy teachers` individual needs, and to promote their working atmospher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摘要 Abstract 目錄-----1 圖目次-----3 表目次-----4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8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激勵方式理論之探討-----12 第二節 教師服務士氣的理論探討-----28 第三節 激勵方式與教師服務士氣之關係研究-----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過程-----44 第一節 研究設計的概念架構-----44 第二節 研究問題-----46 第三節 研究方法-----47 第四節 研究樣本的選取-----49 第五節 研究工具的編製-----51 第六節 調查研究之實施程序-----62 第七節 調查資料之處理-----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64 第一節 受試者背景變項對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調查評定之比較分析-----64 第二節 受試者背景變項對服務士氣指標調查評定之比較分析-----80 第三節 激勵方式之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與教師服務士氣之相關分析-----110 第四節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與教師服務士氣之比較分析-----113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118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18 第二節 建議-----126 主要參考書目-----133 中文部份-----133 英文部份-----141 附錄 附錄一:教師理想的工作預試問卷專家意見調查統計表-----145 附錄二:國中教師服務士氣量表預試問卷專家意見調查統計表-----146 附錄三:國民中學教師教學工作調查表(初稿)-----147 附錄四:教授推薦函-----152 附錄五:研究工具之專家意見-----153 附錄六: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兼論其對服務士氣之影響調查問卷(預試卷)163 附錄七:寄送問卷請託函-----168 附錄八: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兼論其對服務士氣之影響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69 圖目次 圖1 工作激勵滿足的傳統觀點模式圖-----20 圖2 雙因子理論對工作激勵滿足的二元性觀點模式圖-----20 圖3 雙因子理論與需求層次論比較-----21 圖4 激勵公平理論模式-----22 圖5 激勵權變整合模式-----24 圖6 激勵與服務士氣之互動關係模式-----25 圖7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對服務士氣關係研究概念架構模式-----44 表目次 表2-1 激勵理論彙整表-----18 表2-2 激勵理論內容之比較-----26 表2-3 士氣的定義彙整表-----29 表2-4 士氣高低之特徵彙整表-----33 表3-1 分層隨機抽樣樣本學校統計表-----49 表3-2 分層隨機抽樣樣本教師統計表-----50 表3-3 簡單隨機抽樣樣本學校人數分佈統計表-----50 表3-4 國中教師工作現況調查問卷愈是受試者之個人變景變項次數分配表-----52 表3-5 教師理想的工作問卷題目內容大意摘要表-----53 表3-6 教師理想的工作問卷因素分析結果-----54 表3-7 指導之學者專家芳名一覽表-----56 表3-8 教師理想的工作問卷題項在各層面之分配情形-----56 表3-9 國中教師服務士氣問卷量表題目內容大意摘要表-----58 表3-10 國中教師服務士氣量表各因素所含之內容及因素分析結果-----59 表3-11 國中教師服務士氣量表題項在各層面之分配情形-----61 表3-12 各校取樣協助問卷調查分佈圖表-----62 表4-1 國中教師工作激勵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之調查資料統計-----64 表4-2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資料評定統計表-----65 表4-3 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教師在工作激勵方式重要性認知的評定結果-----66 表4-4 不同學校規模的受試在「工作激勵重要性」之事後比較-----68 表4-5 不同年齡的國中教師在工作激勵重要性的認知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69 表4-6 不同年齡的受試在「工作激勵重要性」之事後比較-----69 表4-7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工作激勵重要性」之事後比較-----70 表4-8 不同學歷的受試在「工作激勵重要性」之事後比較-----71 表4-9 不同年資的受試在工作激勵重要性之事後比較-----71 表4-10 教師對「激勵保健因素」重要性認知前五項因素-----72 表4-11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資料評定統計-----73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受試在工作現況「實現可能性」的評定結果-----74 表4-13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之事後比較-----77 表4-14 不同任教科目的受試在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之事後比較-----78 表4-15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前五項因素-----79 表4-16 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在「團體凝聚」的評定結果-----80 表4-17 不同年齡的受試在團體凝聚之事後比較-----82 表4-18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團體凝聚之事後比較-----82 表4-19 不同任教科目的受試在團體凝聚之事後比較-----83 表4-20 不同學歷的受試在「團體凝聚」之事後比較-----84 表4-21 不同年資的受試在「團體凝聚」之事後比較-----84 表4-22 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在「組織認同」的評定結果-----85 表4-23 公私立國中教師在組織認同上的平均數、標準差-----86 表4-24 不同學校位置在「組織認同」之事後比較-----86 表4-25 不同年齡之國中教師在組織認同上的平均數、標準差-----87 表4-26 不同年齡的受試在「組織認同」之事後比較-----88 表4-27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組織認同」之事後比較-----88 表4-28 任教不同科目之國中教師在組織認同上的平均數、標準差-----89 表4-29 不同學歷的受試在「組織認同」之事後比較-----89 表4-30 不同年資的受試在「組織認同」之事後比較-----90 表4-31 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在「工作投入」的評定結果-----91 表4-32 公私立之國中教師在工作投入上的平均數、標準差-----92 表4-33 不同年齡的受試在「工作投入」之事後比較-----93 表4-34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工作投入」之事後比較-----94 表4-35 任教不同科目的國中教師在工作投入上的平均數、標準差-----94 表4-36 不同學歷的國中教師在工作投入上的平均數、標準差-----95 表4-37 不同學歷的受試在工作投入之事後比較-----95 表4-38 不同年資的受試在工作投入之事後比較-----96 表4-39 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在「專業精神」的評定結果-----97 表4-40 公私立國中教師的專業精神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98 表4-41 不同性別的國中教師在專業精神上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99 表4-42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專業精神之事後比較-----100 表4-43 擔任不同科目的國中教師在專業精神上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100 表4-44 教師服務士氣資料評定統計表-----102 表4-45 不同背景變項的受試在「整體士氣」的評定結果-----103 表4-46 不同年齡的國中教師在整體士氣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105 表4-47 不同年齡的受試在「整體士氣」之事後比較-----105 表4-48 不同職務的受試在「整體士氣」之事後比較-----106 表4-49 任教不同科目的國中教師在整體士氣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106 表4-50 不同學歷的受試在「整體士氣」之事後比較-----107 表4-51 不同年資的受試在「整體士氣」之事後比較-----108 表4-52 教師服務士氣資料評定各指標前三項因素-----109 表4-53 教師服務士氣調查資料評定統計-----109 表4-54 「教師理想工作量表」與「士氣量表」分量表之相關-----111 表4-55 國中教師激勵方式重要性認知對服務士氣相關分析-----112 表4-56 國中教師激勵方式實現可能性認知對服務士氣相關分析-----112 表4-57 對工作激勵之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不同者在「團體凝聚」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13 表4-58 不同認知重要性及實現可能性在「團體凝聚」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3 表4-59 對工作激勵之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不同者在「組織認同」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14 表4-60 不同認知重要性及實現可能性在「組織認同」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4 表4-61 對工作激勵之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不同者在「工作投入」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15 表4-62 不同認知重要性及不同實現可能性在「工作投入」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5 表4-63 對工作激勵之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不同者在「專業精神」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16 表4-64 不同認知重要性及不同實現可能性在「專業精神」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6 表4-65 對工作激勵之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不同者在「整體士氣」之平均數及標準差-----117 表4-66 不同認知重要性及實現可能性在「整體士氣」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366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中教師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激勵方式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服務士氣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spiration way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orking attitude en_US dc.title (題名) 國中教師之激勵方式重要性與實現可能性認知研究-兼論其對服務士氣影響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mport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spiration ways and realizing possible cognition--discuss their influence toward working attitud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炳林(民69)。普通教學法。台北:教育文物。 王加微(民78)。行為科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愛榮(民81)。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大教研所博士論文。 王秋絨(民80)。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台北:師大書苑。 王家通(民80)。教師專業知覺比較研究。載於邁向二十一世紀之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王國隆(民69)。激勵員工敬業樂業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 王春成(民78)。地方教育行政人員溝通滿足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國川(民77)。台北市國民中學健康教育教師工作滿意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如哲(民77)。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疏離感關係之研究─融合管理方格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王家通、曾燦燈(民80)。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高雄:復文。 王振鴻(民78)。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形式、教師同理心、與教師衝突反應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王慧敏(民77)。教師成就動機、園長領導方式對台北市幼稚園老師工作滿意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王秀枝(民74)。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性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雅惠(民77)。臺灣地區新制師範學院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匯森(民80)。專業精神是優良教師必備的條件,載於樹立教師的新形 象。台北:台灣。 任晟蓀(民70)。國中校長領導方式與輔導教師教育背景工作滿足之影 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展凱(民8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形式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出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岷欽、林鍾沂(民84)。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志正(民81)。國中組織管理與教師工作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 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慈(民81)。教師生涯發展與規劃。教育研究。27期.4-9頁。 江志正(民89):國民小學學校發策略之現況調查研究。載於第六次教育 行政論壇論文集,321-360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未出版。 江岷欽(民78)。激勵管理的新猷一行為改變途徑。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 四輯。台北:公保月刊社。 呂勝瑛(民74)。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教育心理與研究,8,157~190 呂木琳(民66)。國中校長領導方式與學校氣氛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長珠(民72)。職業輔導論文彙編。台北:大洋。 何榮桂(民79)。運用SPSS/PC+做項目分析的方法,測驗與輔導雙月刊。 99期,頁1985~1987,1982~1983。 李丁順(民69)。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工作滿意與工作特性之調查研究。臺 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田樹編譯(民78)。管理學。台北:天一 李美枝(民71)。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俊湖(民81)。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興(民77)。中等教育。台北:三民。 李豐章(民76)。縣市教育局成員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論 文。 吳清基(民68)。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台灣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 吳金香(民74)。影響我國南部地區國小教師滿意度因素分析。國科會補 助研究論文,H-74-497。 吳金香(民75)。師專畢業生笫一年任教工作滿意度預測因素之分析。師 專教師研究叢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 吳秉恩(民75)。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吳明清(民8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美華(民85)。國民小學創校初期學校組織特性與校長領導形式之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民78)。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幼妃(民74)。國小教師之自我實現與工作滿意研究。國科會補助,1-1-74-473。 吳百祿(民79)。國小行政人員工作特性、需求強度與服務精神之研究。 國立高師大教研所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民83):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民89):教師素質。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36 輯。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index.html 吳清基(民77):國內目前教師進修問題面面觀。國教之友,40期,36- 41。 吳清基(民78):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民80)。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民81)。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基(民84)。教育與行政(增訂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林海清(民83)。高中激勵模式與學校效能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坤豐(民71)。國民中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方式與教師工作滿足感之關係 比較研究。高雄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新發(民73)。五專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師大教 育研究所集刊,26輯。 林清江(民84)。多元與卓越。師資培育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 部。 林清江(民84)。建立終生教育體制。教改通訊,第12期, 14-15頁。 林純文(民85)。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極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妙(民82)。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壓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芬(民88)。台北市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夢鯨(民87):學習社會:世界變遷與教育大趨勢。成人教育44期,17-22。 姜占魁(民78)。人群關係新論。台北:五南。 洪清香(民68)。工作特性對教育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立德(民64)。人群關係與管理。台北:中華企業發展中心。 徐正光(民66)。工廠工人的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 民族研究所集刊,43期。 唐榮麗(民90):北縣府限制退休 夫子動怒。中時電子報,900311 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 許士軍(民66)。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檢討及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學報,35期。 許士軍(民70)。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是祥(民68)。企業管理。台北:中華企管發展中心。 許道然(民72)。增強理論在激勵管理上的應用。國立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 許道然(民79)。激勵認知模式論芻論。行政學報22期。43-54。 許南雄(民86)。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 許濱松(民70)。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台北:七友。 許濱松(民80)。人事行政。台北:華視。 孫志麟(民80)。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大教研所碩士論文。 孫邦正(民76)。經師和人師,教育理想與實踐。台北:台灣。 孫曉萍(民89):生存實力從容擁有【on line】http://www.lcenter.com.tw/educate/educate2.htm。 梁茂森(民81)。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成敗歸因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政大教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商富華(民69)。工作滿足理論之研究。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正沛(民72)。工作人員之工作投入。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陳正邦(民79)。行政領導新論。高雄:復文。 陳聖芳(民88)。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定國(民72)。企業管理。台北:三民。 陳英豪(民66)。教師人格特質及教學態度對教學成績預測效果之研究。高雄師院學報5期,頁237-260。 陳庚金(民71)。人群關係與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奎喜(民79)。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菀。 陳明璋(民71)。組織效能及其決定因素關係之研究。政大學報45期。頁117-148。 陳富祥(民73)。個人屬性、工作滿足與工作投入關係之探討。政大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森壬(民70)。員工、個人屬性、需求層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政大企管所碩士論文。 陳家陽(民72)。國中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滿意與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華(民70)。韓非激勵管理思想之探討。國立政大共行所碩士論文。 陳德禹(民80)。人事激勵分析。在於公訓報導41期。頁17-27,台北:公訓社。 陳曼玲(89):小一教師全面調訓30小時。中央日報,89年12月31日。 陳曼玲(90):資訊能力不足教師無法晉級。中央日報,90年2月27日。 陳志強 (民86)。將教師專業進階制列入激勵教師相關措施中教育資料文摘,39卷2期。 陳義民(民81)。學校行政領導。台中:台中二中。 陳鐵民(民80)。領導行為心理分析。台北:博遠出版公司。 陳寶山(民74)。國民小學教師的教育價值觀。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梅媛媛(民8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出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民67)。工業化社會中人與工作的關係。師大學報23期。 張碧娟(民77)。國民中學教師工作滿足感之研究-----激勵─保健兩因素理論之應用。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建成(民67)。工作滿足隻因子理論在學組校組織中應用的可能性。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雲(民72)。國民中學數學教師工作滿意程度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水金(民85):教師需要以學校為基礎的在職進修。文教新潮Education Week, http://www.tw.org/wave/ne7.txt 張碩玲(民90)。跨世紀教師圖像跨世紀教師角色省思,多元、創意、團對合作─專訪吳靜吉教授。教育研究月刊第81-82期,12-15頁。 張德銳(民88)。教師在重建學校運動中應加強專業角色。教師天地,98期,17-22頁。 張德銳(民 84 )。教育行政學。台北:空中大學。 張瓊瑩(民83)。成人學習活動參與者、非參與者在參與障礙、教育態度之比較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曉萍(民90)。跨世紀教師圖像我和蘇菲有個約會─專訪陳伯璋校長。 教育研究月刊第81-82期,7頁。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87)。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行社會。台北:教育部。 黃乃熒(民89)。從認識論談學校瘋狂行為的成因及排除。載於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273-296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未出版。 黃富順(89)。新世紀的學習革命,成人教育,54期,28-34頁次。 黃昆輝(民82)。教育行政原理。台北:三民。 黃靜芳(民88)。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特性、教師支持度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為山(民74)。國中教師專業領導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蕭良(民78)。員工激勵學。台北:三民。 傅蕭良(民79a)。人事行政。台北:三民。 傅蕭良(民79b)。人事行政的守與變。台北:三民。 湯志民(民89):邁向新千禧年的學校。載於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227-248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編印,未出版。 湯仁燕(民82)。國小教師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淑貞(民78)。管理心理學。台北:三民。 賈馥茗(民72)。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路君約(民72)。心理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台北:商務。 詹棟樑(民76)。從教育倫理學的理論探討師討師生佣係。倫理研究。台北:台灣。 楊英邦(民76)。校長同事、家長及學生行為對教師工作滿足與學校意願之研究。政大教育系。未出版。 楊國樞(民68)。現代性員工與傳統性員工的環境知覺、工作滿足及工作士氣。載於中國式管理研討會實錄。台北:時報。 楊朝祥(民90)。積極因應數位落差時代來臨。中央日報,90/02/23。 蔡清華(民84)。美國教師職級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鏡。載於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培村(民74)。國民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圈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碧璉(民8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麟筆(民67)。我國管理哲學與藝術之演進和發展。台北:世界。 鄭美玉(民72)。學校行政人員管理動機、內外控與其工作滿足之關係。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熙彥(民69)。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教師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教育學報第五期,頁3-37。 劉春榮(民82)。教育鬆綁潮流中的教師專案自主。教師天地,95期,30-38。 劉真(民78)。中國的師道,載於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台中:省政府教育廳。 劉真(民80)。教書匠與教育家。戴於樹立教育的新形象。台北:台灣。頁31-50。 劉興漢(民79)。開放社會中學校行政的新起勢。載於開放社會中教師的新形象。台中:省政府教育廳。 歐陽教(民75)。教學的觀念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 謝文全(民7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民80)。中等教育。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民82)。學校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謝文全(民85)。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討論文,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298頁台北。師大書苑。 謝文全(民88)。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輯於現代教育論壇:中小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7-12頁。 謝金青(民90)。教師的學習、準備與行動。教育研究月刊第83期,119頁。 謝雅惠(民89)。國外教育訊息。教育資料與研究,35、37期。 謝謹如(民87)。現代激勵理論及其在學校管理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42卷6期p.133-p.142。 謝藝娟(民80)。台灣省縣市督工作滿足感之研究─由激勵係健因素探討。國立政大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燕宜(民75)。我國工作滿足的整合分析。東海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虞村(民79)。從社會系統談學校組織發展的主要策略。教育天地46期。38-44。 簡茂發(民79)。台灣省中等學校教師在職修進途徑之研究。台中:省政府教育廳。 簡茂發(民76)。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羅清水(民88)。建構學習型學校之策略。研習資訊,16卷期,1-12頁。 饒見維(民87)。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在我國之實踐途徑。教育的挑戰與展望。77-106頁。台北:師大書苑。 蘇伯顯(民73)。人群關係。台北:三民。 龔平邦(民80)。管理學。台北:三民。 【英文部分】 Austin,L.H. (1992).Research on learning to teac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program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3), 173-180. Anderson,R.E. (1992).Research in classrooms: The study of teacher,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 Macmillan Perhamon press. Blum,M.L. (1992). Industrial psychology.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Bowen.D.C.,Moller,G., & Scrivner, J. (2000).Principals: Leader of leaders.NASSP Bulletin.84 (616) pp. 27-34. Borg,M.G. (1993).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atisfaction among school adrninistrat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1,59-75. Buchanan.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ryant,I. (1996). Action research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In D. Scott & R. Usher (Eds.),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pp.106-119). London: Routledge. CaldwellB.J. (2000). Localmanagement and learning out comes: mapping the links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Coleman, M. and Anderson, L.(Eds), Managing finance and resources in Education. London: Paul Chapman, pp. 24-39. Carr, W., & Kemmis, S. (1993). 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M. Hanmersley (Ed.), Controversies in classroom research(pp. 235-245).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R.F. (1976).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125-131.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1996). 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 Standards for school leaders. Washington: DC:Author. Cooper,C.L. (1996). Teacher wider Pressure---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New York: Bantam Books. Cummings, T.G. , &Worley,C.G.(1997)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6th ed.). OH: South-Wester College Publishing. Davis,K. (1992). The fundamentals of top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Row. Davis,K., &Newstrom, J. W. (1996).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DfEE (1999). Advanced skills teacher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dfee gov.uk/ast/documents.htm DfEE (1999). Advanced skills teaches (AST) appointments: Application for assessment for AST Post. London: Author. Erez & Early. (1993): Work Moti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Line]http://bbs3.nsysu.edu.tw/planetxt/boards/bm-phd-manageme n/M.977037036.A.html : 2000/12/22 French, W.L.,& Bell, C.H.,Jr.(1990).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science intervention for organization improvement. NJ: Prentice-Hall. Fessler, R. (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Springfield. Gerhart.B.I. (1987) .How important are dispositional factor as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 Implication for job design and other personnel program.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366-373. Gawel, Joseph E. (1997) .Herzberg`s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Maslow`s Hierafchy of Needs. ERIC/AE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Washington DC. [On-Line]http://search,ed.gov/results.htmlERIC Identifier: ED421486 Gawel, Joseph E. (1997).Herzberg`s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ERIC/AE Digest.4p.July. GrayYukl (1998). Leadership inorganizations. (4t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Hall. Griffith,D. (1998).Staff morale,school climate and educational productiv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38.No.6,483. Halpin,A.W. (1966). TheOrganization climate ofschool, theory an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 New York:The Macroillan Publishing. Hodgetts,R.M.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Hellriegel,D.&J.W.SIocum Jr (1994). Management,6nd ed,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erzberg,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Herzberg, F. (1969) .The motivation-hygiene concept of metal health. Mental Hygience,Vol.45. Herzberg, F. (1966).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New York: World publishing Co.,71-78. Holdway,E.A. (1996).Fact and overall satifa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4,80-96. Ivanceich,J.M.& Motteson,M.T. (1977).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California: Santa Moni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 Jornas,Cuinmings & Huse Edgar F,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2nd ed. St.Paul.Minnesota: West,1989. Kalis,M.C. (1996). Teaching experience: It`s effect on school climmate, teacher morale,NASSP Bulletin,64,4. Koontz.H.C. (1992).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c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s,Co.Inc,534. Kolasa.B.J. (1999).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science for business. New York: John Wiley, 153-172. Lawer,E.E. (1992). 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 Wods 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 47. Lodohl,T.M. & Kejner,M. (1990).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rn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1), 24. Maslow,A.H. (1976). Mot ivat 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Row, 35-58. Mondy,R.W. (1986).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practic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uchinsky, P.M. (1983). Psychology applied to work.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Newman,K.K. (1980). Helping teacher examine their long-range development. (ERIC. ED 204321).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4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Parker,W.E. (1970). Human relations in supervision leadership in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Co.,178-179. Penzer,W.N. (1993). Productivity and motivation through job engineering.New York: AMA,Inc,5. Porter,L.W.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604. Purvis,J. (1991). School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al career.The Britist Journal of Sociology.24(1).44. Robbins.S.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 Simon&Schuster Compan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y,R.H. (1995).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Baltinore.The John Hopkins press,144-176. Smith,R.H. (1987).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Sweeney,J. (1992)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and teachrer satisfaction. High School Journal,65,1-6. Uris,A. (1983). Modren business management. Hong Kong: New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205. Vroom,V.H. (198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