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產業景氣指標與股價指數關聯性之研究
作者 吳雅卉
貢獻者 陳隆麒
吳雅卉
關鍵詞 產業景氣
股價指數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5:49:11 (UTC+8)
摘要   社會大眾常會在投資相關的期刊上看到產業方面的報告,卻不知道報告撰寫人所提出諸多指標是否具代表性。經濟學的均衡景氣循環理論認為景氣的循環來自人們對物價的預期與實際不同,實質景氣循環理論認為實質面的衝擊才是造成景氣循環的原因。對於公司的股價則有認為股價反映公司盈餘及營運表現並受到資訊影響,另一方面亦有人認為股價是隨機波動。
  造成股價變動的因素很多,本文以探討與產業景氣相關之因素為主;以產能利用率、營收淨額、產量、售價、銷售量、存貨量、接單出貨比等七項,作為半導體業景氣指標;用生產量、營收淨額、產能利用率、表面消費量、售價、存貨量、出口量、建照發放面積等八項,做為鋼鐵業景氣指標;以流通在外股數為權數計算此二產業之股價指數。
  電子資訊業的存貨量指數及半導體產業的存貨值指數皆是半導體股價良好的解釋變數,解釋力分別為76.51%及91.34%,分別領先產業股價五個月及三季,若以存貨之這兩種數據為指標,兩者皆領先產業股價指數。將營收淨額處理成指數的形式,發現營收淨額指數對產業股價指數的解釋力高達91.9%,且領先股價兩季。另外發現銷售量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正向領先指標,產量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正向領先指標,接單出貨比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負向領先指標,售價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正向領先指標。鋼鐵產業之實證結果(表6-2),若依周文賢(2001)所提以解釋力超過60%為標準,每一個指標皆不足採用,除產能利用率和存貨量模式不顯著外,其餘指標僅躉售物價指數53.80%的解釋力最高,但仍不及六成,且多為落後指標,因此無法先於股價變化前調整投資標的,可能的因素是鋼鐵類股不是大眾投資股市的熱門對象,因此不會對產業的營運表現有立即的反應。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刁洪智,台灣塑膠工業與景氣循環變動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3年
元大京華研究部,“投資組合”,元大京華投資資訊,民國91年六月,頁40
王心瑩,企業經營績效與產業景氣循環之關聯:以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產業動態報導,民國91年四月,頁8-11
台灣經濟研究院,“經濟景氣趨勢指標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民國90年六月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國內主要產業動態”,台灣經濟金融月刊,台灣銀行,民國91年四月,頁79-87
合作金庫銀行調查研究室,“產業動向”,產業經濟,民國91年三月,頁113-143
朱念如,景氣循環下不同產業的公司財務結構與營運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4年
何威翰,臺灣個人電腦相關產業關聯性之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
吳致潔,國際間景氣循環之傳遞機能:中、美、日、韓之實證研究,民國81年
吳嘉慶,“產業報導”,匯豐投資雜誌,民國90年四月,頁11-14
周文賢,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之應用,智勝文化,民國90年
周添城,廠商對景氣指標及景氣對策主觀感受之研究,行政院研發考核委員會,民國89年
官德星,存貨與景氣循環:個體和總體面探討,台大經濟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民國76年
林志斌,產業景氣的季節性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台大商研所為發表碩士論文,民國85年
林佩芬,台灣地區製造業投資函數及與景氣循環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6年
林泉源,“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與股價動向”,新經濟周刊,民國77年三月,頁18-23
林煜宗,現代投資學:制度、理論與實証,第三版,三民書局,民國74年
徐傑暄,生產力變動與景氣循環---梭羅殘差的實證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碩士班未發表論文,民國87年
財訊,“股市前瞻”,民國88年十二月,頁384-392
許美玉,“電子股底部全靠基本面測試”,先探投資週刊,民國90年六月15日,頁70-71
陳元保,股市波動與經濟波動的因果關係,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4年
陳松男,現代投資學,新路書局,民國86年
陳昭燕,產業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聚酯長纖相關產業為例,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寰宇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全球經濟指標解讀,經濟學人圖書公司,民86年
蔣繼賢,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之股價關聯性,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蔡仲宗,“股市投資策略”,群益投資資訊,民國91年六月,頁11-22
蔡創中,景氣低迷時我國股票上市公司財務比率與經營績效之研究,成大工業管理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6年
二、英文部分
Alex D. Patelis, 1997, “Stock Return Predictability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2, 1951-1972.
Burns, A.F. and W.C. Mitchell, 1946,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Flood, R. P. and P. M. Garber, 1980, “Market Fundamental Versus Price Level Bubbles: The First T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745-770.
Islamabad,1999, “Investing in cyclicals: Watch the ups and downs of economy,” Businessline, Aug 22, 1999, 1, 1.
Kydland, F. and E. Prescott, 1982,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 1345-1370.
Lucas R. 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22, 3-42.
McGough, T. and Sotiris Tsolacos, 1995, “Property Cycles in the UK: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tylized Facts,” Journal of Property Finance, 06, 45-67.
Mennis, Edmund A., 1995, “Security Price and Business Cycle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5, 51, 44-51.
Mossin, Jan, 1966, “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 Econometrica, 34, 768-783.
Pierre-Richard Agenor and C John, 2000,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Stylized Fac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 251-273.
Samuelson, Paul A., 1945, “The Effects of Interest Rate Increases on the Banking Syste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45, 16-27.
San Jose, Cali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Reports”,2001年十二月4日
Schumpeter, J. L.,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rpe, William F., 1964,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19, 425-442.
Stundza,T., 2001, “Specialty grades are plentiful and cheap,” Purchasing, 2001,130, 32-34.
Treynor, Jack L., 1965, “How to Rate Management Investment Fun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3, 63-75.
Wang, Penelope, 1996, “Money Bonus: Peak Performance,” Money, 25, B2-B4.
Wynne, Mark A. and Balke, Nathan S., 1993, “Recessions and Recoveries,” Economic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First Quarter 1993, 1-12.
Wynne, Mark A., 1995, “Sticky Prices: What is the Evidence?,” Economic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First Quarter 1995, 1-1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89355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3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隆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雅卉zh_TW
dc.creator (作者) 吳雅卉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5:49:11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5:49: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5:49:1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53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88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3550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社會大眾常會在投資相關的期刊上看到產業方面的報告,卻不知道報告撰寫人所提出諸多指標是否具代表性。經濟學的均衡景氣循環理論認為景氣的循環來自人們對物價的預期與實際不同,實質景氣循環理論認為實質面的衝擊才是造成景氣循環的原因。對於公司的股價則有認為股價反映公司盈餘及營運表現並受到資訊影響,另一方面亦有人認為股價是隨機波動。
  造成股價變動的因素很多,本文以探討與產業景氣相關之因素為主;以產能利用率、營收淨額、產量、售價、銷售量、存貨量、接單出貨比等七項,作為半導體業景氣指標;用生產量、營收淨額、產能利用率、表面消費量、售價、存貨量、出口量、建照發放面積等八項,做為鋼鐵業景氣指標;以流通在外股數為權數計算此二產業之股價指數。
  電子資訊業的存貨量指數及半導體產業的存貨值指數皆是半導體股價良好的解釋變數,解釋力分別為76.51%及91.34%,分別領先產業股價五個月及三季,若以存貨之這兩種數據為指標,兩者皆領先產業股價指數。將營收淨額處理成指數的形式,發現營收淨額指數對產業股價指數的解釋力高達91.9%,且領先股價兩季。另外發現銷售量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正向領先指標,產量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正向領先指標,接單出貨比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負向領先指標,售價為半導體產業股價指數的正向領先指標。鋼鐵產業之實證結果(表6-2),若依周文賢(2001)所提以解釋力超過60%為標準,每一個指標皆不足採用,除產能利用率和存貨量模式不顯著外,其餘指標僅躉售物價指數53.80%的解釋力最高,但仍不及六成,且多為落後指標,因此無法先於股價變化前調整投資標的,可能的因素是鋼鐵類股不是大眾投資股市的熱門對象,因此不會對產業的營運表現有立即的反應。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致謝
論文摘要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v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3
  第三節 研究限制-----4
  第四節 研究架構-----5
第貳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景氣循環理論-----7
  第二節 股票價格決定論-----10
  第三節 實務運用-----15
  第四節 實證文獻-----25
第參章 產業概況-----37
  第一節 半導體產業-----37
  第二節 鋼鐵產業-----49
第肆章 研究設計-----57
  第一節 研究假說-----57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樣本-----64
  第三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69
  第四節 研究方法-----71
第伍章 實證結果分析-----80
  第一節 樣本常態性檢定-----80
  第二節 簡單迴歸分析-----8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14
  第一節 結論-----115
  第二節 建議-----119
參考文獻-----121
  中文部分-----121
  英文部分-----124
網站-----126
附錄一:樣本公司及其營業比重-----127

表目錄
表3-1 IC產業之產值-----39
表3-2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估(1999-2005)-----43
表3-3 全球3C市場規模預估-----44
表3-4 1997~2001年我國棒線類鋼材市場供需分析-----50
表3-5 1999~2001年我國棒線類鋼材產品進口變化分析-----53
表3-6 1999至2001年我國棒線類鋼材產品出口變化分析-----55
表3-7 2001年我國棒線類鋼材產品出入超傾向指標-----56
表5-1 半導體產業各指標之常態性檢定之統計分析表-----81
表5-2 鋼鐵產業各指標之常態性檢定之統計分析表-----81
表5-3 半導體產業以產能利用率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82
表5-4 半導體產業以營收淨額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84
表5-5 半導體產業以工業生產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85
表5-6 半導體產業以平均售價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87
表5-7 半導體產業以躉售物價分類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89
表5-8 半導體產業以北美銷售值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91
表5-9 以資訊電子工業銷售量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93
表5-10 以外銷訂單金額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94
表5-11 以資訊電子業存貨量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96
表5-12 以存貨值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97
表5-13 以接單出貨比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99
表5-14 以生產量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01
表5-15 以營收淨額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02
表5-16 以產能利用率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04
表5-17 以表面消費量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05
表5-18 以鋼鐵躉售物價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07
表5-19 以存貨值指數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09
表5-20 以存貨量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10
表5-21 以出口量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11
表5-22 以建照發放面積為景氣指標之統計分析表-----112
表6-1 半導體產業實證分析結果整理-----118
表6-2 鋼鐵產業實證分析結果整理-----119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6
圖3-1 2000年IC自有產品組合分佈-----38
圖3-2 我國IC產業家數與結構-----39
圖3-3 我國IC市場結構-----40
圖3-4 全球IC晶圓廠產能利用率-----42
圖3-5 全球IC晶圓廠產能-----42
圖3-6 1999-2001年我國棒線類鋼材進口變化-----51
圖3-7 1999-2001年我國棒線類鋼材出口變化-----54
圖5-1 產能利用率之判定係數趨勢圖-----83
圖5-2 營收淨額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84
圖5-3 工業生產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86
圖5-4 平均售價之判定係數趨勢圖-----88
圖5-5 半導體躉售物價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90
圖5-6 北美銷售值之判定係數趨勢圖-----92
圖5-7 資訊電子工業銷售量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93
圖5-8 外銷訂單金額之判定係數趨勢圖-----95
圖5-9 資訊電子業存貨量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96
圖5-10 存貨值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98
圖5-11 接單出貨比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00
圖5-12 生產統計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01
圖5-13 營收淨額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03
圖5-14 表面消費量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05
圖5-15 鋼鐵躉售物價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07
圖5-16 鋼鐵存貨值指數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09
圖5-17 出口量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11
圖5-18 建照發放面積之判定係數趨勢圖-----11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3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產業景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股價指數zh_TW
dc.title (題名) 產業景氣指標與股價指數關聯性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刁洪智,台灣塑膠工業與景氣循環變動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3年
元大京華研究部,“投資組合”,元大京華投資資訊,民國91年六月,頁40
王心瑩,企業經營績效與產業景氣循環之關聯:以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產業動態報導,民國91年四月,頁8-11
台灣經濟研究院,“經濟景氣趨勢指標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民國90年六月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國內主要產業動態”,台灣經濟金融月刊,台灣銀行,民國91年四月,頁79-87
合作金庫銀行調查研究室,“產業動向”,產業經濟,民國91年三月,頁113-143
朱念如,景氣循環下不同產業的公司財務結構與營運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4年
何威翰,臺灣個人電腦相關產業關聯性之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
吳致潔,國際間景氣循環之傳遞機能:中、美、日、韓之實證研究,民國81年
吳嘉慶,“產業報導”,匯豐投資雜誌,民國90年四月,頁11-14
周文賢,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之應用,智勝文化,民國90年
周添城,廠商對景氣指標及景氣對策主觀感受之研究,行政院研發考核委員會,民國89年
官德星,存貨與景氣循環:個體和總體面探討,台大經濟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民國76年
林志斌,產業景氣的季節性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台大商研所為發表碩士論文,民國85年
林佩芬,台灣地區製造業投資函數及與景氣循環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6年
林泉源,“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與股價動向”,新經濟周刊,民國77年三月,頁18-23
林煜宗,現代投資學:制度、理論與實証,第三版,三民書局,民國74年
徐傑暄,生產力變動與景氣循環---梭羅殘差的實證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碩士班未發表論文,民國87年
財訊,“股市前瞻”,民國88年十二月,頁384-392
許美玉,“電子股底部全靠基本面測試”,先探投資週刊,民國90年六月15日,頁70-71
陳元保,股市波動與經濟波動的因果關係,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4年
陳松男,現代投資學,新路書局,民國86年
陳昭燕,產業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聚酯長纖相關產業為例,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寰宇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全球經濟指標解讀,經濟學人圖書公司,民86年
蔣繼賢,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之股價關聯性,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7年
蔡仲宗,“股市投資策略”,群益投資資訊,民國91年六月,頁11-22
蔡創中,景氣低迷時我國股票上市公司財務比率與經營績效之研究,成大工業管理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6年
二、英文部分
Alex D. Patelis, 1997, “Stock Return Predictability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2, 1951-1972.
Burns, A.F. and W.C. Mitchell, 1946,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Flood, R. P. and P. M. Garber, 1980, “Market Fundamental Versus Price Level Bubbles: The First T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745-770.
Islamabad,1999, “Investing in cyclicals: Watch the ups and downs of economy,” Businessline, Aug 22, 1999, 1, 1.
Kydland, F. and E. Prescott, 1982,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 1345-1370.
Lucas R. 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22, 3-42.
McGough, T. and Sotiris Tsolacos, 1995, “Property Cycles in the UK: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tylized Facts,” Journal of Property Finance, 06, 45-67.
Mennis, Edmund A., 1995, “Security Price and Business Cycle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5, 51, 44-51.
Mossin, Jan, 1966, “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 Econometrica, 34, 768-783.
Pierre-Richard Agenor and C John, 2000,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Stylized Fac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 251-273.
Samuelson, Paul A., 1945, “The Effects of Interest Rate Increases on the Banking Syste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45, 16-27.
San Jose, Cali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Reports”,2001年十二月4日
Schumpeter, J. L.,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rpe, William F., 1964,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19, 425-442.
Stundza,T., 2001, “Specialty grades are plentiful and cheap,” Purchasing, 2001,130, 32-34.
Treynor, Jack L., 1965, “How to Rate Management Investment Fun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3, 63-75.
Wang, Penelope, 1996, “Money Bonus: Peak Performance,” Money, 25, B2-B4.
Wynne, Mark A. and Balke, Nathan S., 1993, “Recessions and Recoveries,” Economic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First Quarter 1993, 1-12.
Wynne, Mark A., 1995, “Sticky Prices: What is the Evidence?,” Economic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First Quarter 1995, 1-1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