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跨組織資訊流整合-以國際物流業產能協調為例
作者 許智遠
貢獻者 季延平
許智遠
關鍵詞 國際海運業
國際物流
產能協調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6:15:30 (UTC+8)
摘要   貨櫃化運輸助長複合運輸的發展,並提供及戶的高服務水準,已成為目前世界貨物運輸之主流。台灣屬海島地形且位居亞太航線樞紐,遂恃此優越環境發展以海運為主的貨櫃運輸方式,復海島型經濟仰賴貨櫃運輸之進出口強度甚高,且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展亞太海運中心,海運之貨櫃量逐年增加,而國內國際海運業者大多還未進行資訊化,往往造成效率的低落,所以本研究將試圖以國際海運業為例,以IDEF0模組來探討國際海運集團內的船公司、拖車公司、貨櫃場之間的作業流程,並試圖找出它們企業內部流程整合的地方,並以跨組織流程整合的概念建構一套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架構,試圖打破組織的離藩,統合上下游企業間的跨組織產能協調架構,來整合國際海運業成員之間的價值活動、作業流程、資訊與資源,期能夠對於國內的物流產業對於跨組織資訊化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李明軒、高登第譯,Michae1 E. Porter原著,競爭論(上),台北市:天下遠見,民國90年5月。
     2. 黃佳瑜譯,Jack.Welch原著,jack:20世紀最佳經理人,第一次發言,台北市:大塊文化,民國91年1月。
     3. 蕭惟隆、陳禹辰,“從互動觀點來探討國內企業如何進行供應鏈整合”,資訊管理研究,第3卷第2期,民90年4月,頁88-108。
     4. 劉勝豐,“國內物流業發展”,機械工業,第213期,民國89年12月,頁19-205。
     5. 蘇雄義,“企業物流委外專論”,流技術與戰略,第12期,民國88年4月,頁62-65。
     6. 陳泰明,“創新物流”,戰略生產力雜誌,第494期,民國86年4月,頁64-66。
     7. 張有恆,物流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7年。
     8. 侯君溥、田泱鑫,“國際物流業電子化模式之建立”,華人企業論壇,第2卷第1期,民國90年4月,頁53-83。
     9. 陳志斌,“利用e化做好物流管理”,資訊與電腦,第246期,民國90年1月,頁62-67。
     10. 魏志強,“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電子化企業與電子商務的骨幹”,紡織月刊,第62期,民國90年8月,頁44-46。
     11. 王立志,系統化運籌與供應鏈管理,台中市:滄海,民國88年。
     12. 樂為良譯,比爾.蓋茲原著,數位神經系統-與思考等快的明日世界,台北市:商業周刊,民國88年4月。
     13. 尤克強,知識管理與創新,台北市:天下遠見,民國90年10月。
     14. 季延平、郭鴻志,系統分析與設計:南自動化到企業再造,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4年1月。
     15. 吳棕播,“資訊管理個案研究方法”,資訊管理學報,第4卷第1期,民國86年6月,頁7-17。
     16. 張雅富,“海運業的物流發展--陽明海運”,物流技術與戰略,第17期,民國89年7月,頁109-116。
     17. 朱金元、黃文吉,“海運經營環境變動對於港埠貨櫃營運之影響研究”,航運季刊,第9卷第2期,民國89年6月,頁1-22。
     18. 黃泰林、唐富藏,“開放內陸貨櫃運輸業對國內業者衝擊之影響之探討”,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七屆論文研討會發表論文,民國81年。
     19. 許瑞卿,台灣地區貨櫃集散站經營型態與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20. 劉水深,生產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68年。
     21. 賴士葆,生產作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6年。
     22. 張保隆、陳文賢、蔣明晃、姜齊、盧昆宏、王瑞琛,生產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6年9月。
     23. 范淼,後勤管理導論,台北縣:黎明書局,民國87年9月。
     24. 郭大維,台灣物流業在國際物流發展之定位,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5. 張榮圳,供應鏈管理資訊分享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英文部分:
     26. BrislenP. &K.R, Krishnakumar (2000),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New York,N. Y.,Harper Business。
     27. Abraham Seidmann,Aron R. Sundararajan (1998),Business Process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Operational and Economic Issues,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Kufflar & Dissel,Sustainable collaboration (1996): Managing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organisational System,New York: McGraw-Hill。
     29. Holland Chris、Lockett Geoff (1993),Forms of association in business markets: The impac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New York: Addision-Wesley。
     30. Van, H. R. L. (1973),“Empirical Studies 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Database,Vol. 5.,No. 2-4, pp. 172-180.。
     31. Babbie Earl (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8th ed.。
     32. Bonoma,T. V. (1985),“Case Research in Marketing:Opportunities,Problems and a Proces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2. May 1985,p.199-208.。
     33. Yin,Robert K. (1989),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34. P. C. Pandey & M. AhsanAkhtarHasin (1996),“Implic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capacity planning functions“ impact analysis”,Int. J.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Technology, Vol. 9,Nos 2/3,p.119-12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89356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45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季延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智遠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智遠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6:15:30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6:15:3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6:15:3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45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97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資訊管理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356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貨櫃化運輸助長複合運輸的發展,並提供及戶的高服務水準,已成為目前世界貨物運輸之主流。台灣屬海島地形且位居亞太航線樞紐,遂恃此優越環境發展以海運為主的貨櫃運輸方式,復海島型經濟仰賴貨櫃運輸之進出口強度甚高,且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展亞太海運中心,海運之貨櫃量逐年增加,而國內國際海運業者大多還未進行資訊化,往往造成效率的低落,所以本研究將試圖以國際海運業為例,以IDEF0模組來探討國際海運集團內的船公司、拖車公司、貨櫃場之間的作業流程,並試圖找出它們企業內部流程整合的地方,並以跨組織流程整合的概念建構一套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架構,試圖打破組織的離藩,統合上下游企業間的跨組織產能協調架構,來整合國際海運業成員之間的價值活動、作業流程、資訊與資源,期能夠對於國內的物流產業對於跨組織資訊化有所幫助。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誌
     摘要-----I
     目錄-----II
     圖目錄-----VII
     表目錄-----IX
     第壹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2
       1.3 研究範圍-----4
       1.4 研究目的-----5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2.1 企業資源規劃-----6
         2.1.1 企業資源規劃的定義-----6
         2.1.2 ERP的特點與貢獻-----7
       2.2 產能規劃-----12
         2.2.1 產能規劃的定義-----12
         2.2.2 產能規劃的重要性-----12
         2.2.3 影響產能的因子-----13
         2.2.4 產能調整所需考慮的因素-----15
       2.3 國際物流-----15
         2.3.1 物流的定義-----15
         2.3.2 物流的分類-----16
         2.3.3 國際物流的範圍-----17
         2.3.4 國際物流發展趨勢-----18
         2.3.5 國際物流之中間機構-----19
       2.4 資訊科技應用與物流-----22
         2.4.1 資訊分享-----22
         2.4.2 跨組織資訊系統-----24
       2.5 建模工具-----26
         2.5.1 IDEF定義-----26
         2.5.2 IDEF0-----26
     第參章 研究方法-----29
       3.1 研究流程-----29
       3.2 研究架構-----31
       3.3 研究方法-----32
     第肆章 個案描述-----38
       4.1 個案集團簡介-----38
         4.1.1 船公司(A公司)簡介-----39
         4.1.2 拖車公司(B公司)簡介-----40
         4.1.3 貨櫃場(C公司)簡介-----43
       4.2 A公司現行產能協調作業流程-----45
         4.2.1 貨櫃處理流程-----45
         4.2.2 空櫃存量統計-----47
         4.2.3 空櫃調度(A1.2)-----48
         4.2.4 輔助作業(A1.3)-----49
         4.2.5 OP作業流程-----52
         4.2.6 OPERATION-----54
       4.3 B公司的派車作業流程-----57
         4.3.1 派車作業流程-----57
         4.3.2 出口派車作業-----63
         4.3.3 進口派車作業-----63
         4.3.4 空櫃調度派車作業-----64
         4.3.5 製作報表作業-----65
       4.4 C公司的現行空櫃處理作業流程-----65
         4.4.1 空櫃進站作業-----67
         4.4.2 空櫃管制作業-----68
         4.4.3 空櫃出站作業-----69
       4.5 C公司目前重櫃進出口流程-----70
         4.5.1 進口流程-----70
         4.5.2 進儲作業-----72
         4.5.3 海關查驗作業-----73
         4.5.4 提領及出站作業-----73
         4.5.5 出口作業流程-----74
     第伍章 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80
       5.1 前言-----80
       5.2 跨企業流程整合與跨組織資訊系統-----82
         5.2.1 船公司企業流程整合與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83
         5.2.3 貨櫃場─空櫃作業企業流程整合與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90
         5.2.4 貨櫃場─重櫃作業企業流程整合與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92
       5.3 跨組織產能協調系統資料分析-----95
         5.3.1 資訊發生點與改善狀況-----95
         5.3.2 船公司(A公司)的產能協調資料分析-----98
         5.3.3 拖車公司(B公司)的產能協調資料分析-----105
         5.3.4 貨櫃場(C公司)的產能協調資料分析-----107
       5.4 派車資訊系統-----108
         5.4.1 系統目的與說明-----108
         5.4.2 系統功能-----108
       5.5 貨櫃資訊系統-----109
         5.5.1 系統目的與說明-----109
         5.5.2 系統功能-----110
       5.6航運管理系統-----112
         5.6.1 系統目的與說明-----112
         5.6.2 系統功能-----112
     第陸章 結論-----114
       6.1 研究結論-----114
       6.2 未來研究建議-----115
     參考文獻-----116
     
     圖目錄
     圖1-1、研究範圍-----5
     圖2-1、ERP資訊架構-----8
     圖2-2、企業問資訊分享層級-----23
     圖2-3、合作策略與供應鏈架構-----24
     圖2-4、IDEFO表示法-----27
     圖2-5、IDEFO階層架構-----28
     圖3-1、研究流程-----30
     圖3-2、研究架構-----31
     圖3-3、訪談內容構面-----33
     圖4-1、集團組織圖-----38
     圖4-2、貨櫃運輸型態-----41
     圖4-3、拖車費用給付狀況-----45
     圖4-4、貨櫃處理流程-----46
     圖4-5、空櫃存量統計流程-----47
     圖4-6、空櫃調度流程-----48
     圖4-7、輔助作業流程-貨櫃作業-----51
     圖4-8、主要作業流程-----53
     圖4-9、派車作業資料-----60
     圖4-10、派車作業流程-----62
     圖4-11、C公司空櫃相關作業流程-----66
     圖4-12、空櫃進站流程-----67
     圖4-13、空櫃管制作業流程-----68
     圖4-14、空櫃出站作業流程-----70
     圖4-15、進口流程-----71
     圖4-16、出口流程-----76
     圖5-1、跨組織產能協調資訊架構-----81
     圖5-2、改善後航運管理貨櫃處理流程-----84
     圖5-3、改善後航運管理主要作業流程-----86
     圖5-4、改善後拖車公司派車作業流程-----88
     圖5-5、改善後貨櫃場空櫃作業流程-----91
     圖5-6、改善後貨櫃場出口作業流程-----93
     圖5-7、改善後貨櫃場進口作業流程-----94
     圖5-8、跨組織資訊改善狀況-----95
     圖5-9、船公司產能協調資料-----98
     圖5-10、拖車公司產能協調資料-----105
     圖5-11、貨櫃場產能協調資料-----107
     
     表目錄
     表2-1、物流管理層次與資訊科技-----25
     表5-1、跨組織資訊改善狀況-----9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45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海運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物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產能協調zh_TW
dc.title (題名) 跨組織資訊流整合-以國際物流業產能協調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李明軒、高登第譯,Michae1 E. Porter原著,競爭論(上),台北市:天下遠見,民國90年5月。
     2. 黃佳瑜譯,Jack.Welch原著,jack:20世紀最佳經理人,第一次發言,台北市:大塊文化,民國91年1月。
     3. 蕭惟隆、陳禹辰,“從互動觀點來探討國內企業如何進行供應鏈整合”,資訊管理研究,第3卷第2期,民90年4月,頁88-108。
     4. 劉勝豐,“國內物流業發展”,機械工業,第213期,民國89年12月,頁19-205。
     5. 蘇雄義,“企業物流委外專論”,流技術與戰略,第12期,民國88年4月,頁62-65。
     6. 陳泰明,“創新物流”,戰略生產力雜誌,第494期,民國86年4月,頁64-66。
     7. 張有恆,物流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7年。
     8. 侯君溥、田泱鑫,“國際物流業電子化模式之建立”,華人企業論壇,第2卷第1期,民國90年4月,頁53-83。
     9. 陳志斌,“利用e化做好物流管理”,資訊與電腦,第246期,民國90年1月,頁62-67。
     10. 魏志強,“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電子化企業與電子商務的骨幹”,紡織月刊,第62期,民國90年8月,頁44-46。
     11. 王立志,系統化運籌與供應鏈管理,台中市:滄海,民國88年。
     12. 樂為良譯,比爾.蓋茲原著,數位神經系統-與思考等快的明日世界,台北市:商業周刊,民國88年4月。
     13. 尤克強,知識管理與創新,台北市:天下遠見,民國90年10月。
     14. 季延平、郭鴻志,系統分析與設計:南自動化到企業再造,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4年1月。
     15. 吳棕播,“資訊管理個案研究方法”,資訊管理學報,第4卷第1期,民國86年6月,頁7-17。
     16. 張雅富,“海運業的物流發展--陽明海運”,物流技術與戰略,第17期,民國89年7月,頁109-116。
     17. 朱金元、黃文吉,“海運經營環境變動對於港埠貨櫃營運之影響研究”,航運季刊,第9卷第2期,民國89年6月,頁1-22。
     18. 黃泰林、唐富藏,“開放內陸貨櫃運輸業對國內業者衝擊之影響之探討”,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七屆論文研討會發表論文,民國81年。
     19. 許瑞卿,台灣地區貨櫃集散站經營型態與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20. 劉水深,生產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68年。
     21. 賴士葆,生產作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6年。
     22. 張保隆、陳文賢、蔣明晃、姜齊、盧昆宏、王瑞琛,生產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民國86年9月。
     23. 范淼,後勤管理導論,台北縣:黎明書局,民國87年9月。
     24. 郭大維,台灣物流業在國際物流發展之定位,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5. 張榮圳,供應鏈管理資訊分享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英文部分:
     26. BrislenP. &K.R, Krishnakumar (2000),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New York,N. Y.,Harper Business。
     27. Abraham Seidmann,Aron R. Sundararajan (1998),Business Process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Operational and Economic Issues,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Kufflar & Dissel,Sustainable collaboration (1996): Managing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organisational System,New York: McGraw-Hill。
     29. Holland Chris、Lockett Geoff (1993),Forms of association in business markets: The impac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New York: Addision-Wesley。
     30. Van, H. R. L. (1973),“Empirical Studies 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Database,Vol. 5.,No. 2-4, pp. 172-180.。
     31. Babbie Earl (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8th ed.。
     32. Bonoma,T. V. (1985),“Case Research in Marketing:Opportunities,Problems and a Proces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2. May 1985,p.199-208.。
     33. Yin,Robert K. (1989),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34. P. C. Pandey & M. AhsanAkhtarHasin (1996),“Implic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capacity planning functions“ impact analysis”,Int. J.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Technology, Vol. 9,Nos 2/3,p.119-12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