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互動關係之研究探討
作者 陳志勇
貢獻者 李仁芳
陳志勇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6:18:27 (UTC+8)
摘要   在這知識經濟的新世紀,半導體設計業是眾所矚目的智慧資本的產業,未來半導體設計產業業將會是如何的走向?在這個新的知識創新時代、新的產業架構經營管理,每天面臨不斷的技術創新或產品創新的挑戰,半導體設計公司如何能夠在創新的管理上取得領先?將會是取得半導體業或設計業領先位置的重要課題。
       半導體設計業的市場產值愈來愈高,市場顧客的變化也愈來愈,半導體設計業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當中繼續成長,他們的創新活動是如何與顧客進行互動,這主題相當值在此階段研究探討。
       本研究希望透過深入的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企業創新活動如何影響企業核心能力,並且探討這些創新活動與顧客之間的互動關係及知識內容,再加上半導體設計如何利用顧客資本增強自己公司的創新及轉變為企業核心能力,以瞭解半導體創新活動與顧客進行的情形,以做為半導體設計業的經營建議。
       本研究問題如下:
       1.探討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經營模式或管理模式?
       2.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情形?
       3.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與核心能力的互動關係?
       4.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的狀況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5.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情形如何?
       6.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如何轉化成為創新的知識,進而成為半導體設計業的核心能力?
致謝詞
     論文摘要
     本文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知識經濟的定義及內涵-----5
         壹、知識經濟→創新的經濟,創造知識的經濟-----5
       第二節 策略管理與產業競爭優勢-----5
         壹、產業分工價值鏈-----5
         貳、創新價值系統(價值網與價值鏈)-----8
         參、顧客價值認知-----9
         肆、創新策略-----11
         伍、本節小結(創新與顧客價值)-----13
       第三節 創新管理平台-----14
         壹、創新定義及內涵-----14
         貳、創新來源--創新之泉-----15
         參、創新類型-----18
         肆、創新活動-----22
         伍、核心能力-----27
         陸、創新生命週期與創新過程-----31
         柒、創新產品採用生命週期-----33
         捌、另一種的創新平台-----35
         玖、本節小結-----37
       第四節 知識管理-----40
         壹、知識的內涵-----40
         貳、知識創造及過程-----40
         參、第三代知識管理--吸收外部知識-----42
         肆、本節小結-----44
       第五節 智慧資本-----45
         壹、智慧慧資本的定義-----45
         貳、智慧資本的組成形式及分類-----45
         參、怎樣投資顧客資本-----46
         肆、顧客資本與人力資本及結構資本的關係-----46
         伍、本節小結-----48
       第六節 顧客資本管理-----49
         壹、顧客類型或分類-----49
         貳、新顧客關係互動-----50
         參、顧客資本之衡量-----52
         肆、顧客資本創造-----54
         伍、本節小結-----56
       第七節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58
         壹、由市場輸入知識--新產品開發與顧客參與-----58
         貳、顧客一個知識泉源-----67
         參、與顧客一道創新-----68
         肆、向顧客學習-----70
         伍、顧客與企業互動創造關係資本--顧客關係管理-----71
         陸、本節小結-----7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77
       第一節 研究方法-----77
       第二節 研究架構-----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83
     第四章 半導體產業研究-----85
       第一節 半導體產業的創新-----85
         壹、半導體產業的分類(Semiconductor Industry)-----85
         貳、半導體業的創新歷程-----87
         參、半導體業的技術創新-----88
       第二節 半導體半導體業的顧客轉變-----91
         壹、半導體業的顧客資本關係發展-----91
         貳、半導體業的顧客變化-----92
       第三節 半導體業的顧客轉變與產業創新互動-----96
         壹、顧客用途轉移及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變化與創新互動-----96
         貳、電子產業分工變化及國際產品生命週期轉變與半導體創新互動-----97
       第四節 半導體設計業的產業現況-----99
         壹、半導體體設計業的策略創新歷史-----99
         貳、半導體設計業的產值及規模-----100
         參、半導體設計業的績效-----101
       第五節 半導體設計業的未來發展-----103
         壹、半導體業的未來產值-----103
         貳、半導體業的未來創新及挑戰-----103
     第五章 個案探討─IC Design House-----105
       第一節 I公司簡介及產品介紹-----105
         壹、公司歷史沿革-----105
         貳、公司組織架構-----106
         參、I公司營運範疇-----107
         肆、主要產品之市場-----109
         伍、I公司之市場及產業競爭狀況-----109
         陸、環境分析--I公司發展遠景之有利與不利之環境因素-----112
         柒、I公司競爭優勢-----114
       第二節 I公司經營策略-----119
         壹、公司願景-----119
         貳、公司使命-----119
         參、公司價值觀-----119
         肆、公司管理哲學-----119
         伍、公司經營策略-----119
         陸、公司合作網絡-----119
         柒、行銷策略-----120
         捌、研發創新策略-----120
         玖、人力資本-----121
         壹拾、生產策略-----121
       第三節 I公司之價值分析-----122
         壹、I公司價值單元與價值活動--產業分工價值鏈-----122
         貳、創新的價值系統--價值網與價值鏈-----123
         參、顧客價值認知-----121
         肆、創新策略-----125
       第四節 創新管理平台-----128
         壹、創新定義及內涵-----128
         貳、創新來源--創新之泉-----128
         參、創新類型-----130
         肆、創新活動-----133
         伍、核心能力-----141
         陸、創新生命週期與創新過程-----145
         柒、創新產品採用生命週期-----147
       第五節 顧客資本管理-----153
         壹、I公司的顧客類型與分類-----153
         貳、I公司的新顧客關係互動-----157
         參、顧客資本之衡量-----159
         肆、顧客資本創造-----160
       第六節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162
         壹、由市場輸入知識--新產品開發與顧客參與-----162
         貳、顧客一個知識泉源--向顧客學習-----166
         參、與顧客一道創新-----168
         肆、顧客與企業互動創造關係資本--顧客關係管理-----1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5
         壹、半導體設計業顧客轉變與創新的互動-----175
         貳、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生產形態及地區對創新的影響-----176
       第二節 研究結論-----178
         壹、探討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經營模式或管理模式-----178
         貳、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情形-----179
         參、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與核心能力的互動關係-----180
         肆、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的狀況及有效的管理方法-----180
         伍、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情形如何-----183
         陸、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如何轉化成為創新的知識,進而成為半導體設計業的核心能力-----185
       第三節 研究建議-----187
         壹、對半導體設計產業之建議-----187
         貳、對後續研究之建議-----188
     參考資料-----189
     
     表目錄
     表2-2-1 創新與顧客價值系統分類整理-----13
     表2-3-1 創新的類型-----22
     表2-3-2 尋找科技來源的機制-----26
     表2-3-3 核心能力的移轉場所-----30
     表2-3-4 創新管理平台分類整理-----37
     表2-4-1 知識管理分類整理-----44
     表2-5-1 智慧資本分類整理-----48
     表2-6-1 顧客的轉變及變化-----51
     表2-6-2 顧客資本管理分類整理-----56
     表2-7-1 三種模式的比較-----68
     表2-7-2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75
     表4-1-1 主要的半導體材料及相關的應用領域-----85
     表4-1-2 半導體產品分類-----86
     表4-1-3 半導體業創新發展歷史-----87
     表4-1-4 半導體事業的時代變遷-----88
     表4-1-5 摩爾定率-----88
     表4-1-6 積體電路技術的發展概況-----89
     表4-1-7 積體電路MOS技術的發展概況-----89
     表4-2-1 早期積體電路使用之分類-----92
     表4-2-2 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的變化-----94
     表4-3-1 顧客轉變與半導體創新-----97
     表4-3-2 國際分工與半導體創新互動-----97
     表4-3-3 半導體廠商與各類顧客群的知識互動-----98
     表4-3-4 顧客採取不同生產方式時與半導體創新的互動-----98
     表4-4-1 全球前20大半導體設計公司-----100
     表4-4-2 半導體設計業公司數目-----101
     表4-4-3 民營企業經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102
     表4-5-1 2001-200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及成長率預估-----103
     表5-1-1 I公司歷史-----105
     表5-1-2 部門業務-----107
     表5-1-3 產品營業比重-----108
     表5-1-4 產品組合-----108
     表5-1-5 產品主要用途-----109
     表5-1-6 競爭區隔-----110
     表5-1-7 主要產品之銷售地-----110
     表5-1-8 市場預估-----113
     表5-1-9 產品內容及用途-----116
     表5-2-1 從業員工人數-----121
     表5-4-2 I公司架構知識與元件知識的創新-----131
     表5-4-3 I公司產品製程及管理創新類型-----131
     表5-4-4 I公司之共同解決顧客問題-----134
     表5-4-5 共同解決問題與核心能力-----135
     表5-4-6 顧客參與執行並整合新技術與公司核心能力-----137
     表5-4-7 實驗分類與公司核心能力-----137
     表5-4-8 實驗分類與顧客互動-----138
     表5-4-9 I公司科技來源的機制與輸入來源之互動關係-----140
     表5-4-10 I公司科技來源的機制與核心能力之互動-----141
     表5-4-11 I公司的實體資料庫-----142
     表5-4-12 產品生命週期與顧客群互動-----151
     表5-4-13 架構與元件知識創新與顧客組織內部人員的互動關係-----152
     表5-4-14 I公司創新類型與顧客組織內部人員的互動關係-----152
     表5-5-1 I公司顧客採購中心-----153
     表5-5-2 創新種類與顧客群的互動-----154
     表5-5-3 I公司顧客技術創新策略與顧客資本-----161
     表5-6-1 顧客知識泉源分類-----167
     表5-6-2 顧客知識與I公司知識之互動-----167
     表5-6-3 I公司顧客關係模式與知識的類型-----168
     表5-6-4 溝通互動之知識與機制-----173
     表6-1-1 國際分工與半導體創新互動-----176
     表6-1-2 半導體廠商與各類顧客群的知識互動-----177
     表6-2-1 I公司顧客技術創新策略與顧客資本-----182
     表6-2-2 I公司關係模式與知識的類型-----183
     表6-2-3 影響半導體設計業顧客資本成效的因素-----185
     
     圖目錄
     圖2-2-1 價值系統-----6
     圖2-2-2 一般價值鏈-----7
     圖2-2-3 價值創造流程-----9
     圖2-2-4 價值形成要素-----10
     圖2-2-5 超越持續的改進-----11
     圖2-3-1 科技知識的外部來源-----17
     圖2-3-2 產業創新的四種型態-----18
     圖2-3-3 架構知識與元件知識的創新-----19
     圖2-3-4 持續性與分裂性的技術改變-----20
     圖2-3-5 產品創新分類-----21
     圖2-3-6 知識創造和擴散活動-----23
     圖2-3-7 對外部科技來源的需求-----25
     圖2-3-8 美國電腦產業的新興研發模式-----27
     圖2-3-9 三種技能與知識-----28
     圖2-3-10 核心能力四個構面-----29
     圖2-3-11 創新模型與產品生命周期-----32
     圖2-3-12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34
     圖2-3-13 修正後的技術採用生命週期-----35
     圖2-4-1 知識創造的兩構面-----41
     圖2-4-2 四種知識轉換模式-----41
     圖2-5-1 智慧資本領航者-----47
     圖2-6-1 顧客生命週期-----49
     圖2-6-2 顧客角色的轉變-----50
     圖2-6-3 顧客資產模式-----55
     圖2-7-1 新產品定義情況的科技和市場因素-----59
     圖2-7-2 五種極端情況下的新產品開發過程-----60
     圖2-7-3 由市場輸入知識:傳統工具的最佳機會-----62
     圖2-7-4 市場研究技巧:同理心的設計-----64
     圖2-7-5 市場研究技巧:創造新市場-----66
     圖2-7-6 管理競爭基礎的改變-----69
     圖2-7-7 QFD矩陣的描述-----70
     圖2-7-8 領結的關係-----71
     圖2-7-9 鑽石的關係-----72
     圖2-7-10 市場交易關係-----73
     圖2-7-11 結盟創新關係-----73
     圖2-7-12 顯示顧客關係基礎的企業-----74
     圖3-1-1 研究方法-----77
     圖3-2-1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互動-----80
     圖4-1-1 半導體積體電路製造流程簡圖-----86
     圖4-1-2 DRAM產品的歷史-----90
     圖4-2-1 1999全球半導體應用需求分怖-----93
     圖4-4-1 半導體設計業歷史關點-----99
     圖4-4-2 半導體設計業成長比較-----102
     圖5-1-1 I公司組織價構圖-----106
     圖5-3-1 半導體產業價值鏈-----123
     圖5-3-2 I公司價值網示意圖-----124
     圖5-3-3 I公司的顧客價值認知-----125
     圖5-3-4 I公司的顧客價值認知之提昇-----126
     圖5-4-1 I公司的主要創新來源-----129
     圖5-4-2 持續性與分裂性的技術創新-----132
     圖5-4-3 I公司外部科技來源的需求-----139
     圖5-4-4 創新過程與顧客互動-----146
     圖5-4-5 I公司新產品開發與顧客互動-----147
     圖5-4-6 五種開發模式-----148
     圖5-4-7 顧客採用生命週期-----150
     圖5-5-1 I公司顧客生命週期-----154
     圖5-5-2 I公司顧客接觸互動管道-----155
     圖5-5-3 顧客接受創新意願-----156
     圖5-5-4 新顧客關係角色-----157
     圖5-5-5 顧客的創新接受度-----158
     圖5-6-1 I公司由市場輸入知識:傳統工具-----163
     圖5-6-2 市場研究技巧:同理心的設計-----164
     圖5-6-3 市場研究技巧:創造新市場-----166
     圖5-6-4 管理競爭基礎的改變-----169
     圖5-6-5 I公司標準品交易關係-----171
     圖5-6-6 多層面接觸互動關係-----172
     圖6-1-1 半導體創新變動軌跡-----175
     圖6-2-1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179
     圖6-2-2 顧客資本的維持收益-----182
     圖6-2-3 顧客資本創新力量-----184
     圖6-2-4 採用顧客知識創新流程-----186
參考文獻 論文參考資料
     一、外文翻譯---書本
     (1) Amidom, Debra M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Knowledge Economy--The Ken Awakening (金周英&田克錄&侯世昌&陳勁 等譯,台北: 米娜貝爾出版,民90年
     (2) Bovet , David & Martha, Joseph (2000), Value Nets--Breaking the supply Chian to Unlock Hidden Profits (價值網),陳琇玲 譯,台北:商周出版,2001年
     (3) Drucker , Peter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erpreneurship (在創企業生機---彼得,杜拉克談創新與創業),楊子江&王美音 譯,台北:卓越出版,1985年
     (4) Edvinsson, Leif & Malone , Michael S.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roots 林大容 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
     (5) Grove, Andrew S.,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How to Exploit the Crisis Points That Challenge Every Company and Career, (10倍速時代),王平原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6) Hamel , Gary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啟動革命),李田樹&李芳齡 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001年
     (7) Hamel, Gary & Prahalad, (2000) Competing for future--Breahthrough strategies for seizing control of your industry and creating the markets of tomorrow (競爭大未來),顧淑馨 譯,台北:智庫文化出版,1996年
     (8) Jackson, Tim (1998), Inside Intel, (英特爾三十年風雲),陳建成&陳信達 譯,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1998年
     (9) Leonard-Barton, Dorothy (1995)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知識創新之泉),王美音譯,台北:遠流出版 1998年
     (10) Moor, Geoffrey A. (1995) Inside The Tornado: Marketing Strategies from Silicon Valley``s cutting Edge (龍捲風暴),陳正平譯,台北: 麥田出版,1996年
     (11) Moor , Geoffrey A. (1991&1999) Crossing The Chasm: Marketing and Selling High-Tech products to Mainstream Customers (跨越鴻溝),陳正平譯,台北:臉譜出版,2000年
     (12) Nonaka, Ikujiro & Takeeuchi, Hirotaka,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創新求勝),楊子江& 王美音譯,台北:遠流,1997年
     (13) Porter , Michael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競爭優勢),李明軒& 邱如美合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999年
     (14) Stewart, Thomas A.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 (智慧資本),宋偉航 譯,台北:智庫文化,1999年
     (15) Thompson, Harvey, The Customer-centered Enterprise (企業獲利之顧客觀點),蔡佳珍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6) Tsuyoshi, Kawanish, 日本IC教父川西剛--我的半導體經營哲學,蕭秋梅譯,台北:大塊文化,1999年
     (17) Turton, Richard, The Quantum Dot, (IC如何創新),李雅明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0年
     (18) Drucker , Peter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erpreneurship (創新與創業精神),李田樹 蕭富峰 譯,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
     二、英文部份--書本
     (1) Blattberg & Getz & Thomas, Customer Equity--Building and managing relationships as valuable assets,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2) Christensen, Clayton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New York, First Harper Business, 2000
     (3) Kotler, Philip, Kotler on Marketing--How to create,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 Great Britain, Simon&Schuster UK Ltd, 2001
     (4) Kaplan, Robert S. & Norton, David P., The St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Boston, 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5) Mckenzie, Ray & DMR consulting center, The Relationship-Based Enterprise--powering business success through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Taipei, McGraw-Hill Ryerson,2001
     三、英文部份--論文
     (1) Abernathy, Willian J. & Utterback , James M., "Patter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over time and in historical context,
     (2) Chang & Tsai, "Finding the niche position--competion strategy of Taiwan``s IC design industry," Technovation, 22 (2002), Page101-111
     (3) Davenport, Thomas H. & Harris, Jeanne G. & Kohli, Ajay K., "How do they know their customers so well ? " , MIT Slo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1
     (4) Eppinger, Steven D., "Innovation at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1
     (5) Grossman, Mark, "The shape of companies to come", Electronics Journal , November, 1998
     (6) Hammer, Michael,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Future of six Sigma,"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0, page 26-32
     (7) Iansiti, Marco & West, Jonathan, "Technology Integration--Turning Great Research into Great Produc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7
     (8) Johnson, Lauren Keller, The Real Value of Customer Loyalty,"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2,
     (9) Leonard, Dorothy & Swap, Walter,"Guru in the Gar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2000,page 71-82
     (10) Langlois, Richard N. & Steinnmueller, W. Edward, " Strategy and Circumstance: The Response of American firm to Japanese Competion in Semiconductor, 1980-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trat. Mgmt. J,.21: 1163-1173, 2000
     (11) Nunes, Paul F.&. Johnson, Drian A, "Are some Customer More Equal than Oth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2001, page 37-50
     (12) Prahalad & Ramaswamy, VenKatram, "Co-opting customer Compete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2000
     (13) Senge, Peter M. and Carstedt, Goran, " Innovating Our Way to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2001
     (14) Seybold, Patricia B., "Get Inside the live of Your Custom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2001, page 81-89
     (15) Thomke, Stefan, "Enlightened Experiment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February, 2001
     (16) Ulwick, Anthony W., "Turn Customer input into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2, page 91-97
     (17) Vandermerwe, Sandra, " How Increasing Value to Customer Improve Business Results,"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2000, Page 27-37
     (18) Zipkin, Paul, " The limit of Mass Customization, "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2001
     四、中文部份--書本部份
     (1) 于卓民,國際企業環境與管理,台北:華泰出版,2000年9月
     (2)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2001年
     (3) 李雅明,半導體的故事,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99年
     (4) 吳思華,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1999年
     (5) 莊達人,VLSI製造技術,台北:高立圖書公司,中華民國84年
     (6) 楊丁元&陳慧玲,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台北:工商時報社,1996年
     (7) 張俊彥&游伯龍,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台北:時報出版,2002年
     五、中文部份--論文部份
     (1) 李仁芳,「第三代 "知識管理"」,數位時代網站,2001年
     (2) 李仁芳,「由諜對諜到攜手打拼-透過網路,與顧客共創價值」,數位時代網站【創新&知識管理專欄】,1999年
     (3) 李仁芳,「歡愉經濟,才是創新經濟」,數位時代網站【創新與知識管理】,(2000年)
     (4) 李仁芳,「LKK的波特,與3.5版知識管理」,數位時代網站【創新&知識管理專欄】,(2000年)
     (5) 李仁芳&張如蓮,「高科技事業中創新類型與組織知識創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5年
     (6) 李仁芳&蔡博文,「台灣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技術知識連結關係之研究--以系統單晶片(SOC)為&」,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年
     (7) 吳思華,「用創新打造優質企業」,EMBA世界經理文摘網站,2001年
     (8) 賴士葆,「技術與創新」,商學總論,台北:麥田出版,1996年
     六、網站
     1. Web side: http:// " www.fsa.org" , 2002
     2. Web side: http: //" www.digitimes.com.tw",20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仁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志勇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志勇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6:18: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6:18: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6:18: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5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0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這知識經濟的新世紀,半導體設計業是眾所矚目的智慧資本的產業,未來半導體設計產業業將會是如何的走向?在這個新的知識創新時代、新的產業架構經營管理,每天面臨不斷的技術創新或產品創新的挑戰,半導體設計公司如何能夠在創新的管理上取得領先?將會是取得半導體業或設計業領先位置的重要課題。
       半導體設計業的市場產值愈來愈高,市場顧客的變化也愈來愈,半導體設計業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當中繼續成長,他們的創新活動是如何與顧客進行互動,這主題相當值在此階段研究探討。
       本研究希望透過深入的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企業創新活動如何影響企業核心能力,並且探討這些創新活動與顧客之間的互動關係及知識內容,再加上半導體設計如何利用顧客資本增強自己公司的創新及轉變為企業核心能力,以瞭解半導體創新活動與顧客進行的情形,以做為半導體設計業的經營建議。
       本研究問題如下:
       1.探討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經營模式或管理模式?
       2.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情形?
       3.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與核心能力的互動關係?
       4.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的狀況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5.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情形如何?
       6.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如何轉化成為創新的知識,進而成為半導體設計業的核心能力?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致謝詞
     論文摘要
     本文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知識經濟的定義及內涵-----5
         壹、知識經濟→創新的經濟,創造知識的經濟-----5
       第二節 策略管理與產業競爭優勢-----5
         壹、產業分工價值鏈-----5
         貳、創新價值系統(價值網與價值鏈)-----8
         參、顧客價值認知-----9
         肆、創新策略-----11
         伍、本節小結(創新與顧客價值)-----13
       第三節 創新管理平台-----14
         壹、創新定義及內涵-----14
         貳、創新來源--創新之泉-----15
         參、創新類型-----18
         肆、創新活動-----22
         伍、核心能力-----27
         陸、創新生命週期與創新過程-----31
         柒、創新產品採用生命週期-----33
         捌、另一種的創新平台-----35
         玖、本節小結-----37
       第四節 知識管理-----40
         壹、知識的內涵-----40
         貳、知識創造及過程-----40
         參、第三代知識管理--吸收外部知識-----42
         肆、本節小結-----44
       第五節 智慧資本-----45
         壹、智慧慧資本的定義-----45
         貳、智慧資本的組成形式及分類-----45
         參、怎樣投資顧客資本-----46
         肆、顧客資本與人力資本及結構資本的關係-----46
         伍、本節小結-----48
       第六節 顧客資本管理-----49
         壹、顧客類型或分類-----49
         貳、新顧客關係互動-----50
         參、顧客資本之衡量-----52
         肆、顧客資本創造-----54
         伍、本節小結-----56
       第七節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58
         壹、由市場輸入知識--新產品開發與顧客參與-----58
         貳、顧客一個知識泉源-----67
         參、與顧客一道創新-----68
         肆、向顧客學習-----70
         伍、顧客與企業互動創造關係資本--顧客關係管理-----71
         陸、本節小結-----7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77
       第一節 研究方法-----77
       第二節 研究架構-----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83
     第四章 半導體產業研究-----85
       第一節 半導體產業的創新-----85
         壹、半導體產業的分類(Semiconductor Industry)-----85
         貳、半導體業的創新歷程-----87
         參、半導體業的技術創新-----88
       第二節 半導體半導體業的顧客轉變-----91
         壹、半導體業的顧客資本關係發展-----91
         貳、半導體業的顧客變化-----92
       第三節 半導體業的顧客轉變與產業創新互動-----96
         壹、顧客用途轉移及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變化與創新互動-----96
         貳、電子產業分工變化及國際產品生命週期轉變與半導體創新互動-----97
       第四節 半導體設計業的產業現況-----99
         壹、半導體體設計業的策略創新歷史-----99
         貳、半導體設計業的產值及規模-----100
         參、半導體設計業的績效-----101
       第五節 半導體設計業的未來發展-----103
         壹、半導體業的未來產值-----103
         貳、半導體業的未來創新及挑戰-----103
     第五章 個案探討─IC Design House-----105
       第一節 I公司簡介及產品介紹-----105
         壹、公司歷史沿革-----105
         貳、公司組織架構-----106
         參、I公司營運範疇-----107
         肆、主要產品之市場-----109
         伍、I公司之市場及產業競爭狀況-----109
         陸、環境分析--I公司發展遠景之有利與不利之環境因素-----112
         柒、I公司競爭優勢-----114
       第二節 I公司經營策略-----119
         壹、公司願景-----119
         貳、公司使命-----119
         參、公司價值觀-----119
         肆、公司管理哲學-----119
         伍、公司經營策略-----119
         陸、公司合作網絡-----119
         柒、行銷策略-----120
         捌、研發創新策略-----120
         玖、人力資本-----121
         壹拾、生產策略-----121
       第三節 I公司之價值分析-----122
         壹、I公司價值單元與價值活動--產業分工價值鏈-----122
         貳、創新的價值系統--價值網與價值鏈-----123
         參、顧客價值認知-----121
         肆、創新策略-----125
       第四節 創新管理平台-----128
         壹、創新定義及內涵-----128
         貳、創新來源--創新之泉-----128
         參、創新類型-----130
         肆、創新活動-----133
         伍、核心能力-----141
         陸、創新生命週期與創新過程-----145
         柒、創新產品採用生命週期-----147
       第五節 顧客資本管理-----153
         壹、I公司的顧客類型與分類-----153
         貳、I公司的新顧客關係互動-----157
         參、顧客資本之衡量-----159
         肆、顧客資本創造-----160
       第六節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162
         壹、由市場輸入知識--新產品開發與顧客參與-----162
         貳、顧客一個知識泉源--向顧客學習-----166
         參、與顧客一道創新-----168
         肆、顧客與企業互動創造關係資本--顧客關係管理-----1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5
         壹、半導體設計業顧客轉變與創新的互動-----175
         貳、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生產形態及地區對創新的影響-----176
       第二節 研究結論-----178
         壹、探討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經營模式或管理模式-----178
         貳、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情形-----179
         參、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與核心能力的互動關係-----180
         肆、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的狀況及有效的管理方法-----180
         伍、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情形如何-----183
         陸、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如何轉化成為創新的知識,進而成為半導體設計業的核心能力-----185
       第三節 研究建議-----187
         壹、對半導體設計產業之建議-----187
         貳、對後續研究之建議-----188
     參考資料-----189
     
     表目錄
     表2-2-1 創新與顧客價值系統分類整理-----13
     表2-3-1 創新的類型-----22
     表2-3-2 尋找科技來源的機制-----26
     表2-3-3 核心能力的移轉場所-----30
     表2-3-4 創新管理平台分類整理-----37
     表2-4-1 知識管理分類整理-----44
     表2-5-1 智慧資本分類整理-----48
     表2-6-1 顧客的轉變及變化-----51
     表2-6-2 顧客資本管理分類整理-----56
     表2-7-1 三種模式的比較-----68
     表2-7-2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75
     表4-1-1 主要的半導體材料及相關的應用領域-----85
     表4-1-2 半導體產品分類-----86
     表4-1-3 半導體業創新發展歷史-----87
     表4-1-4 半導體事業的時代變遷-----88
     表4-1-5 摩爾定率-----88
     表4-1-6 積體電路技術的發展概況-----89
     表4-1-7 積體電路MOS技術的發展概況-----89
     表4-2-1 早期積體電路使用之分類-----92
     表4-2-2 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的變化-----94
     表4-3-1 顧客轉變與半導體創新-----97
     表4-3-2 國際分工與半導體創新互動-----97
     表4-3-3 半導體廠商與各類顧客群的知識互動-----98
     表4-3-4 顧客採取不同生產方式時與半導體創新的互動-----98
     表4-4-1 全球前20大半導體設計公司-----100
     表4-4-2 半導體設計業公司數目-----101
     表4-4-3 民營企業經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102
     表4-5-1 2001-200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及成長率預估-----103
     表5-1-1 I公司歷史-----105
     表5-1-2 部門業務-----107
     表5-1-3 產品營業比重-----108
     表5-1-4 產品組合-----108
     表5-1-5 產品主要用途-----109
     表5-1-6 競爭區隔-----110
     表5-1-7 主要產品之銷售地-----110
     表5-1-8 市場預估-----113
     表5-1-9 產品內容及用途-----116
     表5-2-1 從業員工人數-----121
     表5-4-2 I公司架構知識與元件知識的創新-----131
     表5-4-3 I公司產品製程及管理創新類型-----131
     表5-4-4 I公司之共同解決顧客問題-----134
     表5-4-5 共同解決問題與核心能力-----135
     表5-4-6 顧客參與執行並整合新技術與公司核心能力-----137
     表5-4-7 實驗分類與公司核心能力-----137
     表5-4-8 實驗分類與顧客互動-----138
     表5-4-9 I公司科技來源的機制與輸入來源之互動關係-----140
     表5-4-10 I公司科技來源的機制與核心能力之互動-----141
     表5-4-11 I公司的實體資料庫-----142
     表5-4-12 產品生命週期與顧客群互動-----151
     表5-4-13 架構與元件知識創新與顧客組織內部人員的互動關係-----152
     表5-4-14 I公司創新類型與顧客組織內部人員的互動關係-----152
     表5-5-1 I公司顧客採購中心-----153
     表5-5-2 創新種類與顧客群的互動-----154
     表5-5-3 I公司顧客技術創新策略與顧客資本-----161
     表5-6-1 顧客知識泉源分類-----167
     表5-6-2 顧客知識與I公司知識之互動-----167
     表5-6-3 I公司顧客關係模式與知識的類型-----168
     表5-6-4 溝通互動之知識與機制-----173
     表6-1-1 國際分工與半導體創新互動-----176
     表6-1-2 半導體廠商與各類顧客群的知識互動-----177
     表6-2-1 I公司顧客技術創新策略與顧客資本-----182
     表6-2-2 I公司關係模式與知識的類型-----183
     表6-2-3 影響半導體設計業顧客資本成效的因素-----185
     
     圖目錄
     圖2-2-1 價值系統-----6
     圖2-2-2 一般價值鏈-----7
     圖2-2-3 價值創造流程-----9
     圖2-2-4 價值形成要素-----10
     圖2-2-5 超越持續的改進-----11
     圖2-3-1 科技知識的外部來源-----17
     圖2-3-2 產業創新的四種型態-----18
     圖2-3-3 架構知識與元件知識的創新-----19
     圖2-3-4 持續性與分裂性的技術改變-----20
     圖2-3-5 產品創新分類-----21
     圖2-3-6 知識創造和擴散活動-----23
     圖2-3-7 對外部科技來源的需求-----25
     圖2-3-8 美國電腦產業的新興研發模式-----27
     圖2-3-9 三種技能與知識-----28
     圖2-3-10 核心能力四個構面-----29
     圖2-3-11 創新模型與產品生命周期-----32
     圖2-3-12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34
     圖2-3-13 修正後的技術採用生命週期-----35
     圖2-4-1 知識創造的兩構面-----41
     圖2-4-2 四種知識轉換模式-----41
     圖2-5-1 智慧資本領航者-----47
     圖2-6-1 顧客生命週期-----49
     圖2-6-2 顧客角色的轉變-----50
     圖2-6-3 顧客資產模式-----55
     圖2-7-1 新產品定義情況的科技和市場因素-----59
     圖2-7-2 五種極端情況下的新產品開發過程-----60
     圖2-7-3 由市場輸入知識:傳統工具的最佳機會-----62
     圖2-7-4 市場研究技巧:同理心的設計-----64
     圖2-7-5 市場研究技巧:創造新市場-----66
     圖2-7-6 管理競爭基礎的改變-----69
     圖2-7-7 QFD矩陣的描述-----70
     圖2-7-8 領結的關係-----71
     圖2-7-9 鑽石的關係-----72
     圖2-7-10 市場交易關係-----73
     圖2-7-11 結盟創新關係-----73
     圖2-7-12 顯示顧客關係基礎的企業-----74
     圖3-1-1 研究方法-----77
     圖3-2-1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互動-----80
     圖4-1-1 半導體積體電路製造流程簡圖-----86
     圖4-1-2 DRAM產品的歷史-----90
     圖4-2-1 1999全球半導體應用需求分怖-----93
     圖4-4-1 半導體設計業歷史關點-----99
     圖4-4-2 半導體設計業成長比較-----102
     圖5-1-1 I公司組織價構圖-----106
     圖5-3-1 半導體產業價值鏈-----123
     圖5-3-2 I公司價值網示意圖-----124
     圖5-3-3 I公司的顧客價值認知-----125
     圖5-3-4 I公司的顧客價值認知之提昇-----126
     圖5-4-1 I公司的主要創新來源-----129
     圖5-4-2 持續性與分裂性的技術創新-----132
     圖5-4-3 I公司外部科技來源的需求-----139
     圖5-4-4 創新過程與顧客互動-----146
     圖5-4-5 I公司新產品開發與顧客互動-----147
     圖5-4-6 五種開發模式-----148
     圖5-4-7 顧客採用生命週期-----150
     圖5-5-1 I公司顧客生命週期-----154
     圖5-5-2 I公司顧客接觸互動管道-----155
     圖5-5-3 顧客接受創新意願-----156
     圖5-5-4 新顧客關係角色-----157
     圖5-5-5 顧客的創新接受度-----158
     圖5-6-1 I公司由市場輸入知識:傳統工具-----163
     圖5-6-2 市場研究技巧:同理心的設計-----164
     圖5-6-3 市場研究技巧:創造新市場-----166
     圖5-6-4 管理競爭基礎的改變-----169
     圖5-6-5 I公司標準品交易關係-----171
     圖5-6-6 多層面接觸互動關係-----172
     圖6-1-1 半導體創新變動軌跡-----175
     圖6-2-1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179
     圖6-2-2 顧客資本的維持收益-----182
     圖6-2-3 顧客資本創新力量-----184
     圖6-2-4 採用顧客知識創新流程-----186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致謝詞
     論文摘要
     本文目錄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知識經濟的定義及內涵-----5
         壹、知識經濟→創新的經濟,創造知識的經濟-----5
       第二節 策略管理與產業競爭優勢-----5
         壹、產業分工價值鏈-----5
         貳、創新價值系統(價值網與價值鏈)-----8
         參、顧客價值認知-----9
         肆、創新策略-----11
         伍、本節小結(創新與顧客價值)-----13
       第三節 創新管理平台-----14
         壹、創新定義及內涵-----14
         貳、創新來源--創新之泉-----15
         參、創新類型-----18
         肆、創新活動-----22
         伍、核心能力-----27
         陸、創新生命週期與創新過程-----31
         柒、創新產品採用生命週期-----33
         捌、另一種的創新平台-----35
         玖、本節小結-----37
       第四節 知識管理-----40
         壹、知識的內涵-----40
         貳、知識創造及過程-----40
         參、第三代知識管理--吸收外部知識-----42
         肆、本節小結-----44
       第五節 智慧資本-----45
         壹、智慧慧資本的定義-----45
         貳、智慧資本的組成形式及分類-----45
         參、怎樣投資顧客資本-----46
         肆、顧客資本與人力資本及結構資本的關係-----46
         伍、本節小結-----48
       第六節 顧客資本管理-----49
         壹、顧客類型或分類-----49
         貳、新顧客關係互動-----50
         參、顧客資本之衡量-----52
         肆、顧客資本創造-----54
         伍、本節小結-----56
       第七節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58
         壹、由市場輸入知識--新產品開發與顧客參與-----58
         貳、顧客一個知識泉源-----67
         參、與顧客一道創新-----68
         肆、向顧客學習-----70
         伍、顧客與企業互動創造關係資本--顧客關係管理-----71
         陸、本節小結-----7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77
       第一節 研究方法-----77
       第二節 研究架構-----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83
     第四章 半導體產業研究-----85
       第一節 半導體產業的創新-----85
         壹、半導體產業的分類(Semiconductor Industry)-----85
         貳、半導體業的創新歷程-----87
         參、半導體業的技術創新-----88
       第二節 半導體半導體業的顧客轉變-----91
         壹、半導體業的顧客資本關係發展-----91
         貳、半導體業的顧客變化-----92
       第三節 半導體業的顧客轉變與產業創新互動-----96
         壹、顧客用途轉移及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變化與創新互動-----96
         貳、電子產業分工變化及國際產品生命週期轉變與半導體創新互動-----97
       第四節 半導體設計業的產業現況-----99
         壹、半導體體設計業的策略創新歷史-----99
         貳、半導體設計業的產值及規模-----100
         參、半導體設計業的績效-----101
       第五節 半導體設計業的未來發展-----103
         壹、半導體業的未來產值-----103
         貳、半導體業的未來創新及挑戰-----103
     第五章 個案探討─IC Design House-----105
       第一節 I公司簡介及產品介紹-----105
         壹、公司歷史沿革-----105
         貳、公司組織架構-----106
         參、I公司營運範疇-----107
         肆、主要產品之市場-----109
         伍、I公司之市場及產業競爭狀況-----109
         陸、環境分析--I公司發展遠景之有利與不利之環境因素-----112
         柒、I公司競爭優勢-----114
       第二節 I公司經營策略-----119
         壹、公司願景-----119
         貳、公司使命-----119
         參、公司價值觀-----119
         肆、公司管理哲學-----119
         伍、公司經營策略-----119
         陸、公司合作網絡-----119
         柒、行銷策略-----120
         捌、研發創新策略-----120
         玖、人力資本-----121
         壹拾、生產策略-----121
       第三節 I公司之價值分析-----122
         壹、I公司價值單元與價值活動--產業分工價值鏈-----122
         貳、創新的價值系統--價值網與價值鏈-----123
         參、顧客價值認知-----121
         肆、創新策略-----125
       第四節 創新管理平台-----128
         壹、創新定義及內涵-----128
         貳、創新來源--創新之泉-----128
         參、創新類型-----130
         肆、創新活動-----133
         伍、核心能力-----141
         陸、創新生命週期與創新過程-----145
         柒、創新產品採用生命週期-----147
       第五節 顧客資本管理-----153
         壹、I公司的顧客類型與分類-----153
         貳、I公司的新顧客關係互動-----157
         參、顧客資本之衡量-----159
         肆、顧客資本創造-----160
       第六節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162
         壹、由市場輸入知識--新產品開發與顧客參與-----162
         貳、顧客一個知識泉源--向顧客學習-----166
         參、與顧客一道創新-----168
         肆、顧客與企業互動創造關係資本--顧客關係管理-----17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7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5
         壹、半導體設計業顧客轉變與創新的互動-----175
         貳、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生產形態及地區對創新的影響-----176
       第二節 研究結論-----178
         壹、探討瞭解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經營模式或管理模式-----178
         貳、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情形-----179
         參、研究瞭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新活動與核心能力的互動關係-----180
         肆、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的狀況及有效的管理方法-----180
         伍、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情形如何-----183
         陸、研究探討半導體設計業的顧客資本如何轉化成為創新的知識,進而成為半導體設計業的核心能力-----185
       第三節 研究建議-----187
         壹、對半導體設計產業之建議-----187
         貳、對後續研究之建議-----188
     參考資料-----189
     
     表目錄
     表2-2-1 創新與顧客價值系統分類整理-----13
     表2-3-1 創新的類型-----22
     表2-3-2 尋找科技來源的機制-----26
     表2-3-3 核心能力的移轉場所-----30
     表2-3-4 創新管理平台分類整理-----37
     表2-4-1 知識管理分類整理-----44
     表2-5-1 智慧資本分類整理-----48
     表2-6-1 顧客的轉變及變化-----51
     表2-6-2 顧客資本管理分類整理-----56
     表2-7-1 三種模式的比較-----68
     表2-7-2 創新與顧客資本之互動-----75
     表4-1-1 主要的半導體材料及相關的應用領域-----85
     表4-1-2 半導體產品分類-----86
     表4-1-3 半導體業創新發展歷史-----87
     表4-1-4 半導體事業的時代變遷-----88
     表4-1-5 摩爾定率-----88
     表4-1-6 積體電路技術的發展概況-----89
     表4-1-7 積體電路MOS技術的發展概況-----89
     表4-2-1 早期積體電路使用之分類-----92
     表4-2-2 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的變化-----94
     表4-3-1 顧客轉變與半導體創新-----97
     表4-3-2 國際分工與半導體創新互動-----97
     表4-3-3 半導體廠商與各類顧客群的知識互動-----98
     表4-3-4 顧客採取不同生產方式時與半導體創新的互動-----98
     表4-4-1 全球前20大半導體設計公司-----100
     表4-4-2 半導體設計業公司數目-----101
     表4-4-3 民營企業經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102
     表4-5-1 2001-200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及成長率預估-----103
     表5-1-1 I公司歷史-----105
     表5-1-2 部門業務-----107
     表5-1-3 產品營業比重-----108
     表5-1-4 產品組合-----108
     表5-1-5 產品主要用途-----109
     表5-1-6 競爭區隔-----110
     表5-1-7 主要產品之銷售地-----110
     表5-1-8 市場預估-----113
     表5-1-9 產品內容及用途-----116
     表5-2-1 從業員工人數-----121
     表5-4-2 I公司架構知識與元件知識的創新-----131
     表5-4-3 I公司產品製程及管理創新類型-----131
     表5-4-4 I公司之共同解決顧客問題-----134
     表5-4-5 共同解決問題與核心能力-----135
     表5-4-6 顧客參與執行並整合新技術與公司核心能力-----137
     表5-4-7 實驗分類與公司核心能力-----137
     表5-4-8 實驗分類與顧客互動-----138
     表5-4-9 I公司科技來源的機制與輸入來源之互動關係-----140
     表5-4-10 I公司科技來源的機制與核心能力之互動-----141
     表5-4-11 I公司的實體資料庫-----142
     表5-4-12 產品生命週期與顧客群互動-----151
     表5-4-13 架構與元件知識創新與顧客組織內部人員的互動關係-----152
     表5-4-14 I公司創新類型與顧客組織內部人員的互動關係-----152
     表5-5-1 I公司顧客採購中心-----153
     表5-5-2 創新種類與顧客群的互動-----154
     表5-5-3 I公司顧客技術創新策略與顧客資本-----161
     表5-6-1 顧客知識泉源分類-----167
     表5-6-2 顧客知識與I公司知識之互動-----167
     表5-6-3 I公司顧客關係模式與知識的類型-----168
     表5-6-4 溝通互動之知識與機制-----173
     表6-1-1 國際分工與半導體創新互動-----176
     表6-1-2 半導體廠商與各類顧客群的知識互動-----177
     表6-2-1 I公司顧客技術創新策略與顧客資本-----182
     表6-2-2 I公司關係模式與知識的類型-----183
     表6-2-3 影響半導體設計業顧客資本成效的因素-----185
     
     圖目錄
     圖2-2-1 價值系統-----6
     圖2-2-2 一般價值鏈-----7
     圖2-2-3 價值創造流程-----9
     圖2-2-4 價值形成要素-----10
     圖2-2-5 超越持續的改進-----11
     圖2-3-1 科技知識的外部來源-----17
     圖2-3-2 產業創新的四種型態-----18
     圖2-3-3 架構知識與元件知識的創新-----19
     圖2-3-4 持續性與分裂性的技術改變-----20
     圖2-3-5 產品創新分類-----21
     圖2-3-6 知識創造和擴散活動-----23
     圖2-3-7 對外部科技來源的需求-----25
     圖2-3-8 美國電腦產業的新興研發模式-----27
     圖2-3-9 三種技能與知識-----28
     圖2-3-10 核心能力四個構面-----29
     圖2-3-11 創新模型與產品生命周期-----32
     圖2-3-12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34
     圖2-3-13 修正後的技術採用生命週期-----35
     圖2-4-1 知識創造的兩構面-----41
     圖2-4-2 四種知識轉換模式-----41
     圖2-5-1 智慧資本領航者-----47
     圖2-6-1 顧客生命週期-----49
     圖2-6-2 顧客角色的轉變-----50
     圖2-6-3 顧客資產模式-----55
     圖2-7-1 新產品定義情況的科技和市場因素-----59
     圖2-7-2 五種極端情況下的新產品開發過程-----60
     圖2-7-3 由市場輸入知識:傳統工具的最佳機會-----62
     圖2-7-4 市場研究技巧:同理心的設計-----64
     圖2-7-5 市場研究技巧:創造新市場-----66
     圖2-7-6 管理競爭基礎的改變-----69
     圖2-7-7 QFD矩陣的描述-----70
     圖2-7-8 領結的關係-----71
     圖2-7-9 鑽石的關係-----72
     圖2-7-10 市場交易關係-----73
     圖2-7-11 結盟創新關係-----73
     圖2-7-12 顯示顧客關係基礎的企業-----74
     圖3-1-1 研究方法-----77
     圖3-2-1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互動-----80
     圖4-1-1 半導體積體電路製造流程簡圖-----86
     圖4-1-2 DRAM產品的歷史-----90
     圖4-2-1 1999全球半導體應用需求分怖-----93
     圖4-4-1 半導體設計業歷史關點-----99
     圖4-4-2 半導體設計業成長比較-----102
     圖5-1-1 I公司組織價構圖-----106
     圖5-3-1 半導體產業價值鏈-----123
     圖5-3-2 I公司價值網示意圖-----124
     圖5-3-3 I公司的顧客價值認知-----125
     圖5-3-4 I公司的顧客價值認知之提昇-----126
     圖5-4-1 I公司的主要創新來源-----129
     圖5-4-2 持續性與分裂性的技術創新-----132
     圖5-4-3 I公司外部科技來源的需求-----139
     圖5-4-4 創新過程與顧客互動-----146
     圖5-4-5 I公司新產品開發與顧客互動-----147
     圖5-4-6 五種開發模式-----148
     圖5-4-7 顧客採用生命週期-----150
     圖5-5-1 I公司顧客生命週期-----154
     圖5-5-2 I公司顧客接觸互動管道-----155
     圖5-5-3 顧客接受創新意願-----156
     圖5-5-4 新顧客關係角色-----157
     圖5-5-5 顧客的創新接受度-----158
     圖5-6-1 I公司由市場輸入知識:傳統工具-----163
     圖5-6-2 市場研究技巧:同理心的設計-----164
     圖5-6-3 市場研究技巧:創造新市場-----166
     圖5-6-4 管理競爭基礎的改變-----169
     圖5-6-5 I公司標準品交易關係-----171
     圖5-6-6 多層面接觸互動關係-----172
     圖6-1-1 半導體創新變動軌跡-----175
     圖6-2-1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179
     圖6-2-2 顧客資本的維持收益-----182
     圖6-2-3 顧客資本創新力量-----184
     圖6-2-4 採用顧客知識創新流程-----18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41en_US
dc.title (題名)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與顧客資本互動關係之研究探討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參考資料
     一、外文翻譯---書本
     (1) Amidom, Debra M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Knowledge Economy--The Ken Awakening (金周英&田克錄&侯世昌&陳勁 等譯,台北: 米娜貝爾出版,民90年
     (2) Bovet , David & Martha, Joseph (2000), Value Nets--Breaking the supply Chian to Unlock Hidden Profits (價值網),陳琇玲 譯,台北:商周出版,2001年
     (3) Drucker , Peter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erpreneurship (在創企業生機---彼得,杜拉克談創新與創業),楊子江&王美音 譯,台北:卓越出版,1985年
     (4) Edvinsson, Leif & Malone , Michael S.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roots 林大容 譯,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
     (5) Grove, Andrew S.,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How to Exploit the Crisis Points That Challenge Every Company and Career, (10倍速時代),王平原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6) Hamel , Gary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啟動革命),李田樹&李芳齡 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001年
     (7) Hamel, Gary & Prahalad, (2000) Competing for future--Breahthrough strategies for seizing control of your industry and creating the markets of tomorrow (競爭大未來),顧淑馨 譯,台北:智庫文化出版,1996年
     (8) Jackson, Tim (1998), Inside Intel, (英特爾三十年風雲),陳建成&陳信達 譯,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1998年
     (9) Leonard-Barton, Dorothy (1995)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知識創新之泉),王美音譯,台北:遠流出版 1998年
     (10) Moor, Geoffrey A. (1995) Inside The Tornado: Marketing Strategies from Silicon Valley``s cutting Edge (龍捲風暴),陳正平譯,台北: 麥田出版,1996年
     (11) Moor , Geoffrey A. (1991&1999) Crossing The Chasm: Marketing and Selling High-Tech products to Mainstream Customers (跨越鴻溝),陳正平譯,台北:臉譜出版,2000年
     (12) Nonaka, Ikujiro & Takeeuchi, Hirotaka,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創新求勝),楊子江& 王美音譯,台北:遠流,1997年
     (13) Porter , Michael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競爭優勢),李明軒& 邱如美合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999年
     (14) Stewart, Thomas A.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 (智慧資本),宋偉航 譯,台北:智庫文化,1999年
     (15) Thompson, Harvey, The Customer-centered Enterprise (企業獲利之顧客觀點),蔡佳珍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6) Tsuyoshi, Kawanish, 日本IC教父川西剛--我的半導體經營哲學,蕭秋梅譯,台北:大塊文化,1999年
     (17) Turton, Richard, The Quantum Dot, (IC如何創新),李雅明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0年
     (18) Drucker , Peter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erpreneurship (創新與創業精神),李田樹 蕭富峰 譯,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
     二、英文部份--書本
     (1) Blattberg & Getz & Thomas, Customer Equity--Building and managing relationships as valuable assets,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2) Christensen, Clayton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New York, First Harper Business, 2000
     (3) Kotler, Philip, Kotler on Marketing--How to create,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 Great Britain, Simon&Schuster UK Ltd, 2001
     (4) Kaplan, Robert S. & Norton, David P., The St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Boston, 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5) Mckenzie, Ray & DMR consulting center, The Relationship-Based Enterprise--powering business success through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Taipei, McGraw-Hill Ryerson,2001
     三、英文部份--論文
     (1) Abernathy, Willian J. & Utterback , James M., "Patter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over time and in historical context,
     (2) Chang & Tsai, "Finding the niche position--competion strategy of Taiwan``s IC design industry," Technovation, 22 (2002), Page101-111
     (3) Davenport, Thomas H. & Harris, Jeanne G. & Kohli, Ajay K., "How do they know their customers so well ? " , MIT Slo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1
     (4) Eppinger, Steven D., "Innovation at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1
     (5) Grossman, Mark, "The shape of companies to come", Electronics Journal , November, 1998
     (6) Hammer, Michael,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Future of six Sigma,"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0, page 26-32
     (7) Iansiti, Marco & West, Jonathan, "Technology Integration--Turning Great Research into Great Produc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7
     (8) Johnson, Lauren Keller, The Real Value of Customer Loyalty,"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2,
     (9) Leonard, Dorothy & Swap, Walter,"Guru in the Gar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2000,page 71-82
     (10) Langlois, Richard N. & Steinnmueller, W. Edward, " Strategy and Circumstance: The Response of American firm to Japanese Competion in Semiconductor, 1980-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trat. Mgmt. J,.21: 1163-1173, 2000
     (11) Nunes, Paul F.&. Johnson, Drian A, "Are some Customer More Equal than Oth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2001, page 37-50
     (12) Prahalad & Ramaswamy, VenKatram, "Co-opting customer Compete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2000
     (13) Senge, Peter M. and Carstedt, Goran, " Innovating Our Way to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2001
     (14) Seybold, Patricia B., "Get Inside the live of Your Custom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2001, page 81-89
     (15) Thomke, Stefan, "Enlightened Experiment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February, 2001
     (16) Ulwick, Anthony W., "Turn Customer input into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2, page 91-97
     (17) Vandermerwe, Sandra, " How Increasing Value to Customer Improve Business Results,"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2000, Page 27-37
     (18) Zipkin, Paul, " The limit of Mass Customization, "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2001
     四、中文部份--書本部份
     (1) 于卓民,國際企業環境與管理,台北:華泰出版,2000年9月
     (2)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2001年
     (3) 李雅明,半導體的故事,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99年
     (4) 吳思華,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1999年
     (5) 莊達人,VLSI製造技術,台北:高立圖書公司,中華民國84年
     (6) 楊丁元&陳慧玲,業競天擇--高科技產業生態,台北:工商時報社,1996年
     (7) 張俊彥&游伯龍,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台北:時報出版,2002年
     五、中文部份--論文部份
     (1) 李仁芳,「第三代 "知識管理"」,數位時代網站,2001年
     (2) 李仁芳,「由諜對諜到攜手打拼-透過網路,與顧客共創價值」,數位時代網站【創新&知識管理專欄】,1999年
     (3) 李仁芳,「歡愉經濟,才是創新經濟」,數位時代網站【創新與知識管理】,(2000年)
     (4) 李仁芳,「LKK的波特,與3.5版知識管理」,數位時代網站【創新&知識管理專欄】,(2000年)
     (5) 李仁芳&張如蓮,「高科技事業中創新類型與組織知識創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85年
     (6) 李仁芳&蔡博文,「台灣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技術知識連結關係之研究--以系統單晶片(SOC)為&」,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90年
     (7) 吳思華,「用創新打造優質企業」,EMBA世界經理文摘網站,2001年
     (8) 賴士葆,「技術與創新」,商學總論,台北:麥田出版,1996年
     六、網站
     1. Web side: http:// " www.fsa.org" , 2002
     2. Web side: http: //" www.digitimes.com.tw",200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