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奇萊族(Sakizaya人)的研究
作者 陳俊男
貢獻者 林修澈
陳俊男
日期 1999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6:29:03 (UTC+8)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根據前人研究與田野採訪,對Sakizaya人試著作全面性的描述。除了緒論與結論,本論文共分四個章節,十三個小節,各章節摘要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章民族分類下的奇萊族(Sakizaya人):依據文獻來看歷來各學著與官方對臺灣原住民族有著各種的分類,而Sakizaya人一直沒有被看作一個民族。就目前的分類,Sakizaya人是被歸類於阿美族之下。在阿美族內部也因不同的考量,Sakizaya人位階上也有所不同。
       第二章奇萊族(Sakizaya人)的社會文化:據口傳,Sakizaya人很早就已經居在花蓮奇萊平原上。而十七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就已經與Sakizaya人有接觸。根據西班牙與荷關文獻記載,十七世紀左右,臺灣北部到東部花蓮溪口的海岸地帶在當時自成一個互動圈,彼此間通行一種叫做巴賽的語言。Sakizaya人亦為互動圈中的一份子,又因為居於立霧溪與花蓮溪兩流域的聯絡樞紐位置,似乎讓Sakizaya人兼具有兩流域的文化特色。Sakizaya人在歷史的發展裡,始終與阿美族的荳蘭系與七腳川系為奇萊平原上的要角。Sakizaya人的人口一度呈現高成長狀態,不過在經歷加禮宛事件後,造成Sakizaya人的人數減少、人口外流,並在奇萊平原以外的區域建立新的部落Sakizaya人因與阿美族人密切的交流和通婚下,彼此在習俗祭典上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不過語言仍然成為雙刃辨識的重要依據。
       第三章影響奇萊族(Sakizaya人)的重要事件:西元一八七八年的加禮宛事件,是造成Sakizaya人走上衰敗與流亡的關鍵。原本為奇萊平原的主要組成人口,轉眼間由主角變成配角,漸漸地受人遺忘,而後被日據時期的人類學者之歸類於阿美族裡。民國八0年代。在國防力量的東移政策下,佳山機場的興建成為保存國防戰力的特效藥,但也帶來Sakizaya人的長期夢魘。廢村以及部落成為軍事重地後,原本人口不多,文化保存不易的Sakizaya人更加雪上加霜,Sakizaya人的未來籠罩著一片渾沌不明。
       第四章奇萊族(Sakizaya人)的認同與認定:民族定義由早期的客觀論而改變成主觀論,在學術界以及行政質務上也有所不同,至少目前民族定義仍餐在持續發展狀態。Sakizaya人長期與阿美族的互動下,多半會認同阿美族,儘管如此,與其他阿美族地域群不同之處,在於Sakizaya人仍然具有強烈的Sakizaya人意識,從至今仍然保有Sakizaya人自稱便可得知。不同的語言,逐漸Sakizaya人或是阿美族人意識到雙方的差異,Sakizaya人究竟是不是阿美族,將是Sakizay人與阿美族人未來必須思考的課題。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84259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8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修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俊男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俊男zh_TW
dc.date (日期) 199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6:29: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6:29: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6:29: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58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13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4259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根據前人研究與田野採訪,對Sakizaya人試著作全面性的描述。除了緒論與結論,本論文共分四個章節,十三個小節,各章節摘要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章民族分類下的奇萊族(Sakizaya人):依據文獻來看歷來各學著與官方對臺灣原住民族有著各種的分類,而Sakizaya人一直沒有被看作一個民族。就目前的分類,Sakizaya人是被歸類於阿美族之下。在阿美族內部也因不同的考量,Sakizaya人位階上也有所不同。
       第二章奇萊族(Sakizaya人)的社會文化:據口傳,Sakizaya人很早就已經居在花蓮奇萊平原上。而十七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就已經與Sakizaya人有接觸。根據西班牙與荷關文獻記載,十七世紀左右,臺灣北部到東部花蓮溪口的海岸地帶在當時自成一個互動圈,彼此間通行一種叫做巴賽的語言。Sakizaya人亦為互動圈中的一份子,又因為居於立霧溪與花蓮溪兩流域的聯絡樞紐位置,似乎讓Sakizaya人兼具有兩流域的文化特色。Sakizaya人在歷史的發展裡,始終與阿美族的荳蘭系與七腳川系為奇萊平原上的要角。Sakizaya人的人口一度呈現高成長狀態,不過在經歷加禮宛事件後,造成Sakizaya人的人數減少、人口外流,並在奇萊平原以外的區域建立新的部落Sakizaya人因與阿美族人密切的交流和通婚下,彼此在習俗祭典上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不過語言仍然成為雙刃辨識的重要依據。
       第三章影響奇萊族(Sakizaya人)的重要事件:西元一八七八年的加禮宛事件,是造成Sakizaya人走上衰敗與流亡的關鍵。原本為奇萊平原的主要組成人口,轉眼間由主角變成配角,漸漸地受人遺忘,而後被日據時期的人類學者之歸類於阿美族裡。民國八0年代。在國防力量的東移政策下,佳山機場的興建成為保存國防戰力的特效藥,但也帶來Sakizaya人的長期夢魘。廢村以及部落成為軍事重地後,原本人口不多,文化保存不易的Sakizaya人更加雪上加霜,Sakizaya人的未來籠罩著一片渾沌不明。
       第四章奇萊族(Sakizaya人)的認同與認定:民族定義由早期的客觀論而改變成主觀論,在學術界以及行政質務上也有所不同,至少目前民族定義仍餐在持續發展狀態。Sakizaya人長期與阿美族的互動下,多半會認同阿美族,儘管如此,與其他阿美族地域群不同之處,在於Sakizaya人仍然具有強烈的Sakizaya人意識,從至今仍然保有Sakizaya人自稱便可得知。不同的語言,逐漸Sakizaya人或是阿美族人意識到雙方的差異,Sakizaya人究竟是不是阿美族,將是Sakizay人與阿美族人未來必須思考的課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自序
     論文提要
     目錄-----i
     表次-----ii
     圖次-----iii
     緒論-----1
     第一章 民族分類下的奇萊族(Saizaya人)-----4
       第一節 學者對原住民之分類-----4
       第二節 官方的原住民分類-----21
       第三節 奇萊族(Sakizaya人)的位屬-----29
     第二章 奇萊族(Sakizaya人)的社會文化-----36
       第一節 聚落與遷徙-----36
       第二節 人口的分佈-----51
       第三節 語言-----55
       第四節 通婚-----65
       第五節 禮俗祭典-----68
     第三章 影響奇萊族(Sakizaya人)的重要事件-----74
       第一節 Takoboan事件(加禮宛事件)-----75
       第二節 佳山機場的興建-----89
       第三節 對奇萊族(Sakizaya人)的影響-----94
     第四章 奇萊族(Sakizaya人)的認同與認定-----96
       第一節 奇萊族(Sakizaya人)的認同意識-----96
       第二節 民族的認定標準-----101
     結論-----113
     參考文獻-----116
     
     表次
     表一 黃叔璥的臺灣原住民族分類-----6
     表二 臺灣原住民族分類比較(國民政府來台後)-----17
     表三 平埔族分類一覽表-----18
     表四 臺灣府志有關原住民分類一覽表-----23
     表五 Sakizaya人在奇萊平原建立的部落-----30
     表六 Sakizaya人於文獻記錄的名稱演變(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末)-----32
     表七 Sakizaya人在阿美族分類中的位階-----34
     表八 十九世紀末南勢阿美人口統計-----51
     表九 一九三三年Sakizaya部落人口統計-----53
     表十 目前Sakizaya部落人口統計-----54
     表十一 阿美語與Sakizaya語元音、輔音一覽表-----56
     表十二 Sakizaya語和阿美語詞彙比較(一)-----58
     表十三 Sakizaya語和阿美語詞彙比較(二)-----60
     表十四 Kalyawan語借用Sakizaya語詞彙一覽表-----64
     表十五 Kasyusuan部落婚配狀況-----66
     表十六 Sakizaya人大事一覽表-----74
     表十七 達固部灣事件戰役經過一覽表-----76
     表十八 達固部灣事件清國官方史料與日籍資料差異比較-----83
     表十九 阿美族人看待Sakizaya人情形表-----97
     表二十 Sakizaya人的意識表現-----98
     表二十一 Sakizaya人認定一覽表-----100
     表二十二 認定與認同之差異-----110
     
     圖次
     圖一 臺灣之主要山脈-----37
     圖二 Sakizaya人早期部落分佈-----39
     圖三 十七世紀花蓮平原民族分佈-----43
     圖四 十八世紀初花蓮平原民族分佈-----45
     圖五 Sakizaya人部落分佈現況-----47
     圖六 達固部灣(Takoboan)事件戰役圖-----79
     圖七 Sakizaya人流亡路線-----81
     圖八 國福里位置圖-----9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84en_US
dc.title (題名) 奇萊族(Sakizaya人)的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