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世孟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賴光真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賴光真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4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0-May-2016 16:37:1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0-May-2016 16:37:1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0-May-2016 16:37:17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10000746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16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教育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學區劃分之適切合理為實施學區制度之根本,我國國民中學學區劃分尚未臻於理想,而教育行政機關缺乏具體之學區劃分模式,現有學區劃分模式之學術研究亦存在著目標、設施吸引力假設及方法論上的諸多問題。為圖改善之,本研究嘗試應用「多準則評估」方法,建立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模式。模式之操作分為三階段十步驟: 第一階段:前置作業,主要工作在於進行步驟一「界定劃分範圍及對象」。本研究建議學區劃分應將區域內所轄範圍及所有相關學校全面納入,以通盤檢討方式進行規劃,並以里為劃分基本單位,同時應掌握各里新生人數、各校一年級之班級數與新生容納量上限。 第二階段:多準則評估。包括步驟二「界定評估準則並決定其相對權重」,本研究界定之評估準則包括「通學距離之違近」、「通學道路之安全性」、「通學環境之適宜性」及「學生家長心理意願」等四項,其相對權重之求取得以德爾菲層級程序法設計問卷獲得。步驟三「里校適配值評估」,本研究採取問卷方式獲取各里居民對里校適配值之評估資料,惟其中距離一項可以實測值代替。步驟四「篩選備選學校」,本研究建議以1500公尺臨界距離及里校適配值評估問卷所得資料進行篩選,以縮小模式操作工作量。步驟五「整合評估值與各評估準則相對權重」,將步驟二至四所得結果加以整合,求得里校適配值分數。步驟六「各校備選里排序」,各校將備選里依里校適配值分數高低排序,以備分派。 第三階段:學區分派。包括步驟七「各校依序抓取各備選里為學區」及步驟八「重複分派之排除」之反覆操作,進行學區之初步分派。步驟九「分派剩餘之處理」,依據若干界定之規則,將初步分派剩餘之里作適當的分派。步驟十「策略性調整」,將前述分派所得而未盡理想之情形作一合理的調整。 為驗證模式之效用,本研究以臺北市八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為個案實證研究對象。結果發現,模式劃分所得學區之整體里校適配值,較原實際學區提高約37.43%,學區分派情形發生變動的121個里及63所學校中,有107個里及49所學校之里校適配值得分獲得提高,並同時能解決若干現行作業之缺失,顯示模式具有相當之價值。不過,本模式在部分環節上尚未完全標準化,資料蒐集與學校規模控制上亦仍有待進一步改善之處。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辭 論文提要 目次 圖表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0 第二章 學區問題與相關研究探討 第一節 國民中學設施、學區性質與學區劃分原則-----13 第二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現況與問題-----24 第三節 學區劃分模式相關研究之評述-----41 第三章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模式之建立 第一節 多準則評估方法-----59 第二節 評估準則與其衡量法-----64 第三節 評估準則加權法-----72 第四節 其他考慮因素-----85 第五節 模式建立-----93 第四章 個案實證研究之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界定劃分範圍及對象-----99 第二節 評估準則相對權重之決定-----103 第三節 里校適配值評估-----106 第四節 篩選備選學校-----109 第五章 學區劃分模式個案實證研究 第一節 評估準則相對權重-----111 第二節 個案實證研究結果-----117 第三節 模式效用之評析-----16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74 第二節 建議-----176 參考文獻-----181 附錄一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現況及相關問題-----200 附錄二 國民中學學區相關法令彙編-----207 附錄三 國民中學學校規模效應研究一覽表-----217 附錄四 臺北市八十學年度各里國中一年級新生人數及八十二學年度各里國中一年級一年級新生推估人數-----222 附錄五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第一回合)-----224 附錄六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第二回合)-----226 附錄七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通盤檢討意見調查問卷-----231 附錄八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通盤檢討意見調查問卷一里校適配值統計總表-----233 附錄九 臺北市八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狀況圖-----252 附錄十 應用模式劃分所得之臺北市八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狀況圖-----254 圖表目次 壹、圖目次 圖1-1 研究流程-----12 圖2-1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調整及國中新生分發作業程序-----27 圖2-2 大直與北安國中學區狀況圖-----34 圖2-3 臺北市部分國民中學學區跨越交通幹道狀況圖-----34 圖2-4 臺北市部分國民中學學區未成整體狀況圖-----35 圖2-5 臺北市部分國民中學學校與學區關係狀況圖-----36 圖2-6 百齡國中與士林國中學區狀況圖-----38 圖2-7 中地體系之六邊形市場地區分布-----41 圖2-8 垂直等分線劃法-----42 圖2-9 方格型態之境界線-----42 圖2-10 假設境界線與實際境界線的關係-----43 圖2-11 考慮規模或吸引力因素時,二設施間服務範圍之境界線-----43 圖2-12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53 圖2-13 Brown & Sanders的遷移決策過程理念架構-----56 圖3-1 兒童通學與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率-----67 圖3-2 AHP層級結構示意圖-----77 圖3-3 AHP成對比較正倒值矩陣-----79 圖3-4 DHP法流程圖-----83 圖3-5 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多準則評估模式-----95 圖5-1 初步分派後敦化等十二所國中學區狀況圖-----127 圖5-2 初步分派後新興與成淵二所國中學區狀況圖-----130 圖5-3 初步分派後大直與陽明二所國中學區狀況圖-----131 貳、表目次 表1-1 國民中學學生越區就讀比例-----3 表2-1 設施及設施區位問題之分類-----15 表2-2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單純複合情形-----28 表2-3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跨行政區情形-----28 表2-4 臺北市各里學區歸屬單純複合情形-----29 表2-5 臺北市各里學生可能就讀校數情形-----30 表2-6 臺北市各里學生就近入學情形-----32 表2-7 臺北市住宅至學區內國中之距離-----33 表2-8 臺北市各里里中心點至學區國民中學距離-----33 表2-9 復勢等15個共同學區里學生流向統計表-----37 表2-10 介壽等44所國中學生來源統計表-----39 表2-11 臺北市各國民中學學校規模與班級規模相關問題統計表-----40 表3-1 各種多目標規劃方法之優缺點-----63 表3-2 AHP法之九點評比量尺-----78 表3-3 一致性檢定之隨機指數值-----81 表3-4 學校規模經濟研究建議之國中最適學校規模-----92 表4-1 區分為兩個劃分單位之里與其區分方式-----100 表4-2 臺北市各國民中學班級數、一年級班級數與一年級新生容納量上限-----102 表4-3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第一回合個別受試者填答情形與一致性檢定-----104 表4-4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實施對象-----105 表4-5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通盤檢討意見調查問卷」寄發與回收情形-----108 表4-6 各國各項研究所得之合理通學距離或時間值-----110 表5-1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個別受試者填答情形與一致性檢定-----112 表5-2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團體受試者評估情形次數分配-----112 表5-3 「國民中學學區劃分評估準則相對權重調查問卷」團體受試者填答情形之算術平均數、標準差及幾何平均數-----113 表5-4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通盤檢討意見調查問卷」統計表-----118 表5-5 初步分派後毗鄰學校之收受量差異情形-----131 表5-6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分派過程-----133 表5-7 臺北市八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學實際學區與應用模式分派所得之學區對照表-----155 表5-8 模式分派後,分派結果發生變動之里與其里校適配值變動情形-----164 表5-9 模式分派後各校里校適配值總分之變動情形-----167 表5-10 金華國中學區對照與適配值升降情形-----168 表5-11 興福國中學區對照與適配值升降情形-----170 表5-12 模式分派後,各校班級規模與學校規模之變動情形-----171 表5-13 八十二學年度實際學區與本模式操作所得學區狀況下之一年級班級規模差異對照表-----172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746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模式之建立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