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以我國保險業與金融機構間關係為例
作者 彭金隆
貢獻者 司徒達賢<br>于卓民
彭金隆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8:50:06 (UTC+8)
摘要   面對環境變動劇烈的今日,企業如何兼顧「彈性」與「穩定」,必然是一項重要的策略議題。由於組織無法擁有所有之資源,勢必無法「獨善其身」而必須與其他組織「互通有無」,組織間關係便應運而生。然而組織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顯然無法對每一項網絡關係,均維持高涉入程度的密切夥伴關係。所以組織間是如何決定彼此連結關係之強度,究竟應該採取強連結或弱連結關係?以及後續關係將如何改變?則是本研究主要探討之二大問題。
  本研究在分析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有別於過去以社會網絡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為主軸的研究取向,而是採取實質選擇權理論觀點進行分析,主要之目的在於更精確掌握網絡連結關係之動態性及多面向考量,並根據此一角度提出分析組織網絡連結關係強弱選擇與改變之理論架構。為驗證相關研究假設,本研究以我國保險業與金融機構間之網絡合作關係為對象,共收集111份合作關係樣本進行實證研究。
  首先,本研究在「組織網絡連結關係選擇模式」指出,在各種不確定性存在之情況下,組織與其他組織間,如果先建立一個弱連結關係,由於其具有權利與責任不對等的選擇權特質,所以弱連結關係可類比成一個買進實質選擇權。弱連結既然其有選擇權之特質,相對的則具有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且此一選擇權價值高低會左右組織之網絡關係決策。策之時間利益會越高,因為此時弱連結選擇權其有避免錯誤決策、彈性與選擇最佳投入時機之價值也越高。此外,如果此一網絡關係是具有高分享性網絡之性質時,因競爭激烈且別人可以比較輕易介入,因此網絡關係專屬性自然很低,代表組織可選擇等待之時間與空間將明顯遭到壓縮而變小,相對的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則會降低。所以當此選擇權時間價值越高時,組織自然會比較傾向於選擇弱連結。反之,當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越低時,代表「等待」之效益也越低,因此組織將選擇「加碼」變成強連結或「減碼」降低關係,而非選擇弱連結關係。
  本研究實證發現,網絡連結關係所面臨之不確定性與連結專屬性為影響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高低之重要因素;當網絡合作不確定情形越高時,由於過多之承諾與投入是具風險的,因此保有彈性與等待遞延決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是一種持續性且動態的合作關係,在雙方關係持續的過程,通常會隨著時間之經過,使得整體外在環境、合作對象及本身策略發生改變,進而造成雙方既有合作關係產生變化,所以網絡連結關係會形成一種動態的演化過程。因此本研究提出「網絡連結關係改變模式」,用以解釋及預測組織網絡連結關係後續的變化。本研究實證發現,組織在選定連結關係強度後,日後一旦發現外在環境、連結對象或本身策略等發生重大變化時,如不確定性日益提高,組織在規避風險增加彈性之考慮下,此時認知到選擇權時間價值也將變高,則會逐步傾向降低強連結關係而改採弱連結關係,以保有後續選擇之彈性。反之,如果不確定性降低時,選擇權時間價值則將降低,組織可能「棄弱而就強」或是「棄弱就無」,越傾向於選擇改變現有的弱連結關係。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873555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05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司徒達賢<br>于卓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彭金隆zh_TW
dc.creator (作者) 彭金隆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8:50:06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8:50: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8:50: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A201000005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224-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73555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面對環境變動劇烈的今日,企業如何兼顧「彈性」與「穩定」,必然是一項重要的策略議題。由於組織無法擁有所有之資源,勢必無法「獨善其身」而必須與其他組織「互通有無」,組織間關係便應運而生。然而組織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顯然無法對每一項網絡關係,均維持高涉入程度的密切夥伴關係。所以組織間是如何決定彼此連結關係之強度,究竟應該採取強連結或弱連結關係?以及後續關係將如何改變?則是本研究主要探討之二大問題。
  本研究在分析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有別於過去以社會網絡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為主軸的研究取向,而是採取實質選擇權理論觀點進行分析,主要之目的在於更精確掌握網絡連結關係之動態性及多面向考量,並根據此一角度提出分析組織網絡連結關係強弱選擇與改變之理論架構。為驗證相關研究假設,本研究以我國保險業與金融機構間之網絡合作關係為對象,共收集111份合作關係樣本進行實證研究。
  首先,本研究在「組織網絡連結關係選擇模式」指出,在各種不確定性存在之情況下,組織與其他組織間,如果先建立一個弱連結關係,由於其具有權利與責任不對等的選擇權特質,所以弱連結關係可類比成一個買進實質選擇權。弱連結既然其有選擇權之特質,相對的則具有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且此一選擇權價值高低會左右組織之網絡關係決策。策之時間利益會越高,因為此時弱連結選擇權其有避免錯誤決策、彈性與選擇最佳投入時機之價值也越高。此外,如果此一網絡關係是具有高分享性網絡之性質時,因競爭激烈且別人可以比較輕易介入,因此網絡關係專屬性自然很低,代表組織可選擇等待之時間與空間將明顯遭到壓縮而變小,相對的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則會降低。所以當此選擇權時間價值越高時,組織自然會比較傾向於選擇弱連結。反之,當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越低時,代表「等待」之效益也越低,因此組織將選擇「加碼」變成強連結或「減碼」降低關係,而非選擇弱連結關係。
  本研究實證發現,網絡連結關係所面臨之不確定性與連結專屬性為影響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高低之重要因素;當網絡合作不確定情形越高時,由於過多之承諾與投入是具風險的,因此保有彈性與等待遞延決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是一種持續性且動態的合作關係,在雙方關係持續的過程,通常會隨著時間之經過,使得整體外在環境、合作對象及本身策略發生改變,進而造成雙方既有合作關係產生變化,所以網絡連結關係會形成一種動態的演化過程。因此本研究提出「網絡連結關係改變模式」,用以解釋及預測組織網絡連結關係後續的變化。本研究實證發現,組織在選定連結關係強度後,日後一旦發現外在環境、連結對象或本身策略等發生重大變化時,如不確定性日益提高,組織在規避風險增加彈性之考慮下,此時認知到選擇權時間價值也將變高,則會逐步傾向降低強連結關係而改採弱連結關係,以保有後續選擇之彈性。反之,如果不確定性降低時,選擇權時間價值則將降低,組織可能「棄弱而就強」或是「棄弱就無」,越傾向於選擇改變現有的弱連結關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誌謝
論文摘要
目錄-----II
圖目錄-----IV
表目錄-----V
第一章 緒論-----頁次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研究流程-----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絡理論與組織間關係-----13
  第二節 實質選擇權理論-----32
  第三節 實質選擇權理論與策略分析-----52
  第四節 本章小結-----56
第三章 個案分析
  第一節 個案分析之目的與方式-----59
  第二節 個案內容-----60
  第三節 個案分析與研究涵意-----70
第四章 理論架構
  第一節 網絡連結關係與實質選擇權-----75
  第二節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的選擇-----82
  第三節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的改變-----109
  第四節 本章小結-----116
第五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樣本與資料收集-----119
  第二節 研究變數及問卷設計-----122
  第三節 分析方法-----132
第六章 實證研究結果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139
  第二節 影響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實證分析-----148
  第三節 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與關係之選擇-----161
  第四節 網絡連結關係之改變-----170
  第五節 理論模型之驗證-----17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81
  第二節 理論貢獻與管理涵意-----192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200
參考文獻-----202
附錄一 研究問卷-----211
附錄二 連結專屬性調節變數分析-----221
附錄三 網絡連結關係強度相關討論-----224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流程圖-----12
圖2-1 組織間關係形成之動機-----21
圖2-2 實質選擇權之概念-----36
圖2-3 選擇權循環鍊-----39
圖2-4 不確定性圓錐-----40
圖2-5 投資專案選擇權與財務選擇權的對應-----44
圖2-6 相關文獻整合架構圖-----58
圖3-1 C壽險公司網絡連結關係圖-----62
圖3-2 W經紀公司公司網絡關係-----66
圖4-1 實質選擇權觀念與網絡關係間之對應-----81
圖4-2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選擇模式之理論架構-----85
圖4-3 不確定性程度之劃分-----86
圖4-4 不確定性之方向-----90
圖4-5 不確定性之方向與價內價外選擇權之關係-----91
圖4-6 弱連結選擇權價值與不確定性關係-----100
圖4-7 連結專屬性與選擇權價值之影響-----103
圖4-8 組織網絡關係之動態變化邏輯-----109
圖4-9 多階段網絡連結關係之變化-----111
圖4-10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的改變理論架構-----113
圖6-1 本研究理論架構因果關係圖-----178
圖6-2 比較模式因果關係圖-----178

表目錄
表2-1 強連結與弱連結關係優缺點比較表-----26
表2-2 財務選擇權與實質選擇權比較表-----50
表3-1 C人壽公司業務網絡連結關係變化彙總表-----70
表3-2 W經紀公司業務網絡連結關係變化彙總表-----71
表5-1 研究問卷信度分析結果-----132
表5-2 研究構念與問項之因素負荷量分析-----134
表5-3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選擇模式迴歸分析與變數間預期方向-----136
表5-4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改變模式迴歸分析與變數間預期方向-----137
表6-1 受訪者對象之層級-----140
表6-2 問卷發放與回收統計表-----142
表6-3 合作金融機構屬性-----143
表6-4 金融機構規模統計表-----144
表6-5 保險公司與金融機構合作關係期間統計表-----145
表6-6 保險公司與金融機構合作關係雙方股權投資情形分析表-----145
表6-6-1 部分樣本變異程度之分析-----147
表6-7 研究變數相關矩陣-----149
表6-8 連結關係不確性變數之主成分權重與因素負荷量-----151
表6-9 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變數之主成分權重與因素負荷量-----131
表6-10 不確性變數與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變數迴歸分析-----154
表6-11 連結專屬性變數之調節效果-----156
表6-12 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之分析-----160
表6-13 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與網絡連結關係強度迴歸分析-----162
表6-14 環境不確定性之方向性與連結關係-----165
表6-15 連結對象不確定性之方向性與連結關係-----166
表6-16 低不確定情況下不確定性之方向性與連結關係-----166
表6-17 規模與連結成本因素之調節效果-----169
表6-18 實際連結關係強度與期望連結關係強度之比較-----225
表6-19 連結初期及現階段各項研究變數差異分析-----171
表6-20 不確定性變化量與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變化量之迴歸分析-----173
表6-22 弱連結選擇權時間價值與網絡連結關係迴歸分析-----174
表6-23 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分析結果-----178
表7-1 實證研究結果彙整表-----185
表附-1 連結專屬性變數之調節效果分析-----222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058en_US
dc.title (題名) 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以我國保險業與金融機構間關係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