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爾雅與毛傳之比較研究
作者 盧國屏
貢獻者 周何<br>李威熊
盧國屏
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8:59:45 (UTC+8)
摘要 本論文九章、十八萬字。內容可分為三個主體,一為二書本身及相關爭議之提出與整理,包括一、二、三;二為二書相關訓例之比較、考證及二書關係之推論,包括四、五、六、七、八章;三為第九章結論部分,綜合前文之研究,對二書關係作一釐清、總結。
     自從宋儒舉若干毛傳與爾雅相關訓例,質疑爾雅之成書年代、取材來源、成書性質以來,多數論及二書爭議的研究,依舊是在歷史文獻與舊說中反覆辨說。這種論證方式雖是必要,且正反雙方所論,常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然而終究是缺少一些強有力的證據,以致若干相左的意見,至今仍是壁壘分明、劍戟森然。本文於是以「回歸原典」的理念,採取比較考證的研究方法,直接從二書的相關訓例上著手,希望以此直接的證據,解決雙方存在已久之爭議。並且以爾雅與毛傳之比較做為一個起步,在未來漸次擴及爾雅與相關群書之比較,相信在所有比較研究完成後,爾雅所受的若干質疑,必可得到最大的澄清。
     論文撰作期間,蒙 周師一田、 李師威熊諄諄教誨,凡舉全文結構、中心議題、結論得失,乃至文字修辭,皆多所指導提正,惠我良多,師恩浩蕩,實永誌難忘。而面對論文撰作之艱苦過程,父母親大人及內子銀順,亦時時給予鼓勵,同樣是我最大的支持力量,謹申無盡之謝忱。
     政大中文所 盧國屏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八月
參考文獻 經部
     易經 南昌府學刊本
     尚書 南昌府學刊本
     周禮 南昌府學刊本
     儀禮 南昌府學刊本
     禮記 南昌府學刊本
     春秋左氏傳 南昌府學刊本
     春秋公羊傅 南昌府學刊本
     春秋穀梁傳 南昌府學刊本
     論語 南昌府學刊本
     孟子 南昌府學刊本
     爾雅注疏附校勘記 清郭璞注 南昌府學刊本
     清邢昺疏 清阮元校
     爾雅注 漢 李巡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漢孫炎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 漢 樊光 馬國翰主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 漢犍為身學 馬國翰主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 宋鄭樵 四庫全書本
     爾雅正義 清邵晉涵 皇清經解補刊本
     爾雅義義 清郝懿行 漢京文化公司
     
     爾雅匡名 清嚴元照 嘉慶二五年勞經原刊本
     爾雅補注 清姜兆錫 九經補注本
     爾雅小箋 清江藩 那齋叢書本
     爾雅釋地四篇注 清錢坫 續皇清經解本
     爾雅漢注 清臧庸 間經堂本
     爾雅草木蟲魚鳥獸 王國維 觀堂集林
     爾雅引毛傅考 余培林 國科會論丈民六十 年
     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漢毛公傳 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詩本義 宋歐陽修 通志堂經解本
     毛詩傳簧通釋 清馬瑞辰 中華書局﹒北京
     詩系氏傳疏 陳矣 中華書局﹒北京
     毛詩草木蟲魚鳥獸疏後正 吳陸磯疏 聚學軒叢書 清趙佑
     三家詩異文疏證 清馮登府 皇清經解本
     詩經四家異文考 清陳喬樅 皇清經解續刊本
     毛詩會箋 日竹添光鴻 大通書局
     毛傳釋例 施師炳華 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三年
     詩經全譯 唐莫堯 貴州人民出版社
     詩毛氏傳引書考 杜其容 學術季刊四卷二期民四十四年
     授經圖 明朱睦一 商務印書館一
     新學偽經考 清康有為一 商務印書館
     經籍纂詰 清 阮元 宏業書局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錢穆 東大圖書公司
     小學類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 黎明丈化公司
     清段玉裁注
     方言 漢揚雄 四庫全書珍本別輯
     釋名 漢劉熙 上海涵芬樓影宋本
     廣雅 魏張揖 商務印書館
     玉篇 梁 顧野王 商務印書館
     經典釋丈 唐陸德明 中華書局﹒北京
     一切經音義 新丈豐圖書公司
     小學考 清謝啟昆 廣文書局
     文字聲韻訓話筆記 黃侃 ﹒木鐸出版社
     黃侃論學雜著 黃侃 漢京文化公司
     中國訓話學史 胡樸安 商務印書館
     訓話學概論 齊珮鎔 漢京女化公司
     高明小學論叢 高師仲華 黎明丈化公司
     唐以前小學書之分類與考證 林明派 商務印書館
     中國語言學大辭典 熊向東等 江西教育出版社
     史部、子部
     國語 藝文印書館
     戰國策 藝丈印書館
     史記 漠司馬遷 鼎文書局
     漢書 漢班固 鼎丈書局
     後漢書 晉范嘩 鼎文書局
     莊子 周莊周 藝丈印書館
     苟子 周荀卿 藝文印書館
     呂氏春秋 周呂不韋 藝文印書館
     集部、其他
     楚辭 周屈原 漢京文化公司
     文選 梁蕭統 漢京文化公司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 商務印書館
     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 商務印書館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 商務印書館
     筆乘 明焦竑 商務印書館
     豐鋪考信錄 清崔述 世界書局
     過庭錄 清宋翔鳳 商務印書館
     問學集 周祖誤 知仁出版社
     偽書通考 張心澂 明倫出版社
     古今偽書考 清姚際恆 藝文豐圖書公司
     四庫全書總目 清阮元 藝文印書館
     四庫提要辨證 余嘉錫 藝文印書館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707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周何<br>李威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盧國屏zh_TW
dc.creator (作者) 盧國屏zh_TW
dc.date (日期) 199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May-2016 18:59: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0-May-2016 18:59: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May-2016 18:59: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V707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354-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九章、十八萬字。內容可分為三個主體,一為二書本身及相關爭議之提出與整理,包括一、二、三;二為二書相關訓例之比較、考證及二書關係之推論,包括四、五、六、七、八章;三為第九章結論部分,綜合前文之研究,對二書關係作一釐清、總結。
     自從宋儒舉若干毛傳與爾雅相關訓例,質疑爾雅之成書年代、取材來源、成書性質以來,多數論及二書爭議的研究,依舊是在歷史文獻與舊說中反覆辨說。這種論證方式雖是必要,且正反雙方所論,常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然而終究是缺少一些強有力的證據,以致若干相左的意見,至今仍是壁壘分明、劍戟森然。本文於是以「回歸原典」的理念,採取比較考證的研究方法,直接從二書的相關訓例上著手,希望以此直接的證據,解決雙方存在已久之爭議。並且以爾雅與毛傳之比較做為一個起步,在未來漸次擴及爾雅與相關群書之比較,相信在所有比較研究完成後,爾雅所受的若干質疑,必可得到最大的澄清。
     論文撰作期間,蒙 周師一田、 李師威熊諄諄教誨,凡舉全文結構、中心議題、結論得失,乃至文字修辭,皆多所指導提正,惠我良多,師恩浩蕩,實永誌難忘。而面對論文撰作之艱苦過程,父母親大人及內子銀順,亦時時給予鼓勵,同樣是我最大的支持力量,謹申無盡之謝忱。
     政大中文所 盧國屏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八月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一
     第一節 本題源起..........一
     一.爾雅與毛傳簡述..........一
     二.存在爾雅與毛傳間之爭議..........二
     三.二書爭議之起因..........二
     四.研究動機..........三
     第二節 本文欲解決之問題..........四
     一.考察爾雅與毛傳全面相關之訓例..........四
     二.考察爾雅是否依傍毛傳成書..........五
     三.考察爾雅成書時代及與毛傳之先後..........五
     四.考察爾雅是否為釋詩而作..........五
     五.考察爾雅訓詁材料之來源..........六
     六.考察爾雅之成書性質..........六
     七.考察早期訓詁狀況與成果..........六
     第三節 前人研究之檢討..........七
     第四節 本文使用術語之定義..........十一
     第二章 爾雅相關問題之提出與舊說之析論..........十五
     第一節 爾雅作者與成書時代諸說之檢討..........十五
     一.出於毛公以前諸說..........十五
     二.出於毛公以後諸說..........二十六
     三.舊說之檢討與解決之方向..........三十二
     第二節 爾雅是否依傍毛傳釋詩之爭議..........三十三
     一.爾雅為群書訓詁非關毛傳諸說..........三十四
     二.爾雅為依傍毛傳之詩訓詁諸說..........三十六
     三.舊說之檢討與解決之方向..........三十山
     第三章 毛傳相關問題之提出與舊說之析論..........四十三
     第一節 毛傳承書時代之舊說..........四十三
     一.成於先秦..........四十三
     二.成於西漢初葉..........四十四
     三.成於西漢末年..........四十四
     第二節 毛傳與群籍之關係..........四十五
     一.毛傳與先秦典籍之關係..........四十六
     二.毛傳與古逸典籍之關係..........四十七
     三.毛傳與考工記、王制、月令、明堂位之關係..........四十八
     四.毛傳與緯書、偽書之關係..........五十
     第三節 論毛傳之成書時代..........五十一
     第四章 爾雅與毛傳同訓同異同例之比較研究..........五十三
     第一節 訓例之比較..........五十三
     第二節 二書相同訓例所引起之爭議..........九十八
     第三節 處理二書相同訓例之態度與方法..........一○○
     第五章 爾雅與毛傳字異訓同異同例之比較研究..........一○一
     第一節 訓例之比較與考證..........一○一
     第二節 差異原因之歸納與分析..........一三七
     一.就正借字論..........一三八
     二.就古今字論..........一三九
     三.就正字、或體、省體、俗體字論..........一三九
     四.就二書皆用假借字論..........一四一
     五.其他..........一四二
     第三節 爾雅與毛傳關係之推論..........一四五
     一.爾雅非依毛傳成書..........一四五
     二.爾雅早於毛傳之可能性較大..........一四六
     三.爾雅非專為釋詩而作..........一四六
     四.爾雅材料來源廣泛..........一四六
     五.爾雅與毛傳性質各異..........一四六
     第六章 爾雅與毛傳字同訓異義同例之比較研究..........一四九
     第一節 訓例之比較與考證..........一四九
     第二節 差異原因之歸納與分析..........一八五
     一.就正字、俗體、或體、古今字體..........一八六
     二.就二書皆用假借字論..........一八七
     三.就二書互為同義詞論..........一八七
     四.就統言、析言之不同論..........一八九
     五.就訓詁術語不同論..........一九○
     六.就爾雅釋單詞、毛傳連文為訓、依文立訓論..........一九一
     七.就爾雅釋興喻之意、毛傳釋詩意論..........一九二
     八.就繁簡不同論..........一九二
     九.其他..........一九三
     第三節 爾雅與毛傳關係之推論..........一九四
     一.爾雅非依毛傳承書..........一九五
     二.爾雅早於毛傳之可能性較大..........一九五
     三.爾雅與毛傳成書之性質各異..........一九八
     第七章 爾雅與毛傳字異訓異義同例之比較研究..........一九九
     第一節 訓例之比較與考證..........一九九
     第二節 差異原因之歸納與分析..........二一○
     一.字異部份..........二一二
     (一)就正字、假借字、俗字論..........二一二
     (二)就二書皆用假借字論..........二一三
     (三)其他..........二一四
     二.訓異部份..........二一七
     (一)就正字、假借字、俗字、或體字論..........二一七
     (二)就二書互為同義詞論..........二一八
     (三)就訓詁方法論..........二一九
     (四)其他..........二二○
     第三節 爾雅與毛傳關係之推論..........二二○
     一.爾雅非依毛傳成書..........二二○
     二.爾雅早於毛傳之可能性較大..........二二一
     三.爾雅有後人曾修改竄之可能..........二二一
     四.謹慎處理草木蟲魚之異名..........二二一
     五.爾雅與毛傳性質各異..........二二二
     第八章 爾雅與毛傳字同訓異義異例之比較研究..........二二三
     第一節 訓例之比較與考證..........二二三
     第二節 爾雅與毛傳關係之推論..........二三三
     一.二書訓釋對象不同..........二三三
     二.二書訓詁方法不同..........二三五
     三.二書成書性質不同..........二三五
     第九章 結論-爾雅與毛傳關係之釐清..........二三九
     第一節 爾雅與毛傳訓詁異同析論..........二四○
     一.二書訓詁材料不同..........二四○
     二.二書訓詁方法、內容不同..........二四一
     三.成書性質不同..........二四三
     第二節 爾雅羽毛傳之先後、依傍關係析論..........二四四
     一.爾雅非依毛傳而成書..........二四四
     二.爾雅早於毛傳可能性較大..........二四五
     第三節 本文研究之限制與後續研究之方向..........二四七
     引用書目..........二五一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7072012en_US
dc.title (題名) 爾雅與毛傳之比較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部
     易經 南昌府學刊本
     尚書 南昌府學刊本
     周禮 南昌府學刊本
     儀禮 南昌府學刊本
     禮記 南昌府學刊本
     春秋左氏傳 南昌府學刊本
     春秋公羊傅 南昌府學刊本
     春秋穀梁傳 南昌府學刊本
     論語 南昌府學刊本
     孟子 南昌府學刊本
     爾雅注疏附校勘記 清郭璞注 南昌府學刊本
     清邢昺疏 清阮元校
     爾雅注 漢 李巡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漢孫炎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 漢 樊光 馬國翰主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 漢犍為身學 馬國翰主函山房輯佚書
     爾雅注 宋鄭樵 四庫全書本
     爾雅正義 清邵晉涵 皇清經解補刊本
     爾雅義義 清郝懿行 漢京文化公司
     
     爾雅匡名 清嚴元照 嘉慶二五年勞經原刊本
     爾雅補注 清姜兆錫 九經補注本
     爾雅小箋 清江藩 那齋叢書本
     爾雅釋地四篇注 清錢坫 續皇清經解本
     爾雅漢注 清臧庸 間經堂本
     爾雅草木蟲魚鳥獸 王國維 觀堂集林
     爾雅引毛傅考 余培林 國科會論丈民六十 年
     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漢毛公傳 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詩本義 宋歐陽修 通志堂經解本
     毛詩傳簧通釋 清馬瑞辰 中華書局﹒北京
     詩系氏傳疏 陳矣 中華書局﹒北京
     毛詩草木蟲魚鳥獸疏後正 吳陸磯疏 聚學軒叢書 清趙佑
     三家詩異文疏證 清馮登府 皇清經解本
     詩經四家異文考 清陳喬樅 皇清經解續刊本
     毛詩會箋 日竹添光鴻 大通書局
     毛傳釋例 施師炳華 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三年
     詩經全譯 唐莫堯 貴州人民出版社
     詩毛氏傳引書考 杜其容 學術季刊四卷二期民四十四年
     授經圖 明朱睦一 商務印書館一
     新學偽經考 清康有為一 商務印書館
     經籍纂詰 清 阮元 宏業書局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錢穆 東大圖書公司
     小學類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 黎明丈化公司
     清段玉裁注
     方言 漢揚雄 四庫全書珍本別輯
     釋名 漢劉熙 上海涵芬樓影宋本
     廣雅 魏張揖 商務印書館
     玉篇 梁 顧野王 商務印書館
     經典釋丈 唐陸德明 中華書局﹒北京
     一切經音義 新丈豐圖書公司
     小學考 清謝啟昆 廣文書局
     文字聲韻訓話筆記 黃侃 ﹒木鐸出版社
     黃侃論學雜著 黃侃 漢京文化公司
     中國訓話學史 胡樸安 商務印書館
     訓話學概論 齊珮鎔 漢京女化公司
     高明小學論叢 高師仲華 黎明丈化公司
     唐以前小學書之分類與考證 林明派 商務印書館
     中國語言學大辭典 熊向東等 江西教育出版社
     史部、子部
     國語 藝文印書館
     戰國策 藝丈印書館
     史記 漠司馬遷 鼎文書局
     漢書 漢班固 鼎丈書局
     後漢書 晉范嘩 鼎文書局
     莊子 周莊周 藝丈印書館
     苟子 周荀卿 藝文印書館
     呂氏春秋 周呂不韋 藝文印書館
     集部、其他
     楚辭 周屈原 漢京文化公司
     文選 梁蕭統 漢京文化公司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 商務印書館
     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 商務印書館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 商務印書館
     筆乘 明焦竑 商務印書館
     豐鋪考信錄 清崔述 世界書局
     過庭錄 清宋翔鳳 商務印書館
     問學集 周祖誤 知仁出版社
     偽書通考 張心澂 明倫出版社
     古今偽書考 清姚際恆 藝文豐圖書公司
     四庫全書總目 清阮元 藝文印書館
     四庫提要辨證 余嘉錫 藝文印書館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