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調和之研究
作者 溫俊富
貢獻者 賴源河
溫俊富
日期 1996
上傳時間 2016-05-11
摘要 本論文主要討論對象為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調和問題。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專利制度之所以賦與發明人專利權,其的在經由發明人研發意願意的確保,以實現促進產業發展的終極政策目標,從而在理論上,就此終極政策目標而言,與同屬經濟法一環,肩負相容終極政策使命的競爭法固然立於互相補足的併存關係,然而,專利制度所採取的政策實現手段(賦與實際上具有獨占意義的專利權)在實際運用上,往往具有限制競爭的作用,因而與競爭制度所採取的政策實現手段(排除市場之獨占),存在著緊張的對立關係,而不能不藉由競爭制度予以調整,俾達成經濟政策實現經濟繁榮的整體目標。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之目的與方法----------1
     壹、研究之動機----------1
     貳、研究之目的----------4
     參、研究之方法----------5
     第二節經濟法體系與專利制度之定位----------6
     壹、經濟法之概念----------6
     一、市場機能與經濟政策----------7
     (一) 市場機能與其維持----------7
     (二) 市場失靈與市場機能之補足----------8
     二、經濟法之定義----------11
     貳、經濟法之內容體系----------11
     一、市場機能維持法----------11
     二、市場機能補足法----------12
     參、專利法在法律體系中之定位----------13
     一、專利法與民法之關係----------13
     二、專利法與經濟法之關係----------15
     (一)學說之看法----------15
     (二)本文之看法----------17
     第二章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與實現功能----------21
     第一節前言----------21
     第二節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與制度設計----------21
     壹、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21
     貳、專利制度之基本設計----------12
     一、制度設計之基本理念----------23
     二、調和私益與公益平衡之諸規定----------23
     第三節專利權之行使與市場競爭----------28
     壹、專利制度與市場----------28
     貳、專利權之行使對市場競度之影響----------29
     一、製品市場----------29
     (一)積極權能之行使----------30
     (二)消極權能之行使----------31
     二、技術市場----------35
     (一)專利之囤積與授權之拒絕----------36
     (二)授權實施時附加限制競爭條款----------38
     (三)授權實施時收取不同技術報酬金----------43
     三、研發市場----------44
     (一)懷柔研發競爭之專利授權----------44
     (二)專利授權時之相關限制條款----------44
     第三章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衝突與調和----------47
     第一節前言----------47
     第二節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衝突----------47
     壹、對專利制度基本設計之檢討----------47
     一、對專利制度授與發明人專利權之檢討----------47
     二、對調和私益與公益平衡諸規定之檢討----------53
     貳、專利制度之評價----------57
     一、專利制度之特性----------57
     二、專利制度之制度設計難以維持公益與私益之均衝,故策目標實現的成本過大----------60
     三、專利法之功能定位----------61
     參、專利制度之競爭法上評價----------62
     第三節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調和----------64
     壹、專利政策與競爭政策在經濟政策下之分工----------64
     貳、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調和之原理----------65
     第四章美國之調和規範----------69
     第一節前言----------69
     第二節美國競爭法概說----------69
     壹、美國反托拉斯法之形成----------71
     貳、反托拉斯法之特色----------74
     一、多元性----------74
     二、規範內容之嚴厲性----------74
     三、法院在競爭政策形成上之主導地位----------75
     參、反托拉斯法之主要實體規定----------75
     一、休曼法----------75
     (一)聯合行為規範----------75
     (二)獨占規範----------77
     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77
     三、克來登法----------78
     第三節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79
     壹、反托拉斯法調和專利權行使之沿革----------79
     一、1938年以前之初期判例----------79
     (一)權利範圍論----------79
     (二)專利權濫用法理之出現----------81
     (三)合理的報酬論----------82
     二、1938年起之規範強化----------83
     (一)1960年代前之規範強化----------83
     (二)1970代年之「當然違法」規範----------86
     三、1970年代後期迄今之「合理原則」規範----------87
     (一)1977年之反托拉斯法執行準則----------87
     (二)1980年之合理原則規範----------88
     (三)1988年之反托拉斯法執行準則----------90
     (四)1995年智慧財產權授權執行準則----------91
     貳、專利權濫用理論與反托拉斯法----------94
     一、專利權濫用理論之起源與發展----------94
     二、專利權濫用法理與反托拉斯法之關係----------96
     參、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97
     一、專利權之取得----------97
     (一)經由專利權授與而取得----------97
     (二)經由購入而取得----------99
     (三)經由「回饋授與」而取得----------99
     二、專利權之不實施----------100
     三、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101
     (一)各國專利授權實施契約中之限制競爭條款----------101
     (二)複數授權實施契約----------106
     (三)交互授權實施契約----------106
     (四)專利聯營----------107
     四、專利侵害之排除----------107
     (一)專利侵權訴訟----------107
     (二)平行輸入之排除----------109
     肆、違反反托拉斯法規之效果----------109
     第四節美國調和規範之檢討----------111
     第五章日本之調和規範----------115
     第一節前言----------116
     第二節日本競爭法概說----------116
     壹、日本獨占禁止法之形成----------116
     貳、貳占禁止法之特色----------117
     一、法的移植與本土化----------117
     二、原則禁止弊害防止之混合----------118
     三、不公平交易方法規範之重視----------118
     四、產業政策優於競爭政策之傳統----------119
     參、獨占禁止之主要實體規定----------120
     一、概說----------120
     二、三項基本規範----------121
     (一)私的獨占----------121
     (二)不當的交易限制----------122
     (三)不公平的交易方法----------123
     三、與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關係----------123
     第三節獨占禁止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124
     壹、獨禁法第23條之解釋----------124
     貳、專利權之取得----------128
     參、專利權之不實施----------128
     肆、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129
     一、沿革----------129
     (一)1947年至1949年之事前許可制----------129
     (二)1949年至1968年之事後申報制----------130
     (三)1968年迄今之事後審查----------132
     二、「國際技術導入契約認定基準」概說----------132
     (一)「認定基準」之適用對象及範圍----------132
     (二)「認定基準」之內容----------132
     三、「專利、專門技術授權契約之不公平交易方法規整之運基準」概要----------134
     (一) 「運用基準」之適用對象及範圍----------134
     (二) 適用之態度----------134
     (三) 「運用基準」之內容----------134
     四、不公平交易方法以外之規範可能性----------141
     (一)單方授權實施----------141
     (二)交互授權實施----------141
     (三)專利聯營----------141
     伍、專利侵害之排除----------142
     陸、實效確保之手段----------142
     第四節日本調和規範之檢討----------143
     第六章德國之調和規範----------149
     第一節前言----------149
     第二節德國競爭法概說----------149
     壹、德國競爭法之形成----------149
     貳、與歐盟競爭法之關係----------152
     參、德國競爭法之特色----------152
     一、力求降低規範之不確定性----------152
     二、廣泛豁免適用下之原則禁止主義----------152
     三、與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關係----------152
     肆、營業競爭限制防止法之主要實體規定----------153
     一、卡特爾協議或決議等之禁止----------154
     二、垂直的限制競爭契約之規範----------154
     三、市場控制地位濫用之規範----------155
     第三節德國競爭法對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之調行----------156
     壹、規範方法----------156
     一、規範內容----------156
     二、契約之書面化----------157
     三、違法條款之無效----------157
     四、實效之確保----------158
     貳、第20條之適用----------158
     一、適用範圍----------158
     (一)契約之範圍----------158
     (二)限於交換性契約----------159
     (三)限於對被授權人或受讓人限制----------159
     二、違法性之判斷基準----------159
     (一)專利權等內容----------159
     (二)營業交易之限制----------160
     三、限制條款之具體檢討----------160
     (一)適法限制條款----------160
     (二)豁免適用之限制條款----------162
     (三)違法限制條款----------167
     參、第1條之適用----------167
     一、交互授權----------168
     二、複數授權----------168
     三、專利聯營----------169
     第四節德國調和規範之檢討----------169
     第七章歐盟之調和規範----------173
     第一節前言----------173
     第二節歐盟競爭法概說----------174
     壹、歐盟競爭法之形成----------174
     貳、歐盟競爭法之直接適用性與優位性----------175
     一、直接適用性----------175
     二、優位性----------177
     參、歐盟競爭法之特色----------178
     一、競爭法係以市場統合為重要任務----------178
     二、對市場控制地位之容許----------179
     肆、歐盟競爭法之主要實體規定----------180
     一、相關規定之概要----------180
     (一)第85條之規定----------180
     (二)第86條之規定----------186
     二、違反規定之效果----------188
     (一)違反第85條第1項之效果----------188
     (二)違反86條之效果----------188
     第三節歐盟競爭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188
     壹、歐盟競爭法對智慧財產權之基本態度----------188
     貳、專利權行使與歐盟競爭法----------190
     參、歐盟對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之規範----------191
     一、限制條款規範之沿革----------191
     (一)1962年之耶誕通造----------191
     (二)1985年之「專利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193
     (三)1996之「技術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194
     二、「專利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概述----------195
     (一)內容概述----------195
     (二)豁免條款----------197
     (三)合法條款----------199
     (四)違法條款----------201
     (五)灰色條款----------203
     (六)豁免之撤回----------204
     三、「技術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概述----------205
     (一)規則架構----------205
     (二)真正豁免條款----------205
     (三)非真正豁免條款----------205
     (四)不得豁免條款----------206
     (五)其餘主要之差異----------207
     四、交互授權與專利聯營----------207
     第四節歐盟調和規範之檢討----------207
     第八章我國之調和規範----------213
     第一節前言----------213
     第二節我國專利法之評價----------215
     壹、我國專利法之定----------215
     貳、我國專利權濫用之實態----------219
     一、專利授權時附加限制競爭條款----------219
     二、專利侵害之不當主張----------220
     參、我國專利法對專利權濫用之防弊設計及其功能極限----------220
     一、防弊設計----------220
     二、功能極限----------221
     三、權利濫用原則----------222
     第三節我國之競爭制度概說----------222
     壹、公平交易法之形成----------222
     貳、公平交易法的特色----------223
     一、體例龐雜----------223
     二、產業政策之高度重視----------224
     三、獨占事業之公告----------225
     參、公平交易法之主要實體規定----------225
     一、獨占規範----------225
     二、聯合行為規範----------226
     三、不公平競爭行為規範----------226
     第四節公平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227
     壹、公平法第45條之解釋----------227
     一、本條之性質----------227
     (一)範圍性規定說----------227
     (二)確認規定說----------228
     (三)例外豁免規定說----------228
     (四)諸說之檢討----------228
     二、本條之解釋----------230
     (一)依照專利法行使權利----------230
     (二)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233
     貳、專利權之取得與公平法規範----------238
     一、專利權之取得與獨立規範----------238
     二、技術市場之界定----------238
     參、專利權之實施與否與公平法規範----------239
     一、自行實施與獨占規範----------239
     二、自行實施與聯合行為規範----------241
     三、自行實施與與不公平競爭行為規範----------241
     四、專利之不實施與公平行規範----------242
     肆、專利授權之限制慣行與公平法規範----------243
     一、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不公平競爭規範----------243
     (一)限制條款之限制競爭效果----------244
     (二)限制條款之促進競爭效果----------246
     (三)促進競爭效果與限制競爭之比較衡量----------246
     二、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獨占規範----------253
     三、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聯合行為規範----------253
     四、複數授權實施契約之限制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4
     五、交互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4
     五、聯營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5
     第五節我國調和規範之檢討----------255
     第九章結論----------259
     第一節競爭制度之時代使命----------259
     壹、專利制度之評價----------259
     貳、競爭政策對專利制度負面作用之調和----------261
     參、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之擴張----------263
     肆、專利權保護擴張下競爭政策之使命----------267
     第二節專利授權契約限制條款之公平交易法規範之建立----------267
     壹、基本看法----------267
     貳、公平法建立專利授權契約限制條款之若干看法----------269
     一、關於規範之方法----------269
     (一)授權契約之爭議前審查與爭議後審查----------269
     (二)事前審查或事後審查----------269
     (三)授權契約之申報----------269
     (四)審查基準之訂頒與否----------271
     (五)審查基法之二分法與三分法----------272
     (六)契約取向與條款取向----------272
     (七)非正式程序之輔助----------273
     二、關於規範之原則----------274
     (一)技術移轉之順暢與限制競爭效果之排除應維持均衡----------274
     (二)公平競爭與自由競爭之保護應一併重視----------275
     縮寫表----------277
     參寫文獻----------279
     後記----------29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出版日期之紀元,依各出版品之記載;未加1 9 者,均係民國紀元)
     (一)官方出版品
     台灣經濟研究院「中日問專利租讓實施對我國產經影響調查報告」經
     濟部中央標準局委託研究報告, 80 年1 2 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縮印「各國公交易法相關法規彙娟」 8 2 年6
     用。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縮印「美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現彙編」84 年
     l 月。
     
     (二)學者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創排列)
     王泰允「國際技術合作實用」遠流出版公司, 8 1 年五
     朱瑞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史程」黎明文化公司`73 年5 月初
     版。
     李文福、賴源河「公平交易法制之建立及其經濟分析」行政院研考會
     , 78 年7 月。
     何之邁「企業經濟力集中之法律問題」黎明文化公司, 78 年3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專論」三民書局, 82 年10月。
     何孝元「工業所有權之研究」三民書局, 80 年3 月重印三版。
     吳妙善譯「社會福利市埸經濟解讀」(約克﹒提盟著)月旦出版公司
     , 1 992 年1 2 月初版。
     李佼「專利行政訴訟之研究」司法院, 73 年4 用。
     李魁賢校訂「發明專利須知」 (W.G 唐諾商持著)文橋出版社,民國
     74 年初版。
     呂縈海、張嘉真、謝穎青合著「公平交易法解讀」月旦出版公司, 1
     99 2 年3 月,修訂版。
     邢慕寰「通俗經濟講話」三民書局, 76 年台再版。
     金進平著「工業所有權法新論」 74 年初版(自己發行)
     林大洋「多層次傅銷法律問題之研究」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82 年
     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82 年6 月。
     邱晃泉、張炳煌合著「歐洲共問題解讀」月旦出版公司, 1993 年
     。
     周添城譯「美國產業之結構、行為、續放」正中書局`79 年,
     台初版。
     施建生「經濟學原理」 8 版,作者自印.73 年。
     段承璞編著「台灣戰後經濟」人間出版社, 1 992 年6 月初版。
     郝慶芬編著「專利法例話」法律出版社, 1986 年8 月1 版。
     康炎村「工業所有權法論」五南圖書公司, 76 年8月初版。
     高叔康編著「經濟學新辭典」三民書局, 82 年9 月修訂8 版D
     孫殿拍「比較經濟制度」三民書局, 74 年初版。
     陳櫻琴「認識智慧財產權」經濟日報社, 76 年5月初版。
     陳哲宏、謝銘洋、陳逸南、徐宏昇等合著「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
     公司`1 994 年。
     許光泰?持「中共工業產權之研究(專利篇)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割成果報告, 1988 年。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上冊) 」 翰蘆圖書
     公司, 1 995 年8 月3 版。
     莊春發、范建得「公平交易法」系列 `健新公司, 8 1 年。
     曾陳明汝「工業財產權法專論」台大法學叢書, 75 年增訂新版。
     黃文儀「申請專利範圍的解釋與專利侵害判斷」作者自印`83 年2
     月初版。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植根法學叢書, 1 993 年,)
     賀德芬「文化創新與商業契機」用旦出版公司, 1994 年增訂再版
     楊崇森著「信託與投資」 正中書局, 64 年4 月台初版。
     寧育豐繡著「工業財產權法論」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71 年3 月3
     版。
     趙鳳培「經濟學原理」三民書局, 62 年再版。
     雷慧英漢譯「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 (谷蒲孝雄編著
     )人間出版社, 1 992 年6 月初版。
     廖義男、林永頌「我國獨占、聯合行為、不公平競爭之實証研究」 (
     行政院經革會報告書,產業組織研究報告) 74 年1 1 月。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一冊,三民書局, 83 年。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三民書局.84 年1 0 月。
     蔡之中「專利實施權之研究」聯經出版公司.75 年2 月。
     劉仁傑「日本的產業策略」聯經出版公司, 82 年。
     賴源河「貿易保護下之智慧財產權」黎明文化公司, 80 年初版正
     賴源河編審「公平交易法新論」月旦出版公司, 1994 年。
     羅昌發「貿易與競爭之法律互動」月旦出版公司, 1 994 年。
     謝哲勝「財產法專題研究」三民書局, 84 年。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大法學叢書· 1995 年。
     謝銘;年「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台大法學叢書· 1995 年。
     謝銘洋、徐火明?持,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台大法學基金會研究計副
     「公平交易法與智慧財產權法之關係」 82 年6 月。
     薛琦、顏吉利、黃鴻、周添城、林純瓊著「產業經濟學?理論與實務
     」正中書局.82 年。
     蘇永欽「民法經濟法論文集」政大法學叢書.77 年3
     蘇永欽「經濟法的挑戰」五南圓書公司.83 年初版。
     
     (三)學位論文(依出版先後排列)
     王清峰「專利之國際授權」政大碩士論文.65 年。
     陳連順「國際技術合作契約之研究」台大碩士論文.73 年3
     趙培宏「國際技術移轉中限制商業行為之法律問題研究」東吳碩士論
     文.75 年。
     林玲玉「專利授權與反托拉所法」政大碩士論文.76 年。
     洪健樺「有關專利中授權問題之研究」政大碩士論文.76 年。
     丁麗仙「競爭法規之除外適用」政大碩士論文`77 年。
     陳井星「從專利保誰強度探討我國專利立法之發展」交通大學博士論
     文`78 年。
     汪渡村「專利授權限制競爭條款之規範?以公平交易法草案為中心?
     」政大博士論文.79 年。
     陳志民「歐淵經濟共同體競爭法規之研究?以經銷契約除外規則為重
     心」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8 1 年6 月。
     紀舒青「公平交易法對專利授權契約中限制競爭條款之視制」 8 2 年
     6 月,台大碩士論文。
     胡宏文「規範國際技術移轉交易行為法制之研究」東海碩士論文.8
     4 年。
     張心梯「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擴張與競爭法規範」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84 年6 月。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簣劃排列)
     王志剛「公平交易法的實施成敗與檢討」公平交易法與產業發展學術
     研討會,中興大學、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辦· 8 1 年9 月7 日。
     方嘉麟「我國結合規範之理論與檢討??與歐美制度及背景之比較」
     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頁119 。
     白裕莊、郭淑貞、周作姍、曾惠卿著「日本獨占禁止法及不正競爭防
     止法之研究及公正取引委員會之運作」公平交易季刊,第2 卷第2
     期,頁115。
     江麗敏、陳志華整理「『技術移轉與智財權』專案研究座談會兒要」
     `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3 年7 月號,頁133 。
     李文儀「 9 0 年代技術研發專利權之歸屬問題」 .發表於 8 1 年4 月
     5 日民間產業大學系列「 科技管理大學/ 戰略、趨勢、方法」系列
     研討會。
     余津津「從經濟面論公平交易法豁免條款與公營事業之間接、」台北銀
     行月刊,第24 卷第7 期,頁27 。
     周延鵬「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環境之現況暨其因應措施(上) 」 律師
     通訊第148 期,頁40。
     周添城「公平交易法草案之分析」台北市銀周刊,第1 8 卷第3 期,
     頁9。
     周添城「公平交易法草案之分析」台北市銀行月刊,第182 卷第3
     期,頁6 。
     林鴻鈞「台灣機械業技術引進的成本與效益」台灣銀行季刊,第33
     卷第3 期,頁10 。
     孫克難、藍科正「台灣地區「公平交易法草案」規範獨佔、結合、和
     聯合行為對工業發展的影響」台灣銀行季刊,第42 卷第2 期,頁
     246 。
     陳文吟「TRIPs 對各國專利制度之影響」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4 年1 2 月
     號,頁1。
     陳月端「專利審查制度」法學叢刊, 38 卷第2 號.82 年4 月,頁76 。
     陳家駿「公平交易法中行使專專利權之不正當行為」法令月刊,第4
     5 卷第1 期,頁16。
     陳家駿「專利授構與不公平競爭?以美國反托拉斯察例法為中心」公
     平交易季刊,第1 卷第2 期,頁51。
     陳家駿、羅怡德「美國反托拉斯法適月智慧財產權案件基本原則探討
     」公平交易季刊,第2 卷第4 期,頁21 。
     許智誠「美國法上企業發明之保護??專利與營業秘密之抉擇」法學
     叢刊,第139 期(7 9 年7 月) ,頁61。
     黃立譯「德國競爭限制防止法與不正競爭防止法」政大法學評論,第
     47 期,頁163 。
     黃立「我國與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及歐洲共問題關係之法律分析」政大
     法學評論,第42 期,頁87 。
     黃立「歐洲共同體之競爭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45 期,頁85 。
     黃立「歐洲共同體法上之企業結合管制」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
     頁67。
     黃茂榮「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行使與濫用」工業財產權與標單, 84
     年4 月號,頁30 。
     曾巨威「市場結構、社會福利與研究發展」台北市銀周刊,第1 6 卷
     第1 期`74 年1 月,頁1 。
     馮震宇「論專利權之實施」中原財經法學,第1 期, 84 年6 月,頁
     157 。
     馮震宇「論專利侵害之認定與抗辯原則」資訊法務透析, 1995 年
     4 月,頁33 。
     湯明輝「營業秘密保護理論之探討」律師通訊,第163 期,頁62
     。
     楊文瑞「有益人類物質文明的特權制度???專利」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1 5 卷第1 2 期, 8 1 年1 2 月,頁10 。
     楊崇森「美國法上營業秘密之保護」中興法學,第23 期, 75 年1
     1 月,頁250 。
     廖家岳「美國法上專利不正當使月之理論」資訊法務透析, 1995
     年3 月,頁26。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修正之重點與理由」公平交易季刊,第1 卷第4
     期`82 年1 0 月,頁1 。
     蔡明誠「兩岸專利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52 期,頁251。
     蔡明誠「論智慧財產惜之月盡原則?試從德國法觀察、兼論歐洲法之
     相關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4 1 期, 79 年6 月,頁225 。
     葉家意「技興」 陰影下的智慧財產權保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 2 卷
     第3 期(7 8 年3 月)頁44 。
     蔣次寧「營業秘密之概念」法學叢刊,第87 期,頁60。
     鄭思人「技衛移轉的本質」台灣經濟研究周刊,第1 4 卷第3 期,頁
     29 0
     鄭張國「創新、專利構與社會福利江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 0 卷第
     9 期,頁45 。
     那張國「創新、專利權與社會福利」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 0 卷第
     4 期`76 年4 月,頁48 。
     劉紹樑「從意識型態和執行實務看公平交易法」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
     ,頁9。
     劉紹樑「新產業革命與競爭法??歐美反托拉斯法與我國公平交易法
     之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42 期,頁2 7 1。
     劉紹樑「淺介「美國法務部對智慧財產權授權及取得之反托拉斯法執
     行準則」 草案」公平交易季刊,第2 卷第4 期,頁1 。
     劉邦典「台灣經濟自由化??經濟管制解除之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
     刊,第1 4 卷第5 期, 80 年5 月,頁98。
     蔡英文「公平交易法與智慧財產權」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頁255。
     謝美玲「我國專利法失去魅力? ??談專利制度對國內產業技術發展
     之影響」台灣經濟研究周刊,第1 5 卷第1 1 期· 8 1 年1 1 月,頁36 。
     謝銘洋「德國專利制度」法學叢刊,第145 期,頁95。
     謝銘洋「由華康與文鼎察談專利權之濫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 期,
     1 995 年5 月,頁82。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與公平交易法之關係??以專利權為中心」台大
     法學論叢,第24 卷第2 期,頁495。
     謝銘洋「契約自由原則在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中之運用及其限制」台
     大法學論叢,第23 卷第1 期,頁309。
     羅昌發「WTO 下之智慧財產權保誰與貿易自由化之關係」工業財產
     權與標準.84 年4 月號,頁1。
     溫俊富「兩岸專利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46 期,頁80 。
     溫俊富「透視美國智慧財產權戰略」中國時報, 82 年3 月27 日,
     第1 7 版「焦點評論」 (轉載於律師通訊,第163 期, 82 年4
     月號,頁20)
     溫俊富「中日貿易逆差與公平交易法」中國時報.82 年5月1 5 日
     ,第1 7 版「焦點評論」
     溫俊富「技術競爭時代之技術管理策略」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5 年
     8 月號,頁57 。
     溫俊富「專利制度建制之理論根據及檢討」工業財產權與標準, 85
     年1 1 月號,頁28 。
     
     二、日文部分( 1925 年為昭和元年」 1989 年為平成元年)
     (依)官方或學會等機構出版品(依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公正取引委員會事務局鏽「???力????反????法六十年史
     」公正取引協會, 195 6 年。
     經濟法學會編「獨占禁止法講座總論」 商事法務研究會, 197
     4 年初版。
     特許廳編譯「特許制度?技術移轉」 大藏省, 1975 年。
     經濟法學會編「獨占禁止法講座II」 商事法務研究會, 1976 年初
     版。
     特許廳工業所有權制度史研究會編「特許制?發生安變遷」犬藏省
     , 1982 年9 月。
     工業所有權????編集「特許周違法散策」發明協會, 198
     4 年初版。
     特許廳編「技術立國?特許」發明協會, 1985 年。
     總合研究開發機構編「多國籍企業?國際取引」三省堂, 1987
     年。
     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技銜取引等研究會中間報告書「技術取引?
     獨占禁止法」 1988 年。
     
     (二)書籍(依作者姓氏五十音順序排列)
     今村成和等娟「註解;經濟法」上卷,青林書院, 1985 年。
     今村成和「私的獨占禁止法?研究」有斐閣, 1956 年。
     今村成和「獨占禁止法」 (新版) ,布斐閣, 1978 年。
     伊從寬編「日本企業?各國獨禁法」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年。
     上林貞治郎「經營經濟學態論」?????書房, 19 7 1 年。
     菰田文男「國際技術移轉?理論」有斐閣, 1987 年。
     溫俊富「國際技術移轉?獨占禁止法?多國籍企業?國際技術移轉活
     動???競爭法上?評價?中心????」曰本神戶大學法學研究
     科修士論文, 1 990 年3 月。
     御船昭、大屋憲一、小野值一、田中那三、中村至、村山恭二合譯「
     發明?特許戰略?化學?生物工學?中心?」?東京化學同人, 1
     988 年。
     加藤寬、五井一雄、小松雅雄、高柳曉、野田稔編「產業?政府?經
     濟政策」勁草書房`1978 年。
     神隨行「技街革新?特許?經濟理論」多賀出版, 1988 年。
     河上正二、武藏武彥共譯「法?經濟學入門」同文館, 1986 年,
     竹田和彥「特許?知識????理論?實際」??????社, 1
     988 年初版。
     川口博也「特許法?構造?課題」三嶺書房· 1 983 年初版。
     金澤良雄「經濟法」有斐閣· 1 986 年新版初版5 刷。
     川井克侵「國際的契約?獨占禁止法」國際商事法研究所· 1978年。
     來生新「經濟活動?法」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 1987 年。
     小林架起三治,米川伸一,褔應建合編「西洋經營史?學?(下) 」 有
     斐閣· 1987 年。
     井澤良智、桑名義晴、林悼史合著「國際經營戰略論」稅務經理協會
     發行, 1989 年初版5 刷。
     小西唯雄「產業組織政策原理」東洋經濟新報社· 1988 年d
     小西唯雄「反獨占政策?有效競爭」有斐閣· 1 977 年增補版。
     齋鼓優「技術移轉論」 文真堂· 1 980 年。
     齋接優編集「發明特許?經濟學」發明協會· 1 983 年。
     五月女正三「????????????」發明協會-1987 年。
     實方謙二「獨占禁止法」有斐閣· 1987 年。
     混谷違紀「特許?經濟社會」日本經濟新聞社· 1 979 年。
     染野義信、染野故子合譯「工業所有權法理論?展開」發明協會,1
     986 年。
     白石忠志「技術?競爭的法的構造」有斐閣,1994 年。
     鈴木良陸、安部悅生、米倉淑一郎合著「經營史」有斐閣- 1989
     。
     曾野和明「多國籍企業問題入門」青林書院· 1978 年。
     田中誠二著「新版經濟法概說」千禽書房,昭和45 年4 月20 日6
     版。
     正田彬「經濟法」日本評論社- 197 1 年2 版。
     谷原修身「現代獨占禁止法要論」中央經濟社· 1989 年丹宗昭信
     「獨占扣???寡占市場構造規制?法理」北大圖書刊行會· 1 9 7
     6 年。
     土井輝生譯「特許制度?經濟學」日本經濟新聞社.1975 年9 月
     。
     豐崎光衛「工業所有權法」新版,有斐閣.1975 年。
     中山信弘、村上正博、內田盛也合著「知的所有權」日刊工業新社,
     1988 年。
     中山信弘編著注解「特許法上卷」青林書院.1989 年第二版。
     中山信弘「工業所有權法」 (上、下)弘文堂· 1993 年。
     根岸哲﹒舟田正之,野木村忠邦﹒來生新合著「獨占禁止法入門」
     有斐閣, 1 987 年初版5 刷。
     根岸哲「獨占禁止法? 基本問題」有斐閣, 1 990 年。
     林倬史「多國籍企業?知的所有權」森山書店, 1989 年。
     碑貫俊文「知的財產權? 獨占禁止法」有斐閣, 1994 年。
     松本重敏「持許發明?保護範圍」有斐閣, 1981 年。
     松下滿雄「經濟法慨說」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7 年。
     松下滿雄「國際????」 日本經濟新聞社, 1973 年。
     松下滿雄監譯,日本貿易振興會縮「 美國?獨占禁止法概說」 1 9
     85 年第1 刷。
     松下滿雄「????獨占禁止法」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 2 年。
     安接哲生「新興工業國拉國際技術移轉」三嶺書房, 1 989 年。
     山田榮作「新﹒多國語企業論」同友館, 1989 年。
     村上正博「特許﹒??????日米比較」弘文堂, 1990 年。
     村上政博「????獨占禁止法????學派?勝利」有斐閣, 1 9
     87 年。
     道田信一郎「獨占??審判」日本經濟新聞社, 1 980 年。
     
     (二)期刊論文(作依者姓氏五十音順序排列)
     明石芳彥「特許活動?國際競爭」大阪市立大學經濟研究所「情報化
     時代?產業體制」第Ⅶ章,頁191-194 。
     明石芳彥「戰後日本?技術導入、研究開發及?特許?動向」彥根論
     叢226 號,頁120 。
     有賀美智子「特許?反????法序說」海外商事法務,第57 號,
     1 9 6 7 年3 月,頁1 0 。
     石黑淳平「主要特許制度下位????通常實施許諾????」收於「
     國際工業所有權? 諸問題」頁233。
     今井賢一「特許? 經濟學(上) 」 發明74 卷( 1 977 年) 1號,頁12 。
     石川正「米國司法省「國際的事業活動??????」????」特
     許研究,第7 獄,頁36。
     上杉秋則「特許??????????契約??????」 商事法務
     研究會- 1989 年,頁308 。
     上杉秋則「特許??????????契約運用規準????10?
     論點(上) 」 NBL -422 號,頁6 。
     上杉秋則「特許??????????契約??????再考??` ?
     ??論文???????」 AIPPI (1989) Vo1. 3 4 No.11` 頁622 。
     內田謙二「??????特許制度」?????????????
     ???,第49 卷第6 號,頁360 。
     小原喜雄「持許法濫月規制措置????強制實施許諾?意義?限界
     」日本工業所有權法學會年報第1 號,頁72 。
     小原喜雄「國際?????獨占禁止法」經濟法學會編「獨占業止法
     講座Ⅲ上」商事法務· 1 981 年,頁146 。
     小原喜雄「國際契約? 獨占禁止法」Ⅲ??????,第416 號,
     頁115。
     小原喜雄「特許的獨占的實施許諾?EEC 競爭法上? 變遷」染野義
     信博士古稀紀念論文集「工業所有權?中心課題?解明」勁草書房
     198 9 年,頁107。
     小原喜雄「??加國? 技術導入契約?獨禁法上?認定基準?比較法的
     考察」日本工業所有權法學會年報第1 1 號(1 988 年) .頁l。
     小原喜雄「技術移轉契約????制限條項?國際規制????」豐
     崎光衛先生追悼論文集「無體財產法? 商事法?諸問題」有斐閣,
     1981年,頁601 。
     大角恆生「外資法等? 國際契約(技術導入契約) 」?????,第
     409 期,頁85 。
     小原喜雄監譯,土佐和生譯· Michael Burnside著「 E C?一括適月
     除外規則?關?????」AIPPI ,第34 卷第3 號,頁1 4
     4 第4 號,頁2 1 1 。
     齋藤優「多國籍企業???技銜移轉? 技術獨占」日本經濟調查協講
     會「多籍企業? 經濟」第3 章第3 節,??????社,頁105
     。
     阪根哲夫「技街導入? 獨占禁止法」收於一橋大學一橋學會編「企業
     成長?法律問題」第1章,春秋社, 1 964 年,頁10 。
     櫻井雅夫「多國籍企業?係??投資紛爭」江夏健一編,多國籍企業
     研究會著「國際經濟紛爭?多國籍企業」晃洋書房.1987 年,
     頁216 0
     澀谷違紀「特許?????????對??西???競爭制限禁止法
     ?規制」民商法雜誌,第94 卷第5 號,頁650; 第6 號,頁759 。
     澀谷違紀「特許? 獨占禁止法???(株) ???卜本社事件(昭和4
     。 年(勸)第9 號) ?中心??」公正取引,第361 號,頁23。
     澀谷違紀「特許?????契約?關??EC 獨禁法??括適月除外
     規則草案????」公正取引,第353 號,頁23 。
     澀谷違紀「特許?????????對??西???競爭制限禁止法
     ?規串」 民商法雜誌,第94 卷第5 號,頁65 0-;第6 號,頁759 。
     澀谷違紀「特許? 獨占禁止法???(株) )???卜本社事件(昭和4
     0年(勸)第9 號) ?中心??」公正取引,第361 號,頁23。
     澀谷違紀「特許?????契約?關??EC 獨禁法??括適月除外
     規則草案????」公正取引,第353 號,頁23 。
     高田昇治「國際的技術?????契約?????反????法」特
     許管理,第30 卷第1 0 號,頁1065。
     楢崎憲安「工業所有槽?獨占禁止法?????????????
     ?????」公正取引, 448 期,頁54 。
     玉井克哉「知的財產?關??新??國際的組? 發足??TRIPs
     協定(W T 0 協定付屬書1 C) ????一一一」」?????,第1
     071 號, 199 5 年7 月,頁44 。
     土井輝生「對米特許?????契約???????﹒?????
     ??法理?合眾國最高裁判所Lear v.Adkins事件判決?意義?」
     原增司判事退官記念論文集「工業所有權?基本的課題(下) 」 1
     975 年,有斐閣,頁1087。
     中山信弘、石黑一憲、小泉直樹、玉井克哉、松本重敏等「知的財產
     檔法?將來像(座談會) 」?????,第918 號,頁18 。
     西口章雄「發展途上園?國民經濟形成?”技術移轉”??????
     ????中心?????」 尾崎彥朔、奧村民次編「各國籍企業?
     發展途上國」第Ⅳ章,大阪市立大學經濟研究所, 1978 年,頁92 。
     根岸哲「知的財產權法? 獨占禁止法??獨占禁止法23 條論覺書」
     經濟經營研究第38 號(I、II) ,頁367 。
     根岸哲「先端技銜產業? 獨占禁止法」公正取引委員會事務局編「現
     代日本?產業組織?獨占禁止政策」第6章, 1987 年,頁201 。
     根岸哲「 其日的財產權法?獨占菜止法」自由?正義,第40 卷第l 號
     · 1989 年,頁21 。
     根岸哲「知的財產權?獨占禁止法」經濟法學會年報,第1 0 號( 1989 年) .
     頁26。
     根岸哲「 E C 技術?????契約?括適月除外規則假草案」公正取
     引,第352 號,頁1 7 。
     策?重大元?變化」 國際商事法務,第1 0 卷,頁450 。
     野木村忠邦「米司法省1994 年知的財產??????「????
     」?解說」國際商事法務,第22 卷第1 1 號,頁1201。
     碑貫俊文「米國????特許制度?反????政策(一)」 公正取引,
     第352. 頁41。
     碑貫俊文「米國????特許制度?反????政策(二)」公正取引,
     第355 期,頁61。
     碑貫俊文「價格拘束特許實施許諾契約約?反???法」北大法學論
     集第27 卷第1 號· 1 976 年,頁60 。
     碑貫俊文「特許?????契約???制限條項?對??反????
     法規制?諸問題」收於今村成和退官紀念論文集「公法?經濟法?
     諸問題(下) 」 有斐閣· 1982 年,頁385。
     釋貫俊文「獨禁法23 條再論?不正兢業?公正力??自由?競爭」金
     澤法學,第3 1 卷第2 號,頁9。
     碑貫俊文「米國司法省?知的財產權??????案?反????法
     (上)、(下) 」 公正取引532 號,頁10; 533 號,頁5 1。
     碑貫俊文「最近?知的財產權?動向?獨占禁止法?米國司法省?新
     ???????素材??」公正取引,第463 期,頁22。
     碑貫俊文「國際的技銜導入契約?獨占禁止法?「國際的技街導入契
     約?之間??認定基準」的臉討」經濟法學會年報,第5 號,頁48。
     藤野仁三譯· Joel Darvidow 著「特許??????????契約?
     ???不公正在?取引行為止閥寸之5 日本?新運月基準????人
     ??見解」 A I P P I (1 9 8 9) VoL. 3 4 No. 8 ·頁422。
     松宮勳「我?國?國際的技術提描契約?關??調查??國際契約?
     屆?出?基??分析??」公正取引,423 號,頁35。
     松下滿雄監譯,Joseph P. Griffin苦,屋宮憲夫譯「??????
     ???」?終焉?國際的技銜??????關??米反????政
     策?重大?變化」國際商事法務,第1 0 卷,頁450。
     道田信一郎「獨占禁止法? 特許?公開」京都大學法學會「法學論叢
     」第100 卷第5 、6 號,頁67。
     道回信一郎「權利?造月?獨禁法違反」京都大學法學會「法學論叢
     」第101 卷第1 號,頁1 。
     宮井雅明「特許????關?????判例法?研究(一)」 立命館法
     學, 1988 年4 號,頁475 。
     滿田重昭「工業所有權法?不正競爭防止法」特許研究第1 號,頁8。
     三平圭祐「不正競爭防止法? 見直?」 NBL464 號,頁26 。
     三宅正之「知的所有權?競爭政策」公正取引, 533 號, 199 5
     年3 月,頁31。
     向田直範「知的財產權?獨占禁止法?獨占禁止法23條?解釋??
     ???」經濟法學會年報,第1 0號,頁4 1 。
     村上政博「競爭法?國際的動向(上)???米國. E C????競爭
     法? 展開」?????第107 1 號,頁78 。
     村上政傳「 E C 競爭法?獨自性?市埸統合理念的役割?(上) 」 國
     際商事法務,第22 卷第1 0 號,頁1094。
     紋谷暢男「國際的技術移轉?特許法????弊害防止?措置」經濟
     法學年報第5 號,頁38 。
     紋谷暢男「特許權???????獨占禁止政策」經濟法學會「獨占
     禁止法講座II 」 商事法務, 1970 年,頁308。
     紋谷暢男「技術導入?自由化?持許法」經濟法學會婦「經濟法」第
     1 1 號,頁16。
     有賀美智子「獨禁法?特許法??接觸?????國內的諸問題」原
     增司判事退官紀念論文集「工業所有權? 基本課題(上) 」 有斐閣
     , 197 1 年,頁25 。
     原敏弘「獨占禁止法第23 條?關???考察」公正取引,第442
     號,頁27 。
     
     三、英文部分
     (一)書籍
     A. D. Neale & D. G. Goyder , The Antitrust Laws of the U.
     S. A., 3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A.Kahn, The Role of Patent in Competition, Cartels, and
     Their Regulation, J.Miller,ed.,North Holland,Amsterdam, (1962) .
     Barlo Beckerleg,ed., EEC Competition Law, ESC Publishing
     limited, (1978).
     Bruce I. Cawthra,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EEC,
     Gower Press Limited, (1973).
     Diana Guy & Guy I.F.Leigh, The EEC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Sweet & Haxwe11, (1981) .
     D. G. Goyder, EEC Competition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8).
     F. Vaughan,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System:Legal and Economic
     Conflicts in American Patent History, (2d ed. 1972) .
     Gordon D.Coplein & Alfred E.Hirsch,Jr.,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Patent Law 1978, Practising Law Institute, (1978)
     Gui11ermo Cabanellas, .J r ., Antitrust and Direct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ransactions,
     IIC Studies Vol. 7.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Patent,Copyright,and Competition Law
     Munich, (1984).
     Ivo Van Bael & Jean-Francois Bellis,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EC, CCH Editions Limited, (1987).
     M. Handler, H.M.Blake, R.Pitofsky & H.J. Goldschmid, Patents
     and Antitrust,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83) .
     Peter Meinhardt & Keith R. Havelock, Concise Trade Mark
     Law and Practice, Gower Press Limited, (1983).
     Richard Whish, Competition Law, London Butterworths, (1985)
     Tom Arnold, Patent Antitrust, Practising Law Institure,(1976) .
     UNCTAD,The Role of the Patent System in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o Developing Countries,TD/B/AC,11\\19,(1974).
     Valentine Korah, R&D and EEC Competition Rules Regulati-
     on 418/885,ESC Publishing limited, (1986).
     William C. Holm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ntitrust
     Law, Clark Boardman Company Limited, (1983).
     William H. Davison, Experience Effect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UMI Research press,
     (1980).
     
     (二)期刊論文
     Abbott B. Lipsky, Jr., Current Antitrust Division Views on
     Patent Licensing Practices, 50 Antitrust L. J. 515(1984).
     A. Paul Victor, Preventing Importation of Products in Viol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53 Antitrust L. J. 783(1984).
     Arved Deringer, EEC Antitrust Laws and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Latest Developments, 13 Antitrust Bull. 341(1968) .
     Barry E. Hawk. Patents Under EEC Competition Law, 53 Antitrust
     L. J. 737(1984).
     Baxter, Separation of Powers,Presecutorial Discretion, and
     the “Common Law” Nature of Antitrust Law,60 Tex.L.Rev.
     663 (1982).
     Daniel J. Gilmore, Federal Preemption-Federal Patent Policy
     Preempts Postsecrecy Enforcement of Licensing Contracts,
     12 Suffolk Univ. L. Rev. 1329(1978).
     Daniel Grosh, Patent Licensing Agreements and Antitrust
     in the EEC: Recent Decisions of the EEC Commission, 49
     Notre Dame Lawyer 392(1973).
     Davidow, ~The Worldwide Influence of U.S.Antitust,H 35 Antitrust
     Bull.603 (1990).
     Donald F, Turner, the Patent System and Competitive Policy
     , 44 New York L. Rev. 450(1969).
     Donald F. Turner, Basic Principles in Formulating Antitrust
     and Misuse Constraint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53 Antitrust L. J. 485 (1984).
     Donald W., Banner, The Antitrust Interface-Revisited, 1983
     Intellectual Property L. Rev. 71 (1983).
     Douglas E. Rosenthal, Judicial Attitudes Towards the Ten-
     sions Between Antitrust, Federal Patent, and State Trade
     Secret Laws in International Techonlogy Transfers, 50
     Antitrust L. J. ·525 (1981).
     Fugate, Antitrust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Patent and Techonlogy
     Licensing,5 Pitt·J. L.& Comm.433 (1985).
     Gerald Sobel, The Antitrust Interface With Patents and innovation:
     Acquisiton of Patents, Improvement Patents and
     Grant-Backs, Non-Use, Fraud on The Patent Offic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nd Joint Research, 53 Antitrust
     L .. J. 681 (1984).
     Janusz A. Ordover, 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in Protecting Industrial propertY,53 Antitrust L. J.503
     (1984) .
     John M. Bloxom IV,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atent and Antitrust
     Statutes :SCM Crop. v. Xerow Crop., 39 Washington
     and Lee L. Rev. 245 (1982) .
     Joseph P. Griffin, Problems Raised by Various Types of Restrictive
     Clauses, 50 Antitrust L. J. 499 (1981).
     Kenneth E. Payne & Richard L. Stroup, U.S. Antitrust Asp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5 North Carolina Jour.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Commerical Regulation 91(1980).
     Louis Kaplow, The Patent-Antitrust Intersection:A Reappraisal,
     97 Harv. L. Rev. 1815 (1984).
     Martin J. Adelman & Friedrich K. Juenger, Patent-Antitrust
     : Patent Dynamics and Field-of-Use Licensing,50 New York
     Univ. L. Rev. 273(1975).
     Martin J. Adelman,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nd Patent-Antitrust:
     The Roll of Compulsory Licensing, 52 New York Univ.. L.Rev. 977(1977).
     Martin J. Adelman, The Relevant Market Paradox-Attempted
     and Completed Patent Fraud Monopolization, 38 Ohio State
     L.Jour.289(1977).
     Mary E. Woytek, A Survey of the Patent-Antitrust Controvers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52 Notre Dame Lawyer 957(1977) .
     Michael J. Meur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Royalty Terms
     in Patent Licenses, 67 Ninne. L. Rev. 1198(1983).
     Milton Handler & Michael D. Blechman, An American View of
     the Common Markers Proposed Group Exemption for Patent
     Licenses, 14 The International Laywyer 403 (1980).
     Norman E. Rosen,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ntitrust Pendulum:
     Recent Development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ntitrust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62 Antitru
     s t L. .J. 7 2 4 (1994) .
     Philp Girard, Impact of United States Antitrust Laws on
     Territorially-Limited International, Patent Licensing
     Agreements, 11 Univ. of San Fran. L. Rev. 640 (1977).
     Philip Sperber, Successful Negotiation in Licensing, Patent
     L. Rev. 93 (1975) .
     Ramon A. Klitzke, Patents and Section 7 of The Clayton Act:
     The Significance of Patents in Corproate Acquistions
     ,12 Loyla Univ. of Chicago L .. J. 401(1981).
     Richard M. Steuer, Vertical Restraints in Nineties, 62 Anti
     trust L. J. 724 (1994) .
     Richard Schmalbeck, The Validity of Grant-Back Clauses
     in Patent Licensing Agreenents, 42 Univ. of chicago L.
     Rev. 733 (1975) .
     Robert P. Taylor, Analyzing Licensee-Licensor Reationships
     ; The Methodology Revixited, 53 Antitrusrt L. J.611 (1984) ?
     Robert P. Taylor, Licens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icensor-
     Licensee Relationships, 53 Antitrust L. J.561 (1984) .
     Stephen M. Hudspeth,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Patent/Antitrust
     Interface-Response to a New Reality, 3 Jour. ofLaw and Commerce 35(1983).
     Theodore L. Bowes, Patent Law Reform and the Expansion of
     Provisions Relating to Licensing, 8 Loyola Vniv. L. Jour.279 (1977) .
     Thomas F. Maffei, The Patent Misuse Doctrine: A Balance
     of Patent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11 Boston College
     Industrial & Commericial L. Rev. 46(1969).
     Thomas L. Crisman & Robert P. Taylor, Vending An Old Combination:
     A Patent Misuse-Antitrust Problem, 57 Georgetown
     L.Jour. 1057(1969).
     Timothy W, Hagan & Steven J. Henry, Is a Compulsory Patent
     Licensing Statute Necessary? A Study of the U.S. and
     Foreign Experience,7 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207 (1975).
     Tom Arnold & Ed Goldstein, Compulsory Licensing: The "Uncentive”
     for Invention, Patent L. Rev. 113(1975).
     William C. Holmes, Considerations in Government Antitrust
     Orders Aff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251 Intellectual
     Property L. Rev. 251 (1982).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867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賴源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溫俊富zh_TW
dc.creator (作者) 溫俊富zh_TW
dc.date (日期) 199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16-05-11-
dc.date.available 2016-05-11-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16-05-11-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V867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393-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主要討論對象為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調和問題。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專利制度之所以賦與發明人專利權,其的在經由發明人研發意願意的確保,以實現促進產業發展的終極政策目標,從而在理論上,就此終極政策目標而言,與同屬經濟法一環,肩負相容終極政策使命的競爭法固然立於互相補足的併存關係,然而,專利制度所採取的政策實現手段(賦與實際上具有獨占意義的專利權)在實際運用上,往往具有限制競爭的作用,因而與競爭制度所採取的政策實現手段(排除市場之獨占),存在著緊張的對立關係,而不能不藉由競爭制度予以調整,俾達成經濟政策實現經濟繁榮的整體目標。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之目的與方法----------1
     壹、研究之動機----------1
     貳、研究之目的----------4
     參、研究之方法----------5
     第二節經濟法體系與專利制度之定位----------6
     壹、經濟法之概念----------6
     一、市場機能與經濟政策----------7
     (一) 市場機能與其維持----------7
     (二) 市場失靈與市場機能之補足----------8
     二、經濟法之定義----------11
     貳、經濟法之內容體系----------11
     一、市場機能維持法----------11
     二、市場機能補足法----------12
     參、專利法在法律體系中之定位----------13
     一、專利法與民法之關係----------13
     二、專利法與經濟法之關係----------15
     (一)學說之看法----------15
     (二)本文之看法----------17
     第二章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與實現功能----------21
     第一節前言----------21
     第二節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與制度設計----------21
     壹、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21
     貳、專利制度之基本設計----------12
     一、制度設計之基本理念----------23
     二、調和私益與公益平衡之諸規定----------23
     第三節專利權之行使與市場競爭----------28
     壹、專利制度與市場----------28
     貳、專利權之行使對市場競度之影響----------29
     一、製品市場----------29
     (一)積極權能之行使----------30
     (二)消極權能之行使----------31
     二、技術市場----------35
     (一)專利之囤積與授權之拒絕----------36
     (二)授權實施時附加限制競爭條款----------38
     (三)授權實施時收取不同技術報酬金----------43
     三、研發市場----------44
     (一)懷柔研發競爭之專利授權----------44
     (二)專利授權時之相關限制條款----------44
     第三章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衝突與調和----------47
     第一節前言----------47
     第二節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衝突----------47
     壹、對專利制度基本設計之檢討----------47
     一、對專利制度授與發明人專利權之檢討----------47
     二、對調和私益與公益平衡諸規定之檢討----------53
     貳、專利制度之評價----------57
     一、專利制度之特性----------57
     二、專利制度之制度設計難以維持公益與私益之均衝,故策目標實現的成本過大----------60
     三、專利法之功能定位----------61
     參、專利制度之競爭法上評價----------62
     第三節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調和----------64
     壹、專利政策與競爭政策在經濟政策下之分工----------64
     貳、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調和之原理----------65
     第四章美國之調和規範----------69
     第一節前言----------69
     第二節美國競爭法概說----------69
     壹、美國反托拉斯法之形成----------71
     貳、反托拉斯法之特色----------74
     一、多元性----------74
     二、規範內容之嚴厲性----------74
     三、法院在競爭政策形成上之主導地位----------75
     參、反托拉斯法之主要實體規定----------75
     一、休曼法----------75
     (一)聯合行為規範----------75
     (二)獨占規範----------77
     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77
     三、克來登法----------78
     第三節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79
     壹、反托拉斯法調和專利權行使之沿革----------79
     一、1938年以前之初期判例----------79
     (一)權利範圍論----------79
     (二)專利權濫用法理之出現----------81
     (三)合理的報酬論----------82
     二、1938年起之規範強化----------83
     (一)1960年代前之規範強化----------83
     (二)1970代年之「當然違法」規範----------86
     三、1970年代後期迄今之「合理原則」規範----------87
     (一)1977年之反托拉斯法執行準則----------87
     (二)1980年之合理原則規範----------88
     (三)1988年之反托拉斯法執行準則----------90
     (四)1995年智慧財產權授權執行準則----------91
     貳、專利權濫用理論與反托拉斯法----------94
     一、專利權濫用理論之起源與發展----------94
     二、專利權濫用法理與反托拉斯法之關係----------96
     參、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97
     一、專利權之取得----------97
     (一)經由專利權授與而取得----------97
     (二)經由購入而取得----------99
     (三)經由「回饋授與」而取得----------99
     二、專利權之不實施----------100
     三、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101
     (一)各國專利授權實施契約中之限制競爭條款----------101
     (二)複數授權實施契約----------106
     (三)交互授權實施契約----------106
     (四)專利聯營----------107
     四、專利侵害之排除----------107
     (一)專利侵權訴訟----------107
     (二)平行輸入之排除----------109
     肆、違反反托拉斯法規之效果----------109
     第四節美國調和規範之檢討----------111
     第五章日本之調和規範----------115
     第一節前言----------116
     第二節日本競爭法概說----------116
     壹、日本獨占禁止法之形成----------116
     貳、貳占禁止法之特色----------117
     一、法的移植與本土化----------117
     二、原則禁止弊害防止之混合----------118
     三、不公平交易方法規範之重視----------118
     四、產業政策優於競爭政策之傳統----------119
     參、獨占禁止之主要實體規定----------120
     一、概說----------120
     二、三項基本規範----------121
     (一)私的獨占----------121
     (二)不當的交易限制----------122
     (三)不公平的交易方法----------123
     三、與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關係----------123
     第三節獨占禁止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124
     壹、獨禁法第23條之解釋----------124
     貳、專利權之取得----------128
     參、專利權之不實施----------128
     肆、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129
     一、沿革----------129
     (一)1947年至1949年之事前許可制----------129
     (二)1949年至1968年之事後申報制----------130
     (三)1968年迄今之事後審查----------132
     二、「國際技術導入契約認定基準」概說----------132
     (一)「認定基準」之適用對象及範圍----------132
     (二)「認定基準」之內容----------132
     三、「專利、專門技術授權契約之不公平交易方法規整之運基準」概要----------134
     (一) 「運用基準」之適用對象及範圍----------134
     (二) 適用之態度----------134
     (三) 「運用基準」之內容----------134
     四、不公平交易方法以外之規範可能性----------141
     (一)單方授權實施----------141
     (二)交互授權實施----------141
     (三)專利聯營----------141
     伍、專利侵害之排除----------142
     陸、實效確保之手段----------142
     第四節日本調和規範之檢討----------143
     第六章德國之調和規範----------149
     第一節前言----------149
     第二節德國競爭法概說----------149
     壹、德國競爭法之形成----------149
     貳、與歐盟競爭法之關係----------152
     參、德國競爭法之特色----------152
     一、力求降低規範之不確定性----------152
     二、廣泛豁免適用下之原則禁止主義----------152
     三、與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關係----------152
     肆、營業競爭限制防止法之主要實體規定----------153
     一、卡特爾協議或決議等之禁止----------154
     二、垂直的限制競爭契約之規範----------154
     三、市場控制地位濫用之規範----------155
     第三節德國競爭法對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之調行----------156
     壹、規範方法----------156
     一、規範內容----------156
     二、契約之書面化----------157
     三、違法條款之無效----------157
     四、實效之確保----------158
     貳、第20條之適用----------158
     一、適用範圍----------158
     (一)契約之範圍----------158
     (二)限於交換性契約----------159
     (三)限於對被授權人或受讓人限制----------159
     二、違法性之判斷基準----------159
     (一)專利權等內容----------159
     (二)營業交易之限制----------160
     三、限制條款之具體檢討----------160
     (一)適法限制條款----------160
     (二)豁免適用之限制條款----------162
     (三)違法限制條款----------167
     參、第1條之適用----------167
     一、交互授權----------168
     二、複數授權----------168
     三、專利聯營----------169
     第四節德國調和規範之檢討----------169
     第七章歐盟之調和規範----------173
     第一節前言----------173
     第二節歐盟競爭法概說----------174
     壹、歐盟競爭法之形成----------174
     貳、歐盟競爭法之直接適用性與優位性----------175
     一、直接適用性----------175
     二、優位性----------177
     參、歐盟競爭法之特色----------178
     一、競爭法係以市場統合為重要任務----------178
     二、對市場控制地位之容許----------179
     肆、歐盟競爭法之主要實體規定----------180
     一、相關規定之概要----------180
     (一)第85條之規定----------180
     (二)第86條之規定----------186
     二、違反規定之效果----------188
     (一)違反第85條第1項之效果----------188
     (二)違反86條之效果----------188
     第三節歐盟競爭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188
     壹、歐盟競爭法對智慧財產權之基本態度----------188
     貳、專利權行使與歐盟競爭法----------190
     參、歐盟對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之規範----------191
     一、限制條款規範之沿革----------191
     (一)1962年之耶誕通造----------191
     (二)1985年之「專利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193
     (三)1996之「技術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194
     二、「專利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概述----------195
     (一)內容概述----------195
     (二)豁免條款----------197
     (三)合法條款----------199
     (四)違法條款----------201
     (五)灰色條款----------203
     (六)豁免之撤回----------204
     三、「技術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概述----------205
     (一)規則架構----------205
     (二)真正豁免條款----------205
     (三)非真正豁免條款----------205
     (四)不得豁免條款----------206
     (五)其餘主要之差異----------207
     四、交互授權與專利聯營----------207
     第四節歐盟調和規範之檢討----------207
     第八章我國之調和規範----------213
     第一節前言----------213
     第二節我國專利法之評價----------215
     壹、我國專利法之定----------215
     貳、我國專利權濫用之實態----------219
     一、專利授權時附加限制競爭條款----------219
     二、專利侵害之不當主張----------220
     參、我國專利法對專利權濫用之防弊設計及其功能極限----------220
     一、防弊設計----------220
     二、功能極限----------221
     三、權利濫用原則----------222
     第三節我國之競爭制度概說----------222
     壹、公平交易法之形成----------222
     貳、公平交易法的特色----------223
     一、體例龐雜----------223
     二、產業政策之高度重視----------224
     三、獨占事業之公告----------225
     參、公平交易法之主要實體規定----------225
     一、獨占規範----------225
     二、聯合行為規範----------226
     三、不公平競爭行為規範----------226
     第四節公平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227
     壹、公平法第45條之解釋----------227
     一、本條之性質----------227
     (一)範圍性規定說----------227
     (二)確認規定說----------228
     (三)例外豁免規定說----------228
     (四)諸說之檢討----------228
     二、本條之解釋----------230
     (一)依照專利法行使權利----------230
     (二)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233
     貳、專利權之取得與公平法規範----------238
     一、專利權之取得與獨立規範----------238
     二、技術市場之界定----------238
     參、專利權之實施與否與公平法規範----------239
     一、自行實施與獨占規範----------239
     二、自行實施與聯合行為規範----------241
     三、自行實施與與不公平競爭行為規範----------241
     四、專利之不實施與公平行規範----------242
     肆、專利授權之限制慣行與公平法規範----------243
     一、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不公平競爭規範----------243
     (一)限制條款之限制競爭效果----------244
     (二)限制條款之促進競爭效果----------246
     (三)促進競爭效果與限制競爭之比較衡量----------246
     二、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獨占規範----------253
     三、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聯合行為規範----------253
     四、複數授權實施契約之限制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4
     五、交互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4
     五、聯營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5
     第五節我國調和規範之檢討----------255
     第九章結論----------259
     第一節競爭制度之時代使命----------259
     壹、專利制度之評價----------259
     貳、競爭政策對專利制度負面作用之調和----------261
     參、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之擴張----------263
     肆、專利權保護擴張下競爭政策之使命----------267
     第二節專利授權契約限制條款之公平交易法規範之建立----------267
     壹、基本看法----------267
     貳、公平法建立專利授權契約限制條款之若干看法----------269
     一、關於規範之方法----------269
     (一)授權契約之爭議前審查與爭議後審查----------269
     (二)事前審查或事後審查----------269
     (三)授權契約之申報----------269
     (四)審查基準之訂頒與否----------271
     (五)審查基法之二分法與三分法----------272
     (六)契約取向與條款取向----------272
     (七)非正式程序之輔助----------273
     二、關於規範之原則----------274
     (一)技術移轉之順暢與限制競爭效果之排除應維持均衡----------274
     (二)公平競爭與自由競爭之保護應一併重視----------275
     縮寫表----------277
     參寫文獻----------279
     後記----------297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之目的與方法----------1
     壹、研究之動機----------1
     貳、研究之目的----------4
     參、研究之方法----------5
     第二節經濟法體系與專利制度之定位----------6
     壹、經濟法之概念----------6
     一、市場機能與經濟政策----------7
     (一) 市場機能與其維持----------7
     (二) 市場失靈與市場機能之補足----------8
     二、經濟法之定義----------11
     貳、經濟法之內容體系----------11
     一、市場機能維持法----------11
     二、市場機能補足法----------12
     參、專利法在法律體系中之定位----------13
     一、專利法與民法之關係----------13
     二、專利法與經濟法之關係----------15
     (一)學說之看法----------15
     (二)本文之看法----------17
     第二章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與實現功能----------21
     第一節前言----------21
     第二節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與制度設計----------21
     壹、專利制度之政策目標----------21
     貳、專利制度之基本設計----------12
     一、制度設計之基本理念----------23
     二、調和私益與公益平衡之諸規定----------23
     第三節專利權之行使與市場競爭----------28
     壹、專利制度與市場----------28
     貳、專利權之行使對市場競度之影響----------29
     一、製品市場----------29
     (一)積極權能之行使----------30
     (二)消極權能之行使----------31
     二、技術市場----------35
     (一)專利之囤積與授權之拒絕----------36
     (二)授權實施時附加限制競爭條款----------38
     (三)授權實施時收取不同技術報酬金----------43
     三、研發市場----------44
     (一)懷柔研發競爭之專利授權----------44
     (二)專利授權時之相關限制條款----------44
     第三章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衝突與調和----------47
     第一節前言----------47
     第二節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衝突----------47
     壹、對專利制度基本設計之檢討----------47
     一、對專利制度授與發明人專利權之檢討----------47
     二、對調和私益與公益平衡諸規定之檢討----------53
     貳、專利制度之評價----------57
     一、專利制度之特性----------57
     二、專利制度之制度設計難以維持公益與私益之均衝,故策目標實現的成本過大----------60
     三、專利法之功能定位----------61
     參、專利制度之競爭法上評價----------62
     第三節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之調和----------64
     壹、專利政策與競爭政策在經濟政策下之分工----------64
     貳、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調和之原理----------65
     第四章美國之調和規範----------69
     第一節前言----------69
     第二節美國競爭法概說----------69
     壹、美國反托拉斯法之形成----------71
     貳、反托拉斯法之特色----------74
     一、多元性----------74
     二、規範內容之嚴厲性----------74
     三、法院在競爭政策形成上之主導地位----------75
     參、反托拉斯法之主要實體規定----------75
     一、休曼法----------75
     (一)聯合行為規範----------75
     (二)獨占規範----------77
     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77
     三、克來登法----------78
     第三節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79
     壹、反托拉斯法調和專利權行使之沿革----------79
     一、1938年以前之初期判例----------79
     (一)權利範圍論----------79
     (二)專利權濫用法理之出現----------81
     (三)合理的報酬論----------82
     二、1938年起之規範強化----------83
     (一)1960年代前之規範強化----------83
     (二)1970代年之「當然違法」規範----------86
     三、1970年代後期迄今之「合理原則」規範----------87
     (一)1977年之反托拉斯法執行準則----------87
     (二)1980年之合理原則規範----------88
     (三)1988年之反托拉斯法執行準則----------90
     (四)1995年智慧財產權授權執行準則----------91
     貳、專利權濫用理論與反托拉斯法----------94
     一、專利權濫用理論之起源與發展----------94
     二、專利權濫用法理與反托拉斯法之關係----------96
     參、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97
     一、專利權之取得----------97
     (一)經由專利權授與而取得----------97
     (二)經由購入而取得----------99
     (三)經由「回饋授與」而取得----------99
     二、專利權之不實施----------100
     三、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101
     (一)各國專利授權實施契約中之限制競爭條款----------101
     (二)複數授權實施契約----------106
     (三)交互授權實施契約----------106
     (四)專利聯營----------107
     四、專利侵害之排除----------107
     (一)專利侵權訴訟----------107
     (二)平行輸入之排除----------109
     肆、違反反托拉斯法規之效果----------109
     第四節美國調和規範之檢討----------111
     第五章日本之調和規範----------115
     第一節前言----------116
     第二節日本競爭法概說----------116
     壹、日本獨占禁止法之形成----------116
     貳、貳占禁止法之特色----------117
     一、法的移植與本土化----------117
     二、原則禁止弊害防止之混合----------118
     三、不公平交易方法規範之重視----------118
     四、產業政策優於競爭政策之傳統----------119
     參、獨占禁止之主要實體規定----------120
     一、概說----------120
     二、三項基本規範----------121
     (一)私的獨占----------121
     (二)不當的交易限制----------122
     (三)不公平的交易方法----------123
     三、與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關係----------123
     第三節獨占禁止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124
     壹、獨禁法第23條之解釋----------124
     貳、專利權之取得----------128
     參、專利權之不實施----------128
     肆、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129
     一、沿革----------129
     (一)1947年至1949年之事前許可制----------129
     (二)1949年至1968年之事後申報制----------130
     (三)1968年迄今之事後審查----------132
     二、「國際技術導入契約認定基準」概說----------132
     (一)「認定基準」之適用對象及範圍----------132
     (二)「認定基準」之內容----------132
     三、「專利、專門技術授權契約之不公平交易方法規整之運基準」概要----------134
     (一) 「運用基準」之適用對象及範圍----------134
     (二) 適用之態度----------134
     (三) 「運用基準」之內容----------134
     四、不公平交易方法以外之規範可能性----------141
     (一)單方授權實施----------141
     (二)交互授權實施----------141
     (三)專利聯營----------141
     伍、專利侵害之排除----------142
     陸、實效確保之手段----------142
     第四節日本調和規範之檢討----------143
     第六章德國之調和規範----------149
     第一節前言----------149
     第二節德國競爭法概說----------149
     壹、德國競爭法之形成----------149
     貳、與歐盟競爭法之關係----------152
     參、德國競爭法之特色----------152
     一、力求降低規範之不確定性----------152
     二、廣泛豁免適用下之原則禁止主義----------152
     三、與不正競爭防止法之關係----------152
     肆、營業競爭限制防止法之主要實體規定----------153
     一、卡特爾協議或決議等之禁止----------154
     二、垂直的限制競爭契約之規範----------154
     三、市場控制地位濫用之規範----------155
     第三節德國競爭法對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之調行----------156
     壹、規範方法----------156
     一、規範內容----------156
     二、契約之書面化----------157
     三、違法條款之無效----------157
     四、實效之確保----------158
     貳、第20條之適用----------158
     一、適用範圍----------158
     (一)契約之範圍----------158
     (二)限於交換性契約----------159
     (三)限於對被授權人或受讓人限制----------159
     二、違法性之判斷基準----------159
     (一)專利權等內容----------159
     (二)營業交易之限制----------160
     三、限制條款之具體檢討----------160
     (一)適法限制條款----------160
     (二)豁免適用之限制條款----------162
     (三)違法限制條款----------167
     參、第1條之適用----------167
     一、交互授權----------168
     二、複數授權----------168
     三、專利聯營----------169
     第四節德國調和規範之檢討----------169
     第七章歐盟之調和規範----------173
     第一節前言----------173
     第二節歐盟競爭法概說----------174
     壹、歐盟競爭法之形成----------174
     貳、歐盟競爭法之直接適用性與優位性----------175
     一、直接適用性----------175
     二、優位性----------177
     參、歐盟競爭法之特色----------178
     一、競爭法係以市場統合為重要任務----------178
     二、對市場控制地位之容許----------179
     肆、歐盟競爭法之主要實體規定----------180
     一、相關規定之概要----------180
     (一)第85條之規定----------180
     (二)第86條之規定----------186
     二、違反規定之效果----------188
     (一)違反第85條第1項之效果----------188
     (二)違反86條之效果----------188
     第三節歐盟競爭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188
     壹、歐盟競爭法對智慧財產權之基本態度----------188
     貳、專利權行使與歐盟競爭法----------190
     參、歐盟對專利授權實施之限制慣行之規範----------191
     一、限制條款規範之沿革----------191
     (一)1962年之耶誕通造----------191
     (二)1985年之「專利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193
     (三)1996之「技術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194
     二、「專利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概述----------195
     (一)內容概述----------195
     (二)豁免條款----------197
     (三)合法條款----------199
     (四)違法條款----------201
     (五)灰色條款----------203
     (六)豁免之撤回----------204
     三、「技術授權實施契約類別豁免則」概述----------205
     (一)規則架構----------205
     (二)真正豁免條款----------205
     (三)非真正豁免條款----------205
     (四)不得豁免條款----------206
     (五)其餘主要之差異----------207
     四、交互授權與專利聯營----------207
     第四節歐盟調和規範之檢討----------207
     第八章我國之調和規範----------213
     第一節前言----------213
     第二節我國專利法之評價----------215
     壹、我國專利法之定----------215
     貳、我國專利權濫用之實態----------219
     一、專利授權時附加限制競爭條款----------219
     二、專利侵害之不當主張----------220
     參、我國專利法對專利權濫用之防弊設計及其功能極限----------220
     一、防弊設計----------220
     二、功能極限----------221
     三、權利濫用原則----------222
     第三節我國之競爭制度概說----------222
     壹、公平交易法之形成----------222
     貳、公平交易法的特色----------223
     一、體例龐雜----------223
     二、產業政策之高度重視----------224
     三、獨占事業之公告----------225
     參、公平交易法之主要實體規定----------225
     一、獨占規範----------225
     二、聯合行為規範----------226
     三、不公平競爭行為規範----------226
     第四節公平法對專利權行使之調和----------227
     壹、公平法第45條之解釋----------227
     一、本條之性質----------227
     (一)範圍性規定說----------227
     (二)確認規定說----------228
     (三)例外豁免規定說----------228
     (四)諸說之檢討----------228
     二、本條之解釋----------230
     (一)依照專利法行使權利----------230
     (二)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233
     貳、專利權之取得與公平法規範----------238
     一、專利權之取得與獨立規範----------238
     二、技術市場之界定----------238
     參、專利權之實施與否與公平法規範----------239
     一、自行實施與獨占規範----------239
     二、自行實施與聯合行為規範----------241
     三、自行實施與與不公平競爭行為規範----------241
     四、專利之不實施與公平行規範----------242
     肆、專利授權之限制慣行與公平法規範----------243
     一、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不公平競爭規範----------243
     (一)限制條款之限制競爭效果----------244
     (二)限制條款之促進競爭效果----------246
     (三)促進競爭效果與限制競爭之比較衡量----------246
     二、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獨占規範----------253
     三、單方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聯合行為規範----------253
     四、複數授權實施契約之限制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4
     五、交互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4
     五、聯營授權實施之限制競爭條款與公平法規範----------255
     第五節我國調和規範之檢討----------255
     第九章結論----------259
     第一節競爭制度之時代使命----------259
     壹、專利制度之評價----------259
     貳、競爭政策對專利制度負面作用之調和----------261
     參、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之擴張----------263
     肆、專利權保護擴張下競爭政策之使命----------267
     第二節專利授權契約限制條款之公平交易法規範之建立----------267
     壹、基本看法----------267
     貳、公平法建立專利授權契約限制條款之若干看法----------269
     一、關於規範之方法----------269
     (一)授權契約之爭議前審查與爭議後審查----------269
     (二)事前審查或事後審查----------269
     (三)授權契約之申報----------269
     (四)審查基準之訂頒與否----------271
     (五)審查基法之二分法與三分法----------272
     (六)契約取向與條款取向----------272
     (七)非正式程序之輔助----------273
     二、關於規範之原則----------274
     (一)技術移轉之順暢與限制競爭效果之排除應維持均衡----------274
     (二)公平競爭與自由競爭之保護應一併重視----------275
     縮寫表----------277
     參寫文獻----------279
     後記----------29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8672012en_US
dc.title (題名) 專利制度與競爭制度調和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出版日期之紀元,依各出版品之記載;未加1 9 者,均係民國紀元)
     (一)官方出版品
     台灣經濟研究院「中日問專利租讓實施對我國產經影響調查報告」經
     濟部中央標準局委託研究報告, 80 年1 2 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縮印「各國公交易法相關法規彙娟」 8 2 年6
     用。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縮印「美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現彙編」84 年
     l 月。
     
     (二)學者著作(依作者姓氏筆創排列)
     王泰允「國際技術合作實用」遠流出版公司, 8 1 年五
     朱瑞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史程」黎明文化公司`73 年5 月初
     版。
     李文福、賴源河「公平交易法制之建立及其經濟分析」行政院研考會
     , 78 年7 月。
     何之邁「企業經濟力集中之法律問題」黎明文化公司, 78 年3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專論」三民書局, 82 年10月。
     何孝元「工業所有權之研究」三民書局, 80 年3 月重印三版。
     吳妙善譯「社會福利市埸經濟解讀」(約克﹒提盟著)月旦出版公司
     , 1 992 年1 2 月初版。
     李佼「專利行政訴訟之研究」司法院, 73 年4 用。
     李魁賢校訂「發明專利須知」 (W.G 唐諾商持著)文橋出版社,民國
     74 年初版。
     呂縈海、張嘉真、謝穎青合著「公平交易法解讀」月旦出版公司, 1
     99 2 年3 月,修訂版。
     邢慕寰「通俗經濟講話」三民書局, 76 年台再版。
     金進平著「工業所有權法新論」 74 年初版(自己發行)
     林大洋「多層次傅銷法律問題之研究」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82 年
     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82 年6 月。
     邱晃泉、張炳煌合著「歐洲共問題解讀」月旦出版公司, 1993 年
     。
     周添城譯「美國產業之結構、行為、續放」正中書局`79 年,
     台初版。
     施建生「經濟學原理」 8 版,作者自印.73 年。
     段承璞編著「台灣戰後經濟」人間出版社, 1 992 年6 月初版。
     郝慶芬編著「專利法例話」法律出版社, 1986 年8 月1 版。
     康炎村「工業所有權法論」五南圖書公司, 76 年8月初版。
     高叔康編著「經濟學新辭典」三民書局, 82 年9 月修訂8 版D
     孫殿拍「比較經濟制度」三民書局, 74 年初版。
     陳櫻琴「認識智慧財產權」經濟日報社, 76 年5月初版。
     陳哲宏、謝銘洋、陳逸南、徐宏昇等合著「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
     公司`1 994 年。
     許光泰?持「中共工業產權之研究(專利篇)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割成果報告, 1988 年。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上冊) 」 翰蘆圖書
     公司, 1 995 年8 月3 版。
     莊春發、范建得「公平交易法」系列 `健新公司, 8 1 年。
     曾陳明汝「工業財產權法專論」台大法學叢書, 75 年增訂新版。
     黃文儀「申請專利範圍的解釋與專利侵害判斷」作者自印`83 年2
     月初版。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植根法學叢書, 1 993 年,)
     賀德芬「文化創新與商業契機」用旦出版公司, 1994 年增訂再版
     楊崇森著「信託與投資」 正中書局, 64 年4 月台初版。
     寧育豐繡著「工業財產權法論」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71 年3 月3
     版。
     趙鳳培「經濟學原理」三民書局, 62 年再版。
     雷慧英漢譯「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 (谷蒲孝雄編著
     )人間出版社, 1 992 年6 月初版。
     廖義男、林永頌「我國獨占、聯合行為、不公平競爭之實証研究」 (
     行政院經革會報告書,產業組織研究報告) 74 年1 1 月。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一冊,三民書局, 83 年。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三民書局.84 年1 0 月。
     蔡之中「專利實施權之研究」聯經出版公司.75 年2 月。
     劉仁傑「日本的產業策略」聯經出版公司, 82 年。
     賴源河「貿易保護下之智慧財產權」黎明文化公司, 80 年初版正
     賴源河編審「公平交易法新論」月旦出版公司, 1994 年。
     羅昌發「貿易與競爭之法律互動」月旦出版公司, 1 994 年。
     謝哲勝「財產法專題研究」三民書局, 84 年。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大法學叢書· 1995 年。
     謝銘;年「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台大法學叢書· 1995 年。
     謝銘洋、徐火明?持,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台大法學基金會研究計副
     「公平交易法與智慧財產權法之關係」 82 年6 月。
     薛琦、顏吉利、黃鴻、周添城、林純瓊著「產業經濟學?理論與實務
     」正中書局.82 年。
     蘇永欽「民法經濟法論文集」政大法學叢書.77 年3
     蘇永欽「經濟法的挑戰」五南圓書公司.83 年初版。
     
     (三)學位論文(依出版先後排列)
     王清峰「專利之國際授權」政大碩士論文.65 年。
     陳連順「國際技術合作契約之研究」台大碩士論文.73 年3
     趙培宏「國際技術移轉中限制商業行為之法律問題研究」東吳碩士論
     文.75 年。
     林玲玉「專利授權與反托拉所法」政大碩士論文.76 年。
     洪健樺「有關專利中授權問題之研究」政大碩士論文.76 年。
     丁麗仙「競爭法規之除外適用」政大碩士論文`77 年。
     陳井星「從專利保誰強度探討我國專利立法之發展」交通大學博士論
     文`78 年。
     汪渡村「專利授權限制競爭條款之規範?以公平交易法草案為中心?
     」政大博士論文.79 年。
     陳志民「歐淵經濟共同體競爭法規之研究?以經銷契約除外規則為重
     心」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8 1 年6 月。
     紀舒青「公平交易法對專利授權契約中限制競爭條款之視制」 8 2 年
     6 月,台大碩士論文。
     胡宏文「規範國際技術移轉交易行為法制之研究」東海碩士論文.8
     4 年。
     張心梯「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擴張與競爭法規範」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84 年6 月。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簣劃排列)
     王志剛「公平交易法的實施成敗與檢討」公平交易法與產業發展學術
     研討會,中興大學、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辦· 8 1 年9 月7 日。
     方嘉麟「我國結合規範之理論與檢討??與歐美制度及背景之比較」
     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頁119 。
     白裕莊、郭淑貞、周作姍、曾惠卿著「日本獨占禁止法及不正競爭防
     止法之研究及公正取引委員會之運作」公平交易季刊,第2 卷第2
     期,頁115。
     江麗敏、陳志華整理「『技術移轉與智財權』專案研究座談會兒要」
     `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3 年7 月號,頁133 。
     李文儀「 9 0 年代技術研發專利權之歸屬問題」 .發表於 8 1 年4 月
     5 日民間產業大學系列「 科技管理大學/ 戰略、趨勢、方法」系列
     研討會。
     余津津「從經濟面論公平交易法豁免條款與公營事業之間接、」台北銀
     行月刊,第24 卷第7 期,頁27 。
     周延鵬「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環境之現況暨其因應措施(上) 」 律師
     通訊第148 期,頁40。
     周添城「公平交易法草案之分析」台北市銀周刊,第1 8 卷第3 期,
     頁9。
     周添城「公平交易法草案之分析」台北市銀行月刊,第182 卷第3
     期,頁6 。
     林鴻鈞「台灣機械業技術引進的成本與效益」台灣銀行季刊,第33
     卷第3 期,頁10 。
     孫克難、藍科正「台灣地區「公平交易法草案」規範獨佔、結合、和
     聯合行為對工業發展的影響」台灣銀行季刊,第42 卷第2 期,頁
     246 。
     陳文吟「TRIPs 對各國專利制度之影響」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4 年1 2 月
     號,頁1。
     陳月端「專利審查制度」法學叢刊, 38 卷第2 號.82 年4 月,頁76 。
     陳家駿「公平交易法中行使專專利權之不正當行為」法令月刊,第4
     5 卷第1 期,頁16。
     陳家駿「專利授構與不公平競爭?以美國反托拉斯察例法為中心」公
     平交易季刊,第1 卷第2 期,頁51。
     陳家駿、羅怡德「美國反托拉斯法適月智慧財產權案件基本原則探討
     」公平交易季刊,第2 卷第4 期,頁21 。
     許智誠「美國法上企業發明之保護??專利與營業秘密之抉擇」法學
     叢刊,第139 期(7 9 年7 月) ,頁61。
     黃立譯「德國競爭限制防止法與不正競爭防止法」政大法學評論,第
     47 期,頁163 。
     黃立「我國與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及歐洲共問題關係之法律分析」政大
     法學評論,第42 期,頁87 。
     黃立「歐洲共同體之競爭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45 期,頁85 。
     黃立「歐洲共同體法上之企業結合管制」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
     頁67。
     黃茂榮「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行使與濫用」工業財產權與標單, 84
     年4 月號,頁30 。
     曾巨威「市場結構、社會福利與研究發展」台北市銀周刊,第1 6 卷
     第1 期`74 年1 月,頁1 。
     馮震宇「論專利權之實施」中原財經法學,第1 期, 84 年6 月,頁
     157 。
     馮震宇「論專利侵害之認定與抗辯原則」資訊法務透析, 1995 年
     4 月,頁33 。
     湯明輝「營業秘密保護理論之探討」律師通訊,第163 期,頁62
     。
     楊文瑞「有益人類物質文明的特權制度???專利」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1 5 卷第1 2 期, 8 1 年1 2 月,頁10 。
     楊崇森「美國法上營業秘密之保護」中興法學,第23 期, 75 年1
     1 月,頁250 。
     廖家岳「美國法上專利不正當使月之理論」資訊法務透析, 1995
     年3 月,頁26。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修正之重點與理由」公平交易季刊,第1 卷第4
     期`82 年1 0 月,頁1 。
     蔡明誠「兩岸專利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52 期,頁251。
     蔡明誠「論智慧財產惜之月盡原則?試從德國法觀察、兼論歐洲法之
     相關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4 1 期, 79 年6 月,頁225 。
     葉家意「技興」 陰影下的智慧財產權保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 2 卷
     第3 期(7 8 年3 月)頁44 。
     蔣次寧「營業秘密之概念」法學叢刊,第87 期,頁60。
     鄭思人「技衛移轉的本質」台灣經濟研究周刊,第1 4 卷第3 期,頁
     29 0
     鄭張國「創新、專利構與社會福利江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 0 卷第
     9 期,頁45 。
     那張國「創新、專利權與社會福利」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 0 卷第
     4 期`76 年4 月,頁48 。
     劉紹樑「從意識型態和執行實務看公平交易法」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
     ,頁9。
     劉紹樑「新產業革命與競爭法??歐美反托拉斯法與我國公平交易法
     之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42 期,頁2 7 1。
     劉紹樑「淺介「美國法務部對智慧財產權授權及取得之反托拉斯法執
     行準則」 草案」公平交易季刊,第2 卷第4 期,頁1 。
     劉邦典「台灣經濟自由化??經濟管制解除之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
     刊,第1 4 卷第5 期, 80 年5 月,頁98。
     蔡英文「公平交易法與智慧財產權」政大法學評論,第44 期,頁255。
     謝美玲「我國專利法失去魅力? ??談專利制度對國內產業技術發展
     之影響」台灣經濟研究周刊,第1 5 卷第1 1 期· 8 1 年1 1 月,頁36 。
     謝銘洋「德國專利制度」法學叢刊,第145 期,頁95。
     謝銘洋「由華康與文鼎察談專利權之濫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 期,
     1 995 年5 月,頁82。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與公平交易法之關係??以專利權為中心」台大
     法學論叢,第24 卷第2 期,頁495。
     謝銘洋「契約自由原則在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中之運用及其限制」台
     大法學論叢,第23 卷第1 期,頁309。
     羅昌發「WTO 下之智慧財產權保誰與貿易自由化之關係」工業財產
     權與標準.84 年4 月號,頁1。
     溫俊富「兩岸專利法制之比較」政大法學評論,第46 期,頁80 。
     溫俊富「透視美國智慧財產權戰略」中國時報, 82 年3 月27 日,
     第1 7 版「焦點評論」 (轉載於律師通訊,第163 期, 82 年4
     月號,頁20)
     溫俊富「中日貿易逆差與公平交易法」中國時報.82 年5月1 5 日
     ,第1 7 版「焦點評論」
     溫俊富「技術競爭時代之技術管理策略」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5 年
     8 月號,頁57 。
     溫俊富「專利制度建制之理論根據及檢討」工業財產權與標準, 85
     年1 1 月號,頁28 。
     
     二、日文部分( 1925 年為昭和元年」 1989 年為平成元年)
     (依)官方或學會等機構出版品(依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公正取引委員會事務局鏽「???力????反????法六十年史
     」公正取引協會, 195 6 年。
     經濟法學會編「獨占禁止法講座總論」 商事法務研究會, 197
     4 年初版。
     特許廳編譯「特許制度?技術移轉」 大藏省, 1975 年。
     經濟法學會編「獨占禁止法講座II」 商事法務研究會, 1976 年初
     版。
     特許廳工業所有權制度史研究會編「特許制?發生安變遷」犬藏省
     , 1982 年9 月。
     工業所有權????編集「特許周違法散策」發明協會, 198
     4 年初版。
     特許廳編「技術立國?特許」發明協會, 1985 年。
     總合研究開發機構編「多國籍企業?國際取引」三省堂, 1987
     年。
     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技銜取引等研究會中間報告書「技術取引?
     獨占禁止法」 1988 年。
     
     (二)書籍(依作者姓氏五十音順序排列)
     今村成和等娟「註解;經濟法」上卷,青林書院, 1985 年。
     今村成和「私的獨占禁止法?研究」有斐閣, 1956 年。
     今村成和「獨占禁止法」 (新版) ,布斐閣, 1978 年。
     伊從寬編「日本企業?各國獨禁法」日本經濟新聞社,1986 年。
     上林貞治郎「經營經濟學態論」?????書房, 19 7 1 年。
     菰田文男「國際技術移轉?理論」有斐閣, 1987 年。
     溫俊富「國際技術移轉?獨占禁止法?多國籍企業?國際技術移轉活
     動???競爭法上?評價?中心????」曰本神戶大學法學研究
     科修士論文, 1 990 年3 月。
     御船昭、大屋憲一、小野值一、田中那三、中村至、村山恭二合譯「
     發明?特許戰略?化學?生物工學?中心?」?東京化學同人, 1
     988 年。
     加藤寬、五井一雄、小松雅雄、高柳曉、野田稔編「產業?政府?經
     濟政策」勁草書房`1978 年。
     神隨行「技街革新?特許?經濟理論」多賀出版, 1988 年。
     河上正二、武藏武彥共譯「法?經濟學入門」同文館, 1986 年,
     竹田和彥「特許?知識????理論?實際」??????社, 1
     988 年初版。
     川口博也「特許法?構造?課題」三嶺書房· 1 983 年初版。
     金澤良雄「經濟法」有斐閣· 1 986 年新版初版5 刷。
     川井克侵「國際的契約?獨占禁止法」國際商事法研究所· 1978年。
     來生新「經濟活動?法」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 1987 年。
     小林架起三治,米川伸一,褔應建合編「西洋經營史?學?(下) 」 有
     斐閣· 1987 年。
     井澤良智、桑名義晴、林悼史合著「國際經營戰略論」稅務經理協會
     發行, 1989 年初版5 刷。
     小西唯雄「產業組織政策原理」東洋經濟新報社· 1988 年d
     小西唯雄「反獨占政策?有效競爭」有斐閣· 1 977 年增補版。
     齋鼓優「技術移轉論」 文真堂· 1 980 年。
     齋接優編集「發明特許?經濟學」發明協會· 1 983 年。
     五月女正三「????????????」發明協會-1987 年。
     實方謙二「獨占禁止法」有斐閣· 1987 年。
     混谷違紀「特許?經濟社會」日本經濟新聞社· 1 979 年。
     染野義信、染野故子合譯「工業所有權法理論?展開」發明協會,1
     986 年。
     白石忠志「技術?競爭的法的構造」有斐閣,1994 年。
     鈴木良陸、安部悅生、米倉淑一郎合著「經營史」有斐閣- 1989
     。
     曾野和明「多國籍企業問題入門」青林書院· 1978 年。
     田中誠二著「新版經濟法概說」千禽書房,昭和45 年4 月20 日6
     版。
     正田彬「經濟法」日本評論社- 197 1 年2 版。
     谷原修身「現代獨占禁止法要論」中央經濟社· 1989 年丹宗昭信
     「獨占扣???寡占市場構造規制?法理」北大圖書刊行會· 1 9 7
     6 年。
     土井輝生譯「特許制度?經濟學」日本經濟新聞社.1975 年9 月
     。
     豐崎光衛「工業所有權法」新版,有斐閣.1975 年。
     中山信弘、村上正博、內田盛也合著「知的所有權」日刊工業新社,
     1988 年。
     中山信弘編著注解「特許法上卷」青林書院.1989 年第二版。
     中山信弘「工業所有權法」 (上、下)弘文堂· 1993 年。
     根岸哲﹒舟田正之,野木村忠邦﹒來生新合著「獨占禁止法入門」
     有斐閣, 1 987 年初版5 刷。
     根岸哲「獨占禁止法? 基本問題」有斐閣, 1 990 年。
     林倬史「多國籍企業?知的所有權」森山書店, 1989 年。
     碑貫俊文「知的財產權? 獨占禁止法」有斐閣, 1994 年。
     松本重敏「持許發明?保護範圍」有斐閣, 1981 年。
     松下滿雄「經濟法慨說」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7 年。
     松下滿雄「國際????」 日本經濟新聞社, 1973 年。
     松下滿雄監譯,日本貿易振興會縮「 美國?獨占禁止法概說」 1 9
     85 年第1 刷。
     松下滿雄「????獨占禁止法」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 2 年。
     安接哲生「新興工業國拉國際技術移轉」三嶺書房, 1 989 年。
     山田榮作「新﹒多國語企業論」同友館, 1989 年。
     村上正博「特許﹒??????日米比較」弘文堂, 1990 年。
     村上政博「????獨占禁止法????學派?勝利」有斐閣, 1 9
     87 年。
     道田信一郎「獨占??審判」日本經濟新聞社, 1 980 年。
     
     (二)期刊論文(作依者姓氏五十音順序排列)
     明石芳彥「特許活動?國際競爭」大阪市立大學經濟研究所「情報化
     時代?產業體制」第Ⅶ章,頁191-194 。
     明石芳彥「戰後日本?技術導入、研究開發及?特許?動向」彥根論
     叢226 號,頁120 。
     有賀美智子「特許?反????法序說」海外商事法務,第57 號,
     1 9 6 7 年3 月,頁1 0 。
     石黑淳平「主要特許制度下位????通常實施許諾????」收於「
     國際工業所有權? 諸問題」頁233。
     今井賢一「特許? 經濟學(上) 」 發明74 卷( 1 977 年) 1號,頁12 。
     石川正「米國司法省「國際的事業活動??????」????」特
     許研究,第7 獄,頁36。
     上杉秋則「特許??????????契約??????」 商事法務
     研究會- 1989 年,頁308 。
     上杉秋則「特許??????????契約運用規準????10?
     論點(上) 」 NBL -422 號,頁6 。
     上杉秋則「特許??????????契約??????再考??` ?
     ??論文???????」 AIPPI (1989) Vo1. 3 4 No.11` 頁622 。
     內田謙二「??????特許制度」?????????????
     ???,第49 卷第6 號,頁360 。
     小原喜雄「持許法濫月規制措置????強制實施許諾?意義?限界
     」日本工業所有權法學會年報第1 號,頁72 。
     小原喜雄「國際?????獨占禁止法」經濟法學會編「獨占業止法
     講座Ⅲ上」商事法務· 1 981 年,頁146 。
     小原喜雄「國際契約? 獨占禁止法」Ⅲ??????,第416 號,
     頁115。
     小原喜雄「特許的獨占的實施許諾?EEC 競爭法上? 變遷」染野義
     信博士古稀紀念論文集「工業所有權?中心課題?解明」勁草書房
     198 9 年,頁107。
     小原喜雄「??加國? 技術導入契約?獨禁法上?認定基準?比較法的
     考察」日本工業所有權法學會年報第1 1 號(1 988 年) .頁l。
     小原喜雄「技術移轉契約????制限條項?國際規制????」豐
     崎光衛先生追悼論文集「無體財產法? 商事法?諸問題」有斐閣,
     1981年,頁601 。
     大角恆生「外資法等? 國際契約(技術導入契約) 」?????,第
     409 期,頁85 。
     小原喜雄監譯,土佐和生譯· Michael Burnside著「 E C?一括適月
     除外規則?關?????」AIPPI ,第34 卷第3 號,頁1 4
     4 第4 號,頁2 1 1 。
     齋藤優「多國籍企業???技銜移轉? 技術獨占」日本經濟調查協講
     會「多籍企業? 經濟」第3 章第3 節,??????社,頁105
     。
     阪根哲夫「技街導入? 獨占禁止法」收於一橋大學一橋學會編「企業
     成長?法律問題」第1章,春秋社, 1 964 年,頁10 。
     櫻井雅夫「多國籍企業?係??投資紛爭」江夏健一編,多國籍企業
     研究會著「國際經濟紛爭?多國籍企業」晃洋書房.1987 年,
     頁216 0
     澀谷違紀「特許?????????對??西???競爭制限禁止法
     ?規制」民商法雜誌,第94 卷第5 號,頁650; 第6 號,頁759 。
     澀谷違紀「特許? 獨占禁止法???(株) ???卜本社事件(昭和4
     。 年(勸)第9 號) ?中心??」公正取引,第361 號,頁23。
     澀谷違紀「特許?????契約?關??EC 獨禁法??括適月除外
     規則草案????」公正取引,第353 號,頁23 。
     澀谷違紀「特許?????????對??西???競爭制限禁止法
     ?規串」 民商法雜誌,第94 卷第5 號,頁65 0-;第6 號,頁759 。
     澀谷違紀「特許? 獨占禁止法???(株) )???卜本社事件(昭和4
     0年(勸)第9 號) ?中心??」公正取引,第361 號,頁23。
     澀谷違紀「特許?????契約?關??EC 獨禁法??括適月除外
     規則草案????」公正取引,第353 號,頁23 。
     高田昇治「國際的技術?????契約?????反????法」特
     許管理,第30 卷第1 0 號,頁1065。
     楢崎憲安「工業所有槽?獨占禁止法?????????????
     ?????」公正取引, 448 期,頁54 。
     玉井克哉「知的財產?關??新??國際的組? 發足??TRIPs
     協定(W T 0 協定付屬書1 C) ????一一一」」?????,第1
     071 號, 199 5 年7 月,頁44 。
     土井輝生「對米特許?????契約???????﹒?????
     ??法理?合眾國最高裁判所Lear v.Adkins事件判決?意義?」
     原增司判事退官記念論文集「工業所有權?基本的課題(下) 」 1
     975 年,有斐閣,頁1087。
     中山信弘、石黑一憲、小泉直樹、玉井克哉、松本重敏等「知的財產
     檔法?將來像(座談會) 」?????,第918 號,頁18 。
     西口章雄「發展途上園?國民經濟形成?”技術移轉”??????
     ????中心?????」 尾崎彥朔、奧村民次編「各國籍企業?
     發展途上國」第Ⅳ章,大阪市立大學經濟研究所, 1978 年,頁92 。
     根岸哲「知的財產權法? 獨占禁止法??獨占禁止法23 條論覺書」
     經濟經營研究第38 號(I、II) ,頁367 。
     根岸哲「先端技銜產業? 獨占禁止法」公正取引委員會事務局編「現
     代日本?產業組織?獨占禁止政策」第6章, 1987 年,頁201 。
     根岸哲「 其日的財產權法?獨占菜止法」自由?正義,第40 卷第l 號
     · 1989 年,頁21 。
     根岸哲「知的財產權?獨占禁止法」經濟法學會年報,第1 0 號( 1989 年) .
     頁26。
     根岸哲「 E C 技術?????契約?括適月除外規則假草案」公正取
     引,第352 號,頁1 7 。
     策?重大元?變化」 國際商事法務,第1 0 卷,頁450 。
     野木村忠邦「米司法省1994 年知的財產??????「????
     」?解說」國際商事法務,第22 卷第1 1 號,頁1201。
     碑貫俊文「米國????特許制度?反????政策(一)」 公正取引,
     第352. 頁41。
     碑貫俊文「米國????特許制度?反????政策(二)」公正取引,
     第355 期,頁61。
     碑貫俊文「價格拘束特許實施許諾契約約?反???法」北大法學論
     集第27 卷第1 號· 1 976 年,頁60 。
     碑貫俊文「特許?????契約???制限條項?對??反????
     法規制?諸問題」收於今村成和退官紀念論文集「公法?經濟法?
     諸問題(下) 」 有斐閣· 1982 年,頁385。
     釋貫俊文「獨禁法23 條再論?不正兢業?公正力??自由?競爭」金
     澤法學,第3 1 卷第2 號,頁9。
     碑貫俊文「米國司法省?知的財產權??????案?反????法
     (上)、(下) 」 公正取引532 號,頁10; 533 號,頁5 1。
     碑貫俊文「最近?知的財產權?動向?獨占禁止法?米國司法省?新
     ???????素材??」公正取引,第463 期,頁22。
     碑貫俊文「國際的技銜導入契約?獨占禁止法?「國際的技街導入契
     約?之間??認定基準」的臉討」經濟法學會年報,第5 號,頁48。
     藤野仁三譯· Joel Darvidow 著「特許??????????契約?
     ???不公正在?取引行為止閥寸之5 日本?新運月基準????人
     ??見解」 A I P P I (1 9 8 9) VoL. 3 4 No. 8 ·頁422。
     松宮勳「我?國?國際的技術提描契約?關??調查??國際契約?
     屆?出?基??分析??」公正取引,423 號,頁35。
     松下滿雄監譯,Joseph P. Griffin苦,屋宮憲夫譯「??????
     ???」?終焉?國際的技銜??????關??米反????政
     策?重大?變化」國際商事法務,第1 0 卷,頁450。
     道田信一郎「獨占禁止法? 特許?公開」京都大學法學會「法學論叢
     」第100 卷第5 、6 號,頁67。
     道回信一郎「權利?造月?獨禁法違反」京都大學法學會「法學論叢
     」第101 卷第1 號,頁1 。
     宮井雅明「特許????關?????判例法?研究(一)」 立命館法
     學, 1988 年4 號,頁475 。
     滿田重昭「工業所有權法?不正競爭防止法」特許研究第1 號,頁8。
     三平圭祐「不正競爭防止法? 見直?」 NBL464 號,頁26 。
     三宅正之「知的所有權?競爭政策」公正取引, 533 號, 199 5
     年3 月,頁31。
     向田直範「知的財產權?獨占禁止法?獨占禁止法23條?解釋??
     ???」經濟法學會年報,第1 0號,頁4 1 。
     村上政博「競爭法?國際的動向(上)???米國. E C????競爭
     法? 展開」?????第107 1 號,頁78 。
     村上政傳「 E C 競爭法?獨自性?市埸統合理念的役割?(上) 」 國
     際商事法務,第22 卷第1 0 號,頁1094。
     紋谷暢男「國際的技術移轉?特許法????弊害防止?措置」經濟
     法學年報第5 號,頁38 。
     紋谷暢男「特許權???????獨占禁止政策」經濟法學會「獨占
     禁止法講座II 」 商事法務, 1970 年,頁308。
     紋谷暢男「技術導入?自由化?持許法」經濟法學會婦「經濟法」第
     1 1 號,頁16。
     有賀美智子「獨禁法?特許法??接觸?????國內的諸問題」原
     增司判事退官紀念論文集「工業所有權? 基本課題(上) 」 有斐閣
     , 197 1 年,頁25 。
     原敏弘「獨占禁止法第23 條?關???考察」公正取引,第442
     號,頁27 。
     
     三、英文部分
     (一)書籍
     A. D. Neale & D. G. Goyder , The Antitrust Laws of the U.
     S. A., 3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A.Kahn, The Role of Patent in Competition, Cartels, and
     Their Regulation, J.Miller,ed.,North Holland,Amsterdam, (1962) .
     Barlo Beckerleg,ed., EEC Competition Law, ESC Publishing
     limited, (1978).
     Bruce I. Cawthra,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EEC,
     Gower Press Limited, (1973).
     Diana Guy & Guy I.F.Leigh, The EEC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Sweet & Haxwe11, (1981) .
     D. G. Goyder, EEC Competition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8).
     F. Vaughan,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System:Legal and Economic
     Conflicts in American Patent History, (2d ed. 1972) .
     Gordon D.Coplein & Alfred E.Hirsch,Jr.,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Patent Law 1978, Practising Law Institute, (1978)
     Gui11ermo Cabanellas, .J r ., Antitrust and Direct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ransactions,
     IIC Studies Vol. 7.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Patent,Copyright,and Competition Law
     Munich, (1984).
     Ivo Van Bael & Jean-Francois Bellis,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EC, CCH Editions Limited, (1987).
     M. Handler, H.M.Blake, R.Pitofsky & H.J. Goldschmid, Patents
     and Antitrust,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83) .
     Peter Meinhardt & Keith R. Havelock, Concise Trade Mark
     Law and Practice, Gower Press Limited, (1983).
     Richard Whish, Competition Law, London Butterworths, (1985)
     Tom Arnold, Patent Antitrust, Practising Law Institure,(1976) .
     UNCTAD,The Role of the Patent System in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o Developing Countries,TD/B/AC,11\\19,(1974).
     Valentine Korah, R&D and EEC Competition Rules Regulati-
     on 418/885,ESC Publishing limited, (1986).
     William C. Holm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ntitrust
     Law, Clark Boardman Company Limited, (1983).
     William H. Davison, Experience Effect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UMI Research press,
     (1980).
     
     (二)期刊論文
     Abbott B. Lipsky, Jr., Current Antitrust Division Views on
     Patent Licensing Practices, 50 Antitrust L. J. 515(1984).
     A. Paul Victor, Preventing Importation of Products in Viol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53 Antitrust L. J. 783(1984).
     Arved Deringer, EEC Antitrust Laws and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Latest Developments, 13 Antitrust Bull. 341(1968) .
     Barry E. Hawk. Patents Under EEC Competition Law, 53 Antitrust
     L. J. 737(1984).
     Baxter, Separation of Powers,Presecutorial Discretion, and
     the “Common Law” Nature of Antitrust Law,60 Tex.L.Rev.
     663 (1982).
     Daniel J. Gilmore, Federal Preemption-Federal Patent Policy
     Preempts Postsecrecy Enforcement of Licensing Contracts,
     12 Suffolk Univ. L. Rev. 1329(1978).
     Daniel Grosh, Patent Licensing Agreements and Antitrust
     in the EEC: Recent Decisions of the EEC Commission, 49
     Notre Dame Lawyer 392(1973).
     Davidow, ~The Worldwide Influence of U.S.Antitust,H 35 Antitrust
     Bull.603 (1990).
     Donald F, Turner, the Patent System and Competitive Policy
     , 44 New York L. Rev. 450(1969).
     Donald F. Turner, Basic Principles in Formulating Antitrust
     and Misuse Constraint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53 Antitrust L. J. 485 (1984).
     Donald W., Banner, The Antitrust Interface-Revisited, 1983
     Intellectual Property L. Rev. 71 (1983).
     Douglas E. Rosenthal, Judicial Attitudes Towards the Ten-
     sions Between Antitrust, Federal Patent, and State Trade
     Secret Laws in International Techonlogy Transfers, 50
     Antitrust L. J. ·525 (1981).
     Fugate, Antitrust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Patent and Techonlogy
     Licensing,5 Pitt·J. L.& Comm.433 (1985).
     Gerald Sobel, The Antitrust Interface With Patents and innovation:
     Acquisiton of Patents, Improvement Patents and
     Grant-Backs, Non-Use, Fraud on The Patent Offic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nd Joint Research, 53 Antitrust
     L .. J. 681 (1984).
     Janusz A. Ordover, 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in Protecting Industrial propertY,53 Antitrust L. J.503
     (1984) .
     John M. Bloxom IV,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atent and Antitrust
     Statutes :SCM Crop. v. Xerow Crop., 39 Washington
     and Lee L. Rev. 245 (1982) .
     Joseph P. Griffin, Problems Raised by Various Types of Restrictive
     Clauses, 50 Antitrust L. J. 499 (1981).
     Kenneth E. Payne & Richard L. Stroup, U.S. Antitrust Aspe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5 North Carolina Jour.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Commerical Regulation 91(1980).
     Louis Kaplow, The Patent-Antitrust Intersection:A Reappraisal,
     97 Harv. L. Rev. 1815 (1984).
     Martin J. Adelman & Friedrich K. Juenger, Patent-Antitrust
     : Patent Dynamics and Field-of-Use Licensing,50 New York
     Univ. L. Rev. 273(1975).
     Martin J. Adelman,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nd Patent-Antitrust:
     The Roll of Compulsory Licensing, 52 New York Univ.. L.Rev. 977(1977).
     Martin J. Adelman, The Relevant Market Paradox-Attempted
     and Completed Patent Fraud Monopolization, 38 Ohio State
     L.Jour.289(1977).
     Mary E. Woytek, A Survey of the Patent-Antitrust Controvers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52 Notre Dame Lawyer 957(1977) .
     Michael J. Meurer,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Royalty Terms
     in Patent Licenses, 67 Ninne. L. Rev. 1198(1983).
     Milton Handler & Michael D. Blechman, An American View of
     the Common Markers Proposed Group Exemption for Patent
     Licenses, 14 The International Laywyer 403 (1980).
     Norman E. Rosen,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ntitrust Pendulum:
     Recent Development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ntitrust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62 Antitru
     s t L. .J. 7 2 4 (1994) .
     Philp Girard, Impact of United States Antitrust Laws on
     Territorially-Limited International, Patent Licensing
     Agreements, 11 Univ. of San Fran. L. Rev. 640 (1977).
     Philip Sperber, Successful Negotiation in Licensing, Patent
     L. Rev. 93 (1975) .
     Ramon A. Klitzke, Patents and Section 7 of The Clayton Act:
     The Significance of Patents in Corproate Acquistions
     ,12 Loyla Univ. of Chicago L .. J. 401(1981).
     Richard M. Steuer, Vertical Restraints in Nineties, 62 Anti
     trust L. J. 724 (1994) .
     Richard Schmalbeck, The Validity of Grant-Back Clauses
     in Patent Licensing Agreenents, 42 Univ. of chicago L.
     Rev. 733 (1975) .
     Robert P. Taylor, Analyzing Licensee-Licensor Reationships
     ; The Methodology Revixited, 53 Antitrusrt L. J.611 (1984) ?
     Robert P. Taylor, Licens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icensor-
     Licensee Relationships, 53 Antitrust L. J.561 (1984) .
     Stephen M. Hudspeth,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Patent/Antitrust
     Interface-Response to a New Reality, 3 Jour. ofLaw and Commerce 35(1983).
     Theodore L. Bowes, Patent Law Reform and the Expansion of
     Provisions Relating to Licensing, 8 Loyola Vniv. L. Jour.279 (1977) .
     Thomas F. Maffei, The Patent Misuse Doctrine: A Balance
     of Patent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11 Boston College
     Industrial & Commericial L. Rev. 46(1969).
     Thomas L. Crisman & Robert P. Taylor, Vending An Old Combination:
     A Patent Misuse-Antitrust Problem, 57 Georgetown
     L.Jour. 1057(1969).
     Timothy W, Hagan & Steven J. Henry, Is a Compulsory Patent
     Licensing Statute Necessary? A Study of the U.S. and
     Foreign Experience,7 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207 (1975).
     Tom Arnold & Ed Goldstein, Compulsory Licensing: The "Uncentive”
     for Invention, Patent L. Rev. 113(1975).
     William C. Holmes, Considerations in Government Antitrust
     Orders Aff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251 Intellectual
     Property L. Rev. 251 (198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