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灣地區幼稚園教育中國家角色之分析
作者 涂晴慧
Tu, Chin-Hwai
貢獻者 高永光
涂晴慧
Tu, Chin-Hwai
日期 1998
上傳時間 2016-05-11
摘要 幼稚園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事實上國家並未為整個幼稚園教育規劃發展前景,僅以敷衍的態度面對社會的期望。而且,目前國內的研究集中在兒童本身與教學法的論題之上,而政治學者對學前兒童之研究更是稀少,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致使筆者著手探究台灣地區幼稚園教育中國家角色的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籍
     王連生
     1986 年幼兒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4 年幼兒教育的理想與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王靜珠
     1985 年師範學校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制度實驗研究報告。
     台中: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
     1992 年幼稚教育。著者發行。
     文崇一
     1985 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東華書局。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
     1989 年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毛連塭、吳清山、林佩蓉、幸曼玲、劉春榮
     1994 年當前幼稚國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中國教育學會
     1984 年兒童教育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中華民國史教育志編撰委員會
     1990 年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台北:國史館。
     中國教育學會
     1977 年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教育。台北:復興書局。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1987 年學前教育比較研究。台北:台灣書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
     1995 年婦女政策白皮書(總說明)。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
     四-0 教育改革聯盟
     1996 年民間教育改造藍圖一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進黨中央黨部選舉對策委員會
     1995 年給台灣一個機會一民進黨1995/96 競選綱領。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發展委員會
     1995 年綠色機密一給台灣一個機會教戰手冊。台北:民進黨
     中央黨部。
     司琦
     1981 年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多賀秋五郎
     1976 年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台北:丈海出版有限公司。
     羊憶蓉
     1994 年教育與國家發展一台灣經驗。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台灣省艾獻委員會
     1969 年台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教育行政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1994 年幼稚圈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1994 年當前幼稚團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1987 年台北市七十五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國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1992 年台北市八十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圈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155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年台灣省五十一年來教育統計。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1984 年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2 年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志(十)幼兒教育。南投:台灣省政府。
     1996 年新舊教師登記檢定法令彙編。南投:台灣省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0 年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南投: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6 年台灣省教育統計年報一中華民國八十四學年。南投:台灣省政府。
     1997 年台灣省教育統計年報-中華民國八十五學年。南投:台灣省政府。
     朱敬先
     1995 年幼兒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朱敬一、戴華
     1996 年教育鬆綁。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汪知亭
     1959 年台灣教育史。台北:台灣書局。
     李阿成
     1989 年幼兒教育評鑑。台中:菁英出版社。
     辛媛英、羅惠貞
     1978 年幼兒教育概論。台北:新潮出版社。
     何應欽
     1980 年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書局。
     156
     宋海蘭
     1988 年幼稚教育資料彙編(下)。台北: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沈亞獎
     1995 年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品質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沈鎮南執編
     1992 年國民中小學暨幼稚圈人事法規彙編(上、下)。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印行。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1 Quinn Patton 原著
     1995 年質的評鑑與研究(Qua1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家瑩
     1990 年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一九二五一一九四0)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盧美貴
     1988 年幼兒教育法規彙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佩蓉、鄭望崢
     1991 年三至六歲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比例之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
     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
     林玉體
     1987 年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996 年一方活水一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台北:信誼出版社。
     林佩蓉
     1991 年幼稚國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北:
     市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4 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台北:信誼出版社。
     邱志鵬
     1984 年學前兒童教育論集。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周瑕瑞
     1984 年幼稚教育概論。台中: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研究組。
     胡祖慶譯, Lucian W. Pye 原著
     1992 年中國人的政治文化一政治發展權威危機之心理文化研究(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 sychocultural Study of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信誼基金會
     1984 年幼稚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
     信誼基金會學前兒童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1982 年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摘要。台北:信誼基金會。
     秦孝儀
     1976 年戰時教育方針,影本。
     高永光
     1995 年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高長明
     1958 年學前教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張雪門
     1933 年新幼稚教育。上海:兒童書局。
     1966 年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台北:台灣書局。
     張宗麟
     1935 年幼稚園的演變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張翠娥
     1981 年幼稚園教材教法。台北:大洋出版社。
     張玉法
     1981 年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張明貴譯, Robert A. Dahl 原著
     1989 年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CPolyarchy: Participation & Opposition) 。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玉法
     1993 年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許興仁
     1978 年幼兒教育入門。台南:人光出版社。
     陳鶴琴
     1954 年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台北:正中書局。
     陳建勳等
     1981 年幼兒教育概論。嘉義: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陳伯璋
     1988 年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一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陳啟天
     1969 年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陳明通
     1995 年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淑琦
     1994 年幼見教育課程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教育部
     1971 年教育法令。台北:正中書局。
     1974 年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1991 年a 教育部公報。第一九五期。
     1991 年b 教育部公報。第一九九期。
     1992 年教育部公報。第二O 八期。
     1993 年教育部公報。第二二一期。
     1995 年a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一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台北:教育部。
     1995 年b 教育部公報。第二五0 期。
     1995 年C 教育部公報。第二四八期。
     1996 年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1997 年a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1997 年b 教育部公報,第二六八期。
     黃昭侃
     1984 年高職幼保科畢業生的出路問題研究。嘉義:嘉義家職幼保科。
     黃光國
     1992 年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
     黃瑞琴
     1991 年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中
     1980 年我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光雄
     1990 年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簡茂發
     1991 年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黨員譯S. Feeney 著
     1985 年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 。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黃寶珠
     1976 年幼稚教育資料彙編(上)。台北: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黃秀端
     1994 年選區服務:立法委員心目中連任之基礎。台~t :唐山出版社。
     黃政傑
     1996 年幼兒教育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李隆盛、盧美貴、吳明清、王家通、郭生玉、侯世光、游家政、蔡春美、江麗莉、沈珊珊、陳寶山、方德隆、王朝茂、張煌熙、張明輝、蔡崇振
     1995 年開放與前瞻-新世紀中小學教育改革建議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紀、陳中慶譯, Alan C.Isaak 原著
     1991 年政治學的範圖與方法(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Ko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彭懷恩
     1995 年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單偉儒
     1996 年小育的一天一蒙特梭利園教學簡介。台北:蒙特峻利啟蒙研究基金會。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
     1989 年a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
     ) 1989 年b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
     1989 年C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5 年幼教教師專成長。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7 年「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1995 年開放與前膽一新世紀中小學教育改革建議書。台北:漢文書局。
     彭懷恩
     1995 年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雷國鼎
     1966 年教育行政。台北:國立編譯館。
     葛承訓
     1946 年師範學校幼稚教育。上海:正中書局。
     詹道玉譯` Meria Montessori 著
     1995 年蒙台梭利教育法(IL KETODO DELLA PEDAGOGIA SCIENTIFICA) 。台北:崇文書局。
     新黨
     1995 年新黨政策白皮書。台北:新黨。
     楊敏
     1980 年幼稚教育思想之演進。台北: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
     廖季清、陳女章、張翠娥
     1988 年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培育方案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Allen Rubin and Earl Babbie 原著
     1995 年研究方法一社會工作暨人女科學領域的運用(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廖鳳瑞、John B. Thomson 等
     1996 年幼兒教育的實踐與展望一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台北:光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樊兆庚
     1976 年幼稚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鄭世興
     1974 年我國近代鄉村教育思想和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1981 年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
     歐用生
     1989 年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培村
     1996 年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麗文出版社。
     蔡春美
     1981 年說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專業化及其培養制度之改進。台北:信誼基金會。
     蔡春美、張翠娥、教韻玲
     1994 年幼稚團與托兒所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薛化元
     1990 年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一(1945-1965) 。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榮研究資料中心。
     盧美貴
     1988 年幼兒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1 年開放式幼兒活動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盧燕貞
     1989 年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賴清標
     1984 年國小附設幼稚圍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教育廳。
     魏美惠
     1995 年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心理出版社。
     關毓蘭
     1952 年托兒教育。著者發行。
     簡楚瑛
     1994 年方案課程之理論與實務一一兼論義大利瑞吉歐學前教育
     體系。台北:文景書局。
     簡楚瑛、廖鳳瑞、林佩蓉
     1996 年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羅志淵主編
     1989 年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一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貳、中文期刊
     王振德
     1988 年「幼稚園教師工作狀況調查研究」 台北:市立台北師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九期,頁101-114 。
     王淑英、賴幸媛
     1996 年「台灣的托育困境與國家的角色」 發表於「女性、國家、照顧工作」 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政府、女性學會主辦。
     王靜珠
     1993 年「落實幼兒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我見」 台中:國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第六期,頁1-14 。
     古瑞勉
     1989 年「幼兒教師流動狀況探析」 屏東:國立屏東師院,屏東師院學報,第二期,頁99-138 。
     任德厚譯, Krasner , Stephen D. 著
     1985 年「國家理論與政治研究取向」 憲政思潮,第六十八期,頁118-133 。
     羊憶蓉
     1991 年「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社會科
     學研究所。
     1993 年「『`國家與社會』的理論與實例:台灣教育的個案」 社會教育學刊,第二十二期,頁47-72。
     林佩蓉
     1994 年「幼師薪資福利制度之探討」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台北:信誼基金會。
     林來發
     1996 年「幼教政策之變遷」 發表於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1996 年12 月12-13 日,台北。
     邱志鵬、魏淑君
     1996 年「幼教機構評鑑工作之我見」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三期,頁22-25 。
     1996 年「角落教學之類型及運作」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四期,頁24 - 28 。
     邱志鵬、陳正乾
     1994 年「幼稚園與托兒所的整合方案」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頁27 - 36 。
     吳玥玢
     1995 年「蒙特梭利教育與蒙特梭利理想園」 發表於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研討會。
     馬祖琳
     1996 年「中華民國幼兒教育的現況與未來」 發表於美和護專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1996 年11 月4 - 5 曰:屏東。
     洪仁進
     1991 年「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收錄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翁麗芳
     1994 年「台灣幼見教育發展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996 年「台灣幼教史」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一期,頁33 一35 。
     翁麗芳、李駱遜
     1987 年「我國幼稚圖課程現況調查」 . 幼稚教育課程研究第一輯一七十五年度工作報告,台中:台灣省國民學
     校教師研習會,頁6-26 。
     1988 年「我國幼稚園課程現況調查」 幼稚教育課程研究第梁玉山
     二輯一七十七年度工作報告,台中: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頁37-123 。
     1996 年「從獎助辦學績優私立幼稚園考評談幼教問題」 幼教資訊,第六十四期,頁8-12 。
     黃光雄
     1965 年「福祿貝爾教育思想之研究」 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輯刊,第八輯,頁185-279 。
     黃昆輝
     1985 年「中國教育政策之歷史發展(上)一自民國元年至七十三年」 近代中國,第三十九期,頁160-162 。
     敷韻玲主講,游嘉萍記錄
     1990 年「幼稚園教學法」 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頁27-30 。
     陳淑琴
     1993 年「我國幼教師資培育改革過程改革過程的個案研陳明印
     究」 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第六期,頁35-67 。
     1995 年「幼稚教育」 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當前教育問題與對策,頁3-18 。
     陳正乾
     1996 年「談角落教學」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一期,頁3-7。
     陳明通
     1994 年「尋找派系選民」 發表於: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1994 年7 月8 日,台北。
     1994 年「蔣經國後時代國民黨中央派系政」 發表於:台灣政治學會第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994 年
     12 月17 日-18 日,台北。
     1995 年「社會關係網絡與投票取向:民國八十二年台中市長選舉的分析」 0 1 995 年6 月9-10 日,台北。
     張李桂蘭
     1993 年「台灣地區幼兒教育師資問題之剖析」 台中:國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第六期,頁15-34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1992 年「高屏地區幼稚團及幼教教師學術需求調查」 屏蔡春美
     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教天地,第九十一期,頁47-51 。
     1993 年「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師資之培養」 台北: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第十三輯,頁41-63 。
     1996 年「台灣幼教師資的培育與國立台北師院幼教系的發展」 發表於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
     1996 年12 月12-13 日,台北。
     簡楚瑛、廖鳳瑞、林佩蓉、林麗卿
     1996 年「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參、學術論文
     何文男
     1987 年「我國幼見教育義務化之研究-中山先生對幼兒教育的主張」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瑋
     1981 年「從民生主義教育思想論我國幼稚教育的發展途徑」 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閔政
     1996 年『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
     所碩士論文。
     高素真
     1997 年「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丈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進金
     1992 年「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1928-1937)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敏
     1997 年「台灣地區國家與勞工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貌
     1995 年「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 1945-1981) 」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意舒
     1986 年「我國幼稚園課程發展模式-質的分析研究」 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欽
     1996 年「閩南農村村民自治之研究」 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肆、西文書目
     Almond,Gabriel A.
     1988. "The Return to the Stat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1.82,No.3. (September)
     Almond,Gabriel A.and Powell,G. BinghamJr.
     1988."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A World View".Fourth
     Ed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p. 90.
     Amsden ,Alice H.
     1979."Taiwan`s Economic History: A Case of Etatisme 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y Theory," Modem China 5: 341-380.
     Anderson,Lisa.
     1987."The Stat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Comparative Politics(October 1987) : 1-18.
     Belloni,Frank P. and Dennis CBeller
     1978. "Party and Faction:Modes of Political Competion,"in Frank P. Belloni and Dennis CBeller eds. Faction Politics: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lifomia:ABCClio,
     Inc. pp.417-448.
     Bosco,Joseph
     1992"Taiwan Factions: Guanxi,Patronage,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Vo1.31(2),pp.157-183. Cardoso,Fernando Henrique and Enzo Faletto,1979."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translated by Majory Mattingly
     Urquidi.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 vii-xxv.
     Callaghy ,Thomas M.
     1984."The State-Society Struggle: Zai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p.81-110.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The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Africa:
     Theoretical,Historical,and Comparative Reflections, "in Rothchild & Chazan ed. The Precarious Balance.pp.121-148.
     Chazan ,Naomi
     1988. "State and Society in Africa: Images and Challenges/in Rothchild & Chazan (ed)The Precarious Balance. pp.325-341. Boulder : West view Press.
     Cheng, Tun-jen & Haggard, Stephan
     1992. "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Cheng, Tun-jen & Haggard Stephan eds.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pp.1-29
     Oapham, Christopher
     1982. "Clientelism and the State" in Christopher Oapham ed. Private Patronage and Public Pow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pp.1-35.
     Eisenstadt,S.N.and Luis Roniger
     1981."The Study of Patron-Cllent Relation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in S.N.Eisenstadt and Rene,Lemarchand eds,Political Clientelism, Patronage and DevelopmentCalifomia:Sage Publications,pp.272-295.
     Foster,Ceorge
     1977. "The Dyadic Contract: A Model for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 Mexican Peasant Village," in Schmidt Scott:, 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m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5-27.
     Gouldner,Alvin W.
     1977."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 Preliminaty Statement," in
     Schmidt,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0 ns,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 pp.28-42.
     Hall,Anthony
     1977."Patron-Oient Relations:Concepts and Term," in Schmidt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Califom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pp.510-512.
     Hamilton,Nora.
     1982. "The Limits of State Autonomy : Post-Revolu1ionaty Mexico."sociaI
     group and foreign policy formulation / David Skidmore & VaIerie M.
     Hudson Westview Press ` 1993.
     Huntington,Samuel P.
     1968."Poli1icaI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 YaIe University Press.
     1991. "How Countries Democratize?" PoliticaI Science Quarterly 106,4 : 579-616.
     Jocobs, Bruce J.
     1976. "The Cu1turaI Bases of FactionaI Alignment and Division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JournaI of Asian Studies. No:36.pp.79-97.
     1979."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1aristic Ties Chinese PoliticaI Alliances: Kan-Ching and Kuan-Hsi in RuraI Taiwanese Township." China Quarterly, N0.78:237 -273.
     1980.LocaI Poli1ics in RuraI Chinese Culture Setting : 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Taiwan.Camberra Contempoary China Center,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JohnsonJanet Buttolph
     1950."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Congressional Quartely Inc.
     Kaufman, Robert R.
     1974."The Patron-Client Concept and Macro-Politics Prospects and Problem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16
     (3) ,pp.284-308.
     1977.”Corporati,Clientalism, and Partisan Conflict : A Study of Seve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n James M. Malloy eds.,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p.109-148.
     Krasner,Stephan D.
     1984." Review Article :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s," ,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 (2) (Janurary) :223-246.
     Land`e, Carl H.
     1977a."Group Politics and Dyadic Politics: Notes for a Theory," in Schmidt, Scott, 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 pp.506- 510.
     1977b."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chmidt,. Scott,Land`e and Guasti ed.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 pp.xiii-xxxvii.
     Lemarchand, Rene
     1977. "Political Clientalism and ethnicity in Tropical Africa.”in Steff W.Schmidt, James C. Sctott, 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 and action. California:University p.100-123.
     1981."Compartive Political Cientelism:Structure, Process and Optic, "in S.N.Eisenstdt and Rene, Lemarchand eds, Political
     Clientelism,Patronage and adevelopment.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pp.7-32
     Manheim,Jarol B., and Richard C.Rich
     1986.Empirical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 Longman.pp. 3-85.
     Mayer,Adrian C.
     1977. "The Significance of Quasi-groups in the 5tudy of Complex Sccieties,`in Schmidt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Califomia: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s.,pp.43-54.
     Migdal,JoelS.
     1987."Strong States: Power and Accommodation,”in Myron
     Weiner and Samuel P. Huntington eds.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Little,Brown Seri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Nathan,Andrew J.
     1976."Factionalism and Political Recruitment," in Andrew J. Nathan, 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27-58.
     1977."A Factiona1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in Schmidt, 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pp.382-400.
     Nicholas,Ralph W.
     1977."Fac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chmidt, Scott, Land`e and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1ifornia Presss.,pp.55-73.
     Nordlinger, Eric A.
     1981.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Taking the State Seriously" , in Myron Weiner and Samuel P.Huntington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 The Little Brown Series in Comparative Po1itics.
     1988.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 Critiques,"APSR82,3 : 875-901.
     O’Donnell, Gui1lermo
     1988."State and Alliances in Argentina, 1956-1976, "in Robert H.Bates eds.,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176-205.
     Ranney, Austin.
     1990.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5th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Inc.
     Rueschemeyer, Dietrich & Evans, Peter
     1985."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Underly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yer and Theda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77. “Political Clientelism:A Bibliographical Essay “ in Steffen
     W.Schn?dt, James C Scott,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m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kocpol, Theda
     1985 ."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urrent Research 11 I in P. Evans, D.Rueschemeyer and T.Skocpol,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pan, Alfred
     1978.The State and Society: Peru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u,Nai-Teh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868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永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涂晴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u, Chin-Hw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涂晴慧zh_TW
dc.creator (作者) Tu, Chin-Hwaien_US
dc.date (日期) 199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16-05-11-
dc.date.available 2016-05-11-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16-05-11-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91NCCV868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39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幼稚園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事實上國家並未為整個幼稚園教育規劃發展前景,僅以敷衍的態度面對社會的期望。而且,目前國內的研究集中在兒童本身與教學法的論題之上,而政治學者對學前兒童之研究更是稀少,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致使筆者著手探究台灣地區幼稚園教育中國家角色的分析研究。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文獻回顧..........5
     第三節相關理論..........13
     第二章研究設計..........25
     第一節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25
     第二節基本概念界定..........31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42
     第三章台灣的幼稚園教育..........49
     第一節台灣地區幼稚園教育的萌芽..........49
     第二節台灣地區幼稚園教育的發展與現況..........58
     第四章幼稚園教育中的國家與社會..........75
     第一節國家規範與幼稚園教育..........75
     第二節屏東縣幼稚園社會..........97
     第五章國家與幼稚園教育..........115
     第一節國家自主性與幼稚園教育..........115
     第二節國家能力與幼稚園教育..........138
     第六章結論..........149
     第一節研究發現..........149
     第二節建議..........152
     參考書目..........154
     附錄
     附錄一幼稚教育法..........175
     附錄二幼稚教育施法細則..........179
     附錄三台灣省八十五學年度訪視輔導私立幼稚園記錄表..........182
     附錄四訪談紀要..........185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8682012en_US
dc.title (題名) 臺灣地區幼稚園教育中國家角色之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籍
     王連生
     1986 年幼兒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4 年幼兒教育的理想與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王靜珠
     1985 年師範學校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制度實驗研究報告。
     台中: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
     1992 年幼稚教育。著者發行。
     文崇一
     1985 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東華書局。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
     1989 年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毛連塭、吳清山、林佩蓉、幸曼玲、劉春榮
     1994 年當前幼稚國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中國教育學會
     1984 年兒童教育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中華民國史教育志編撰委員會
     1990 年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台北:國史館。
     中國教育學會
     1977 年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教育。台北:復興書局。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1987 年學前教育比較研究。台北:台灣書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
     1995 年婦女政策白皮書(總說明)。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
     四-0 教育改革聯盟
     1996 年民間教育改造藍圖一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進黨中央黨部選舉對策委員會
     1995 年給台灣一個機會一民進黨1995/96 競選綱領。台北:前衛出版社。
     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發展委員會
     1995 年綠色機密一給台灣一個機會教戰手冊。台北:民進黨
     中央黨部。
     司琦
     1981 年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多賀秋五郎
     1976 年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台北:丈海出版有限公司。
     羊憶蓉
     1994 年教育與國家發展一台灣經驗。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台灣省艾獻委員會
     1969 年台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教育行政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1994 年幼稚圈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1994 年當前幼稚團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1987 年台北市七十五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國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1992 年台北市八十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圈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155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年台灣省五十一年來教育統計。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1984 年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2 年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志(十)幼兒教育。南投:台灣省政府。
     1996 年新舊教師登記檢定法令彙編。南投:台灣省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0 年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南投: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6 年台灣省教育統計年報一中華民國八十四學年。南投:台灣省政府。
     1997 年台灣省教育統計年報-中華民國八十五學年。南投:台灣省政府。
     朱敬先
     1995 年幼兒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朱敬一、戴華
     1996 年教育鬆綁。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汪知亭
     1959 年台灣教育史。台北:台灣書局。
     李阿成
     1989 年幼兒教育評鑑。台中:菁英出版社。
     辛媛英、羅惠貞
     1978 年幼兒教育概論。台北:新潮出版社。
     何應欽
     1980 年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書局。
     156
     宋海蘭
     1988 年幼稚教育資料彙編(下)。台北: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沈亞獎
     1995 年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品質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沈鎮南執編
     1992 年國民中小學暨幼稚圈人事法規彙編(上、下)。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印行。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1 Quinn Patton 原著
     1995 年質的評鑑與研究(Qua1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家瑩
     1990 年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一九二五一一九四0)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盧美貴
     1988 年幼兒教育法規彙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佩蓉、鄭望崢
     1991 年三至六歲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比例之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
     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
     林玉體
     1987 年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996 年一方活水一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台北:信誼出版社。
     林佩蓉
     1991 年幼稚國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北:
     市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4 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台北:信誼出版社。
     邱志鵬
     1984 年學前兒童教育論集。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周瑕瑞
     1984 年幼稚教育概論。台中:省立台中師範專科學校研究組。
     胡祖慶譯, Lucian W. Pye 原著
     1992 年中國人的政治文化一政治發展權威危機之心理文化研究(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 sychocultural Study of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信誼基金會
     1984 年幼稚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
     信誼基金會學前兒童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1982 年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摘要。台北:信誼基金會。
     秦孝儀
     1976 年戰時教育方針,影本。
     高永光
     1995 年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高長明
     1958 年學前教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張雪門
     1933 年新幼稚教育。上海:兒童書局。
     1966 年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台北:台灣書局。
     張宗麟
     1935 年幼稚園的演變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張翠娥
     1981 年幼稚園教材教法。台北:大洋出版社。
     張玉法
     1981 年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張明貴譯, Robert A. Dahl 原著
     1989 年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CPolyarchy: Participation & Opposition) 。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玉法
     1993 年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許興仁
     1978 年幼兒教育入門。台南:人光出版社。
     陳鶴琴
     1954 年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台北:正中書局。
     陳建勳等
     1981 年幼兒教育概論。嘉義: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陳伯璋
     1988 年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一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陳啟天
     1969 年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陳明通
     1995 年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淑琦
     1994 年幼見教育課程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教育部
     1971 年教育法令。台北:正中書局。
     1974 年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1991 年a 教育部公報。第一九五期。
     1991 年b 教育部公報。第一九九期。
     1992 年教育部公報。第二O 八期。
     1993 年教育部公報。第二二一期。
     1995 年a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一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台北:教育部。
     1995 年b 教育部公報。第二五0 期。
     1995 年C 教育部公報。第二四八期。
     1996 年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1997 年a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1997 年b 教育部公報,第二六八期。
     黃昭侃
     1984 年高職幼保科畢業生的出路問題研究。嘉義:嘉義家職幼保科。
     黃光國
     1992 年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
     黃瑞琴
     1991 年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中
     1980 年我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光雄
     1990 年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簡茂發
     1991 年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黨員譯S. Feeney 著
     1985 年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 。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黃寶珠
     1976 年幼稚教育資料彙編(上)。台北: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黃秀端
     1994 年選區服務:立法委員心目中連任之基礎。台~t :唐山出版社。
     黃政傑
     1996 年幼兒教育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李隆盛、盧美貴、吳明清、王家通、郭生玉、侯世光、游家政、蔡春美、江麗莉、沈珊珊、陳寶山、方德隆、王朝茂、張煌熙、張明輝、蔡崇振
     1995 年開放與前瞻-新世紀中小學教育改革建議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紀、陳中慶譯, Alan C.Isaak 原著
     1991 年政治學的範圖與方法(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Ko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彭懷恩
     1995 年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單偉儒
     1996 年小育的一天一蒙特梭利園教學簡介。台北:蒙特峻利啟蒙研究基金會。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
     1989 年a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
     ) 1989 年b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
     1989 年C 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5 年幼教教師專成長。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7 年「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1995 年開放與前膽一新世紀中小學教育改革建議書。台北:漢文書局。
     彭懷恩
     1995 年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雷國鼎
     1966 年教育行政。台北:國立編譯館。
     葛承訓
     1946 年師範學校幼稚教育。上海:正中書局。
     詹道玉譯` Meria Montessori 著
     1995 年蒙台梭利教育法(IL KETODO DELLA PEDAGOGIA SCIENTIFICA) 。台北:崇文書局。
     新黨
     1995 年新黨政策白皮書。台北:新黨。
     楊敏
     1980 年幼稚教育思想之演進。台北: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
     廖季清、陳女章、張翠娥
     1988 年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培育方案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Allen Rubin and Earl Babbie 原著
     1995 年研究方法一社會工作暨人女科學領域的運用(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廖鳳瑞、John B. Thomson 等
     1996 年幼兒教育的實踐與展望一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台北:光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樊兆庚
     1976 年幼稚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鄭世興
     1974 年我國近代鄉村教育思想和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1981 年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
     歐用生
     1989 年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培村
     1996 年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麗文出版社。
     蔡春美
     1981 年說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專業化及其培養制度之改進。台北:信誼基金會。
     蔡春美、張翠娥、教韻玲
     1994 年幼稚團與托兒所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薛化元
     1990 年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一(1945-1965) 。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榮研究資料中心。
     盧美貴
     1988 年幼兒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1 年開放式幼兒活動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盧燕貞
     1989 年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賴清標
     1984 年國小附設幼稚圍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教育廳。
     魏美惠
     1995 年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心理出版社。
     關毓蘭
     1952 年托兒教育。著者發行。
     簡楚瑛
     1994 年方案課程之理論與實務一一兼論義大利瑞吉歐學前教育
     體系。台北:文景書局。
     簡楚瑛、廖鳳瑞、林佩蓉
     1996 年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羅志淵主編
     1989 年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一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貳、中文期刊
     王振德
     1988 年「幼稚園教師工作狀況調查研究」 台北:市立台北師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九期,頁101-114 。
     王淑英、賴幸媛
     1996 年「台灣的托育困境與國家的角色」 發表於「女性、國家、照顧工作」 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政府、女性學會主辦。
     王靜珠
     1993 年「落實幼兒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我見」 台中:國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第六期,頁1-14 。
     古瑞勉
     1989 年「幼兒教師流動狀況探析」 屏東:國立屏東師院,屏東師院學報,第二期,頁99-138 。
     任德厚譯, Krasner , Stephen D. 著
     1985 年「國家理論與政治研究取向」 憲政思潮,第六十八期,頁118-133 。
     羊憶蓉
     1991 年「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社會科
     學研究所。
     1993 年「『`國家與社會』的理論與實例:台灣教育的個案」 社會教育學刊,第二十二期,頁47-72。
     林佩蓉
     1994 年「幼師薪資福利制度之探討」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台北:信誼基金會。
     林來發
     1996 年「幼教政策之變遷」 發表於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1996 年12 月12-13 日,台北。
     邱志鵬、魏淑君
     1996 年「幼教機構評鑑工作之我見」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三期,頁22-25 。
     1996 年「角落教學之類型及運作」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四期,頁24 - 28 。
     邱志鵬、陳正乾
     1994 年「幼稚園與托兒所的整合方案」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頁27 - 36 。
     吳玥玢
     1995 年「蒙特梭利教育與蒙特梭利理想園」 發表於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研討會。
     馬祖琳
     1996 年「中華民國幼兒教育的現況與未來」 發表於美和護專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1996 年11 月4 - 5 曰:屏東。
     洪仁進
     1991 年「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收錄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翁麗芳
     1994 年「台灣幼見教育發展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996 年「台灣幼教史」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一期,頁33 一35 。
     翁麗芳、李駱遜
     1987 年「我國幼稚圖課程現況調查」 . 幼稚教育課程研究第一輯一七十五年度工作報告,台中:台灣省國民學
     校教師研習會,頁6-26 。
     1988 年「我國幼稚園課程現況調查」 幼稚教育課程研究第梁玉山
     二輯一七十七年度工作報告,台中: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頁37-123 。
     1996 年「從獎助辦學績優私立幼稚園考評談幼教問題」 幼教資訊,第六十四期,頁8-12 。
     黃光雄
     1965 年「福祿貝爾教育思想之研究」 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輯刊,第八輯,頁185-279 。
     黃昆輝
     1985 年「中國教育政策之歷史發展(上)一自民國元年至七十三年」 近代中國,第三十九期,頁160-162 。
     敷韻玲主講,游嘉萍記錄
     1990 年「幼稚園教學法」 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頁27-30 。
     陳淑琴
     1993 年「我國幼教師資培育改革過程改革過程的個案研陳明印
     究」 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第六期,頁35-67 。
     1995 年「幼稚教育」 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當前教育問題與對策,頁3-18 。
     陳正乾
     1996 年「談角落教學」 成長幼教季刊,七卷一期,頁3-7。
     陳明通
     1994 年「尋找派系選民」 發表於: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1994 年7 月8 日,台北。
     1994 年「蔣經國後時代國民黨中央派系政」 發表於:台灣政治學會第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994 年
     12 月17 日-18 日,台北。
     1995 年「社會關係網絡與投票取向:民國八十二年台中市長選舉的分析」 0 1 995 年6 月9-10 日,台北。
     張李桂蘭
     1993 年「台灣地區幼兒教育師資問題之剖析」 台中:國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第六期,頁15-34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1992 年「高屏地區幼稚團及幼教教師學術需求調查」 屏蔡春美
     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教天地,第九十一期,頁47-51 。
     1993 年「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師資之培養」 台北: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第十三輯,頁41-63 。
     1996 年「台灣幼教師資的培育與國立台北師院幼教系的發展」 發表於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
     1996 年12 月12-13 日,台北。
     簡楚瑛、廖鳳瑞、林佩蓉、林麗卿
     1996 年「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參、學術論文
     何文男
     1987 年「我國幼見教育義務化之研究-中山先生對幼兒教育的主張」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瑋
     1981 年「從民生主義教育思想論我國幼稚教育的發展途徑」 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閔政
     1996 年『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
     所碩士論文。
     高素真
     1997 年「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丈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進金
     1992 年「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1928-1937)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敏
     1997 年「台灣地區國家與勞工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貌
     1995 年「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 1945-1981) 」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意舒
     1986 年「我國幼稚園課程發展模式-質的分析研究」 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欽
     1996 年「閩南農村村民自治之研究」 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肆、西文書目
     Almond,Gabriel A.
     1988. "The Return to the Stat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1.82,No.3. (September)
     Almond,Gabriel A.and Powell,G. BinghamJr.
     1988."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A World View".Fourth
     Ed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p. 90.
     Amsden ,Alice H.
     1979."Taiwan`s Economic History: A Case of Etatisme 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y Theory," Modem China 5: 341-380.
     Anderson,Lisa.
     1987."The Stat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Comparative Politics(October 1987) : 1-18.
     Belloni,Frank P. and Dennis CBeller
     1978. "Party and Faction:Modes of Political Competion,"in Frank P. Belloni and Dennis CBeller eds. Faction Politics: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lifomia:ABCClio,
     Inc. pp.417-448.
     Bosco,Joseph
     1992"Taiwan Factions: Guanxi,Patronage,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Vo1.31(2),pp.157-183. Cardoso,Fernando Henrique and Enzo Faletto,1979."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translated by Majory Mattingly
     Urquidi.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 vii-xxv.
     Callaghy ,Thomas M.
     1984."The State-Society Struggle: Zai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p.81-110.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The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Africa:
     Theoretical,Historical,and Comparative Reflections, "in Rothchild & Chazan ed. The Precarious Balance.pp.121-148.
     Chazan ,Naomi
     1988. "State and Society in Africa: Images and Challenges/in Rothchild & Chazan (ed)The Precarious Balance. pp.325-341. Boulder : West view Press.
     Cheng, Tun-jen & Haggard, Stephan
     1992. "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Cheng, Tun-jen & Haggard Stephan eds.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pp.1-29
     Oapham, Christopher
     1982. "Clientelism and the State" in Christopher Oapham ed. Private Patronage and Public Pow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pp.1-35.
     Eisenstadt,S.N.and Luis Roniger
     1981."The Study of Patron-Cllent Relation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in S.N.Eisenstadt and Rene,Lemarchand eds,Political Clientelism, Patronage and DevelopmentCalifomia:Sage Publications,pp.272-295.
     Foster,Ceorge
     1977. "The Dyadic Contract: A Model for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 Mexican Peasant Village," in Schmidt Scott:, 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m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5-27.
     Gouldner,Alvin W.
     1977."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 Preliminaty Statement," in
     Schmidt,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0 ns,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 pp.28-42.
     Hall,Anthony
     1977."Patron-Oient Relations:Concepts and Term," in Schmidt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Califom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pp.510-512.
     Hamilton,Nora.
     1982. "The Limits of State Autonomy : Post-Revolu1ionaty Mexico."sociaI
     group and foreign policy formulation / David Skidmore & VaIerie M.
     Hudson Westview Press ` 1993.
     Huntington,Samuel P.
     1968."Poli1icaI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 YaIe University Press.
     1991. "How Countries Democratize?" PoliticaI Science Quarterly 106,4 : 579-616.
     Jocobs, Bruce J.
     1976. "The Cu1turaI Bases of FactionaI Alignment and Division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JournaI of Asian Studies. No:36.pp.79-97.
     1979."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1aristic Ties Chinese PoliticaI Alliances: Kan-Ching and Kuan-Hsi in RuraI Taiwanese Township." China Quarterly, N0.78:237 -273.
     1980.LocaI Poli1ics in RuraI Chinese Culture Setting : 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Taiwan.Camberra Contempoary China Center,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JohnsonJanet Buttolph
     1950."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Congressional Quartely Inc.
     Kaufman, Robert R.
     1974."The Patron-Client Concept and Macro-Politics Prospects and Problem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16
     (3) ,pp.284-308.
     1977.”Corporati,Clientalism, and Partisan Conflict : A Study of Seve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n James M. Malloy eds.,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p.109-148.
     Krasner,Stephan D.
     1984." Review Article :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s," ,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 (2) (Janurary) :223-246.
     Land`e, Carl H.
     1977a."Group Politics and Dyadic Politics: Notes for a Theory," in Schmidt, Scott, 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 pp.506- 510.
     1977b."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chmidt,. Scott,Land`e and Guasti ed.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 pp.xiii-xxxvii.
     Lemarchand, Rene
     1977. "Political Clientalism and ethnicity in Tropical Africa.”in Steff W.Schmidt, James C. Sctott, 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 and action. California:University p.100-123.
     1981."Compartive Political Cientelism:Structure, Process and Optic, "in S.N.Eisenstdt and Rene, Lemarchand eds, Political
     Clientelism,Patronage and adevelopment.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pp.7-32
     Manheim,Jarol B., and Richard C.Rich
     1986.Empirical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 Longman.pp. 3-85.
     Mayer,Adrian C.
     1977. "The Significance of Quasi-groups in the 5tudy of Complex Sccieties,`in Schmidt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Califomia: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s.,pp.43-54.
     Migdal,JoelS.
     1987."Strong States: Power and Accommodation,”in Myron
     Weiner and Samuel P. Huntington eds.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Little,Brown Seri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Nathan,Andrew J.
     1976."Factionalism and Political Recruitment," in Andrew J. Nathan, 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27-58.
     1977."A Factiona1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in Schmidt, Scott,Land`e and Guasti eds.,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pp.382-400.
     Nicholas,Ralph W.
     1977."Fac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chmidt, Scott, Land`e and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1ifornia Presss.,pp.55-73.
     Nordlinger, Eric A.
     1981.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Taking the State Seriously" , in Myron Weiner and Samuel P.Huntington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 The Little Brown Series in Comparative Po1itics.
     1988.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 Critiques,"APSR82,3 : 875-901.
     O’Donnell, Gui1lermo
     1988."State and Alliances in Argentina, 1956-1976, "in Robert H.Bates eds.,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176-205.
     Ranney, Austin.
     1990.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5th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Inc.
     Rueschemeyer, Dietrich & Evans, Peter
     1985."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Underly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yer and Theda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77. “Political Clientelism:A Bibliographical Essay “ in Steffen
     W.Schn?dt, James C Scott,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 Califom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kocpol, Theda
     1985 ."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urrent Research 11 I in P. Evans, D.Rueschemeyer and T.Skocpol,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pan, Alfred
     1978.The State and Society: Peru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u,Nai-Teh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