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亞太研究所 | |
dc.creator (作者) | 李瓊莉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ee, Chyungly | |
dc.date (日期) | 2005 | |
dc.date.accessioned | 21-Jun-2016 16:12:5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1-Jun-2016 16:12:5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1-Jun-2016 16:12:58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154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首屆東亞高峰會於2005年12月14—1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共有東協十國、中國、日本、南韓、紐西蘭、澳州、及印度十六個國家參加。對於這一個新的多邊高峰會議,各國的期待及回應有所不同,就關切亞太與東亞區域多邊機制發展的台灣學者而言,幾個主要觀察重點包括:東亞高峰會的成功召開是否繼「東協加三」之後再為東亞區域主義啟開新頁?東亞高峰會與「東協加三」是否在功能上有所「重疊」或有何區別?對亞太區域主義—APEC有無影響?對台灣又有何衝擊及啟示?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對上述問題自然有不同的答案,本文試以「區域主義」概念來了解上述問題,第一部份簡析東亞「新區域主義」的發展特質,第二部份比較東亞高峰會與APEC兩者所呈現的區域主義特質,並討論東亞新區域主義的發展對APEC的影響,第三部份則就東亞高峰會與APEC同時存在的亞太情勢對台灣的影響提出幾點看法。 | |
dc.relation (關聯) | 亞太經濟合作評論, No.13, pp.33-43 | |
dc.title (題名) | 東亞新區域主義的發展對APEC的影響:從東亞高峰會觀之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