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1980年代政治反對運動與勞工運動:以勞支會為中心(1982-1989)
Political Opposition and Labor Movement in Taiwan in the 1980s: A Study of the Taiwan Labor Legal Support Association during 1982-1989
作者 賴建寰
貢獻者 薛化元
賴建寰
關鍵詞 勞支會
勞工運動
政治反對運動
黨外運動
資源匱乏
資源介入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Jul-2016 15:12:06 (UTC+8)
摘要 本文以1984年至1989年間的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稱為勞支會)為中心,考察勞支會的創立、改組與政治反對運動和勞工運動的互動關係。由於戰後台灣長期處於強人威權體制之下,使得工會組織「資源匱乏」,勞工運動由勞工自發性地開展較為困難。本文依循著勞支會組織變化的情形,觀察1980年代黨外運動、勞支會與勞工運動間不同的互動轉折。1984年勞支會創立的重要性在於,它是黨外路線鬥爭下的產物,一方面勞支會連結了黨外新生代對於群眾運動的初步想像,另一方面則提供當時黨外所能提供的資源(法律諮詢、協助者),一定的程度上協助了勞工運動的開展。到了1988年初之交,在野政治勢力的變化與年終獎金風潮的爆發,使得勞支會內在改變的因子得以萌發,再度轉向為籌組工會、協助工會發展、勞工教育與行動策略建議的組織者。在此之前,勞支會儘管有從純法律服務轉變為協助者的發展,但真正促使勞支會進一步轉變的催動力,並非來自於在野政治勢力,而是源自於勞工集體行動。整體來看,勞支會的創立與改組所具有的意涵,在當時都是相當特殊的變化,假若沒有勞支會成立於先,1987年後勞工運動可能又是另一種狀態。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檔案、史料彙編、政府公報
(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七股鹽民請求晒者有其田簽書」(1951年8月)〈七股布袋兩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4。
「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工會法;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03-07。
「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工會法;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03-07。
「台南場製鹽工會快郵代電」(日期不明)〈台南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2。
「抄七股鹽場鹽業工會代電」(1951年8月)〈七股布袋兩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4。
「抄中央改造委員會代電」(日期不明),〈鹽工會呈訴台灣製鹽廠危害鹽工〉,《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21-01-006-05。
「抄件」(1951年8月)〈台灣省鹽業工會聯合會鹽民代表陳請晒者有其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5。
「陳情書」(1951年8月)〈台南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2。
「鹿港場產業工會函」(1951年8月)〈台南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2。
「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代電」(1948年3月)〈組織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3-059-05。
「資源委員會臺灣製鹽廠代電」(1951年11月),〈鹽工會呈訴台灣製鹽廠危害鹽工〉,《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21-01-006-05。
(二)行政院檔案
「奉令修訂勞工法規經擬就勞工法草案一種呈請核示由」,〈勞工法草案(請有關機關提供意見)〉,行政院檔案,檔號:0050/1-1-8-7-1/4/01/001。
(三)國史館檔案
「工會行動的計畫步驟」(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工會幹部聯誼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基隆地區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309A。
「中興大業巴士工會籌組記錄表」(日期不明),〈民營客運〉,《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46A。
「台北市中小企銀工會記錄表」(日期不明),〈銀行員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55A。
「台灣中興紙業產業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宜蘭地區〉,《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7A。
「台灣北區郵物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郵物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4A。
「台灣電力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台電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6A。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日期不明),〈自主工聯〉,《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37A。
「江國樑致勞支會信函」(日期不明)〈73年回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21A。
「宜蘭縣貨卡車駕駛業職業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宜蘭地區〉,《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7A。
「宜蘭縣漁船輪機員職業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宜蘭地區〉,《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7A。
「社會問題分析模型」(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桃客工會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桃園客運〉,《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30A。
「高志強致勞支會信函」(1984年5月)〈73年回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20A。
「基隆被服廠工會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基隆地區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309A。
「從發起到成立」(日期不明),〈籌組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19A。
「理念/價值觀省思過程步驟」(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復興航空餐點加工廠工會記錄表」(日期不明),〈航空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45A。
「策略計畫模型」(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黃天明致勞支會信函」(1984年6月)〈73年回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20A。
「新店客運產業工會記錄表」(日期不明),〈民營客運〉,《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55A。
「電復通飭本會所屬各廠礦及組織員工勵進會由」(1947年12月)〈資源委員會在臺各單位籌組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3-010102-2816。
「電飭在台未奉會令前暫緩組織工會由」(1947年1月)〈資源委員會在臺各單位籌組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3-010102-2816。
「電飭在即組織勵進會並停止工會活動」(1947年2月)〈資源委員會在臺各單位籌組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3-010102-2816。
「福東汽車貨運公司產業工會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貨櫃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72A。
「遠化罷工事件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89遠東化纖工會罷工〉,《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95A。
「劉全福來函」(1985年3月)〈工人來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19A。
「請保留這張良心的傳單」(日期不明),〈工人來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19A。
「歷年勞資爭議事件表」(日期不明),〈勞資爭議〉,《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93A。
(四)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檔案
〈社會處長報告台灣省各產業工會組織綱要草案〉(1950年10月)〈關於勞工法令規章卷〉,《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3。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致吳國禎」(1951年11月)〈檢送台灣區公營廠礦工人組訓輔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紀錄即請查照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5。
「內政部函」(1952年9月)〈為組織民營廠場廠業工會一案令希遵照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6013。
「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推進計畫」(1952年8月)〈會商研擬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應行組織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08。
「台灣省各產業工會組織綱要草案」(1950年10月)〈社會處長報告台灣省各產業工會組織綱要草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3。
「台灣省各產業工會幹部組訓實施方案」(1950年10月)〈社會處長報告台灣省各產業工會幹部組訓實施方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4。
「台灣省政府致各縣市政府、陽明山管理局」(1952年3月)〈為抄發第一期組織產業工會產場一覽表電希遵照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17。
「台灣省政府首長會議主席提(裁)示事項辦理情形報告表」(1985年12月)〈社會處檢陳上次首長會談主席提示事項辦理情形報告表〉,《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502074309。
「外交部快郵代電」(1950年9月)〈外交部致台灣省政府有關自由勞工組織問題〉,《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2。
「行政院代電」(1952年4月)〈會商研擬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應行組織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08。
「行政院電准台灣省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推進計畫分期試辦」(1952年5月)〈為准內政部電以奉行政院電准台灣省公營廠場產業工會推進計劃分期試辦一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18。
「李翼中上吳國禎密簽」(1951年12月)〈為檢具台灣省公營廠場產業工會推進計劃電請查核見復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2。
「李翼中上吳國禎密簽」(1951年12月)〈檢呈台灣區公營廠礦產業工會實施辦法與現行工會法令對照表〉,《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1。
「李翼中上吳國禎簽呈」(1951年4月)〈組織公營事業機構之工會一節前經本處擬具產業工會組織綱要及幹部訓練實施方案等草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3310001。
「基隆市政府致臺灣省政府」(1948年12月)〈請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速准該會在臺肥料公司等所屬工廠組織工會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02030003。
「勞工福利考察報告」(1951年4月)〈奉院頒發勞工福利考查團建議事項核示辦理表關于工會組織一項電請查照辦見復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6。
「臺灣省政府致資源委員會台灣辦事處」(1948年12月)〈請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速准該會在臺肥料公司等所屬工廠組織工會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02030003。
「臺灣省總工會致臺灣省社會處」(1952年1月)〈為擬臺灣省總工會建議於組織產業工會時應與縣市總工會配合進行以求組織一元化〉,《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3。
「臺灣省總工會致臺灣省社會處」(1953年6月)〈為民營廠場產業工會應否加入縣市總工會案〉,《省籍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20135013。
(五)史料彙編
內政部編印,《中華民國勞工法令彙編》(台北市:內政部,1958年)。
周琇環、陳世宏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縣:國史館,2000年。
范雅鈞編,《戰後臺灣勞工運動史料彙編(三)工運組織與工運事件》,台北縣:國史館,2008年。
陳世宏、張建隆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台北縣:國史館,2001年。
喬寶泰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台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縣:國史館,2000年。
(六)政府公報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第五十五會期審查工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64卷第36期,1975年5月,頁1-12。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請公決案〉,《立法院公報》第71卷第39期,1982年5月,頁5-10。
〈為暫緩籌組本省公營廠場工會一案特復知照〉,《臺灣省政府公報》39年春字第66期,1950年3月,頁968。
〈黃正安委員等臨時提案為請國防委員會邀請國防部長偕同臺灣警備總司令到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請公決案〉,《立法院公報》第71卷第39期,1982年5月,頁5-10。
〈電催各縣市策動組織工會並填具報告表送核〉,《臺灣省政府公報》36年秋字第71期,1947年9月,頁1121。
〈總統令〉,《總統府公報》第3448期,1968年12月,頁3。

二、年鑑、辭典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薛化元,《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II(1979-1988)》,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年。

三、文集、回憶錄、訪談記錄
〈汪立峽訪談記錄〉,2011年9月20日,未刊稿。
〈徐正焜訪談記錄〉,2006年10月10日,未刊稿。
〈簡錫堦訪談記錄〉,2011年10月27日,未刊稿。
〈羅美文訪談記錄〉,2006年9月13日,未刊稿。
艾琳達,〈台灣民主運動的社會起因〉,收於氏著《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1998年,頁95-168。
馬超俊先生言論選集編纂會編,《馬超俊先生言論選集》,台北市:中國勞工福利出版社,1967年。
謝長廷,〈台北法律中心—現在‧過去‧未來〉,收於氏著《理直氣壯》,台北市:謝長發行,出版年不詳,頁140-150。

四、期刊、報紙
(一)八○年代、九○年代
周恆萍,〈 員工點火,新玻得救〉,《八○年代》第22期,1986年1月,頁60-64。
林慧菁,〈工人的抗議—《台聚公司勞資糾紛案始末記》〉,《八○年代》第3卷第3期,1981年9月,頁64-68。
胡思成,〈「全總」是誰的工會〉,《八○年代》第6卷第6期,1983年3月,頁55-58。
謝長廷,〈壯大民進黨的社會力—謝長廷對社會運動的看法〉,《九○年代》第13期,1987年6月,頁10-11。
(二)中央日報
〈四大公司轉移民營 員工請求政府輔導 向議會陳情提出建議〉,《中央日報》,1954年3月19日,第3版。
劉志宏,〈公營事業員工的呼籲〉,《中央日報》,1954年10月27日,第3版。
〈工礦 農林 紙業 水泥 四公司全體員工及眷屬十萬人正告經濟部長尹仲容〉,《中央日報》1954年10月30日,第1版。
〈農林公司被迫裁員員工為新任總經理林仁和以「截扣薪金」手段脅制員工向政府及社會沈痛呼籲〉,《中央日報》1956年7月29日,第1版。
(三)民進週刊、民進報
〈民進黨成立勞工黨部〉,《民進週刊》第83期,1988年9月,頁54。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盟員名稱及會員數〉,《民進報》第9期,1988年5月,頁30。
〈勞工政策的第一步--中常會討論《勞工黨部設立通則》〉,《民進報》第3期,1988年3月,頁6-8。
〈勞支會舉辦研討會 研討勞工法規修正〉,《民進報》第9期,1987年4月,第3版。
胡阿男,〈民進黨完成勞工黨部章程草案〉,《民進報》第2期,1988年3月,頁20-21。
楊翠,〈台灣勞工運動的「金童玉女」王聰松 徐美英〉,《民進週刊》第22期,1987年7月,頁24。
衛揚,〈台灣「工黨」的決定性人物王義雄〉,《民進週刊》第3期,1987年5月,頁20-25。
(四)自由時代系列
〈「勞支會」再出發〉,《爭鳴時代》第235期,1988年7月,頁67。
〈工黨四大派系〉,《創造時代》第225期,1988年5月,頁70-71。
〈中興紙廠工會代表選舉勞方聯線大獲全勝〉,《進步時代》第218期,1988年4月,頁76。
〈民進黨決定設立勞工黨部〉,《創造時代》第223期,1988年5月,頁45。
〈民營客運公司近半年來勞資爭議情況概略〉,《爭鳴時代》第237期,1988年8月,頁40-41。
〈吳大清將籌組「中華勞工黨」〉,《開拓時代》第156期,1987年1月,頁67。
〈吳大清將籌組「中華勞工黨」〉,《開拓時代》第156期,1987年1月,頁67。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工黨關說王永慶引發工人不滿〉,《金元時代》第214期,1988年3月,頁48-49。
〈勞支會召開勞基法座談會〉,《發展時代》第1期,1984年8月,頁44。
〈黨外成立「勞支會」〉,《自由時代》第5期,1984年4月,頁49。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全書完》──行動──檢討的方法〉,《民主時代》第112期,1986年3月,頁56-59。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①〉,《先鋒時代》第6期,1985年12月,頁40-47。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①〉,《先鋒時代》第7期,1985年12月,頁40-47。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④──〈四〉基本的組織原則(下)〉,《先鋒時代》第10期,1986年1月,頁39-41。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⑤──組織工作者的基本特性〉,《先鋒時代》第11期,1986年1月,頁49-53。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⑥──組織工作者的一些通病〉,《先鋒時代》第12期,1986年1月,頁54-57。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益⑥──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上〉〉,《先鋒時代》第13期,1986年2月,頁104-109。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中〉〉,《民主時代》第15期,1986年2月,頁38-43。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⑦──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下〉〉,《民主時代》第6期,1986年3月,頁49-53。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③──(四)基本的組織原則〉,《先鋒時代》第9期,1986年1月,頁57-59。
林芳玲,〈從「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到「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 專訪勞支會現任主委唐雲騰〉,《爭鳴時代》第235期,1988年7月,頁66-68。
曾心儀,〈對「勞支會」的展望〉,《自由時代》第5期,1984年4月,頁26-30。
葉向芝,〈 做工的喝風,作案的輕鬆──新玻員工示威記實〉,《先鋒時代》第5期,1985年12月,頁4-7。
(五)前進系列
〈「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籌備大會〉,《前進世界》第4期,1984年4月,頁57。
〈「勞支會」五一召開記者會〉,《前進世界》第5期,1984年4月,頁45。
〈「勞支會」即將展開工作〉,《前進世界》第7期,1984年4月,頁39。
〈王義雄清黨、工黨內訌始末--知識份子與工人大敗政客大勝〉,《前進週刊》第1期,1988年6月,頁36-39。
〈勞支會提出「一九八六年台灣工權報告」〉,《前進廣場》第4期,1986年5月,頁25。
汪長嘯,〈「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六個委員會開始運作〉,《前進世界》第4期,1984年4月,頁37。
(六)政治家
〈「勞支會」為勞工請命〉,《政治家》第2期,1986年2月,頁34-35。
〈勞支會成立〉,《政治家》第8期,1984年5月,頁47-48。
〈勞支會提出「一九八六年台灣工權報告」〉,《政治家》第2期,1986年2月),頁25。
杜翰,〈新玻!新跛──「新玻員工請願事件」紀實〉,《政治家》第134期,1985年12月,頁54-56。
(七)深耕
〈勞支會大會改選執行委員--決在北縣成立服務處〉,《深耕》試刊號,1987年5月,第1版。
王麗美,〈放棄杯葛,黨外還有什麼?杯葛鬧劇始末記〉,《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4-5。
李敖,〈放火的,不要變成放水的〉,《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5-8。
林世煜,〈第一碗圓子湯〉,《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10-12。
林正杰,〈康寧祥、張德銘對杯葛事件的回答〉,《深耕》第14期,1982年7月,頁40。
林正杰,〈體制內改革與改革體制〉,《深耕》第16期,1982年8月,頁7-8。
林亞卿,〈訪郭吉仁律師談平民法律扶助〉,《深耕》第12期,1982年6月,頁43-44。
張明雄,〈黨外應放棄冒進機會主義〉,《深耕》第16期,1982年8月,頁9
張明雄〈批評黨外,刻不容緩‧抗議黨外杯葛立法院會的虎頭蛇尾〉,《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9。
謝長廷,〈現階段黨外制衡路線的困境與突破〉,《深耕》第18期,1982年9月,頁17-20。
(八)勞動者
〈「後勤支援」與「前哨作戰」勞支會四年來的角色〉,《勞動者》第24期,1988年8月,第1版。
〈反對分段給付—總工會已申請大法官會議解釋〉,《勞動者》第3期,1985年1月,第1版。
〈台灣工運1988〉,《勞動者》第28期,1989年2月,第4版-第5版。
〈是誰竊取了愛心?記勞支會煤山煤礦家屬記者會〉,《勞動者》第3期,1985年1月,第2版。
〈烏來山中群英會,工會幹部大集結〉,《勞動者》第18期,1988年2月,第8版。
〈這半年來的勞支會 1987年5月~10月工作概況〉,《勞動者》第16期,1987年12月,第1版。
〈勞支會台南分會成立〉,《勞動者》第32期,1989年10月,第3版。
〈勞支會年度報告〉,《勞動者》第12期,1986年6月,第8版。
〈勞支會追求的目標—強勢自主的勞工組織〉,《勞動者》第15期,1987年10月,第1版。
〈勞動基準法及施行細則—座談會摘錄〉,《勞動者》第2期,1984年9月,第1版。
〈勞基法不是萬靈丹〉,《勞動者》第4期,1985年5月,第1版。
〈勞基法與投資意願〉,《勞動者》第5期,1985年6月,第1版。
〈勞基法縮水!〉,《勞動者》第6期,1985年8月,第1版。
郭大成,〈台灣的《團結工聯》 全國性勞工聯盟踏出成立的第一步〉,《勞動者》第18期,1988年2月,第3版。
郭吉仁,〈期待一個真正屬於工人的「工會聯盟」〉,《勞動者》第18期,1988年2月,第1版。
郭吉仁,〈邁出自主的第一步《勞工聯盟》〉,《勞動者》第20期,1988年3月,第1版。
賀端蕃,〈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介〉,《勞動者》第1期,1984年7月,第1版。
黃玲娜,〈蘭陽平原工運 力量的組織化—勞支會宜蘭分會三月五日成立〉,《勞動者》第30期,989年4月,第6版。
葉天鑑,〈八月份活動〉,《勞動者》第24期,1988年8月,第3版。
(九)新潮流系列
〈重建新的反對事業〉,《新潮流叢刊》第1期,1984年6月,頁1-2。
〈勞支會開始訓練勞工幹部〉,《新潮流叢刊》第15期,1984年9月,頁32。
〈新潮流未來的工作〉,《新潮流》試刊號(1989年1月),封面內頁。
〈踏出民主的一小步—簡介新潮流的內規〉,《新潮流叢刊》第2期,1984年6月,頁6-8。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工作的通病〉,《新潮流評論》第9期,1985年10月,第4版。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工作者的基本特性(下)〉,《新潮流評論》第8期,1985年9月,第4版。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上)〉,《新潮流評論》第10期,1985年12月,第4版。
如林錫耀,〈社會政治化 政運社會化 現階段群眾路線的運動方向〉,《新潮流》第8期,1989年7月,頁28-29。
張明雄,〈「決戰」的時代還未來臨 遠東化纖罷工事件後的省思〉,《新潮流論壇》第7期,1989年6月,頁34-37。
郭世雄,〈要英雄,還是要群眾?—支持施性忠黨外得到什麼?〉,《新潮流週刊》第3期,1984年6月,頁35-37。
郭世雄,〈黨外運動的雞兔難題—陳水扁VS.王昆和〉,《新潮流週刊》第2期,1984年6月,頁36-40。
賀端蕃,〈台灣社會運動的反思-一個社運義工的偏見〉,《新潮流》第3期,1993年9月15日,頁2-5
(十)聯合報系
〈 新玻勞資糾紛 圓滿結束 苗栗竹東兩廠 由勞方交還董事會經營〉,《聯合報》,1990年7月26日,第6版。
〈`二法一案`走上台北 遊行工會已增至90多個 人數也突破3000人〉,《聯合晚報》,1988年11月12日,第1版。
〈上班怠工下班抗議 信東化學 內憂外患 資方說沒賺錢勞方說不可能〉《聯合報》,1988年2月13日,第3版。
〈工聯串聯 又要遊街 針對`二法一案` 擬辦說明會 11月12日會台北 揚言爭權益〉,《聯合晚報》,1988年9月19日,第4版。
〈中興巴士申請工會 勞局"慣性"拖延 籌組人抗議 險釀衝突〉,《聯合晚報》,1988年10月4日,第4版。
〈分行員工 勞局有`異`見 北企銀籌組工會`難產`〉,《聯合晚報》,1988年10月18日,第4版。
〈支持遠化 化纖廠聚酯產品 六月份前不漲價〉,《聯合報》,1988年5月18日,第7版。
〈北企行員力爭籌組工會 13日前未得答覆 將往勞工局抗議〉,《聯合報》,1988年10月8日,第1版。
〈年終獎金糾紛此起彼落 正大、厚生、飛利浦也傳事端〉《經濟日報》,1988年2月8日,第2版。
〈抗議年終獎金太少已獲得解決 亞泥新竹廠圓滿收場! 巢巢康平公司勞資爭議決定年後再談〉《經濟日報》,1988年2月15日,第3版。
〈桃園客運罷工 勞資繼續協議 計程車敲竹槓 遊客怨聲載道〉,《聯合報》,1988年2月15日,第18版。
〈國代立委選舉落幕‧過程激烈結果順利 執政黨仍居優勢「民進黨」收穫亦豐 落選人均坦承失敗‧顯示公信力已建立〉,《聯合報》,1986年12月7日,第3版。
〈勞工訴心聲 團結聲音大 二法一案委會 擬出勞基法相對草案 表達基層意見 逾百工會將連署支持〉,《聯合報》,1988年11月6日,第4版。
〈勞動節 屋內屋外好戲連台 工黨大遊行有許曉丹、吳樂天助陣 勞動黨、自主工聯等團體各有節目〉《聯合報》,1989年4月28日),第4版。
〈勞資糾紛 又湧 罷工暗潮 復興航空餐點工會 決採不預警式休假 桃園客運產業工會 將開大會討論動向〉,《聯合報》,1988年10月19日,第11版。
〈會員對工會離德離心 兩個理事長一敗塗地 輔選迷信鐵票 需痛切檢討 加強工會功能 已刻不容緩〉,《聯合報》,1986年12月8日,第3版。
〈銀行組工會 北企發先聲 勞工局不敢作主 勞委會還待考慮〉,《聯合晚報》,1988年10月6日,第1版。
〈頻遭調免職 工會質疑勞基法 百餘名幹部 今赴勞委會陳情並籌組超黨派工運受難者支援會〉,《聯合報》,1989年5月6日,第16版。
(十一)其他
〈「勞支會」五、一召開討論會〉,《台灣年代》第2期,1985年4月,頁18。
〈「勞支會」改選執委〉,《台灣年代》第4期,1985年5月,頁13。
〈1988年年初,年終獎金工潮一覽表〉,《勞動報》創刊號,1988年2月,第1版。
〈中興紙廠七百員工自力救濟〉,《民進時代》第52期,1988年2月,頁72-73。
〈五一勞動節專輯 《勞工檔案》 味王勞資衝突案 訪工人領袖詹憲宗〉,《噶瑪蘭》第49期,1987年4月,第6-7版。
〈王兆釧另起爐灶?「勞工聯盟」有成立必要嗎?〉,《薪火》第77期,1987年2月),頁38-41。
〈年前爭獎金 年後爭權力〉,《商業週刊》第14期,1988年2月,頁10-12。
〈爭取選票,民進黨瞄準勞工--民進黨成立勞工黨部籌委會〉,《進步週刊》第269期,1989年3月,頁68-69。
〈指導策動籌組產業工會〉,《改造》第31期,1951年12月1日,頁10-12。
〈真才實料的立委王聰松〉,《領先叢刊》第6期(1987年1月),頁22。
〈勞工座談會 如何促進當前工會功能〉,《美麗島》第1卷第4期,1979年11月,頁52-69。
〈勞支會添新血〉,《發展週刊》第12期,1984年11月,頁36。
〈勞支會對「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聲明〉,《自由台灣》第2期,1986年6月,頁33。
〈勞支會舉辦女工現況座談會〉,《發揚週刊》第3期,1984年9月,頁23。
〈勞支會舉辦勞工幹部座談會〉,《發展週刊》第5期,1984年9月,頁35。
〈遠紡工運感染桃竹苗〉,《商業週刊》第4期,1987年12月,頁52-53。
〈論中興紙廠的加薪糾紛〉,《噶瑪蘭》第71期,1987年9月,頁3
王文,〈老闆不幹了—看卡林工會怎麼辦?〉,《大地生活》第1卷第3期,1981年9月,頁28-33。
西公,〈臺灣公營事業工會組織問題〉,《中國勞工》第3期,1950年12月,頁5-6。
何方,〈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當代》第47期,1990年3月,頁39-52。
何逢,〈被遺忘的新坡風雲〉,《新路線》第17期,1985年10月,頁16-19。
李硯,〈 新玻員工陷入困境!--勞工自救運動的個案檢討〉,《薪火》第76期,1987年1月,頁50-55。
狄介先,〈評介台肥公司生活指導員制〉,《中國勞工》第14期,1951年6月1日。
彥薰,〈 新玻公司再起大風波?--為上當受騙的可憐員工請命〉,《縱橫》第56期,1986年7月,頁34-39。
張力雁,〈 解嚴後的工運--從新玻事件談起〉,《海峽》第3期,1987年8月,頁75-77。
張月瑩,〈把公平正義和法律保護帶給平民—訪郭吉仁律師〉,《大地生活》第1卷第8期,1982年6月,頁71-72。
陳仲華,〈「勞服會」成立〉,《遠望》第2期,1987年5月,頁46。
趙言實,〈 新玻員工心向黨外,國民黨橫刀奪愛--新玻股東會議的政治安排〉,《第一線》第8期,1986年3月,頁52-55。
趙寗靜,〈「勞工聯盟」勢成騎虎?〉,《薪火》第78期,1987年2月),頁44-46。
蔡其達,〈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第336期,1989年3月,頁23-29。
謝長廷,〈群眾運動是民進黨生存的不二法門--社運部督導常委謝長廷報告書〉,《新台叢書》第36期(1987年11月),頁12-21。
嚴青峰,〈台灣勞工被騙怕了 王義雄對新黨的建議〉,《台灣與世界》第2期,1987年3月,頁44-47。

五、專書
丁仁方,《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市:時英出版社,1995年。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編纂,《中國勞工運動史》,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硏究所理事會,1984年。
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編,《反叛劇場: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募款晚會募款手冊》,台北: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出版日不明。
任育德,《向下紮根 : 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台北縣:稻鄉出版社,2008年。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臺灣地區工會概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5年。
何明修,《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台北市:台灣勞工陣線,2008年。
何明修,《綠色民主:臺灣環境運動的硏究》,台北市:群學,2006年。
余世芳執行主編,《十年耕耘,鮮花綻放:台灣銀行員工會奮戰史》,台北市:銀行員全聯會,2003年。
吳介民,〈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吳若予,《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1992年。
李允傑,〈臺灣地區工會政策之結構性分析:1950-1984〉,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李允傑,《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商鼎文化,1999年。
李建昌,〈80年代的台灣勞工運動——結構與過程的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
亞洲專訊中心、何雪影著,鄭村棋、舒詩偉等譯,《台灣自主工會運動史:1986-1988》,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2年。
杭之,《邁向美麗島的民間社會》,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0年。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市:月旦,1994年。
康寧祥,〈誰來關心勞動者?〉,出版項不詳。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0年。
張茂桂主持,《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2年。
張國興,《台灣戰後勞工問題》,台北縣:稻鄉,1991年。
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市:海峽,1999年。
陳思宇,《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2年。
陳政宏,《鑑鏘已遠: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台北市:文建會,2007年。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台北:黃越欽,2002年。
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台北縣:稻鄉,2007年。
楊祖珺,《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台北市:時報,1992年。
葉欣怡,〈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市:人間出版社,2001年。
蔡炅樵,《白金歲月臺灣鹽:鹽業.文化資產.再利用》,台北市:文建會,2005年。
鄭俊清,《憤怒的山城勞工》,台北:前衛,1989年。
薛化元,《台灣關係與地位文書》,台北市:日創社,2007年。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戰後臺灣人權史》,台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98年。

六、學位論文
王時思,〈統合主義的再思考—威權體制下的國家統合主義〉,新竹市: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2月。
石佳音,〈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沈宗瑞,〈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邱毓斌,〈台灣勞工運動的政治實踐:對四個工會及1994年高雄縣議員選舉的勞工史觀察〉,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姚文智,〈統合主義(Corporatism)之研究:理論層面之探討〉,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洪士程,〈臺灣地區解嚴後政治發展對自主性工會組織興起與影響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孫登貴,〈解嚴後台灣勞工運動之研究—以工會為中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梁雅慧,〈戰後台灣勞工運動硏究(1945-2000)〉,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游凌雀,〈七股鹽場鹽工生活變遷之研究〉,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童富泉,〈台灣社會發展與工會性質之演變——自主工會的發展趨勢〉,台中市: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七、單篇論文
John D. MaCarthy、Mayer N. Zald著,劉上惠譯,〈美國社會運動的趨勢:專業化與資源動員〉,《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2卷第3期,1987年7月,頁60-80。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春季號,頁71-116。
王振寰、方孝鼎,〈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11月,頁1-29。
林忠正,〈台灣地區勞資糾紛之分析〉,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主辦「第五次社會科學會議—邁向開放的經濟社會」,1987年6月19、20日,頁1-16。
林果顯,〈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再思考—威權體制的理論與適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3,2004年12月,頁45-88。
夏林清、鄭村棋,〈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11月,頁63-108。
徐正光,〈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4年,頁103-125。
徐正光,〈統合政策下的台灣勞工〉,http://www.ioe.sinica.edu.tw/chinese/staff/c9105/ethck-0016.pdf,擷取日期:2006年12月16日,頁189-204。
徐振國,〈從威權論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2000年7月,頁1-27。
高成恕,〈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4年,頁9-19。
張茂桂,〈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1994年秋季),頁33-66。
陳君愷、賴建寰,〈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6期,2008年10月,頁185-217。
湯志傑,〈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第12期,2006年12月,頁121-184。
趙剛,〈1987年的臺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工會的個案為例〉,收錄於徐正光、蕭新煌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1995年,頁114-150。
劉志鵬,〈新時代裡的舊法制—臺灣勞動法制的困境〉,《臺灣法學會會報》第21期,2000年1月,頁143-160。
劉華真,〈台灣一九七○年代勞動抗爭初探〉,《臺灣民主季刊》第7卷第1期(2010年3月),頁31-63。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2005年11月,頁85-130。
蕭全政,〈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中研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市:中硏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頁63-88。
蕭新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4年,頁21-46。
賴建寰,〈此處不留爺沒有留爺處――1977至1989間遠化工會的成立、抗爭及其自主想像〉,《史苑》第67期(2007年7月),頁255-300。
賴建寰,〈遠化五月罷工文宣中的論述策略〉,《台灣風物》第6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17-150。
薛化元、楊秀菁,〈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收入於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2004初版,頁268-325。
羅美文,〈客家人與工運〉,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頁307-320

七、網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資料庫」,http://statdb.cla.gov.tw/statis/stmain.jsp?sys=100,擷取日期:2011年12月17日。

英文部分:
Cheng Tun-jen,“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XLI-4 (July 1989) pp. 471-499.
Linz Juan J,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Spain.” in Erik Allard and Stein Rokkan eds.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0 ,pp. 251-283.
Winckler Edwin 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China Quarterly ,No. 99 Sep. 1984, pp. 481-49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7158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8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薛化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建寰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賴建寰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6 15:12:06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6 15:12: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6 15:12: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58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61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8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1984年至1989年間的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稱為勞支會)為中心,考察勞支會的創立、改組與政治反對運動和勞工運動的互動關係。由於戰後台灣長期處於強人威權體制之下,使得工會組織「資源匱乏」,勞工運動由勞工自發性地開展較為困難。本文依循著勞支會組織變化的情形,觀察1980年代黨外運動、勞支會與勞工運動間不同的互動轉折。1984年勞支會創立的重要性在於,它是黨外路線鬥爭下的產物,一方面勞支會連結了黨外新生代對於群眾運動的初步想像,另一方面則提供當時黨外所能提供的資源(法律諮詢、協助者),一定的程度上協助了勞工運動的開展。到了1988年初之交,在野政治勢力的變化與年終獎金風潮的爆發,使得勞支會內在改變的因子得以萌發,再度轉向為籌組工會、協助工會發展、勞工教育與行動策略建議的組織者。在此之前,勞支會儘管有從純法律服務轉變為協助者的發展,但真正促使勞支會進一步轉變的催動力,並非來自於在野政治勢力,而是源自於勞工集體行動。整體來看,勞支會的創立與改組所具有的意涵,在當時都是相當特殊的變化,假若沒有勞支會成立於先,1987年後勞工運動可能又是另一種狀態。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回顧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15

第二章 時代背景 18
第一節 1950年國民黨改造前後的工會組織 18
第二節 統合主義與台灣的工會組織 25
第三節 1950年代工會組織資源匱乏的內涵與轉變 29

第三章 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與勞工運動的興起(1982-1986)41
第一節 黨外政治力的擴散與影響 41
第二節 勞支會對勞工運動的資源介入 51

第四章 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的轉變與改組(1987-1989)65
第一節 勞工集體行動反饋下的勞支會與在野政治勢力 65
第二節 勞工運動風潮中勞支會的資源介入 76

第五章 結論 91
徵引文獻 97
zh_TW
dc.format.extent 147828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8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勞支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工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反對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黨外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源匱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源介入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1980年代政治反對運動與勞工運動:以勞支會為中心(1982-1989)zh_TW
dc.title (題名) Political Opposition and Labor Movement in Taiwan in the 1980s: A Study of the Taiwan Labor Legal Support Association during 1982-1989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檔案、史料彙編、政府公報
(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七股鹽民請求晒者有其田簽書」(1951年8月)〈七股布袋兩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4。
「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工會法;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03-07。
「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工會法;公營事業工會法草案〉,《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03-07。
「台南場製鹽工會快郵代電」(日期不明)〈台南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2。
「抄七股鹽場鹽業工會代電」(1951年8月)〈七股布袋兩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4。
「抄中央改造委員會代電」(日期不明),〈鹽工會呈訴台灣製鹽廠危害鹽工〉,《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21-01-006-05。
「抄件」(1951年8月)〈台灣省鹽業工會聯合會鹽民代表陳請晒者有其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5。
「陳情書」(1951年8月)〈台南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2。
「鹿港場產業工會函」(1951年8月)〈台南鹽場鹽業工會請放領鹽田〉,《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1-010-02。
「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代電」(1948年3月)〈組織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03-059-05。
「資源委員會臺灣製鹽廠代電」(1951年11月),〈鹽工會呈訴台灣製鹽廠危害鹽工〉,《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檔號:24-21-01-006-05。
(二)行政院檔案
「奉令修訂勞工法規經擬就勞工法草案一種呈請核示由」,〈勞工法草案(請有關機關提供意見)〉,行政院檔案,檔號:0050/1-1-8-7-1/4/01/001。
(三)國史館檔案
「工會行動的計畫步驟」(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工會幹部聯誼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基隆地區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309A。
「中興大業巴士工會籌組記錄表」(日期不明),〈民營客運〉,《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46A。
「台北市中小企銀工會記錄表」(日期不明),〈銀行員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55A。
「台灣中興紙業產業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宜蘭地區〉,《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7A。
「台灣北區郵物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郵物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4A。
「台灣電力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台電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6A。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日期不明),〈自主工聯〉,《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37A。
「江國樑致勞支會信函」(日期不明)〈73年回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21A。
「宜蘭縣貨卡車駕駛業職業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宜蘭地區〉,《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7A。
「宜蘭縣漁船輪機員職業工會訪問資料表」(日期不明),〈宜蘭地區〉,《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67A。
「社會問題分析模型」(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桃客工會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桃園客運〉,《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30A。
「高志強致勞支會信函」(1984年5月)〈73年回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20A。
「基隆被服廠工會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基隆地區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309A。
「從發起到成立」(日期不明),〈籌組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19A。
「理念/價值觀省思過程步驟」(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復興航空餐點加工廠工會記錄表」(日期不明),〈航空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45A。
「策略計畫模型」(日期不明),〈台汽工會文宣品〉,《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27A。
「黃天明致勞支會信函」(1984年6月)〈73年回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20A。
「新店客運產業工會記錄表」(日期不明),〈民營客運〉,《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55A。
「電復通飭本會所屬各廠礦及組織員工勵進會由」(1947年12月)〈資源委員會在臺各單位籌組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3-010102-2816。
「電飭在台未奉會令前暫緩組織工會由」(1947年1月)〈資源委員會在臺各單位籌組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3-010102-2816。
「電飭在即組織勵進會並停止工會活動」(1947年2月)〈資源委員會在臺各單位籌組工會〉,《資源委員會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3-010102-2816。
「福東汽車貨運公司產業工會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貨櫃工會〉,《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272A。
「遠化罷工事件工運工作日誌」(日期不明),〈89遠東化纖工會罷工〉,《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95A。
「劉全福來函」(1985年3月)〈工人來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19A。
「請保留這張良心的傳單」(日期不明),〈工人來函〉,《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419A。
「歷年勞資爭議事件表」(日期不明),〈勞資爭議〉,《勞工陣線聯盟》,國史館藏,登錄號:122000000093A。
(四)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檔案
〈社會處長報告台灣省各產業工會組織綱要草案〉(1950年10月)〈關於勞工法令規章卷〉,《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3。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致吳國禎」(1951年11月)〈檢送台灣區公營廠礦工人組訓輔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紀錄即請查照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5。
「內政部函」(1952年9月)〈為組織民營廠場廠業工會一案令希遵照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6013。
「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推進計畫」(1952年8月)〈會商研擬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應行組織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08。
「台灣省各產業工會組織綱要草案」(1950年10月)〈社會處長報告台灣省各產業工會組織綱要草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3。
「台灣省各產業工會幹部組訓實施方案」(1950年10月)〈社會處長報告台灣省各產業工會幹部組訓實施方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4。
「台灣省政府致各縣市政府、陽明山管理局」(1952年3月)〈為抄發第一期組織產業工會產場一覽表電希遵照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17。
「台灣省政府首長會議主席提(裁)示事項辦理情形報告表」(1985年12月)〈社會處檢陳上次首長會談主席提示事項辦理情形報告表〉,《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502074309。
「外交部快郵代電」(1950年9月)〈外交部致台灣省政府有關自由勞工組織問題〉,《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1767002。
「行政院代電」(1952年4月)〈會商研擬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應行組織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08。
「行政院電准台灣省公營廠礦產業工會推進計畫分期試辦」(1952年5月)〈為准內政部電以奉行政院電准台灣省公營廠場產業工會推進計劃分期試辦一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6905018。
「李翼中上吳國禎密簽」(1951年12月)〈為檢具台灣省公營廠場產業工會推進計劃電請查核見復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2。
「李翼中上吳國禎密簽」(1951年12月)〈檢呈台灣區公營廠礦產業工會實施辦法與現行工會法令對照表〉,《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1。
「李翼中上吳國禎簽呈」(1951年4月)〈組織公營事業機構之工會一節前經本處擬具產業工會組織綱要及幹部訓練實施方案等草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13310001。
「基隆市政府致臺灣省政府」(1948年12月)〈請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速准該會在臺肥料公司等所屬工廠組織工會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02030003。
「勞工福利考察報告」(1951年4月)〈奉院頒發勞工福利考查團建議事項核示辦理表關于工會組織一項電請查照辦見復由〉,《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6。
「臺灣省政府致資源委員會台灣辦事處」(1948年12月)〈請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速准該會在臺肥料公司等所屬工廠組織工會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02030003。
「臺灣省總工會致臺灣省社會處」(1952年1月)〈為擬臺灣省總工會建議於組織產業工會時應與縣市總工會配合進行以求組織一元化〉,《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736015848003。
「臺灣省總工會致臺灣省社會處」(1953年6月)〈為民營廠場產業工會應否加入縣市總工會案〉,《省籍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40124020135013。
(五)史料彙編
內政部編印,《中華民國勞工法令彙編》(台北市:內政部,1958年)。
周琇環、陳世宏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縣:國史館,2000年。
范雅鈞編,《戰後臺灣勞工運動史料彙編(三)工運組織與工運事件》,台北縣:國史館,2008年。
陳世宏、張建隆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台北縣:國史館,2001年。
喬寶泰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台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縣:國史館,2000年。
(六)政府公報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第五十五會期審查工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64卷第36期,1975年5月,頁1-12。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請公決案〉,《立法院公報》第71卷第39期,1982年5月,頁5-10。
〈為暫緩籌組本省公營廠場工會一案特復知照〉,《臺灣省政府公報》39年春字第66期,1950年3月,頁968。
〈黃正安委員等臨時提案為請國防委員會邀請國防部長偕同臺灣警備總司令到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請公決案〉,《立法院公報》第71卷第39期,1982年5月,頁5-10。
〈電催各縣市策動組織工會並填具報告表送核〉,《臺灣省政府公報》36年秋字第71期,1947年9月,頁1121。
〈總統令〉,《總統府公報》第3448期,1968年12月,頁3。

二、年鑑、辭典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薛化元,《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II(1979-1988)》,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年。

三、文集、回憶錄、訪談記錄
〈汪立峽訪談記錄〉,2011年9月20日,未刊稿。
〈徐正焜訪談記錄〉,2006年10月10日,未刊稿。
〈簡錫堦訪談記錄〉,2011年10月27日,未刊稿。
〈羅美文訪談記錄〉,2006年9月13日,未刊稿。
艾琳達,〈台灣民主運動的社會起因〉,收於氏著《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1998年,頁95-168。
馬超俊先生言論選集編纂會編,《馬超俊先生言論選集》,台北市:中國勞工福利出版社,1967年。
謝長廷,〈台北法律中心—現在‧過去‧未來〉,收於氏著《理直氣壯》,台北市:謝長發行,出版年不詳,頁140-150。

四、期刊、報紙
(一)八○年代、九○年代
周恆萍,〈 員工點火,新玻得救〉,《八○年代》第22期,1986年1月,頁60-64。
林慧菁,〈工人的抗議—《台聚公司勞資糾紛案始末記》〉,《八○年代》第3卷第3期,1981年9月,頁64-68。
胡思成,〈「全總」是誰的工會〉,《八○年代》第6卷第6期,1983年3月,頁55-58。
謝長廷,〈壯大民進黨的社會力—謝長廷對社會運動的看法〉,《九○年代》第13期,1987年6月,頁10-11。
(二)中央日報
〈四大公司轉移民營 員工請求政府輔導 向議會陳情提出建議〉,《中央日報》,1954年3月19日,第3版。
劉志宏,〈公營事業員工的呼籲〉,《中央日報》,1954年10月27日,第3版。
〈工礦 農林 紙業 水泥 四公司全體員工及眷屬十萬人正告經濟部長尹仲容〉,《中央日報》1954年10月30日,第1版。
〈農林公司被迫裁員員工為新任總經理林仁和以「截扣薪金」手段脅制員工向政府及社會沈痛呼籲〉,《中央日報》1956年7月29日,第1版。
(三)民進週刊、民進報
〈民進黨成立勞工黨部〉,《民進週刊》第83期,1988年9月,頁54。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盟員名稱及會員數〉,《民進報》第9期,1988年5月,頁30。
〈勞工政策的第一步--中常會討論《勞工黨部設立通則》〉,《民進報》第3期,1988年3月,頁6-8。
〈勞支會舉辦研討會 研討勞工法規修正〉,《民進報》第9期,1987年4月,第3版。
胡阿男,〈民進黨完成勞工黨部章程草案〉,《民進報》第2期,1988年3月,頁20-21。
楊翠,〈台灣勞工運動的「金童玉女」王聰松 徐美英〉,《民進週刊》第22期,1987年7月,頁24。
衛揚,〈台灣「工黨」的決定性人物王義雄〉,《民進週刊》第3期,1987年5月,頁20-25。
(四)自由時代系列
〈「勞支會」再出發〉,《爭鳴時代》第235期,1988年7月,頁67。
〈工黨四大派系〉,《創造時代》第225期,1988年5月,頁70-71。
〈中興紙廠工會代表選舉勞方聯線大獲全勝〉,《進步時代》第218期,1988年4月,頁76。
〈民進黨決定設立勞工黨部〉,《創造時代》第223期,1988年5月,頁45。
〈民營客運公司近半年來勞資爭議情況概略〉,《爭鳴時代》第237期,1988年8月,頁40-41。
〈吳大清將籌組「中華勞工黨」〉,《開拓時代》第156期,1987年1月,頁67。
〈吳大清將籌組「中華勞工黨」〉,《開拓時代》第156期,1987年1月,頁67。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工黨關說王永慶引發工人不滿〉,《金元時代》第214期,1988年3月,頁48-49。
〈勞支會召開勞基法座談會〉,《發展時代》第1期,1984年8月,頁44。
〈黨外成立「勞支會」〉,《自由時代》第5期,1984年4月,頁49。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全書完》──行動──檢討的方法〉,《民主時代》第112期,1986年3月,頁56-59。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①〉,《先鋒時代》第6期,1985年12月,頁40-47。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①〉,《先鋒時代》第7期,1985年12月,頁40-47。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④──〈四〉基本的組織原則(下)〉,《先鋒時代》第10期,1986年1月,頁39-41。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⑤──組織工作者的基本特性〉,《先鋒時代》第11期,1986年1月,頁49-53。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⑥──組織工作者的一些通病〉,《先鋒時代》第12期,1986年1月,頁54-57。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益⑥──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上〉〉,《先鋒時代》第13期,1986年2月,頁104-109。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中〉〉,《民主時代》第15期,1986年2月,頁38-43。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⑦──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下〉〉,《民主時代》第6期,1986年3月,頁49-53。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人民,爭取權力③──(四)基本的組織原則〉,《先鋒時代》第9期,1986年1月,頁57-59。
林芳玲,〈從「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到「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 專訪勞支會現任主委唐雲騰〉,《爭鳴時代》第235期,1988年7月,頁66-68。
曾心儀,〈對「勞支會」的展望〉,《自由時代》第5期,1984年4月,頁26-30。
葉向芝,〈 做工的喝風,作案的輕鬆──新玻員工示威記實〉,《先鋒時代》第5期,1985年12月,頁4-7。
(五)前進系列
〈「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籌備大會〉,《前進世界》第4期,1984年4月,頁57。
〈「勞支會」五一召開記者會〉,《前進世界》第5期,1984年4月,頁45。
〈「勞支會」即將展開工作〉,《前進世界》第7期,1984年4月,頁39。
〈王義雄清黨、工黨內訌始末--知識份子與工人大敗政客大勝〉,《前進週刊》第1期,1988年6月,頁36-39。
〈勞支會提出「一九八六年台灣工權報告」〉,《前進廣場》第4期,1986年5月,頁25。
汪長嘯,〈「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六個委員會開始運作〉,《前進世界》第4期,1984年4月,頁37。
(六)政治家
〈「勞支會」為勞工請命〉,《政治家》第2期,1986年2月,頁34-35。
〈勞支會成立〉,《政治家》第8期,1984年5月,頁47-48。
〈勞支會提出「一九八六年台灣工權報告」〉,《政治家》第2期,1986年2月),頁25。
杜翰,〈新玻!新跛──「新玻員工請願事件」紀實〉,《政治家》第134期,1985年12月,頁54-56。
(七)深耕
〈勞支會大會改選執行委員--決在北縣成立服務處〉,《深耕》試刊號,1987年5月,第1版。
王麗美,〈放棄杯葛,黨外還有什麼?杯葛鬧劇始末記〉,《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4-5。
李敖,〈放火的,不要變成放水的〉,《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5-8。
林世煜,〈第一碗圓子湯〉,《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10-12。
林正杰,〈康寧祥、張德銘對杯葛事件的回答〉,《深耕》第14期,1982年7月,頁40。
林正杰,〈體制內改革與改革體制〉,《深耕》第16期,1982年8月,頁7-8。
林亞卿,〈訪郭吉仁律師談平民法律扶助〉,《深耕》第12期,1982年6月,頁43-44。
張明雄,〈黨外應放棄冒進機會主義〉,《深耕》第16期,1982年8月,頁9
張明雄〈批評黨外,刻不容緩‧抗議黨外杯葛立法院會的虎頭蛇尾〉,《深耕》第11期,1982年6月,頁9。
謝長廷,〈現階段黨外制衡路線的困境與突破〉,《深耕》第18期,1982年9月,頁17-20。
(八)勞動者
〈「後勤支援」與「前哨作戰」勞支會四年來的角色〉,《勞動者》第24期,1988年8月,第1版。
〈反對分段給付—總工會已申請大法官會議解釋〉,《勞動者》第3期,1985年1月,第1版。
〈台灣工運1988〉,《勞動者》第28期,1989年2月,第4版-第5版。
〈是誰竊取了愛心?記勞支會煤山煤礦家屬記者會〉,《勞動者》第3期,1985年1月,第2版。
〈烏來山中群英會,工會幹部大集結〉,《勞動者》第18期,1988年2月,第8版。
〈這半年來的勞支會 1987年5月~10月工作概況〉,《勞動者》第16期,1987年12月,第1版。
〈勞支會台南分會成立〉,《勞動者》第32期,1989年10月,第3版。
〈勞支會年度報告〉,《勞動者》第12期,1986年6月,第8版。
〈勞支會追求的目標—強勢自主的勞工組織〉,《勞動者》第15期,1987年10月,第1版。
〈勞動基準法及施行細則—座談會摘錄〉,《勞動者》第2期,1984年9月,第1版。
〈勞基法不是萬靈丹〉,《勞動者》第4期,1985年5月,第1版。
〈勞基法與投資意願〉,《勞動者》第5期,1985年6月,第1版。
〈勞基法縮水!〉,《勞動者》第6期,1985年8月,第1版。
郭大成,〈台灣的《團結工聯》 全國性勞工聯盟踏出成立的第一步〉,《勞動者》第18期,1988年2月,第3版。
郭吉仁,〈期待一個真正屬於工人的「工會聯盟」〉,《勞動者》第18期,1988年2月,第1版。
郭吉仁,〈邁出自主的第一步《勞工聯盟》〉,《勞動者》第20期,1988年3月,第1版。
賀端蕃,〈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介〉,《勞動者》第1期,1984年7月,第1版。
黃玲娜,〈蘭陽平原工運 力量的組織化—勞支會宜蘭分會三月五日成立〉,《勞動者》第30期,989年4月,第6版。
葉天鑑,〈八月份活動〉,《勞動者》第24期,1988年8月,第3版。
(九)新潮流系列
〈重建新的反對事業〉,《新潮流叢刊》第1期,1984年6月,頁1-2。
〈勞支會開始訓練勞工幹部〉,《新潮流叢刊》第15期,1984年9月,頁32。
〈新潮流未來的工作〉,《新潮流》試刊號(1989年1月),封面內頁。
〈踏出民主的一小步—簡介新潮流的內規〉,《新潮流叢刊》第2期,1984年6月,頁6-8。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工作的通病〉,《新潮流評論》第9期,1985年10月,第4版。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工作者的基本特性(下)〉,《新潮流評論》第8期,1985年9月,第4版。
Felipe Maglaya著,張明雄節譯,〈組織的過程與方法(上)〉,《新潮流評論》第10期,1985年12月,第4版。
如林錫耀,〈社會政治化 政運社會化 現階段群眾路線的運動方向〉,《新潮流》第8期,1989年7月,頁28-29。
張明雄,〈「決戰」的時代還未來臨 遠東化纖罷工事件後的省思〉,《新潮流論壇》第7期,1989年6月,頁34-37。
郭世雄,〈要英雄,還是要群眾?—支持施性忠黨外得到什麼?〉,《新潮流週刊》第3期,1984年6月,頁35-37。
郭世雄,〈黨外運動的雞兔難題—陳水扁VS.王昆和〉,《新潮流週刊》第2期,1984年6月,頁36-40。
賀端蕃,〈台灣社會運動的反思-一個社運義工的偏見〉,《新潮流》第3期,1993年9月15日,頁2-5
(十)聯合報系
〈 新玻勞資糾紛 圓滿結束 苗栗竹東兩廠 由勞方交還董事會經營〉,《聯合報》,1990年7月26日,第6版。
〈`二法一案`走上台北 遊行工會已增至90多個 人數也突破3000人〉,《聯合晚報》,1988年11月12日,第1版。
〈上班怠工下班抗議 信東化學 內憂外患 資方說沒賺錢勞方說不可能〉《聯合報》,1988年2月13日,第3版。
〈工聯串聯 又要遊街 針對`二法一案` 擬辦說明會 11月12日會台北 揚言爭權益〉,《聯合晚報》,1988年9月19日,第4版。
〈中興巴士申請工會 勞局"慣性"拖延 籌組人抗議 險釀衝突〉,《聯合晚報》,1988年10月4日,第4版。
〈分行員工 勞局有`異`見 北企銀籌組工會`難產`〉,《聯合晚報》,1988年10月18日,第4版。
〈支持遠化 化纖廠聚酯產品 六月份前不漲價〉,《聯合報》,1988年5月18日,第7版。
〈北企行員力爭籌組工會 13日前未得答覆 將往勞工局抗議〉,《聯合報》,1988年10月8日,第1版。
〈年終獎金糾紛此起彼落 正大、厚生、飛利浦也傳事端〉《經濟日報》,1988年2月8日,第2版。
〈抗議年終獎金太少已獲得解決 亞泥新竹廠圓滿收場! 巢巢康平公司勞資爭議決定年後再談〉《經濟日報》,1988年2月15日,第3版。
〈桃園客運罷工 勞資繼續協議 計程車敲竹槓 遊客怨聲載道〉,《聯合報》,1988年2月15日,第18版。
〈國代立委選舉落幕‧過程激烈結果順利 執政黨仍居優勢「民進黨」收穫亦豐 落選人均坦承失敗‧顯示公信力已建立〉,《聯合報》,1986年12月7日,第3版。
〈勞工訴心聲 團結聲音大 二法一案委會 擬出勞基法相對草案 表達基層意見 逾百工會將連署支持〉,《聯合報》,1988年11月6日,第4版。
〈勞動節 屋內屋外好戲連台 工黨大遊行有許曉丹、吳樂天助陣 勞動黨、自主工聯等團體各有節目〉《聯合報》,1989年4月28日),第4版。
〈勞資糾紛 又湧 罷工暗潮 復興航空餐點工會 決採不預警式休假 桃園客運產業工會 將開大會討論動向〉,《聯合報》,1988年10月19日,第11版。
〈會員對工會離德離心 兩個理事長一敗塗地 輔選迷信鐵票 需痛切檢討 加強工會功能 已刻不容緩〉,《聯合報》,1986年12月8日,第3版。
〈銀行組工會 北企發先聲 勞工局不敢作主 勞委會還待考慮〉,《聯合晚報》,1988年10月6日,第1版。
〈頻遭調免職 工會質疑勞基法 百餘名幹部 今赴勞委會陳情並籌組超黨派工運受難者支援會〉,《聯合報》,1989年5月6日,第16版。
(十一)其他
〈「勞支會」五、一召開討論會〉,《台灣年代》第2期,1985年4月,頁18。
〈「勞支會」改選執委〉,《台灣年代》第4期,1985年5月,頁13。
〈1988年年初,年終獎金工潮一覽表〉,《勞動報》創刊號,1988年2月,第1版。
〈中興紙廠七百員工自力救濟〉,《民進時代》第52期,1988年2月,頁72-73。
〈五一勞動節專輯 《勞工檔案》 味王勞資衝突案 訪工人領袖詹憲宗〉,《噶瑪蘭》第49期,1987年4月,第6-7版。
〈王兆釧另起爐灶?「勞工聯盟」有成立必要嗎?〉,《薪火》第77期,1987年2月),頁38-41。
〈年前爭獎金 年後爭權力〉,《商業週刊》第14期,1988年2月,頁10-12。
〈爭取選票,民進黨瞄準勞工--民進黨成立勞工黨部籌委會〉,《進步週刊》第269期,1989年3月,頁68-69。
〈指導策動籌組產業工會〉,《改造》第31期,1951年12月1日,頁10-12。
〈真才實料的立委王聰松〉,《領先叢刊》第6期(1987年1月),頁22。
〈勞工座談會 如何促進當前工會功能〉,《美麗島》第1卷第4期,1979年11月,頁52-69。
〈勞支會添新血〉,《發展週刊》第12期,1984年11月,頁36。
〈勞支會對「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聲明〉,《自由台灣》第2期,1986年6月,頁33。
〈勞支會舉辦女工現況座談會〉,《發揚週刊》第3期,1984年9月,頁23。
〈勞支會舉辦勞工幹部座談會〉,《發展週刊》第5期,1984年9月,頁35。
〈遠紡工運感染桃竹苗〉,《商業週刊》第4期,1987年12月,頁52-53。
〈論中興紙廠的加薪糾紛〉,《噶瑪蘭》第71期,1987年9月,頁3
王文,〈老闆不幹了—看卡林工會怎麼辦?〉,《大地生活》第1卷第3期,1981年9月,頁28-33。
西公,〈臺灣公營事業工會組織問題〉,《中國勞工》第3期,1950年12月,頁5-6。
何方,〈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當代》第47期,1990年3月,頁39-52。
何逢,〈被遺忘的新坡風雲〉,《新路線》第17期,1985年10月,頁16-19。
李硯,〈 新玻員工陷入困境!--勞工自救運動的個案檢討〉,《薪火》第76期,1987年1月,頁50-55。
狄介先,〈評介台肥公司生活指導員制〉,《中國勞工》第14期,1951年6月1日。
彥薰,〈 新玻公司再起大風波?--為上當受騙的可憐員工請命〉,《縱橫》第56期,1986年7月,頁34-39。
張力雁,〈 解嚴後的工運--從新玻事件談起〉,《海峽》第3期,1987年8月,頁75-77。
張月瑩,〈把公平正義和法律保護帶給平民—訪郭吉仁律師〉,《大地生活》第1卷第8期,1982年6月,頁71-72。
陳仲華,〈「勞服會」成立〉,《遠望》第2期,1987年5月,頁46。
趙言實,〈 新玻員工心向黨外,國民黨橫刀奪愛--新玻股東會議的政治安排〉,《第一線》第8期,1986年3月,頁52-55。
趙寗靜,〈「勞工聯盟」勢成騎虎?〉,《薪火》第78期,1987年2月),頁44-46。
蔡其達,〈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第336期,1989年3月,頁23-29。
謝長廷,〈群眾運動是民進黨生存的不二法門--社運部督導常委謝長廷報告書〉,《新台叢書》第36期(1987年11月),頁12-21。
嚴青峰,〈台灣勞工被騙怕了 王義雄對新黨的建議〉,《台灣與世界》第2期,1987年3月,頁44-47。

五、專書
丁仁方,《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市:時英出版社,1995年。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編纂,《中國勞工運動史》,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硏究所理事會,1984年。
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編,《反叛劇場: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募款晚會募款手冊》,台北: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出版日不明。
任育德,《向下紮根 : 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台北縣:稻鄉出版社,2008年。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臺灣地區工會概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5年。
何明修,《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台北市:台灣勞工陣線,2008年。
何明修,《綠色民主:臺灣環境運動的硏究》,台北市:群學,2006年。
余世芳執行主編,《十年耕耘,鮮花綻放:台灣銀行員工會奮戰史》,台北市:銀行員全聯會,2003年。
吳介民,〈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吳若予,《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1992年。
李允傑,〈臺灣地區工會政策之結構性分析:1950-1984〉,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李允傑,《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商鼎文化,1999年。
李建昌,〈80年代的台灣勞工運動——結構與過程的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
亞洲專訊中心、何雪影著,鄭村棋、舒詩偉等譯,《台灣自主工會運動史:1986-1988》,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2年。
杭之,《邁向美麗島的民間社會》,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0年。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市:月旦,1994年。
康寧祥,〈誰來關心勞動者?〉,出版項不詳。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0年。
張茂桂主持,《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2年。
張國興,《台灣戰後勞工問題》,台北縣:稻鄉,1991年。
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市:海峽,1999年。
陳思宇,《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2年。
陳政宏,《鑑鏘已遠: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台北市:文建會,2007年。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台北:黃越欽,2002年。
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台北縣:稻鄉,2007年。
楊祖珺,《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台北市:時報,1992年。
葉欣怡,〈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市:人間出版社,2001年。
蔡炅樵,《白金歲月臺灣鹽:鹽業.文化資產.再利用》,台北市:文建會,2005年。
鄭俊清,《憤怒的山城勞工》,台北:前衛,1989年。
薛化元,《台灣關係與地位文書》,台北市:日創社,2007年。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戰後臺灣人權史》,台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98年。

六、學位論文
王時思,〈統合主義的再思考—威權體制下的國家統合主義〉,新竹市: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2月。
石佳音,〈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沈宗瑞,〈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邱毓斌,〈台灣勞工運動的政治實踐:對四個工會及1994年高雄縣議員選舉的勞工史觀察〉,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姚文智,〈統合主義(Corporatism)之研究:理論層面之探討〉,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洪士程,〈臺灣地區解嚴後政治發展對自主性工會組織興起與影響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孫登貴,〈解嚴後台灣勞工運動之研究—以工會為中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梁雅慧,〈戰後台灣勞工運動硏究(1945-2000)〉,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游凌雀,〈七股鹽場鹽工生活變遷之研究〉,台南市:國立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童富泉,〈台灣社會發展與工會性質之演變——自主工會的發展趨勢〉,台中市: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七、單篇論文
John D. MaCarthy、Mayer N. Zald著,劉上惠譯,〈美國社會運動的趨勢:專業化與資源動員〉,《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2卷第3期,1987年7月,頁60-80。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春季號,頁71-116。
王振寰、方孝鼎,〈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11月,頁1-29。
林忠正,〈台灣地區勞資糾紛之分析〉,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主辦「第五次社會科學會議—邁向開放的經濟社會」,1987年6月19、20日,頁1-16。
林果顯,〈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再思考—威權體制的理論與適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3,2004年12月,頁45-88。
夏林清、鄭村棋,〈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1992年11月,頁63-108。
徐正光,〈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4年,頁103-125。
徐正光,〈統合政策下的台灣勞工〉,http://www.ioe.sinica.edu.tw/chinese/staff/c9105/ethck-0016.pdf,擷取日期:2006年12月16日,頁189-204。
徐振國,〈從威權論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2000年7月,頁1-27。
高成恕,〈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4年,頁9-19。
張茂桂,〈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1994年秋季),頁33-66。
陳君愷、賴建寰,〈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6期,2008年10月,頁185-217。
湯志傑,〈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第12期,2006年12月,頁121-184。
趙剛,〈1987年的臺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工會的個案為例〉,收錄於徐正光、蕭新煌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1995年,頁114-150。
劉志鵬,〈新時代裡的舊法制—臺灣勞動法制的困境〉,《臺灣法學會會報》第21期,2000年1月,頁143-160。
劉華真,〈台灣一九七○年代勞動抗爭初探〉,《臺灣民主季刊》第7卷第1期(2010年3月),頁31-63。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2005年11月,頁85-130。
蕭全政,〈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中研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市:中硏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頁63-88。
蕭新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4年,頁21-46。
賴建寰,〈此處不留爺沒有留爺處――1977至1989間遠化工會的成立、抗爭及其自主想像〉,《史苑》第67期(2007年7月),頁255-300。
賴建寰,〈遠化五月罷工文宣中的論述策略〉,《台灣風物》第6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17-150。
薛化元、楊秀菁,〈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收入於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2004初版,頁268-325。
羅美文,〈客家人與工運〉,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頁307-320

七、網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資料庫」,http://statdb.cla.gov.tw/statis/stmain.jsp?sys=100,擷取日期:2011年12月17日。

英文部分:
Cheng Tun-jen,“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XLI-4 (July 1989) pp. 471-499.
Linz Juan J,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Spain.” in Erik Allard and Stein Rokkan eds.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0 ,pp. 251-283.
Winckler Edwin 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China Quarterly ,No. 99 Sep. 1984, pp. 481-49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