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團結的基礎:聯福自救會的非正式社會網絡
Foundation of Solidarity: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in Lien-Fu Textile Self-Help Organization.
作者 李世瑛
貢獻者 黃德北
李世瑛
關鍵詞 非正式社會網絡
聯福自救會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Jul-2016 15:23:04 (UTC+8)
摘要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是由數個1990年代中、末期遭受惡性關廠的勞工自救會所組成,其中包括:聯福、東菱、耀元、興利、福昌、、等自救會。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抗爭不僅是台灣近廿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勞工抗爭行動,也常以激烈手段廣為人知,大批身著醒目標語背心的中、高齡女性勞工更是抗爭場合的正字標記。回顧關廠工人橫跨16年的兩波抗爭,不似第一波抗爭時各自救會皆能保持良好的團結度,2012年起的第二波抗爭則僅剩聯福較具規模。關於聯福自救會為何能夠不辭勞苦地持續抗爭,並無視勞委會的各種分化手段後,最終還有近一百七十人願意抗爭到底,外界始終流傳著各種看法。
本文深入研究後發現,聯福自救會之所以能夠維持高團結度的秘訣,其實和外界的許多猜想皆無相關。聯福自救會的高團結率來自於關廠前工廠內部的生產流程、管理制度、工作性質、各班組成脈絡等正式社會網絡所形塑之非正式社會網絡。關廠後的抗爭則延續並鞏固了以廠場班別為單位之非正式社會網絡,使得每個班別皆成為堅實的動員單位。然而,隨著抗爭落幕,該網絡也遭擱置,直至第二波抗爭再起時,會員們才重新恢復網絡的運作。相較於聯福自救會,其他自救會雖然關廠前後的脈絡都不同,可是卻也都能從中觀察出非正式社會網絡對於團結所發揮之作用。
簡言之,聯福自救會高團結率的基礎,即在於關廠前健全的非正式社會網絡,於關廠後獲得完整延續。然而,以非正式社會網絡作為團結基礎,雖然通常能取得不錯的成效,可是一旦網絡遭受破壞時,團結程度也會隨之下降。因此,聯福自救會在動員上雖然取得成功,抗爭最終也獲得勝利,但該動員基礎因是建立於非正式社會網絡而非勞動意識之上,所以後期於行動轉化上仍有其侷限。
參考文獻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劉進慶原著,1993,《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載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臺北市:巨流。
王崇穎,2003,〈國營事業員工社區對階級動員能力的影響──以高雄煉油廠與台糖公司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亮演,2010,〈老人自立與在地老化福利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2:159-77。
李育真,2009,〈「以廠為家」—東菱工人集體抗爭的形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33-80。
────,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
────,2008a,〈沒有階級認同的勞工運動:台灣的自主工會與兄弟義氣的極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2:49-91。
────,2008b,《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
何燕堂,1993,〈勞工集體抗爭行動的形式與動員:新光士林廠關廠抗爭的個案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永毅,2014,《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臺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吳鄭善明,2015,〈社區照護關懷據點與老年人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9(2):249-86。
林文婷,1998,〈抵抗的社區─社會運動中的女性勞工經驗:以福昌紡織電子廠員工關廠抗爭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立珩,1999,〈由勞工意識看女工就業至關廠的歷程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陞,2015,〈從支持網絡觀點看我國中年女性單親心理壓力與就業危機因應之探究〉,《諮商與輔導》,357:11-9。
林志鈞、林淑芬,2015,〈全職已婚婦女的社會支持、休閒阻礙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新生學報》,16:1-19。
林佳瑋,2015,〈從抗爭意識到集體行動: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抗爭經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冠廷,2015,〈關廠失業工人抗爭之集體行動分析—以聯福自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炫秋,2001,〈臺灣、德國與美國企業退休給付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張茂修,1982,〈台灣紡織工業之發展〉,《台灣銀行季刊》,33(4):30-46。
陳定銘、潘蓉慧,2013,〈社會網絡分析應用在社區發展之研究--以屏東縣竹田鄉社區為例〉,《政策與人力管理》,4(1):107-40。
陳政亮,1996,〈父權/兄弟關係─自主工會運作的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素香,2014,〈白頭「工男」話當年:訪全關連第一代運動組織者林子文、毛振飛、吳永毅〉,《人間思想》,7、8:160-82。
陳燕禎,2005,〈社區老人照顧支持體系及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0:158-75。
夏林清、鄭村棋,1992,〈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63-108。
黃金鳳,1999,《台灣紡織產業傳》,臺北市:中華徵信所。
黃紋娟,1991,〈區隔化之內部勞動力市場、社區與工會的自主轉變:以高雄煉油廠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5,〈正式照顧對非正式網絡互動關係之影響─以原住民部落老人居家/送餐服務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63-98。
黃馨瑩,2016,〈「她與她」的壓力源及社會支持網絡〉,《諮商與輔導》,361:25-8。
彭程,2013,〈有關係就是沒關係?—中國勞動市場中社會網絡對薪資的影響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雷慧英譯,谷蒲孝雄原著,1992,《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趙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39。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2008,〈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19(1):167-227。
────,2009,〈臺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49-93。
Barnes John 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7: 39-58.
Bennett D. and Morris I.. 1983.”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eds. F. N. Watts and D. H. Bennett. New York: Wiley.
Borocz J. and Southworth C. 1998. “’Who You Know’: Earnings Effect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Resources under Late State Socialism in Hungary 1986-87.”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7(3): 401-25.
Caplan G. and Killilea M. 1976. Support Systems and Mutual Help: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 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
Davies James C. 1962. “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1): 5-19.
Eisinger Peter K. 1973.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7:11-28.
Freeman J. 1979.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trategy: A Model for Analyzing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Actions.” In Mayer N. Zald and John D. McCarthy ed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s: Resource Mobilization Social Control and Tactics. Cambridge: Winthrop Publishers.
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510.
Gurr Ted R.. 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0. Freedom Summ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 1987.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Collected Essays.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Olson Mancur L. 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melser Neil J. 1963.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102252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2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德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世瑛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世瑛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6 15:23:04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6 15:23:0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6 15:23:0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252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6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52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是由數個1990年代中、末期遭受惡性關廠的勞工自救會所組成,其中包括:聯福、東菱、耀元、興利、福昌、、等自救會。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抗爭不僅是台灣近廿年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勞工抗爭行動,也常以激烈手段廣為人知,大批身著醒目標語背心的中、高齡女性勞工更是抗爭場合的正字標記。回顧關廠工人橫跨16年的兩波抗爭,不似第一波抗爭時各自救會皆能保持良好的團結度,2012年起的第二波抗爭則僅剩聯福較具規模。關於聯福自救會為何能夠不辭勞苦地持續抗爭,並無視勞委會的各種分化手段後,最終還有近一百七十人願意抗爭到底,外界始終流傳著各種看法。
本文深入研究後發現,聯福自救會之所以能夠維持高團結度的秘訣,其實和外界的許多猜想皆無相關。聯福自救會的高團結率來自於關廠前工廠內部的生產流程、管理制度、工作性質、各班組成脈絡等正式社會網絡所形塑之非正式社會網絡。關廠後的抗爭則延續並鞏固了以廠場班別為單位之非正式社會網絡,使得每個班別皆成為堅實的動員單位。然而,隨著抗爭落幕,該網絡也遭擱置,直至第二波抗爭再起時,會員們才重新恢復網絡的運作。相較於聯福自救會,其他自救會雖然關廠前後的脈絡都不同,可是卻也都能從中觀察出非正式社會網絡對於團結所發揮之作用。
簡言之,聯福自救會高團結率的基礎,即在於關廠前健全的非正式社會網絡,於關廠後獲得完整延續。然而,以非正式社會網絡作為團結基礎,雖然通常能取得不錯的成效,可是一旦網絡遭受破壞時,團結程度也會隨之下降。因此,聯福自救會在動員上雖然取得成功,抗爭最終也獲得勝利,但該動員基礎因是建立於非正式社會網絡而非勞動意識之上,所以後期於行動轉化上仍有其侷限。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研究背景 1
貳、問題意識 14
第二節、文獻回顧 19
壹、社會運動動員理論 19
貳、非正式社會網絡動員模式 22
參、理論建構 28
第三節、研究設計及方法 36
壹、研究設計 36
貳、研究方法 36
第二章、資料分析 46
第一節、聯福自救會整體資料分析 47
壹、整體資料的分析範圍 47
貳、整體參與程度分析 50
第二節、問卷資料分析 56
壹、問卷的代表性 56
貳、受訪者基本資料 60
參、抗爭與家庭 64
第三節、社會網絡的影響 69
第三章、聯福自救會的非正式社會網絡 71
第一節、依附著正式網絡而生的非正式社會網絡 71
壹、生產線與工作場域 71
貳、私下互動 85
第二節、抗爭催化劑 90
壹、非正式社會網絡的鞏固 90
貳、非正式社會網絡的再形塑 93
參、對曾茂興領導風格的不滿 95
第三節、十六年後的檢驗 100
壹、沉寂期的互動 100
貳、抗爭再起 103
參、以自救會班別為單位的認同基礎 106
肆、網絡改變的負面影響 108
第四節、合會:非正式社會網絡的特殊案例 115
第五節、失敗的文化構框 119
壹、政治意識未覺醒 119
貳、落跑的帶頭者 125
參、老工協:政治意識覺醒的再檢驗 127
第六節、以非正式社會網絡為主的團結基礎 134
第四章、聯福與其他自救會之異同 137
第一節、東菱:多元的社會網絡 137
壹、生產流程 137
貳、工作氛圍 138
參、員工組成 140
第二節、東菱自救會:以幹部為網絡中心的勞動意識覺醒 141
壹、迥異的關廠模式 141
貳、自救會組織脈絡的異同 142
參、自救會動員模式與決策機制的差異 143
肆、互助會:擬家庭式關係 145
伍、重起抗爭 147
第三節、耀元:來不及鞏固的社會網絡 150
壹、工作性質 150
貳、抗爭經過 151
第四節、非正式社會網絡的運作模式 153
壹、非正式社會網絡的意義 153
貳、非正式社會網絡的功能:以還款者為例 158
第五章、結論 164
第一節、總結 164
第二節、研究限制 169
壹、日漸模糊的記憶 169
貳、與死神的賽跑 171
參考文獻 174
附錄 178
zh_TW
dc.format.extent 389862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2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非正式社會網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福自救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zh_TW
dc.title (題名) 團結的基礎:聯福自救會的非正式社會網絡zh_TW
dc.title (題名) Foundation of Solidarity: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in Lien-Fu Textile Self-Help Organiza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劉進慶原著,1993,《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載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臺北市:巨流。
王崇穎,2003,〈國營事業員工社區對階級動員能力的影響──以高雄煉油廠與台糖公司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亮演,2010,〈老人自立與在地老化福利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2:159-77。
李育真,2009,〈「以廠為家」—東菱工人集體抗爭的形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33-80。
────,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
────,2008a,〈沒有階級認同的勞工運動:台灣的自主工會與兄弟義氣的極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2:49-91。
────,2008b,《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
何燕堂,1993,〈勞工集體抗爭行動的形式與動員:新光士林廠關廠抗爭的個案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永毅,2014,《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臺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吳鄭善明,2015,〈社區照護關懷據點與老年人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9(2):249-86。
林文婷,1998,〈抵抗的社區─社會運動中的女性勞工經驗:以福昌紡織電子廠員工關廠抗爭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立珩,1999,〈由勞工意識看女工就業至關廠的歷程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陞,2015,〈從支持網絡觀點看我國中年女性單親心理壓力與就業危機因應之探究〉,《諮商與輔導》,357:11-9。
林志鈞、林淑芬,2015,〈全職已婚婦女的社會支持、休閒阻礙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新生學報》,16:1-19。
林佳瑋,2015,〈從抗爭意識到集體行動: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抗爭經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冠廷,2015,〈關廠失業工人抗爭之集體行動分析—以聯福自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炫秋,2001,〈臺灣、德國與美國企業退休給付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張茂修,1982,〈台灣紡織工業之發展〉,《台灣銀行季刊》,33(4):30-46。
陳定銘、潘蓉慧,2013,〈社會網絡分析應用在社區發展之研究--以屏東縣竹田鄉社區為例〉,《政策與人力管理》,4(1):107-40。
陳政亮,1996,〈父權/兄弟關係─自主工會運作的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素香,2014,〈白頭「工男」話當年:訪全關連第一代運動組織者林子文、毛振飛、吳永毅〉,《人間思想》,7、8:160-82。
陳燕禎,2005,〈社區老人照顧支持體系及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0:158-75。
夏林清、鄭村棋,1992,〈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的發生及影響〉,《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63-108。
黃金鳳,1999,《台灣紡織產業傳》,臺北市:中華徵信所。
黃紋娟,1991,〈區隔化之內部勞動力市場、社區與工會的自主轉變:以高雄煉油廠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5,〈正式照顧對非正式網絡互動關係之影響─以原住民部落老人居家/送餐服務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63-98。
黃馨瑩,2016,〈「她與她」的壓力源及社會支持網絡〉,《諮商與輔導》,361:25-8。
彭程,2013,〈有關係就是沒關係?—中國勞動市場中社會網絡對薪資的影響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雷慧英譯,谷蒲孝雄原著,1992,《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趙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39。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2008,〈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19(1):167-227。
────,2009,〈臺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49-93。
Barnes John 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7: 39-58.
Bennett D. and Morris I.. 1983.”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eds. F. N. Watts and D. H. Bennett. New York: Wiley.
Borocz J. and Southworth C. 1998. “’Who You Know’: Earnings Effect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Resources under Late State Socialism in Hungary 1986-87.”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7(3): 401-25.
Caplan G. and Killilea M. 1976. Support Systems and Mutual Help: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 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
Davies James C. 1962. “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1): 5-19.
Eisinger Peter K. 1973.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7:11-28.
Freeman J. 1979.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trategy: A Model for Analyzing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Actions.” In Mayer N. Zald and John D. McCarthy ed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s: Resource Mobilization Social Control and Tactics. Cambridge: Winthrop Publishers.
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510.
Gurr Ted R.. 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0. Freedom Summ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 1987.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Collected Essays.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Olson Mancur L. 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melser Neil J. 1963.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