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和中到抗中: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比較研究
From pro-China to anti-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be`s two terms foreign-policy toward China
作者 王歡
Wang, Huan
貢獻者 蔡增家
Tsai, Zheng Jia
王歡
Wang, Huan
關鍵詞 安倍晉三
日本對中政策
外交決策分析理論
中日關係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Jul-2016 16:07:51 (UTC+8)
摘要 2012年9月,安倍晉三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並在12月率自民黨於眾議院選舉中獲勝並重奪政權。二度當選日本首相的安倍,在對中政策上一改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執政時期的友好溫和的積極姿態,表現出頗為強硬的態度。
針對引起中日間巨大爭端的領土問題,安倍表示日本擁有釣魚臺主權是毫無爭議可言的;在靖國神社參拜的議題上,他一反首次執政時期模糊不明的態度甚至親自前去參拜;在歷史問題上,他針對「侵略」一詞的意涵與界線提出質疑。除此之外,安倍還與包括中國周邊國家在內的東南亞諸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提出「積極和平主義」的外交關鍵詞,並將其納入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等,這不僅是安倍為改變日本戰後負面形象、使日本民眾重新建立對日本以及日本政治信心的表現,同時也是間接防備與制衡中國的表現。
根據美國國際關係學者Allison所提出的國家對外決策理論,可知外交決策的結果隨三個因素而變。這三個因素分別為理性行為者模式、組織過程模式、政府政治模式。為探討與追究安倍兩次政權中究竟在對中外交上究竟做出了怎樣的決策,這些決策有何特徵以及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特徵,本文將借用該分析模式來分析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轉變。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王新生,2008,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政治卷,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新生,1997,現代日本政治,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沈家銘,2014,21世紀日本對中外交決策模式研究——以日中戰略互惠關係為例,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徐之先,2002,中日関係三十年(1972~2002),北京:時事出版社。
張歷歷,2007,外交決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劉江永,2007,中國與日本:變化中的「政冷經熱」關係,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 期刊論文
田中明彥,回顧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日本學刊,2002年第4期,頁19~30。
河邊一郎,日本的外交政策與外務省,日本學刊,2004年第2期,頁107~116。
朱鋒,權利變更:認同對立與戰略選擇――中日關係的戰略未來,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7年第3期,頁16-25。
邱靜,兩次安倍內閣的「價值觀外交」,外交評論,2014年第3期,頁66~82。
吳寄南,淺析智庫在日本外交決策中的作用, 日本學刊,2008年第3期,頁16~ 28。
郭定平,論戰後日本政黨在外交決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本學刊,2003年第2期,頁48-62。
畢宏雲,外交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1期,頁11~16。
侯建良•王珊,安倍政權對華戰略的轉變及其影響,東北亞學刊, 2013年7月第4期,頁17~21。
張沱生,中日關係的現狀與前景,國際政治研究,2015年第1期,頁43~50。
張耀武,中日關係中的「破冰」與「結冰」――從第一次安倍內閣到第二次安倍內閣,大連大學學報,2013年8月,第34卷第4期,頁17~22。
馮昭奎,國際政治環境變化與中日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11期,頁11~16。
馮昭奎,復交40年:中日關係中的美國因素,日本學刊,2012年第5期,頁49~ 64。
蔡亮,論安倍內閣外交政策的兩面性,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3年3月第2期,頁1~13。
蔡亮,安倍內閣對華「戰略對沖」政策及中國的對策思路,日本研究,2013年第2期,頁65~71。
黃大慧,冷戰後日本的「價值觀外交」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5期,頁43~47。
廉德瑰,日本在美國「重返亞太」背景下的戰略選擇,東北亞學刊,2012年3月 (創刊號),頁11~17。
劉泰廷、洪銘德,劍指中國:日本對亞洲的安全戰略,全球政治評論,2014年4月,頁139-152。

貳、日文部份
一、專書
安倍晋三,2006,美しい国へ,東京:文藝春秋。
安倍晋三,2014,日本の決意,東京:新潮社。
浦野起央,2002,尖閣諸島・琉球・中国―分析・資料・文献 日中国際関係史,東京:三和書籍。
丹羽宇一郎,2014,中国の大問題,東京:PHP研究所。
五百旗頭真(編),2007,戦後日本外交史(新版),東京:有斐閣。
外務省(編),外交青書2006、2007、2012、2013,東京:日経印刷。
酒井哲哉,2013,外交思想 (日本の外交 第3巻),東京:岩波書店。
佐藤英夫,1989,対外政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産経新聞政治部・高橋昌之,2009,外交の戦略と志——前外務事務次官谷内正太郎は語る,東京:産経新聞出版。 
添谷芳秀,1995,日本外交と中国:1945-1992,東京:慶応通信。
谷内正太郎 ,2011,論集 日本の外交と総合的安全保,東京:ウェッジ 。
天児慧,2013,日中対立――習近平の中国をよむ,東京:築摩書房。
徳山喜雄,2014,安倍官邸と新聞 「二極化する報道」の危機,東京:集英社。
星山隆,2008,21世紀日本外交の課題―対中外交、アジア外交、グローバル外交,松山:創風社。
服部龍二,2011,日中國交正常化,東京:中央公論新社刊。
高原明生•服部龍二(編),2012,日中関係史 1972-2012 I政治,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古川萬太郎,1988,日中戦後関係史〔改訂版〕,東京:原書房。
細谷千博,1993,日本外交の軌跗,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
中江要介,2008,日中外交の証言,東京:蒼天社出版。
永野信利,1986,日本外交のすべて,東京:行研出版局。
野上忠興,2004,気骨——安倍晋三のDNA,東京:講談社。
宮本雄二,2011,これから、中国とどう付き合うか,東京: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
毛利和子,2006,日中関係:戦後から新時代へ,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論文
浅野亮,中国の対外政策方針の変化,国際問題,2011年6月第602号,第36~ 47頁。
飯田将史,日中関係と今後の中国外交 「韜光養晦」の終焉?,国際問題,2013年4月No.620,頁44~55。
柿崎明二,「民主党絶対的大敗北」に反射する自民党「相対的大勝利」,世界,2013年2月号,頁60。
草野厚,対外政策決定の機構と過程,有賀貞ほか編,講座国際政治(4)(日本の外交),東京大学日本会,1989年,頁55~56。
高原明生,中国にどのような変化が起きているか,世界,2010年12月号,頁124~132。
西尾幹二,安倍政権の世界史の使命,WILL,2013年3月,頁36。
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編,変容するアジアの中での対中関係,2006年10月,
PHP研究所政策提言,日本の対中総合戦略———「戦略的パートナーとしての中国」登場への期待と日本の方策,PHP官方網站,2007年12月,

高原明生,習近平政権の外交政策と日中関係,第2回-2 国際情勢研究会報告2,2013年,

三、英文部份
一、專書
Allison T. Graham, 1971, Essence of Decision-Analyz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Boston: Little Brown.
Allison T. Graham and Zelikow Philip, 1999,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New York: Longman.
Bix P. Herbert, 2000,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ower W. Jeffrey, 1999, Embracing Defeat: Japan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W. W. Norton.
二、期刊論文
Callahan A. William, How to Understand China: The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of Being a Rising Powe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1, 2005, pp.701~714.
Christopher W. Hughes, Why Japan Could Revise Its Constitution and What It Would Mean for Japan Policy, Orbis, Fall 2006, pp. 725~744。
David Shambaugh, Asia in Transition: The Evolving Regional Order, Current History, April 2006, pp.155~165.
Drifte Reinhard, 2003, Japan"s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China Since 1989: From Balancing to Bandwagoning?,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Graham T. Allison, Conceptual Models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63, Issue 3, Sep., 1969, pp.689~718.
Hughes W. Christopher, Japan"s Re-Emergence as a Normal Military Power, Adelphi Papers, No.368/369, 200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
102861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86101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增家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sai, Zheng Ji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H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歡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H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l-2016 16:07:51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l-2016 16:07: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l-2016 16:07: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86101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68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861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12年9月,安倍晉三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並在12月率自民黨於眾議院選舉中獲勝並重奪政權。二度當選日本首相的安倍,在對中政策上一改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執政時期的友好溫和的積極姿態,表現出頗為強硬的態度。
針對引起中日間巨大爭端的領土問題,安倍表示日本擁有釣魚臺主權是毫無爭議可言的;在靖國神社參拜的議題上,他一反首次執政時期模糊不明的態度甚至親自前去參拜;在歷史問題上,他針對「侵略」一詞的意涵與界線提出質疑。除此之外,安倍還與包括中國周邊國家在內的東南亞諸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提出「積極和平主義」的外交關鍵詞,並將其納入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等,這不僅是安倍為改變日本戰後負面形象、使日本民眾重新建立對日本以及日本政治信心的表現,同時也是間接防備與制衡中國的表現。
根據美國國際關係學者Allison所提出的國家對外決策理論,可知外交決策的結果隨三個因素而變。這三個因素分別為理性行為者模式、組織過程模式、政府政治模式。為探討與追究安倍兩次政權中究竟在對中外交上究竟做出了怎樣的決策,這些決策有何特徵以及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特徵,本文將借用該分析模式來分析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轉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主要論點 3
第三節 文獻檢閱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9
第二章 正常化後的中日關係之發展與演變 20
第一節 中日關係正常化(1972~1979).... 21
第二節 中日關係的「蜜月期」(1980~1990) 23
第三節 中日關係的「摩擦期」(1991~2000) 26
第四節 中日關係的「低谷期」(2001~2005) 29
第五節 中日關係的「戰略互惠期」(2006~) 31
第六節 小結 34
第三章 第一次安倍政權之對中政策(2006年9月~2007年7月) 35
第一節 採取模糊策略:伸出「和中」之手 36
第二節 積極訪中:開啟「破冰」之旅 38
第三節 邀溫訪日:促成「融冰」之旅 42
第四節 加強對多層次對話:構築「戰略互惠關係」 45
第五節 加強區域整合:施行「有主張的外交」 48
第六節 小結 51
第四章 第二次安倍政權之對中政策(2012年12月~2015年9月) 53
第一節 對中強硬:「冰凍」的中日關係 54
第二節 價值觀外交:戰略「抗中」 58
第三節 積極和平主義:聯美「抗中」 63
第四節 制衡中國:「安保三箭」對準中國 66
第五節 高層對話之重啟:務實性「和中」 72
第六節 小結 75
第五章 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比較與分析 78
第一節 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比較 78
第二節 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轉變之分析 83
第三節 小結 103
第六章 結論 10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附錄 兩次安倍政權之海外出訪表格 114
zh_TW
dc.format.extent 348801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86101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安倍晉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日本對中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外交決策分析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日關係zh_TW
dc.title (題名) 從和中到抗中:兩次安倍政權對中政策之比較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From pro-China to anti-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be`s two terms foreign-policy toward Chin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王新生,2008,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政治卷,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新生,1997,現代日本政治,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沈家銘,2014,21世紀日本對中外交決策模式研究——以日中戰略互惠關係為例,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徐之先,2002,中日関係三十年(1972~2002),北京:時事出版社。
張歷歷,2007,外交決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劉江永,2007,中國與日本:變化中的「政冷經熱」關係,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 期刊論文
田中明彥,回顧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日本學刊,2002年第4期,頁19~30。
河邊一郎,日本的外交政策與外務省,日本學刊,2004年第2期,頁107~116。
朱鋒,權利變更:認同對立與戰略選擇――中日關係的戰略未來,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7年第3期,頁16-25。
邱靜,兩次安倍內閣的「價值觀外交」,外交評論,2014年第3期,頁66~82。
吳寄南,淺析智庫在日本外交決策中的作用, 日本學刊,2008年第3期,頁16~ 28。
郭定平,論戰後日本政黨在外交決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本學刊,2003年第2期,頁48-62。
畢宏雲,外交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1期,頁11~16。
侯建良•王珊,安倍政權對華戰略的轉變及其影響,東北亞學刊, 2013年7月第4期,頁17~21。
張沱生,中日關係的現狀與前景,國際政治研究,2015年第1期,頁43~50。
張耀武,中日關係中的「破冰」與「結冰」――從第一次安倍內閣到第二次安倍內閣,大連大學學報,2013年8月,第34卷第4期,頁17~22。
馮昭奎,國際政治環境變化與中日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11期,頁11~16。
馮昭奎,復交40年:中日關係中的美國因素,日本學刊,2012年第5期,頁49~ 64。
蔡亮,論安倍內閣外交政策的兩面性,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3年3月第2期,頁1~13。
蔡亮,安倍內閣對華「戰略對沖」政策及中國的對策思路,日本研究,2013年第2期,頁65~71。
黃大慧,冷戰後日本的「價值觀外交」與中國,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5期,頁43~47。
廉德瑰,日本在美國「重返亞太」背景下的戰略選擇,東北亞學刊,2012年3月 (創刊號),頁11~17。
劉泰廷、洪銘德,劍指中國:日本對亞洲的安全戰略,全球政治評論,2014年4月,頁139-152。

貳、日文部份
一、專書
安倍晋三,2006,美しい国へ,東京:文藝春秋。
安倍晋三,2014,日本の決意,東京:新潮社。
浦野起央,2002,尖閣諸島・琉球・中国―分析・資料・文献 日中国際関係史,東京:三和書籍。
丹羽宇一郎,2014,中国の大問題,東京:PHP研究所。
五百旗頭真(編),2007,戦後日本外交史(新版),東京:有斐閣。
外務省(編),外交青書2006、2007、2012、2013,東京:日経印刷。
酒井哲哉,2013,外交思想 (日本の外交 第3巻),東京:岩波書店。
佐藤英夫,1989,対外政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産経新聞政治部・高橋昌之,2009,外交の戦略と志——前外務事務次官谷内正太郎は語る,東京:産経新聞出版。 
添谷芳秀,1995,日本外交と中国:1945-1992,東京:慶応通信。
谷内正太郎 ,2011,論集 日本の外交と総合的安全保,東京:ウェッジ 。
天児慧,2013,日中対立――習近平の中国をよむ,東京:築摩書房。
徳山喜雄,2014,安倍官邸と新聞 「二極化する報道」の危機,東京:集英社。
星山隆,2008,21世紀日本外交の課題―対中外交、アジア外交、グローバル外交,松山:創風社。
服部龍二,2011,日中國交正常化,東京:中央公論新社刊。
高原明生•服部龍二(編),2012,日中関係史 1972-2012 I政治,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古川萬太郎,1988,日中戦後関係史〔改訂版〕,東京:原書房。
細谷千博,1993,日本外交の軌跗,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
中江要介,2008,日中外交の証言,東京:蒼天社出版。
永野信利,1986,日本外交のすべて,東京:行研出版局。
野上忠興,2004,気骨——安倍晋三のDNA,東京:講談社。
宮本雄二,2011,これから、中国とどう付き合うか,東京: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
毛利和子,2006,日中関係:戦後から新時代へ,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論文
浅野亮,中国の対外政策方針の変化,国際問題,2011年6月第602号,第36~ 47頁。
飯田将史,日中関係と今後の中国外交 「韜光養晦」の終焉?,国際問題,2013年4月No.620,頁44~55。
柿崎明二,「民主党絶対的大敗北」に反射する自民党「相対的大勝利」,世界,2013年2月号,頁60。
草野厚,対外政策決定の機構と過程,有賀貞ほか編,講座国際政治(4)(日本の外交),東京大学日本会,1989年,頁55~56。
高原明生,中国にどのような変化が起きているか,世界,2010年12月号,頁124~132。
西尾幹二,安倍政権の世界史の使命,WILL,2013年3月,頁36。
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編,変容するアジアの中での対中関係,2006年10月,
PHP研究所政策提言,日本の対中総合戦略———「戦略的パートナーとしての中国」登場への期待と日本の方策,PHP官方網站,2007年12月,

高原明生,習近平政権の外交政策と日中関係,第2回-2 国際情勢研究会報告2,2013年,

三、英文部份
一、專書
Allison T. Graham, 1971, Essence of Decision-Analyz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Boston: Little Brown.
Allison T. Graham and Zelikow Philip, 1999,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New York: Longman.
Bix P. Herbert, 2000,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ower W. Jeffrey, 1999, Embracing Defeat: Japan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W. W. Norton.
二、期刊論文
Callahan A. William, How to Understand China: The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of Being a Rising Powe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1, 2005, pp.701~714.
Christopher W. Hughes, Why Japan Could Revise Its Constitution and What It Would Mean for Japan Policy, Orbis, Fall 2006, pp. 725~744。
David Shambaugh, Asia in Transition: The Evolving Regional Order, Current History, April 2006, pp.155~165.
Drifte Reinhard, 2003, Japan"s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China Since 1989: From Balancing to Bandwagoning?,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Graham T. Allison, Conceptual Models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63, Issue 3, Sep., 1969, pp.689~718.
Hughes W. Christopher, Japan"s Re-Emergence as a Normal Military Power, Adelphi Papers, No.368/369, 200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