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巫立宇<br>彭朱如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Wu, Lei Yu<br>Peng, Tzu Ju An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宋方妤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Sung, Fang Yu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宋方妤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Sung, Fang Yu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1-Jul-2016 17:51:5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1-Jul-2016 17:51:5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1-Jul-2016 17:51:53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3363019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92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336301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引起消費習慣的改變和客源的流失,致使傳統IT賣場朝強化體驗價值、導入智慧技術、發展物聯網智能商品、虛實整合與異業導入等方向轉型,以度過存亡危機。本研究擇定之個案公司,恰為聚集上述發展面向的集成式智能生活廣場,由中國最大IT商場的B公司『重定位』轉型而生,目的為提前佈局智能商品市場、建立自營模式與落實消費者導向。除了插旗物聯網商機,銷售自主優勢與品牌運營能力,以體驗式賣場發揮商場差異化價值與顧客黏著度,也為集團發展自有品牌、消費者經營、商場管理財與體驗軟硬體設施打下根基。 經由將L公司抽絲剝繭,從母公司到L公司轉型建置過程的互助與矛盾、自營組織與銷售能力的養成以及通路雙邊行銷策略的擬定與調整,以策略行銷4C架構解析其策略意涵,並針對傳統IT商場轉型新型態體驗式商場,與智能商品自營行銷,提出以下結論: 一、商場轉型策略層面 1.商場『重定位』除了整改,須同步調整商業邏輯、組織與商場管理技巧。 2.由租賃轉作自營,需重新考慮業種組合、品牌運營與交易對象特性。 3.轉型務必由上而下達成共識,讓內外部關係人皆清楚理解轉型前後定位。 4.轉型應善用集團資源,以集團綜效和長遠效益優先於短期成本投入。 二、智能商品行銷層面 1.智能商品銷售可先鞏固早期採用者,與廠商共同推廣刺激市場能見度。 2.善用現場體驗互動、達人銷售、情境陳列感性購物環境強化通路價值。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策略行銷4C架構 5 第二節 創新採用曲線 9 第三節 產品/市場擴張矩陣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2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1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個案選擇 12 第三節 訪談對象抽樣策略 13 第四節 廣州民眾對於高新科技產品之接受度調查問卷設計 14 第四章 產業背景 17 第一節 中國IT通路發展概況 17 第二節 IT虛擬通路的強勢競爭 18 第三節 中國IT通路的轉型挑戰 19 第五章 L公司轉型歷程 22 第一節 B公司背景簡介 22 第二節 B公司內憂外患 23 第三節 L公司自營團隊 25 第四節 L公司門店籌備 27 第五節 L公司招商策略 31 第六節 L公司服務政策 34 第七節 L公司轉型總結 38 第六章 L公司之策略行銷分析 41 第一節 B公司與L公司之交換關係比較 42 第二節 L公司廠商策略行銷分析 43 第三節 L公司消費者策略行銷分析 47 第四節 B公司與L公司之4C比較 49 第七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50 第一節 L公司廠商策略行銷建議 50 第二節 L公司消費者策略行銷建議 54 第三節 以4C觀點看自營的重要性 60 第四節 從短期與長期看轉型綜效 62 第八章 結論 64 第一節 分析結論 64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68 附錄 71 | -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策略行銷4C架構 5 第二節 創新採用曲線 9 第三節 產品/市場擴張矩陣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2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1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個案選擇 12 第三節 訪談對象抽樣策略 13 第四節 廣州民眾對於高新科技產品之接受度調查問卷設計 14 第四章 產業背景 17 第一節 中國IT通路發展概況 17 第二節 IT虛擬通路的強勢競爭 18 第三節 中國IT通路的轉型挑戰 19 第五章 L公司轉型歷程 22 第一節 B公司背景簡介 22 第二節 B公司內憂外患 23 第三節 L公司自營團隊 25 第四節 L公司門店籌備 27 第五節 L公司招商策略 31 第六節 L公司服務政策 34 第七節 L公司轉型總結 38 第六章 L公司之策略行銷分析 41 第一節 B公司與L公司之交換關係比較 42 第二節 L公司廠商策略行銷分析 43 第三節 L公司消費者策略行銷分析 47 第四節 B公司與L公司之4C比較 49 第七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50 第一節 L公司廠商策略行銷建議 50 第二節 L公司消費者策略行銷建議 54 第三節 以4C觀點看自營的重要性 60 第四節 從短期與長期看轉型綜效 62 第八章 結論 64 第一節 分析結論 64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68 附錄 71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363019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商場轉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IT商場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4C分析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策略行銷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品牌建置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智能商品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體驗型商場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中國IT商場轉型之策略行銷分析_以L公司為例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in IT Retail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L Company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中文資料 1. 範秀成(2000),『品牌策略的選擇與應用』,管理學市場營銷論文。 2. 江逸之(2006),『L集團重見藍天,B公司要成為中國IT賣場龍頭』,遠見雜誌244期,2006年10月號。 3. 邱世宇(2007),『中國主要3C通路經營模式之比較—以國美電器、宏圖三胞、B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陳霞(2007),『論體驗經濟背景下服務型企業的營銷策略』,中國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商場現代化中旬刊,第515期。 5. 鄧清江(2009),『中小型IC通路商轉型策略研究_以個案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組學位論文。 6. 資策會大陸市場研究中心 (2010),『中國大陸3C家電市場與通路現況分析』。 7. 周洪波、李吉生、趙曉波(2010),『輕鬆讀懂物聯網──技術、應用、標準和商業模式』,博碩文化。 8. 黃玫瑄、王義智(2011),『中國大陸資通訊產品通路現況與商機特輯』,資訊工業策進會。 9. 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2011),『中國電腦用戶購買渠道調查報告前期準備與用戶篇』。 10. 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2011),『中國電腦用戶購買渠道調查報告選擇篇』。 11. 劉林、魯渝華(2011),『B公司VS賽博:如何做莊』,商界:中國商業評論,北京世杰華國際文化。 12. 商情部(2013),『廣州天河區數碼商場2012、2013年外場空租對比表』,B公司廣州店。 13. 鄭宇翔(2013),『零售店活動設計之策略行銷分析:以B公司鄭州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邱志聖(2014),『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四版),智勝文化。 15. 陳學文(2015),『L集團轉型電腦商場經營分析』,國立中央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論文。 16. 侯良儒(2015),『佈局物聯網,L集團推自有品牌L公司』,工商時報,2015年8月21日。 17. 蔡敏姿(2015),『B公司轉型,蓋智慧館』,經濟日報,2015年12月25日。 18. 林春輝(2015),『體驗式業態,不等於體驗式商業』,贏商網:商業地產與電商,2015年11月2日。 19. 巫立宇、邱志聖(2015),『銷售與顧客關係管理』,新陸書局。 20. 張濤(2016),『解密正佳廣場高增長商業邏輯』,中國商報,2016年4月26日。 21. 賴錦宏(2016),『L公司體驗館,3C玩到爽。』,聯合報,2016年4月15日。 22. 李忠謙(2016),『外媒看鴻夏戀,中國崛起的後果,缺德企業的報應』,風傳媒,2016年3月31日。 23. 司徒達賢(2016),『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三版),智勝文化。 二、 英文資料 1. Rogers, E. M. (2002). Diffusion of preventive innovations. Addictive Behaviors, 27(6),989-993. 2.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3. Ansoff (1967). Ansoff: Product, Market Expansion Grid 三、 網路資料 1. L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jspot.com.cn/ 2. 淘寶網L公司未來生活館:https://shop142120100.world.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l 3. B公司電子信息官方網站:http://www.buynow.cn 4.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http://www.cnnic.net.cn/ 5.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 6. 策略行銷分析4C架構新知網站:http://sma4c.blogspot.tw/ 7. B公司電子信息官方網站:http://www.buynow.cn 8.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http://www.cnnic.net.cn/ 9.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