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潔淨能源商在新興經濟體之進入策略以L綠能公司為例
The Entry Strategy of A Taiwan Green Energy Company into The Emerging Country-illustrate by L company
作者 邱英禎
Chiu, Yin Chen
貢獻者 郭炳伸
Kuo, Biing Shen
邱英禎
Chiu, Yin Chen
關鍵詞 潔淨能源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Jul-2016 17:18:41 (UTC+8)
摘要 隨著產業興盛,全球能源的需求不斷攀升,世界各國賴以維生的石化能源,導致人類活動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導致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世界各國開始注意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問題。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然資源豐富而缺乏廣而妥善的交通網絡與能源供應,限制了其國內經濟發展的空間分布與質量,在國際提倡減少石化能源且推崇綠色能源之際,善用區域資源進行綠色能源供應而與當地產業及居民共創雙贏,創造並保留當地工作機會,並進而擴點成長,成為本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研究首先闡明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國際與區域中的定位,以及天然環境與目前政策方向造成的發展限制,並進一步評估出生質燃料在當地所須之技術在成本上較其他種類的可再生能源所具備之優勢。
     並接著依循環經濟與循環農業的模式,擬訂出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策略與中長期的生質能源產業經營模式,以Porter (1980)提出的五力分析法針對該新興經濟體的環境進行分析,進而瞭解五力對於生質能源業的經營策略影響,得出永續長久的發展仍在於藉由維持穩定能源供給,改善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及經濟生產的效率,最後達成雙贏甚至多贏的營運模式。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 2
     第二章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能源市場 4
     第一節 經濟概況 4
     第二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能源概況 6
     第三節 國際能源趨勢 6
     第四節 再生能源的發展 9
     第五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生質能五力分析 12
     第三章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及生質能相關技術 15
     第一節 生質能的定義 15
     第二節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介紹 17
     第三節 生質能源供應鏈 18
     第四節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競爭優勢與核心技術 20
     第四章 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策略 23
     第一節 為什麼要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生質能產業 23
     第二節 生質能區域整合之利基點 25
     第三節 生質能的強弱危機(SWOT)分析 28
     第四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發展生質能源策略 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4
     第一節 結論 34
     第二節 建議 35
     參考文獻 36
     附錄一 氣候變遷主要會議 37
     附錄二 乾燥技術 39
     附錄三 工業鍋爐 41
     附錄四 汽電共生 44
     附錄五 國際貿易關係 47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啟明, (2012) 「氣候變遷與國際關係理論,全球政治評論」,第三十七期,頁61-88。
     張家驥、張慶源(2010)「新一代垃圾資源永續管理方案芻議與評析」,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四十八期,頁51-58。
     張瑩璽、萬皓鵬、李宏台,(2005) 「生質物固態衍生燃料技術發展」,太陽能及新能源季刊 第十卷第一期,頁33~34。
     黃海寧,(2015)再生能源補貼適用於補貼協定之限制及新政策空間,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頁1-188.
     經濟部能源局,(2013)汽電共生系統節能手冊,經濟部能源局。
     蔡東杰,(2007) 「南太平洋區域組織發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三卷第三期,頁1-15
     
     二、英文文獻:
     Bradbrook, A. J., and R. L. Ottinger, (2003), Energy law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 47). IUCN.
     Häder, D. P., Bradbrook, A. J., Hemmersbach, R., and M. Lebert, (2005), The law of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 4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ussin, D., Dujardin, T., Cameron, R., Tam, C., Paillere, H., Baroni, M., and A. Herzog, (2015), Technology Road-map-Nuclear Energy.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CTSD, (2011) ,Fostering Low Carbon Growth: The Case for a Sustainable Energy Trade Agreement.
     Porter, M.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UNEP), (2007), Analysing Our Energy Future: Some Pointers for Policy-makers 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393201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32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炳伸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o, Biing Sh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邱英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u, Yin C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邱英禎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u, Yin C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Jul-2016 17:18:41 (UTC+8)-
dc.date.available 20-Jul-2016 17:18:4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Jul-2016 17:18:4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3201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35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3201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產業興盛,全球能源的需求不斷攀升,世界各國賴以維生的石化能源,導致人類活動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導致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世界各國開始注意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問題。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然資源豐富而缺乏廣而妥善的交通網絡與能源供應,限制了其國內經濟發展的空間分布與質量,在國際提倡減少石化能源且推崇綠色能源之際,善用區域資源進行綠色能源供應而與當地產業及居民共創雙贏,創造並保留當地工作機會,並進而擴點成長,成為本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研究首先闡明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國際與區域中的定位,以及天然環境與目前政策方向造成的發展限制,並進一步評估出生質燃料在當地所須之技術在成本上較其他種類的可再生能源所具備之優勢。
     並接著依循環經濟與循環農業的模式,擬訂出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策略與中長期的生質能源產業經營模式,以Porter (1980)提出的五力分析法針對該新興經濟體的環境進行分析,進而瞭解五力對於生質能源業的經營策略影響,得出永續長久的發展仍在於藉由維持穩定能源供給,改善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及經濟生產的效率,最後達成雙贏甚至多贏的營運模式。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 2
     第二章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能源市場 4
     第一節 經濟概況 4
     第二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能源概況 6
     第三節 國際能源趨勢 6
     第四節 再生能源的發展 9
     第五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生質能五力分析 12
     第三章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及生質能相關技術 15
     第一節 生質能的定義 15
     第二節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介紹 17
     第三節 生質能源供應鏈 18
     第四節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競爭優勢與核心技術 20
     第四章 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策略 23
     第一節 為什麼要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生質能產業 23
     第二節 生質能區域整合之利基點 25
     第三節 生質能的強弱危機(SWOT)分析 28
     第四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發展生質能源策略 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4
     第一節 結論 34
     第二節 建議 35
     參考文獻 36
     附錄一 氣候變遷主要會議 37
     附錄二 乾燥技術 39
     附錄三 工業鍋爐 41
     附錄四 汽電共生 44
     附錄五 國際貿易關係 47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 2
     第二章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能源市場 4
     第一節 經濟概況 4
     第二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能源概況 6
     第三節 國際能源趨勢 6
     第四節 再生能源的發展 9
     第五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生質能五力分析 12
     第三章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及生質能相關技術 15
     第一節 生質能的定義 15
     第二節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介紹 17
     第三節 生質能源供應鏈 18
     第四節 立豐綠能科技公司競爭優勢與核心技術 20
     第四章 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策略 23
     第一節 為什麼要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生質能產業 23
     第二節 生質能區域整合之利基點 25
     第三節 生質能的強弱危機(SWOT)分析 28
     第四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發展生質能源策略 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4
     第一節 結論 34
     第二節 建議 35
     參考文獻 36
     附錄一 氣候變遷主要會議 37
     附錄二 乾燥技術 39
     附錄三 工業鍋爐 41
     附錄四 汽電共生 44
     附錄五 國際貿易關係 4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3201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潔淨能源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潔淨能源商在新興經濟體之進入策略以L綠能公司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Entry Strategy of A Taiwan Green Energy Company into The Emerging Country-illustrate by L compan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啟明, (2012) 「氣候變遷與國際關係理論,全球政治評論」,第三十七期,頁61-88。
     張家驥、張慶源(2010)「新一代垃圾資源永續管理方案芻議與評析」,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四十八期,頁51-58。
     張瑩璽、萬皓鵬、李宏台,(2005) 「生質物固態衍生燃料技術發展」,太陽能及新能源季刊 第十卷第一期,頁33~34。
     黃海寧,(2015)再生能源補貼適用於補貼協定之限制及新政策空間,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頁1-188.
     經濟部能源局,(2013)汽電共生系統節能手冊,經濟部能源局。
     蔡東杰,(2007) 「南太平洋區域組織發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三卷第三期,頁1-15
     
     二、英文文獻:
     Bradbrook, A. J., and R. L. Ottinger, (2003), Energy law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 47). IUCN.
     Häder, D. P., Bradbrook, A. J., Hemmersbach, R., and M. Lebert, (2005), The law of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 4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ussin, D., Dujardin, T., Cameron, R., Tam, C., Paillere, H., Baroni, M., and A. Herzog, (2015), Technology Road-map-Nuclear Energy.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CTSD, (2011) ,Fostering Low Carbon Growth: The Case for a Sustainable Energy Trade Agreement.
     Porter, M.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UNEP), (2007), Analysing Our Energy Future: Some Pointers for Policy-makers 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