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四庫全書總目》「公論」視野下的明代詩文
作者 曾令愉
貢獻者 曾守正
曾令愉
關鍵詞 《四庫全書總目》
明代詩文
公論
門戶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Aug-2016 17:39:48 (UTC+8)
摘要   本研究首先在第一章「緒論」對現有《四庫全書總目》及明代文學史研究作一反省,而為了突破現有研究的思考進路,筆者採取逆向推理的論述次序,第二章「文病與詩妖」從最接近館臣所處時代的「晚明」開始談起,認為四庫館臣不是「建構」晚明的「加害者」,而是晚明文化的「目擊者」,直接或間接目睹了晚明的異端之「妖」與空疏之「病」所帶來的亡國教訓與歷史衝擊,並且感受到這股力量仍持續鬆動、瓦解傳統士人對於傳統社會秩序的理想與信念。因此,不惟是皇帝下令禁燬明季書籍的壓力,館臣某程度上是主動以儒家維護名教社會的立場,在「明代是如何滅亡的?」這一提問之下,整合了明遺民、清朝皇帝以及館臣自身作為清代士人等不同立場之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答案,將館臣所見整個晚明的問題反映在明代晚期文學作品的提要述評中。

  本文認為,館臣並不是全然機械式的將「亡國之音」與「亡國」聯繫在一起,在其中發揮著作用的,其實是晚明思潮下對於文字及學問的輕率態度,而這種輕率又來自哪裡呢?此引出本研究第三章「公論與門戶」的議題,將明中葉開始大量出現的「公論」意識,與同一時期沸沸揚揚的「門戶」問題看作具有前後因果脈絡的言論意識,並且持踞於「公」與「私」的兩端,不斷產生交融或背反的變化。因此,本章前半段首先以〈集部總序〉為討論對象,思考「公論」在文學批評領域運作的合法性;進而從《總目》所使用「公論」一詞的情形,發現對四庫館臣而言,要檢驗一段言論屬於「公論」或「門戶」的方法,就是判斷其中是否有任何「私」的成份存在。而出於對「私」的摒除,「門戶」回過頭來成為四庫館臣觀看明代文學的框架,又為了截斷門戶相軋的無限循環而力求採取可客觀驗證的「公論」。在這樣的理解下,本文認為從今人的知識水準去評斷館臣的「公論」的有效度是極不公平的,因為「公論」在此更應該被理解為一種「立場」的問題。為了討論此種立場下的洞見與不見,本研究透過對〈空同集提要〉與〈大復集提要〉的討論,探討四庫館臣希望突破門戶一家之言的標榜,朝客觀文學知識的方向邁進。

  最後,本研究將視野拉向明代前期。明代前期的文學作品看似較不易觸犯違礙,但其實乾隆也曾經一度將「忠孝」的視野掃向這段歷史。但研究發現,四庫館臣對於此時期三楊、解縉未死靖難而身事二主,乃至於李東陽依阿劉瑾的「瑕疵」,相對都給予了淡化的處理,而其淡化的手段,則是透過整個明代前期雍容典雅的文學盛景,呼應和平安定的盛世氣象,在符應於「公論」的客觀標準之下,讓此時期的作品評述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處境。尤其,當我們從清代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案、諭修《貳臣傳》等一連串以前代教訓建構本朝忠孝論述的舉措時,忠臣、降臣、功臣、貳臣、逆臣的標準不斷在變化,可知身在朝中的四庫館臣其實是兢兢業業,恐懼朝令夕改而動輒得咎的。因此,本研究認為「公論」所提供的客觀檢驗標準在此反而是一種保護的機制,讓此時期作品述評所呈現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觀下,其實隱藏低調的壓抑,避免挑動人主過度敏感的神經。但同時這樣的盛世雅音,對照著第二章的亡國妖言,復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舘臣心之所向。
參考文獻 一、《四庫全書》及《總目》文獻
清.永瑢、紀昀等:《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武英殿本。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浙江刻本。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影印清同治七年廣東書局刻本。
清.永瑢、紀昀等:《紀曉嵐刪定四庫總目稿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清.作者不詳:《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
清.永瑢、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簡目明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等著,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清.翁方綱等撰,吳格、樂怡標校:《四庫提要分纂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清.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年。
張升編:《〈四庫全書〉提要稿輯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四庫飄緗萬卷書──國家圖書館館藏與《四庫全書》相關善本敘錄》,臺北:國家圖書館,2012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傳統古籍
明.胡應麟著,王國安點校:《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清.沈德潛選:《明詩別裁》,收入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沈德潛選:《清詩別裁》,收入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朱彝尊著,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縮印本。
清.姚永樸著,許振軒點校:《文學研究法》,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清.紀昀著,孫致中等校點:《紀曉嵐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北平丁丑刻本。
清.錢謙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標點排印:《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審查委員會審定:《清史稿校註》,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86年。

三、專書著作
[法]米歇爾.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美]斯坦利.費什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美]孔飛力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
[德]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1987年9月。
[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尹恭鴻:《明代詩文發展史》,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2月。
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成復旺、黃保真、蔡鍾翔著:《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則杰:《清詩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1991年。
吳宏一:《清代詩話考述》,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年6月。
吳哲夫:《清代禁燬書目硏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宋如珊:《翁方綱詩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劍波:《清代詩學話語》,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李豐楙:《翁方綱及其詩論》,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年。
汪學群編:《清代學問的門徑》,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1月。
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積明:《紀昀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孫學堂:《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貞與十六世紀文學思想》,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張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高評:《清代文學與學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傳峰:《「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6月。
張維屏:《紀昀乾嘉學術》,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張 輝:《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張書才主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兩岸四庫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5月臺三版。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陳文新:《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邏輯問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垣著,陳智超編:《陳垣四庫學論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87年。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陳國球:《胡應麟詩論研究》,香港:華風書局,1986年9月。
陳國球等著:《重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陳國球編:《中國文學史的省思》,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陳曉華:《《四庫全書》與十八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1月。
陳曉華:《「四庫總目學」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曾守正:《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9月。
曾紀剛:《《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硏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
賀治起、吳慶榮:《紀曉嵐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
黃瓊誼:《紀昀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楊家駱:《四庫全書大辭典》,臺北:中國書店,1987年。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增訂本)︰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
葛紅兵、溫潘亞著:《文學史形態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鄔國平、王鎮遠:《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8月。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賴芳伶:《閱微草堂筆記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2年。
錢基博:《明代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臺二版。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1月。
謝國楨:《明清黨社運動考》,臺北:漢苑出版社,1975年6月臺一版。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龔詩堯:《《四庫全書總目》之文學批評研究》,收於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初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12月。
何宗美、劉敬:《明代文學還原研究:以《四庫總目》明人別集提要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四、學位論文
段又瑄:《四庫分纂稿、閣書提要和《總目》提要之內容比較分析──以集部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郝慶春:《斯坦利.費什「讀者反應理論」簡析》,吉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董家興:《《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對明代作者及其著作之評價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敬:《《四庫全書總目》七子派批評研究──以七子派主體作家為中心》,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薛建發:《《四庫全書總目》文學鑑賞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謝佩真:《製作明代前後七子:以清初中期三書為探討核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許逢仁:《《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明代臺閣體派述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五、單篇論文
王基倫:〈台灣各大學中國文學史教材之分析〉,《文訊月刊》第279期,2009年1月,頁54-59。
王頌梅、葉永芳:〈四庫提要詩文評類之文學觀〉,《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7期,1981年5月,頁19-24。
包根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歷代詞家評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1993年6月,頁53-108。
司馬朝軍:〈乾隆時期的禁毀實錄——從《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看禁書標準〉,《出版科學》2008年第6期,頁82-84。
田鳳台:〈四庫總目提要析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6卷第6期,1973年6月,頁36-40。
成林:〈試論《四庫提要》的文學批評方法〉,《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第1期,1998年6月,頁47-53。
何宗美、劉敬:〈《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明代文學思想辨析──以明代文學復古問題為例〉,《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9期,頁102-111。
何宗美:〈明代文人結社現象批判之辨析〉,《文藝研究》2010年第5期,頁70-78。
吳承學:〈論《四庫全書總目》在詩文評研究史上的貢獻〉,《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1998年11月,頁130-139。
吳哲夫:〈紀曉嵐與四庫全書〉,《故宮文物月刊》第3卷第10期,1986年1月,頁112-118。
周彥文:〈論提要的客觀性、主觀性與導引性〉,《書目季刊》第39卷第3期,2005年12月,頁23-38。
周積明:〈《四庫全書總目》文化價值重估〉,《中國書目季刊》第31卷第1期,1997年6月,頁14-20。
季野:〈開明的迂腐與困惑的固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小說觀的現代觀照〉,《小說評論》1997年第4期,頁69-73。
昌彼得:〈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考〉,《故宮學術季刊》第1卷第1期,1983年9月,頁55-68。
邵毅平:〈評《四庫全書總目》的晚明文風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1990年5月,頁52-57。
崔富章:〈《四庫全書總目》武英殿本刊竣年月考實——「浙本翻刻殿本」論批判〉,《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04-109。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9月,頁87-109。
陳美朱:〈析論紀昀對王士禎之詩學與結納標榜的批評〉,《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頁123-147。
陳新:〈論歷史敘述中的理解與解釋〉,《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2期,頁62-72。
陳曉華:〈「四庫總目學」研究述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38-144。
曾守正:〈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長崎與近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7月,頁74-86。
曾紀剛:〈同聲與異響:翁方綱四庫提要稿與《四庫全書總目》集部提要較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9期,2008年4月,頁1-28。
曾聖益:〈從《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看中國詩文論著之特性(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2期,1995年12月,頁67-75。
曾聖益:〈從《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看中國詩文論著之特性(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3期,1996年3月,頁48-53。
楊晉龍:〈「四庫學」研究的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349-394。
楊晉龍:〈王士禎在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地位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7期,1993年5月,頁1-31。
楊維中:〈前理解與視域融合──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範式的歷史形成〉,《普門學報》第17期,2003年9月,頁51-87。
廖棟樑:〈《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序》對文學批評的認識〉,《輔仁國文學報》第9卷,1993年6月,頁109-131。
劉兆祐:〈民國以來的四庫學〉,《漢學研究通訊》第2卷第3期,1983年7月,頁148-151。
劉黎卿:〈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明代前後七子〉,《臺中商專學報》第27期,1995年6月,頁151-168。
蔣寅:〈清初詩壇對明代文學的反思〉,《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頁108-120、16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曾守正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曾令愉zh_TW
dc.creator (作者) 曾令愉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Aug-2016 17:39:48 (UTC+8)-
dc.date.available 2-Aug-2016 17:39: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Aug-2016 17:39: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151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58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5100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首先在第一章「緒論」對現有《四庫全書總目》及明代文學史研究作一反省,而為了突破現有研究的思考進路,筆者採取逆向推理的論述次序,第二章「文病與詩妖」從最接近館臣所處時代的「晚明」開始談起,認為四庫館臣不是「建構」晚明的「加害者」,而是晚明文化的「目擊者」,直接或間接目睹了晚明的異端之「妖」與空疏之「病」所帶來的亡國教訓與歷史衝擊,並且感受到這股力量仍持續鬆動、瓦解傳統士人對於傳統社會秩序的理想與信念。因此,不惟是皇帝下令禁燬明季書籍的壓力,館臣某程度上是主動以儒家維護名教社會的立場,在「明代是如何滅亡的?」這一提問之下,整合了明遺民、清朝皇帝以及館臣自身作為清代士人等不同立場之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答案,將館臣所見整個晚明的問題反映在明代晚期文學作品的提要述評中。

  本文認為,館臣並不是全然機械式的將「亡國之音」與「亡國」聯繫在一起,在其中發揮著作用的,其實是晚明思潮下對於文字及學問的輕率態度,而這種輕率又來自哪裡呢?此引出本研究第三章「公論與門戶」的議題,將明中葉開始大量出現的「公論」意識,與同一時期沸沸揚揚的「門戶」問題看作具有前後因果脈絡的言論意識,並且持踞於「公」與「私」的兩端,不斷產生交融或背反的變化。因此,本章前半段首先以〈集部總序〉為討論對象,思考「公論」在文學批評領域運作的合法性;進而從《總目》所使用「公論」一詞的情形,發現對四庫館臣而言,要檢驗一段言論屬於「公論」或「門戶」的方法,就是判斷其中是否有任何「私」的成份存在。而出於對「私」的摒除,「門戶」回過頭來成為四庫館臣觀看明代文學的框架,又為了截斷門戶相軋的無限循環而力求採取可客觀驗證的「公論」。在這樣的理解下,本文認為從今人的知識水準去評斷館臣的「公論」的有效度是極不公平的,因為「公論」在此更應該被理解為一種「立場」的問題。為了討論此種立場下的洞見與不見,本研究透過對〈空同集提要〉與〈大復集提要〉的討論,探討四庫館臣希望突破門戶一家之言的標榜,朝客觀文學知識的方向邁進。

  最後,本研究將視野拉向明代前期。明代前期的文學作品看似較不易觸犯違礙,但其實乾隆也曾經一度將「忠孝」的視野掃向這段歷史。但研究發現,四庫館臣對於此時期三楊、解縉未死靖難而身事二主,乃至於李東陽依阿劉瑾的「瑕疵」,相對都給予了淡化的處理,而其淡化的手段,則是透過整個明代前期雍容典雅的文學盛景,呼應和平安定的盛世氣象,在符應於「公論」的客觀標準之下,讓此時期的作品評述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處境。尤其,當我們從清代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案、諭修《貳臣傳》等一連串以前代教訓建構本朝忠孝論述的舉措時,忠臣、降臣、功臣、貳臣、逆臣的標準不斷在變化,可知身在朝中的四庫館臣其實是兢兢業業,恐懼朝令夕改而動輒得咎的。因此,本研究認為「公論」所提供的客觀檢驗標準在此反而是一種保護的機制,讓此時期作品述評所呈現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觀下,其實隱藏低調的壓抑,避免挑動人主過度敏感的神經。但同時這樣的盛世雅音,對照著第二章的亡國妖言,復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舘臣心之所向。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 5
一、 對現有「明代文學史」論述的反省 5
(一) 傳統詩文衰微不振 6
(二) 文學史與批評史合轍形成流派史 7
二、 當代學術語境之文學史研究課題 9
第二節 問題意識 10
一、 學者眼中的《四庫全書總目》──治學門徑、文化符號與權力論述 11
(一) 作為治學門徑的《總目》 12
(二) 作為「文化符號」的《總目》 14
(三) 作為「權力論述」的《總目》 16
二、 《總目》強力抨擊「門戶黨派」的雙向策略──貶抑與警戒 18
(一) 貶抑前代:建構明代文學的負面印象 20
(二) 警戒當朝:防止士人的集黨結社活動 20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22
一、 1980、1990年代重要研究成果 22
二、 近十年(2000年以降)重要研究成果 23
三、 其他重要研究成果回顧:學術史、文獻學與文化史等 2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26
一、 本論題的理論基礎 26
(一) 「視域融合」與本論題研究意義 26
(二) 「詮釋共同體」與《總目》的公論性質 28
(三) 「接受之鍊」與文學史的演化意義 30
二、 研究範圍與版本說明 31
三、 研究進路與章節安排 32
第二章  「文病」與「詩妖」: 《四庫全書總目》明代晚期詩文述評 35
第一節 前言:他們都在問──明代是如何滅亡的? 35
第二節 誰宣告了晚明文學的絕症? 39
第三節 「妖」在《四庫全書總目》的批評意義 44
一、 楊維楨:不得概以妖目之 44
二、 李贄:邪說異論之妖 50
第四節 「病」在《四庫全書總目》的批評意義 56
一、 不讀書之病 57
二、 「以讀書為病」之病 59
第五節 小結 68
第三章 「公論」與「門戶」: 《四庫全書總目》明代中期詩文述評 70
第一節 前言:歷史的回眸 70
第二節 他們都在爭:「公論」的發言權 71
一、 「公論」概念自明清之際至清中葉的意義變遷 73
二、 文章如何「公論」?從〈集部總序〉談政治視野介入私人文集之合理性 76
三、 《總目》集部類提要使用「公論」一詞之意義分析 78
(一) 門戶黨私 79
(二) 師徒學派 82
(三) 子孫鄉曲 84
四、 文人詞翰何以預朝廷?──「艾南英」出場的意義 87
第三節 他們都痛恨:「門戶」的私標榜 90
一、 「晚知此道能亡國,何敢今時尚署門」 90
二、 「門戶」之弊,大於「模擬」:翁方綱分纂稿與《總目》批評焦點比較 92
(一) 清人所見明代詩學的三大弊病 92
(二) 翁稿與《總目》的差異比較 95
三、 「門戶」視野下的不見與洞見 99
(一) 「門戶」視野下的「不見」:輕取傳聞,造成提要內容與著錄文獻不符 100
(二) 「門戶」視野下的「洞見」:挖掘議題,探索衝突意見之下的知識深度 102
第四節 小結 105
第四章 「忠臣」與「儒生」: 《四庫全書總目》明代前期詩文述評 108
第一節 前言:河清海晏的表面之下 108
第二節 壓抑的年代:「乾隆四十一年」 109
一、 獎勵忠臣 109
二、 沈德潛效應 111
三、 「臣等之識鑒亦萬萬不能至」 112
第三節 典型在夙昔:明初臺閣儒生的雍容盛世 114
一、 濫觴:洪武時期 114
二、 三楊典範形成:永樂時期 116
三、 流行氾濫:永樂至弘治、正德 119
(一) 模範典型 120
(二) 自成一家 120
(三) 保守體格 121
(四) 嘽緩末流 122
四、 東陽別子為宗:成化至弘治、正德 123
五、 舊時典型:正德以後 125
六、 《總目》對臺閣體的評價傾向及原因蠡測 126
(一) 雅正之音 127
(二) 有德之言 129
(三) 盛世氣象 131
第四節 小結 133
附錄1:乾隆四十一年賜謚前明靖難殉節諸臣 135
附錄2:《四庫全書》重要事件及沈德潛文字獄案時間 138
第五章 結論 140
第一節 本論題之整體回顧 140
第二節 本論題之所遇限制 141
一、 背景知識之不足 141
二、 文獻種類之龐雜 141
三、 過度詮釋之誤區 142
第三節 本論題之自我省思 142
參考書目 144
zh_TW
dc.format.extent 305140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四庫全書總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明代詩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門戶zh_TW
dc.title (題名) 《四庫全書總目》「公論」視野下的明代詩文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四庫全書》及《總目》文獻
清.永瑢、紀昀等:《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武英殿本。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浙江刻本。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影印清同治七年廣東書局刻本。
清.永瑢、紀昀等:《紀曉嵐刪定四庫總目稿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清.作者不詳:《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
清.永瑢、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簡目明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等著,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清.翁方綱等撰,吳格、樂怡標校:《四庫提要分纂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清.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年。
張升編:《〈四庫全書〉提要稿輯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四庫飄緗萬卷書──國家圖書館館藏與《四庫全書》相關善本敘錄》,臺北:國家圖書館,2012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傳統古籍
明.胡應麟著,王國安點校:《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清.沈德潛選:《明詩別裁》,收入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沈德潛選:《清詩別裁》,收入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朱彝尊著,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縮印本。
清.姚永樸著,許振軒點校:《文學研究法》,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清.紀昀著,孫致中等校點:《紀曉嵐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北平丁丑刻本。
清.錢謙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標點排印:《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審查委員會審定:《清史稿校註》,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86年。

三、專書著作
[法]米歇爾.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美]斯坦利.費什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2月。
[美]孔飛力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
[德]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1987年9月。
[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尹恭鴻:《明代詩文發展史》,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2月。
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成復旺、黃保真、蔡鍾翔著:《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則杰:《清詩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1991年。
吳宏一:《清代詩話考述》,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年6月。
吳哲夫:《清代禁燬書目硏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宋如珊:《翁方綱詩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劍波:《清代詩學話語》,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李豐楙:《翁方綱及其詩論》,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年。
汪學群編:《清代學問的門徑》,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1月。
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積明:《紀昀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孫學堂:《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貞與十六世紀文學思想》,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張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高評:《清代文學與學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7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傳峰:《「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6月。
張維屏:《紀昀乾嘉學術》,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張 輝:《紀昀與閱微草堂筆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張書才主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兩岸四庫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5月臺三版。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陳文新:《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邏輯問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垣著,陳智超編:《陳垣四庫學論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87年。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陳國球:《胡應麟詩論研究》,香港:華風書局,1986年9月。
陳國球等著:《重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陳國球編:《中國文學史的省思》,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陳曉華:《《四庫全書》與十八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1月。
陳曉華:《「四庫總目學」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曾守正:《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9月。
曾紀剛:《《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硏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
賀治起、吳慶榮:《紀曉嵐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
黃瓊誼:《紀昀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楊家駱:《四庫全書大辭典》,臺北:中國書店,1987年。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增訂本)︰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
葛紅兵、溫潘亞著:《文學史形態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鄔國平、王鎮遠:《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8月。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賴芳伶:《閱微草堂筆記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2年。
錢基博:《明代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臺二版。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1月。
謝國楨:《明清黨社運動考》,臺北:漢苑出版社,1975年6月臺一版。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龔詩堯:《《四庫全書總目》之文學批評研究》,收於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初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12月。
何宗美、劉敬:《明代文學還原研究:以《四庫總目》明人別集提要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

四、學位論文
段又瑄:《四庫分纂稿、閣書提要和《總目》提要之內容比較分析──以集部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郝慶春:《斯坦利.費什「讀者反應理論」簡析》,吉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董家興:《《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對明代作者及其著作之評價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敬:《《四庫全書總目》七子派批評研究──以七子派主體作家為中心》,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薛建發:《《四庫全書總目》文學鑑賞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謝佩真:《製作明代前後七子:以清初中期三書為探討核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許逢仁:《《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明代臺閣體派述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五、單篇論文
王基倫:〈台灣各大學中國文學史教材之分析〉,《文訊月刊》第279期,2009年1月,頁54-59。
王頌梅、葉永芳:〈四庫提要詩文評類之文學觀〉,《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7期,1981年5月,頁19-24。
包根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歷代詞家評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1993年6月,頁53-108。
司馬朝軍:〈乾隆時期的禁毀實錄——從《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看禁書標準〉,《出版科學》2008年第6期,頁82-84。
田鳳台:〈四庫總目提要析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6卷第6期,1973年6月,頁36-40。
成林:〈試論《四庫提要》的文學批評方法〉,《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第1期,1998年6月,頁47-53。
何宗美、劉敬:〈《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明代文學思想辨析──以明代文學復古問題為例〉,《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9期,頁102-111。
何宗美:〈明代文人結社現象批判之辨析〉,《文藝研究》2010年第5期,頁70-78。
吳承學:〈論《四庫全書總目》在詩文評研究史上的貢獻〉,《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1998年11月,頁130-139。
吳哲夫:〈紀曉嵐與四庫全書〉,《故宮文物月刊》第3卷第10期,1986年1月,頁112-118。
周彥文:〈論提要的客觀性、主觀性與導引性〉,《書目季刊》第39卷第3期,2005年12月,頁23-38。
周積明:〈《四庫全書總目》文化價值重估〉,《中國書目季刊》第31卷第1期,1997年6月,頁14-20。
季野:〈開明的迂腐與困惑的固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小說觀的現代觀照〉,《小說評論》1997年第4期,頁69-73。
昌彼得:〈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考〉,《故宮學術季刊》第1卷第1期,1983年9月,頁55-68。
邵毅平:〈評《四庫全書總目》的晚明文風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1990年5月,頁52-57。
崔富章:〈《四庫全書總目》武英殿本刊竣年月考實——「浙本翻刻殿本」論批判〉,《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04-109。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9月,頁87-109。
陳美朱:〈析論紀昀對王士禎之詩學與結納標榜的批評〉,《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頁123-147。
陳新:〈論歷史敘述中的理解與解釋〉,《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2期,頁62-72。
陳曉華:〈「四庫總目學」研究述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38-144。
曾守正:〈林中路:《四庫全書總目》文學思想研究芻議〉,《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長崎與近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7月,頁74-86。
曾紀剛:〈同聲與異響:翁方綱四庫提要稿與《四庫全書總目》集部提要較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9期,2008年4月,頁1-28。
曾聖益:〈從《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看中國詩文論著之特性(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2期,1995年12月,頁67-75。
曾聖益:〈從《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看中國詩文論著之特性(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3期,1996年3月,頁48-53。
楊晉龍:〈「四庫學」研究的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349-394。
楊晉龍:〈王士禎在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地位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7期,1993年5月,頁1-31。
楊維中:〈前理解與視域融合──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範式的歷史形成〉,《普門學報》第17期,2003年9月,頁51-87。
廖棟樑:〈《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序》對文學批評的認識〉,《輔仁國文學報》第9卷,1993年6月,頁109-131。
劉兆祐:〈民國以來的四庫學〉,《漢學研究通訊》第2卷第3期,1983年7月,頁148-151。
劉黎卿:〈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明代前後七子〉,《臺中商專學報》第27期,1995年6月,頁151-168。
蔣寅:〈清初詩壇對明代文學的反思〉,《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頁108-120、16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