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戰後初期台灣省工委會學委會之研究(1946-1950)
A Study on the Student Work Committee of CCP`s Taiwan Province Work Committee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1946~1950)
作者 葉宗鑫
貢獻者 薛化元
葉宗鑫
關鍵詞 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學生工作委員會
學生
校園
中共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2-Aug-2016 11:05:44 (UTC+8)
摘要 1946年4月中共在台組織─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首批幹部由中國來台發展,1947年8月成立學生工作委員會,直接受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領導,從事台灣的校園工作。學生工作委員會起初以台大、師院為主要工作範圍,隨著部分組織成員因畢業、逃亡等因素離開校園,1949年年中,學生工作委員會開始向外擴大發展。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灣的校園工作,除了學生工作委員會之外,各地的支部組織亦對於其負責區域範圍內的校園進行工作,然而各地支部組織與學生工作委員會並非同一系統,亦互不隸屬,但皆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之下。本文將探討學生工作委員會的組織狀況、工作情形,以及地方支部對於校園的工作狀況。
本文也將探討戰後國民黨政府對在台共產黨的整肅,以1949年年中為分界,探討前後在整肅力道上的差異。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發展的時間,雖歷經二二八事件,但沉寂一陣後,校園內活力逐漸復甦,也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校園發展的助力。然而1949年四六事件以後,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的控制加強,壓縮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校園與社會的發展空間,本文將以法令與法令實際運作間的差異,探討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整肅。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一)、檔案管理局藏相關檔案

1.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判決抄本─李水井等〉,識別號:YSJ_01_04_0005,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藏(葉盛吉文書)
2. 〈省外來台各級校學生入學處理辦法〉,檔號:A309000000E/0038/075.2/1, 檔案管理局藏,年代不詳。
3. 〈二二八事變各校參加暴動之學生懲戒標準〉,全宗名:《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10/0000327850003,檔案局藏,1947年4月。
4. 〈各地學潮迭起影響警安秩序案〉,全宗名:臺中市警察局,檔號:A376590200C/0035/194.4/1/1/021,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6月2日。
5. 據報奸偽中央政治局,鑒於台灣共黨自二二八暴動後內部系紛爭益烈,缺乏中心領導,故決於埔里山區設立台灣特區〉,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725/7/1/003,1947年6月12日。
6. 〈學潮持續擴大變質情報乙件 希飭屬嚴密注意隨報〉,檔號:A376590200C/0035/194.4/1/1/023,全宗名:臺中市警察局,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6月16日。
7. 〈對煽動叛亂之集會及宣傳得以限制,喻令各學校應特別注意,以維持安全秩序,如有正當集會亦應通知當地主管機關派員參加,藉資監視〉,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5/0000327970001,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8月29日。
8. 〈案由:為六二學潮所逮捕之奸偽份子依後方共產黨處置辦法檢同辦法希轉飭所屬警機關等妥為處置由〉,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0055/0005/01/005,1947年10月29日。
9. 〈查所謂六二學潮對本轄境併無影響故無是項被捕人犯飭屬嚴密奸逆份子潛伏活動外特電覆請按核〉,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0055/0005/01/012,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12月。
10. 〈據報稱共匪正策動全國各學校下學期一校一事運動,期使社會幾無安定之日,轉飭切實注意校內一切措施,務必慎重〉,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1, 檔案管理局藏,1948年3月25日。
11. 〈據報稱共匪正策動全國各學校下學期一校一事運動〉,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1/0000328000001,檔案管理局藏,1948年3月25日。
12. 〈上海市學生發動反美扶日運動,證諸有關情報,共匪實欲利用此新課題在民主旗幟掩護下,策動大規模學生運動〉,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4/0000328030001,檔案管理局藏,1948年6月16日。
13. 〈蔡孝乾訊問筆錄〉,檔號:0036/0410.9/44904440/2/006,全宗名:全宗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家檔案局藏,1950年8月29日。
14. 〈張伯哲等叛亂案〉,檔號:B3750347701/0039/3132081/81,全宗名:國防部軍法局,檔案管理局藏,1950年11月29日-1950年12月26日。
15. 《葉城松等叛亂案》,〈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書〉,全宗名:國防部軍法局,檔號:B3750347701/0044/3132398/398B3750347701/0044/3132398/398,檔案管理局藏,1955年4月19日-1960年1月12日。
16. 調查局編印,《台灣光復後之「台共」活動》,檔號:A803000000A/0036/340.25502/35/002,全宗名:國家安全局,檔案管理局藏,頁42-43,1977年3月。
17. 〈省工委台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等人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3/1111/23/051/0000050470004~9,檔案管理局藏。
18. 〈台南省立工學院楊俊隆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49803053/53/080/0000120290005,檔案管理局藏。

(二)、史料集彙編

1. 中共問題原始資料編輯委員會,《中共的特務活動─原始資料彙編之三》,台北:黎明文化,1983。
2. 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一冊 文化運動》,台北:創造,1989。
3. 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三冊 共產主義運動》,台北:創造,1989。
4. 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四冊 無政府主義運動 民族革命運動 農民運動》,台北:創造,1989。
5. 王乃信等 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五冊 勞工運動 右翼運動》,台北:創造,1989。
6. 許進發編輯,《戰後台灣政治案件:學生工作委員會案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2008。
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〇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8. 國家安全局編印,《歷年辦理匪案彙編 第一輯》,台北:國家安全局,1959-1961。
9. 國家安全局編印,《歷年辦理匪案彙編 第二輯》,台北:國家安全局,1959-1961。
10. 國家安全局編印,《歷年辦理匪案彙編 第三輯》,台北:國家安全局,1959-1961。

(三)、日記

1.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台北:印刻,2005。
2. 《葉盛吉日記》,收錄於〈葉盛吉文書〉,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藏。

(四)、口述資料

1. 呂芳上等訪問 丘慧君等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2. 呂芳上等訪問 丘慧君等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3. 呂芳上等訪問 丘慧君等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4. 賴澤涵計畫主持,吳文星採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 : 五〇~七〇年代文獻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二、 報紙
1. 《台灣新生報》。
2. 《人民導報》。
3. 《民報》。
4. 《自立晚報》。
5. 《公論報》。
6. 《中央日報》。
7. 《大明報》。
8. 《國聲報》。

三、 政府公報

1. 《司法專刊》。
2. 《國民政府公報》。
3. 《總統府公報》。

四、 研究報告
1. 台大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台大四六事件考察: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總結報告》,台北:台大,1997。

五、 專書
1. Geroge Kerr著 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1991。
2. Nancy Hsu Fleming著,蔡丁貴譯,《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解密》,台北:前衛,2009。
3. 包遵彭,《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在戰鬥中》,臺北:中華民國軍
人友總社出版:幼獅,1955。
4.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台北:幼獅,1952。
5.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2003。
6.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台北:五南,2006。
7. 李泰翰,《一九五○年台灣學生軍訓之研究》,台北:國史館,2011。
8. 谷正文口述 許俊榮、黃志明、公小穎整理,《白色恐怖秘密檔案》,台北:獨家,1995。
9. 巫永福,《巫永福回憶錄─我的風霜歲月》,台北:望春風文化,2003。
10.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 : 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11.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2002。
12. 陳明忠、陳敏鳳、郭承啓,《二二八的另一個角落》,台北:愛鄉,2007。
13.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台》,台北:前衛,1994。
14. 陳紹英,《一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手記》,台北:玉山,2005。
15. 陳正茂,《臺灣早期政黨史略(一九○○-一九六○)》,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16.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1995。
17. 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白色封印》,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18.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組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38年(1949)一至六月份》,新店:國史館,1990。
19. 曾永賢 口述,張炎憲、許瑞浩訪問,許瑞浩、王峙萍紀錄整理,《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紀錄》,新店:國史館,2009。
20.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1994。
21. 黃武忠,《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5。
22. 張深切,《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台北:文經社,1998。
23. 歐素瑛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 : 李媽兜案》,台北:國史館,2008。
24. 劉維開,《蔣介石與國共和戰(1945-1949)》,台北:台灣商務,2011。
25. 薛化元,《戰後台灣史閱覽》,台北:五南,2010年。
26. 薛月順編,《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上)》,台北:國史館,2005。
27.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自由時代,1989。
28. 謝金蓉,《蔡惠如和他的時代》,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29. 謝雪紅,《我的半生記,台魂淚》,台北:楊翠華,1997。
30. 顏世鴻,《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臺灣的荒謬年代》,台北:啟動文化,2012。
31. 藍博洲,《紅色客家人》,台中:晨星,2003。
32.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分)》,台中:晨星,2001。
33. 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台中 : 晨星,2000。
34.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35. 藍博洲,《二二八野百合》,台北:愛鄉,2007。
36.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1991。
37. 藍博洲,《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新北:印刻,2015。
38. 藍博洲,《高雄縣二二八暨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39. 藍博洲,《青春戰鬥曲─二二八之後的台北學運》,台北:愛鄉,2007。
40. 簡吉,《簡吉獄中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5。
41.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1993年。
42. 蘇新,《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43. 蘇瑞鏘,《白色恐怖在台灣─戰後台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稻鄉,2014。
44.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板橋:稻鄉,1998。


六、 單篇論文

1. 何義麟,〈《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臺灣史料研究》,10(台北,1997),頁25-43。
2. 何義麟,〈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與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169-206。
3. 何義麟,〈戰後初期台灣的國際新聞傳播與管制─以澀谷事件之報導為中心〉,《文史臺灣學報》,6(台北,2013),頁75-100。
4. 林正慧,〈1950年代左翼政治案件探討--以省工委會及臺盟相關案件為中心〉,《台灣文獻》,60:1(台北:2009),頁395-477。
5. 林文達,〈回憶「四‧六」〉,《台灣人與新中國》,台北:海峽學術,2005,頁300-310。
6. 林正慧,〈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台灣史研究》,21:3(台北,2014.9),頁1-64。
7. 林正慧,〈隱身的左翼武裝─二二八事件中的自治聯軍〉(軍事佔領下的台灣1945-1952研討會會議手冊,2015.10.3-10.4),頁65-105。
8. 林淑慧,〈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台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台灣國際研究季刊》,8:4(台北,2012),頁161-190。
9. 林傳凱,〈胎死的秘密革命組織:重讀1940s-50s「省工委」發展中的四項保密機制〉,會議論文,發表於「2011台灣社會學年會」,頁1-50。
10. 林傳凱,〈未曾兌現的島嶼戰爭(1948-1953)─戰後初期「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地下武裝組織的辨清與分類〉,《第二屆台灣近代戰爭研究會論文輯》(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頁364-418。
11. 柳書琴,〈臺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旅日作家〉,《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 (台北,2007),頁51-84。
12.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一)〉,《海峽評論》,103(台北,1999),頁51-53。
13.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二)〉,《海峽評論》,104(台北,1999),頁62-64。
14.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三)〉,《海峽評論》,105(台北,1999),頁61-64。
15.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四)〉,《海峽評論》,106(台北,1999),頁60-64。
16.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五)〉,《海峽評論》,107(台北,1999),頁62-64。
17. 許進發,〈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9,頁98-136。
18. 張寬敏,〈終戰初期的學生聯盟〉,《台灣文學評論》,3:3(台北,2003) 頁178-189。
19. 黃惠禎,〈戰後初期楊逵的社會運動及政治參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0),頁258-259。
20. 湯熙勇,〈公平對待與秩序維持之間:日本東京澀谷事件與台灣人的審判(1946-47)〉,《亞太研究論壇》,35(台北,2007),頁1-35。
21. 陳正茂,〈記光復初期中共在臺之地下組織:「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5(台北,2009),頁183-209。
22. 陳炳基,〈我參加了「一二二○」學生示威遊行─反對東京「澀谷事件」判決的抗議運動始末〉,《海峽評論》,109(台北,2000),頁61-62。
23. 陳翠蓮,〈大正民主與台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6(台北,2013),頁53-99。
24. 鄭洪溪,〈回憶台灣「四‧六」事件〉,《台灣人與新中國》,台北:海峽學術,2005,頁330-333
25. 劉明憲,〈恐懼的傷痕--民國40年代桃園縣之白色恐怖〉,《萬能學報》,31(桃園,2009),頁69-87。
26. 歐素瑛,〈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以李媽兜案為例〉,《臺灣史研究》,15:2 (台北:2008),頁135-172。
27. 歐素瑛,〈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12(台北:2011),頁17-41。
28. 薛化元、余佩真,〈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成員張金爵女士的三次口訪紀錄為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6(台北,2015.8),頁20-29。
29. 蘇慶軒,〈國民黨國家機器在臺灣的政治秩序起源:白色恐怖中對左翼勢力的整肅(1948~1954)〉,《政治科學論叢》,57(台北:2013),頁115-145。

七、 學位論文

1. 王漢威,〈戰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1946-1950)〉,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
3. 梁正杰,〈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相關政治案件之研究(1946-196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4. 張以牧,〈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討論(1952-195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5. 蔡西濱,〈中共地下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0)—以臺北市地區為研究中心〉,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2158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8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薛化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葉宗鑫zh_TW
dc.creator (作者) 葉宗鑫zh_TW
dc.date (日期) 201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2-Aug-2016 11:05:44 (UTC+8)-
dc.date.available 22-Aug-2016 11:05: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2-Aug-2016 11:05: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158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49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58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1946年4月中共在台組織─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首批幹部由中國來台發展,1947年8月成立學生工作委員會,直接受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領導,從事台灣的校園工作。學生工作委員會起初以台大、師院為主要工作範圍,隨著部分組織成員因畢業、逃亡等因素離開校園,1949年年中,學生工作委員會開始向外擴大發展。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灣的校園工作,除了學生工作委員會之外,各地的支部組織亦對於其負責區域範圍內的校園進行工作,然而各地支部組織與學生工作委員會並非同一系統,亦互不隸屬,但皆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之下。本文將探討學生工作委員會的組織狀況、工作情形,以及地方支部對於校園的工作狀況。
本文也將探討戰後國民黨政府對在台共產黨的整肅,以1949年年中為分界,探討前後在整肅力道上的差異。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發展的時間,雖歷經二二八事件,但沉寂一陣後,校園內活力逐漸復甦,也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校園發展的助力。然而1949年四六事件以後,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的控制加強,壓縮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校園與社會的發展空間,本文將以法令與法令實際運作間的差異,探討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整肅。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言 1
第二章、台灣左翼勢力的發展─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左翼勢力 11
第二節 戰後初期的左翼勢力 24
第三節 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 33
第三章、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校園的活動
第一節 戰後初期的學生運動 42
第二節 學生工作委員會 58
第三節 學生工作委員會系統外的地方性校園工作 84
第四章 、國民黨政府的校園控制
第一節 共產黨的合法性 (1946以後) 90
第二節 四六事件前國民黨政府的校園控制力 94
第三節 四六事件後:校園控制力的增強 100
第五章 、結論 111
徵引書目 114
zh_TW
dc.format.extent 45829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8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省工作委員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生工作委員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校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zh_TW
dc.title (題名) 戰後初期台灣省工委會學委會之研究(1946-1950)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Student Work Committee of CCP`s Taiwan Province Work Committee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1946~1950)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一)、檔案管理局藏相關檔案

1.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判決抄本─李水井等〉,識別號:YSJ_01_04_0005,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藏(葉盛吉文書)
2. 〈省外來台各級校學生入學處理辦法〉,檔號:A309000000E/0038/075.2/1, 檔案管理局藏,年代不詳。
3. 〈二二八事變各校參加暴動之學生懲戒標準〉,全宗名:《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10/0000327850003,檔案局藏,1947年4月。
4. 〈各地學潮迭起影響警安秩序案〉,全宗名:臺中市警察局,檔號:A376590200C/0035/194.4/1/1/021,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6月2日。
5. 據報奸偽中央政治局,鑒於台灣共黨自二二八暴動後內部系紛爭益烈,缺乏中心領導,故決於埔里山區設立台灣特區〉,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725/7/1/003,1947年6月12日。
6. 〈學潮持續擴大變質情報乙件 希飭屬嚴密注意隨報〉,檔號:A376590200C/0035/194.4/1/1/023,全宗名:臺中市警察局,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6月16日。
7. 〈對煽動叛亂之集會及宣傳得以限制,喻令各學校應特別注意,以維持安全秩序,如有正當集會亦應通知當地主管機關派員參加,藉資監視〉,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5/0000327970001,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8月29日。
8. 〈案由:為六二學潮所逮捕之奸偽份子依後方共產黨處置辦法檢同辦法希轉飭所屬警機關等妥為處置由〉,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0055/0005/01/005,1947年10月29日。
9. 〈查所謂六二學潮對本轄境併無影響故無是項被捕人犯飭屬嚴密奸逆份子潛伏活動外特電覆請按核〉,全宗名: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0055/0005/01/012,檔案管理局藏,1947年12月。
10. 〈據報稱共匪正策動全國各學校下學期一校一事運動,期使社會幾無安定之日,轉飭切實注意校內一切措施,務必慎重〉,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1, 檔案管理局藏,1948年3月25日。
11. 〈據報稱共匪正策動全國各學校下學期一校一事運動〉,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1/0000328000001,檔案管理局藏,1948年3月25日。
12. 〈上海市學生發動反美扶日運動,證諸有關情報,共匪實欲利用此新課題在民主旗幟掩護下,策動大規模學生運動〉,檔號:A310310000Q/0036/9999/2/1/004/0000328030001,檔案管理局藏,1948年6月16日。
13. 〈蔡孝乾訊問筆錄〉,檔號:0036/0410.9/44904440/2/006,全宗名:全宗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家檔案局藏,1950年8月29日。
14. 〈張伯哲等叛亂案〉,檔號:B3750347701/0039/3132081/81,全宗名:國防部軍法局,檔案管理局藏,1950年11月29日-1950年12月26日。
15. 《葉城松等叛亂案》,〈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書〉,全宗名:國防部軍法局,檔號:B3750347701/0044/3132398/398B3750347701/0044/3132398/398,檔案管理局藏,1955年4月19日-1960年1月12日。
16. 調查局編印,《台灣光復後之「台共」活動》,檔號:A803000000A/0036/340.25502/35/002,全宗名:國家安全局,檔案管理局藏,頁42-43,1977年3月。
17. 〈省工委台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等人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3/1111/23/051/0000050470004~9,檔案管理局藏。
18. 〈台南省立工學院楊俊隆等案〉,檔號:B3750187701/0040/1571/49803053/53/080/0000120290005,檔案管理局藏。

(二)、史料集彙編

1. 中共問題原始資料編輯委員會,《中共的特務活動─原始資料彙編之三》,台北:黎明文化,1983。
2. 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一冊 文化運動》,台北:創造,1989。
3. 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三冊 共產主義運動》,台北:創造,1989。
4. 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四冊 無政府主義運動 民族革命運動 農民運動》,台北:創造,1989。
5. 王乃信等 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 第五冊 勞工運動 右翼運動》,台北:創造,1989。
6. 許進發編輯,《戰後台灣政治案件:學生工作委員會案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2008。
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〇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8. 國家安全局編印,《歷年辦理匪案彙編 第一輯》,台北:國家安全局,1959-1961。
9. 國家安全局編印,《歷年辦理匪案彙編 第二輯》,台北:國家安全局,1959-1961。
10. 國家安全局編印,《歷年辦理匪案彙編 第三輯》,台北:國家安全局,1959-1961。

(三)、日記

1.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台北:印刻,2005。
2. 《葉盛吉日記》,收錄於〈葉盛吉文書〉,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藏。

(四)、口述資料

1. 呂芳上等訪問 丘慧君等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2. 呂芳上等訪問 丘慧君等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3. 呂芳上等訪問 丘慧君等紀錄,《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4. 賴澤涵計畫主持,吳文星採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 : 五〇~七〇年代文獻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二、 報紙
1. 《台灣新生報》。
2. 《人民導報》。
3. 《民報》。
4. 《自立晚報》。
5. 《公論報》。
6. 《中央日報》。
7. 《大明報》。
8. 《國聲報》。

三、 政府公報

1. 《司法專刊》。
2. 《國民政府公報》。
3. 《總統府公報》。

四、 研究報告
1. 台大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台大四六事件考察: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小組總結報告》,台北:台大,1997。

五、 專書
1. Geroge Kerr著 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1991。
2. Nancy Hsu Fleming著,蔡丁貴譯,《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解密》,台北:前衛,2009。
3. 包遵彭,《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在戰鬥中》,臺北:中華民國軍
人友總社出版:幼獅,1955。
4.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台北:幼獅,1952。
5.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2003。
6.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台北:五南,2006。
7. 李泰翰,《一九五○年台灣學生軍訓之研究》,台北:國史館,2011。
8. 谷正文口述 許俊榮、黃志明、公小穎整理,《白色恐怖秘密檔案》,台北:獨家,1995。
9. 巫永福,《巫永福回憶錄─我的風霜歲月》,台北:望春風文化,2003。
10.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 : 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11.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2002。
12. 陳明忠、陳敏鳳、郭承啓,《二二八的另一個角落》,台北:愛鄉,2007。
13.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台》,台北:前衛,1994。
14. 陳紹英,《一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手記》,台北:玉山,2005。
15. 陳正茂,《臺灣早期政黨史略(一九○○-一九六○)》,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16.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1995。
17. 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白色封印》,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18.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組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38年(1949)一至六月份》,新店:國史館,1990。
19. 曾永賢 口述,張炎憲、許瑞浩訪問,許瑞浩、王峙萍紀錄整理,《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紀錄》,新店:國史館,2009。
20.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1994。
21. 黃武忠,《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5。
22. 張深切,《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台北:文經社,1998。
23. 歐素瑛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 : 李媽兜案》,台北:國史館,2008。
24. 劉維開,《蔣介石與國共和戰(1945-1949)》,台北:台灣商務,2011。
25. 薛化元,《戰後台灣史閱覽》,台北:五南,2010年。
26. 薛月順編,《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上)》,台北:國史館,2005。
27.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自由時代,1989。
28. 謝金蓉,《蔡惠如和他的時代》,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29. 謝雪紅,《我的半生記,台魂淚》,台北:楊翠華,1997。
30. 顏世鴻,《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臺灣的荒謬年代》,台北:啟動文化,2012。
31. 藍博洲,《紅色客家人》,台中:晨星,2003。
32.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分)》,台中:晨星,2001。
33. 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台中 : 晨星,2000。
34.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35. 藍博洲,《二二八野百合》,台北:愛鄉,2007。
36.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1991。
37. 藍博洲,《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新北:印刻,2015。
38. 藍博洲,《高雄縣二二八暨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39. 藍博洲,《青春戰鬥曲─二二八之後的台北學運》,台北:愛鄉,2007。
40. 簡吉,《簡吉獄中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5。
41.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1993年。
42. 蘇新,《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43. 蘇瑞鏘,《白色恐怖在台灣─戰後台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稻鄉,2014。
44.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板橋:稻鄉,1998。


六、 單篇論文

1. 何義麟,〈《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臺灣史料研究》,10(台北,1997),頁25-43。
2. 何義麟,〈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與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169-206。
3. 何義麟,〈戰後初期台灣的國際新聞傳播與管制─以澀谷事件之報導為中心〉,《文史臺灣學報》,6(台北,2013),頁75-100。
4. 林正慧,〈1950年代左翼政治案件探討--以省工委會及臺盟相關案件為中心〉,《台灣文獻》,60:1(台北:2009),頁395-477。
5. 林文達,〈回憶「四‧六」〉,《台灣人與新中國》,台北:海峽學術,2005,頁300-310。
6. 林正慧,〈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台灣史研究》,21:3(台北,2014.9),頁1-64。
7. 林正慧,〈隱身的左翼武裝─二二八事件中的自治聯軍〉(軍事佔領下的台灣1945-1952研討會會議手冊,2015.10.3-10.4),頁65-105。
8. 林淑慧,〈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台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台灣國際研究季刊》,8:4(台北,2012),頁161-190。
9. 林傳凱,〈胎死的秘密革命組織:重讀1940s-50s「省工委」發展中的四項保密機制〉,會議論文,發表於「2011台灣社會學年會」,頁1-50。
10. 林傳凱,〈未曾兌現的島嶼戰爭(1948-1953)─戰後初期「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在台地下武裝組織的辨清與分類〉,《第二屆台灣近代戰爭研究會論文輯》(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頁364-418。
11. 柳書琴,〈臺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旅日作家〉,《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 (台北,2007),頁51-84。
12.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一)〉,《海峽評論》,103(台北,1999),頁51-53。
13.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二)〉,《海峽評論》,104(台北,1999),頁62-64。
14.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三)〉,《海峽評論》,105(台北,1999),頁61-64。
15.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四)〉,《海峽評論》,106(台北,1999),頁60-64。
16. 郭譽孚,〈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五)〉,《海峽評論》,107(台北,1999),頁62-64。
17. 許進發,〈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9,頁98-136。
18. 張寬敏,〈終戰初期的學生聯盟〉,《台灣文學評論》,3:3(台北,2003) 頁178-189。
19. 黃惠禎,〈戰後初期楊逵的社會運動及政治參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10),頁258-259。
20. 湯熙勇,〈公平對待與秩序維持之間:日本東京澀谷事件與台灣人的審判(1946-47)〉,《亞太研究論壇》,35(台北,2007),頁1-35。
21. 陳正茂,〈記光復初期中共在臺之地下組織:「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5(台北,2009),頁183-209。
22. 陳炳基,〈我參加了「一二二○」學生示威遊行─反對東京「澀谷事件」判決的抗議運動始末〉,《海峽評論》,109(台北,2000),頁61-62。
23. 陳翠蓮,〈大正民主與台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6(台北,2013),頁53-99。
24. 鄭洪溪,〈回憶台灣「四‧六」事件〉,《台灣人與新中國》,台北:海峽學術,2005,頁330-333
25. 劉明憲,〈恐懼的傷痕--民國40年代桃園縣之白色恐怖〉,《萬能學報》,31(桃園,2009),頁69-87。
26. 歐素瑛,〈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以李媽兜案為例〉,《臺灣史研究》,15:2 (台北:2008),頁135-172。
27. 歐素瑛,〈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12(台北:2011),頁17-41。
28. 薛化元、余佩真,〈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成員張金爵女士的三次口訪紀錄為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6(台北,2015.8),頁20-29。
29. 蘇慶軒,〈國民黨國家機器在臺灣的政治秩序起源:白色恐怖中對左翼勢力的整肅(1948~1954)〉,《政治科學論叢》,57(台北:2013),頁115-145。

七、 學位論文

1. 王漢威,〈戰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1946-1950)〉,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 陳曉慧,〈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
3. 梁正杰,〈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相關政治案件之研究(1946-196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4. 張以牧,〈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討論(1952-195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5. 蔡西濱,〈中共地下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0)—以臺北市地區為研究中心〉,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