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論章定股東會權限範圍
Allocation of Power between Shareholder’s Meeting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作者 黃柏嘉 貢獻者 林國全
黃柏嘉關鍵詞 公司治理
股東會權限
企業所有與經營分離原則
法定股東會決議事項
章定股東會決議事項
業務執行事項
非業務執行事項
股東會決議
董事持股數
經理人委任及報酬
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
公開發行制度。
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2-Aug-2016 11:08:32 (UTC+8) 摘要 民國90年公司法修正第202條之前,即有謂股東會為萬能機關,在民國90年修正公司法第202條規定後,將公司業務之執行,除本法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交由董事會決議行之。此修正所帶來的最大意義在於股東會不再是萬能機關,而明確劃分股東會和董事會之間的權限。然而是否能那樣的「明確」,則未能無疑?首先,公司法如此修正後,可否說在現行公司法下,股份有限公司之機關權能已傾向董事會優位?再者,即便公司法已修正第202條之規定,董事會與股東會之間仍有權限衝突之可能。亦即除法定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由董事會決議行之,簡單來說,股東會仍可透過修改章程的方式,來侷限董事會權能,進而擴大自身可決議之範圍,股東會此一「擴權」方式,有無必要加以限制?其範圍應如何加以限制? 而在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衝突時,所謂「企業所有與經營分離原則」,能否扮演指導的原則,為董事會帶來更高的權力依據,抑或應尊重企業自治精神。本文並就董事持股數、經理人委任及報酬、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公開發行制度等議題與章定股東會權限範圍衝突,提出看法及依據。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03年10月。2.王泰銓,公司法爭議問題,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2月。3.王泰銓著、王志誠修訂,公司法新論,三民書局,2009年7月。4.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2年7月。5.末永敏和著,金洪玉譯,現代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9月。6.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企業與金融法制-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 文集,元照出版,2009年1月。7.施啟揚,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5年6月。8.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2004年8月。9.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2004年5月。10.張龍文,股份有限公司法實務研究,漢林出版,1977年3月。11.梁宇賢,公司法實例解說,作者自版,1996年1月。12.梁宇賢,公司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3月。13.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學林出版,2002年3月。14.陳彥良,公司治理法制-公司內部機關組織職權論,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出版,2007年1月。15.曾宛如,公司之經營者、股東與債權人,元照出版,2008年12月。16.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元照出版,2007年10月。17.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二),元照出版,2008年1月。18.楊建華,公司法要論,作者自版,1980年5月。19.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2009年9月。20.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總經銷,2007年2月。21.劉渝生等合著,公司法修正議題論文集,神州圖書出版,2002年3月。22.劉興善,商法專論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2年8月。23.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5年8月。賴英照,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1990年3月)。24.賴源河,公司法問題研究(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2年6月。25.賴源河主編,商事法實例問題分析,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12月。26.賴源河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財經法制新時代-賴源河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08年10月。27.賴源河等合著(余雪明執筆部分),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1月。二、期刊文章(含研究計畫)(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方嘉麟,經營權爭奪戰中股東召集權設計兼論監察人角色-以元大復華併購案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08期,2009年4月。2.王文宇,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58期,2007年8月。3.王志誠,股東之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4.王文宇,股東會與董事會共享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44期,2006年6月。5.王志誠,股東會之權限及議事原理,月旦法學教室第27期,2005年1月。6.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2006年8月。7.朱德芳,論公司法下董事會發行新股之權限與責任-以公司法第一五六條第五項股份交換制度為核心,兼論股東優先認股權之存廢,政大法學論叢第115期。8.朱德芳,論公開發行公司之資本結構重組與公司治理:以形式減資與私募增資為核心,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7卷2期,2008年6月。9.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經營權功能之強化與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2006年1月。10.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11.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2005年9月。12.林國全,公司經理人之概念,臺灣本土法學雜誌48期,2003年7月。13.林國全,章定股東會決議事項,月旦法學教室第56期,2007年6月。14.林國全,訴請撤銷程序瑕疵之股東會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2001年12月。15.林國全,董事會違法拒絕股東提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16.林國全,股東會決議定足數與多數決之計算,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5期,2004年12月。17.林國全,撤銷公開發行,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18.林國全,監察人不足額選任,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2001年4月。19.林國全,公司法上之「發行」,月旦法學教室,第5期,2003年3月。20.林國全,章定董事資格,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2010年12月。21.邵慶平,股東會與董事會的權限分配-對董事報酬決定權的觀察與分析,興大法學第1期,2007年5月。22.邵慶平,股東會權限與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年1月。23.邵慶平,論股份有限公司(法制)中所有與經營的合一與分離,月旦法學教室第34期,2005年8月。24.邵慶平,論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分配-近年來公司法修正之反思,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3期,2006年4月。25.洪秀芬,股東會股份數及表決權數之計算,月旦法學教室第42期,2006年4月。26.洪秀芬,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之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31期,2005年5月。27.洪秀芬,董事會獨立經營權限及董事注意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94期,2006年12月。28.梁宇賢,股份有限公司機關之內部治理-以機關間組織體制之管控為主題,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29.曾宛如,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30.曾宛如,讓與全部或主要營業或財產之探討,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五卷第一期。 31.曾宛如,公司經理人之功能及權責,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六卷第四期,2007年12月。32.廖大穎,論股東行使表決權迴避之法理-兼評臺北地院91年訴字第3521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33.黃銘傑,我國公司法制關於敵意併購與防禦措施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129期, 2006年2月。34.劉連煜,公司社會責任理論與股東提案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2007年4月。35.劉連煜,經理人之認定與經理人之職權,月旦法學教室,第44期。36.劉連煜,強制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持股規定之檢討,余雪明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證券交易之民刑事責任。37.劉渝生,從德國立法例觀察我國公司法有關股東會決議之效力規定-38.謝易宏,股東會與公司治理,法學講座第31期,2005年1月。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王泰升,從所有與經營分離-論公開發行公司法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2.林怡秀,從公司治理與代理理論-論股東提案權制度,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3.吳俊源,從公司治理之觀點探討股東提案權制度,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4.胡浩叡,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機關之研究-以權限分配與公司治理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姚水文,股東平等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2006年6月。6.徐肇鴻,從法律經濟分析論公司目的與受託義務之法律規範,中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7.許朕翔,論股東會決議之效力-以決議瑕疵類型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5月。8.蔡昌憲,公司法上強行規定與任意規定間之權衡-以累積投票制、閉鎖公司制及新股認購權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9.劉靜怡,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劃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0.鄭諭麗,公司治理與權限分配秩序之思考-以變更章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8月。11.簡欣怡,公司經理人之職權範圍-兼論與董事會之權責劃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7年6月。貳、日文文獻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大隅健一郎,会社法の諸問題,有信堂高文社,1983年9月。2.加美和照,新訂会社法,勁草書房,2005年2月。3.加藤良三,学説・判例による株式会社法〈1〉,中央経済社,1984年4月。4.末永敏和,株主総会の法理論,日本評論社,1991年12月。5.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有限会社法,有斐閣,2004年2月。6.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法,有斐閣,2008年10月。7.岸田雅雄,ゼミナール会社法入門,日本経済新聞社,2006年2月。8.河本一郎,現代会社法,商事法務,2004年5月。9.弥永眞生,リ-ガルマインド会社法,有斐閣,2006年3月。10.弥永眞生,最新重要判例200商法,弘文堂,2004年5月。11.信山社編集,会社法の現代化:要綱試案と補足說明,信山社,2004年4月。12.相澤哲,一問一答 新・会社法,商事法務,2005年7月。13.神田秀樹,会社法,弘文堂,2008年10月。14.酒巻俊雄、尾崎安央,会社法重要判例解説,成文堂,2004年9月。15.龍田節,会社法,有斐閣,2005年4月。二、期刊文章(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落合誠一,株主総会,ジュリストNo.1295,2005年8月。2.黒沼悦郎,株式会社の業務執行機関,ジュリストNo.1295,2005年8月。叁、英文文獻(字母順序)一、專書(依作者字母順序)1.Adolf A. Berle &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1932)。2.Brian R. Cheffins, Company Law: Theory,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1997).3.Jesse H. Choper, John C. Coffee, Jr. and Ronald J. Gilso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ions, Aspen Publishers, Inc.(2000).4.Melvin A. Esisenber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poration – A Legal Analysis,(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6).5.Paul L. Davies, 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6th 1997).6.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4Economica (1937). 7.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 4th, 1996, West.8.Reinier KraaKman, Henry Hansmann et al., The Anatomy of Corporat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9.Stephen M. Bainbridge,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s , Foundation Press(2002).二、期刊文章(依作者字母順序)1.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1989).2.Hetherington, “Fact and legal theory :shareholder, Manager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1 Stan. L. Rev.(1969).3.Lawrence A. Hamermesh, Corporate Democracy and Stockholder-Adopted By-Laws: Taking Back the Streets?73.Tul. L. Rev. (1998).4.Michael Jensen & William Meck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3J. Fin (1976).5.Oliver Hart, An Economist’s view of Fiduciary duty, 43 U. Toronto L.J. (1993)6.Roosevelt v. E.I. Du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958 F2d 416(D.C. Cir. (1992).7.Ronald J. Gilson, Unocal Fifteen years Later(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26 Del. J. GiCorp. L. (2001).8.William T. Allen, Contract and Communities in Corporation Law, 50 Wash. &Lee. L. Rev. (1993).;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 1416, 1418(1989)9.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v. Shareholder Primacy in the Convergence Debate, 16 Transnat’l Law. (20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94651024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65102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國全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柏嘉 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柏嘉 zh_TW dc.date (日期) 2011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2-Aug-2016 11:08:32 (UTC+8) - dc.date.available 22-Aug-2016 11:08:3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2-Aug-2016 11:08:32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4651024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50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651024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民國90年公司法修正第202條之前,即有謂股東會為萬能機關,在民國90年修正公司法第202條規定後,將公司業務之執行,除本法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交由董事會決議行之。此修正所帶來的最大意義在於股東會不再是萬能機關,而明確劃分股東會和董事會之間的權限。然而是否能那樣的「明確」,則未能無疑?首先,公司法如此修正後,可否說在現行公司法下,股份有限公司之機關權能已傾向董事會優位?再者,即便公司法已修正第202條之規定,董事會與股東會之間仍有權限衝突之可能。亦即除法定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由董事會決議行之,簡單來說,股東會仍可透過修改章程的方式,來侷限董事會權能,進而擴大自身可決議之範圍,股東會此一「擴權」方式,有無必要加以限制?其範圍應如何加以限制? 而在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衝突時,所謂「企業所有與經營分離原則」,能否扮演指導的原則,為董事會帶來更高的權力依據,抑或應尊重企業自治精神。本文並就董事持股數、經理人委任及報酬、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公開發行制度等議題與章定股東會權限範圍衝突,提出看法及依據。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9第一節:研究動機及目的 9第一項:研究動機 9第二項:研究目的 10第二節:研究範圍及方法 11第二章:公開發行公司所有與經營分離概念 13第一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與所有分離 14第一項:股份有限公司之所有者 15第二項:股份有限公司之經營者 18第二節:現行公司法制規定脈絡 23第一項:形式面 23第一款:董事資格不以持有公司股份為必要 23第二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解任規定 24第三款:釋字第638號帶來影響 25第二項:實質面 28第一款:民國90年前之公司法沿革 28第二款:現行公司法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業務決策、執行 權。 30第三款:股東提案權制度初探 33第三節:臺灣公開發行公司之現況 35第一項:公司法第27條對於企業所有與經營之影響 35第二項:臺灣50成分股的觀察 36第一款:股東人數 36第二款:董事持股比例 36第三款:經理人之持股 37第三章:外國立法例下之董事會與股東會的權限劃分 38第一節:美國法制與理論探討 39第一項:董事會權限 39第一款:德拉瓦州公司法(General Corporation Law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39第二款:模範商業公司法(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41第二項:股東會重要權能 42第一款:選任、解任董事權 43第二款:章程、細則修改權 43第三款:重要事項否准權 43第三項:以辦事細則限制董事會權限---Fleming 案思考 45第一款:Fleming案發展 45第二款:以德拉瓦州公司法角度評析Fleming案 46第四項:股東提案權的發展 49第一款:美國法制介紹 49第一目:程序要件 49第二目:實質要件 50第二款:美國股東提案權議題討論 52第三款:我國公司法引進及運用情形 54第一目:公司法第172條之1規定 54第二目:復華金控案例 57第五項:美國法制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觀察 60第二節:日本法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 61第一項 日本股東會權限之法制變遷 61第一款、前言 61第二款、日本股份有限公司之業務執行權限分配 61第四章:公司治理與章定股東權 67第一節:公司治理的基本觀念 67第一項:公司治理之意義 67第二項:公司治理機制設計 68第三項:OECD公司治理原則 70第一款:1999年公司治理原則 70第二款:2004年OECD公司治理原則 70第二節:公司章程之法律定位 73第一項:公司章程之性質與效力 73第一款:公司章程之性質 73第二款:公司章程效力 74第二項:公司章程之功能 77第三項:公司法與公司章程關係 77第一款:公司法具標準化契約性質 77第二款:公司法強行規定之立論基礎 78第三款:公司法強行與任意規定之初探(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80第一目:股份有限公司本質 80第二目:機關架構 82第三目:程序規則 84第四款:公司內部機關權限分配 87第三節:權限分配對於公司治理之重要性 96第五章:章定股東會權限與董事會權限衝突與調和 97第一節:章定董事持股數 97第一項:外國立法例 97第一款:美國立法例 97第一目:德拉瓦州公司法 97第二目:美國模範公司法 98第二款:英國法(Companies Act 2006) 99第三款:日本法(会社法平成一七年) 101第二項:現行公司法規定及解釋適用 102第三項:公司以章程規定董事持股數之動機 103第一款:降低代理成本 103第二款:經營權穩固考量 103第四項:小結 104第二節:章定股東權與經理人委任、解任及報酬 108第一項:經理人認定 109第一款:經理人之意義及修法沿革 109第二款:公司經理人之選任、解任及報酬 110第一目:公司經理人之選任及解任 110第二目:公司經理人報酬決定 111第三款:形式認定與實質認定 111第一目:修法前以經理人「職稱」作為認定標準 111第二目:形式認定-以董事會選任或登記程序作為認定標準 113第三目:實質認定標準 114第四款:證券交易法之經理人認定 116第二項:經理人職權範圍 117第一款:有民法商號經理人固有權限之依據 118第一目:民法對於公司法具有補充關係 118第二目:商事代理權之發展脈絡及外國立法例 119第三目:學者對於經理人無民法固有權限的質疑: 121第二款:公司經理人並無民法商號經理人固有權限之理由 124第一目:公司與商號構造體制不同 124第二目:公司法第31條第2項之明文 125第三目:交易相對人查證義務 125第三款:公司權益與交易安全之調和 125第三項:章定股東會權限與經理人委任、解任及報酬 128第一款:章定股東權與經理人選任、解任及報酬之關連 128第二款:章定經理人資格限制 129第一目:公司經理人法定資格 129第二目:章定公司經理人資格允許性 130第三款:章定經理人報酬 131第四款:章定總經理之地位 132第三節: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 133第一項:力晶與旺宏經營權爭奪戰 133第一款:發展經過 133第二款:爭訟過程 133第一目:原告主張 135第二目:被告抗辯 136第三目:本案司法實務見解(臺灣新竹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403號民事判決) 136第三款:案件簡析 137第二項:章程排除特定股東表決權之適法性 137第一款:股東平等原則 137第一目:股東平等原則之意義 137第二目:表決權平等原則之意義及調整 138第二款:公司法第178條規定與章定限制股東表決權行使關係 142第一目:公司法第178條之立法意旨 142第二目:公司法第178條之解釋適用 142第三款:小結: 145第三項:董事會業務執行權限與章定股東權 147第一款:外國立法例 147第一目:美國法制 147第二目:英國法制 149第三目:日本法(会社法平成一七年) 150第二款:我國現行法制解釋適用 153第三款:小結 154第四項:力晶公司與旺宏公司經營權爭奪案件簡析 155第四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股票)發行與章定股東權限 156第一項:公開發行制度 156第一款:公司法公開發行之修法沿革 157第一目:強制公開發行制度 157第二目:90年公司法修正為任意公開發行 158第三目:力霸掏空弊案對本規定之影響 159第二款:現行公司法第156條第3項解釋適用 160第一目:公開發行之意義 160第二目:公開發行程序之公司內部決定機關 160第三款:公開發行程序與公司章程規範界限 161第四款:立法論 162第二項:股份交換與章定股東權權限範圍 162第一款:股份交換 163第一目:股份交換之意義 163第二目:公司實施股份交換之型態 164第三目:股份交換之決定機關 166第二款:章定股份交換條款之適法性 167第三款:立法論 168第六章:結論 170參考文獻 174 zh_TW dc.format.extent 1685744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651024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司治理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股東會權限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所有與經營分離原則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定股東會決議事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章定股東會決議事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業務執行事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業務執行事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股東會決議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董事持股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理人委任及報酬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章定特定對象交易條款容許性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開發行制度。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 zh_TW dc.title (題名)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論章定股東會權限範圍 zh_TW dc.title (題名) Allocation of Power between Shareholder’s Meeting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2003年10月。2.王泰銓,公司法爭議問題,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2月。3.王泰銓著、王志誠修訂,公司法新論,三民書局,2009年7月。4.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2年7月。5.末永敏和著,金洪玉譯,現代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9月。6.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企業與金融法制-余雪明大法官榮退論 文集,元照出版,2009年1月。7.施啟揚,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5年6月。8.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2004年8月。9.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2004年5月。10.張龍文,股份有限公司法實務研究,漢林出版,1977年3月。11.梁宇賢,公司法實例解說,作者自版,1996年1月。12.梁宇賢,公司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3月。13.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學林出版,2002年3月。14.陳彥良,公司治理法制-公司內部機關組織職權論,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出版,2007年1月。15.曾宛如,公司之經營者、股東與債權人,元照出版,2008年12月。16.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元照出版,2007年10月。17.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二),元照出版,2008年1月。18.楊建華,公司法要論,作者自版,1980年5月。19.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2009年9月。20.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總經銷,2007年2月。21.劉渝生等合著,公司法修正議題論文集,神州圖書出版,2002年3月。22.劉興善,商法專論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2年8月。23.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5年8月。賴英照,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1990年3月)。24.賴源河,公司法問題研究(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2年6月。25.賴源河主編,商事法實例問題分析,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12月。26.賴源河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財經法制新時代-賴源河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08年10月。27.賴源河等合著(余雪明執筆部分),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1月。二、期刊文章(含研究計畫)(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方嘉麟,經營權爭奪戰中股東召集權設計兼論監察人角色-以元大復華併購案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08期,2009年4月。2.王文宇,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58期,2007年8月。3.王志誠,股東之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4.王文宇,股東會與董事會共享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44期,2006年6月。5.王志誠,股東會之權限及議事原理,月旦法學教室第27期,2005年1月。6.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2006年8月。7.朱德芳,論公司法下董事會發行新股之權限與責任-以公司法第一五六條第五項股份交換制度為核心,兼論股東優先認股權之存廢,政大法學論叢第115期。8.朱德芳,論公開發行公司之資本結構重組與公司治理:以形式減資與私募增資為核心,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7卷2期,2008年6月。9.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經營權功能之強化與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2006年1月。10.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11.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24期,2005年9月。12.林國全,公司經理人之概念,臺灣本土法學雜誌48期,2003年7月。13.林國全,章定股東會決議事項,月旦法學教室第56期,2007年6月。14.林國全,訴請撤銷程序瑕疵之股東會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2001年12月。15.林國全,董事會違法拒絕股東提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16.林國全,股東會決議定足數與多數決之計算,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5期,2004年12月。17.林國全,撤銷公開發行,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18.林國全,監察人不足額選任,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2001年4月。19.林國全,公司法上之「發行」,月旦法學教室,第5期,2003年3月。20.林國全,章定董事資格,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2010年12月。21.邵慶平,股東會與董事會的權限分配-對董事報酬決定權的觀察與分析,興大法學第1期,2007年5月。22.邵慶平,股東會權限與股東提案權,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年1月。23.邵慶平,論股份有限公司(法制)中所有與經營的合一與分離,月旦法學教室第34期,2005年8月。24.邵慶平,論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分配-近年來公司法修正之反思,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3期,2006年4月。25.洪秀芬,股東會股份數及表決權數之計算,月旦法學教室第42期,2006年4月。26.洪秀芬,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之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31期,2005年5月。27.洪秀芬,董事會獨立經營權限及董事注意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94期,2006年12月。28.梁宇賢,股份有限公司機關之內部治理-以機關間組織體制之管控為主題,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29.曾宛如,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30.曾宛如,讓與全部或主要營業或財產之探討,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五卷第一期。 31.曾宛如,公司經理人之功能及權責,台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六卷第四期,2007年12月。32.廖大穎,論股東行使表決權迴避之法理-兼評臺北地院91年訴字第3521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33.黃銘傑,我國公司法制關於敵意併購與防禦措施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129期, 2006年2月。34.劉連煜,公司社會責任理論與股東提案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2007年4月。35.劉連煜,經理人之認定與經理人之職權,月旦法學教室,第44期。36.劉連煜,強制公開發行公司董事、監察人持股規定之檢討,余雪明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證券交易之民刑事責任。37.劉渝生,從德國立法例觀察我國公司法有關股東會決議之效力規定-38.謝易宏,股東會與公司治理,法學講座第31期,2005年1月。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王泰升,從所有與經營分離-論公開發行公司法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6月。2.林怡秀,從公司治理與代理理論-論股東提案權制度,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3.吳俊源,從公司治理之觀點探討股東提案權制度,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4.胡浩叡,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機關之研究-以權限分配與公司治理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姚水文,股東平等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2006年6月。6.徐肇鴻,從法律經濟分析論公司目的與受託義務之法律規範,中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7.許朕翔,論股東會決議之效力-以決議瑕疵類型之探討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5月。8.蔡昌憲,公司法上強行規定與任意規定間之權衡-以累積投票制、閉鎖公司制及新股認購權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9.劉靜怡,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劃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0.鄭諭麗,公司治理與權限分配秩序之思考-以變更章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8月。11.簡欣怡,公司經理人之職權範圍-兼論與董事會之權責劃分,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7年6月。貳、日文文獻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大隅健一郎,会社法の諸問題,有信堂高文社,1983年9月。2.加美和照,新訂会社法,勁草書房,2005年2月。3.加藤良三,学説・判例による株式会社法〈1〉,中央経済社,1984年4月。4.末永敏和,株主総会の法理論,日本評論社,1991年12月。5.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有限会社法,有斐閣,2004年2月。6.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法,有斐閣,2008年10月。7.岸田雅雄,ゼミナール会社法入門,日本経済新聞社,2006年2月。8.河本一郎,現代会社法,商事法務,2004年5月。9.弥永眞生,リ-ガルマインド会社法,有斐閣,2006年3月。10.弥永眞生,最新重要判例200商法,弘文堂,2004年5月。11.信山社編集,会社法の現代化:要綱試案と補足說明,信山社,2004年4月。12.相澤哲,一問一答 新・会社法,商事法務,2005年7月。13.神田秀樹,会社法,弘文堂,2008年10月。14.酒巻俊雄、尾崎安央,会社法重要判例解説,成文堂,2004年9月。15.龍田節,会社法,有斐閣,2005年4月。二、期刊文章(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1.落合誠一,株主総会,ジュリストNo.1295,2005年8月。2.黒沼悦郎,株式会社の業務執行機関,ジュリストNo.1295,2005年8月。叁、英文文獻(字母順序)一、專書(依作者字母順序)1.Adolf A. Berle &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1932)。2.Brian R. Cheffins, Company Law: Theory,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1997).3.Jesse H. Choper, John C. Coffee, Jr. and Ronald J. Gilso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ions, Aspen Publishers, Inc.(2000).4.Melvin A. Esisenber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poration – A Legal Analysis,(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6).5.Paul L. Davies, 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6th 1997).6.R.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4Economica (1937). 7.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 4th, 1996, West.8.Reinier KraaKman, Henry Hansmann et al., The Anatomy of Corporat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9.Stephen M. Bainbridge,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s , Foundation Press(2002).二、期刊文章(依作者字母順序)1.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1989).2.Hetherington, “Fact and legal theory :shareholder, Manager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1 Stan. L. Rev.(1969).3.Lawrence A. Hamermesh, Corporate Democracy and Stockholder-Adopted By-Laws: Taking Back the Streets?73.Tul. L. Rev. (1998).4.Michael Jensen & William Meck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3J. Fin (1976).5.Oliver Hart, An Economist’s view of Fiduciary duty, 43 U. Toronto L.J. (1993)6.Roosevelt v. E.I. Du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958 F2d 416(D.C. Cir. (1992).7.Ronald J. Gilson, Unocal Fifteen years Later(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26 Del. J. GiCorp. L. (2001).8.William T. Allen, Contract and Communities in Corporation Law, 50 Wash. &Lee. L. Rev. (1993).;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 1416, 1418(1989)9.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v. Shareholder Primacy in the Convergence Debate, 16 Transnat’l Law. (200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