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韓國真人實境節目《超人回來了》之 台灣閱聽人解讀分析
The Audience Analysis of Korean Reality Variety Show “The Return of Superman” in Taiwan
作者 黃閔慧
貢獻者 黃葳威
黃閔慧
關鍵詞 實境綜藝節目
親子生活
閱聽人
網路收看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Sep-2016 23:36:02 (UTC+8)
摘要  《超人回來了》為韓國KBS2電視台播出的實境親子生活節目,明星爸爸獨力照顧小孩48小時,以真人實境拍攝手法,呈現日常親子生活,節目呈現了日常生活的「細節」和「意外事件」,貼近閱聽人日常生活經驗。

閱聽人普遍都認知,媒體內容本來便不完全等同於真實,但皆相信節目內容確實有一定真實性,唯相信的面向、相信的程度可能因人而異。閱聽人觀看《超人回來了》,投射自我真實感情,產生了替代式的想像情境,試圖從中刻畫出美好的家庭生活,其中明顯的是對於育兒生活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

  《超人回來了》主要為一跨國節目,閱聽人需透過網路收看,閱聽人收視個人化,在不同情境下,會選擇使用不同的媒介進行收視,有多螢使用的行為。閱聽人擁有選擇觀看方式的自主能力,過程皆與生活及偏好緊密相關。

  最後,超人閱聽人的網路行為中發現,超人迷善用網路並了解利用不同平台的特性搜尋、豐富文本、延伸分享,最後透過網路連結起喜歡節目的同好,找到共鳴。
參考文獻 王維玲(2010)。《實境選秀節目的夢想建構—以[超級星光大道]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宜燕(2010)。《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王駿杰(2012)。《「犀利人妻」之接收分析-以台灣大學生閱聽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古雲秀(2011)。《外籍家務工作者的媒體再現──社會空間、廣告文本與閱聽
人解讀中的意涵》,世新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李婉鈴(2014)。《何謂「理想情人」?男性閱聽人對《我可能不會愛你》之接收分析與網路參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英(2006)。《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
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韋葳(2015)。《全球電視、科技與觀眾接收:年輕世代的多國電視劇收視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 -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茹婷(2014)。《韓流在台灣:從實境/真人秀《Running Man》探討閱聽人的「迷」身份實踐》。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陳韻竹(2015)。《現場閱聽人參與類型談話性節目之接收分析:韓國強心臟節目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雅婷(2008)。《探討閱聽人對韓劇《我叫金三順》的解讀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 65: 18-30。

陳正國譯(1993)。Josh, Fiske 著。《瞭解庶民文化》。台北市:萬象。

陳芸芸譯(2000)。Nicholas Abercrombi 著。《電視與社會》。台北市:韋伯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馮建三譯(1995)。David, Morley 著。《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市:遠流。

謝豫琦(2005)。《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策略-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的台灣閱聽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
新聞學研究,94:1-6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Alasuutari, P. (1999).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New York,
NY: Sage.

Andrejevic, M. (2006). Watching television without pity: the productivity of online fans, New Media & Television 9(1): 24-46.

Barker, D. (1988). It is been real: Forms of television representatio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5(1), 42-56.

Cesar, P., Bulterman, D. C. A., & Jansen A. J. (2008). Usages of the secondary screen in
an interactive television environment: Control, enrich, share, and transfer
television content. Changing Television Environments, 168-177.

Corner, J. (2002). Performing the real: Documentary diversions.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5-269.

Dovey, J. (2002). Reality TV. In G. Creeber(Eds.), The television genre book (pp.134-137).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89). Moments of television: Neither the text nor the audience. In E. Seiter, H. Borchers, G. Kreutzner & E. M. Warth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pp.30-49).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Friedman, J. (2002). “Introduction” in Friedman, James (eds). Reality Square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19-137.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28-139). London: Hutchinson.

Hill, A. & Palmer G. (2002). Big Brother.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1-254.

Holmes, S. (2004). But this time you choose! Approaching the ‘interactive’
audience in reality T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2): 213-231.

Hill, A.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Harrington, C. L., & Bielby, D. D. (2005). Global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Implications
of TV ``Traveling`` for Viewers, Fans, and Text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7), 902-920.

Hall, A. (2006). Viewers’ perceptions of reality program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4(2), 191-211.

Hill, A. (2007). Restyling factual TV: Audience and news, documentary and reality
genre. New York: Routledge.

Jones, J. (2003). Show your real face. New Media and Society, 5(3): 400-421.

Jenkins, H. (2006). Spoiling survivor: the anatomy of a knowledge community,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 NYU Press, pp.25-58.

Kilborn, R. (2003). Staging the real: Factual TV programming in the age of Big
Broth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ompare, D. (2004). “‘Extraordinarily Ordinary”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7-116.

Lewis, J. (2004). The meaning of real life.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288-302).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abi, Robin L., Biely Erica N., Morgan, Sara J., Stitt, & Carmen R. (2003).
Reality-based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Its Appeal. Media
Psychology, 5(4): 303-330.

Nabi, R. L., Stitt, C. R., Halford, J., & Finnerty, K. L. (2006).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he enjoyment of reality-based and fictional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 elaboration of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s. Media
Psychology, 8(4), 421-447.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HaperPerennial.

Siapera, E. (2004). From couch potato to cybernauts? The expanding notion of the audience on TV channels’websites. New Media Socioty, 6(2), 155-172.

Tse, Y. K. (2014). Television’s changing role in social togetherness in the personalized online consumption of foreign TV. New Media & Society,
OnlineFirst, 1-16.

White, M. (2003). Flows and other close encounters with television. In L. Parks & S.
Kumar (Eds.), Planet TV: a global television reader. (pp. 94-100).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9945101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5101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葳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閔慧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閔慧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Sep-2016 23:36:02 (UTC+8)-
dc.date.available 1-Sep-2016 23:36: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Sep-2016 23:36:0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45101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05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45101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超人回來了》為韓國KBS2電視台播出的實境親子生活節目,明星爸爸獨力照顧小孩48小時,以真人實境拍攝手法,呈現日常親子生活,節目呈現了日常生活的「細節」和「意外事件」,貼近閱聽人日常生活經驗。

閱聽人普遍都認知,媒體內容本來便不完全等同於真實,但皆相信節目內容確實有一定真實性,唯相信的面向、相信的程度可能因人而異。閱聽人觀看《超人回來了》,投射自我真實感情,產生了替代式的想像情境,試圖從中刻畫出美好的家庭生活,其中明顯的是對於育兒生活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

  《超人回來了》主要為一跨國節目,閱聽人需透過網路收看,閱聽人收視個人化,在不同情境下,會選擇使用不同的媒介進行收視,有多螢使用的行為。閱聽人擁有選擇觀看方式的自主能力,過程皆與生活及偏好緊密相關。

  最後,超人閱聽人的網路行為中發現,超人迷善用網路並了解利用不同平台的特性搜尋、豐富文本、延伸分享,最後透過網路連結起喜歡節目的同好,找到共鳴。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5
一、超人回來了的實境親子秀熱潮 5
二、閱聽人收看方式的轉換 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真人實境節目 14
一、實境節目高度混雜的類型定義 14
二、娛樂化的真人實境節目 16
三、閱聽人真實性的尋求 17
四、閱聽人與真人實境節目在台灣的相關研究 19
第二節 閱聽人的理論轉變 20
一、主動的閱聽人 20
二、接受分析典範 21
三、觀展/表演典範的呼應 25
第三節 網路收視行為與迷文化 26
一、網路媒體使用行為 26
二、迷文化 28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1
一、質性研究方法 31
二、深度訪談法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訪談問題 33
一、訪談對象的選擇 33
二、訪談問題設計 35
第三節 《超人回來了》節目相關介紹 36
第肆章 研究分析結果………………………………………………………..……41
第一節 閱聽人喜愛收看《超人回來了》的原因 41
一、題材與內容特質吸引力 41
(一)節目設定及演出家庭人員卡司 41
(二)貼近真實日常生活的節目內容 43
(三)無腳本無法設定的真實娛樂性節目 47
(四)娛樂之外的真實情感 49
二、內容以外的因素 53
(一)口碑推薦 53
(二)網路話題的群聚效應 53
三、小結: 54
第二節 閱聽人判斷節目真實性的機制 55
一、節目製作方式與成員的自我忠實呈現 55
(一)節目主張「沒有腳本」的評斷 55
(二)節目設定「48小時連續拍攝」、「爸爸獨自照顧」的評斷 57
(三)節目是否忠實呈現家庭本質 58
(四)成員的自我忠實呈現 60
二、節目真實與真實生活的關聯性 62
(一)閱聽人自我經驗的投射 62
(二)前台後台的相互對照 63
三、小結 65
第三節 閱聽人的解讀型態 67
一、閱聽人愉悅感的獲得 67
(一)創造性愉悅 68
(二)療癒與逃避性愉悅 68
二、遊走節目與生活的真實情感 70
(一)替代式想像情境產生情感投射 71
(二)親子生活的指南 74
三、韓國生活的跨境想像 76
四、小結: 78
第四節《超人回來了》收視行為的媒介使用習慣與網路行為 78
一、媒體使用與轉變 78
(一)電腦成為家中網路收視的主要螢幕 79
(二)跨螢使用的收視行為 80
(三)手機帶來無所不在的收看便利性 81
(四)「電視」扮演的腳色 81
(五)小結:多螢觀賞的選擇性自主權 83
二、個人化的《超人回來了》網路收視行為 83
(一)網路收視時空的延長性 83
(二)依偏好控制觀看過程的自主性 84
(三)豐富文本多元延伸節目內容 85
(四)網路空間個人分享行為連結社群 86
(五)小結:網路賦予閱聽眾觀賞以及分享的自主權 87
第五節、「迷」與網路科技的互動 88
一、「迷」善用網路滿足需求 88
(一)PTT韓綜版 89
(二)網路社群平台Facebook粉絲團/微博等 89
(三)InStagram 89
(四)Google/YouTube 90
二、隨時隨地的媒介文本浸泡 90
三、集結「迷」的無償付出行為 91
四、小結 93
第伍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5
一、真實性日常生活的題材與情感吸引了閱聽人收看 95
二、節目所呈現的真實日常生活與閱聽人的真實生活產生關聯 95
三、節目給予閱聽人美好家庭生活的投射與參照 97
四、節目中小孩的純真和成長給與生活的力量 98
五、個人化的網路收視模式 99
(一)自主選擇媒介近用,多螢觀賞的收視行為 99
(二)收視模式與生活及偏好相關 99
(三)個人的網路分享連結了社群 100
六、網路是「迷」不可或缺的工具 100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101
一、研究對象範圍的侷限 101
二、真人實境秀難以定義,未來可發展不同研究角度 101
三、跨國性節目/真人實境秀的閱聽人解讀差異 102
參考書目 102

表目錄
表 1: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34
表 2:超人回來了演出家庭資訊 40

圖目錄
圖 1:PTT韓綜版討論版超人節目文章 9
圖 2:每集節目會有不同家庭內容主題 37
圖 3:節目上的育兒TIP提供 37
圖 4:左方宋一國與宋三胞胎/右方為宋一國的三胞胎列車 37
圖 5:李輝宰與雙胞書言書俊/右為剛加入節目左方為現今長大樣貌 38
圖 6:右為剛加入節目的李家五胞胎/左方為現今長大樣貌 38
圖 7:秋成勳與秋小愛 39
圖8:嚴泰雄與嚴智縕 39
zh_TW
dc.format.extent 253987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5101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實境綜藝節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親子生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聽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收看zh_TW
dc.title (題名) 韓國真人實境節目《超人回來了》之 台灣閱聽人解讀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udience Analysis of Korean Reality Variety Show “The Return of Superman”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維玲(2010)。《實境選秀節目的夢想建構—以[超級星光大道]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宜燕(2010)。《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王駿杰(2012)。《「犀利人妻」之接收分析-以台灣大學生閱聽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古雲秀(2011)。《外籍家務工作者的媒體再現──社會空間、廣告文本與閱聽
人解讀中的意涵》,世新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李婉鈴(2014)。《何謂「理想情人」?男性閱聽人對《我可能不會愛你》之接收分析與網路參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英(2006)。《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
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韋葳(2015)。《全球電視、科技與觀眾接收:年輕世代的多國電視劇收視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 -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茹婷(2014)。《韓流在台灣:從實境/真人秀《Running Man》探討閱聽人的「迷」身份實踐》。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陳韻竹(2015)。《現場閱聽人參與類型談話性節目之接收分析:韓國強心臟節目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雅婷(2008)。《探討閱聽人對韓劇《我叫金三順》的解讀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 65: 18-30。

陳正國譯(1993)。Josh, Fiske 著。《瞭解庶民文化》。台北市:萬象。

陳芸芸譯(2000)。Nicholas Abercrombi 著。《電視與社會》。台北市:韋伯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馮建三譯(1995)。David, Morley 著。《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市:遠流。

謝豫琦(2005)。《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策略-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的台灣閱聽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
新聞學研究,94:1-6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Alasuutari, P. (1999).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New York,
NY: Sage.

Andrejevic, M. (2006). Watching television without pity: the productivity of online fans, New Media & Television 9(1): 24-46.

Barker, D. (1988). It is been real: Forms of television representatio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5(1), 42-56.

Cesar, P., Bulterman, D. C. A., & Jansen A. J. (2008). Usages of the secondary screen in
an interactive television environment: Control, enrich, share, and transfer
television content. Changing Television Environments, 168-177.

Corner, J. (2002). Performing the real: Documentary diversions.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5-269.

Dovey, J. (2002). Reality TV. In G. Creeber(Eds.), The television genre book (pp.134-137).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89). Moments of television: Neither the text nor the audience. In E. Seiter, H. Borchers, G. Kreutzner & E. M. Warth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pp.30-49).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Friedman, J. (2002). “Introduction” in Friedman, James (eds). Reality Square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19-137.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28-139). London: Hutchinson.

Hill, A. & Palmer G. (2002). Big Brother.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1-254.

Holmes, S. (2004). But this time you choose! Approaching the ‘interactive’
audience in reality T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2): 213-231.

Hill, A.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Harrington, C. L., & Bielby, D. D. (2005). Global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Implications
of TV ``Traveling`` for Viewers, Fans, and Text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7), 902-920.

Hall, A. (2006). Viewers’ perceptions of reality program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4(2), 191-211.

Hill, A. (2007). Restyling factual TV: Audience and news, documentary and reality
genre. New York: Routledge.

Jones, J. (2003). Show your real face. New Media and Society, 5(3): 400-421.

Jenkins, H. (2006). Spoiling survivor: the anatomy of a knowledge community,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 NYU Press, pp.25-58.

Kilborn, R. (2003). Staging the real: Factual TV programming in the age of Big
Broth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ompare, D. (2004). “‘Extraordinarily Ordinary”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7-116.

Lewis, J. (2004). The meaning of real life.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288-302).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abi, Robin L., Biely Erica N., Morgan, Sara J., Stitt, & Carmen R. (2003).
Reality-based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Its Appeal. Media
Psychology, 5(4): 303-330.

Nabi, R. L., Stitt, C. R., Halford, J., & Finnerty, K. L. (2006).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he enjoyment of reality-based and fictional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 elaboration of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s. Media
Psychology, 8(4), 421-447.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HaperPerennial.

Siapera, E. (2004). From couch potato to cybernauts? The expanding notion of the audience on TV channels’websites. New Media Socioty, 6(2), 155-172.

Tse, Y. K. (2014). Television’s changing role in social togetherness in the personalized online consumption of foreign TV. New Media & Society,
OnlineFirst, 1-16.

White, M. (2003). Flows and other close encounters with television. In L. Parks & S.
Kumar (Eds.), Planet TV: a global television reader. (pp. 94-100).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