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鄉土劇在新加坡的跨國收視研究— 從《阿誠》到《家和萬事興》
An Audience Study on Taiwanese Dramas in Singapore:From《Ah Cheng》to《Lee`s Family Reunion》
作者 張伊蕙
Chong, Yit Wei
貢獻者 柯裕棻
Ko, Yu Fen
張伊蕙
Chong, Yit Wei
關鍵詞 台灣鄉土劇
文化消費
跨界文化交流
離散的語言政策
新加坡閱聽人
Taiwanese dramas
cultural consumption
transborder cultural exchanges
diasporas language policy
Singapore audience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Sep-2016 23:36:15 (UTC+8)
摘要 電視劇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透過海外傳播型塑國家的形象,並且有助於促進兩國民眾的認識與交往。本土意味濃厚的台灣「鄉土劇」(閩南語連續劇),經過字正腔圓的華語配音,再輔以中英文字幕的加工下,進入新加坡市場已超過十年。

除了當地主要的電視台長期播放,「鄉土劇」演員還趕搭熱潮,不僅在新加坡辦演唱會、接受媒體專訪、舉辦簽名會等,甚至透過「鄉土劇」的魅力,推廣來台旅遊。2011年,民眾對台灣「鄉土劇」的熱愛程度更是超乎想像,一天五個時段穿插播放台灣「鄉土劇」。研究者因而想要釐清是甚麼原因吸引新加坡閱聽人觀賞台灣「鄉土劇」,並且從觀賞的過程中,如何理解台灣「鄉土劇」和想像台灣。

研究發現,台灣「鄉土劇」對於新加坡觀眾而言,主要賣點是:1.刻劃親情的橋段感人;2.演員的演技爐火純青;3.推崇儒家思想,適合闔家共賞;4.是觀賞電視的主導者─家庭主婦喜愛的題材;5.長壽劇更能鎖定觀眾,長期融入劇情;6.華文造詣佳,用語深獲好評;7.好人、壞人形象塑造深刻,深植民心。台灣「鄉土劇」的創作富濃厚的人文關懷,經過配音及字幕,使戲劇的表達及接收產生很大的不同,這三層語言架構的堆疊,使得「鄉土劇」質感整體大幅度提升。讓新加坡觀眾看到其他地方華人不同的生活狀態、人生經歷和情感表達,因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方金春(2008)。〈台灣鄉土劇隔海走紅〉,《海峽消費報》第397期。

王敏如、何瑞芳、陳佳蓓(1999)。〈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之比較〉,《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年會論文。

王淑雯(1994)。《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為焦點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潤華(2000)。《華文後殖民文學─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台北:文史哲。

田易蓮(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露茜(2008)。〈移民/工發聲與媒體Searching for Migrant Voices in the Media〉,夏曉鵑主編《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下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Wimmer & Dominick著,1991)

汪子錫(1995)。《由本土、區域化到華人傳播圈: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有成、張錦忠(2010)。《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Michael Quinn Patton著)

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新加坡:聯合早報。

李光耀(2011)。《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新加坡:海峽時報出版社。

吳英成(2010)。《漢語國際傳播:新加坡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金鍊、曾湘雲(2002)。〈從韓劇的風行看台灣越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台北,深坑。

李英哲(2011)。《新加坡移地研究─新加坡閩南語田野調查心得報告》。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李威宜(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山。

宋曉冬(2010)。〈略論新加坡華語電視劇中的家庭倫理觀念〉,《影視評論》,2010年3期。

林奇伯(2000)。〈電視八點檔流行風──愛恨交織鄉土劇〉,《台灣光華雜誌》,1月號,頁86-93。

林孟儀(2003年10月21日)。〈台灣霹靂火「嗆」出五倍收視率〉,《商業周刊》,第815期。

林積慶(2006)。〈「六人行」(Friends)與我同在:以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台灣觀眾對美國影集「六人行」之在地消費與解讀〉,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年會」。

范燕燕、王增勇、官晏怡、廖瑞華、簡憶鈴(譯)(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

屈繼堯(1996)。〈人性戲劇,土性堅強〉,《遠見》雜誌,1996年7月,90-92。

柯思仁(2013)。〈新加坡的“華語劇場”:語言與認同疆界的重新界定〉收於柯思仁(編)《戲聚百年:新加坡華文戲劇1913-2013》。台北:八方文化創作室。

柯裕棻(2006)。〈從霹靂火看台灣電視文化:深究台灣最火紅的鄉土劇〉收於柯裕棻(編)(2006),《批判的連接》(頁135-175)。台北:唐山。

洪鎌德(1994)。《新加坡學》。台北:揚智。

洪鎌德(2002)。〈新加坡的語言政策〉收於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543-584。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大明、李巍(2007)。〈新加坡語言政策研究報告〉收於《社會語言學研究》。上海:人民。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高嘉謙(2010)。〈南溟、離散、地方感:楊雲史與使節漢詩〉,《明清文學研究新動向》國際學術研討會。

袁櫻珊(2003)。《華語地區無線電視產業競爭策略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張松建(2014)。〈家國尋根與文化認同:新華作家謝裕民的離散書寫〉取自《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二期:頁425-467。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秉賦(2006)。〈新加坡的雙語教育:1965-2005〉收於何啓良、祝家華、安煥然(編)《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變遷四十年》。士古來:南方學院。

梁鉞(1984)。《茶如是說》。新加坡:七洋。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梁展嘉(2015)。〈才不會有什麼亂象呢!你(可能)不知道的新加坡媒體產業風情畫〉收於《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台北:時報。

梁榮基(1996)。〈中學生的雙語背景和書寫能力〉收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張毅、黃明(2010)。〈新加坡雙語教育模式與華人社會交際語言轉移─最新實地調查數據的分析比較〉,《集美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頁69-73。

張煒珍、林彣鴻(2009)。《掀開台灣的真實面紗?探討閩南語連續劇《意難忘》對馬來西亞華人觀眾之台灣印象形塑》。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學謙(2013)。〈新加坡語言地位規劃及其對家庭母語保存的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1期,頁9(1),1-32。春季號,2月。

郭鎮之(2009)。〈在新加坡感受媒體文化〉,《新聞戰線》,2009年第10期。

黃吉村、劉宗其(2005)。〈文化認同下異國形象廣告效果之探討-以哈日風潮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12卷第2期,頁417-449。

黃秀玲(2003)。〈全球化趨勢下台灣本土文化電視節目的產製、接收與文本分析〉,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年會」。

黃浩威、柯思仁(2004)。《如果島國 一個離人》。台北:八方文化企業。

雲惟利(1996)。《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研究中心。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紹淳(2010)。〈媒體市場區域化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以民視的「鄉土劇」《意難忘》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嘉義中正大學。

程紹淳(2012)。〈媒體市場區域化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台灣「鄉土劇」在中國大陸〉,《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9期:頁155-193。

楊於萱(2009)。《哈日風潮與娛樂媒體接觸行為對大學生日文學習動機之初探》。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欣穎、陳菩貞(2000)。〈從日本偶像劇的風行看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

楊欲奇(1998)。《影視節目國際行銷策略及活動之研究-以國內無線電視台為例》,政大廣電所碩士論文。

葉玉賢(2002)。《語言政策與教育》。台北:前衛。

潘邦順譯(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風雲論壇。

蔡琰(1998)。《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板意識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1)。《全球化與文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5)。《最新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

謝世涯(1994)。〈華語運動:成就與問題〉收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第60期,頁93-114。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頁65-92。

顧長永(2006)。《新加坡:蛻變的四十年》。台北:五南。


二、網路資料部分

中央社(2007年7月23日)。〈星洲出現第2家付費有線電視〉。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07/0723/article_20103.html

中央社(2011年3月21日)。〈台劇橫掃星國 減播引發抗議〉。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examnews02.blogspot.tw/2011/03/blog-post_147.html

中國報(2010年11月8日)。〈新加坡電視劇每下愈況〉。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5477

中國報(2015年6月25日)。〈觀眾搶夜市人生演唱會門票〉。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50625/觀眾搶購夜市人生演唱會門票/

外交部NGO雙語網(2010年8月28日)。〈新加坡秋季旅展,行銷台灣觀光〉。上網日期:2016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taiwanngo.tw/files/15-1000-6099,c88-1.php

李曄(2015年7月23日)。〈論新加坡民族主義的形成與界說〉。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壹讀》https://read01.com/y00e4.html

星洲網(2009年7月11日)。〈新加坡 楊新發:犧牲運動社交機會 追長壽劇易患癡呆症〉。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22010

星洲網(2010年12月31日)。〈揭開性取向之謎‧葉全真越洋尋夫〉。上網日期:2016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sinchew.com.my/node/539397

星洲網(2011年10月12日)。〈新加坡‧新傳媒電視劇又遭砲轟‧部長不滿對白粗魯又罵又喊〉。上網日期:2016年6月10日,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node/222987

洪銘鏵(2003年3月5日)。〈台灣阿誠虜獲獅城觀眾心〉。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tieba.baidu.com/p/586400898

洪銘鏵(2009年3月26日)。〈台劇迎來第二春 新傳媒8頻道黃金時段獻給《愛》〉。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SG FORUM http://sgforums.com/forums/2297/topics/353843

洪銘鏵(2011年3月21日)。〈台劇《夜市人生》插隊 觀眾不滿《愛》少播兩晚〉。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
http://s516.photobucket.com/user/RBKD-online/media/Holding%20Area/News%20and%20Web%20Articles/Zaobao/2011/ZB21march2011.jpg.html?t=1300872649

洪銘鏵(2014年11月15日)。〈新傳媒戲劇部 改朝換代〉。上網日期:2016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others/story20141115-412191

洪銘鏵(2015年3月31日)。〈《家和萬事興》可能播七年 長氣台劇夠營養〉。上網日期:2016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others/story20150331-463185

洪慧敏(2010年4月26日)。〈宋逸民:愛要從一而終〉。上網日期:2016年6月24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stars/story20100426-76844

符詩專(2013年5月5日)。〈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69503

黃靖晶(2010年10月11日)。〈長劇《愛》演員 年底本地開唱〉。上網日期:2016年6月20日,取自《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stars/story20101011-75702

黃靖晶(2011年12月4日)。〈不求名牌新車 翁立友只求溫飽〉。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stars/story20111204-77792

揚聲(2010年1月17日)。〈李光耀永遠痛恨南大〉刊登于《風下》第608a期。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6585

新加坡文獻館(2009年11月18日)。〈新加坡華人是什麼樣的華人?〉。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3751

新傳媒Mediacorp官網。上網日期:2013年5月30日,取自 http://www.mediacorp.sg/en/

楚飛(2014年5月26日)。〈新加坡的落寞:當年火過瓊瑤 如今無人問津〉。上網日期:2016年5月24日,取自《海外檔‧新劇》第40期http://ent.qq.com/a/20140526/004709.htm

維基百科─新加坡報業控股。上網日期:2016年5月30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新加坡报业控股#.E9.9B.BB.E8.A6.96

維基百科─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上網日期:2013年5月30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4%BC%A0%E5%AA%92%E7%A7%81%E4%BA%BA%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僑報(2013年2月4日)。〈台鄉土劇:雷死人不償命〉。上網日期:2016年6月18日,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local/chinapress/20130204/02344223777.html

曉丹(2015年3月24日)。〈盤點曾紅遍中國的新加坡電視劇、歌手〉。上網日期: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5_03_24_313287.shtml

蘋果娛樂(2003年11月14日)。〈陳昭榮獅城殺奶〉。上網日期:2016年6月18日,取自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031114/495623/

鄭楚雄(2015年4月1日)。〈新加坡雙語之路香港不可學〉。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灼見名家」教育http://master-insight.com/content/article/3707

聯合早報網(2013年8月16日)。〈新加坡味的台灣連續劇“夜市人生”〉。上網日期:2016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wencui/entertainment/story20130816-241674


三、英文書目

Ang(1996). Living Room Wars: Rethinking Media Audiences for Postmodern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Aldisardóttir, L.(2000). Research note: global medium-local tool? How readers and media companies use the web.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5(2), 241-251.

Appadurai, A.(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 Culture. pp. 295-310.London: Sage.

Barker, C.(1999). Televisio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habha-Homi(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Chua, Beng Huat(2004a). Conceptualizing a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2), 200-211.

Clifford, James(1994). Diasporas,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9, No3, 1994.

Cohen, Robin.(1995).“Rethinking ‘Babylon’:Iconoclastic Conceptions of the Diasporic Experience. ”New Community 21/1(January 1995):5-18.

Cohen, Robin.(2008).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Giddens, Anthony(1999).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London: Profile.

Gupta, Anthea Fraser and Siew Pui Yeok(1995). Language shift in a Singapore. Family.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Vol. 16, No. 4, 1995.

Hannerz, Ulf(1996).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London: Routledge.

Hoskin, C., & Mirus, R.(1988). Reasons for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Hoskin, C., McFadyen, S., & Finn, A.(1997). Global television and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the busines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 Y. F.(1999). N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primetime televi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au, Kak En(1993). Singapore census of population 1990: Literacy, Language Spoken and Education. Singapore :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Leimgruber, Jakob(2013). “The Management of Multilingualism in a City-State: Language Policy in Singapore, ”in Peter Siemund, Ingrid Gogolin, Monika Schulz, and Julia Davydova, eds. Multilingualism and Language Contact in Urban Areas: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iebes, Tamar & Katz, Elihu(1991). The Export of Meaning: Cross-Cultural Readings of Dalla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 S. P.(2000). On prime-time television drama and Taiwanese women: An intervention of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indlof, T.(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Lo Bianco, Joseph.(2007).“Advantage and Identity: Neat Discourse but Troubled Union: Singapore’s Medium of Instruction Policy,”in Viniti Vaish, S. Gopinathan, and Liu Yongbing eds. Language, Capital, Culture: Critical Studies of Language i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pp. 5-24.Amsterdam: Sense .

Lull, James(1995).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uruShotam, Nirmala Srirekam.(1997). Negotiating Language, Constructing Race: Disciplining Differences in Singapor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Robertson, Roland(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Straubhaar, J. D.(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39-59.

Straubhaar, J. D.(2002). (Re)asserting national television and national identy against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 of world television In J. M. Chan & B. T. McIntyre (Eds.), In Search of Boundaries (pp. 181-206), U.S.A. : Ablex.

Singhai, A. & Udornpin, K.(1997). Cultural sharebility, archetype and Television Soaps:‘Oshindrome’ in Thailand. Gazette, 59(3),171-188.

Tomlinson, John(1997).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In Mohammadi, Ali(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Tsai, Y(2000).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aiwanese soap operas. In G. Wang, J. Servaes, & A. Goonasekera (Eds.), The new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 (pp. 174-187). London: Routledge.

Wimmer, R. D. Dominick J. R.(1997).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5th ed.) , Belmont, CA: Wadsworth.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9945102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5102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柯裕棻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o, Yu F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伊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ong, Yit We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伊蕙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ong, Yit Wei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Sep-2016 23:36:15 (UTC+8)-
dc.date.available 1-Sep-2016 23:36: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Sep-2016 23:36:1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45102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05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45102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電視劇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透過海外傳播型塑國家的形象,並且有助於促進兩國民眾的認識與交往。本土意味濃厚的台灣「鄉土劇」(閩南語連續劇),經過字正腔圓的華語配音,再輔以中英文字幕的加工下,進入新加坡市場已超過十年。

除了當地主要的電視台長期播放,「鄉土劇」演員還趕搭熱潮,不僅在新加坡辦演唱會、接受媒體專訪、舉辦簽名會等,甚至透過「鄉土劇」的魅力,推廣來台旅遊。2011年,民眾對台灣「鄉土劇」的熱愛程度更是超乎想像,一天五個時段穿插播放台灣「鄉土劇」。研究者因而想要釐清是甚麼原因吸引新加坡閱聽人觀賞台灣「鄉土劇」,並且從觀賞的過程中,如何理解台灣「鄉土劇」和想像台灣。

研究發現,台灣「鄉土劇」對於新加坡觀眾而言,主要賣點是:1.刻劃親情的橋段感人;2.演員的演技爐火純青;3.推崇儒家思想,適合闔家共賞;4.是觀賞電視的主導者─家庭主婦喜愛的題材;5.長壽劇更能鎖定觀眾,長期融入劇情;6.華文造詣佳,用語深獲好評;7.好人、壞人形象塑造深刻,深植民心。台灣「鄉土劇」的創作富濃厚的人文關懷,經過配音及字幕,使戲劇的表達及接收產生很大的不同,這三層語言架構的堆疊,使得「鄉土劇」質感整體大幅度提升。讓新加坡觀眾看到其他地方華人不同的生活狀態、人生經歷和情感表達,因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台灣「鄉土劇」 8
壹、「鄉土劇」的定義 8
貳、「鄉土劇」的結構特徵 9
參、「鄉土劇」的內容取向 12
肆、台灣「鄉土劇」產業 17
第二節 新加坡離散的語言政策 19
壹、新加坡歷史背景 19
貳、新加坡的社會語言情況 20
參、「講華語運動」 23
肆、離散的語言政策 26
伍、身份及文化認同 28
陸、新加坡主要電視媒體發展 31
柒、禁止方言政策 34
第三節 全球化/ 區域化下的媒體運作 36
壹、全球化論述 36
貳、文化消費 37
參、同質性與異質性:文化帝國主義與閱聽人 39

第三章、研究方法 41
壹、質化研究 41
貳、質化研究方法設計 41
參、訪談大綱 44

第四章、研究分析 46
第一節 台灣「鄉土劇」進入新加坡市場 46
壹、引進台灣「鄉土劇」的過程 46
貳、語言政策配音造成理解上的文化差異 50
參、台灣「鄉土劇」引起的跨國消費文化 52
第二節 新加坡閱聽眾如何建構台灣「鄉土劇」 54
壹、閱聽人收視動機 54
貳、如何解讀台灣「鄉土劇」 59
參、台灣「鄉土劇」引發的消費行為 61
肆、小結 64

第五章、研究結論 6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65
壹、觀看台灣「鄉土劇」的動機 65
貳、綜合討論 6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0
壹、研究限制 70
貳、日後研究建議 70

參考書目 71
zh_TW
dc.format.extent 191664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5102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鄉土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消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跨界文化交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離散的語言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加坡閱聽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ese drama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consump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ransborder cultural exchang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asporas language poli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ingapore audience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鄉土劇在新加坡的跨國收視研究— 從《阿誠》到《家和萬事興》zh_TW
dc.title (題名) An Audience Study on Taiwanese Dramas in Singapore:From《Ah Cheng》to《Lee`s Family Reun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方金春(2008)。〈台灣鄉土劇隔海走紅〉,《海峽消費報》第397期。

王敏如、何瑞芳、陳佳蓓(1999)。〈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之比較〉,《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年會論文。

王淑雯(1994)。《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為焦點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潤華(2000)。《華文後殖民文學─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台北:文史哲。

田易蓮(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露茜(2008)。〈移民/工發聲與媒體Searching for Migrant Voices in the Media〉,夏曉鵑主編《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下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Wimmer & Dominick著,1991)

汪子錫(1995)。《由本土、區域化到華人傳播圈: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有成、張錦忠(2010)。《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Michael Quinn Patton著)

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新加坡:聯合早報。

李光耀(2011)。《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新加坡:海峽時報出版社。

吳英成(2010)。《漢語國際傳播:新加坡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金鍊、曾湘雲(2002)。〈從韓劇的風行看台灣越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台北,深坑。

李英哲(2011)。《新加坡移地研究─新加坡閩南語田野調查心得報告》。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李威宜(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北:唐山。

宋曉冬(2010)。〈略論新加坡華語電視劇中的家庭倫理觀念〉,《影視評論》,2010年3期。

林奇伯(2000)。〈電視八點檔流行風──愛恨交織鄉土劇〉,《台灣光華雜誌》,1月號,頁86-93。

林孟儀(2003年10月21日)。〈台灣霹靂火「嗆」出五倍收視率〉,《商業周刊》,第815期。

林積慶(2006)。〈「六人行」(Friends)與我同在:以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台灣觀眾對美國影集「六人行」之在地消費與解讀〉,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年會」。

范燕燕、王增勇、官晏怡、廖瑞華、簡憶鈴(譯)(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

屈繼堯(1996)。〈人性戲劇,土性堅強〉,《遠見》雜誌,1996年7月,90-92。

柯思仁(2013)。〈新加坡的“華語劇場”:語言與認同疆界的重新界定〉收於柯思仁(編)《戲聚百年:新加坡華文戲劇1913-2013》。台北:八方文化創作室。

柯裕棻(2006)。〈從霹靂火看台灣電視文化:深究台灣最火紅的鄉土劇〉收於柯裕棻(編)(2006),《批判的連接》(頁135-175)。台北:唐山。

洪鎌德(1994)。《新加坡學》。台北:揚智。

洪鎌德(2002)。〈新加坡的語言政策〉收於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543-584。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大明、李巍(2007)。〈新加坡語言政策研究報告〉收於《社會語言學研究》。上海:人民。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高嘉謙(2010)。〈南溟、離散、地方感:楊雲史與使節漢詩〉,《明清文學研究新動向》國際學術研討會。

袁櫻珊(2003)。《華語地區無線電視產業競爭策略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張松建(2014)。〈家國尋根與文化認同:新華作家謝裕民的離散書寫〉取自《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二期:頁425-467。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秉賦(2006)。〈新加坡的雙語教育:1965-2005〉收於何啓良、祝家華、安煥然(編)《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變遷四十年》。士古來:南方學院。

梁鉞(1984)。《茶如是說》。新加坡:七洋。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梁展嘉(2015)。〈才不會有什麼亂象呢!你(可能)不知道的新加坡媒體產業風情畫〉收於《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台北:時報。

梁榮基(1996)。〈中學生的雙語背景和書寫能力〉收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張毅、黃明(2010)。〈新加坡雙語教育模式與華人社會交際語言轉移─最新實地調查數據的分析比較〉,《集美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頁69-73。

張煒珍、林彣鴻(2009)。《掀開台灣的真實面紗?探討閩南語連續劇《意難忘》對馬來西亞華人觀眾之台灣印象形塑》。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學謙(2013)。〈新加坡語言地位規劃及其對家庭母語保存的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1期,頁9(1),1-32。春季號,2月。

郭鎮之(2009)。〈在新加坡感受媒體文化〉,《新聞戰線》,2009年第10期。

黃吉村、劉宗其(2005)。〈文化認同下異國形象廣告效果之探討-以哈日風潮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12卷第2期,頁417-449。

黃秀玲(2003)。〈全球化趨勢下台灣本土文化電視節目的產製、接收與文本分析〉,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年會」。

黃浩威、柯思仁(2004)。《如果島國 一個離人》。台北:八方文化企業。

雲惟利(1996)。《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研究中心。

黃暖雲(2006)。《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紹淳(2010)。〈媒體市場區域化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以民視的「鄉土劇」《意難忘》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嘉義中正大學。

程紹淳(2012)。〈媒體市場區域化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台灣「鄉土劇」在中國大陸〉,《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9期:頁155-193。

楊於萱(2009)。《哈日風潮與娛樂媒體接觸行為對大學生日文學習動機之初探》。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欣穎、陳菩貞(2000)。〈從日本偶像劇的風行看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

楊欲奇(1998)。《影視節目國際行銷策略及活動之研究-以國內無線電視台為例》,政大廣電所碩士論文。

葉玉賢(2002)。《語言政策與教育》。台北:前衛。

潘邦順譯(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風雲論壇。

蔡琰(1998)。《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板意識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1)。《全球化與文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5)。《最新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

謝世涯(1994)。〈華語運動:成就與問題〉收於雲惟利(編)《新加坡社會和語言》。新加坡:中華語言文化中心。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第60期,頁93-114。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頁65-92。

顧長永(2006)。《新加坡:蛻變的四十年》。台北:五南。


二、網路資料部分

中央社(2007年7月23日)。〈星洲出現第2家付費有線電視〉。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07/0723/article_20103.html

中央社(2011年3月21日)。〈台劇橫掃星國 減播引發抗議〉。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examnews02.blogspot.tw/2011/03/blog-post_147.html

中國報(2010年11月8日)。〈新加坡電視劇每下愈況〉。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5477

中國報(2015年6月25日)。〈觀眾搶夜市人生演唱會門票〉。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50625/觀眾搶購夜市人生演唱會門票/

外交部NGO雙語網(2010年8月28日)。〈新加坡秋季旅展,行銷台灣觀光〉。上網日期:2016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taiwanngo.tw/files/15-1000-6099,c88-1.php

李曄(2015年7月23日)。〈論新加坡民族主義的形成與界說〉。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壹讀》https://read01.com/y00e4.html

星洲網(2009年7月11日)。〈新加坡 楊新發:犧牲運動社交機會 追長壽劇易患癡呆症〉。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22010

星洲網(2010年12月31日)。〈揭開性取向之謎‧葉全真越洋尋夫〉。上網日期:2016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sinchew.com.my/node/539397

星洲網(2011年10月12日)。〈新加坡‧新傳媒電視劇又遭砲轟‧部長不滿對白粗魯又罵又喊〉。上網日期:2016年6月10日,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node/222987

洪銘鏵(2003年3月5日)。〈台灣阿誠虜獲獅城觀眾心〉。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tieba.baidu.com/p/586400898

洪銘鏵(2009年3月26日)。〈台劇迎來第二春 新傳媒8頻道黃金時段獻給《愛》〉。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SG FORUM http://sgforums.com/forums/2297/topics/353843

洪銘鏵(2011年3月21日)。〈台劇《夜市人生》插隊 觀眾不滿《愛》少播兩晚〉。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
http://s516.photobucket.com/user/RBKD-online/media/Holding%20Area/News%20and%20Web%20Articles/Zaobao/2011/ZB21march2011.jpg.html?t=1300872649

洪銘鏵(2014年11月15日)。〈新傳媒戲劇部 改朝換代〉。上網日期:2016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others/story20141115-412191

洪銘鏵(2015年3月31日)。〈《家和萬事興》可能播七年 長氣台劇夠營養〉。上網日期:2016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others/story20150331-463185

洪慧敏(2010年4月26日)。〈宋逸民:愛要從一而終〉。上網日期:2016年6月24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stars/story20100426-76844

符詩專(2013年5月5日)。〈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69503

黃靖晶(2010年10月11日)。〈長劇《愛》演員 年底本地開唱〉。上網日期:2016年6月20日,取自《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stars/story20101011-75702

黃靖晶(2011年12月4日)。〈不求名牌新車 翁立友只求溫飽〉。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sg/culture/entertainment/stars/story20111204-77792

揚聲(2010年1月17日)。〈李光耀永遠痛恨南大〉刊登于《風下》第608a期。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6585

新加坡文獻館(2009年11月18日)。〈新加坡華人是什麼樣的華人?〉。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3751

新傳媒Mediacorp官網。上網日期:2013年5月30日,取自 http://www.mediacorp.sg/en/

楚飛(2014年5月26日)。〈新加坡的落寞:當年火過瓊瑤 如今無人問津〉。上網日期:2016年5月24日,取自《海外檔‧新劇》第40期http://ent.qq.com/a/20140526/004709.htm

維基百科─新加坡報業控股。上網日期:2016年5月30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新加坡报业控股#.E9.9B.BB.E8.A6.96

維基百科─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上網日期:2013年5月30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4%BC%A0%E5%AA%92%E7%A7%81%E4%BA%BA%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僑報(2013年2月4日)。〈台鄉土劇:雷死人不償命〉。上網日期:2016年6月18日,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local/chinapress/20130204/02344223777.html

曉丹(2015年3月24日)。〈盤點曾紅遍中國的新加坡電視劇、歌手〉。上網日期: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5_03_24_313287.shtml

蘋果娛樂(2003年11月14日)。〈陳昭榮獅城殺奶〉。上網日期:2016年6月18日,取自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031114/495623/

鄭楚雄(2015年4月1日)。〈新加坡雙語之路香港不可學〉。上網日期:2016年2月10日,取自「灼見名家」教育http://master-insight.com/content/article/3707

聯合早報網(2013年8月16日)。〈新加坡味的台灣連續劇“夜市人生”〉。上網日期:2016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g/wencui/entertainment/story20130816-241674


三、英文書目

Ang(1996). Living Room Wars: Rethinking Media Audiences for Postmodern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Aldisardóttir, L.(2000). Research note: global medium-local tool? How readers and media companies use the web.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5(2), 241-251.

Appadurai, A.(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 Culture. pp. 295-310.London: Sage.

Barker, C.(1999). Televisio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habha-Homi(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Chua, Beng Huat(2004a). Conceptualizing a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2), 200-211.

Clifford, James(1994). Diasporas,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9, No3, 1994.

Cohen, Robin.(1995).“Rethinking ‘Babylon’:Iconoclastic Conceptions of the Diasporic Experience. ”New Community 21/1(January 1995):5-18.

Cohen, Robin.(2008). 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Giddens, Anthony(1999).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London: Profile.

Gupta, Anthea Fraser and Siew Pui Yeok(1995). Language shift in a Singapore. Family.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Vol. 16, No. 4, 1995.

Hannerz, Ulf(1996).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London: Routledge.

Hoskin, C., & Mirus, R.(1988). Reasons for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Hoskin, C., McFadyen, S., & Finn, A.(1997). Global television and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the busines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 Y. F.(1999). N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primetime televi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au, Kak En(1993). Singapore census of population 1990: Literacy, Language Spoken and Education. Singapore :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Leimgruber, Jakob(2013). “The Management of Multilingualism in a City-State: Language Policy in Singapore, ”in Peter Siemund, Ingrid Gogolin, Monika Schulz, and Julia Davydova, eds. Multilingualism and Language Contact in Urban Areas: Acquisition, Development,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iebes, Tamar & Katz, Elihu(1991). The Export of Meaning: Cross-Cultural Readings of Dalla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 S. P.(2000). On prime-time television drama and Taiwanese women: An intervention of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indlof, T.(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Lo Bianco, Joseph.(2007).“Advantage and Identity: Neat Discourse but Troubled Union: Singapore’s Medium of Instruction Policy,”in Viniti Vaish, S. Gopinathan, and Liu Yongbing eds. Language, Capital, Culture: Critical Studies of Language i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pp. 5-24.Amsterdam: Sense .

Lull, James(1995).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uruShotam, Nirmala Srirekam.(1997). Negotiating Language, Constructing Race: Disciplining Differences in Singapor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Robertson, Roland(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Straubhaar, J. D.(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39-59.

Straubhaar, J. D.(2002). (Re)asserting national television and national identy against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 of world television In J. M. Chan & B. T. McIntyre (Eds.), In Search of Boundaries (pp. 181-206), U.S.A. : Ablex.

Singhai, A. & Udornpin, K.(1997). Cultural sharebility, archetype and Television Soaps:‘Oshindrome’ in Thailand. Gazette, 59(3),171-188.

Tomlinson, John(1997).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In Mohammadi, Ali(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Tsai, Y(2000). Cultural identi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aiwanese soap operas. In G. Wang, J. Servaes, & A. Goonasekera (Eds.), The new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 (pp. 174-187). London: Routledge.

Wimmer, R. D. Dominick J. R.(1997).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5th ed.) , Belmont, CA: Wadsworth.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