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Variant Characters on《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
作者 吳佩茹
貢獻者 許學仁
吳佩茹
關鍵詞 異體字
異體字類型
異體字分類
異體字特徵
明代
成化
說唱詞話
版刻
漢字研究
漢字傳承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九月-2016 00:12:27 (UTC+8)
摘要 漢字之使用,歷經時間推移和人為因素之影響,始漸定俗成。漢字包含正體書寫及異體書寫之字,一般稱作正體字及異體字。本文異體字的定義,為同音、同義,字形相異,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文字,稱其為異體字。
異體字之產生,在使用文字的過程,或因人為因素、書寫工具、書寫載體,或行草隸變之書體演變等,都可能影響使書寫文字產生變化,即形成所謂的異體字。異體字較籠統的說法,意指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漢字。正體字,指官方所頒布,對於一字或有的諸種寫法,採取標準加以製定出一正寫的文字,謂之正體字。漢字在正體字之外,存在更大使用比例的異體字,漢字若缺乏對於異體字之觀點,則對於漢字整體研究而言恐將偏漏不全。
1967年於上海嘉定宣姓婦人墓葬出土一批明代成化年間之說唱文學作品,這批作品出土之前未經著錄,此就在文獻研究價值而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影印刊行,以俾便學界研閱之參考。這批作品以其斷代明確且保存異體字豐富,備受關注,此文本異體字形變化多元豐富,筆者以疏理其異體字形,進行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完成《說唱詞話》異體字之分析,包括異體字之簡化、繁化、同化、異化等類型,詳見本文第2章至第5章,異體細部字形之變化,於各章分節中列舉字例加以闡述,綱舉目張以簡御繁,以清眉目,第6章以異體字類型為基礎,加以綜論凸顯《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特徵,終一章略以餘論為結,完成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研究。
漢文字歷經漫長的歷史過程,其間待研究之內涵浩如煙海,未來更整全之漢字史之呈現,期待更多學人同好加入研究傳承的行列,漢字為今日唯一留存完整的象形文字,為人類瑰寶,尤其值得我們漢字使用者多加利用並傳承之。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明成化說唱詞話》,《續修四庫全書》1745.集部.曲類,頁233-43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家駱主編,《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上海市:上海書店,2011年。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資治通鑑》,粹文堂。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
二、現代專著
文物出版社,《新中國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王力主編,吉常宏等編,《古代漢語》,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王仁鈞,《書譜導讀》,臺北:蕙風堂,2007年。
王立軍,《宋代雕版楷書構形系統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平主編,《明清小說傳播研究》,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2006年。
王初慶,《中國文字結構析論》,臺北:文史哲,1997年。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史紫忱,《書法今鑒》,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史紫忱,《書法美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史紫忱,《書法史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史紫忱,《史紫忱書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
司馬朝軍,《輶軒語詳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一玄校點,《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約瑟主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十三冊),錢存訓著,《造紙與印刷》,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
李國英,《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載《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4年。
呂永進《異體字的概念》載《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4年。
吳積才,《異體詩淺說》,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洪燕梅,《漢字文化與生活》,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9年。
胡雙寶,《漢字史話》,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0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版社,1999年。
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叢考》,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章瓊,《漢字異體字論》載《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4年。
張書岩主編,《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淑梅,《東漢碑隸構形系統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曾榮汾,《字樣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端志,《訓詁學》,臺北市:五南,1997年。
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董琨,《漢字發展史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1994年。
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蔡信發,《六書釋例》,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商務印書館,2005年。
劉兆祐,《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臺北:學生書局,2007年。
羅仲輝,《印刷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三、工具書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年。
李圃,《異體字字典》,學林出版社,1997年。
陳和祥,《四體大字典》,上海:掃葉山房,1926年。

四、期刊及論文
王毅,《明清刻本小說異體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李海濤,《《類篇》異體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李國坤,〈書寫載體演化與社會功能關係研究〉,《書畫藝術學刊》第7期,2009年12月,頁227-266。
李瑩娟,《漢語異體字整理法硏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何谷理,〈章回小說發展中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因素〉,《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頁191-197。
林昆範,〈教育用標準楷書印刷字形之形成研究〉,《設計學研究》,第10卷第2期,出刊時間,頁19-34。
許學仁,〈異體字整理的幾個面向〉,臺北:財團法人景伊文化藝術基金會,《紀念林尹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7-99,2013年。
國一姝,《《古文四聲韻》異體字處理訛誤的考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張守連,《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硏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張新朋,《玄應《一切經音義》之異體字研究》,河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曾永義,〈明成化說唱詞話十六種——近年新發現最古的詩讚系說唱文學刊本〉,《中外文學》,8:5,頁46-51。
賈二強,〈明成化本說唱詞話刊於北京說獻疑〉,《古今論衡》,4,2000年6月,頁40-44。
趙景深,〈談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文物》,第11期,1972年11月,頁19-22。
劉雅芬,〈從廣狹對比看異體字名義問題〉,《輔仁國文學報》,26期,2008年4月,頁113-136。
駱偉(廣州 中山大學),〈近四十年來中國發掘出土文獻及其影響〉,《故宮學術季刊》,13:4,頁141-148。
魏萍,《南北朝墓誌銘簡體異體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04年。
五、網路字典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民國一○一年八月(正式六版試用版),字典首頁網址: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index.rb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8912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1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許學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吳佩茹zh_TW
dc.creator (作者) 吳佩茹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九月-2016 00:12:27 (UTC+8)-
dc.date.available 2-九月-2016 00:12: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九月-2016 00:12:2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891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2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91201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漢字之使用,歷經時間推移和人為因素之影響,始漸定俗成。漢字包含正體書寫及異體書寫之字,一般稱作正體字及異體字。本文異體字的定義,為同音、同義,字形相異,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文字,稱其為異體字。
異體字之產生,在使用文字的過程,或因人為因素、書寫工具、書寫載體,或行草隸變之書體演變等,都可能影響使書寫文字產生變化,即形成所謂的異體字。異體字較籠統的說法,意指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漢字。正體字,指官方所頒布,對於一字或有的諸種寫法,採取標準加以製定出一正寫的文字,謂之正體字。漢字在正體字之外,存在更大使用比例的異體字,漢字若缺乏對於異體字之觀點,則對於漢字整體研究而言恐將偏漏不全。
1967年於上海嘉定宣姓婦人墓葬出土一批明代成化年間之說唱文學作品,這批作品出土之前未經著錄,此就在文獻研究價值而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影印刊行,以俾便學界研閱之參考。這批作品以其斷代明確且保存異體字豐富,備受關注,此文本異體字形變化多元豐富,筆者以疏理其異體字形,進行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完成《說唱詞話》異體字之分析,包括異體字之簡化、繁化、同化、異化等類型,詳見本文第2章至第5章,異體細部字形之變化,於各章分節中列舉字例加以闡述,綱舉目張以簡御繁,以清眉目,第6章以異體字類型為基礎,加以綜論凸顯《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特徵,終一章略以餘論為結,完成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研究。
漢文字歷經漫長的歷史過程,其間待研究之內涵浩如煙海,未來更整全之漢字史之呈現,期待更多學人同好加入研究傳承的行列,漢字為今日唯一留存完整的象形文字,為人類瑰寶,尤其值得我們漢字使用者多加利用並傳承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1章《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緒論 1
1-1《說唱詞話》簡述 1
1-2《說唱詞話》版刻介紹 3
1-3《說唱詞話》異體字定義 5
1-4《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之必要 7
1-5《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之進路 9
第2章《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簡化類型 11
2-1簡省筆畫 11
2-1.1簡省點筆 11
2-1.1.1广/厂 11
2-1.1.2宀/冖12
2-2.1.3衤/礻13
2-1.1.4氵/冫14
2-1.1.5 犬/大16
2-1.1.6 甫/ 16
2-1.1.7 /几 17
2-1.1.8舟/ 18
2-1.1.9立/ 18
2-1.1.10戈/ 18
2-1.2簡省橫筆 19
2-1.2.1直/ 19
2-1.2.2具/ 20
2-1.2.3首/ 20
2-1.2.4那/ 21
2-1.2.5丰/ 21
2-1.2.6氐/氏 22
2-1.3簡省豎筆 22
2-1.3.1冉/ 22
2-1.4簡省撇筆 22
2-1.4.1鬼/ 23
2-1.4.2白/日 23
2-1.4.3呂/吕 23
2-1.4.4戶/尸 24
2-1.4.5釆/米 25
2-2構件之簡省 27
2-2.1簡省相同構件 27
2-2.1.1 /巳 27
2-2.1.2多/夕 27
2-2.2簡省不同構件 28
2-2.2.1等 28
2-2.2.2蹺 28
2-2.2.3滅 28
2-2.2.4蔻 29
2-2.3構件多重簡省 29
2-2.3.1耳 29
2-2.3.2卝 30
2-3簡省偏旁 31
2-3.1簡省形旁 31
2-3.1.1形旁全部簡省 31
2-3.1.1.1金 31
2-3.1.1.2父 31
2-3.1.1.3隹 32
2-3.1.1.4艸 33
2-3.1.2形旁部分簡省 33
2-3.1.2.1禸/ 33
2-3.1.2.2衰/ 34
2-3.1.2.3 / 34
2-3.1.2.4囟/凶 35
2-3.1.2.5 / 35
2-3.1.2.6艹 36
2-3.1.2.6.1艹/ 36
2-3.1.2.6.2艹/卄 38
2-3.1.2.7竹 39
2-3.1.2.7.1竹/八 39
2-3.1.2.7.2竹/ 39
2-3.1.2.8卝 40
2-3.1.3形旁相併簡省 40
2-3.1.3.1 /尸 40
2-3.1.3.2 /米 41
2-3.1.3.3昗 41
2-3.1.3.4頁 42
2-3.1.3.5 42
2-3.1.4形旁類化簡省 43
2-3.1.4.1糹/巾 43
2-3.1.4.2糹/扌 44
2-3.1.4.3幸/扌 44
2-3.1.4.4扌/木 44
2-3.1.4.5穴/宀 44
2-3.1.4.6 / 45
2-3.1.4.7臼/旧 45
2-3.1.4.8衣 46
2-3.2簡省聲旁 47
2-3.2.1聲旁簡省 47
2-3.2.1.1亲/耒 47
2-3.2.1.2亞 47
2-3.2.1.3 48
2-3.2.1.4咸 48
2-3.2.1.5 48
2-3.2.1.6嬰 49
2-3.2.1.7 49
2-3.2.1.8 /昷 50
2-3.2.1.9攸 50
2-3.2.1.10足 51
2-3.2.1.11 /备 51
2-3.2.1.12韱 52
2-3.2.1.13喜 52
2-3.2.1.14夌 52
2-3.2.1.15蒦 53
2-3.2.1.16 䊮 53
2-3.2.2聲旁類化取代 54
2-3.2.2.1肅/秀 54
2-3.2.2.2產/戔 54
2-3.2.3.3妻/西 55
2-3.2.2.4垔/因 55
2-3.2.2.5麗/西 56
2-3.2.2.6孚/付 56
2-3.2.2.7從/宗 57
2-3.2.2.8夆/夅 57
2-3.2.2.9宓 57
2-3.2.2.10非/北 58
2-3.2.2.11羔 58
2-3.2.2.12幼 59
2-3.3形旁、聲旁都部分簡省 59
2-3.3.1「萑」、「臼」簡省 59
2-3.3.2「士」、「竹」簡省 59
2-3.3.3「圭」、「行」簡省 60
2-3.3.4「堯」、「足」簡省 60
2-3.3.5「穴」、「羔」簡省 61
2-3.4形旁、聲旁合併簡省 61
2-3.4.1「网」、「亡」合併簡省 61
2-3.5形旁類化、聲旁部分簡省 62
2-3.5.1石/木類化、宛簡省 62
2-3.5.2七類化、矢簡化 62
2-3.6聲旁類化、形旁部分簡省 63
2-3.6.1從/宗類、足簡化 63
2-3.6.2夸類化、衣簡化 63
2-3.7聲旁類化、形旁簡省 63
2-3.7.1臼類化、萑簡省 63
第3章《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繁化類型 65
3-1增加筆畫 65
3-1.1增加點筆 65
3-1.1.1斤加點筆 65
3-1.1.2勿加點筆 66
3-1.1.3几加點筆 67
3-1.1.4九加點筆 67
3-1.1.5升加點筆 69
3-1.1.6氏加點筆 69
3-1.1.7王加點筆 69
3-1.1.8丈加點筆 70
3-1.1.9土加點筆 70
3-1.1.10今加點筆 71
3-1.1.11卬加點筆 71
3-1.1.12屯加點筆 72
3-1.1.13冖加點筆 72
3-1.1.14夸加點筆 73
3-1.2增加橫筆 73
3-1.2.1夌加橫筆 73
3-1.2.2屯加橫筆 74
3-1.2.3甲加橫筆 74
3-1.2.4九加橫筆 74
3-1.3增加豎筆 75
3-1.3.1日加豎筆 75
3-1.4增加撇筆 75
3-1.4.1厶加撇筆 75
3-1.4.2虫加撇筆 76
3-1.4.3或加撇筆 76
3-1.4.4亻加撇筆 76
3-1.4.5戎加撇筆 77
3-2增加構件 77
3-2.1加亠構件 77
3-3偏旁繁化 78
3-3.1增加類化偏旁 78
3-3.1.1艹 78
3-3.1.2火 79
3-3.1.3氵 79
3-3.1.4扌 80
3-3.2形旁繁化 80
3-3.2.1形旁部分繁化 80
3-3.2.1.1刂/寸 80
3-3.2.1.2月/ 81
3-3.2.1.3言/豈 81
3-3.2.1.4日 81
3-3.2.1.5 82
3-3.2.1.6圣/在 82
3-3.2.2形旁類化增繁取代 83
3-3.2.2.1缶 83
3-3.2.2.2支/皮 83
3-3.2.2.3扌/木 84
3-3.3聲旁繁化 84
3-3.3.1聲旁部分繁化 84
3-3.3.1.1沓 84
3-3.3.1.2者 85
3-3.3.1.3奇 85
3-3.3.1.4交 86
3-3.3.1.5夅 86
3-3.3.1.6委 86
3-3.3.1.7夌 87
3-3.3.1.8奄 87
3-3.3.1.9卬/卯 87
3-3.3.1.10 繁化 88
3-3.3.2聲旁類化增繁取代 88
3-3.3.2.1其 88
3-3.3.2.2畏 88
第4章《說唱詞話》異體字之同化類型 90
4-1筆形同化 90
4-1.1 90
4-1.2 90
4-2共筆同化 91
4-2.1車 91
4-2.2妻 91
4-2.3豕 92
4-2.4咸 92
4-2.5壬 92
4-2.6罒 93
4-2.7品 93
4-3構件同化 94
4-3.1構件形近而同化 94
4-3.1.1卝/艹 94
4-3.1.2彥同化 95
4-3.1.3敝同化 96
4-4偏旁同化 96
4-4.1形符形近而同化 96
4-4.1.1 /刀 96
4-4.1.2彡/氵 97
4-4.1.3 /厂 97
4-4.1.4夕同化 97
4-4.1.5六/大 98
4-4.1.6爫/朩 98
4-4.1.7宀/穴 98
4-4.1.8穴/宀 99
4-4.1.9儿/几 99
4-4.1.10犭同化 100
4-4.1.11禾/示 101
4-4.1.12攴/支 101
4-4.1.13攴/攵 101
4-4.1.14我同化 102
4-4.1.15冏同化 102
4-4.1.16頃同化 103
4-4.1.17又/く 103
4-4.1.18廾/大 104
4-4.1.19 /亜 104
4-4.1.20 / 105
4-4.1.21目/月 105
4-4.2形符意義通同而同化 106
4-4.2.1石/木 106
4-4.2.2斗加豆構件 106
4-4.2.3豆加丷構件 107
4-4.2.4扌同化 107
4-4.3形符以聲符通同而同化 108
4-4.3.1帚/負 108
4-4.3.2心/止 108
4-4.4聲符形近而同化 109
4-4.4.1曷同化 109
4-4.4.2矦同化 110
4-4.4.3矣同化 111
4-4.4.4犮同化 111
4-4.4.5刍同化 112
4-4.4.6冒同化 112
4-4.4.7夗同化 112
4-4.4.8冡同化 114
4-4.4.9 同化 114
4-4.4.10朿同化 115
4-4.4.11 同化 115
4-4.4.12圭同化 116
4-4.4.13蒦同化 116
4-4.4.14啇同化 117
4-4.4.15尚同化 117
4-4.5聲符意義通同而同化 118
4-4.5.1巛/宀 118
4-4.5.2攸類化 118
第5章《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異化類型 120
5-1筆畫異化 120
5-1.1變曲筆為直筆 120
5-1.1.1屯 120
5-1.1.2酉 120
5-1.1.3奠 121
5-1.1.4屰 122
5-1.2變數點為一橫 122
5-1.2.1灬 122
5-1.3變數點為一撇 123
5-1.3.1糸末數點筆共用 123
5-1.4變丷為一 123
5-1.5兩點的變異 124
5-1.5.1變兩點為一人 124
5-1.5.2變兩點為一豎筆 124
5-1.6兩橫筆之變異 124
5-1.6.1兩橫異化為點挑筆 124
5-1.6.2變兩橫為點筆 125
5-1.6.3變兩橫為豎筆 128
5-1.6.4變兩橫為撇筆 129
5-1.6.5增豎筆連結兩橫 130
5-1.7變橫折為點筆 130
5-1.8變橫折撇為豎撇 131
5-1.9變豎筆為橫筆 132
5-1.10變豎折橫為橫筆 132
5-1.11變豎筆為豎勾 132
5-1.12延伸 133
5-1.12.1筆畫延伸 133
5-1.12.2構件合併延伸 135
5-2構件異化 136
5-2.1形近變異 137
5-2.1.1口/厶 137
5-2.2連筆變異 138
5-2.2.1言 138
5-2.2.2足 139
5-2.2.3門 140
5-2.2.4母 141
5-2.2.5氵 143
5-2.2.6冫 144
5-2.2.7廴 145
5-2.2.8工 145
5-2.2.9丷 145
5-2.2.10衣 146
5-2.2.11厂 146
5-2.2.12 146
5-2.2.13厶 147
5-2.2.14口 147
5-3偏旁異化 148
5-3.1聲旁變異 148
5-3.1.1臼 148
5-3.1.2茶 149
5-3.1.3足 149
5-3.1.4 150
5-3.1.5盡 150
5-3.1.6盧 151
5-3.1.7旬 152
5-3.1.8虒 152
5-3.1.9因 153
5-3.1.10肙 154
5-3.1.11卒 154
5-3.1.12度 154
5-3.1.13奠 155
5-3.1.14兒 155
5-3.1.15舀 156
5-3.1.16离 156
5-3.1.17良 156
5-3.1.18叔 157
5-3.2形旁變異 157
5-3.2.1忄 157
5-3.2.2車 159
5-3.2.3足 159
5-3.2.4辵 161
5-3.2.5辛 162
5-3.2.6米 162
5-3.2.7冃 162
5-3.2.8臼(囟) 163
5-3.2.9 164
5-3.2.10 165
5-3.2.11 變異 165
5-3.3形旁、聲旁變異 165
5-3.3.1鹵、監變異 165
第6章《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特徵 167
6-1簡化為異體字之主要表現 167
6-2行草書體顯著影響異體字形 167
6-3《說唱詞話》異體字群同現 168
6-4《說唱詞話》異形之表現 168
第7章 餘論 180
參考文獻 183
附圖 《說唱詞話》書影
附表 《說唱詞話》篇目
附錄 《說唱詞話》字形
zh_TW
dc.format.extent 1390069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12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異體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異體字類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異體字分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異體字特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明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成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說唱詞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版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漢字研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漢字傳承zh_TW
dc.title (題名) 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search on the Variant Characters on《Ming Cheng Hua Kan Ben Shuo Chang Ci Hu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明成化說唱詞話》,《續修四庫全書》1745.集部.曲類,頁233-43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家駱主編,《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上海市:上海書店,2011年。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資治通鑑》,粹文堂。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
二、現代專著
文物出版社,《新中國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王力主編,吉常宏等編,《古代漢語》,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王仁鈞,《書譜導讀》,臺北:蕙風堂,2007年。
王立軍,《宋代雕版楷書構形系統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平主編,《明清小說傳播研究》,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2006年。
王初慶,《中國文字結構析論》,臺北:文史哲,1997年。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史紫忱,《書法今鑒》,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史紫忱,《書法美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史紫忱,《書法史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史紫忱,《史紫忱書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
司馬朝軍,《輶軒語詳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一玄校點,《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約瑟主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十三冊),錢存訓著,《造紙與印刷》,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
李國英,《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載《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4年。
呂永進《異體字的概念》載《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4年。
吳積才,《異體詩淺說》,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洪燕梅,《漢字文化與生活》,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9年。
胡雙寶,《漢字史話》,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商務印書館,1980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版社,1999年。
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叢考》,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章瓊,《漢字異體字論》載《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4年。
張書岩主編,《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淑梅,《東漢碑隸構形系統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曾榮汾,《字樣學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端志,《訓詁學》,臺北市:五南,1997年。
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董琨,《漢字發展史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1994年。
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蔡信發,《六書釋例》,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商務印書館,2005年。
劉兆祐,《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臺北:學生書局,2007年。
羅仲輝,《印刷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三、工具書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年。
李圃,《異體字字典》,學林出版社,1997年。
陳和祥,《四體大字典》,上海:掃葉山房,1926年。

四、期刊及論文
王毅,《明清刻本小說異體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李海濤,《《類篇》異體字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李國坤,〈書寫載體演化與社會功能關係研究〉,《書畫藝術學刊》第7期,2009年12月,頁227-266。
李瑩娟,《漢語異體字整理法硏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何谷理,〈章回小說發展中涉及到的經濟技術因素〉,《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頁191-197。
林昆範,〈教育用標準楷書印刷字形之形成研究〉,《設計學研究》,第10卷第2期,出刊時間,頁19-34。
許學仁,〈異體字整理的幾個面向〉,臺北:財團法人景伊文化藝術基金會,《紀念林尹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7-99,2013年。
國一姝,《《古文四聲韻》異體字處理訛誤的考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張守連,《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硏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張新朋,《玄應《一切經音義》之異體字研究》,河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曾永義,〈明成化說唱詞話十六種——近年新發現最古的詩讚系說唱文學刊本〉,《中外文學》,8:5,頁46-51。
賈二強,〈明成化本說唱詞話刊於北京說獻疑〉,《古今論衡》,4,2000年6月,頁40-44。
趙景深,〈談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文物》,第11期,1972年11月,頁19-22。
劉雅芬,〈從廣狹對比看異體字名義問題〉,《輔仁國文學報》,26期,2008年4月,頁113-136。
駱偉(廣州 中山大學),〈近四十年來中國發掘出土文獻及其影響〉,《故宮學術季刊》,13:4,頁141-148。
魏萍,《南北朝墓誌銘簡體異體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04年。
五、網路字典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民國一○一年八月(正式六版試用版),字典首頁網址: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index.rbt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