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檢舉人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之研究
Research for An Informer File an Administrative Actions for Effecting
作者 徐敏健
貢獻者 吳秦雯
徐敏健
關鍵詞 課予義務訴訟
檢舉函覆
訴訟權能
主觀公權利
噪音檢舉人
檢舉不成立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Sep-2016 00:21:06 (UTC+8)
摘要 行政機關函覆之法律性質究竟系屬行政處分?系屬事實通知?系屬觀念通知?亦或僅屬調查之結果?在在影響檢舉人是否擁有提出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權能。
現行法制規定人民得提出檢舉之事項繁多,有以法律或法規命令規定,亦有以縣市政府行政規則規定者,其中對於檢舉人有發給獎金等相關規定,包括環保、交通、賄選、、等等。檢舉可區分為有人民發現其他人民有違反行政規章之違規事實涉及行政責任,或人民針對行政機關違失行為或執法人員違法失職,或協助機關執行舉發任務,而向行政機關提出檢舉,以檢舉人與被檢舉事件之關係可區分為公益檢舉及利害關係人檢舉。檢舉促使發動行政程序及督促行政機關發動職權、執行法律,但是,是否全部檢舉人之檢舉均得提起課予義務之訴即非無疑?何種檢舉之檢舉人得予提起課予義務之訴?又何種檢舉之檢舉人不得提起課予義務之訴?因應檢舉事由之多元化,目前實務及學說對於何種檢舉事由得予提起課予義務訴訟缺乏統一之見解,行政機關未回函或回函表示未對被檢舉人做成不利行政處分時,檢舉人對其所檢舉之事務是否具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還是僅具有括經濟上、感情上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檢舉人對其所檢舉之事務是否具有公法上請求權?檢舉人若不服可否據此函覆提起訴願、課予義務之訴,亦檢舉人得否轉而請求行政法院判命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更是判斷檢舉人是否擁有法令所賦予之公法上之請求權,即檢舉人對其所檢舉之事務是否擁有提出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權能之重要基礎。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3年度訴字第243、244號判決可知,關於噪音檢舉之行政爭訟司法實務運作已將保護規範理論完全納入,肯認噪音管制法及其子法相關規定兼有保障噪音源周圍生活居民之心理及生理健康之權利及法律上利益,而屬保護規範,、、足以確定噪音源周圍居民因上開規範執行而享有之利益,非僅屬反射利益之性質,而屬法律(規)所保障之利益,不宜全盤委由主管機關代為維護,應認上開規範具有保護第三人(噪音源周遭居民)規範之性質。除於增進全體國民健康與福祉公共利益外,顯然兼有保護特定人民環境權法益。
參考文獻 一、專 著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修訂三版,2005年,三民。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修訂四版,2008年,元照。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版,2007年,三民。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一版,2010年7月,三民。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修訂七版,2007年,三民。
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2012年9月,元照。
林騰鷂,行政訴訟法,2014年9月,三民。
陳敏,行政法總論,五版,2007年,三民。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 2015年9月,元照。
陳柏霖,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2014年2月,元照。
翁岳生 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初版,2002年,三民。
翁岳生 編,行政法(上),三版,2006年,元照。
翁岳生 編,行政法(下),三版,2006年,元照。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三版,2007年,元照。
彭鳳至,德國行政訴訟制度及訴訟實務之研究,1999年,司法院。

二、期刊論文
李建良,論課予義務訴願─以新訴願法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47期,1999年4月。
李震山,訴願之先行程序與人民訴願權之保障,月旦法律雜誌,第66期,2000年11月。
吳志光,論一般給付訴訟與其他行政訴訟類型類型之關聯─行政法院實務見解為核心,輔仁法學,第33期,2007年6月。
林明昕,健康權—以「國家之保護義務」為中心,法學講座,第32期,2005年 3月。
林三欽,大陸人民來台居留案─行政訴訟案件的法規基準時,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2005年10月。
林三欽,行政法律關係確認訴訟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2期,2008年1月。
林明鏘,檢舉函覆性質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26期,1997年7月。
林明鏘,程序保障與鄰人訴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
林昱梅,公平交易法上檢舉與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權能,法學講座,第8期,2002年8月。
林昱梅,利害關係人之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2005年6月。
林昱梅,論行政法上人民舉發之制度與救濟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04期,2012年5月。
林燦都,略論行政訴訟之課予義務訴訟,育達科大學報,第21期,98年12月。
徐瑞晃,課予義務訴訟之難題,萬國法律,第190期,2013年8月。
陳敏,課予義務訴訟之制度功能及適用可能性,政大法學評論,第61期,1999年6月。
陳淑芳,行政訴訟類型之選擇,月旦法學教室,第46期,2006年8月。
張文郁,論行政訴訟之起訴期間 ─ 兼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四年裁上字第四六二號裁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9期,2007年10月。
張文郁,檢舉人不服受理檢舉之主管機關處理檢舉案件之結果,得否對之提起訴願、行政訴訟?收錄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73期,2011年4月。
許登科,論撤銷訴訟中行政處分之違法判斷基準時,法學叢刊,第48卷第2期,2004年4月。
程明修,撤銷訴訟與課予義務訴訟之選擇─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之延宕效力,法學講座,第30期,2004年11月。
程明修,課予義務訴訟與一般給付訴訟間選擇之爭議問題分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8期,2006年11月。
傅玲靜,檢舉是不是依法申請?-違反環境管制標準案件之訴權及司法審查密度,收錄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92期,2012年1月。
劉建宏,課予義務訴訟與訴訟參加,法學講座,第4期,2002年4月。
劉建宏,撤銷訴訟─原處分機關不服訴願決定時之行政救濟途徑,法學講座,第9期,2002年9月。
劉建宏,公務員法上之競爭訴訟與訴訟參加,華岡法粹,第30期,2004年12月。
劉建宏,訴願之類型與訴願管轄,月旦法學教室,第74期,2008年12月。
蘇永欽,檢舉人就公平會未為處分的覆函得否提起訴願,公平交易季刊,第5卷第4期,1997年10月。

三、專書論文
李建良,保護規範理論之思維與應用─行政法院裁判若干問題舉隅,收錄於2010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1年 11 月。
李惠宗,主觀公權利、法律上利益與反射利益之區別,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初版,2000年。
吳秦雯,社會發展與訴訟權能之認定—以我國新近(2010-2014年)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收錄於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談論文集(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2015年3月。
林三欽,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研究,收錄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下),初版,2002年7月。
陳淑芳,訴願法上利害關係人之界定-以建築法上鄰人爭訟為例,收錄於2014訴願暨國家賠償專論選輯,臺北市政府法務局,2014年10月。
郭介恆,行政訴訟之當事人適格─兼論訴訟(願)無實益,收錄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下),初版,2002年7月。
彭鳳至,德國行政訴訟制度及訴訟實務之研究,司法院87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9年6月。
彭鳳至,行政訴訟種類理論與適用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命令、行政處罰及行政爭訟之比較研究,初版,2001年12月。
詹鎮榮,保護規範理論之應用──以第三人提起課予義務訴願為中心,收錄於臺北市政府法務局編,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十三,2012年12月。
廖義男,課予義務訴訟中所謂「依法申請」之意涵-以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並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6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收錄於行政訴訟二級二審制實施十週年回顧論文集,司法院編,2011年6月。
劉建宏,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標的與裁判之既判力─最高行政法院九七年十二月份第三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簡評,收錄於2008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9年11月。

四、學位論文
李彥勳,課予義務訴訟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昭元,論行政機關怠為行政處分之行政訴訟,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黃右瑜,論行政爭訟法制上之利害關係人,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2月。
張珮勤,論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訴權之法理基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陳柏霖,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五、網路資訊
日本法務省:http://law.e-gov.go.jp/htmldata/S37/S37HO139.html
司法院:http://www.judicial.gov.tw/work/work03.asp,林素鳳博士譯,日本行政事件訴訟法。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德國司法部: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vwgo/__42.html
台北市訴願審議委員會:https://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wfLaw_Decision_Search.aspx。
新北市政府法制局:http://www.law.ntpc.gov.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79611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96111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秦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敏健zh_TW
dc.creator (作者) 徐敏健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6 00:21:06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6 00:21: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6 00:21: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796111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5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9611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行政機關函覆之法律性質究竟系屬行政處分?系屬事實通知?系屬觀念通知?亦或僅屬調查之結果?在在影響檢舉人是否擁有提出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權能。
現行法制規定人民得提出檢舉之事項繁多,有以法律或法規命令規定,亦有以縣市政府行政規則規定者,其中對於檢舉人有發給獎金等相關規定,包括環保、交通、賄選、、等等。檢舉可區分為有人民發現其他人民有違反行政規章之違規事實涉及行政責任,或人民針對行政機關違失行為或執法人員違法失職,或協助機關執行舉發任務,而向行政機關提出檢舉,以檢舉人與被檢舉事件之關係可區分為公益檢舉及利害關係人檢舉。檢舉促使發動行政程序及督促行政機關發動職權、執行法律,但是,是否全部檢舉人之檢舉均得提起課予義務之訴即非無疑?何種檢舉之檢舉人得予提起課予義務之訴?又何種檢舉之檢舉人不得提起課予義務之訴?因應檢舉事由之多元化,目前實務及學說對於何種檢舉事由得予提起課予義務訴訟缺乏統一之見解,行政機關未回函或回函表示未對被檢舉人做成不利行政處分時,檢舉人對其所檢舉之事務是否具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還是僅具有括經濟上、感情上或事實上之利害關係?檢舉人對其所檢舉之事務是否具有公法上請求權?檢舉人若不服可否據此函覆提起訴願、課予義務之訴,亦檢舉人得否轉而請求行政法院判命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更是判斷檢舉人是否擁有法令所賦予之公法上之請求權,即檢舉人對其所檢舉之事務是否擁有提出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權能之重要基礎。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3年度訴字第243、244號判決可知,關於噪音檢舉之行政爭訟司法實務運作已將保護規範理論完全納入,肯認噪音管制法及其子法相關規定兼有保障噪音源周圍生活居民之心理及生理健康之權利及法律上利益,而屬保護規範,、、足以確定噪音源周圍居民因上開規範執行而享有之利益,非僅屬反射利益之性質,而屬法律(規)所保障之利益,不宜全盤委由主管機關代為維護,應認上開規範具有保護第三人(噪音源周遭居民)規範之性質。除於增進全體國民健康與福祉公共利益外,顯然兼有保護特定人民環境權法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7
第二節 章節架構.............................................8
第二章 課予義務訴訟..........................................11
第一節 課予義務之訴的意義及性質..............................11
第一項 課予義務之訴訟的意義.................................11
第二項 課予義務之訴的性質...................................17
第二節 課予義務之訴的類型...................................17
第一項 對於怠為處分(消極不作為)之訴.......................18
第二項 對於拒絕申請(駁回處分)之訴.........................19
第三項 小結...............................................20
第三節 課予義務之訴適用範圍..................................21
第一項 在給付行政領域方面...................................21
第二項 在秩序行政領域方面..................................22
第三項 其他方面............................................23
第四節 提起課予義務之訴要件審查..............................23
第一項 一般本案決定要件.....................................24
第二項 權利保護必要.........................................25
第三項 訴訟權能............................................26
第一款 舊保護規範理論.......................................29
第二款 新保護規範理論.......................................30
第三款 保護規範理論與主觀公權利.............................33
第四項 特別本案決定要件.....................................34
第一款 怠為處分之訴訟.......................................34
第二款 拒為處分之訴訟.......................................36
第五節 課予義務之訴有無理由之審查及裁判......................39
第一項 法院審查之範圍及時間基準...........................39
第一款 法院審查之範圍.......................................40
第二款 法院審查之時間基準...................................40
第二項 課予義務訴訟之標的...................................41
第六節 課予義務之訴與其他訴訟類型之區別及關連性.............44
第一項 課予義務訴訟與撤銷訴訟之區別及關連性.................45
第二項 課予義務訴訟與一般給付訴訟之區別及關連性.............48
第三項 課予義務訴訟與確認訴訟之區別及關連性.................50
第三章 檢舉復函得否對之提起課予義務訴訟.....................53
第一節 檢舉人是否為行政法上利害關係人.......................53
第一項 利害關係人之概念及界定...............................53
第二項 利害關係人「訴訟權能」判斷要素與認定基準.............57
第三項 行政處分之「相對人」與「利害關係人」之區別...........58
第一款 第三人與相對人利害同一...............................58
第二款 第三人與相對人利害相反...............................59
第二節 檢舉函覆之性質及其效果...............................60
第一項 檢舉人是否具有主觀公權利.............................61
第二項 檢舉復函有無發生法效果...............................63
第三項 檢舉復函得否認具即受確認之法律上利益.................67
第一款 檢舉不成立是否損及檢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67
第二款 檢舉人之救濟--提起課予義務訴(願)訟.................69
第一目 檢舉人之訴不合法...................................69
第二目 檢舉人之訴無理由...................................70
第三目 檢舉人之訴有理由...................................70
第四章 噪音檢舉人得否提起課予義務訴訟.......................73
第一節 行政法院之判決及其訴願決定書之案例探討...............73
第一項 請求拆除噪音侵擾人所有之聲音源器械..................73
第二項 行政機關稽查人員測量時違反法定程序...................81
第三項 起訴後污染源已不存在.................................86
第四項 請求主管機關指定噪音測量地點.........................90
第二節 噪音檢舉人提起課予義務訴訟...........................94
第一項 保護規範理論於噪音檢舉之行政爭訟司法實務.............94
第二項 噪音檢舉不成立之函復.................................97
第五章 結論................................................99
第一節 公法上權利之範圍及放寬權利救濟.......................99
第二節 結論與展望.........................................101
參考文獻..................................................103
zh_TW
dc.format.extent 138040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96111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課予義務訴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檢舉函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訴訟權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主觀公權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噪音檢舉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檢舉不成立zh_TW
dc.title (題名) 檢舉人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for An Informer File an Administrative Actions for Effect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 著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修訂三版,2005年,三民。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修訂四版,2008年,元照。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版,2007年,三民。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一版,2010年7月,三民。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修訂七版,2007年,三民。
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2012年9月,元照。
林騰鷂,行政訴訟法,2014年9月,三民。
陳敏,行政法總論,五版,2007年,三民。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 2015年9月,元照。
陳柏霖,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2014年2月,元照。
翁岳生 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初版,2002年,三民。
翁岳生 編,行政法(上),三版,2006年,元照。
翁岳生 編,行政法(下),三版,2006年,元照。
蔡志方,行政救濟法新論,三版,2007年,元照。
彭鳳至,德國行政訴訟制度及訴訟實務之研究,1999年,司法院。

二、期刊論文
李建良,論課予義務訴願─以新訴願法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47期,1999年4月。
李震山,訴願之先行程序與人民訴願權之保障,月旦法律雜誌,第66期,2000年11月。
吳志光,論一般給付訴訟與其他行政訴訟類型類型之關聯─行政法院實務見解為核心,輔仁法學,第33期,2007年6月。
林明昕,健康權—以「國家之保護義務」為中心,法學講座,第32期,2005年 3月。
林三欽,大陸人民來台居留案─行政訴訟案件的法規基準時,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2005年10月。
林三欽,行政法律關係確認訴訟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2期,2008年1月。
林明鏘,檢舉函覆性質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26期,1997年7月。
林明鏘,程序保障與鄰人訴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
林昱梅,公平交易法上檢舉與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權能,法學講座,第8期,2002年8月。
林昱梅,利害關係人之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2005年6月。
林昱梅,論行政法上人民舉發之制度與救濟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204期,2012年5月。
林燦都,略論行政訴訟之課予義務訴訟,育達科大學報,第21期,98年12月。
徐瑞晃,課予義務訴訟之難題,萬國法律,第190期,2013年8月。
陳敏,課予義務訴訟之制度功能及適用可能性,政大法學評論,第61期,1999年6月。
陳淑芳,行政訴訟類型之選擇,月旦法學教室,第46期,2006年8月。
張文郁,論行政訴訟之起訴期間 ─ 兼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四年裁上字第四六二號裁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9期,2007年10月。
張文郁,檢舉人不服受理檢舉之主管機關處理檢舉案件之結果,得否對之提起訴願、行政訴訟?收錄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73期,2011年4月。
許登科,論撤銷訴訟中行政處分之違法判斷基準時,法學叢刊,第48卷第2期,2004年4月。
程明修,撤銷訴訟與課予義務訴訟之選擇─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之延宕效力,法學講座,第30期,2004年11月。
程明修,課予義務訴訟與一般給付訴訟間選擇之爭議問題分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8期,2006年11月。
傅玲靜,檢舉是不是依法申請?-違反環境管制標準案件之訴權及司法審查密度,收錄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92期,2012年1月。
劉建宏,課予義務訴訟與訴訟參加,法學講座,第4期,2002年4月。
劉建宏,撤銷訴訟─原處分機關不服訴願決定時之行政救濟途徑,法學講座,第9期,2002年9月。
劉建宏,公務員法上之競爭訴訟與訴訟參加,華岡法粹,第30期,2004年12月。
劉建宏,訴願之類型與訴願管轄,月旦法學教室,第74期,2008年12月。
蘇永欽,檢舉人就公平會未為處分的覆函得否提起訴願,公平交易季刊,第5卷第4期,1997年10月。

三、專書論文
李建良,保護規範理論之思維與應用─行政法院裁判若干問題舉隅,收錄於2010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1年 11 月。
李惠宗,主觀公權利、法律上利益與反射利益之區別,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初版,2000年。
吳秦雯,社會發展與訴訟權能之認定—以我國新近(2010-2014年)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收錄於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談論文集(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2015年3月。
林三欽,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之研究,收錄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下),初版,2002年7月。
陳淑芳,訴願法上利害關係人之界定-以建築法上鄰人爭訟為例,收錄於2014訴願暨國家賠償專論選輯,臺北市政府法務局,2014年10月。
郭介恆,行政訴訟之當事人適格─兼論訴訟(願)無實益,收錄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下),初版,2002年7月。
彭鳳至,德國行政訴訟制度及訴訟實務之研究,司法院87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9年6月。
彭鳳至,行政訴訟種類理論與適用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命令、行政處罰及行政爭訟之比較研究,初版,2001年12月。
詹鎮榮,保護規範理論之應用──以第三人提起課予義務訴願為中心,收錄於臺北市政府法務局編,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十三,2012年12月。
廖義男,課予義務訴訟中所謂「依法申請」之意涵-以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並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6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收錄於行政訴訟二級二審制實施十週年回顧論文集,司法院編,2011年6月。
劉建宏,課予義務訴訟之訴訟標的與裁判之既判力─最高行政法院九七年十二月份第三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簡評,收錄於2008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9年11月。

四、學位論文
李彥勳,課予義務訴訟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昭元,論行政機關怠為行政處分之行政訴訟,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黃右瑜,論行政爭訟法制上之利害關係人,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2月。
張珮勤,論環境法上利害關係人訴權之法理基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陳柏霖,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五、網路資訊
日本法務省:http://law.e-gov.go.jp/htmldata/S37/S37HO139.html
司法院:http://www.judicial.gov.tw/work/work03.asp,林素鳳博士譯,日本行政事件訴訟法。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德國司法部: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vwgo/__42.html
台北市訴願審議委員會:https://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wfLaw_Decision_Search.aspx。
新北市政府法制局:http://www.law.ntpc.gov.tw/。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