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在臺陸生之學習、生活和畢業走向滿意度調查研究
A Preliminary Satisfaction Report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作者 楊雁斐
Yang, Yan Fei貢獻者 周祝瑛
Chuing Prudence Chou
楊雁斐
Yang, Yan Fei關鍵詞 陸生
在臺陸生
學習
生活
畢業走向
滿意度
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learning
living
career choice
satisfacion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Sep-2016 01:10:08 (UTC+8) 摘要 自2011年臺灣開始正式招收中國大陸學位生以來,兩岸大學生的交流學習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舉凡陸生在臺學習成效與生活適應等相關議題,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尤其在2015年第一屆大陸學位生畢業後,陸生的未來畢業發展與走向,更成為兩岸交流中重要的研究課題。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自2011年起臺灣地區招收大陸學生的政策發展,除了探討2015與2016年陸生的基本資料外,並從在臺陸生性別、不同的學習身份、公私立大學,和就讀大學所在地區等變項,分析陸生在臺「學習」、「生活」與「畢業走向」等滿意度。在研究方法上針對在臺陸生進行網路問卷, 分別於2015年與2016年夏天施測,共蒐集2216有效問卷,經由描述統計、t-test 及 one-way ANOVA等分析上述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在基本資料方面,在臺陸生(包括學位生、交換生與研修生三類)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和廣東三省;女性占六成以上;學士生佔七成八。其中,學士生多集中於私立大學,研究生則以公立大學為主。陸生主要集中於臺灣北部地區。在滿意度調查結果上,陸生整體的「在臺學習」、「在臺生活」和「畢業走向」等項目,均感到滿意,且女生滿意度均高於男生。除2016年公立大學陸生在「在臺學習」方面滿意度略高於私立學校外,2015年和2016年其餘各層面均為公立學校滿意度低於私立學校。「在臺學習」、「在臺生活」與「畢業走向」方面,中部地區陸生滿意度最高,交換生高於學位生。雖然「在臺學習」方面,整體陸生滿意較高,且各類學生無顯著差異,但對於「在臺生活」與「畢業走向」方面,則出現陸生在臺就讀學歷越高,在臺滿意度越低的情況。另外,2016年陸生的整體滿意度略低於2015年的滿意度,值得相關單位重視與進一步追蹤研究。
The mutu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since 2011, the first year in which Taiwanese universities admitted Chinese degree-seeking students. The topic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ving in Taiwan is controversial locally,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fter the first intake graduated in 2015.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using basic enrolment information and student experiences. The study will analyze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during 2015 and 2016, including gender, learning identity,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 background, and district of Taiwan to understand Chinese students’ satisfaction in respect of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analysis 2216 examples that were gathered through a network questionnaire in 2015 and 2016,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students (including degree students, exchange students and short-term students) were mainly from Zhejiang , Fujian and Guangdong; female students accounted more than sixty percent; and bachelor students accounted more than seventy-eight percent. Bachelor students were concentrated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but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preferred public universities. Most Chinese students chose universities in the north of Taiwan. The Chinese students were largely satisfied with their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s in Taiwan and female Chinese students were more satisfied than male 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in public universities gave a higher rating than private universities to the learning aspect in 2016, Chinese student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felt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gave the highest rating in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and exchange students felt more satisfied than degree students. Although all the Chinese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learning in Taiwan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the aspect of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shows tha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tudy, the lower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Additionally, interested par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in 2016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in 2015.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中文專著林佩璿(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人文化。柯曉翔(2014)。企業最愛大學評價調查。遠見天下文化, 2014年2月(中文)。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陳志柔(2008)。20年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收於遊盈隆編,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海基會出版。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東華書局。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心理。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出版。楊景尭(2015)。兩岸文教交流與思考2012-2014。高雄市:麗文文化。劉二喜(2013)。亞細亞的好孩子 一個中國陸生視野下的臺灣。臺北市:信實 文化行銷。範世平(2010)。中國大陸觀光客來臺對兩岸關係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刊及會議論文王文鼎(2010)。陸生法案:兩岸人才交流有助互利雙贏。海峽,2010年第5期,頁15-16。白舒元(2016)。兩岸教育出新政,2016年赴臺「專升本」前景如何。交流,2016年1月20日,第2期。呂存誠(2010)。「陸生三法」修正案過關評析。海峽縱橫,2010年第5期,頁22-23。何卓飛(2012)。兩岸教育交流現況與展望,「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 2012年10月。吳建國(2012)。開房中國大陸專科畢業生來臺升學二技的研究。2012 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吳政達、洪玉珊、張雅婷、陳治尭(2012)。跨境高等教育與陸生來臺之推拉力 因素分析。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吳清基(2012)。陸生來臺就學政策之執行與檢討,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頁15。周以順(2008)。回顧兩岸學術交流:過去與現在。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2008(10),頁7-10。周祝瑛(2012)。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交流角度出發。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周祝瑛、楊景堯(2012)。 國際交流中之「兩岸化」議題,臺灣師範大學。2020教育願景,頁51-81。周祝瑛,楊雁斐(2015)。國際化另一章:第一屆畢業陸生滿意度調查初步報告。 教育研究月刊,2015年11月,頁27-38。周祝瑛,楊雁斐(2016)。從政大「新制課程精實課程方案」看臺灣高教世界排名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1),頁111-118。林銘雄、李蕙如(2012)。學校招收陸生之策略與面臨之問題—以輔仁大學招收陸生為例,「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年10月1日。侯崇文(2008)。兩岸學術交流的困境與挑戰:現階段實務面的做法。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2008(10),頁14-18。馬越徹(1992)。地域研究と比較教育教育學。載於名古屋大學教育學部紀要(教育學科),第39卷第2號,頁21-29。陳智順(2012)。臺南科技大學招收陸生經驗分享,「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年10月。張國保(2010)。近十年臺灣技職教育發展談招收中國大陸中國陸生來臺就學之問題與策略。高等教育,2010,5(1),頁1-35。張國保、楊淑涵和張馨萍(2011)。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相關議題與政策方向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2011,14(3),頁1-32。張雅凈(2012)。101年度大學校院碩博士班招收陸生方式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5期,頁229-230。張鈿富(2010)。開啟兩岸文教交流的政策之窗。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7980&topic=12張鴻德(2016)。中國陸生來臺就讀之現況。兩岸高等教育論壇,中華青年交流協會,2016年3月。張寶榮(2012)。中國陸生赴臺灣高校就讀於意願的實證調查研究—基於對福建、廣東、浙江三省的分析。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張寶蓉、王華、鄒莎和餘斌(2013)。中國陸生赴臺灣高校就讀意願調查研究—以福建、廣東、浙江三省為對象。臺灣研究·兩岸關係,2013年第3期,頁1-6。劉仁卿(2012)。銘傳大學101學年度陸生招生宣傳策略。「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年10月14日。魏鏞(2002)。邁向民族內共同體:臺灣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國中國大陸研究,45(5),頁1-55。蘇建洲、劉秀曦(2012)。臺灣大學校院對陸生就學生活輔導策略之探究。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蔡翠旭、林草蓉、陳怡珮和程伊防(2012)。中國陸生在臺灣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8(2),頁15-42。博碩士畢業論文王敏(2012)。中國大陸高中生赴臺求學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一一基於對南京市六所高中的調查。碩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王友蘭(2014)。兩岸教育推廣管理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南開大學,天津。林昆葵(2012)。兩岸高等教育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臺南。李逸雲(2011)。大陸學生來臺就學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孫碧佳(2014)。陸‧生 ──來臺陸生生活經驗之詮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徐子惁(2014)。陸生來臺就學適應情形探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治尭(2012)。陸生來臺就讀大學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昭蓉(2012)。大陸來臺研究生之生活壓力、學習滿意度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育嘉(2015)。一家人?異邦人?陸生來臺的制度框架與國族劃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張惠怡(2015)。兩岸大學合併政策之比較研究—以臺灣東華大學與中國大陸廣州大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湯甘(2015)。臺灣新聞媒體及輿論對待陸生的情感傾向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顏玨(2013)。博弈與嬗變: 臺灣兩岸高等教育交流政策。碩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蘇湘涵(2014)。來臺大陸生之休閒調試策略對文化適應壓力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劉穎霙(2013)。陸生來臺搭乘公路客運行前期望與事後知覺之比較—以中華大學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報紙及網絡部分大學校院招收中國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5): http://rusen.stust.edu.tw/spf/Download.html 2015年6月30日,2016年7月20日。王正方(2009)。承認中國大陸學歷那麼難嗎?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 年11 月26 日,第3 版。王宇澄、石睿(2015)。2014中國大陸出國留學人數再增 共約46萬人。財新網,2015年3月6日。 取自: http://china.caixin.com/2015-03-06/100788923.html,2016年3月30日。中華民國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2016)。陸生在臺就學於生活便利措施推動情形 。取自: http://www.mac.gov.tw/public/MMO/MAC/%E9%99%B8%E7%94%9F%E5%9C%A8% E8%87%BA%E5%B0%B1%E5%AD%B8%E8%88%87%E7%94%9F%E6%B4%BB%E4%BE%BF%E5 %88%A9%E6%8E%AA%E6%96%BD%E6%8E%A8%E5%8B%95%E6%83%85%E5%BD%A2.pdf,2016年3月30 日。王連偉(2012)。陸生赴臺讀書真的很難。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 年6 月11 日,第3 版。王眾、汪東亞(2013)。奧巴馬,現在該美國派10萬了。留學,2013年12月5日。取自:http://epaper.gmw.cn/lx/html/2013-12/05/nw.D110000lx_20131205_1-0 5.htm,2016年3月30日。木鳴(2009)。「鎖門」,「鎖」住了什麼。人民日報,2009年5月13日,第10版。中新社(2012)。臺高校“搶”陸生。團結報,2012 年6 月12 日,第3 版。王義偉(2012)。「陸配陸生」法案何時放行,中華工商時報,2012年12月27日,第003版。林志成(2012)。研究所搶陸生 提早3個月招考。中國大陸時報,2012年1月17日,A6版。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2016)。中國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文教交流統計。取自:www.mac.gov.tw/lp.asp?CtNode=5717&CtUnit=3993&BaseDSD=7&mp=1李惠子、郭鑫(2011)。臺高校招收“陸生”限制多。團結報,2011 年1 月8 日,第3 版。李靜(2012)。臺灣輔大到中國大陸招生 推“校長實名推薦制”。中國大陸臺灣網,2012年1月18日。取自:http://big51.chinataiwan.org/jm/lajl/201201/t20120118_2252360.htm。朱穗怡(2016)。港媒:臺方欲引陸生還需改善環境。人民政協報,2016 年1 月9日,第7 版。邰文欣(2010)。防災專業也不讓“陸生”讀?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 年11 月4 日,第003 版。吳薇(2002)。臺灣學生愛到中國大陸求學。環球時報,2002年7月22日,第10版。取自: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8/6793/662117.html。馬英九(2012)。總統接受《亞洲週刊》專訪,2012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8514。美國中心情報局(2016)。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rankord er/2195rank.html。洪肇君(2012)。輔大登錄招生 推校長實名推薦制。旺報,2012年1月17日,A17 版。高美琴(2015)。為返陸求職陸生鋪路 中國大陸相關部門需加強對臺高校宣傳。人民政協報,2015 年10 月24 日,第7 版。高楊(2011)。兩大困惑影響陸生赴臺。人民政協報,2011年3月5日,第C01 版。孫立極、吳亞明(2013)。陸生赴臺仍曲折。人民日報,2013 年7 月4 日,第20 版。孫權(2011)。赴臺學習挺好,只擔心回來就業有困難。人民政協報,2011 年8 月27 日,第C01 版。孫權(2012)。“停留證”更換“居留證” 陸生健保問題或有解。人民政協報,2012年10 月13 日,第C02 版。孫權(2015)。陸生持臺高校學歷應聘遭企業質疑。人民政協報,2015 年10 月24日,第7 版。徐蕾(2011)。臺灣怎樣吸引陸生讀書?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 年6 月20 日,第3版。張勝波(2011)。首次“陸生赴臺”本科招生不樂觀。南方日報,2011 年5 月24 日,第A11 版。陳夢婕(2015)。陸生赴臺就讀為何喜憂參半。福建日報,2015 年7 月23 日,第6 版。黃平(2014)。陸生“健保”還需再突破。團結報,2014 年9 月27 日,第3 版。黃金十年‧國家願景(2011)。中華民國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取自: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1101716392271.pdf,2016年3月30日。新民晚報(2014)。未來美國領袖可能是“中國大陸通”,2014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csc.edu.cn/laihua/newsdetail.aspx?cid=121&id=4252。劉勝驥(2010)。中國大陸學歷采認與中國大陸生來臺就學之政策研究。取自: http://tpsa.hcu.edu.tw/ezcatfiles/b083/img/img/1182/A3-1.pdf薑澎(2014)。美「十萬強計畫」推動本國學生來華留學 。文彙報,2014年09月10日。取自:http://edu.people.com.cn/n/2014/0910/c1053-25630218.html,2016年3月30日。簡立新(2016)。臺灣大學生 每六人就有一人延畢。旺報,2016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22000983-260301,2016年7月20日。藍碧霞(2011)。臺灣招考碩博陸生廈大報名最多。廈門日報,2011 年5 月7 日,第2 版。鐘新(2007)。陸生赴臺:開放就雙贏。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 年5 月23 日,第3 版。外文部分英文專書Albrow, M. & King, Elizabeth(1990). Golbalization, Knowledge and Socie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N. J: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Boutros-Ghali(1992). An Agenda of Peac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Chou, C. P., & Ching, G. (2012). 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David Mitrany(1996).A woe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Quadrangle Books.Gordon W. Allport(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Karl W. Deutsch(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McNeill, W. H., & Adams, R. S. (1978). Human migration: Patterns and policies.Rupert Brown(1995). Prejudice: Its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MA:Blackwell.Schlossberg, N. K., Waters, E. B., & Goodman, J.(1995). Counseling adult in transition(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Majam, A.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 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10:4. London: Wiely Press.期刊及論文Bettencourt, B. A., Brewer, M. B., Croak, M. R., & Miller, N. (1992). Cooper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bias: The role of reward structure and soci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8(4), 301-319.Cagle, L. T. (1973). Interracial housing: a reassessment of the equal-status contact hypothesis.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57(3), 342-55.Cohen, E. G. (1982). Expectation states and interracial interaction in school setting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9-235.Cohen, E. G., & Lotan, R. A. (1995). Producing equal-status interaction in the heterogeneous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2(1), 99-120.Ernst Hass(1960).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5(3), P.372.Lee, S. A., Park, H. S., & Kim, W. (2009). Gender Difference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justmen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3(4), 1217.Nie, Jing (2009 ).Kantian Peace Theory and the Taiwan Strait ,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Toledo, Political Science.Pettigrew, T. F. (1998).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9(1), 65-85.Riordan, C. (1987). Intergroup contact in small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1(2), 143-154.Robbins, T. R. (2006). Changing Minds but Not Politics: The Influence of Intergroup Interactions on Racial Policy Attitudes and Attributions about African Americans. Race, Gender & Class, 70-86.Robinson, J. W., & Preston, J. D. (1976). Equal-status contact and modification of racial prejudice: A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tact hypothesis.Social Forces, 54(4), 911-924.Wei, Y. (1997). From ‘Multi-Syatem Nations’to’Linkage Communities’: 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vided Nations. Issus & Studies, 33:10(Oct. 1997), P.1-19Wei, Y. (2014). From" Multi-System Nations" to" Linkage Communities": 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vided Nations. Maryland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2014(3).Yanchar, S. C., & Williams, D. D. (2006). Reconsidering the compatibility thesis and eclecticism: Five proposed guidelines for method use. Educational Researcher,3-1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103152018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201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周祝瑛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uing Prudence Chou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雁斐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ng, Yan Fei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雁斐 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Yan Fei en_US dc.date (日期) 2016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6 01:10:08 (UTC+8) - dc.date.available 2-Sep-2016 01:10:0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6 01:10:08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152018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202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2018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2011年臺灣開始正式招收中國大陸學位生以來,兩岸大學生的交流學習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舉凡陸生在臺學習成效與生活適應等相關議題,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尤其在2015年第一屆大陸學位生畢業後,陸生的未來畢業發展與走向,更成為兩岸交流中重要的研究課題。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自2011年起臺灣地區招收大陸學生的政策發展,除了探討2015與2016年陸生的基本資料外,並從在臺陸生性別、不同的學習身份、公私立大學,和就讀大學所在地區等變項,分析陸生在臺「學習」、「生活」與「畢業走向」等滿意度。在研究方法上針對在臺陸生進行網路問卷, 分別於2015年與2016年夏天施測,共蒐集2216有效問卷,經由描述統計、t-test 及 one-way ANOVA等分析上述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在基本資料方面,在臺陸生(包括學位生、交換生與研修生三類)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和廣東三省;女性占六成以上;學士生佔七成八。其中,學士生多集中於私立大學,研究生則以公立大學為主。陸生主要集中於臺灣北部地區。在滿意度調查結果上,陸生整體的「在臺學習」、「在臺生活」和「畢業走向」等項目,均感到滿意,且女生滿意度均高於男生。除2016年公立大學陸生在「在臺學習」方面滿意度略高於私立學校外,2015年和2016年其餘各層面均為公立學校滿意度低於私立學校。「在臺學習」、「在臺生活」與「畢業走向」方面,中部地區陸生滿意度最高,交換生高於學位生。雖然「在臺學習」方面,整體陸生滿意較高,且各類學生無顯著差異,但對於「在臺生活」與「畢業走向」方面,則出現陸生在臺就讀學歷越高,在臺滿意度越低的情況。另外,2016年陸生的整體滿意度略低於2015年的滿意度,值得相關單位重視與進一步追蹤研究。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mutu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since 2011, the first year in which Taiwanese universities admitted Chinese degree-seeking students. The topic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ving in Taiwan is controversial locally,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fter the first intake graduated in 2015.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using basic enrolment information and student experiences. The study will analyze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during 2015 and 2016, including gender, learning identity,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 background, and district of Taiwan to understand Chinese students’ satisfaction in respect of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analysis 2216 examples that were gathered through a network questionnaire in 2015 and 2016,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students (including degree students, exchange students and short-term students) were mainly from Zhejiang , Fujian and Guangdong; female students accounted more than sixty percent; and bachelor students accounted more than seventy-eight percent. Bachelor students were concentrated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but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preferred public universities. Most Chinese students chose universities in the north of Taiwan. The Chinese students were largely satisfied with their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s in Taiwan and female Chinese students were more satisfied than male 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in public universities gave a higher rating than private universities to the learning aspect in 2016, Chinese student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felt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aiwan gave the highest rating in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and exchange students felt more satisfied than degree students. Although all the Chinese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learning in Taiwan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the aspect of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shows tha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tudy, the lower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Additionally, interested par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in 2016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in 2015.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 1第二節 研究動機 2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壹、研究目的 3貳、待答問題 3第四節 名詞釋義 4壹、陸生 4貳、學位生 4叁、交換生 4肆、研修生 4伍、在臺陸生 5陸、三限六不 5柒、滿意度 5第五節 研究方法 6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壹、研究範圍 7貳、研究限制 7第二章 文獻探討 8第一節 兩岸交流相關理論 8壹、4C模式 8貳、族群接觸理論(Contact Hyphothesis,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8叁、聯鎖社群(Linkage Communities) 10肆、兩岸化(cross-straitization) 11第二節 中國大陸留學生及中國陸生之現狀 12壹、中國大陸留學生之現況 12貳、國際背景下之兩岸文教交流 17叁、中國陸生赴臺求學之現狀 18第三節 陸生議題之文獻綜述 23壹、中國陸生赴臺之具體人數變化 24貳、陸生政策之相關分析 29叁、陸生在臺學習之相關研究 34肆、陸生在臺生活之相關研究 36伍、陸生畢業走向之相關研究 37陸、陸生健保問題 38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0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壹、 研究流程 40貳、研究架構 42第二節 研究工具 43第三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44壹、資料蒐集的方法 44貳、資料分析過程 45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發現 46第一節 背景分析 46第二節 在臺陸生之在臺學習滿意度 52壹、性別 52貳、在臺學習身份 55叁、公私立大學 59肆、在臺地區 62第三節 在臺陸生之在臺生活滿意度 66壹、性別 66貳、在臺學習身份 68叁、公私立學校 72肆、在臺地區 75第四節 在臺陸生之畢業走向 78壹、畢業選擇 78貳、性別 80叁、在臺學習身份 82肆、公私立學校 85伍、在臺地區 87第五章 研究討論 90第一節 在臺陸生之背景討論 90第二節 在臺陸生之在臺學習滿意度討論 90壹、性別 90貳、在臺學習身份 91叁、公私立學校 92肆、在臺地區 93第三節 在臺陸生之在臺生活滿意度討論 93壹、性別 93貳、在臺學習身份 94叁、公私立學校 95肆、在臺地區 96第三節 在臺陸生之畢業走向滿意度討論 96壹、在臺陸生之職業選擇 96貳、性別 97叁、在臺學習身份 97肆、公私立學校 98伍、在臺地區 99第六章 研究結論和建議 100第一節 結論 100壹、在臺陸生之背景 100貳、性別對在臺陸生之學習、生活及畢業走向滿意度之影響 100叁、在臺學習身份對在臺陸生之學習、生活及畢業走向滿意度之影響 101肆、學校性質對在臺陸生之學習、生活及畢業走向滿意度之影響 102伍、在臺求學地區對在臺陸生之學習、生活及畢業走向滿意度之影響 103陸、其他 105第二節 建議 106壹、關於在臺陸生之求學背景 106貳、在臺陸生之在臺學習 106叁、在臺陸生之在臺生活 107肆、在臺陸生之畢業走向 107伍、對本研究的期望和建議 108參考文献 109附錄一:2015在臺畢業陸生滿意度調查 118附錄二:2016在臺畢業陸生滿意度調查 121 zh_TW dc.format.extent 1258572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2018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陸生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在臺陸生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習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畢業走向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滿意度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student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arning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ving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areer choic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atisfacion en_US dc.title (題名) 在臺陸生之學習、生活和畢業走向滿意度調查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A Preliminary Satisfaction Report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Universities: Learning, Living and Career Choic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中文專著林佩璿(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人文化。柯曉翔(2014)。企業最愛大學評價調查。遠見天下文化, 2014年2月(中文)。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陳志柔(2008)。20年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收於遊盈隆編,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臺北:海基會出版。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東華書局。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心理。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高等教育出版。楊景尭(2015)。兩岸文教交流與思考2012-2014。高雄市:麗文文化。劉二喜(2013)。亞細亞的好孩子 一個中國陸生視野下的臺灣。臺北市:信實 文化行銷。範世平(2010)。中國大陸觀光客來臺對兩岸關係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刊及會議論文王文鼎(2010)。陸生法案:兩岸人才交流有助互利雙贏。海峽,2010年第5期,頁15-16。白舒元(2016)。兩岸教育出新政,2016年赴臺「專升本」前景如何。交流,2016年1月20日,第2期。呂存誠(2010)。「陸生三法」修正案過關評析。海峽縱橫,2010年第5期,頁22-23。何卓飛(2012)。兩岸教育交流現況與展望,「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 2012年10月。吳建國(2012)。開房中國大陸專科畢業生來臺升學二技的研究。2012 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吳政達、洪玉珊、張雅婷、陳治尭(2012)。跨境高等教育與陸生來臺之推拉力 因素分析。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吳清基(2012)。陸生來臺就學政策之執行與檢討,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頁15。周以順(2008)。回顧兩岸學術交流:過去與現在。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2008(10),頁7-10。周祝瑛(2012)。超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兩岸化架構:從文教交流角度出發。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周祝瑛、楊景堯(2012)。 國際交流中之「兩岸化」議題,臺灣師範大學。2020教育願景,頁51-81。周祝瑛,楊雁斐(2015)。國際化另一章:第一屆畢業陸生滿意度調查初步報告。 教育研究月刊,2015年11月,頁27-38。周祝瑛,楊雁斐(2016)。從政大「新制課程精實課程方案」看臺灣高教世界排名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1),頁111-118。林銘雄、李蕙如(2012)。學校招收陸生之策略與面臨之問題—以輔仁大學招收陸生為例,「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年10月1日。侯崇文(2008)。兩岸學術交流的困境與挑戰:現階段實務面的做法。公共政策論壇-高等教育系列1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2008(10),頁14-18。馬越徹(1992)。地域研究と比較教育教育學。載於名古屋大學教育學部紀要(教育學科),第39卷第2號,頁21-29。陳智順(2012)。臺南科技大學招收陸生經驗分享,「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年10月。張國保(2010)。近十年臺灣技職教育發展談招收中國大陸中國陸生來臺就學之問題與策略。高等教育,2010,5(1),頁1-35。張國保、楊淑涵和張馨萍(2011)。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相關議題與政策方向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2011,14(3),頁1-32。張雅凈(2012)。101年度大學校院碩博士班招收陸生方式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5期,頁229-230。張鈿富(2010)。開啟兩岸文教交流的政策之窗。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7980&topic=12張鴻德(2016)。中國陸生來臺就讀之現況。兩岸高等教育論壇,中華青年交流協會,2016年3月。張寶榮(2012)。中國陸生赴臺灣高校就讀於意願的實證調查研究—基於對福建、廣東、浙江三省的分析。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張寶蓉、王華、鄒莎和餘斌(2013)。中國陸生赴臺灣高校就讀意願調查研究—以福建、廣東、浙江三省為對象。臺灣研究·兩岸關係,2013年第3期,頁1-6。劉仁卿(2012)。銘傳大學101學年度陸生招生宣傳策略。「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檢視」研討會,2012年10月14日。魏鏞(2002)。邁向民族內共同體:臺灣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國中國大陸研究,45(5),頁1-55。蘇建洲、劉秀曦(2012)。臺灣大學校院對陸生就學生活輔導策略之探究。2012高等教育交流與兩岸關係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蔡翠旭、林草蓉、陳怡珮和程伊防(2012)。中國陸生在臺灣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8(2),頁15-42。博碩士畢業論文王敏(2012)。中國大陸高中生赴臺求學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一一基於對南京市六所高中的調查。碩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王友蘭(2014)。兩岸教育推廣管理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南開大學,天津。林昆葵(2012)。兩岸高等教育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臺南。李逸雲(2011)。大陸學生來臺就學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孫碧佳(2014)。陸‧生 ──來臺陸生生活經驗之詮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徐子惁(2014)。陸生來臺就學適應情形探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治尭(2012)。陸生來臺就讀大學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昭蓉(2012)。大陸來臺研究生之生活壓力、學習滿意度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育嘉(2015)。一家人?異邦人?陸生來臺的制度框架與國族劃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張惠怡(2015)。兩岸大學合併政策之比較研究—以臺灣東華大學與中國大陸廣州大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湯甘(2015)。臺灣新聞媒體及輿論對待陸生的情感傾向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顏玨(2013)。博弈與嬗變: 臺灣兩岸高等教育交流政策。碩士論文,南京大學,南京。蘇湘涵(2014)。來臺大陸生之休閒調試策略對文化適應壓力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劉穎霙(2013)。陸生來臺搭乘公路客運行前期望與事後知覺之比較—以中華大學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報紙及網絡部分大學校院招收中國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5): http://rusen.stust.edu.tw/spf/Download.html 2015年6月30日,2016年7月20日。王正方(2009)。承認中國大陸學歷那麼難嗎?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 年11 月26 日,第3 版。王宇澄、石睿(2015)。2014中國大陸出國留學人數再增 共約46萬人。財新網,2015年3月6日。 取自: http://china.caixin.com/2015-03-06/100788923.html,2016年3月30日。中華民國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2016)。陸生在臺就學於生活便利措施推動情形 。取自: http://www.mac.gov.tw/public/MMO/MAC/%E9%99%B8%E7%94%9F%E5%9C%A8% E8%87%BA%E5%B0%B1%E5%AD%B8%E8%88%87%E7%94%9F%E6%B4%BB%E4%BE%BF%E5 %88%A9%E6%8E%AA%E6%96%BD%E6%8E%A8%E5%8B%95%E6%83%85%E5%BD%A2.pdf,2016年3月30 日。王連偉(2012)。陸生赴臺讀書真的很難。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 年6 月11 日,第3 版。王眾、汪東亞(2013)。奧巴馬,現在該美國派10萬了。留學,2013年12月5日。取自:http://epaper.gmw.cn/lx/html/2013-12/05/nw.D110000lx_20131205_1-0 5.htm,2016年3月30日。木鳴(2009)。「鎖門」,「鎖」住了什麼。人民日報,2009年5月13日,第10版。中新社(2012)。臺高校“搶”陸生。團結報,2012 年6 月12 日,第3 版。王義偉(2012)。「陸配陸生」法案何時放行,中華工商時報,2012年12月27日,第003版。林志成(2012)。研究所搶陸生 提早3個月招考。中國大陸時報,2012年1月17日,A6版。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2016)。中國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文教交流統計。取自:www.mac.gov.tw/lp.asp?CtNode=5717&CtUnit=3993&BaseDSD=7&mp=1李惠子、郭鑫(2011)。臺高校招收“陸生”限制多。團結報,2011 年1 月8 日,第3 版。李靜(2012)。臺灣輔大到中國大陸招生 推“校長實名推薦制”。中國大陸臺灣網,2012年1月18日。取自:http://big51.chinataiwan.org/jm/lajl/201201/t20120118_2252360.htm。朱穗怡(2016)。港媒:臺方欲引陸生還需改善環境。人民政協報,2016 年1 月9日,第7 版。邰文欣(2010)。防災專業也不讓“陸生”讀?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 年11 月4 日,第003 版。吳薇(2002)。臺灣學生愛到中國大陸求學。環球時報,2002年7月22日,第10版。取自: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8/6793/662117.html。馬英九(2012)。總統接受《亞洲週刊》專訪,2012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8514。美國中心情報局(2016)。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rankord er/2195rank.html。洪肇君(2012)。輔大登錄招生 推校長實名推薦制。旺報,2012年1月17日,A17 版。高美琴(2015)。為返陸求職陸生鋪路 中國大陸相關部門需加強對臺高校宣傳。人民政協報,2015 年10 月24 日,第7 版。高楊(2011)。兩大困惑影響陸生赴臺。人民政協報,2011年3月5日,第C01 版。孫立極、吳亞明(2013)。陸生赴臺仍曲折。人民日報,2013 年7 月4 日,第20 版。孫權(2011)。赴臺學習挺好,只擔心回來就業有困難。人民政協報,2011 年8 月27 日,第C01 版。孫權(2012)。“停留證”更換“居留證” 陸生健保問題或有解。人民政協報,2012年10 月13 日,第C02 版。孫權(2015)。陸生持臺高校學歷應聘遭企業質疑。人民政協報,2015 年10 月24日,第7 版。徐蕾(2011)。臺灣怎樣吸引陸生讀書?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 年6 月20 日,第3版。張勝波(2011)。首次“陸生赴臺”本科招生不樂觀。南方日報,2011 年5 月24 日,第A11 版。陳夢婕(2015)。陸生赴臺就讀為何喜憂參半。福建日報,2015 年7 月23 日,第6 版。黃平(2014)。陸生“健保”還需再突破。團結報,2014 年9 月27 日,第3 版。黃金十年‧國家願景(2011)。中華民國行政院中國大陸委員會。取自: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1101716392271.pdf,2016年3月30日。新民晚報(2014)。未來美國領袖可能是“中國大陸通”,2014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csc.edu.cn/laihua/newsdetail.aspx?cid=121&id=4252。劉勝驥(2010)。中國大陸學歷采認與中國大陸生來臺就學之政策研究。取自: http://tpsa.hcu.edu.tw/ezcatfiles/b083/img/img/1182/A3-1.pdf薑澎(2014)。美「十萬強計畫」推動本國學生來華留學 。文彙報,2014年09月10日。取自:http://edu.people.com.cn/n/2014/0910/c1053-25630218.html,2016年3月30日。簡立新(2016)。臺灣大學生 每六人就有一人延畢。旺報,2016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22000983-260301,2016年7月20日。藍碧霞(2011)。臺灣招考碩博陸生廈大報名最多。廈門日報,2011 年5 月7 日,第2 版。鐘新(2007)。陸生赴臺:開放就雙贏。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 年5 月23 日,第3 版。外文部分英文專書Albrow, M. & King, Elizabeth(1990). Golbalization, Knowledge and Socie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N. J: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Boutros-Ghali(1992). An Agenda of Peac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Chou, C. P., & Ching, G. (2012). Taiwan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 When globalization meets localization. Palgrave Macmillan.David Mitrany(1996).A woe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Quadrangle Books.Gordon W. Allport(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Karl W. Deutsch(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McNeill, W. H., & Adams, R. S. (1978). Human migration: Patterns and policies.Rupert Brown(1995). Prejudice: Its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MA:Blackwell.Schlossberg, N. K., Waters, E. B., & Goodman, J.(1995). Counseling adult in transition(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Majam, A.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 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10:4. London: Wiely Press.期刊及論文Bettencourt, B. A., Brewer, M. B., Croak, M. R., & Miller, N. (1992). Cooper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bias: The role of reward structure and soci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8(4), 301-319.Cagle, L. T. (1973). Interracial housing: a reassessment of the equal-status contact hypothesis.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57(3), 342-55.Cohen, E. G. (1982). Expectation states and interracial interaction in school setting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9-235.Cohen, E. G., & Lotan, R. A. (1995). Producing equal-status interaction in the heterogeneous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2(1), 99-120.Ernst Hass(1960).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5(3), P.372.Lee, S. A., Park, H. S., & Kim, W. (2009). Gender Difference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justment.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3(4), 1217.Nie, Jing (2009 ).Kantian Peace Theory and the Taiwan Strait ,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Toledo, Political Science.Pettigrew, T. F. (1998).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9(1), 65-85.Riordan, C. (1987). Intergroup contact in small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1(2), 143-154.Robbins, T. R. (2006). Changing Minds but Not Politics: The Influence of Intergroup Interactions on Racial Policy Attitudes and Attributions about African Americans. Race, Gender & Class, 70-86.Robinson, J. W., & Preston, J. D. (1976). Equal-status contact and modification of racial prejudice: A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tact hypothesis.Social Forces, 54(4), 911-924.Wei, Y. (1997). From ‘Multi-Syatem Nations’to’Linkage Communities’: 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vided Nations. Issus & Studies, 33:10(Oct. 1997), P.1-19Wei, Y. (2014). From" Multi-System Nations" to" Linkage Communities": 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vided Nations. Maryland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2014(3).Yanchar, S. C., & Williams, D. D. (2006). Reconsidering the compatibility thesis and eclecticism: Five proposed guidelines for method use. Educational Researcher,3-1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