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共對俄羅斯能源外交政策之研究
Chines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on Russian energy
作者 劉孟宗
貢獻者 平思寧
劉孟宗
關鍵詞 能源安全
能源戰略
能源外交
地緣政治
中俄關係
戰略夥伴關係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trategy
energy diplomacy
geo-politics
Sino-Russia relations
Strategic Partnership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Sep-2016 01:15:23 (UTC+8)
摘要 廿一世紀是能源的世紀,隨著人類社會的高度開發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水準,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能源一直都是國際重要的議題,能源安全影響了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與穩定。石油與天然氣兩項主要能源蘊藏量的逐漸耗竭,注定引發世界強權間的競奪,可說為各國國際戰略的一大重要環節。中共經濟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帶動了能源的大量需求,而面對國內與國際的能源問題,中共試圖以其能源優勢與機會,在國際能源威脅中尋求最佳的能源安全戰略。俄羅斯為國際重要的能源出口國家,中俄兩國具有能源合作的優勢,卻也同時存有競爭的關係。多元取得原油供應與確保鋪設石油管線,是中共經濟發展必要的戰略目標。因此藉由俄羅斯與中共的戰略夥伴關係,試圖取得俄羅斯在石油外交上的長期承諾與管線合作。中、俄兩國就其在整個國際能源市場的角色來看,分別位於供需天平的兩端,且因地緣關係緊密,具備能源合作的互惠條件。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energy , with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chang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energy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Energ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issues , energy secu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 Two major oil and gas reserves of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energy , destined to compete for world power between the initiator can be sai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State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 but also led to a large demand for energy , but the fa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issues , China is trying its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opportunity to find the best strategy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threats . Russia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energy exporting countries , Sino-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has advantages , but there are also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 Multiple supply of crude oil and made sure that the laying of oil pipeline ,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for strategic objectives. Therefore, by Russia and 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 trying to get Russia`s long-term commitment and cooperation on oil pipeline diplomacy . China and Russia for its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market point of view , which are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 and because of geopolitical relations closely , with reciprocity energy cooperation.

Key words: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trategy, energy diplomacy, geo-politics, Sino-Russia relations, Strategic Partnership.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期刊
于有慧,「胡溫體制下的石油外交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3期,2005年9月,頁33、1-19。
「中國能源政策發展評估暨兩岸能源合作展望及其影響分析」,能源委員會,2003年12月,頁2-30。
沈平平、卡徳智、姜必武,「中國石油安全戰略要點分析」,科學理性與科學方法,2005年12月,頁70-72。
李鼎鑫,「石油管線之爭考驗中國能源」經濟參考報,2003年8月10日,頁8。
徐小傑,「中國:尋求全球能源安全策略」,中國評論,2004年6月,頁 6-10。
島津洋一,「中亞石油是開戰關鍵」,亞洲週刊,2001年3月,頁51-52。
徐文榮,「中國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天然氣工業,第25卷第12期,2005年,頁1-4。
邱坤玄等,『中』日爭奪俄西伯利亞石油管道之戰略意涵」,「政策專題研究,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4年7月)頁8。
唐衛斌,(中國石油安全與能源外交〉,《外交學院院報》,2004年第76期。
歐陽承新,「中國經濟的崛起與能源外交」,經濟前膽,第101期,2005年9月5日,頁97-102、64-70。
歐錫富,「中國大陸脆弱的海上石油通道」,大陸工作簡報(2005年2月16日):頁1~3。
蔡東杰,「中國『能源外交』政策剖析」,兩岸情報週刊,第100期,2004年9月,頁23。
2015年俄羅斯將面臨嚴峻考驗,2015-01-11(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82期), http://www.cdnews.com.tw 2015/5/17。
劉榮傳,「地緣戰略對中國之影響」,《國防雜誌》,第13卷第9期(1998年3月):頁18。
刁秀華,「新世纪中俄能源合作」,西伯利亞研究,第32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8-22。
王有勇,「中國與海灣六國的能源合作」,阿拉伯世界,第6期(2005年),頁146-149。
王紹章,「油氣資源與俄羅斯21世紀的東北亞戰略」,東北亞論壇,第一期(2002年2月),頁58-70。
朱鎔基,「政府工作報告-2000年3月5日在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中國人大第12期(2000),頁20-25。
米洛夫著,楊益、張紅譯,「中俄能源領域合作前景:消除壁壘加強聯繫」,俄羅斯研究,第 152 期(2008年8月),頁58-64。
吳明蕙,「中國能源之探討」,經濟研究,第七期(2007年),頁264-295。
吳春光,「普欽的能源政策分析」,政治科學論叢,2008年3月第35期,頁1-46。
吳惠琳,「石油問題的關鍵在需求面」,經濟前瞻 (2006年5月),頁22-30。
李文,「從官線與拍賣風波看中俄石油氣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前景」,國際石油經濟,第11卷第3期(2003年3月),頁7-15。
李錦智,「中俄石油競合策略:東北亞區域」,致遠管理學院學報,第1期(2006年8月),頁123-140。
汪開宏,「中、日石油戰略之角力-俄羅斯欲興建泰納線油管政策分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6期(2006年6月),頁27-39。
金毅,「對中俄兩國能源合作的研究」,黑龍江對外經貿,第168期(2008年),頁30-42。
孫永祥,「俄『東部天然氣規畫』及中俄天然氣合作」,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4期(2008年),頁13-16。
特拉耶庫洛娃(И.Троекурова)著,聶書嶺譯,「中俄能源合作的現狀與前景」,中亞信息,第12期(2006年),頁5-14。
張洪家,「俄羅斯能源狀況與能源戰略探微」,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五期(2007年),頁36-43。
張雷、王維興、黃園淅,「中俄石油現狀及合作」,經濟地理,第28卷第4期(2008年7月),頁569-572。
盛曉萍,「21世紀出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電力技術經濟,第二卷(2007年),頁1-18。
許志新,「普欽時期對俄羅斯對外戰略解析」,國際政治月刊,第三期(2004年),頁50-54。
連弘宜,「中國對俄羅斯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國際學報,第24期(2007年7月),頁51-86。
郭武平,「美伊戰後的東亞情勢」,國際評論,3期(2004年7月),頁1-21。
郭武平、劉蕭翔,「上海合作組織與俄中在中亞競合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6月),頁125-160。
陳耕,「中國石油工業十五發展目標」,國際石油經濟,2001年第1期。
陳舵主,「中國的亞洲地緣戰略之一:在期票與現今的選擇中,普欽會要現金的-在談中俄時油管線」,解放軍報國防論,2004年第2期。
程超澤,「中國崛起的石油安全(上)」,中國研究,第41卷第7期(2007年),頁79-94。
馮玉軍,「利益的失的權衡-俄羅斯利益團體對中俄經貿合作的影響」,國際貿易,第九期(2003 年),頁13-16。
馮連勇、鄭宇,「中俄油管線與能源合作問題的博奕分析」,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4期(2004年),頁38-41。
蔡明彥,「中俄軍事合作:背景、發展及對台灣安全之意涵」,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2002 年),頁34-53。
蔡裕明,「從石油政治論中國石油安全戰略」,中國研究,第39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72-89。
鞏序正,「從『安大線』之爭看中國的石油外交戰略」,國際論壇,第6期(2003年),頁15-24。
錢學文,「中國與中東的能源合作」,國際觀察,第一期(2008年),頁6-10。
韓立華,「重新審視中俄能源合作」,國際經濟合作,第8期(2008年),頁45-49。
魏百谷,「中國與中亞的能源關係:合作與挑戰」,國際關係學報,第25期(2008年),頁45-73。
嚴震生,「當前中國對非洲的能源戰略與外交」,國際關係學報,2007年第24期,頁23-48。
(二)研究會論文
汪匡平,「從地緣戰略觀點研析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國石油安全挑戰」,台灣大學第三屆政府與公共事務論文發表會(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4月17日。
趙志凌,「中亞能源產業與展望」,台灣與中亞經貿及能源交流討論會(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2005 年8月27日。
鄧中堅,「中國石油能源發展與外交策略」,中國能源外交策略與兩岸能源競合研討會(台北:經濟部能源局),2008年10月16-17日。
(三)學位論文
朱怡靜,「中國能源安全戰略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10年1月。
陳志偉,「中國能源安全與石油運輸通道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郭正平,「中國能源安全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典龍,「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于琳,「俄羅斯能源戰略與俄中能源合作 (1991–2008)」,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王道和,「中國當前能源發展與能源戰略」,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榮明,「中國石油外交-戰略與作為」,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2008 年)
(四)專書
王緝思總主編。2007年1月第1版。中國學者看世界-大國戰略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7年,頁182。
余勝海,《能源戰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1。
周鳳起主編,中國中長期能源戰略,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年,頁360。
林添貴譯,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hessboard),台北:利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頁37。
徐小杰,新世紀的油氣地緣政治: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中國的經濟安全與發展-第二屆中國國家安全論壇文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 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3-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編,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孔令晟,大戰略通論-理論體系和實際作為(台北:好聯出版社,1995)。
戈登斯坦(Joshua S. Goldstein)著,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
方伯華,國際關係格局:理論與現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日茲甯著,王海運、石澤譯,俄羅斯能源外交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出版社,1994年)。
史忠良、何維達及史言信主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安全(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6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國際能源情勢變遷下中國能源外交策略(台北:經濟部,2009)。 吳磊,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3年)。
李英明,中國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8年)。
李銘義、葉怡君整理,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2007)。 沈默,現代地緣政治理論與實施(台北:三民書局,1979年)。
周密,中國與西亞非洲的貿易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林正義編,石油與國際安全(台北:遠景基金會,2007 年)。
法茲科拉夫、道弗提(Robert L. Pfalezgraff Jr. and James E. Dougherty)合著,胡祖慶譯,國際關係理論導讀(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5 年)。
金榮勇主編,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威爾,賀頓(Will Hutton)著,惡兆:中國經濟降溫之後(台北:遠流,2009),頁13。
柯林斯(John M. Collins)著,鈕先鍾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年)。
倪建民,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唐志超,能源外交與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徐小杰,新世紀的油氣地緣政治: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年)。
浩君,石油怎麼了(台北:漁人文化,2008)。
特札基安(Peter Tertzajian)著,李芳齡譯,每秒千桶(台北:麥格羅希爾,2006年)。
紐曼(W. Law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科學研究(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
翁明賢、吳建德、王偉琦、張署誠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2007)。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7)。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2003)。張幼文,黃仁偉主編,2004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帆,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戚文海,中俄能源合作:戰略與對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菲利浦賽比耶-洛佩茲著(Philippe S. Lopez)著,潘革平譯,石油地緣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鈕先鍾,大戰略漫談(台北:華欣出版社,1977)。
葉自成、王福春、唐士其、方向勤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1年)。賈文瑞等著,1996-2010在中國石油工發展戰略(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蔡政文,我國對外政策及行動取向(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3)。
鄭文翰主編,軍事科學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 年)。
鄭羽、龐昌偉,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叢鵬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魏艾、林長青,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際(台北:生智文化,2008)。
顧立民,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2007)。
顧關福,戰後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五)網路資料
俄國批准東部天然氣管線 年供中國380億立方公尺,《風傳媒》2015年3月23日,http://www.storm.mg/article/44584
「江胡交棒李鵬無視野害苦中國能源外交?」,2004年10月8日,亞洲時報網,
「能源安全:中國外交戰略第三環」,2004年8月4日,新華網,
巴基斯坦通道:破解中國南線 石油困局」,2004年12月30日,21世紀經濟報導網站,「台灣觀點:中國石油戰略的能與不能」,2006 年 2 月 28 日,大紀元網,
「馬小軍衝突抑或合作?」2006年2月4日學習時報網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 1060863.htm>。
「江胡交棒李鵬無視野 害苦中國能源外交?」,2004年10月8日,亞洲時報網,
「外交動作頻頻-中美進行能源戰略博弈?」,2006年4月,Blogger網,
「海外業務」,2006年2月23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網,
「加拿大公司向中國出售石油資產」,大紀元網,2006年2月,http://www.epochtimes.com/b5/6/3/2/n1242503.htm>.2015/05/18。
〈俄羅斯能源戰略轉向,對我國能源戰略有哪些啟示〉,2009,《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GB/10179117.html, 2015/4/22。
新新聞,俄羅斯能源超級強權之路2012-12-1.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5&i=TXT20121212172317POC.2015/4/22。
中泰簽鑿克拉運河 破美油路「封喉」,世界新聞網,2015年5月17日,www.worldjournal.com/3244023/article.2015/05/18。
〈北京媒體批評俄熱吵「中國威脅論」〉,2003,《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2/n268289.htm,2015/4/20。
〈俄排擠中國公司競購俄石油企業〉,《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h-yuwai/249303.htm,2015/4/20。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輸油管道的來龍去脈〉,2008,http://www.tianjinfy.cn/2008/5-22/10563679626.html,2015/4/20。
〈“安大線”方案出臺前後〉,2003,《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200373/00035244.html,2015/4/20。
〈日斥巨資誘惑俄羅斯就範,俄輸油管道通向日本?〉,2003,《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14549/2071839.html,2015/4/20。
〈“安大線”方案出臺前後〉,2003,《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200373/00035244.html,2015/4/20。
〈日斥巨資誘惑俄羅斯就範,俄輸油管道通向日本?〉,2003,《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14549/2071839.html,2015/4/20。
〈美日同盟強化與日本對中戰略之調整〉,2005,《和平論壇》,http://w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30;&webitem_no=1209,2015/4/21。
〈中俄泰納線工程對接中國支線,年輸油3000萬噸〉,2006,《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7/4225719.html,2015/4/21。
中國行業研究院,〈2009年中國石油進出口統計分析〉,http://www.18report.com/data/17775.html,2015/4/21。
〈中石油宣佈:出資5億美元購買俄石油公司股票〉,2006,《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7/19/content_4852323.htm,2015/4/21。
〈中石油打通能源併購通道,首次進入俄油氣公司〉,2006,《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7/20/content_4858122.htm,2015/4/21。
〈中石化 35 億美元入主烏德穆爾特 96.86%股權〉,2006,《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8/59942/59945/4697079.html,2015/4/21。
〈“上游換下游"中俄開創能源合作新模式 〉,2008,《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71891/7206084.html,2015/4/21。
〈中俄“貸款換石油”談判劃上句號〉,2009,《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2009-02-18/110070027.html,2015/4/21。
〈中俄能源大事記〉,2010,《人民網》,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10-11/08/content_665352.htm,2015/4/21。
〈中俄油管正式營運,兩國關係潤滑劑〉,2011,《Yahoo 奇摩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03/140/2k580.html,2015/4/21。
〈中俄簽天然氣領域合作備忘錄,能源合作新窗口〉,2009,《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GB/9585253.html,2015/4/21。
〈中俄天然氣管線存障,氣價太高中國無法接受〉,2006,《財經時報》。http://www.chinabusinesspost.net/,2015/4/21。
〈俄對華天然氣出口量可能為每年七百億立方米〉,2009,《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0/2/8/101102830.html?coluid=137&kindid=4697&docid=10110283,2015/4/21。
〈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難題待解〉,2010,《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13310174.html,2015/4/21。
俄國批准東部天然氣管線年供中國380億立方公尺,《風傳媒》2015年3月23日http://www.storm.mg/article/44584.2015/04/22。
〈面向新世紀的中俄關係〉,2000,《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1340/209491.html,2015/4/19。
陰謀論?油價暴跌的真相:原油「美國製造」時代來臨,今日新聞網,2014年10月號,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1-26-23525#ixzz3LxAlDCSn。
油價狂跌 沙烏地疑趁機修理伊朗和俄羅斯,NewTalk 新頭殼,2014年12月16日,newtalk.tw/news/view/2014-12-16/54819.2015年5月6日。
普亭訪問印度 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世界民族報,2014年12月14日,www.worldpeoplenews.com/news/2/2014-12/67864.2015/5/6.。
俄取消天然氣南流計劃 改道與土耳其合作,世界民族報,2014年12月4日,www.worldpeoplenews.com/news/2/2014-12/67454.2015年5月06日。
制裁綁手綁腳 美國已拿俄羅斯沒辦法?鉅亨網,2015年3月24日news.cnyes.com/Content/20150324/KKHTSBNW494I6.shtml2015/5/10
俄羅斯能源戰略調整,洞見Insight-國際事務評論網,2014年12月18日,www.insight-post.tw/economic/20141218/1096921,2015/5/10。
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2014).擷取自中共政府網: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xinwen/2014-05/20/content_2683144.htm
中共石化.(2014年8月).中共石油進口政策及改革情況.擷取自https://www.usea.org/sites/default/files/event-/1.4%20SINOPEC%20%E4%B8%AD%E5%9B%BD%E5%8E%9F%E6%B2%B9%E8%BF%9B%E5%8F%A3%E6%94%BF%E7%AD%96%E5%8F%8A%E6%94%B9%E9%9D%A9%E6%83%85%E5%86%B5.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2).中共的能源政策.擷取自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2/Document/1233790/1233790.htm
陳麒安.(2015).中共與俄羅斯的可能性初探.擷取自http://140.119.184.164/view/192.php
「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超過六成四」,2009年7月28日,中新社:http://financenews.sina.com/chinanews/000-000-107-103/402/2009-07-28/0838457 181.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官方網站:http://www.mac.gov.tw/mp.asp?mp=4,最後瀏覽日期:2009年8月7日。
「中俄元首莫斯科會晤聯合聲明」,2009年06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們互網站: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09-06/18/content1343301.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1日。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輸油管道的來龍去脈」,2004年9月28日,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2004/sep/670230.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17日。
「中俄聯合聲明」,2004年10月15日,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center/2004-10/15/content2091965.ht 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1日。
「中國拿下俄巨型油田項目,日本努力可能落空」,2006年10月,能源頻道:http://big5.ec.com.cn/gate/big5/energy.ec.com.cn/article/nyzt/200611/249742-1. 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7月8日。
「中國能源基本狀況(二)」,2008年6月,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http://www.ktli.org.tw/html/doc/sources2.pdf,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畫和第八個五年計畫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ndrc.gov.cn/fzgh/ghwb/gigh/W020050614801665203975.pdf,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29日。
「日本出價90億美元攔截俄國輸往中國石油管道」,2005年7月6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7/06/content_3182057.htm,最後瀏覽時間:2010年1月4日。
「日本為麻六甲海峽防務慷慨解囊意在遏制中國」,2005年09月05日,中國安全教育網:www.china-safety.com.cn/05/2005090001.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4日。「未來十年至關重要-『世界能源展望』提出:加強同中國與印度的合作以共同應對全球能源挑戰」,2007年11月9日,國際能源署新聞稿:http://195.200.115.136/textbase/press/ press-Chinese. Pdf,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俄中國問題專家談俄中關係」,2005年12月18日,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yuwai/165541.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6日。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區域經濟合作指導原則,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ch-apec/china-apec/2.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29日。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697207.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0月12日。
「溫家寶強調中國油氣資源戰略六大方針」,2004年6月24日,中新網:http://news.beelink.com.cn/20040625/1614438.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1日。
上海組織官方網站:http://www.sectsco.org/home.asp,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8日。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hinacustomsstat.com/customsstat/,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9月17日。
中國經濟與能源網:http://www.ce.cn/ztpd/cjzt/nengyuan/2004/zmyzz/index.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10年1月4日。
王慶一編,「可持續能源發展財政和經濟政策研究參考資料」:http://www.efchina.org/,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29日。
白樺,「俄大幅提高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國際燃氣網:http://www.in-en.com/gas/html/gas-200720070831120502.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何清,「查維斯的目光轉向中國 中委石油合作的微妙之處」,2005年1月14日,中國石油網:http://www.oilnews.com.cn/gb/misc/2005-01/14/content-601114.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29日。
郭博堯,「中國大陸石油安全戰略的轉折」,2004年8月,國政分析:http://www.pf.org.tw?PUBLICATION/SD/093?SD-093-002.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0日。
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www.moeaboe.gov.tw/oil102/,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二、外文部份
(一)期刊
Buszynski, L. (2006). Oil and Territory in Putin. The Pacific Review, 19(3), pp. 287-303.
Delyagin, M. (2006). Assessing Russia`s Energy Doctrine.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4(4), pp. 134-144.
Paik, K.-W. (2005). Russia`s Oils and Gas Export to Northeast Asia. Asia Pacific Review, 12(2), pp. 58-70.
Arthur F. Lykke,“Defining Military Strategy,”Military Review, Vol.77, Issue 1(1997), pp. 183-186.
Calder, Kent E., “Coping with Energy Insecurity: China’s Response in Global Perspective,” East Asia, Vol. 23, No. 3, pp. 49-66.
Ferdinand, Peter.”Sunset, Sunrise:China and Russia construct a nw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83, No5 (2007), pp842-856.
Hancock., Kathleen J., “Asia Power:Sino-Russia Conflict in Central Asia,”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inter 2008),Vol.9, No.1, pp.49-53.
Lee, Pak K, “China’s Quest for Oil Security: Oil(War) in the Pipeline?”The Pacific Review,Vol.18 No.2 June 2005, pp265-301.
Maynes, Charles William., “American Discover Central Asia,” Foreign Affairs, Vol.82.No.2 (March, 2003), pp.122-138.
Öğütçü, Mehmet, “China Energy Future and Global Implications,” in Werner Draguhn and Robert Ash eds.,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London Cornwall, January 1999), pp.126-129。
(二)專書
Kuhrt, N. (2007). Russian Policy towards China and Japan: the El`tsin and Putin Periods. London: Routledge.
Lo, B. (2008). Axis of Convenience: Moscow, Beijing, and the New Geopolitic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Mommen, A. (2007). China`s Hunger Oil: the Russian Connection.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23(4), pp. 435-466.
Bahdat, Gawadat, “The New Geopolitics of Oil: the US, Saudi Arabia and Russia,” (MEES, Sep., 2002).
Downs, Erica Strecher,”China ’ 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Rand,”(2000)
Hill, Fiona, Energy Empire: Oil, Gas and Russia’s Revival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 2004).
Horsnell, Paul, Oil in Aisa Market, Trading, Refiningand, Deregul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Krugman, Paul R. & Maurine Obstefeld, International Ecnomics Theory&Policy 7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Addison-Wesley, 2005).
(三)網路資料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5).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5. 擷取自 https://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key-world-energy-statistics-2015.html
Jaffe M.A., Medlock B. III K., & M. L.O`sullivan. (2015). China`s Energy Hedgin Strategy: Less Than Meets the Eye for Russian Gas Pipelines. 擷取自 http://nbr.org/research/activity.aspx?id=530
Peterson Alexandros, & Barysch Katinka. (2011年11月16日). Russia, China and the Geopolitics of Energy in Central Asia. 2015年12月 擷取自 http://www.cer.org.uk/publications/archive/report/2011/russia-china-and-geopolitics-energy-central-asia
Zhang, J. Oil Secuirty Reshapes China Foreign Policy. Retrieved from Center on China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http://itsctt.ust.hk/itsctt006/production/articles/pdf/WorkingPaper9.pdf
俄羅斯聯邦工業暨能源部. (2008年10月10日). 2020年前俄羅斯能源戰略. 擷取自 http://www.minporm.gov.ru/docs/strateg/1
能源戰略研究所. (2010). 2030年俄羅路能源戰略構想. 擷取自 http://www.energystrategy.ru/projects/docs/ES-2030_(Eng).pdf
Azrazl, Jeremy and other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utlook for Russ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Santa Monica:RAND, 2004):http://www.rand.org/pubs/working_papers/WR145/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9, British Petrolum Company Global: http://www.bp.com/sectiongenericarticle.do?category=9023753&contentId=7044109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 British Petrolum Company Global: http://www.bp.com/bodycopyarticle.do?categoryId=1&contentId=7052055
Putting Energy in the Spotlight: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2006), pp. 6-8,18. British Petrolum Company Global: http://www.bp.com/productlanding.do?categoryId=120&contentId=7047744
Russia Energy Dat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 Oil, Gas, Electricity, Coal(2008,May),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iministration: http://www.eia.doe.gov/emeu/cabs/Russia/pdf.pdf。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i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http://www.eia.doe.gov/emeu/cabs/Russia/Oil_exports.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398102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8102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平思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孟宗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孟宗zh_TW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6 01:15:23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6 01:15:2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6 01:15:2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8102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22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8102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廿一世紀是能源的世紀,隨著人類社會的高度開發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水準,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能源一直都是國際重要的議題,能源安全影響了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與穩定。石油與天然氣兩項主要能源蘊藏量的逐漸耗竭,注定引發世界強權間的競奪,可說為各國國際戰略的一大重要環節。中共經濟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帶動了能源的大量需求,而面對國內與國際的能源問題,中共試圖以其能源優勢與機會,在國際能源威脅中尋求最佳的能源安全戰略。俄羅斯為國際重要的能源出口國家,中俄兩國具有能源合作的優勢,卻也同時存有競爭的關係。多元取得原油供應與確保鋪設石油管線,是中共經濟發展必要的戰略目標。因此藉由俄羅斯與中共的戰略夥伴關係,試圖取得俄羅斯在石油外交上的長期承諾與管線合作。中、俄兩國就其在整個國際能源市場的角色來看,分別位於供需天平的兩端,且因地緣關係緊密,具備能源合作的互惠條件。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energy , with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chang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energy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Energ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issues , energy secu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 Two major oil and gas reserves of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energy , destined to compete for world power between the initiator can be sai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State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 but also led to a large demand for energy , but the fa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issues , China is trying its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opportunity to find the best strategy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threats . Russia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energy exporting countries , Sino-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 has advantages , but there are also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 Multiple supply of crude oil and made sure that the laying of oil pipeline ,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for strategic objectives. Therefore, by Russia and 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 trying to get Russia`s long-term commitment and cooperation on oil pipeline diplomacy . China and Russia for its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market point of view , which are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 and because of geopolitical relations closely , with reciprocity energy cooperation.

Key words: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trategy, energy diplomacy, geo-politics, Sino-Russia relations, Strategic Partnership.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文獻探討 9
第二章 中共能源面面觀及戰略規劃 18
第一節 國際能源分布概況 18
第二節 中共的能源供需概況 24
第三節 中共的能源戰略規劃 31
第四節 小結 46
第三章 中俄能源戰略之探究 48
第一節 俄羅斯的能源外交戰略及政策 48
第二節 俄羅斯對中共的戰略角色 65
第三節 中俄能源外交之戰略思維 70
第四節 小結 72
第四章 中俄能源外交之發展前景 73
第一節 中俄能源現況與油氣發展 74
第二節 中俄能源合作與限制 88
第三節 國際局勢探討中俄未來能源發展之機遇 100
第四節 小結 108
第五章 結論 11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3
參考書目 11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8102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能源安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能源戰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能源外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緣政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俄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略夥伴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nergy secur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nergy strate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nergy diploma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eo-polit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ino-Russia relat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ategic Partnership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共對俄羅斯能源外交政策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Chines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on Russian energ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期刊
于有慧,「胡溫體制下的石油外交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3期,2005年9月,頁33、1-19。
「中國能源政策發展評估暨兩岸能源合作展望及其影響分析」,能源委員會,2003年12月,頁2-30。
沈平平、卡徳智、姜必武,「中國石油安全戰略要點分析」,科學理性與科學方法,2005年12月,頁70-72。
李鼎鑫,「石油管線之爭考驗中國能源」經濟參考報,2003年8月10日,頁8。
徐小傑,「中國:尋求全球能源安全策略」,中國評論,2004年6月,頁 6-10。
島津洋一,「中亞石油是開戰關鍵」,亞洲週刊,2001年3月,頁51-52。
徐文榮,「中國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天然氣工業,第25卷第12期,2005年,頁1-4。
邱坤玄等,『中』日爭奪俄西伯利亞石油管道之戰略意涵」,「政策專題研究,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4年7月)頁8。
唐衛斌,(中國石油安全與能源外交〉,《外交學院院報》,2004年第76期。
歐陽承新,「中國經濟的崛起與能源外交」,經濟前膽,第101期,2005年9月5日,頁97-102、64-70。
歐錫富,「中國大陸脆弱的海上石油通道」,大陸工作簡報(2005年2月16日):頁1~3。
蔡東杰,「中國『能源外交』政策剖析」,兩岸情報週刊,第100期,2004年9月,頁23。
2015年俄羅斯將面臨嚴峻考驗,2015-01-11(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82期), http://www.cdnews.com.tw 2015/5/17。
劉榮傳,「地緣戰略對中國之影響」,《國防雜誌》,第13卷第9期(1998年3月):頁18。
刁秀華,「新世纪中俄能源合作」,西伯利亞研究,第32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8-22。
王有勇,「中國與海灣六國的能源合作」,阿拉伯世界,第6期(2005年),頁146-149。
王紹章,「油氣資源與俄羅斯21世紀的東北亞戰略」,東北亞論壇,第一期(2002年2月),頁58-70。
朱鎔基,「政府工作報告-2000年3月5日在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中國人大第12期(2000),頁20-25。
米洛夫著,楊益、張紅譯,「中俄能源領域合作前景:消除壁壘加強聯繫」,俄羅斯研究,第 152 期(2008年8月),頁58-64。
吳明蕙,「中國能源之探討」,經濟研究,第七期(2007年),頁264-295。
吳春光,「普欽的能源政策分析」,政治科學論叢,2008年3月第35期,頁1-46。
吳惠琳,「石油問題的關鍵在需求面」,經濟前瞻 (2006年5月),頁22-30。
李文,「從官線與拍賣風波看中俄石油氣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前景」,國際石油經濟,第11卷第3期(2003年3月),頁7-15。
李錦智,「中俄石油競合策略:東北亞區域」,致遠管理學院學報,第1期(2006年8月),頁123-140。
汪開宏,「中、日石油戰略之角力-俄羅斯欲興建泰納線油管政策分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6期(2006年6月),頁27-39。
金毅,「對中俄兩國能源合作的研究」,黑龍江對外經貿,第168期(2008年),頁30-42。
孫永祥,「俄『東部天然氣規畫』及中俄天然氣合作」,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第4期(2008年),頁13-16。
特拉耶庫洛娃(И.Троекурова)著,聶書嶺譯,「中俄能源合作的現狀與前景」,中亞信息,第12期(2006年),頁5-14。
張洪家,「俄羅斯能源狀況與能源戰略探微」,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五期(2007年),頁36-43。
張雷、王維興、黃園淅,「中俄石油現狀及合作」,經濟地理,第28卷第4期(2008年7月),頁569-572。
盛曉萍,「21世紀出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電力技術經濟,第二卷(2007年),頁1-18。
許志新,「普欽時期對俄羅斯對外戰略解析」,國際政治月刊,第三期(2004年),頁50-54。
連弘宜,「中國對俄羅斯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國際學報,第24期(2007年7月),頁51-86。
郭武平,「美伊戰後的東亞情勢」,國際評論,3期(2004年7月),頁1-21。
郭武平、劉蕭翔,「上海合作組織與俄中在中亞競合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6月),頁125-160。
陳耕,「中國石油工業十五發展目標」,國際石油經濟,2001年第1期。
陳舵主,「中國的亞洲地緣戰略之一:在期票與現今的選擇中,普欽會要現金的-在談中俄時油管線」,解放軍報國防論,2004年第2期。
程超澤,「中國崛起的石油安全(上)」,中國研究,第41卷第7期(2007年),頁79-94。
馮玉軍,「利益的失的權衡-俄羅斯利益團體對中俄經貿合作的影響」,國際貿易,第九期(2003 年),頁13-16。
馮連勇、鄭宇,「中俄油管線與能源合作問題的博奕分析」,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4期(2004年),頁38-41。
蔡明彥,「中俄軍事合作:背景、發展及對台灣安全之意涵」,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2002 年),頁34-53。
蔡裕明,「從石油政治論中國石油安全戰略」,中國研究,第39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72-89。
鞏序正,「從『安大線』之爭看中國的石油外交戰略」,國際論壇,第6期(2003年),頁15-24。
錢學文,「中國與中東的能源合作」,國際觀察,第一期(2008年),頁6-10。
韓立華,「重新審視中俄能源合作」,國際經濟合作,第8期(2008年),頁45-49。
魏百谷,「中國與中亞的能源關係:合作與挑戰」,國際關係學報,第25期(2008年),頁45-73。
嚴震生,「當前中國對非洲的能源戰略與外交」,國際關係學報,2007年第24期,頁23-48。
(二)研究會論文
汪匡平,「從地緣戰略觀點研析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國石油安全挑戰」,台灣大學第三屆政府與公共事務論文發表會(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4月17日。
趙志凌,「中亞能源產業與展望」,台灣與中亞經貿及能源交流討論會(桃園: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2005 年8月27日。
鄧中堅,「中國石油能源發展與外交策略」,中國能源外交策略與兩岸能源競合研討會(台北:經濟部能源局),2008年10月16-17日。
(三)學位論文
朱怡靜,「中國能源安全戰略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10年1月。
陳志偉,「中國能源安全與石油運輸通道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郭正平,「中國能源安全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典龍,「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于琳,「俄羅斯能源戰略與俄中能源合作 (1991–2008)」,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王道和,「中國當前能源發展與能源戰略」,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榮明,「中國石油外交-戰略與作為」,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論文(2008 年)
(四)專書
王緝思總主編。2007年1月第1版。中國學者看世界-大國戰略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7年,頁182。
余勝海,《能源戰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1。
周鳳起主編,中國中長期能源戰略,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年,頁360。
林添貴譯,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hessboard),台北:利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頁37。
徐小杰,新世紀的油氣地緣政治: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中國的經濟安全與發展-第二屆中國國家安全論壇文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 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3-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編,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孔令晟,大戰略通論-理論體系和實際作為(台北:好聯出版社,1995)。
戈登斯坦(Joshua S. Goldstein)著,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
方伯華,國際關係格局:理論與現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日茲甯著,王海運、石澤譯,俄羅斯能源外交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出版社,1994年)。
史忠良、何維達及史言信主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安全(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6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國際能源情勢變遷下中國能源外交策略(台北:經濟部,2009)。 吳磊,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3年)。
李英明,中國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8年)。
李銘義、葉怡君整理,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2007)。 沈默,現代地緣政治理論與實施(台北:三民書局,1979年)。
周密,中國與西亞非洲的貿易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林正義編,石油與國際安全(台北:遠景基金會,2007 年)。
法茲科拉夫、道弗提(Robert L. Pfalezgraff Jr. and James E. Dougherty)合著,胡祖慶譯,國際關係理論導讀(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5 年)。
金榮勇主編,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威爾,賀頓(Will Hutton)著,惡兆:中國經濟降溫之後(台北:遠流,2009),頁13。
柯林斯(John M. Collins)著,鈕先鍾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年)。
倪建民,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唐志超,能源外交與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徐小杰,新世紀的油氣地緣政治: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年)。
浩君,石油怎麼了(台北:漁人文化,2008)。
特札基安(Peter Tertzajian)著,李芳齡譯,每秒千桶(台北:麥格羅希爾,2006年)。
紐曼(W. Law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科學研究(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
翁明賢、吳建德、王偉琦、張署誠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2007)。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東亞區域意識下的亞太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7)。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2003)。張幼文,黃仁偉主編,2004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帆,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戚文海,中俄能源合作:戰略與對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菲利浦賽比耶-洛佩茲著(Philippe S. Lopez)著,潘革平譯,石油地緣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鈕先鍾,大戰略漫談(台北:華欣出版社,1977)。
葉自成、王福春、唐士其、方向勤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1年)。賈文瑞等著,1996-2010在中國石油工發展戰略(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蔡政文,我國對外政策及行動取向(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3)。
鄭文翰主編,軍事科學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 年)。
鄭羽、龐昌偉,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叢鵬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魏艾、林長青,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際(台北:生智文化,2008)。
顧立民,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文化,2007)。
顧關福,戰後國際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五)網路資料
俄國批准東部天然氣管線 年供中國380億立方公尺,《風傳媒》2015年3月23日,http://www.storm.mg/article/44584
「江胡交棒李鵬無視野害苦中國能源外交?」,2004年10月8日,亞洲時報網,
「能源安全:中國外交戰略第三環」,2004年8月4日,新華網,
巴基斯坦通道:破解中國南線 石油困局」,2004年12月30日,21世紀經濟報導網站,「台灣觀點:中國石油戰略的能與不能」,2006 年 2 月 28 日,大紀元網,
「馬小軍衝突抑或合作?」2006年2月4日學習時報網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 1060863.htm>。
「江胡交棒李鵬無視野 害苦中國能源外交?」,2004年10月8日,亞洲時報網,
「外交動作頻頻-中美進行能源戰略博弈?」,2006年4月,Blogger網,
「海外業務」,2006年2月23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網,
「加拿大公司向中國出售石油資產」,大紀元網,2006年2月,http://www.epochtimes.com/b5/6/3/2/n1242503.htm>.2015/05/18。
〈俄羅斯能源戰略轉向,對我國能源戰略有哪些啟示〉,2009,《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GB/10179117.html, 2015/4/22。
新新聞,俄羅斯能源超級強權之路2012-12-1.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5&i=TXT20121212172317POC.2015/4/22。
中泰簽鑿克拉運河 破美油路「封喉」,世界新聞網,2015年5月17日,www.worldjournal.com/3244023/article.2015/05/18。
〈北京媒體批評俄熱吵「中國威脅論」〉,2003,《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2/n268289.htm,2015/4/20。
〈俄排擠中國公司競購俄石油企業〉,《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h-yuwai/249303.htm,2015/4/20。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輸油管道的來龍去脈〉,2008,http://www.tianjinfy.cn/2008/5-22/10563679626.html,2015/4/20。
〈“安大線”方案出臺前後〉,2003,《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200373/00035244.html,2015/4/20。
〈日斥巨資誘惑俄羅斯就範,俄輸油管道通向日本?〉,2003,《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14549/2071839.html,2015/4/20。
〈“安大線”方案出臺前後〉,2003,《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200373/00035244.html,2015/4/20。
〈日斥巨資誘惑俄羅斯就範,俄輸油管道通向日本?〉,2003,《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14549/2071839.html,2015/4/20。
〈美日同盟強化與日本對中戰略之調整〉,2005,《和平論壇》,http://w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30;&webitem_no=1209,2015/4/21。
〈中俄泰納線工程對接中國支線,年輸油3000萬噸〉,2006,《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7/4225719.html,2015/4/21。
中國行業研究院,〈2009年中國石油進出口統計分析〉,http://www.18report.com/data/17775.html,2015/4/21。
〈中石油宣佈:出資5億美元購買俄石油公司股票〉,2006,《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7/19/content_4852323.htm,2015/4/21。
〈中石油打通能源併購通道,首次進入俄油氣公司〉,2006,《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7/20/content_4858122.htm,2015/4/21。
〈中石化 35 億美元入主烏德穆爾特 96.86%股權〉,2006,《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8/59942/59945/4697079.html,2015/4/21。
〈“上游換下游"中俄開創能源合作新模式 〉,2008,《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71891/7206084.html,2015/4/21。
〈中俄“貸款換石油”談判劃上句號〉,2009,《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2009-02-18/110070027.html,2015/4/21。
〈中俄能源大事記〉,2010,《人民網》,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10-11/08/content_665352.htm,2015/4/21。
〈中俄油管正式營運,兩國關係潤滑劑〉,2011,《Yahoo 奇摩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03/140/2k580.html,2015/4/21。
〈中俄簽天然氣領域合作備忘錄,能源合作新窗口〉,2009,《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GB/9585253.html,2015/4/21。
〈中俄天然氣管線存障,氣價太高中國無法接受〉,2006,《財經時報》。http://www.chinabusinesspost.net/,2015/4/21。
〈俄對華天然氣出口量可能為每年七百億立方米〉,2009,《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0/2/8/101102830.html?coluid=137&kindid=4697&docid=10110283,2015/4/21。
〈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難題待解〉,2010,《人民網》,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13310174.html,2015/4/21。
俄國批准東部天然氣管線年供中國380億立方公尺,《風傳媒》2015年3月23日http://www.storm.mg/article/44584.2015/04/22。
〈面向新世紀的中俄關係〉,2000,《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1340/209491.html,2015/4/19。
陰謀論?油價暴跌的真相:原油「美國製造」時代來臨,今日新聞網,2014年10月號,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1-26-23525#ixzz3LxAlDCSn。
油價狂跌 沙烏地疑趁機修理伊朗和俄羅斯,NewTalk 新頭殼,2014年12月16日,newtalk.tw/news/view/2014-12-16/54819.2015年5月6日。
普亭訪問印度 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世界民族報,2014年12月14日,www.worldpeoplenews.com/news/2/2014-12/67864.2015/5/6.。
俄取消天然氣南流計劃 改道與土耳其合作,世界民族報,2014年12月4日,www.worldpeoplenews.com/news/2/2014-12/67454.2015年5月06日。
制裁綁手綁腳 美國已拿俄羅斯沒辦法?鉅亨網,2015年3月24日news.cnyes.com/Content/20150324/KKHTSBNW494I6.shtml2015/5/10
俄羅斯能源戰略調整,洞見Insight-國際事務評論網,2014年12月18日,www.insight-post.tw/economic/20141218/1096921,2015/5/10。
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2014).擷取自中共政府網: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xinwen/2014-05/20/content_2683144.htm
中共石化.(2014年8月).中共石油進口政策及改革情況.擷取自https://www.usea.org/sites/default/files/event-/1.4%20SINOPEC%20%E4%B8%AD%E5%9B%BD%E5%8E%9F%E6%B2%B9%E8%BF%9B%E5%8F%A3%E6%94%BF%E7%AD%96%E5%8F%8A%E6%94%B9%E9%9D%A9%E6%83%85%E5%86%B5.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2).中共的能源政策.擷取自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2/Document/1233790/1233790.htm
陳麒安.(2015).中共與俄羅斯的可能性初探.擷取自http://140.119.184.164/view/192.php
「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超過六成四」,2009年7月28日,中新社:http://financenews.sina.com/chinanews/000-000-107-103/402/2009-07-28/0838457 181.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官方網站:http://www.mac.gov.tw/mp.asp?mp=4,最後瀏覽日期:2009年8月7日。
「中俄元首莫斯科會晤聯合聲明」,2009年06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們互網站: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09-06/18/content1343301.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1日。
「中俄能源合作,修建輸油管道的來龍去脈」,2004年9月28日,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2004/sep/670230.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17日。
「中俄聯合聲明」,2004年10月15日,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center/2004-10/15/content2091965.ht 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1日。
「中國拿下俄巨型油田項目,日本努力可能落空」,2006年10月,能源頻道:http://big5.ec.com.cn/gate/big5/energy.ec.com.cn/article/nyzt/200611/249742-1. 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7月8日。
「中國能源基本狀況(二)」,2008年6月,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http://www.ktli.org.tw/html/doc/sources2.pdf,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畫和第八個五年計畫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ndrc.gov.cn/fzgh/ghwb/gigh/W020050614801665203975.pdf,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29日。
「日本出價90億美元攔截俄國輸往中國石油管道」,2005年7月6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7/06/content_3182057.htm,最後瀏覽時間:2010年1月4日。
「日本為麻六甲海峽防務慷慨解囊意在遏制中國」,2005年09月05日,中國安全教育網:www.china-safety.com.cn/05/2005090001.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4日。「未來十年至關重要-『世界能源展望』提出:加強同中國與印度的合作以共同應對全球能源挑戰」,2007年11月9日,國際能源署新聞稿:http://195.200.115.136/textbase/press/ press-Chinese. Pdf,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俄中國問題專家談俄中關係」,2005年12月18日,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yuwai/165541.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2月6日。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區域經濟合作指導原則,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ch-apec/china-apec/2.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29日。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697207.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0月12日。
「溫家寶強調中國油氣資源戰略六大方針」,2004年6月24日,中新網:http://news.beelink.com.cn/20040625/1614438.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1日。
上海組織官方網站:http://www.sectsco.org/home.asp,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8日。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hinacustomsstat.com/customsstat/,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9月17日。
中國經濟與能源網:http://www.ce.cn/ztpd/cjzt/nengyuan/2004/zmyzz/index.shtml,最後瀏覽時間:2010年1月4日。
王慶一編,「可持續能源發展財政和經濟政策研究參考資料」:http://www.efchina.org/,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29日。
白樺,「俄大幅提高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國際燃氣網:http://www.in-en.com/gas/html/gas-200720070831120502.html,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何清,「查維斯的目光轉向中國 中委石油合作的微妙之處」,2005年1月14日,中國石油網:http://www.oilnews.com.cn/gb/misc/2005-01/14/content-601114.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29日。
郭博堯,「中國大陸石油安全戰略的轉折」,2004年8月,國政分析:http://www.pf.org.tw?PUBLICATION/SD/093?SD-093-002.htm。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11月10日。
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www.moeaboe.gov.tw/oil102/,最後瀏覽時間,2009年8月17日。
二、外文部份
(一)期刊
Buszynski, L. (2006). Oil and Territory in Putin. The Pacific Review, 19(3), pp. 287-303.
Delyagin, M. (2006). Assessing Russia`s Energy Doctrine.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4(4), pp. 134-144.
Paik, K.-W. (2005). Russia`s Oils and Gas Export to Northeast Asia. Asia Pacific Review, 12(2), pp. 58-70.
Arthur F. Lykke,“Defining Military Strategy,”Military Review, Vol.77, Issue 1(1997), pp. 183-186.
Calder, Kent E., “Coping with Energy Insecurity: China’s Response in Global Perspective,” East Asia, Vol. 23, No. 3, pp. 49-66.
Ferdinand, Peter.”Sunset, Sunrise:China and Russia construct a nw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83, No5 (2007), pp842-856.
Hancock., Kathleen J., “Asia Power:Sino-Russia Conflict in Central Asia,”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inter 2008),Vol.9, No.1, pp.49-53.
Lee, Pak K, “China’s Quest for Oil Security: Oil(War) in the Pipeline?”The Pacific Review,Vol.18 No.2 June 2005, pp265-301.
Maynes, Charles William., “American Discover Central Asia,” Foreign Affairs, Vol.82.No.2 (March, 2003), pp.122-138.
Öğütçü, Mehmet, “China Energy Future and Global Implications,” in Werner Draguhn and Robert Ash eds.,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London Cornwall, January 1999), pp.126-129。
(二)專書
Kuhrt, N. (2007). Russian Policy towards China and Japan: the El`tsin and Putin Periods. London: Routledge.
Lo, B. (2008). Axis of Convenience: Moscow, Beijing, and the New Geopolitic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Mommen, A. (2007). China`s Hunger Oil: the Russian Connection. Journal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23(4), pp. 435-466.
Bahdat, Gawadat, “The New Geopolitics of Oil: the US, Saudi Arabia and Russia,” (MEES, Sep., 2002).
Downs, Erica Strecher,”China ’ 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Rand,”(2000)
Hill, Fiona, Energy Empire: Oil, Gas and Russia’s Revival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er, 2004).
Horsnell, Paul, Oil in Aisa Market, Trading, Refiningand, Deregul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Krugman, Paul R. & Maurine Obstefeld, International Ecnomics Theory&Policy 7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Addison-Wesley, 2005).
(三)網路資料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5).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5. 擷取自 https://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key-world-energy-statistics-2015.html
Jaffe M.A., Medlock B. III K., & M. L.O`sullivan. (2015). China`s Energy Hedgin Strategy: Less Than Meets the Eye for Russian Gas Pipelines. 擷取自 http://nbr.org/research/activity.aspx?id=530
Peterson Alexandros, & Barysch Katinka. (2011年11月16日). Russia, China and the Geopolitics of Energy in Central Asia. 2015年12月 擷取自 http://www.cer.org.uk/publications/archive/report/2011/russia-china-and-geopolitics-energy-central-asia
Zhang, J. Oil Secuirty Reshapes China Foreign Policy. Retrieved from Center on China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http://itsctt.ust.hk/itsctt006/production/articles/pdf/WorkingPaper9.pdf
俄羅斯聯邦工業暨能源部. (2008年10月10日). 2020年前俄羅斯能源戰略. 擷取自 http://www.minporm.gov.ru/docs/strateg/1
能源戰略研究所. (2010). 2030年俄羅路能源戰略構想. 擷取自 http://www.energystrategy.ru/projects/docs/ES-2030_(Eng).pdf
Azrazl, Jeremy and other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utlook for Russ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Santa Monica:RAND, 2004):http://www.rand.org/pubs/working_papers/WR145/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9, British Petrolum Company Global: http://www.bp.com/sectiongenericarticle.do?category=9023753&contentId=7044109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 British Petrolum Company Global: http://www.bp.com/bodycopyarticle.do?categoryId=1&contentId=7052055
Putting Energy in the Spotlight: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2006), pp. 6-8,18. British Petrolum Company Global: http://www.bp.com/productlanding.do?categoryId=120&contentId=7047744
Russia Energy Dat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 Oil, Gas, Electricity, Coal(2008,May),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iministration: http://www.eia.doe.gov/emeu/cabs/Russia/pdf.pdf。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i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http://www.eia.doe.gov/emeu/cabs/Russia/Oil_exports.html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