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信訪制度與中國大陸政府的合法性建構
Xinfang system and the Legitimacy building of Mainland China Government
作者 何陳勇
He, Chen Yong
貢獻者 王曉丹
Wang, Hsiao Tan
何陳勇
He, Chen Yong
關鍵詞 信訪制度
中國共產黨
中國政府
合法性
Xinfang (Letters and Visits)
CCP
Chinese Government
Legitimacy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Sep-2016 11:37:00 (UTC+8)
摘要 信訪制度(即來信與來訪制度)初衷在於為人民提供一個政治表達與冤抑救濟的管道,然而在實踐中引發了許多爭議,中國共產黨隨之提出依法治國以及信訪法治化的口號。
本文從政權合法性建構的角度考察信訪制度,探問中國共產黨如何通過信訪制度獲取執政合法性,而當下的信訪爭議與法治化口號是否涉及合法性轉型的議題。本文將採用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意義上的合法性進行討論,合法性即為民眾對於統治支配的認同,具實然而非應然意義。
本文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與田野調查,總結出「政績合法性」、「社會穩定合法性」以及「意識形態合法性」的歷史階段。首先,本文對信訪歷史進行考察,發現信訪制度在早期作為人民「冤抑救濟」的重要方式,使中國共產黨獲得了相當高的「政績合法性」。其次,在信訪制度逐漸喪失救濟功能之後,它與司法制度、人民調解制度共同構成了基層的權力網絡。此一權力網絡與信訪制度內部的壓力型體制共同支配了基層訪民的行動策略與信訪部門處理案件的傾向,使信訪制度實質上成為基層治理與維穩的重要工具,從而為中國共產黨政權提供了極強的「社會穩定合法性」。此外,中國共產黨在信訪實踐中反覆強調的「群眾路線」以及青天式的話語則為其提供了「意識形態合法性」。然而,隨著社會問題的逐漸累積以及人民維權意識的提高,中國共產黨借助信訪制度中的權力運作進行基層治理的手段開始失效,利用政績與社會穩定而獲取政權合法性的方式亦受到挑戰,通過政治話術來獲取合法性也隨著政府的祛魅而出現危機。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信訪法治化等口號。而本文通過對信訪制度的實踐以及信訪法治化口號的考察,揭示了信訪制度中傳統的維穩思維與法治化轉型在現實中的矛盾,並進而指出信訪制度法治化轉型的背後是中國共產黨希望由傳統的「政績合法性」、「社會穩定合法性」、「意識形態合法性」向法理型統治的合法性轉型,以便一勞永逸地解決其政權合法性問題。
本文通過對信訪制度的歷史、實踐與話語的全方面考察,第一次明確地指出了信訪制度與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建設之間的具體關係。而在論述完信訪制度的實踐與轉型賦予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是一種韋伯式的合法性之後,本文進一步主張唯有應然與實然意義上的合法性相統一,才有良善、長久、有效的法理型統治的可能。
Xinfang system (Or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was created to provide the people with a way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injustice relief in the 1950s, however, it caused a lot of controversies in practice. Afterward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put forward the slogans of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in Xinfang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CCP reg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Xinfang system, inquiring how CCP gains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through the Xinfang system, and whether the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ractice and the “rule of law in Xinfang system” slogan have a relation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gitimac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legitimacy under the definition of Max Weber, considering it as the public recognition for the rule and dominance with the empirical meaning rather than the evaluative one.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paper includ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summing up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 legitimacy”, “social stability legitimacy” and “ideology legitimacy” stages. First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y of the Xinfang system and finds out that the Xinfa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eople to relieve injustice in the early years, by which CCP obtained a very high “performance legitimacy”. Then, with the relief function missing gradually, the Xinfang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constitute the net of power in the grassroots. The net of power, along with the internal pressurized system in the Xinfang system, dominate the Grassroots petitioners’ action strategies and the Xinfang departments’ dealing with the appeals. So the Xinfang system essenti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thus providing strong “social stability legitimacy”. What’s more, CCP repeatedly emphasized "mass line" and its justice arbiter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Xinfang, which offers “ideology legitimacy” for the CCP regime. However,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elevation of people’s rights awareness, CCP begins to fail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by means of the power functioning in Xinfang system and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obtaining legitimacy by soci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Under this background, CCP put forward the “rule of law” and “rule of law in Xinfang system” slog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practice of the Xinfang system and the Xinfang legalization sloga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Xinfang system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thinking and the rule of law transformation in reality. Further mo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CCP’s intention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legitimacy”, “social stability legitimacy” and “ideology legitimacy” to the legitimacy of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so that CCP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egitimacy once and for all.
Based on the Xinfang system history, practice and discourse, this paper explicitly states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infang system and the legitimacy building of CCP regime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discussing that the practi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Xinfang system offer CCP a kind of legitimacy under Weber’s definition, this paper further claims that only the unity of the empirical and evaluative legitimacy can lead to a good, long-term, effective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參考文獻 中文
一. 專書
1. 丁衛,秦窯法庭:基層司法的實踐邏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2. 刁傑成,人民信訪史略,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6年。
3. 于建嶸,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中國法律年鑑編輯部,中國法律年鑑:1987年~2012年,北京:中國法律年鑑社。
5. 中國近代史綱要編寫組,中國近代史綱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6. 中華民國司法統計重要參考指標(中華民國105年6月),臺北:司法院統計處,2016年。
7.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著,童世駿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關於法律和民主法治國的商談理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8. 方強,中國上訪制度史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年。
9. 王泰升,具有歷史思維的法學——結合臺灣法律社會史與法律論證,臺北:元照,2010年。
10. 布魯因斯馬(Freek Bruinsma),奈爾肯(David Nelken),明輝、李霞譯,法律文化之追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11. 寺田浩明,王亞新等譯,權利與冤抑:寺田浩明中國法史論集,作者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
12. 朱景文,法社會學,臺北:五南,2005年。
13. 朱景文,現代西方法社會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
14. 朱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15. 朱蘇力,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6. 行政院研考會,人民陳情案件處理機制之改進,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
17. 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
18. 呂思勉,中國近代史八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9. 李方晨,中國近代史(上),臺北:陽明出版社,1960年。
20. 李守孔,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21. 李宏勃,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民信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22. 李典蓉,清朝京控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3. 李秋學,中國信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24. 孟德斯鳩(Charles Montesquieu)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25. 金國華、湯嘯天,信訪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26. 阿爾蒙德(Gabriel A. Almond),曹沛霖譯,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27. 科特雷爾(Roger Cotterrell)著,潘大松等譯,法律社會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28.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叄):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臺北:遠流,1998年。
29.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30.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閻克文譯,法律與社會:第一卷,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年。
31. 張永和、張煒,臨潼信訪: 中國基層信訪問題研究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2.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1992年。
33. 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34. 強世功,法制與治理:國家轉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35.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36. 許章潤,歷史法學(第一卷):民族主義與國家建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6月。
3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頁45以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38. 郭沫若,女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39.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2006年。
40. 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41. 曾敬涵,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意識形態、合法性與凝聚力,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年。
42. 棚瀨孝雄,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
43. 程琥,歷史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44.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45. 黃宗智,歷史社會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
46. 黃源盛,中國法史導論,臺北:元照,2012年。
47. 楊鴻烈,中國法律思想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48. 趙震江,法律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49. 蔡定劍,歷史與變革:新中國法制建設的歷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50.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51. 鄭戈,法律與現代人的命運:馬克斯·韋伯法律思想研究導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52. 蕭一山,中國近代史概要,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
53. 霍貝爾(E.Adamson Hoebel)著,嚴存生譯,原始人的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54. 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從「討個說法」到「擺平理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二. 專書論文
55. 王亞泰,涉訴信訪案件審理過程中的行政手段研究,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頁127-146,2013年。
56. 任劍濤,非民主體制下國家治理資訊的傳遞機制——以中國的信訪制度為例,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年。
57. 坎貝爾(Colin M. Campbell), 威爾斯(Paul Wiles), 社會中的法律研究,載William M. Evan主編,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頁21-30,臺北:巨流,1996年6月。
58. 根特•舒伯特,陳雪蓮,當代中國的村選:政權合法性的新生成空間——來自梨樹的經驗,載何增科、托馬斯•海貝勒、根特•舒伯特:城鄉公民參與和政治合法性,頁7-10,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59. 高鴻鈞,法範式與合法性:哈貝瑪斯法現代性理論評析,載高鴻鈞、馬劍銀:社會理論之法:解讀與評析,頁321,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60. 強世功,權力的組織網絡與法律的治理化,載強世功:調解、法制與現代性:中國調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
61. 強世功,權力的組織網絡與法律的治理化,載強世功:調解、法制與現代性:中國調解制度研究,頁204-257,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
62. 馮仕政,國家政權建設與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形成及演變,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年。
63. 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國關于法治概念的爭論,載梁治平:法治在中國——制度、話語與實踐,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64. 趙曉力,序言,載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65. 應星,中國信訪制度的運作機制及其變化,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年。

三. 期刊論文
66. 于建嶸,九十年代以來的農民維權抗爭,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6期,頁53-61,2004年12月。
67. 于建嶸,中國信訪制度批判,中國改革,頁26-28,2005年第2期。
68. 于建嶸,信訪制度改革與憲政建設,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期,頁71-78,2005年6月。
69. 中國基層信訪問題研究課題組,中國基層信訪問題研究報告——以西安市臨潼區信訪狀況為例,第21卷第3期,頁134-153,2008年。
70. 王亞新,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與民事審判的交織——以「涉法信訪」的處理為中心,法律適用,總第227期,頁9-11,2005年。
71. 王彥平,回歸法治化軌道,社會主義研究,219期,頁31-36,2015年1月。
72. 王曉丹,初探臺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117期,頁63-108,2010年。
73. 王曉丹,法意識與法文化研究方法論:以女兒平等繼承爲例——法律繼受下的法社會學研究取徑,月旦法學,189期,頁69-88,2011年2月;
74. 王曉丹,從法社會學的觀點論女性主義立法行動——女性主義法學在臺灣的實踐及其法律多元主義的面貌,東吳法律學報,19卷1期,頁51-78,2007年7月。
75. 王鍇、楊福忠,論信訪救濟的補充性,法商研究,總第144期,頁48-51,2011年。
76. 左衛民、何永軍,政法傳統與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訪制度為中心的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6期,頁111-119,2005年。 
77. 田先紅,從維權到謀利——農民上訪行為邏輯變遷的一個解釋框架,開放時代,頁24-38,2010年第6期。
78. 申端鋒,鄉村治權與分類治理:農民上訪研究的範式轉換,開放時代,頁5-17,2010年第6期。
79. 任劍濤,道德與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4卷第1期,頁27-34,2005年1月。
80. 朱最新、朱孔武,權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訪制度,法商研究,總第112期,頁78-84,2006年。
81. 吳華欽,從信訪的三次高峰看信訪制度的法治化改革,法學評論,頁63-68,2015年第2期。
82. 吳超,中國當代信訪史基本問題探討,當代中國史研究,18卷1期,頁69-75,2011年1月。
83. 吳超,新中國六十年信訪制度的歷史考察,中共黨史研究, 2009年第11期,頁46-53,2009年。
84. 李海強,新中國政治合法性的軌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頁151-155,總第124期,2011年第4期。
85. 李棟,信訪制度改革與統一《信訪法》的制定,法學,2014年第12期,頁23-31。
86. 周永坤,信訪潮與中國糾紛解決機制的路徑選擇,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1期,頁37-47,2005年。
87. 季衛東,上訪潮與申訴制度的出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期,頁79-84,2005年6月。
88. 林來梵、余淨植,論信訪權利與信訪制度,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8卷3期,頁26-33,2008年5月。
89. 林興初,快速轉型期社會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機制——基於台州市2005—2009 年黨政部門信訪數據分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頁26,第11卷第4期,2011年。
90. 侯猛,中國法律社會學的知識建構和學術轉型,雲南大學學報,頁5-11,第17卷第3期,2004年。
91. 侯猛,政法傳統中的民主集中制,法商研究,總第141期,頁120-128,2011年。
92. 姚大志,善治與合法性,中國人民大學學報,頁46-55,2015年第1期。
93. 胡元梓,中國民眾何以偏好信訪——以衝突解決理論為視角,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2期,頁12-22,2011年。
94. 胡榮,農民上訪與政治信任的流失,社會學研究,頁39-55,2007年第3期。
95. 胡榮,農民上訪與政治信任的流失,社會學研究,頁39-55,2007年第3期。
96.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礎的現代轉型與政績追求,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46卷第4期,頁81-87,2006年。
97. 唐皇鳳,回歸政治緩衝:當代中國信訪製度功能變遷的理性審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卷第4期,頁573-579,2008年。
98. 夏金萊,法治視野下對信訪受理範圍的再思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96期,頁58-66,2015年。
99. 姬亞平,我國信訪制度的法治走向,法學,2012年第11期,頁10-14。
100. 孫大雄,信訪制度功能的扭曲與理性回歸,法商研究,總第144期,頁52-55,2011年。
101. 容邵武,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臺灣社會學刊,38期,頁57-104,2007年6月。
102. 徐建新,涉訴信訪的現狀及機制完善探討——金華市中院調研報告,法律適用,總第230期,頁59,2005年。
103. 桂華,農民上訪的類型及其變化機制探討——基層治理的視角,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頁50-56,2012年第2期。
104. 秦小建,壓力型體制與基層信訪的困境,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頁47-53,2011年第6期。
105. 康曉光,經濟增長、社會公正、民主法治與合法性基礎:1978 年以來的變化與今後的選擇,戰略與管理,頁72-81,1999 年4 期。
106. 張泰蘇,中國人在行政糾紛中爲何偏好信訪,社會學研究,頁139-245,2009年第3期。
107. 張康之,合法性的思維歷程:從韋伯到哈貝瑪斯,教學與研究,頁63-68,2002年第3期。
108. 強世功,中國法律社會學的困境與出路,文化縱橫,頁114-120,2013年第5期。
109. 梁治平,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一),69期,當代中國研究,2002年3月。
110. 郭星華、鄭日強,中國法律社會學研究的進程與展望(2006-2015),社會學評論,第4卷第2期,頁3-13,2016年3月。
111. 陳昭如,法律東方主義陰影下的近代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2期,頁93-135,2008年12月。
112. 陳柏峰,中國古代如何治理上訪,中國人大,頁50-51,2014年第4期。
113. 陳柏峰,無理上訪与基層法治,中外法學,頁227-247,2011年第2期。
114. 陳柏峰,農民上訪的分類治理研究,政治學研究,頁28-42,2012年第1期。
115. 陳柏峰,纏訟、信訪與新中國法律傳統:法律轉型時期的纏訟問題,中外法學,第16卷第2期,頁226-238,2004年。
116. 陳鋒,從抗爭政治、底層政治到非抗爭政治——農民上訪研究視角的檢視、反思與拓展,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頁20-27,2014年。
117. 焦長權,政權「懸浮」與市場「困局」:一種農民上訪行為的解釋框架,開放時代,頁39-51,2010年第6期。
118. 程金華,中國行政糾紛解決的製度選擇——以公民需求為視角,中國社會科學,頁144-160,2009年第6期。
119. 程金華、吳曉剛,社會階層與民事糾紛的解決——轉型時期中國的社會分化與法治發展,社會學研究,頁151-179,2010年第2期。
120. 童之偉,信訪體制在中國憲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現代法學,33卷1期,頁3-17,2011年1月。
121. 賀雪峰,國家與農民關係的三層分析,天津社會科學,頁68-72,2011年第4期。
122. 黃信豪,解釋中國社會差序政府信任: 體制形塑與績效認知的視角,政治科學論叢,總第59期,頁55-90,2014年。
123. 楊敏、陸益龍,法治意識、糾紛及其解決機制的選擇——基於2005 CGSS的法社會學分析,江蘇社會科學,頁29-35,2011年第3期。
124. 楊陳,論憲法中的人民概念,法政論壇,第31卷第3期,頁3-22,2013年。
125. 榮敬本、崔之元等,縣鄉兩級的政治體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體制——新密市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運作機制的調查研究報告,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7年7月。
126. 趙鼎新,當今中國會不會發生革命,二十一世紀評論,頁4-16,2012年第12期。
127. 趙曉力,信訪的制度邏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期,頁85-90,2005年6月。
128. 趙曉力,通過合同的治理——80年代以來中國基層法院對農村承包合同的處理,中國社會科學,頁120-132,2000年第12期。
129. 劉子曦,法律意識的兩個維度:以業主訴訟維權為例,開放時代,頁133-149,2014年第4期。
130. 劉思達,中國法律社會學的歷史與反思,法律和社會科學,第7卷,頁25-37,2010年。
131. 鄭智航,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法院的司法路線——以國家權力下沈為切入點,法制與社會發展,總第107期,頁76-87,2012年。
132. 鄭衛東,農民集體上訪的發生機理:實證研究,中國農村觀察,頁75-79,2004年第2期。
133. 盧學英,信訪制度之進退——對信訪機構功能定位的思考,當代法學,第20卷第3期,總第117期,頁42-46,2006年5月。
134. 應星,「氣」與中國鄉土本色的社會行動,社會學研究,頁111-129,2010年第5期。
135. 應星,作爲特殊行政救濟的信訪救濟,法學研究,頁58-71,2004年第3期。
136. 應星,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頁1-23,2007年第2期。
137. 韓大元、孟凡壯,中國社會變遷六十年的公民憲法意識,中國社會科學,頁123-142,2014年第12期。
138. 韓曉燕、田曉麗,當下情境、文化與選擇性注意:長期上訪戶的認知,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30期,頁59-67,2015年2月。

四. 學位論文
139. 余沐庭,中國大陸信訪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140. 余衛東,信訪政治:鄉村社會中的農民訴求與表達,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3月。
141. 呂丁旺,論人民陳情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42. 李微,涉訴信訪制度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6月。
143. 晉軍,精英邏輯和災民邏輯——對大河電站農民長期上訪的個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
144. 高文斌,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145. 張玉漢,大陸人民「維權」特有機制之研究:中共「信訪制度」之初探,臺北: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
146. 張修成,1978年以來中國信訪工作研究——以山東威海爲個案,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7年5月。
147. 張煒,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陕西省西安市臨潼区信访状况研究报告,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2月。
148. 陳薇年,中國大陸信訪制度之研究——以湖南永州唐慧案爲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6月。
149. 葉笑雲,平衡視閾下的當代中國信訪制度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150. 蔡英,信訪體制的困境與出路——以諸暨為個案的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論文,2007年6月。

五. 裁判書
151.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2000)東行賠初字第4号行政賠償判决。
152.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2001)東行初字第36號行政判決,2000年12月14日。
153.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金中行終字第28號行政判決,2001年5月8日。
154.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金中行賠終字第4号行政賠償判决,2001年5月8日。
155.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金中刑二終字第163號刑事判決。

六. 網路與新聞資料
156. 《人民日報》數據庫,http://www.oriprobe.com/peoplesdaily.shtml
157. BBC中文網,北京又發生疑似上訪者「集體自殺」,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8/140807_china_suicide_again, 2014年8月7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58. 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311200686.htm,2003年11月20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59. 人民日報,中央军委纪委专门开设信访举报信箱电话,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2/17/nw.D110000renmrb_20160217_3-04.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0. 人民日報,正確對待上訪問題,第一版,1979年10月22日。
161. 人民日報,法治中國,國泰民安(共和國輝煌65年)——六十五年來,我國正實實在在從人治走向法治,2014年9月25日。
162. 中共中央紀律檢察委員會,http://www.ccdi.gov.cn/。[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3. 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網上信訪訴求」須知,http://wopc.cnpc.com.cn/wopc/xfxz/xfxz.shtml。[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4. 中國新聞網,溫家寶談替熊德明討薪:那是很普通的事,2009年12月27日,http://www.gjxfj.gov.cn/2011-01/26/c_133643431.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5. 中國監督網,浙江東陽:反腐維權巾幗英雄詹現方,http://www.jianduwang.xyz/a/fanfuzatan/2014/0610/178.html,2014年6月10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6. 王永前,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調查顯示80%上訪有道理,半月談,詳見南方網,新華網,浙江農婦因信訪被認定精神病將申請210萬國家賠償,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5/08/c_124677809.htm,2013年5月8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7.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網上信訪信箱,http://fuwu.bjrd.gov.cn/rdzw/rdzw/letter/user/login.jsp。[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8. 民生觀察,浙江詹現方被精神病案告贏公安精神病帽子終獲摘除,http://msguancha.com/a/lanmu51/disanshiwuqi/2015/0610/12608.html,2015年6月10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9. 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來訪接待流程圖,http://www.ah.jcy.gov.cn/jczn/xfjd/201306/t20130625_1141834.shtml。[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0. 法制日報,深度報導:涉法信訪是否挑戰司法權威,http://www.legaldaily.com.cn/zbzk/content/2010-09/30/content_2307238.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1. 法制晚報,國家信訪局副局長修改信訪數據受賄610萬被判13年,http://news.qq.com/a/20151204/050981.htm,2015年12月4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2. 南方週末,中紀委官員談上訪:一些地方存在截訪現象,http://www.infzm.com/content/90194,2013年5月7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3. 浙江在線,農婦因信訪「被精神病」,浙江省高院判東陽公安違法,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3/05/06/019322268.shtml,2013年5月6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4.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部門職能,http://www.jhcourt.cn/Page/NewsColumn.aspx?type_id=106。[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5. 紐約時報,「非正常上訪者」的反擊,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009/cc09shangfang/,2014年10月9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6. 國家信訪局,國家信訪局職責,http://www.gjxfj.gov.cn/2009-11/23/c_133327698.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7. 國家信訪局,溫家寶到國家信訪局就政府工作聽取來訪群眾意見,http://www.gjxfj.gov.cn/2011-01/26/c_133643431.htm,2011年1月26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8. 搜狐網,國家信訪局局長:你寫的信,習近平主席會看到,http://news.sohu.com/20151221/n432008830.shtml,2015年12月21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9. 新浪網,信訪怎麼那麼難,我們不是「老油子」,http://zj.sina.com.cn/zt/news/xinfang/,2013年。[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0. 新浪網,新觀察第264期:為何「信訪不信法」,http://news.sina.com.cn/z/xfb/。[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1. 新華網,組織策劃「訪民」滋事。接「單」收錢已成鏈條,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21/c_1115683149.htm,2015年6月21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2. 新疆日報,《我區家暴案件佔婦聯信訪案件的27%》,http://news.163.com/16/0301/09/BH2ICO5500014AED.html。[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3. 騰訊新聞,國內首份信訪報告獲高層重視,http://news.qq.com/a/20041105/000121.htm,2004年11月5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英文
一、 專書
184.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1967.
185. HOLMES JR, OLIVER WENDELL. THE PATH OF THE LAW. Auckland: The Floating Press, 2009.
186. LALIBERTÉ, ANDRÉ, AND MARC LANTEIGNE, EDS. THE CHINESE PARTY-STATE IN THE 21ST CENTURY: ADAPTATION AND THE REINVENTION OF LEGITIMACY. VOL. 10. London: Routledge, 2007.
187. MERRY, SALLY ENGLE. 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CLASS AMERIC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188. ROBERT WEATHERLY, POLITICS IN CHINA SINCE 1949: LEGITIMIZING AUTHORITARIAN RULE. London: Routledge, 2006.
189. RUSKOLA, TEEMU. LEGAL ORIENTALIS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90.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1977.

二、 專書論文
191. Cotterrell, Roger.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in COMPARING LEGAL CULTURES 13-32(Nelken, D. ed, 1997).
192. Friedman, Lawrence.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 Reply, in COMPARATIVE LEGAL CULTURES, at 33-40(David Nelken ed, 1997).
193. Nelken, David. Legal Cultures, in COMPARATIVE LAW AND SOCIETY, 319-321(Clark, David S. ed, 2012).
194. Nelken, David. Three Problems in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EXPLORATIONS IN LEGAL CULTURES (Bruinsma, F. & Nelken D. ed, 2007).
195. Tanase, Takao, The Empty Space of the Modern in Japanese Law Discourse, ADAPTING LEGAL CULTURES 187-198(Nelken, D. & Feest, J. ed, 2001).

三、 期刊論文
196. Cai, Yongshun. Managed particip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425-451, 119.3 (2004).
197. Ehrlich, Euge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VOL. 5.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2).
198. Friedman, Lawrence M.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W AND SOCIETY REVIEW. 29-44, (1969).
199. Gallagher, M. E. 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 “informed disenchan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 SOCIETY REVIEW.783-816, 40:4(2006).
200. Geertz, Clifford.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VOL. 5110. BASIC BOOKS, 2000.
201. Griffiths, John. What is legal pluralism? THE JOURNAL OF LEGAL PLURALISM AND UNOFFICIAL LAW. 1-55, 18.24(1986).
202. He, X., Wang, L., & Su, Y. Above the Roof, Beneath the Law: Perceived Justice behind Disruptive Tactics of Migrant Wage Claimants in China. LAW & SOCIETY REVIEW.703-738, 47:4(2013).
203. Holbig, Heike., & Gilley, Bruce. Reclaiming legitimacy in China. POLITICS & POLICY.395-422, 38.3 (2010).
204. Li, Lianjiang. Political trust and petitioning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COMPARATIVE POLITICS. 209-226, 40.2(2008).
205. Luehrmann, Laura M. Facing citizen complaints in china, 1951––1996. ASIAN SURVEY. 849-858, 43.5 (2003).
206. McCann, M., & March, T. Law and everyday forms of resistance: A socio-political assessment. STUDIES IN LAW, POLITICS, AND SOCIETY. 207-236, (15)1996.
207. Minzner, Carl F. Xinfang: an alternative to formal Chinese legal institution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2:103(2006).
208. Nader, Laura. Law and the Theory of Lack. HASTINGS INT`L & COMP. L. REV. 28 (2004).
209. Nelken, David.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L. J. LEG. PHIL. 29 (2004).
210. Ocko, Jonathan K. I`ll take it all the way to Beijing: capital appeals in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91-315, 47.02(1988).
211. Pound, Roscoe. Law in books and law in action. AM. L. REV. 12, 44 (1910).
Thireau, Isabelle., & Hua, Linshan. The moral universe of aggrieved Chinese workers: workers` appeals to arbitration committees and letters and visits offices. THE CHINA JOURNAL.83-103, 50(200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265202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652028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曉丹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Hsiao T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何陳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e, Chen Yo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何陳勇zh_TW
dc.creator (作者) He, Chen Yo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Sep-2016 11:37:00 (UTC+8)-
dc.date.available 20-Sep-2016 11:37:0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Sep-2016 11:37:0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652028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204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65202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信訪制度(即來信與來訪制度)初衷在於為人民提供一個政治表達與冤抑救濟的管道,然而在實踐中引發了許多爭議,中國共產黨隨之提出依法治國以及信訪法治化的口號。
本文從政權合法性建構的角度考察信訪制度,探問中國共產黨如何通過信訪制度獲取執政合法性,而當下的信訪爭議與法治化口號是否涉及合法性轉型的議題。本文將採用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意義上的合法性進行討論,合法性即為民眾對於統治支配的認同,具實然而非應然意義。
本文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與田野調查,總結出「政績合法性」、「社會穩定合法性」以及「意識形態合法性」的歷史階段。首先,本文對信訪歷史進行考察,發現信訪制度在早期作為人民「冤抑救濟」的重要方式,使中國共產黨獲得了相當高的「政績合法性」。其次,在信訪制度逐漸喪失救濟功能之後,它與司法制度、人民調解制度共同構成了基層的權力網絡。此一權力網絡與信訪制度內部的壓力型體制共同支配了基層訪民的行動策略與信訪部門處理案件的傾向,使信訪制度實質上成為基層治理與維穩的重要工具,從而為中國共產黨政權提供了極強的「社會穩定合法性」。此外,中國共產黨在信訪實踐中反覆強調的「群眾路線」以及青天式的話語則為其提供了「意識形態合法性」。然而,隨著社會問題的逐漸累積以及人民維權意識的提高,中國共產黨借助信訪制度中的權力運作進行基層治理的手段開始失效,利用政績與社會穩定而獲取政權合法性的方式亦受到挑戰,通過政治話術來獲取合法性也隨著政府的祛魅而出現危機。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信訪法治化等口號。而本文通過對信訪制度的實踐以及信訪法治化口號的考察,揭示了信訪制度中傳統的維穩思維與法治化轉型在現實中的矛盾,並進而指出信訪制度法治化轉型的背後是中國共產黨希望由傳統的「政績合法性」、「社會穩定合法性」、「意識形態合法性」向法理型統治的合法性轉型,以便一勞永逸地解決其政權合法性問題。
本文通過對信訪制度的歷史、實踐與話語的全方面考察,第一次明確地指出了信訪制度與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建設之間的具體關係。而在論述完信訪制度的實踐與轉型賦予中國共產黨政府的是一種韋伯式的合法性之後,本文進一步主張唯有應然與實然意義上的合法性相統一,才有良善、長久、有效的法理型統治的可能。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Xinfang system (Or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was created to provide the people with a way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injustice relief in the 1950s, however, it caused a lot of controversies in practice. Afterward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put forward the slogans of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in Xinfang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CCP reg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Xinfang system, inquiring how CCP gains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through the Xinfang system, and whether the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ractice and the “rule of law in Xinfang system” slogan have a relation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gitimac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legitimacy under the definition of Max Weber, considering it as the public recognition for the rule and dominance with the empirical meaning rather than the evaluative one.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paper includ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summing up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 legitimacy”, “social stability legitimacy” and “ideology legitimacy” stages. First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y of the Xinfang system and finds out that the Xinfa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eople to relieve injustice in the early years, by which CCP obtained a very high “performance legitimacy”. Then, with the relief function missing gradually, the Xinfang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constitute the net of power in the grassroots. The net of power, along with the internal pressurized system in the Xinfang system, dominate the Grassroots petitioners’ action strategies and the Xinfang departments’ dealing with the appeals. So the Xinfang system essenti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thus providing strong “social stability legitimacy”. What’s more, CCP repeatedly emphasized "mass line" and its justice arbiter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Xinfang, which offers “ideology legitimacy” for the CCP regime. However,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elevation of people’s rights awareness, CCP begins to fail in grassroots governance by means of the power functioning in Xinfang system and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obtaining legitimacy by soci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Under this background, CCP put forward the “rule of law” and “rule of law in Xinfang system” slog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practice of the Xinfang system and the Xinfang legalization sloga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Xinfang system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 thinking and the rule of law transformation in reality. Further mo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CCP’s intention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legitimacy”, “social stability legitimacy” and “ideology legitimacy” to the legitimacy of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so that CCP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egitimacy once and for all.
Based on the Xinfang system history, practice and discourse, this paper explicitly states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infang system and the legitimacy building of CCP regime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discussing that the practi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Xinfang system offer CCP a kind of legitimacy under Weber’s definition, this paper further claims that only the unity of the empirical and evaluative legitimacy can lead to a good, long-term, effective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 緒論 1
一. 前言 1
(一) 緣起 1
(二) 信訪 2
二. 問題意識 9
三. 研究取向 9
(一) 中國語境下的歷史社會法學 11
(二) 法律社會學 14
(三) 從法史學研究到歷史法學 16
四.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17
(一) 文獻分析 17
(二) 田野調查 17
(三) 研究限制 18
五. 本文框架 19
貳、 文獻綜述 20
一. 權力與治理 21
二. 中國語境下的「合法性」討論 24
三. 信訪法治化 30
參、 信訪制度的變遷 37
一. 信訪制度的歷史考察 37
(一) 信訪制度的歷史階段 37
(二) 1995年以前信訪制度的發展史 39
(三) 1995年以來信訪制度的國家定位 44
二. 司法制度的歷史發展 49
肆、 信訪中的權力網絡 52
一. 日常生活中的權力 52
二. 權力網絡的建構 54
三. 民眾信訪的實踐概覽 58
四. H縣信訪局的基層考察 64
伍、 信訪中的壓力型體制 70
一. 信訪中的壓力型體制 70
二. 訪民的行動策略 72
(一) 一位老訪民的故事 72
(二) 息訪協議的邏輯 74
陸、 信訪制度的政府話語 76
一. H縣政府的話語 76
二. 中央政府的話語 81
柒、 結論 84
參考文獻 91
附錄一:1987年至2012年司法系統裁判、信訪、人民調解案件統計數據 102
附錄二: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信訪條例 103
附錄三:中華民國請願法 113
附錄四: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 115
zh_TW
dc.format.extent 171314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652028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信訪制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政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合法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Xinfang (Letters and Visi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C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Govern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gitimacyen_US
dc.title (題名) 信訪制度與中國大陸政府的合法性建構zh_TW
dc.title (題名) Xinfang system and the Legitimacy building of Mainland China Governme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
一. 專書
1. 丁衛,秦窯法庭:基層司法的實踐邏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2. 刁傑成,人民信訪史略,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6年。
3. 于建嶸,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中國法律年鑑編輯部,中國法律年鑑:1987年~2012年,北京:中國法律年鑑社。
5. 中國近代史綱要編寫組,中國近代史綱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6. 中華民國司法統計重要參考指標(中華民國105年6月),臺北:司法院統計處,2016年。
7.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著,童世駿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關於法律和民主法治國的商談理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8. 方強,中國上訪制度史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年。
9. 王泰升,具有歷史思維的法學——結合臺灣法律社會史與法律論證,臺北:元照,2010年。
10. 布魯因斯馬(Freek Bruinsma),奈爾肯(David Nelken),明輝、李霞譯,法律文化之追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11. 寺田浩明,王亞新等譯,權利與冤抑:寺田浩明中國法史論集,作者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
12. 朱景文,法社會學,臺北:五南,2005年。
13. 朱景文,現代西方法社會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
14. 朱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15. 朱蘇力,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6. 行政院研考會,人民陳情案件處理機制之改進,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
17. 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
18. 呂思勉,中國近代史八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9. 李方晨,中國近代史(上),臺北:陽明出版社,1960年。
20. 李守孔,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21. 李宏勃,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民信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22. 李典蓉,清朝京控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3. 李秋學,中國信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24. 孟德斯鳩(Charles Montesquieu)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25. 金國華、湯嘯天,信訪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26. 阿爾蒙德(Gabriel A. Almond),曹沛霖譯,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27. 科特雷爾(Roger Cotterrell)著,潘大松等譯,法律社會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28.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叄):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臺北:遠流,1998年。
29.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30.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閻克文譯,法律與社會:第一卷,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年。
31. 張永和、張煒,臨潼信訪: 中國基層信訪問題研究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2.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1992年。
33. 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34. 強世功,法制與治理:國家轉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35.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36. 許章潤,歷史法學(第一卷):民族主義與國家建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6月。
3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頁45以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38. 郭沫若,女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39.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2006年。
40. 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41. 曾敬涵,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意識形態、合法性與凝聚力,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年。
42. 棚瀨孝雄,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
43. 程琥,歷史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44.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45. 黃宗智,歷史社會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
46. 黃源盛,中國法史導論,臺北:元照,2012年。
47. 楊鴻烈,中國法律思想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48. 趙震江,法律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49. 蔡定劍,歷史與變革:新中國法制建設的歷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50.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51. 鄭戈,法律與現代人的命運:馬克斯·韋伯法律思想研究導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52. 蕭一山,中國近代史概要,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
53. 霍貝爾(E.Adamson Hoebel)著,嚴存生譯,原始人的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54. 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從「討個說法」到「擺平理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二. 專書論文
55. 王亞泰,涉訴信訪案件審理過程中的行政手段研究,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頁127-146,2013年。
56. 任劍濤,非民主體制下國家治理資訊的傳遞機制——以中國的信訪制度為例,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年。
57. 坎貝爾(Colin M. Campbell), 威爾斯(Paul Wiles), 社會中的法律研究,載William M. Evan主編,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頁21-30,臺北:巨流,1996年6月。
58. 根特•舒伯特,陳雪蓮,當代中國的村選:政權合法性的新生成空間——來自梨樹的經驗,載何增科、托馬斯•海貝勒、根特•舒伯特:城鄉公民參與和政治合法性,頁7-10,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59. 高鴻鈞,法範式與合法性:哈貝瑪斯法現代性理論評析,載高鴻鈞、馬劍銀:社會理論之法:解讀與評析,頁321,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60. 強世功,權力的組織網絡與法律的治理化,載強世功:調解、法制與現代性:中國調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
61. 強世功,權力的組織網絡與法律的治理化,載強世功:調解、法制與現代性:中國調解制度研究,頁204-257,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
62. 馮仕政,國家政權建設與新中國信訪制度的形成及演變,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年。
63. 裴文睿(Randall Peerenboom),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國關于法治概念的爭論,載梁治平:法治在中國——制度、話語與實踐,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64. 趙曉力,序言,載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65. 應星,中國信訪制度的運作機制及其變化,載林峰、王書成信訪、民主與法治:中國話題,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3年。

三. 期刊論文
66. 于建嶸,九十年代以來的農民維權抗爭,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6期,頁53-61,2004年12月。
67. 于建嶸,中國信訪制度批判,中國改革,頁26-28,2005年第2期。
68. 于建嶸,信訪制度改革與憲政建設,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期,頁71-78,2005年6月。
69. 中國基層信訪問題研究課題組,中國基層信訪問題研究報告——以西安市臨潼區信訪狀況為例,第21卷第3期,頁134-153,2008年。
70. 王亞新,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與民事審判的交織——以「涉法信訪」的處理為中心,法律適用,總第227期,頁9-11,2005年。
71. 王彥平,回歸法治化軌道,社會主義研究,219期,頁31-36,2015年1月。
72. 王曉丹,初探臺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117期,頁63-108,2010年。
73. 王曉丹,法意識與法文化研究方法論:以女兒平等繼承爲例——法律繼受下的法社會學研究取徑,月旦法學,189期,頁69-88,2011年2月;
74. 王曉丹,從法社會學的觀點論女性主義立法行動——女性主義法學在臺灣的實踐及其法律多元主義的面貌,東吳法律學報,19卷1期,頁51-78,2007年7月。
75. 王鍇、楊福忠,論信訪救濟的補充性,法商研究,總第144期,頁48-51,2011年。
76. 左衛民、何永軍,政法傳統與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訪制度為中心的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6期,頁111-119,2005年。 
77. 田先紅,從維權到謀利——農民上訪行為邏輯變遷的一個解釋框架,開放時代,頁24-38,2010年第6期。
78. 申端鋒,鄉村治權與分類治理:農民上訪研究的範式轉換,開放時代,頁5-17,2010年第6期。
79. 任劍濤,道德與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4卷第1期,頁27-34,2005年1月。
80. 朱最新、朱孔武,權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訪制度,法商研究,總第112期,頁78-84,2006年。
81. 吳華欽,從信訪的三次高峰看信訪制度的法治化改革,法學評論,頁63-68,2015年第2期。
82. 吳超,中國當代信訪史基本問題探討,當代中國史研究,18卷1期,頁69-75,2011年1月。
83. 吳超,新中國六十年信訪制度的歷史考察,中共黨史研究, 2009年第11期,頁46-53,2009年。
84. 李海強,新中國政治合法性的軌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頁151-155,總第124期,2011年第4期。
85. 李棟,信訪制度改革與統一《信訪法》的制定,法學,2014年第12期,頁23-31。
86. 周永坤,信訪潮與中國糾紛解決機制的路徑選擇,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1期,頁37-47,2005年。
87. 季衛東,上訪潮與申訴制度的出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期,頁79-84,2005年6月。
88. 林來梵、余淨植,論信訪權利與信訪制度,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8卷3期,頁26-33,2008年5月。
89. 林興初,快速轉型期社會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機制——基於台州市2005—2009 年黨政部門信訪數據分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頁26,第11卷第4期,2011年。
90. 侯猛,中國法律社會學的知識建構和學術轉型,雲南大學學報,頁5-11,第17卷第3期,2004年。
91. 侯猛,政法傳統中的民主集中制,法商研究,總第141期,頁120-128,2011年。
92. 姚大志,善治與合法性,中國人民大學學報,頁46-55,2015年第1期。
93. 胡元梓,中國民眾何以偏好信訪——以衝突解決理論為視角,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2期,頁12-22,2011年。
94. 胡榮,農民上訪與政治信任的流失,社會學研究,頁39-55,2007年第3期。
95. 胡榮,農民上訪與政治信任的流失,社會學研究,頁39-55,2007年第3期。
96.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礎的現代轉型與政績追求,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46卷第4期,頁81-87,2006年。
97. 唐皇鳳,回歸政治緩衝:當代中國信訪製度功能變遷的理性審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卷第4期,頁573-579,2008年。
98. 夏金萊,法治視野下對信訪受理範圍的再思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96期,頁58-66,2015年。
99. 姬亞平,我國信訪制度的法治走向,法學,2012年第11期,頁10-14。
100. 孫大雄,信訪制度功能的扭曲與理性回歸,法商研究,總第144期,頁52-55,2011年。
101. 容邵武,文化、法律與策略:鄉鎮調解過程的研究,臺灣社會學刊,38期,頁57-104,2007年6月。
102. 徐建新,涉訴信訪的現狀及機制完善探討——金華市中院調研報告,法律適用,總第230期,頁59,2005年。
103. 桂華,農民上訪的類型及其變化機制探討——基層治理的視角,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頁50-56,2012年第2期。
104. 秦小建,壓力型體制與基層信訪的困境,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頁47-53,2011年第6期。
105. 康曉光,經濟增長、社會公正、民主法治與合法性基礎:1978 年以來的變化與今後的選擇,戰略與管理,頁72-81,1999 年4 期。
106. 張泰蘇,中國人在行政糾紛中爲何偏好信訪,社會學研究,頁139-245,2009年第3期。
107. 張康之,合法性的思維歷程:從韋伯到哈貝瑪斯,教學與研究,頁63-68,2002年第3期。
108. 強世功,中國法律社會學的困境與出路,文化縱橫,頁114-120,2013年第5期。
109. 梁治平,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一),69期,當代中國研究,2002年3月。
110. 郭星華、鄭日強,中國法律社會學研究的進程與展望(2006-2015),社會學評論,第4卷第2期,頁3-13,2016年3月。
111. 陳昭如,法律東方主義陰影下的近代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2期,頁93-135,2008年12月。
112. 陳柏峰,中國古代如何治理上訪,中國人大,頁50-51,2014年第4期。
113. 陳柏峰,無理上訪与基層法治,中外法學,頁227-247,2011年第2期。
114. 陳柏峰,農民上訪的分類治理研究,政治學研究,頁28-42,2012年第1期。
115. 陳柏峰,纏訟、信訪與新中國法律傳統:法律轉型時期的纏訟問題,中外法學,第16卷第2期,頁226-238,2004年。
116. 陳鋒,從抗爭政治、底層政治到非抗爭政治——農民上訪研究視角的檢視、反思與拓展,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頁20-27,2014年。
117. 焦長權,政權「懸浮」與市場「困局」:一種農民上訪行為的解釋框架,開放時代,頁39-51,2010年第6期。
118. 程金華,中國行政糾紛解決的製度選擇——以公民需求為視角,中國社會科學,頁144-160,2009年第6期。
119. 程金華、吳曉剛,社會階層與民事糾紛的解決——轉型時期中國的社會分化與法治發展,社會學研究,頁151-179,2010年第2期。
120. 童之偉,信訪體制在中國憲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現代法學,33卷1期,頁3-17,2011年1月。
121. 賀雪峰,國家與農民關係的三層分析,天津社會科學,頁68-72,2011年第4期。
122. 黃信豪,解釋中國社會差序政府信任: 體制形塑與績效認知的視角,政治科學論叢,總第59期,頁55-90,2014年。
123. 楊敏、陸益龍,法治意識、糾紛及其解決機制的選擇——基於2005 CGSS的法社會學分析,江蘇社會科學,頁29-35,2011年第3期。
124. 楊陳,論憲法中的人民概念,法政論壇,第31卷第3期,頁3-22,2013年。
125. 榮敬本、崔之元等,縣鄉兩級的政治體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體制——新密市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運作機制的調查研究報告,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7年7月。
126. 趙鼎新,當今中國會不會發生革命,二十一世紀評論,頁4-16,2012年第12期。
127. 趙曉力,信訪的制度邏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期,頁85-90,2005年6月。
128. 趙曉力,通過合同的治理——80年代以來中國基層法院對農村承包合同的處理,中國社會科學,頁120-132,2000年第12期。
129. 劉子曦,法律意識的兩個維度:以業主訴訟維權為例,開放時代,頁133-149,2014年第4期。
130. 劉思達,中國法律社會學的歷史與反思,法律和社會科學,第7卷,頁25-37,2010年。
131. 鄭智航,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法院的司法路線——以國家權力下沈為切入點,法制與社會發展,總第107期,頁76-87,2012年。
132. 鄭衛東,農民集體上訪的發生機理:實證研究,中國農村觀察,頁75-79,2004年第2期。
133. 盧學英,信訪制度之進退——對信訪機構功能定位的思考,當代法學,第20卷第3期,總第117期,頁42-46,2006年5月。
134. 應星,「氣」與中國鄉土本色的社會行動,社會學研究,頁111-129,2010年第5期。
135. 應星,作爲特殊行政救濟的信訪救濟,法學研究,頁58-71,2004年第3期。
136. 應星,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頁1-23,2007年第2期。
137. 韓大元、孟凡壯,中國社會變遷六十年的公民憲法意識,中國社會科學,頁123-142,2014年第12期。
138. 韓曉燕、田曉麗,當下情境、文化與選擇性注意:長期上訪戶的認知,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30期,頁59-67,2015年2月。

四. 學位論文
139. 余沐庭,中國大陸信訪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140. 余衛東,信訪政治:鄉村社會中的農民訴求與表達,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3月。
141. 呂丁旺,論人民陳情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42. 李微,涉訴信訪制度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6月。
143. 晉軍,精英邏輯和災民邏輯——對大河電站農民長期上訪的個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
144. 高文斌,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145. 張玉漢,大陸人民「維權」特有機制之研究:中共「信訪制度」之初探,臺北: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
146. 張修成,1978年以來中國信訪工作研究——以山東威海爲個案,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7年5月。
147. 張煒,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陕西省西安市臨潼区信访状况研究报告,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2月。
148. 陳薇年,中國大陸信訪制度之研究——以湖南永州唐慧案爲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6月。
149. 葉笑雲,平衡視閾下的當代中國信訪制度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150. 蔡英,信訪體制的困境與出路——以諸暨為個案的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論文,2007年6月。

五. 裁判書
151.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2000)東行賠初字第4号行政賠償判决。
152.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2001)東行初字第36號行政判決,2000年12月14日。
153.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金中行終字第28號行政判決,2001年5月8日。
154.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金中行賠終字第4号行政賠償判决,2001年5月8日。
155.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金中刑二終字第163號刑事判決。

六. 網路與新聞資料
156. 《人民日報》數據庫,http://www.oriprobe.com/peoplesdaily.shtml
157. BBC中文網,北京又發生疑似上訪者「集體自殺」,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8/140807_china_suicide_again, 2014年8月7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58. 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311200686.htm,2003年11月20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59. 人民日報,中央军委纪委专门开设信访举报信箱电话,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2/17/nw.D110000renmrb_20160217_3-04.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0. 人民日報,正確對待上訪問題,第一版,1979年10月22日。
161. 人民日報,法治中國,國泰民安(共和國輝煌65年)——六十五年來,我國正實實在在從人治走向法治,2014年9月25日。
162. 中共中央紀律檢察委員會,http://www.ccdi.gov.cn/。[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3. 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網上信訪訴求」須知,http://wopc.cnpc.com.cn/wopc/xfxz/xfxz.shtml。[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4. 中國新聞網,溫家寶談替熊德明討薪:那是很普通的事,2009年12月27日,http://www.gjxfj.gov.cn/2011-01/26/c_133643431.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5. 中國監督網,浙江東陽:反腐維權巾幗英雄詹現方,http://www.jianduwang.xyz/a/fanfuzatan/2014/0610/178.html,2014年6月10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6. 王永前,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調查顯示80%上訪有道理,半月談,詳見南方網,新華網,浙江農婦因信訪被認定精神病將申請210萬國家賠償,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5/08/c_124677809.htm,2013年5月8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7.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網上信訪信箱,http://fuwu.bjrd.gov.cn/rdzw/rdzw/letter/user/login.jsp。[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8. 民生觀察,浙江詹現方被精神病案告贏公安精神病帽子終獲摘除,http://msguancha.com/a/lanmu51/disanshiwuqi/2015/0610/12608.html,2015年6月10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69. 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來訪接待流程圖,http://www.ah.jcy.gov.cn/jczn/xfjd/201306/t20130625_1141834.shtml。[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0. 法制日報,深度報導:涉法信訪是否挑戰司法權威,http://www.legaldaily.com.cn/zbzk/content/2010-09/30/content_2307238.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1. 法制晚報,國家信訪局副局長修改信訪數據受賄610萬被判13年,http://news.qq.com/a/20151204/050981.htm,2015年12月4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2. 南方週末,中紀委官員談上訪:一些地方存在截訪現象,http://www.infzm.com/content/90194,2013年5月7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3. 浙江在線,農婦因信訪「被精神病」,浙江省高院判東陽公安違法,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3/05/06/019322268.shtml,2013年5月6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4.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部門職能,http://www.jhcourt.cn/Page/NewsColumn.aspx?type_id=106。[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5. 紐約時報,「非正常上訪者」的反擊,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009/cc09shangfang/,2014年10月9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6. 國家信訪局,國家信訪局職責,http://www.gjxfj.gov.cn/2009-11/23/c_133327698.htm。[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7. 國家信訪局,溫家寶到國家信訪局就政府工作聽取來訪群眾意見,http://www.gjxfj.gov.cn/2011-01/26/c_133643431.htm,2011年1月26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8. 搜狐網,國家信訪局局長:你寫的信,習近平主席會看到,http://news.sohu.com/20151221/n432008830.shtml,2015年12月21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79. 新浪網,信訪怎麼那麼難,我們不是「老油子」,http://zj.sina.com.cn/zt/news/xinfang/,2013年。[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0. 新浪網,新觀察第264期:為何「信訪不信法」,http://news.sina.com.cn/z/xfb/。[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1. 新華網,組織策劃「訪民」滋事。接「單」收錢已成鏈條,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21/c_1115683149.htm,2015年6月21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2. 新疆日報,《我區家暴案件佔婦聯信訪案件的27%》,http://news.163.com/16/0301/09/BH2ICO5500014AED.html。[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183. 騰訊新聞,國內首份信訪報告獲高層重視,http://news.qq.com/a/20041105/000121.htm,2004年11月5日。[2016年8月7日最後訪問]

英文
一、 專書
184.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1967.
185. HOLMES JR, OLIVER WENDELL. THE PATH OF THE LAW. Auckland: The Floating Press, 2009.
186. LALIBERTÉ, ANDRÉ, AND MARC LANTEIGNE, EDS. THE CHINESE PARTY-STATE IN THE 21ST CENTURY: ADAPTATION AND THE REINVENTION OF LEGITIMACY. VOL. 10. London: Routledge, 2007.
187. MERRY, SALLY ENGLE. 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CLASS AMERIC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188. ROBERT WEATHERLY, POLITICS IN CHINA SINCE 1949: LEGITIMIZING AUTHORITARIAN RULE. London: Routledge, 2006.
189. RUSKOLA, TEEMU. LEGAL ORIENTALIS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90.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1977.

二、 專書論文
191. Cotterrell, Roger.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in COMPARING LEGAL CULTURES 13-32(Nelken, D. ed, 1997).
192. Friedman, Lawrence.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 Reply, in COMPARATIVE LEGAL CULTURES, at 33-40(David Nelken ed, 1997).
193. Nelken, David. Legal Cultures, in COMPARATIVE LAW AND SOCIETY, 319-321(Clark, David S. ed, 2012).
194. Nelken, David. Three Problems in Employ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EXPLORATIONS IN LEGAL CULTURES (Bruinsma, F. & Nelken D. ed, 2007).
195. Tanase, Takao, The Empty Space of the Modern in Japanese Law Discourse, ADAPTING LEGAL CULTURES 187-198(Nelken, D. & Feest, J. ed, 2001).

三、 期刊論文
196. Cai, Yongshun. Managed particip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425-451, 119.3 (2004).
197. Ehrlich, Euge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VOL. 5.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2).
198. Friedman, Lawrence M.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W AND SOCIETY REVIEW. 29-44, (1969).
199. Gallagher, M. E. 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 “informed disenchan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 SOCIETY REVIEW.783-816, 40:4(2006).
200. Geertz, Clifford.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VOL. 5110. BASIC BOOKS, 2000.
201. Griffiths, John. What is legal pluralism? THE JOURNAL OF LEGAL PLURALISM AND UNOFFICIAL LAW. 1-55, 18.24(1986).
202. He, X., Wang, L., & Su, Y. Above the Roof, Beneath the Law: Perceived Justice behind Disruptive Tactics of Migrant Wage Claimants in China. LAW & SOCIETY REVIEW.703-738, 47:4(2013).
203. Holbig, Heike., & Gilley, Bruce. Reclaiming legitimacy in China. POLITICS & POLICY.395-422, 38.3 (2010).
204. Li, Lianjiang. Political trust and petitioning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COMPARATIVE POLITICS. 209-226, 40.2(2008).
205. Luehrmann, Laura M. Facing citizen complaints in china, 1951––1996. ASIAN SURVEY. 849-858, 43.5 (2003).
206. McCann, M., & March, T. Law and everyday forms of resistance: A socio-political assessment. STUDIES IN LAW, POLITICS, AND SOCIETY. 207-236, (15)1996.
207. Minzner, Carl F. Xinfang: an alternative to formal Chinese legal institutions.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2:103(2006).
208. Nader, Laura. Law and the Theory of Lack. HASTINGS INT`L & COMP. L. REV. 28 (2004).
209. Nelken, David. Using 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AUSTL. J. LEG. PHIL. 29 (2004).
210. Ocko, Jonathan K. I`ll take it all the way to Beijing: capital appeals in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91-315, 47.02(1988).
211. Pound, Roscoe. Law in books and law in action. AM. L. REV. 12, 44 (1910).
Thireau, Isabelle., & Hua, Linshan. The moral universe of aggrieved Chinese workers: workers` appeals to arbitration committees and letters and visits offices. THE CHINA JOURNAL.83-103, 50(2003)
zh_TW